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能否通过文字剖析这篇文章作者的心理

时间: 2022-03-07 01:00:3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能否通过文字剖析这篇文章作者的心理

学会分析一篇文章,看一篇文章,首先要判断什么,再怎样,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意图,思想?

说明文
一、说明文顺序:总→分(分→总)、主→次、结果→原因、现象→本质
★考点:例题:Q:……的顺序能否颠倒?
A:不能。①主次顺序②照应(前文有说到的顺序)

二、说明方法:
1、举例字:用例子(要点出是什么例子),具体生动地说明了……
2、例数字(例数据):准确、严密地说明了……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4、下定义: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
5、作比较:突出了……(寻找比较点)
6、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7、例图表: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无一目了然,使文章言简意明
8、作诠释:对事物的某些特征作一番的解释
9、摹状貌:(类似于描写)比较生动形象
10、作引用(引用):更有说服力的说明了……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下定义:严密,必须概括本质特征
作诠释:不一定有本质特征
★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形式→内容)①普遍作用②结合语境

三、分析说明文的语言:①解词
②结合内容、结合语境(有了这个词,会怎样;去掉这个词会怎样);③“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解词: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限制。
时间:当时、至今……
空间(位置):从上倒下、到处、正中
数量:全都、少部分、大部分……
范围:整个、几乎
程度:比较、可算是、最
推测:大约、可能、推测

记叙文:
一、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 叙文记叙的顺序:⑴顺叙
⑵插叙(作用):补充(文章)情节,丰富人物性格
⑶倒叙(作用):吸引读者的兴趣,留下悬念
三、记叙文的人称:①第一人称:亲切感、真实感、心理描写
②第二人称:比较亲切(不容易考到)
③第三人称:客观冷静地叙事,较少心里描写
四、人物心理的变化:一般变化三次
五、描写:(一)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细节(描写)
(二)自然环境描写:1、定义:自然界的一切
2、作用:①提供背景和场所 ②烘托人物,渲染气氛 ③暗示人物性格 ④暗示人物心情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3、特点:①情景交融 ②抓住景物的特点 ③抓住景物的顺序 ④生动的语言描写
4、赏析环境描写:(1)特点、顺序、修辞 (2)结合文本
六、记叙文中的议论: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七、写作手法(三种文体都有的):象征、悬念、铺垫、衬托、对比、夸张、正侧面描写、先抑后扬、照应、以小见大……
★象征:具体物来体现某种品质精神
★以小见大:通过细微的事情表现……(文章主题、中心或是其它的东西)
★对比:不是修辞手法的一两句的对比(典型的例子:《变色龙》)
★衬托:一般是自然环境衬托人物(主要人物衬托次要人物或是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八、结构: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过渡:承上启下

OTHERS:WRITE BY MYSELF

一、整体感知:找过渡句、中心句
二、赏析(句子)①形式(比喻、排比……)②内容:句子(本身的意思)、(文章)中心
示例:(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句子的内容),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三、表达方式(五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四、文的语言要求:生动、具体、形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五、 叙文中的描写:(题型)问:那块地方为什么要详写?
答:突出文章的内容,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内容
六、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为了表现中心思想,并表现故事的时代背景
七、说明文中插入神话、传说、故事的作用是:
(1)增加了文章的情趣(2)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八、说明文语言特点:严密、科学、准确性
九、说明文种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十、语言特点
(1)亲切、平白朴素 (2)风趣幽默 (3)充满哲理
(4)文白相间 (5)富有地方特色 (6)长短句相间
(7)生动形象,善用修辞(8)运用叠句和排比句(9)深奥(深刻)、讽刺
先看懂文章大意 再思考

在小说看到,求分析该人物心理性格的分析。

世间有一物,名为蜉蝣,朝生夕死,不知春秋。人生一世,不过俯仰之间。古有大椿,八千年为一春,八千年为一秋,而天地永恒,千年万年不过弹指一挥间。蜉蝣之于人生,大椿之于天地,无不如此。便可知人生之于天地与宇宙都毫无意义,多少海枯石烂的誓言经历了背叛,又有多少亲情爱情在名利面前四分五裂。若不自怜自爱,又有何人将你捧于手心,疼爱一世?人生本如此艰难,而我苟活于浮华人世之间不过也是不甘心罢了,不甘于自己还未发声便在人世销声匿迹,便是最后只剩下仇恨,也要拉一个人跟我陪葬。
其实文字的最后已经把人物的性格展露出来了,不甘心一生只是平凡的默默无闻。

至于人物的性格,并不是靠几个词语就行形容的出来的。

最后的一句话,“便是最后只剩下仇恨,也要拉一个人跟我陪葬。”
大概是文中主角的背景设定了,我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但我也是一个小说作者,网络文学以及现代文学,不是原来的那种大文豪笔下的深沉世界,一句话、一个场景、甚至一个名字都可以分析出深刻的含义。

一个人物的性格,动笔之前就已经塑造好了,整篇文章的故事进程都是按照设定好的人物性格和故事梗概进行的,人设崩了的话,文章会看起来虚假不自然,这也是评判一个小说作者的关键。

对于我来说,想要彻底的看透一本小说,至少需要反复阅读三次,仔细的剖析作者在文中埋下的伏笔以及用词的深意。
分析每个角色的性格,文字的使用方式。
小说是没有画面的,只能通过专注的阅读来想象画面,有的作者非常用心,所以从标点符号上
面加强了语句的感染力、和表达能力。

所以其实想要了解一本小说,看懂他的每个细节,最重要的还是阅读了。

有点罗嗦,不过这是我站在小说作者的角度上给出的看法,也是以一个网络文学读者的身份写出的这段话。
仇视社会,消极处事的人生观,造成这种人生观的直接原因,是他没有给自己一个好的定位,眼高手低,到头来一事无成,终将后悔一生。
脑子瓦特了,蛋疼

怎么才能从文章中体会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以前一直没有很看过书最近在读林清玄的散文,发现读的办事很透彻对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都模模糊糊的,所以想请问大家怎么才能从文章中体会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rnrn要详细点的啊,回答好了还有加分啊rn先谢过各位了
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是要表达他的所见所闻所思,这样,作者就把自己的“目的、感受或思想纳入一种感官媒介中,使读者可以从中体验到这种目的、感受或思想(H·帕克《美学原理》)”。与作者的写作相反,阅读对读者来说则是一种逆向接受的过程,读者要通过文字这一感官媒介去领会作者所要表现的目的、感受或思想(即主题),作者的表现与读者的领会构成一种双向逆反的辩证过程。

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无疑是重要的,它来自于读者对文本的分析,却又指导读者深入分析文本,从而体会作者在表现手法上的精巧及情思上的深邃性,获得审美愉悦,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及境界,最终提高自己表现美的能力。

读者要领会作者在文章中所想表现的主题,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几篇课文说说这些方法,权作案例。

一、标题分析法

标题的拟定大都是作者思想内核在文章形式上的精炼体现,“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同样,凡落笔必留下作者思想的印痕,因此,它必然会成为我们解读文章主题的钥匙。当然,有时标题的拟定也会有随意性,它或许是作者“福至心灵”的闪念灵思,但这种偶然性中却蕴含着某种必然性,作者忽然发现某个标题,并认可之,说明这个标题切合了作者的表现意图。表现意图必然在先,发现的的行为在后(比如:“中国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句话蕴含着一个意思,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实在世上早已存在,我们只是发现了这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而已。)标题泄露了作者思想内在的“秘密”。对标题的分析往往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握文章的主题,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却往往重视不够。

阅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能抓住标题来分析,则全文的脉络清晰可见。文章由两个地点名词“百草园”、“三味书屋”和两个介词“从”、“到”组成,文章写了作者在两个地方的生活,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教参中认为本文的写法是:两部分所写的两种生活形成对比。笔者认为,标题可以揭示文章的结构及写法,但在写法上却不是对比,因为介词“从”和“到”除了揭示了文章在行文上的时间顺序,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层进的逻辑关系。对文章的两个部分进行细读,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百草园生活是生动活泼的,但三味书屋的生活也是趣味盎然的,以前我们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这实在值得斟酌。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一个回首往事的人,在心理上应该会更温和一点,而不是批判;再者,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在加入“语丝社”之后(1926年),此时期语丝社的文章大部分是情思散文,鲁迅作为语丝社的一个成员应该与其他主要成员的创作倾向有某些方面是能够切合的;另外,文章中时时也流露出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怀念(如对寿镜吾先生的刻画,作者未有一笔鞭挞)。“从”“到”的介词关系其本质是在说明人生阶段的嬗递,作者显然在文章中表达了一种温暖的情感回味,这样的回忆或者也可以说是严酷的社会斗争中的短暂的心灵避难。我想在文章主题的挖掘上,标题是泄露了一定秘密的。新教材对旧教材认同的文章主题的修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进步。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每读必有所获的美文,但对文章七个部分结构上的内在脉络与主题的理解却一直争议颇多。我先简述本文七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写作者在地坛里对自己“残疾”的命运的思考,儿子的命运给母亲的命运带来了苦难;第二部分写了母亲面对这样的苦难时的“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第三部分其实是一个过渡,作者在这个部分中表达了对地坛的“感恩”与对母亲的“想念”。第四部分写了几个(组)人物,中年夫妇在时光中变老,爱唱歌的小伙子日复一日地等待命运之神的钟情,饮酒的老头悠闲地品味生活,捕鸟的汉子等待着或许不能实现的希望,女工程师在作者的想象中生活着,长跑家与命运之神一次次错肩。不管这些人怎样地生活着,他们 “在生活着”就是最基本的现状,世界以其纷纭多态显示了它本来的面目。第五部分,作者写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但她却是一个弱智者,作者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除了接受命运的安排能做什么?作者由自己不幸的命运而拓展到其他所有不幸的命运,他追问“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第六部分,作者对人生的质询达到高潮,他认为人都是命运的“人质”,“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人活着是欲望驱使的造就的结果,同时,对欲望的追求也给予了人活下去的动力,象第四、五部分中的几个(组)人,他们都在某种的“欲望”中生活着,这构成了生活的常态。第七部分中,作者设想自己面对死神的召唤时的平静,因为他毕竟是活得有意义的,因为他以其不息的欲望将生命的歌舞“炼为永恒”!

《我与地坛》标题中有一个主词“地坛”是很值得研究的,地坛是一个圆形的建筑物,从上面文章内容的简介中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其实也是一种圆形的、向外拓展的“地坛式”结构。作者以地坛作为叙事、抒情的起始点,由自己的命运扩展到对母亲命运的思考,进而思考周围的人的生活,更进一步思考不幸的人的“救赎”问题,逐层外化,使文章的主题逐层深化。标题中的“与”联结“我”、“地坛”两个主词,揭示的是我与地坛(包括地坛里的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我给予地坛生气,地坛给予我生命的感悟。通过标题的分析,文章的结构与主题极为清晰。

二、文脉把握法

亚里斯多德的美学思想里有一个最基本的内容——有机整体观念。他在《诗学》第八章中说:“一个完善的整体之中各部分须紧密结合起来,如果任何一部分被删去,就会拆散整体。因为一件东西既然可有可无,就不是整体的真正部分。”形式上的有机整体其实就是内容(或主题)内在规律的反映,这种规律性在文章里体现为文章脉络(文脉)。文脉主要指线索性的词语(表示时间、地点、逻辑关系的词语),这些词显示了文章情感与理性思维的推进,因此要领会文章的主题,就要有整体性观念,把握清楚文脉。

富兰克林的《哨子》是一篇深刻隽永的短文,对文中三个词(“七岁”、“长大”、“总之”)的把握,就把握了文脉,也就可以从整体性上清晰理解全文的结构,从而深入领会文章主题。第一段记述的是“七岁的时候”自己为了一个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价钱,它带来的悔恨远远超过所带来的快乐。第三段写“长大进入社会”,看到人们为了哨子付出的了过高的代价(为“恩宠荣禄”,为“名望”,为“财产”,为“寻欢作乐”,为“外表、装束、住宅、上等家具、精致的设备”等),最后一段,作者以“总之”作结,引出观点。显然,这篇文章是以自己的经历为生发点,联系到生活现象,而文中写人们为之付出过高的代价的“哨子”与作者经历中的哨子同质却不同物,可见“哨子”在这里具有象征意味——不良的人生欲望,“总之”一词引入对人生“悲苦”主题的探讨,揭示了人类探寻幸福之路的途径,向读者展现了宏大的人生命题,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题所在。这篇文章10段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情感与理性思维的脉络循序推进,主题的表现自然水到渠成。

三、关键词把握法

恩斯特·卡西尔在《歌德的潘多拉》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概念和思维形式不是一开始就完全消融在体验和诗歌形式中,相反,它们拥有与后者相对的独立和可分解部分。但是原初建构的主题越是广泛地展开,它们也就不再保持这种二元论,在歌德晚年成熟的诗歌中,意义与直观、思想和体验显示了一种全新和真正的统一。”这段话说明作者的思想必须通过文字的感官媒介来表现的,文字就象脚印显露了作者思想的倾向。文字在人们的运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情感倾向与意蕴内涵(“意义与直观、思想和体验显示了一种全新和真正的统一”),“玫瑰”能够象征爱情,是因为人们一次次地把它作为表达爱情的物质工具,这个词也就逐渐具有了精神内涵,然后文人墨士在文章中多次使用,其意义在使用的过程中叠加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其独有的精神内涵。苏东坡在他一首咏雪诗前面的小序里说,决不用“盐”这个字指雪,“雪”这个字总是胜过“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月”隐喻思乡,其实也是在人们一次次举首仰望和落笔书写表达思乡之情的行为中凝固下来的。不仅实词如此,虚词亦同。“唉——”表示感叹,是人的情意通过发声的行为而后凝定下来的。可见,作者在行文中选择情感倾向与意蕴内涵不同的字词,反应了作者不同的情思,进而可以咀嚼出文章的主题意旨所在,或者至少可以品味到其中的思想倾向。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中,面对一棵树无止无尽地飘送种子的情景,她在文章中用了一个词“动人心魄”。这个词所透露的正是作者对造物的伟岸、生命传承的神奇、生命的执着意志、生命突破困境及有限性之慷慨的震撼与敬畏。抓住这个关键词,仔细咀嚼,就可以举重若轻地分析文章、把握主题。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典范的美文,我在讲课伊始对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本课有一个词用得极其频繁,这个词是作者对苏州园林景致的一种比喻,这个词是什么?”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画”、“画意”,都没错,就是这个词。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苏州园林富于‘画意’?”很显然有五个方面: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每一个细部的图画美,由此可见,文章的四个“讲究”与“一切”两个词是对下文的总说,此篇文章的结构历历在目,条分缕析,丝毫不乱。而文章的主题也可由“画意”二字引申出来(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说明文并没有主题,但是凡是文章都是作者意图的一种表现,因此它必然是有主题的),显然作者是要“鉴赏”苏州园林,而这个词在文章的第一段中就出现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词——第八段中的“赞叹”,“鉴赏”与“赞叹”正是本文的主题。分析文章时,抓住了这些词语,作者写作的本意就很清楚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用“心”去旅游了。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目的就是表现生活,因此对“艺术”有这样一种的定义:“艺术即是表现。”每一种生活都有一种不可让与的权利去得到表现,文章的使命就是去表现生活以及人在生活中的情感、思考及伟大的想象力,读者的使命之一则是要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希望以上几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住文章的主题。
呵呵!!!
这个网站上的东西不能复制,挺有用的。自己去看哈啊~

http://www.xgzww.com/xxzl/ShowArticle.asp?ArticleID=73
下面还有一些。

关于文章主题把握方法的案例

厦门市禾山中学 凌明月

作者写一篇文章,总是要表达他的所见所闻所思,这样,作者就把自己的“目的、感受或思想纳入一种感官媒介中,使读者可以从中体验到这种目的、感受或思想(H·帕克《美学原理》)”。与作者的写作相反,阅读对读者来说则是一种逆向接受的过程,读者要通过文字这一感官媒介去领会作者所要表现的目的、感受或思想(即主题),作者的表现与读者的领会构成一种双向逆反的辩证过程。

对文章主题的把握无疑是重要的,它来自于读者对文本的分析,却又指导读者深入分析文本,从而体会作者在表现手法上的精巧及情思上的深邃性,获得审美愉悦,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及境界,最终提高自己表现美的能力。

读者要领会作者在文章中所想表现的主题,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下面结合几篇课文说说这些方法,权作案例。

一、标题分析法

标题的拟定大都是作者思想内核在文章形式上的精炼体现,“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同样,凡落笔必留下作者思想的印痕,因此,它必然会成为我们解读文章主题的钥匙。当然,有时标题的拟定也会有随意性,它或许是作者“福至心灵”的闪念灵思,但这种偶然性中却蕴含着某种必然性,作者忽然发现某个标题,并认可之,说明这个标题切合了作者的表现意图。表现意图必然在先,发现的的行为在后(比如:“中国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句话蕴含着一个意思,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其实在世上早已存在,我们只是发现了这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而已。)标题泄露了作者思想内在的“秘密”。对标题的分析往往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握文章的主题,这是一种传统的方法,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却往往重视不够。

阅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能抓住标题来分析,则全文的脉络清晰可见。文章由两个地点名词“百草园”、“三味书屋”和两个介词“从”、“到”组成,文章写了作者在两个地方的生活,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教参中认为本文的写法是:两部分所写的两种生活形成对比。笔者认为,标题可以揭示文章的结构及写法,但在写法上却不是对比,因为介词“从”和“到”除了揭示了文章在行文上的时间顺序,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层进的逻辑关系。对文章的两个部分进行细读,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百草园生活是生动活泼的,但三味书屋的生活也是趣味盎然的,以前我们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这实在值得斟酌。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一个回首往事的人,在心理上应该会更温和一点,而不是批判;再者,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在加入“语丝社”之后(1926年),此时期语丝社的文章大部分是情思散文,鲁迅作为语丝社的一个成员应该与其他主要成员的创作倾向有某些方面是能够切合的;另外,文章中时时也流露出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怀念(如对寿镜吾先生的刻画,作者未有一笔鞭挞)。“从”“到”的介词关系其本质是在说明人生阶段的嬗递,作者显然在文章中表达了一种温暖的情感回味,这样的回忆或者也可以说是严酷的社会斗争中的短暂的心灵避难。我想在文章主题的挖掘上,标题是泄露了一定秘密的。新教材对旧教材认同的文章主题的修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进步。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每读必有所获的美文,但对文章七个部分结构上的内在脉络与主题的理解却一直争议颇多。我先简述本文七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写作者在地坛里对自己“残疾”的命运的思考,儿子的命运给母亲的命运带来了苦难;第二部分写了母亲面对这样的苦难时的“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第三部分其实是一个过渡,作者在这个部分中表达了对地坛的“感恩”与对母亲的“想念”。第四部分写了几个(组)人物,中年夫妇在时光中变老,爱唱歌的小伙子日复一日地等待命运之神的钟情,饮酒的老头悠闲地品味生活,捕鸟的汉子等待着或许不能实现的希望,女工程师在作者的想象中生活着,长跑家与命运之神一次次错肩。不管这些人怎样地生活着,他们 “在生活着”就是最基本的现状,世界以其纷纭多态显示了它本来的面目。第五部分,作者写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但她却是一个弱智者,作者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除了接受命运的安排能做什么?作者由自己不幸的命运而拓展到其他所有不幸的命运,他追问“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第六部分,作者对人生的质询达到高潮,他认为人都是命运的“人质”,“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人活着是欲望驱使的造就的结果,同时,对欲望的追求也给予了人活下去的动力,象第四、五部分中的几个(组)人,他们都在某种的“欲望”中生活着,这构成了生活的常态。第七部分中,作者设想自己面对死神的召唤时的平静,因为他毕竟是活得有意义的,因为他以其不息的欲望将生命的歌舞“炼为永恒”!

《我与地坛》标题中有一个主词“地坛”是很值得研究的,地坛是一个圆形的建筑物,从上面文章内容的简介中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其实也是一种圆形的、向外拓展的“地坛式”结构。作者以地坛作为叙事、抒情的起始点,由自己的命运扩展到对母亲命运的思考,进而思考周围的人的生活,更进一步思考不幸的人的“救赎”问题,逐层外化,使文章的主题逐层深化。标题中的“与”联结“我”、“地坛”两个主词,揭示的是我与地坛(包括地坛里的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我给予地坛生气,地坛给予我生命的感悟。通过标题的分析,文章的结构与主题极为清晰。

二、文脉把握法

亚里斯多德的美学思想里有一个最基本的内容——有机整体观念。他在《诗学》第八章中说:“一个完善的整体之中各部分须紧密结合起来,如果任何一部分被删去,就会拆散整体。因为一件东西既然可有可无,就不是整体的真正部分。”形式上的有机整体其实就是内容(或主题)内在规律的反映,这种规律性在文章里体现为文章脉络(文脉)。文脉主要指线索性的词语(表示时间、地点、逻辑关系的词语),这些词显示了文章情感与理性思维的推进,因此要领会文章的主题,就要有整体性观念,把握清楚文脉。

富兰克林的《哨子》是一篇深刻隽永的短文,对文中三个词(“七岁”、“长大”、“总之”)的把握,就把握了文脉,也就可以从整体性上清晰理解全文的结构,从而深入领会文章主题。第一段记述的是“七岁的时候”自己为了一个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价钱,它带来的悔恨远远超过所带来的快乐。第三段写“长大进入社会”,看到人们为了哨子付出的了过高的代价(为“恩宠荣禄”,为“名望”,为“财产”,为“寻欢作乐”,为“外表、装束、住宅、上等家具、精致的设备”等),最后一段,作者以“总之”作结,引出观点。显然,这篇文章是以自己的经历为生发点,联系到生活现象,而文中写人们为之付出过高的代价的“哨子”与作者经历中的哨子同质却不同物,可见“哨子”在这里具有象征意味——不良的人生欲望,“总之”一词引入对人生“悲苦”主题的探讨,揭示了人类探寻幸福之路的途径,向读者展现了宏大的人生命题,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题所在。这篇文章10段三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情感与理性思维的脉络循序推进,主题的表现自然水到渠成。

三、关键词把握法

恩斯特·卡西尔在《歌德的潘多拉》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概念和思维形式不是一开始就完全消融在体验和诗歌形式中,相反,它们拥有与后者相对的独立和可分解部分。但是原初建构的主题越是广泛地展开,它们也就不再保持这种二元论,在歌德晚年成熟的诗歌中,意义与直观、思想和体验显示了一种全新和真正的统一。”这段话说明作者的思想必须通过文字的感官媒介来表现的,文字就象脚印显露了作者思想的倾向。文字在人们的运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情感倾向与意蕴内涵(“意义与直观、思想和体验显示了一种全新和真正的统一”),“玫瑰”能够象征爱情,是因为人们一次次地把它作为表达爱情的物质工具,这个词也就逐渐具有了精神内涵,然后文人墨士在文章中多次使用,其意义在使用的过程中叠加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其独有的精神内涵。苏东坡在他一首咏雪诗前面的小序里说,决不用“盐”这个字指雪,“雪”这个字总是胜过“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月”隐喻思乡,其实也是在人们一次次举首仰望和落笔书写表达思乡之情的行为中凝固下来的。不仅实词如此,虚词亦同。“唉——”表示感叹,是人的情意通过发声的行为而后凝定下来的。可见,作者在行文中选择情感倾向与意蕴内涵不同的字词,反应了作者不同的情思,进而可以咀嚼出文章的主题意旨所在,或者至少可以品味到其中的思想倾向。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中,面对一棵树无止无尽地飘送种子的情景,她在文章中用了一个词“动人心魄”。这个词所透露的正是作者对造物的伟岸、生命传承的神奇、生命的执着意志、生命突破困境及有限性之慷慨的震撼与敬畏。抓住这个关键词,仔细咀嚼,就可以举重若轻地分析文章、把握主题。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一篇典范的美文,我在讲课伊始对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本课有一个词用得极其频繁,这个词是作者对苏州园林景致的一种比喻,这个词是什么?”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画”、“画意”,都没错,就是这个词。我的第二个问题是:“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苏州园林富于‘画意’?”很显然有五个方面: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每一个细部的图画美,由此可见,文章的四个“讲究”与“一切”两个词是对下文的总说,此篇文章的结构历历在目,条分缕析,丝毫不乱。而文章的主题也可由“画意”二字引申出来(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说明文并没有主题,但是凡是文章都是作者意图的一种表现,因此它必然是有主题的),显然作者是要“鉴赏”苏州园林,而这个词在文章的第一段中就出现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个词——第八段中的“赞叹”,“鉴赏”与“赞叹”正是本文的主题。分析文章时,抓住了这些词语,作者写作的本意就很清楚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用“心”去旅游了。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目的就是表现生活,因此对“艺术”有这样一种的定义:“艺术即是表现。”每一种生活都有一种不可让与的权利去得到表现,文章的使命就是去表现生活以及人在生活中的情感、思考及伟大的想象力,读者的使命之一则是要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希望以上几种方法能帮助学生准确、快速、有效地把握住文章的主题。

该文章转自[语文123资源网]: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200609/23481.html
以下建议纯属本人个人总结。 只需参考。
要想体会文章中的主旨和他所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其实不是很难,说白了就是老师常说的多读书,多用心读书。 这话听着是废话,其实不然,书读到一种境界便不需要你下意识的去理解它,相反它会自己很清晰的展现出来。
本人还想说的是,理解只限于对我们自己有正面意义的书籍。因为我们凡是用心理解过的东西都会对我们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我们生活中阅读到的很多书籍乍一看有用,也很吸引某一年龄段的我们,如果我们很用心的像对待如上所说的书籍时便会不自觉的影响到我们的思想。
总而言之,读书是必须要用心读,但不该用心的时候万万不可用心。 切记切记。
哈,人生本来就是痴人说梦,毫无意义,何必这么认真去读懂一些原本就没有意义的东西的意义
首先,标题是最重要的,他能告诉告诉你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即是主旨了。
其次,要看散文中描写的对象,看是褒是贬,然后接所描绘的物体来联想它涵盖的意思,探知作者的心思,这时候揣摩实在好不过了。
在次,是结尾部分,看作者的语气,是讥笑讽刺还是奋进的,来从正反面解释他的用意,憎恶还是歌颂,并且自己会怎么样。
最后,做了这么多的试题后发现学生时代虽苦有甜坚持就是胜利,一定要自信!加油!

举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

举例说明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文字语言解读文章的文化内涵?
罗常培在《语言与文化》引言中指出:“第一,从语词的语源和演变推溯过去的文化遗迹;第二,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第三,从借字看文化接触;第四,从地名看民族迁移的踪迹;第五,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第六,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这些都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上很紧要的问题。”可见,语言中潜藏着整个人类的历史和现实世界。 参看教材的实例阐述 以后提问提应注意:那门课程的问题就到那门课程的论坛中去提,这样才能有保证得到准确及时的回答。

答案:
语言是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准确标志。没有语言的记载,就没有历史,也就没有文化。通过对文字语言的分析可以解读文化的内涵,即特定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人生哲理、心理状态等丰富的深层文化信息。如读苏轼的诗《题西岭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前两句诗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地点观察庐山,庐山的模样是不同的。后两句是议论,告诉人们要真正认识庐山真面目,不妨走出庐山,山外看山。这是作者的生活经验。但如果我们对后两句作进一步的分析思考,就有一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感觉。这就说明最后两句是还给我们暗示了一种人生哲理:有时要看清一件事情,必须跳出这件事。 我们还可以从语词的语源和延边推测过去的文化遗迹,从造词的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从借字看文化接触,从地名看民族迁移的踪迹,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等等。 《阅读和写作》

为什么所有的语文老师没有问过这篇文章的作者就知道这一篇课文想表达什么?

首先,不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有机会直面文章作者,并与他们交流沟通。所以不可能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要问过文章作者才能回答文章想表达什么。
其次,一篇课文想表达的内容以及思想,任何人给出的回答,包括原作者的回答都不能算作标准答案,对于你来说都是参考答案。当然,这是脱离开我们现实考试制度来说。
再者,我们是应试教育,实行的大多数都是以成绩论英雄,一套卷子,怎么评成绩,当然得有一套参考的答案。我们在回答一切的主观问题,其实都是在自我表达。
接着,在我们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根据我们所看到的文字,结合我们的经历以及知识储备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文章文意参考答案的由来,所有的阅读题,都是有答题套路的。如果老师没有教会你又怎样,我们做了那么多的阅读题难道不会自己总结吗?
最后,我觉得你这个想法有点过激。相似的问题其实有很多。
祝好。
写作这种东西,写的人和读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写的人有时候可能是无意识的写了一些话,他觉得比较顺口比较适合他当时的心境。但读的人会把他升华,将他与很多事物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了文章的深意,当然这种增加不是妄自揣测的,是有很强的逻辑关系的,是被普遍认可的。所以,作者想表达什么,嗯,其实作者也不知道,所以不用问作者。
呵呵,比如鲁迅被放入教科书的文字是吧。
小时候只知道语文老师英明神武,连作者想什么都知道。后来想想,这是教育界编辑发行的教学大纲里写着的东西,语文老师只是照本宣读。
言为心声。因为作者用语言文字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文字,就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阅读就是读者与作者心灵活花的碰撞
语文没有作者的阅读多了去了,不一定要看作者才能归纳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再说有太多的无名氏作文了。作文阅读不一定都要分析作者即历史背景的,一般只有名家才需要。
再者,大多数阅读,老师都是见过的,多年的教学经验,基本很少有没有见过的阅读题,除非是最新的。所以,他心中有答案。
即使没有见过,他也有套路可以总结。
文章标题: 能否通过文字剖析这篇文章作者的心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4337.html
文章标签:这篇文章  剖析  文字  心理  作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