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中国古代分裂时期基本上都是南北两朝,只有三国时期是魏蜀吴三个国家

时间: 2022-05-01 11:00:21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为什么中国古代分裂时期基本上都是南北两朝,只有三国时期是魏蜀吴三个国家

朝代歌中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的含义

意思是:三国时期国家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晋朝又分为东晋和西晋(因为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后,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所以叫两晋前后延)。

三国(220年-280年):

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晋朝(266年-420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扩展资料

朝代歌是一首将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串起来所形成的歌曲。这是现代人为了巧妙地记忆中国历史各朝代顺序而创造出来的,种类多,而且凸显历史特色。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统治年代简介:

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夏朝(前2070-1600)商朝(前1600-1046)西周(前1046-771)东周(前770-256)春秋(前770-476)战国(前475-221)秦朝(前221-206)西汉(前202-公元8年)新朝(8-23)东汉(25-220 )。

魏(220-265)、蜀(221-263)、吴(222-280)、西晋(265-316)、东晋(317-420)、十六国(304-439)、南北朝(420-581)、隋朝(581-618)、唐朝(618-907)、五代十国(891-979)。

宋朝、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辽朝(916-1125)、西夏(1038-1227 )、金朝(1115-1234)、元朝(1206-1368)、明朝(1368-1644)、清朝(1616-191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歌-朝代简表

三分魏蜀吴:东汉末年,群雄纷争,军阀混战不止,以曹操为首的曹魏集团、孙权为首的孙吴集团、和以刘备为首的蜀汉集团,在天下争夺战中先后脱颖而出,建立了魏、蜀、吴三个国家。

两晋前后延:司马氏掌控曹魏政权后,司马炎先后消灭魏、蜀、吴三国建立西晋王朝;由于西晋的八王之乱,司马氏西晋政权灭亡,司马睿南渡在建康建立东汉政权,到420年东晋灭亡。

扩展资料: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

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它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属于六朝之一。

西晋也是个短命王朝,265年建国,316年便被灭了,而已中原一统的年头开始算的话,只有36年。在西晋统治时期朝政也不稳定,36年间就出了个“八王之乱”。

西晋灭亡后,司马遗族在南方又建了个东晋,定都健康,也就是以前东吴的京城。北方则别少数名族占了,“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就是这时。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晋朝

三国演义知道吧,曹丕建立的魏国(曹操在世时,称魏王,但是没有称帝,所以从法理上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的魏国),刘备建立的蜀国,孙权的吴国。这就是三国时代。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也听说过吧。司马昭就是上面提到的魏国的权臣,自称晋王,然后他的儿子司马炎称帝,取代魏国,建立晋国。建国套路和曹操掌权再由儿子曹丕称帝一模一样。之后先后灭掉蜀国(乐不思蜀的典故也是说这一事件),吴国,成为全国性政权。史称西晋。
然而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最著名的事例就是:何不食肉糜?),错误的政治制度(封实权王国,门阀政治),以及历史原因造成的汉族政权实力持续弱化,各族胡人入侵中原,西晋皇帝司马邺向胡人投降,标志政权灭亡。
统一由西晋的王族成员琅琊王司马睿在现在的南京建立偏安政权,仍称国号为晋,史称东晋。这与后来的北宋-南宋很类似。由于政治制度、皇室血统以及国号等诸多方面因素,可以将东晋看做是西晋的延续,所以说“二晋前后延”。
而东晋存在的这段时间,南方政权是东晋,而北方地区,则彻底的陷入诸胡混战的局面,许多民族都先后建立自己的政权,被统称为五胡十六国。而这一混乱的现象,被称作五胡乱华。
在中学的教科书上,这一时期可能被称作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但是你可以将这一时期看做是汉民族最衰弱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大量的汉人被屠杀,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的汉人被称作“两脚羊”,是胡人的食物或财产。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四起,各据一方。后来曹操、刘备、孙权占据主要优势,把天下三分建立了魏蜀吴三国。
魏蜀吴三国分别传到第二代手中时,魏灭了蜀吴统一天下,却发生内乱,魏大将司马一家篡权,建立了晋,后来晋分为东晋和西晋,但不是并立于世,而是一前一后相互承接的。
指三国时期国家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晋朝又分为东晋和西晋。

三国时期共有几个国家?为何《三国演义》成了魏蜀吴?

在三国时期,其实除了魏蜀吴以外,还有第4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辽东的燕国,而在《三国演义》当中,之所以没有出现这个国家,那是因为这个国家所形成的政权影响力实在是太小,所以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就自动略过了。

实际上辽东燕国的建立者叫做公孙度,这个家伙在年轻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出息,但是遇到了一个好同乡,在自己同乡的介绍下,董卓就让公孙度做了辽东太守,在成为了辽东太守之后,公孙度也是依靠着自己的实力,慢慢的把辽东这边发展起来了。公孙度在位的时候,也是鼓励大家去发展辽东的经济,并且还去笼络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军队。在三国初期整个社会都是比较的动荡,此时的公孙度并没有到处去招惹是非,而是关起门来安心的发展自己的势力。

当时的曹操由于非常着急的想要平定北方,在平定了北方之后又特别着急的想要南下,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此时的公孙度也没有主动的招惹自己,辽东距离中原地区又比较的远,所以曹操倒也没有把这个政权放在心上。严格的来说这个时候的辽东燕国算是一个散养的状态,而作者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也根本就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完整的国家来看待,最多只是一个割据政权。

在公孙度死了之后,这个政权先后由他的两个儿子来执掌,在他的两个儿子死了之后,燕国的政权又由他的孙子公孙渊来执掌。公孙渊这个人就比较狂妄了,公司里面看到曹魏的内部出现了很大的动乱,于是便想着直接起兵称霸总元旦,谁知道自己部队的作战实力实在是太弱,最终也是被司马懿率大军平定。

一共四个国家,分别是魏蜀吴燕。因为魏蜀吴三国的实力更强,燕国的实力一般般。
三国时期一共有四个国家,除了魏蜀吴,第四个就是“燕”,只不过位于辽东偏远地区,离中原太远,所以《三国演义》并未提及。
四个。历史上还有辽东的燕国,但是燕国距离比较远,燕国的天子也不主动参与战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通常被简称为“魏晋南北朝”,而不是“蜀晋南北朝”或者“吴晋南北朝”?

魏是受汉朝皇帝的禅让,为正统,而在西晋建立前,曹魏已先于263年灭了蜀汉,两年后司马炎篡魏自立改国号“晋”。所以魏和晋是一个根基,实力也最雄厚,简称魏晋。加上后来动荡不安的南北朝,就是所谓的“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 汉代立国400年后,皇室衰微,中国内部分崩离析,出现了以魏为首的三国鼎立,两晋争权,周边的许多游牧民族也乘虚而入,先后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十多个小王朝。这使得公元3世纪至6世纪的中国处于空前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公元386年被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在此期间,共有六个民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运、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氏族付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氏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但另外还有汉人冉闵的魏、鲜卑族慕容氏的西燕、及北魏前身的代国等不被计算在内,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基本分裂的时期。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强迫东汉汉献帝禅让,建立曹魏开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重新统一结束,共400年。可分为三国时期、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曹魏(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是中国汉朝末期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个政权。始于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改汉为魏。至266年魏又被司马炎篡夺,改号为晋。
189年汉灵帝死后,东汉长期混乱,诞生了曹魏、蜀汉、孙吴三国。到后期曹魏逐渐被司马氏取代,265年被西晋取代。263年蜀汉于魏灭蜀之战亡于魏,280年吴于晋灭吴之战亡于晋,三国最后由晋朝统一。
西晋皇朝短暂的统一,于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后分裂瓦解,政局再度混乱。在304年因为成汉与刘渊的立国,使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316年西晋亡于匈奴的刘曜后,司马睿南迁建立东晋,南北再度分立。东晋最后于420年被刘裕篡夺,建立南朝宋,南朝开始,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然而北朝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才开始,正式与南朝宋形成南北两朝对峙。
南朝历经宋、齐、梁、陈等四个朝代。初期经济与军事强盛,但由于战略运用错误,加上北朝军事强盛,以及皇室与宗室内斗淫乱,使国力由盛变衰。南朝梁国力尚可,但在侯景之乱后分裂成西梁与南朝陈,南朝陈只能依长江抵御北朝。北朝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与北周。北魏统一北方屡次击败南朝,意图南并。但被北方柔然牵制,直到柔然被突厥取代后才有余力对付南朝。北魏经汉化运动后经济持续发展,但造成六镇鲜卑贵族与洛阳鲜卑贵族的文化冲突,后期政治混乱发生六镇起义,分裂成高欢拥护的东魏与宇文泰拥护的西魏,并之后分别自立为北齐与北周。
北周主张胡汉融合,于577年攻灭北齐,统一北方。578年,武帝死后,政权逐渐掌握在杨坚手上。581年杨坚篡北周,建立隋朝,并于589年灭南朝陈,统一中国,长达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结束,隋朝时期开始。
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又曹丕代汉称魏,史称“曹魏”,以区别于其他名“魏”的政权。
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又称魏武帝)。魏国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领土最辽阔的国家。
汉朝末年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刘备孙权等诸侯认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后控制了中原北方地区大部分,并准备南下一举统一全国。但在赤壁之战受挫后即退守北方。曹操去世后由儿子曹丕嗣位,不久曹丕即篡位,汉献帝被迫禅退,曹魏正式建立。
由于曹魏在三国之中占据最大地区,盘踞中原一带,而这区人口也是最多;加上有汉室禅让,向来被视为正统王朝。期间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时代之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在曹魏未立国前,东汉已进入群雄割据的时代。曹操在政治方面一直奉戴汉献帝令各地割据势力必须遵奉其令,而军事方面则选编精锐组成一批强大的骑兵劲旅——虎豹骑,在平定中原的重要战役中屡次建功,在掌握军政的发展下为后来的魏国打下了基础。
原本在官渡之战取得胜利后南下欲统一全国,但由于曹军未适应到南方的地理环境,在水土不服,天气陡转等因素下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与刘备的南方联军,但由于曹军所伤多为原刘表麾下水军与降军,因此孙刘势力亦无法撼动曹操政权,但由于曹操年事已高,于是终其年只控制了中原一带。其后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待曹操去世,三子曹丕自立为帝,定国号魏,并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一、汉中王刘备于221年在成都自承汉统称帝并建立蜀汉。二、吴王孙权也于229年在建业脱离魏国独立并建立孙吴,至此,三国正式形成。
魏文帝曹丕死后,长子曹叡即位,视为魏明帝。魏明帝曹叡执政后,但曹魏朝廷分为两大主派,一是以曹真和曹休为主的亲曹是一族、二是以司马懿世家和贾逵世家为主的新势力,日渐形成严重的对立,埋下日后的高平陵之变的种子。
夏侯惇和夏侯渊死后,夏侯世家人才能力没落,渐渐远离权势。导致司马世家势力庞大,夏侯世家无法抗衡,日后高平陵之变的发生后,夏侯世家遭到流放边境和投降蜀汉与投靠孙吴。
曹魏都是在与蜀汉、孙吴的战事中度过,如蜀汉的诸葛亮发动多次北伐攻打魏国,曹真、张郃、司马懿等多次力拒来犯保守国土。由于司马懿为曹魏立下不少战功,在曹魏的地位渐渐提升,直至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利用兵变,铲除了曹家宗室的曹爽,后其子司马师在政治斗争中又铲除了夏侯家的夏侯玄,司马家族权倾全朝,司马师、司马昭兄弟成为朝廷中最有权势的朝臣,能擅自废立皇帝。如魏帝曹髦不甘司马氏威胁自己帝位,亲自攻打司马昭,司马昭亲信贾充派成济杀害曹髦,事后仅成济被处死,而司马氏家族则没受牵连。
魏、汉、吴三国中以曹操最重视农业(用毛玠兵农合一之策),其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屯田垦荒的面积最广,当时曹魏经济实力最强的原因,也与此相关。
曹魏重视农业的另一实证,是其大力兴修水利,其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在三国中首屈一指。如233年,关中一带辟建渠道,兴修水库,一举改造了三千多顷盐碱地,所获使国库大为充实。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粮食产量倍增。
随着蜀汉国力日下,263年魏国司马氏展开攻汉计划,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等攻汉,结果汉后主刘禅出降,蜀汉亡国。后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于266年篡魏自立,国号晋,曹魏遂亡。尽管魏晋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但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有较大发展。孔子的地位及其学说经过玄、佛、道的猛烈冲击,脱去了由于两汉造神运动所添加的神秘成分和神学外衣,开始表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就魏晋南北朝的学术思潮和玄学思潮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改革、发展和补充儒学的愿望。他们不满意把儒学凝固化、教条化和神学化,故提出有无、体用、本末等哲学概念来论证儒家名教的合理性。他们虽然倡导玄学,实际上却在玄谈中不断渗透儒家精神,推崇孔子高于老庄,名教符合自然。此时期虽然出现儒佛之争,但由于儒学与政权结合,使儒学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伦理作认同,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
公元304年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
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60年。南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4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梁代(502-557年)历3代4帝,共56年,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
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与我国南朝同时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北齐则由胡化汉人所建。经由三国两晋朝期时儒学独尊的地位被破除后,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在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现了以法治国、务实求治的主张和「无君论」等有价值的观点,也产生了消极颓废、遁世游仙的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玄学思想。
南北朝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两晋时期的新形势,玄学思潮归于沉寂,佛道二教继续发展。佛教大量译经,广泛流行,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民俗及文化的各个层面。儒学面临严峻挑战。由于佛教的急剧膨胀,使原来儒、玄、佛、道的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儒家学者在思想、文化上的批评焦点,由老庄玄学转向佛教,出现了大批反佛思想家。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趋于复杂化,但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有较大发展。孔子的地位及其学说经过玄、佛、道的猛烈冲击,脱去了由于两汉造神运动所添加的神秘成分和神学外衣,开始表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就魏晋南北朝的学术思潮和玄学思潮来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改革、发展和补充儒学的愿望。他们不满意把儒学凝固化、教条化和神学化,故提出有无、体用、本末等哲学概念来论证儒家名教的合理性。他们虽然倡导玄学,实际上却在玄谈中不断渗透儒家精神,推崇孔子高于老庄,名教符合自然。
此时期虽然出现儒佛之争,但由于儒学与政权结合,使儒学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佛道二教不得不向儒家的宗法伦理作认同,逐渐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三教合流的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文人雅士厌烦战争,玄谈玩世,寄情山水,风雅自居。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是在魏晋时期的大动荡中,政权更迭频繁,战火连绵不断,加上不时发生旱灾,人民生活困苦。这种局面直到隋、唐统一中国之后,才有了改变。
滔滔孟夏兮,
  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
  汩沮南土(注1)。
  眴兮杳杳(注2),
  孔静幽默。
  郁结纡轸兮(注3),
  离愍而长鞠(注4)。
  抚情效志兮,
  冤屈而自抑。
  刓方以为圜兮(注5),
  常度未替(注6)。
  易初本迪兮(注7),
  君子所鄙。
  章画志墨兮(注8),
  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
  大人所晟。
  巧陲不斵兮(注9),
  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
  蒙瞍谓之不章(注10)。
  离娄微睇兮(注11),
  瞽谓之不明(注12)。
  变白以为黑兮,
  倒上以为下。
  凤皇在笯兮(注13),
  鸡鹜翔舞(注14)。
  同糅玉石兮,
  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鄙固兮,
  羌不知余之所臧(注15)。
  任重载盛兮,
  陷滞而不济。
  怀瑾握瑜兮(注16),
  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
  吠所怪也。
  非俊疑杰兮,
  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
  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注17),
  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
  谨厚以为丰。
  重华不可遻兮(注18),
  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
  岂知何其故!
  汤禹久远兮,
  邈而不可慕(注19)。
  惩连改忿兮,
  抑心而自强。
  离闵而不迁兮,
  原志之有像。
  进路北次兮,
  日昧昧其将暮。
  舒忧娱哀兮,
  限之以大故(注20)。
  乱曰:
  浩浩沅湘,
  分流汨兮(注21)。
  脩路幽蔽(注22),
  道远忽兮。
  曾唫恒悲兮(注23),
  永慨叹兮。
  世既莫吾知兮,
  人心不可谓兮。
  怀质抱青,
  独无匹兮。
  伯乐既没,
  骥焉程兮(注24)。
  民生禀命,
  各有所错兮(注25)。
  定心广志,
  余何畏惧兮!
  曾伤爰哀(注26),
  永叹喟兮。
  世溷浊莫吾知,
  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
  原勿爱兮(注27)。
  明告君子,
  吾将以为类兮(注28)。
   编辑本段译文
  初夏的天气盛阳,
  百草万木茂畅。
  我独不息地悲伤,
  远远走向南方。
  眼前一片苍茫,
  听不出丝毫声响。
  心里的忧思难忘,
  何能恢复健康?
  反省我的志向,
  遭受委屈何妨?
  我坚持我的故常,
  不能圆滑而不方。
  随流俗而易转移,
  有志者之所卑鄙。
  守绳墨而不变易,
  照旧地按着规矩。
  内心充实而端正,
  有志者之所赞美。
  工垂巧而不动斧头,
  谁知他合乎正轨?
  五彩而被人暗藏,
  瞎子说它不漂亮。
  离娄微闭着眼睛,
  盲者说他的目盲。
  白的要说成黑,
  高的要说成低。
  凤凰关进罩里,
  鸡鸭说是会飞。
  玉与石混在一道,
  好与坏不分多少。
  是那些人们的无聊,
  不知道我所爱好。
  责任大,担子重。
  使我担任不起。
  掌握着一些珍宝。
  不知向谁表示。
  村里的狗子成群,
  不常见的便要狂吠。
  把豪杰说成怪物,
  是庸人们的口胃。
  我文质彬彬,表里通达,
  谁都不知道我的出众。
  我鸿才博学,可为栋梁,
  谁都不知道我的内容。
  我仁之又仁,义之又义,
  忠诚老实以充实自己。
  舜帝已死,不可再生,
  谁都不知道我雍容的气度。
  自古来,贤圣不必同时,
  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夏禹和商汤已经远隔,
  就追慕也不能再世。
  抑制着心中的愤恨,
  须求得自己的坚强。
  就遭祸我也不悔改,
  要为后人留下榜样。
  像贪路赶掉了站口,
  已到了日落黄昏时候。
  姑且吐出我的悲哀,
  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尾声:
  浩荡的沅水湘水呵,
  咕咕地翻波涌浪。
  长远的路程阴晦,
  前途是渺渺茫茫。
  不断地呕吟悲伤,
  永远地叹息凄凉。
  世间上既没有知己,
  有何人可以商量。
  我为人诚心诚意,
  但有谁为我佐证。
  伯乐呵已经死了,
  千里马有谁品评?
  各人的禀赋有一定,
  各人的生命有所凭。
  我要坚定我的志趣,
  决不会怕死贪生。
  无休无止的悲哀,
  令人深长叹息。
  世间混浊无人了解我,
  和别人没什么可说。
  死就死吧,不可回避,
  我不想爱惜身体。
  光明磊落的先贤呵,
  你们是我的楷式!
  (郭沫若译)
   编辑本段注释
  注1.汩(gǔ)徂:急行。
  注2.眴(shùn):同"瞬",看的意思。
  注3.纡轸:委曲而痛苦。
  注4.离慜(mǐn):遭忧患。鞠:困穷。
  注5.刓(wán)方以为圜(yuán):把方的削成圆的。刓,削。圜,同"圆"。
  注6.常度:正常的法则。替:废也。
  注7.易初:变易初心。本迪:变道。
  注8.章:明也。志:记也。
  注9.倕(chuí):人名,传说是尧时的巧匠。斵(zhuó):砍,削。
  注10.蒙瞍(méng sǒu蒙叟):瞎子。章:文彩。
  注11.离娄:传说中的人名,善视。睇(di4弟):微视。
  注12.瞽(gǔ):瞎子。
  注13.笯(nú):竹笼。
  注14.鹜:鸭子。
  注15.臧:同"藏"。指藏于胸中之抱负。
  注16.瑾、瑜:均美玉。
  注17.委积:丢在一旁堆着。
  注18.遌(è):遇。
  注19.邈:遥远。
  注20.大故:死亡。
  注21.汩:指水流疾貌,或为水的急流声。
  注22.脩:长。
  注23.唫:同"吟"。此下四句据《史记》补入。
  注24.焉:怎么,哪里。程:量也。
  注25.错:同"措",安排。
  注26.曾:同"增"。爰(yuán)哀:悲哀无休无止。《方言》:"凡哀泣而不止日爰"
  注27.爱:吝惜。
  注28.类:楷式,法。
   编辑本段品评
  本诗作于屈原临死前,一般认为是诗人的绝命词。
  对诗题“怀沙”,历代颇有歧见。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以为是“怀抱沙石以自沉”。汪瑗《楚辞集解》认为:“怀者,感也。沙,指长沙。”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持相同见解:“曰怀沙者,盖寓怀其地(指长沙),欲往而就死焉耳。”
  从诗章本身内容情感和《史记》所载屈原身世经历看,“怀沙”指“怀抱沙石以自沉”的可信性应该更大些。
  诗篇开首先刻画诗人南行时的心情,两句极度表述忧郁、哀伤心理的诗句,一下子扣住了读者的心弦:“伤怀永哀兮”、“郁结纡轸兮”,——表明诗人在初夏时节步向南方时,悲愤的情绪已达到了难以自抑的地步。客观环境对此时人物的心绪起了极好的衬托作用——“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唯此“杳杳”“无所见”、“静默”“无所闻”,才更显出“岑僻之境,昏瞀之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如果诗人在临终前的心态仅仅只停留于这种悲哀的水准上,那么,无论诗篇本身还是诗人的形象,都难以令人产生共鸣和敬慕。诗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将笔墨仅仅诉诸于个人遭遇的不幸与感伤上,而是始终同理想抱负的实现与否相联系,希冀以自身肉体的死亡来最后震撼民心、激励君主,唤起国民、国君精神上的觉醒,因而,诗篇在直抒胸臆之后,笔锋自然转到了对不能见容于时的原因与现状的叙述。随之出现的是一系列的形象比喻:或富理性色彩——“刓方为圜”、“章画志墨”、“巧倕不斵”——以标明自己坚持直道、不随世俗浮沉的节操;或通俗生动——“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怀瑾握瑜兮”、“邑犬之群吠兮”——用大量生活中习见的例子作譬,以显示自己崇高的志向与追求;这些比喻集中到一点,都旨在表述作者的清白、忠诚却不能见容于时,由此激发起读者的同情、理解与感慨,从而充实了作品丰厚的内在蕴含力,使之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正是由于有了上述一系列感情的铺垫,故而作者发抒临终前的慨叹便有了厚实的基础与前提,诗篇正文末段的“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人们读来也便更觉悲慨而泫然了。
  最后部分的“乱辞”,可以说是诗人情感达到高潮的表露。在前面历述现状、原因、心情等以后,诗人至此发出了浩叹与歌唱,它是全诗内容的总结与概括,也是诗人心声的集中倾诉。毫无疑问,在诗人看来,悲哀是悲哀,理想是理想,决不能因为自己行将死去而悲痛至放弃毕生追求的理想,唯有以己身之一死而殉崇高理想,才是最完美、最圆满的结局,人虽会死去,而理想却永远不会消亡。故而诗人最后唱道:“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通读全诗,我们发现,本篇在语言上有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似有别于《九章》其他篇(《橘颂》除外):全诗句子大都不长,显得简短有力,读上去颇有急促感。从首句“滔滔孟夏兮”到篇终“乱辞”,几乎大多是四言句(加“兮”字为五言),——这显然是诗人的精心设计。作为临终前的绝命词,诗篇这样的处理,完全符合诗人的实际心境,或换言之,正因为面临自我选择的死亡,才会有气促情迫之感,而运用短促句,正是这种真切心境的实剖,既反映了此时此刻诗人的实际感受与心态,也在情感与表达形式上与诗的内涵浑然一体,从而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与匠心于此可见一斑。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中期,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 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的身世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近代少数学者对屈原的存在表示怀疑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关于屈原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对此有不同解释,大致可分两说:一是王逸说,他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说,他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座名,并不说明什么年份,两句只是说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二说之中,王逸说更为流行,但因所据历法不同,结论各异。浦江清推定屈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日生,这一结论较为精细。
  屈原的远祖是颛顼高阳氏,应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据《史记·楚世家》说,高阳氏六代孙名季连,是楚的创业始祖,姓。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传至熊通(一作达),就是楚武王。其子瑕,封采邑于屈,子孙就以屈为氏,所以屈是楚国姓的分支。自春秋以来,屈姓历世都担任楚国的显要职位,担任高级官职莫敖的有屈重、屈完、屈荡(前后两见)、屈到、屈建、屈生等,多半是父子相传。
  屈原的父亲,《离骚》中称其名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传说中屈原还有一姊。
  屈原所得姓的屈地,今已很难确指在何处。屈原故里只能据汉以后各家之说来推断,诸说中以丹阳秭归的传说为最多。丹阳即楚始封之地。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都记》说:“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秭归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原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室基,名其地曰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媭庙,捣衣石犹存。”这是汉魏以来关于屈原故里的最具体的说法。
  屈原的政治活动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了解他的政治活动经历,是研究屈原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前提。
  自屈瑕任莫敖后,这个职位几乎全由屈氏子孙世袭。其职位仅次于令尹。《屈原列传》说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据现有史料可以考知的战国时期担任过楚左徒的,仅屈原与春申君二人。春申君以左徒升为令尹,与楚旧制莫敖升为令尹相同。而从《屈原列传》所载屈原在内政、外交方面担负的职责来看,左徒亦与莫敖职位相当,可能就是春秋时代的莫敖。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辅佐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于齐。
  屈原的政治活动是和当时历史发生变革的情况相联系的。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诸侯国家都已自成中心,相互争霸,楚国的形势与中原各国有相似之处,并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发展成新兴大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经过长期兼并,形成了七雄并峙的新局面,其中又以秦、楚为最强。
  屈原辅佐楚怀王,正在七雄激烈争斗之时。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怀王让他“造为宪令”,即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项。“宪令”涉及推行变法之事。楚国在悼王时,已有吴起变法的先例。怀王初年,也想有一番作为,曾争到合纵之长,因而屈原希望变旧更新,一度受到怀王的支持。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
  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屈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旧贵族们的中伤打击。
  屈原和旧贵族集团的斗争,还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屈原分析了当时形势,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策略,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怀王曾采纳他的主张,并派他出使齐国。屈原被疏远后,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目光短浅的怀王就改变了对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吃了大亏。怀王恼怒,又轻率出兵伐秦。由于没有齐国的支援,被秦国打得大败,还丧失了汉中之地。在危殆的形势下,屈原曾被怀王再次派往齐国,以图修复两国交好。但不久,秦昭王又提出秦楚两国联姻,要与楚王会面,屈原谏阻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之子子兰却劝怀王去秦,说:“奈何绝秦欢?”怀王终于去了秦国,果然被扣留,最后客死于秦。当时屈原已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大约此时郢都在庄暴郢之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除左徒外,屈原还曾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三闾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之所,三闾大夫应当就是春秋、战国以来晋、鲁等国的公族大夫,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汉代的宗正与之相当。屈原之为三闾大夫,肩负着教育宗族胄子的重任。这在《离骚》中有很清楚的表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他为培养后备人材付出了大量心血,但结果却是“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他辛勤培育的一批人,竟变成了反对自己的敌对力量,使他感到极大的苦痛。
  屈原的思想和创作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 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他热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如尧、舜、禹、汤、后稷、文王以及齐桓、晋文和楚之三后等,热烈颂扬古代的贤臣如伊尹、傅说、吕望、周公、宁戚、箕子、介子、比干、伯夷、叔齐、伍子胥及楚之子文等。他还用对比的方法讲一些非圣之君如桀、纣、羿、寒浞、浇等。他想通过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并借以说明楚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这些都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骚》),耿介,意即光明正大,是屈原对国君的最高要求。所谓贤臣,则以伊、傅、吕、宁为楷模,而不以贵胄为对象。这就是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意思,屈原在讲到贤臣时,往往用忠贞、忠诚、忠信这些语辞。屈原本人就是在忠君爱国的思想支配下,敢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古代贤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现。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谈到“民”的问题,“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汉文学史纲要》)。
我个人理解所谓的“魏晋南北朝”的 魏,指的是拓跋鲜卑的北魏王朝,而不是指曹氏的曹魏政权。而南方处在东晋时期。所以有魏晋之说。后来北魏分裂,出现了东魏和西魏,后来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替代,这一段被称为北朝。南方的东晋,也被刘宋取代,后经历了齐,梁,陈的更替,称为南朝,加之北方的北朝这一时期称之为南北朝。所以,不能简称为“蜀晋南北朝”或“吴晋南北朝”,因为概念是不一样的。
魏晋南北朝的概念,时间段上晚于也短于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指的是三国时期的魏,蜀,吴,后来魏被西晋司马氏代替,数年后,五胡乱华,司马睿南迁,称东晋。北方被少数民族占领,共计出现过十六个国家,称为东晋十六国,后来苻坚短暂统一,淝水一战,再次分裂。最后拓跋鲜卑统一北方,建立北魏王朝。之后就出现上面提到的南北朝。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建立者拓跋鲜卑,是鲜卑三大部之一。鲜卑族可以说是后世契丹,蒙古等众多彪悍的游牧民族的主要祖源,甚至唐朝李氏皇族中也有鲜卑血统。
当然,很多地方,魏晋南北朝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没有区别。之所以写作魏晋,我想是因为曹魏和司马氏的晋之间存在延续的关系,司马氏接受曹魏的禅让。而吴和蜀和晋是没有延续性的关系,且当时并没有蜀国,他的称呼是汉,后人为了和西汉东汉区分,才有了蜀汉这么一说。
很简单,因为是魏国最先称帝的,也就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在魏国称帝的那个时候开始算起的。
公元220年(延康元年)冬,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而第二年,即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刘备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吴国是最晚称帝的,是在公元于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
魏国的称帝也意味着中原开始步入了三国时期,也就是诸葛亮在隆中所说的“三国鼎立”的局面。 后来史学家就直接把这段历史和后来的南北朝,统称为“魏晋南北朝”。
一个时代名字的确立,主要是看那个时代有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出现。在没称帝之前,魏蜀吴只能算是地方的军阀割据,既然是魏国率先称帝的,所以,这个时代就以魏晋为主流政权而命名。
因为魏国是受汉献帝禅让的 虽然是逼迫献帝禅让 但也算是有了合法手续属于正统王朝 又统治中原地区 不论是国土面积统治人口还是经济军事实力都是三国之首 而晋朝又从魏国禅让而来所以是魏晋而不是其他称呼
文章标题: 为什么中国古代分裂时期基本上都是南北两朝,只有三国时期是魏蜀吴三个国家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7566.html
文章标签:都是  中国古代  分裂  时期  三国时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