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3-05 11:01:2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1次
刘秀,为何能被誉为是最会打仗的皇帝?
为何刘秀能获得如此高的赞誉?
刘秀能吸引人才还是因为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声望。人格魅力方面不必多说,恢宏大度、宽厚待人。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刚开始世人很少知道刘秀,真正使刘秀闻名天下的则是昆阳大战。昆阳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整个过程中,主心骨刘秀充分展示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王莽大兵压境,他只带了十二个人,果断突围求援,然后里应外合,以大约两万的兵力,击溃了四十二万的王莽新军。从此刘秀声名远播,也正是从昆阳大战之后,很多豪杰有了投奔刘秀的念头。
“大树将军”冯异刚开始为新朝效力,当被绑到刘秀面前时,立马觉得刘秀是人中龙凤,当即表示愿降。最后还把几个好哥们,铫期、段建、叔寿、左隆……一并推荐给了刘秀。
公元二十三年十月,刘秀逮着机会出使河北,开始单干。事实上刘秀还没到河北呢,很多豪杰立马追上来了。王霸、杜茂、马成、邓禹……刘秀一下子就多了几十个大将。到了河北后,北方豪强耿弇、耿纯、刘植也先后表示以后就跟着刘秀了。这些人都是后来“云台二十八将”中的成员,足见刘秀的声望和人格魅力。有这么多人才了,那刘秀是怎么用呢?
无论是主动投靠还是被劝降的,刘秀大都亲自接见,就是先“面试”一番,以便有个初步了解。具体任用的,再结合其他人意见。因此刘秀绝大多数的人事安排都没什么纰漏,当然朱浮是个例外。
具体来说,刘秀的知人善任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本地人办本地事。刘秀刚到河北不久,就被王郎四处追杀。为了击败王郎,让自己站稳脚跟,刘秀决定联手拥兵十万、却一直保持中立的真定王刘杨。但谁去当这个说客呢?
思来想去,刘秀决定让刘植去。派刘植去的原因有三:
首先刘植也是河北本地人,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其次他和刘秀、刘杨一样,都是刘邦后人;更重要的是他和刘杨本来就有交情。最终刘植不负重托,联手刘杨成功。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吴汉。南阳人吴汉在北方贩马很多年了,他喜欢交朋友,所以在河北一带很有人脉。他一听说刘秀来河北了,就主动率军投奔刘秀。
平定王朗后,河北大小武装还有上百万之多。刘秀依然发愁,因为自己占领的地盘都被更始帝的手下接管了。派谁去要回地盘,招募骑兵呢?最终派吴汉。
首先吴汉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其次就是前面提到的,吴汉人脉很广。结果吴汉更让人刘秀满意,他只率领几十人就诛杀了刘玄的手下,成功夺回了地盘并招募到好万骑兵。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耿弇招兵,马援劝降军阀隗嚣手下将领等等。知人善任的第二个方面,是刘秀用人不论资历年龄,只考虑才干,比如耿弇。耿弇是谁?《三国演义》里刺杀曹操的少府耿纪,就是耿弇的后人。耿弇二十一岁时,就因崇拜刘秀,放弃投奔刘玄的打算,主动投效刘秀。耿弇本身就有自己的部队,所以刚跟着刘秀打仗时,多被任命为前锋或者是机动部队,但很少独自领军远征。
公元29年,刘秀的队伍征战各地,用人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但身后的齐鲁大地还被好几个军阀占据。如果不平定的话,否则容易腹背受敌。派谁去?反复思索后,刘秀决定让耿弇统率三军。
这时候的耿弇才26岁,有些谋士并不赞同,认为耿弇太年轻;有些多年的老部下,则表示不服气。但刘秀依然认为耿弇能够胜任,忠诚不必多说,主要是因为:
耿弇智勇双全,而且从小就跟着家里人治理军务,经验不比其他人少;其次,耿弇善用奇兵制敌,而且他麾下的骑兵多是他自己的老部下。
独自带军的耿弇在齐鲁甩开了膀子打,将“围点打援”、“声东击西”等战术发挥到了极致,最终“屠城三百”,平定齐鲁。话说回来了,刘秀为何能让这么多的能人志士为自己玩命呢?那就是“推心置腹”。
公元24年,刘秀在河北先后击败铜马军、高湖军、重连军,先后投降的人共有几十万。为了让他们心安,刘秀封以上军队的头领们为列侯。但很多降卒还是担心刘秀会痛下杀手,一时军中流言四起,手下的将领都担心哗变。
刘秀知道后,连盔甲都没穿,就骑着马开始到各个降营里嘘寒问暖,亲切地和降卒们交谈,亲自做思想工作。谁都没料到刘秀会亲自来到军营里头,很多降卒都被感动了:“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于是人心悦服、军心安定。
对于投降的人尚且有如此的诚意,就别说对待主动投靠的人才了,这也正是刘秀的过人之处。后世曹操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其实就是效仿光武帝。
王莽篡位并建立新的王朝后,西汉王朝灭亡。然而,王莽的王朝很快就被推翻了,刘秀作为汉朝的王族重新获得了王位。由于当时他的首都在东方的洛阳,为了与崩溃的西汉王朝相区别,唐末五代将刘秀开始统治的汉朝命名为东汉。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代孙。虽然他的家族是汉朝的正统,但他的父亲已经衰落了很多年。
此外,当时汉朝有那么多的家族成员,谁还会在乎他那微弱的血统。他的父亲刘钦只做了南丹县的县令,在刘秀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只留下妻子带着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过着艰苦的生活,幸好还有他的叔叔帮忙照顾他顺利成长。刘秀这个名字是他的家人根据他出生时的设想而起的。据说,公元前6年,刘秀出生时,出现了红光,夜色如昼。
刘钦急忙找来当地有名的占卜师看了看。当时,当地的水稻居然长出了九穗,因为当时的小米开花叫秀,家人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给孩子取名叫刘秀。当时会看山气的人看到他家也赞叹真龙生在这里,在刘秀跟他哥哥当兵的时候也说过,他家起火后很快就消失了。当然,这些现在都无从证实,但当时的朝廷统治者都有些神秘色彩,
毕竟当时的事情是如何归位的只能由现在的人去了解。他遗憾的是当官要像捧金玉那样风光,娶媳妇要像尹丽华那样漂亮,可见刘秀的理想和普通人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我想当皇帝的想法。然而,他的大哥刘焉(yǎn)和刘忠,却一心想要做大事。然而,他的哥哥刘焉(yǎn)自视甚高,早就对王莽的野心不满,想结交一个一心想取代王莽的英雄,对他的弟弟刘秀不屑一顾,根本没有什么野心,但最后还是刘秀当了皇帝。
通常认为,刘秀昆阳一战横扫王莽四十万大军,刚刚三十岁而成就帝王大业,登基后不杀功臣,和皇后阴丽华相濡以沫、不离不弃,而且刘秀爱读书、勤耕作,没有任何恶习,因此是完美的皇帝。然而,世界不可能有完美的人,只有我们想象中的完美。
一、刘秀在昆阳大战的确创造了战争的奇迹,但做为作战主力的绿林军反倒被弱化
倘若后汉书的记载关于昆阳大战的记录全部是真的,那刘秀的确是在面对大敌时唯一清醒和勇敢的人。然而,这场战争不可能是他一个人打的,他也不是胜利方唯一的指挥者,甚至不是最高指挥者,但后汉书的记载,似乎都将这场胜利记在了刘秀头上。参与战争的主力,其实是被刘秀称帝后所贬低的绿林军诸将,然而大家似乎把绿林军和刘秀手下的嫡系汉军弄混了,因为绿林军和舂陵侯家族(刘秀属于这一大家族,更始帝刘玄也是)的汉军联合,因此被笼统的共称为汉军。刘秀夺得天下后,这个事实似乎被刻意模糊化处理,仿佛昆阳就是刘秀一个人打赢的。事实上,刘秀后来的开国大功臣云台二十八将里,除了后来从绿林军中投降过来的马武等极少数人,绝大多数都没有参加过昆阳大战。
二、刘秀登基后不滥杀功臣,但也不重用有能力有抱负的人,为了让功臣们安心,更是放纵功臣兼并土地,成为了各地的大豪强
刘秀对功臣的册封,动不动几个县,多的达到六个县,远比西汉开国的封侯待遇丰厚。但是刘秀内心是对功臣很忌惮的,除了极少数功臣,大部分功臣都被勒令回到封地,不得参与政务。为了平衡功臣的心理,刘秀默许了这些人鱼肉乡里,大占大富,这让西汉末年本就十分严重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小民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土地,因此东汉一朝农民起义不断,随时随地都有造反。刘秀不用功臣,只是重用儒生帮他治国,造成东汉一朝大多数时间都缺乏进取精神,守旧无聊,除了东汉初年的开国故事和东汉末年的三国故事,这个朝代几乎成为被人遗忘的时期。无论是通西域,还是击匈奴,刘秀都不积极,只是为了维护皇家统治而大肆削弱地方兵权,从而为东汉中后期长达上百年的羌乱埋下祸根。其实这种矛盾一直积累下去,直到西晋末年爆发了严重的五胡之乱。
三、刘秀和阴丽华被人称道的传奇爱情,其实也是颇多内情
为了开创自己的事业,刘秀不得不先抛弃了与阴丽华的誓言,迎娶了河北强宗大族的郭氏为正妻(和真定王家族关系很深)。后来,刘秀地位稳固了,已经当了皇帝了,又让人通过不光明的手段杀掉曾对他全力支持的真定王一家,理由是真定王谋反。刘秀废郭皇后及其子,而立阴丽华及其子刘庄,很难说没有始乱终弃之嫌,其中的政治因素更是耐人玩味。
完美皇帝,就如同完美的人一样,几乎是不可能有的,当然,刘秀能做到这样,已经算很不容易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