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4-30 22:59:5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土木堡事变明朝失去了京军主力,也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深刻改变了明朝的走向。
在此之前,大明皇帝可以依靠的力量包括:宦官集团、武将勋贵集团、文臣集团。三大营是中央主力军队,威慑四方。其中最为坚定的武将勋贵集团,是为大明打下江山的徐达、常遇春,以及明成祖手下将领朱能、张辅等名将的后代。他们因军功世袭爵位,并掌握军权,武将对文臣有很大的平衡作用。
土木堡事变,不仅明英宗被俘,大太监王振被杀,随行的文官被杀,大明的武将比如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也战死,武将勋贵一扫而空。
于谦
土木堡之变以后,在京的大臣自动以于谦为首领,以天下为己任,承担起保卫北京的责任。这些文臣不立英宗的太子,而是拥立郕王继位皇帝,而且当着郕王朱祁玉的面,将太监王振的余党打死。又指挥武将,组织兵马抵抗瓦剌也先的军队。
在于谦的带领下,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文臣集团也牢牢地掌握了帝国实际的权力,宦官集团自然被剥夺权力,武将地位下降,形成了以文驭武的局面,甚至皇帝的家事,也由大臣议定,比如在是否迎回明英宗,如何安置明英宗等皇家大事上,文臣都有很大决定权。
这里无意诋毁于谦的为人及其功劳,于谦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抵御外族入侵,保卫了国家的安全,是民族英雄。但这样的后果,导致皇权下降,使中央自然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大臣以不能增加民生负担为借口,不允许增加税收,导致中央没钱。文臣不仅不用交税,还通过手中的权力大肆圈占良田庄园,成为隐形的富翁,还通过培养学生,形成乡党,甚至下野了也能开办书院,讽刺影响朝政。明朝,是皇帝与文臣共天下。
明朝大臣
不仅如此,明朝的大臣还给皇帝定下很多规矩,比如皇帝不要出北京,最好不要出皇城;皇帝要爱民,要简朴节省,不能派太监开矿收税,与民争利;皇帝要尊重大臣,批准内阁的票拟等等,只有这样才是好皇帝,才是明君。如果哪位皇帝做的稍微出格,就会面临雪花般的文臣的上书,一群群人的劝谏,甚至死谏!这时候,文臣只需要一个名义上的皇帝,而这个皇帝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文臣已经将地方牢牢控制,尤其是江浙文人控制了朝堂,更控制了江南富庶之地。只不过名义上,还有一个共同的大明。在文臣的主导下,明朝选择了保守的国策,不再寻求开疆扩土,不再增加军队开支,还限制朝贡次数和赏赐(主要是对蒙古的朝贡方式的贸易),宗旨就是减少中央支出,保护文臣在家乡的利益。在万历皇帝的早年,大臣张居正曾经独掌朝政10年,是帝国真正的决策者,名为相实为摄。
张居正
但真到了西北有旱灾,需要东南援助的时候。控制朝堂的文臣仍然拒绝加税,也没有大力赈灾,导致农民起义,流民遍地。
而皇帝只能利用文臣之间的矛盾和党争,或者冷处理,实在不行对部分大臣进行庭杖,或者依靠太监平衡文臣的势力,也曾经收回部分皇权。但有明一代,皇权最终也没有将臣权压下去,最终也是亡于文臣之间的党争。以致于崇祯皇帝临死前仍然声称:诸臣误朕,文臣皆可杀!
明朝天启之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权倾朝野。崇祯皇帝登基之后,权倾一时的大太监魏忠贤形势危急,最终被崇祯皇帝所灭。一时间“阉氛迅昂”,然而,并非阉党尽灭,而是魏党伏诛。崇祯对于宦官的态度,并非是深恶痛绝,相反,崇祯在位期间,依然对宦官有所倚重。崇祯皇帝这种对宦官近似“依赖”的态度并非是昏庸之举,因为明朝时的宦官并非一无是处之人,反而多有才华出众之人。
明代宦官比起其他朝代的宦官来说,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有“书”读。明宣宗时期,在皇宫内设立内书堂,专门给宦官们进行教学培训,选小内侍读书习字,因此,多有才华出众之人在宦官中脱颖而出。到了崇祯时期,内书堂不仅没有被废去,反而投入了更多的“师资力量”,甚至邀请了翰林五品官到内书堂进行教书。
在这种环境之下,宦官内多有能人出现,其中有一人名为曹化淳,便是宦官中的翘楚,深得崇祯皇帝喜欢和信任。
曹化淳,家境不好,出身微末,为了讨口饭吃,选择入宫求生。因为在明朝盛行将小孩子阉割为太监,入宫进行培养成为自己的亲信,称为“近君养亲”。曹化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入宫当了小太监。
受王安牵连,又得崇祯重用曹化淳特别聪明,而且好学,最重要的是曹化淳懂事,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聪明伶俐。曹化淳在宫中深得司礼太监王安的赏识,成为了司礼太监王安得小心腹。明朝的司礼太监那可是有实权的职位,冯宝和魏忠贤都挂过司礼太监的职位,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的内阁抗衡。
所以,曹化淳跟着王安混,自然是如鱼得水一般,好事儿自然也落不下他。正因如此,曹化淳后来某得了一个服侍五皇孙朱由检的美差。但是好景不长,天启初年的时候,魏忠贤得势,开始弄权,在这个过程中,挡了魏忠贤路的王安成为了他首当其冲的攻击对象,很快,王安便被魏忠贤害死。
曹化淳是王安的人,如今又占据着侍奉五皇子朱由检的美差,魏忠贤自然不会留下这么一个“定时炸弹”,万一曹化淳得势,他魏忠贤难免要惹麻烦,所以,魏忠贤直接利用王安的事件牵连到曹化淳,将曹化淳逐出北京,发配南京,这也就意味着曹化淳离开了权力圈,再没有什么威胁了。
然而世事无常,又岂能是魏忠贤尽算?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魏忠贤走到了末路,但是对于曹化淳来说,却与魏忠贤截然不同,他曾经“近君养亲”的小主子,如今登基做了皇帝,他自然也跟着平步青云了。
魏忠贤倒了以后,曹化淳得到了重新触碰权力的机会,回到了北京城,负责魏忠贤案子牵涉人员的调查平反工作,后来又让他代皇帝兼管遏北京地医的罩事防守 。无论从曹化淳与朱由检的远近关系来看,还是从朱由检登基后对曹化淳的信任来看,都不难看出崇祯与曹化淳的关系十分密切,且崇祯信任曹化淳,曹化淳忠于崇祯。
入京为先主修墓受抹黑1644年,崇祯十七年,甲申年。这是一个对于明朝来说极为悲凉的年份,在这一年崇祯皇帝煤山上吊自杀,成为了大明朝的亡国皇帝。尽管崇祯皇帝做出了他的努力,却没能挽救积重难返的大明朝,在李自成的进攻下,明朝轰然“倒塌”。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也没能稳固长存,随后又被入关的清兵抢占了北京城,开创了大清朝。顺治皇帝来到北京的消息很快传开了,此时尚在天津的曹化淳听说以后,不顾个人的安危,急急忙忙赶到北京,并且上奏顺治皇帝,提出了要重新修缮崇祯皇帝的坟墓的请求,并且得到了顺治皇帝的允许。前朝太监请求为亡国皇帝修缮坟墓,这本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是却有人不这样认为。
“ … …贼攻西值阴不克 , 攻彰倦阴 。 申刻 , 阴忽答 , 盖太盖曹化淳所南 。”——《明季北略》眼看曹化淳在顺治皇帝面前的这一次“露脸”,明显有了“被接受”的迹象,明朝的一些文人对此十分不满,因为曹化淳乃是明朝“阉党”,如今清朝建立,他们不想看到曹化淳这样的人再次获得圣宠。随之而来的是,部分文官的指责,他们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当年在李自成攻北京的时候,就是曹化淳开了城门放入了李自成,北京城才那么快沦陷,大明朝才因此快速灭亡。如今,这清朝的皇帝刚刚入京,他曹化淳又以修缮崇祯坟墓来“献媚”清帝,这种卖国贼理应诛之。
“开门迎贼,贼入城,挺身侍从,今清入都,又复侍从,此卖国乱臣,虽万斩不足服万民心。”这样的说法不胫而走,很快在民间附和而出的野史也开始流传,在这种情况之下,曹化淳急了,赶忙向清皇帝进行申辩。当年北京城被攻破的时候,我已经退休回到天津六年了,怎么可能打开北京城出卖崇祯皇帝呢?然而,在《明史纪事本末》、《国榷》、《明季北略》、《明通鉴》等史料中,对于此事的记载都是曹化淳“开门迎贼”,曹化淳一时间竟然百口莫辩,郁郁而终。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明朝的太监,却得到清帝康熙的厚爱,在他死后,两次前去瑜祭 ,可谓是 “ 恩隆之遇 , 光及泉壤 。 ”
《忽覩南来野史记内有捏诬语感怀》诗:“报国愚忠罔顾身,无端造诬自何人?家居六载还遭谤,并信从前使不真。”铁路绕道“曹坟”,终难逃被毁曹化淳虽然死了,但是他的家族其他人却并没有因此受到打击,例如他的次兄曹化雨,就有后人在清廷受到了重用。曹传正是曹化淳所在的曹家后人,他在康熙年间深受皇恩,康熙与曹传的关系匪浅,甚至康熙出行到了武清地界时,也会与曹传见面。因此对曹传的儿子翰林院编修曹涵也十分看重,让他当了太子伴读,并且曾经亲笔题匾赠予曹家,被曹家奉若传家之宝,悬挂在了曹家祖坟前院的大门口,以此来彰显曹家的圣宠。
这块匾额乃是康熙帝所赐,其权威性在清朝无与伦比,许多官员途经此地,都要下马拜匾,因其悬挂之地的特殊性,自然也就拜了曹家的祖坟了,曹家祖坟也就荣宠无比了。深的圣恩的曹氏家族,子孙逐渐兴旺起来,祖坟的规模未来不足以容纳曹家后人,曹涵后来就重新选址,在天津武清区东马圈镇附近,占了一片约一千亩土地,作为曹家坟莹,当地人称之为“曹坟”。
到了光绪帝时期,有一次修建铁路,铁路修建的图纸已经规划完毕之后,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却发生了一点问题。铁路按照图纸的原有设计,正好需要穿过曹家的祖坟。曹家人听说了这样的消息之后,自然不同意。不过,他们曹家虽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但是对于清朝发展来说,却又算不得不退步。但是曹家准备最后争取一次,尽量不打扰先人清净。
在这一次争取的过程中,曹家人抬出了康熙的赐匾,以此为理由拒绝搬移祖坟。最终此事落到了慈禧的耳朵里,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慈禧觉得应该保存先祖的颜面,让铁路给康熙赐匾让道,也就是绕开了曹家的祖坟修建。在经过铁路工程师的核实之后,确定可以重新规划此段铁路,最终,曹家的祖坟在这一次风波中得以保留延续。
但是,康熙的赐匾能够保住曹家祖坟一次,却不能保它永久,比较清朝后来都自身难保了,康熙的余威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后来,曹家的祖坟被一群热血的少年给挖掘了,从此以后,曾经风光一时的“曹坟”也就成为了历史。
在提起明朝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这朱元璋和朱棣这两位皇帝,关于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大多数人也是有所了解的,他的结局比较凄惨,明朝灭亡之后自缢而亡。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崇祯皇帝是一位非常昏庸无能的皇帝,要不然明朝怎么可能会灭亡呢?其实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是一位比较果断的帝王,在17岁的时候当上皇帝,便当机立断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全部消灭。但是也有很多人比较疑惑,当时魏忠贤的势力这么大,崇祯刚刚继位年仅17岁,怎么会斗得过一手遮天的魏忠贤呢?
提起魏忠贤这个人的时候,相信很多人也是有所了解的,他在我国历史上还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太监,但是却是有名的大奸臣。他出生于贫穷的家庭,并不认识字,但是却非常的善于射箭和骑马,后来便进入宫中当了太监。进入皇宫后,他巴结上了皇长孙的母亲,和皇长孙的乳母也有所勾结,开始飞黄腾达起来。有了权势之后,他便开始专擅朝政,结党营私,祸害天下打击异己,导致朝堂混乱,民不聊生。
为什么现在朝廷上的权势越来越大,甚至最后达到了一手遮天的境况,可以说是朝野上下、军队内外都有他的心腹存在,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很多人都称他为九千岁。他飞黄腾达之后,他的一家老小也是鸡犬升天,都在朝中当上大官,就连他还在襁褓中的侄儿,也被封为了东安侯。据说他当时的权力已经大到,可以让自己的侄子代替皇帝去祭祀太庙,可以说当时的权利已经超过了皇帝,皇帝在他手中也只是一个傀儡而已,完全把皇帝的权利给架空了,当时的明朝虽然表面上还是朱姓皇族统治,但是实际上却成了魏忠贤的天下,魏忠贤也成为有时无名的地下皇帝,朱由校都不敢随意违背他。
以魏忠贤为头目的明朝宦官,在当时的朝政上非常的猖狂,但也只是在政治上而已,却没有任何的兵权。不像在唐朝的时候那样,宦官虽然身为太监,但是在军政上也有着一定的权利的,掌握着守卫京师的神策军。到了明朝时期,宦官虽然变得非常的有权利,但是在军政上,却没有多大的力量,最多也只是掌握着东西厂,还有锦衣卫。朝廷中最大的军事力量,比如说边关的精锐,或者是守卫京师的军营,都掌握在皇帝钦派的督军手中,就算这些宦官在政治上很猖狂,但是也是没有机会染指军不部力量的。
所以当时明朝的宦官虽然有很大的权利,但是因为没有太大的兵权,所以在权利上也是有相互的制衡的。其实大多时候宦官代表这是皇帝的权利,和朝廷中的文官集团有着直接的利益争夺,所以宦官最大的靠山就是皇帝的信任,如果皇帝不信任宦官的话,文官集团就会进行落井下石,宦官的结局也不是多好。
为什么魏忠贤在明朝只手遮天,却斗不过刚刚继位年仅17岁的崇祯?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