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内圣。修身为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何意?
求此话出自何处、何时、何人之口?翻译详解,并联系现实生活解释.“内圣外王”这几个字你不要以为是我随便挑出来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你看梁先生给这四个字多高的评价啊,“内圣外王”是中国学术的全体啊!内,自我的修养;外,成就一番事业,这就是领导力。我们讲过佛家“体”和“用”的道理,“体”是一个事物内在的本质,是它自己跟自己的关系,“用”是一个事物外在的用途,是它跟别人的关系。内圣即为领导力之体,外王即为领导力之用。
那么,“内圣外王”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文化中另外重要的四个字:修齐治平。“修齐治平”哪里来的?来自于《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一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已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听见了吧,无论你是皇帝还是普通老百姓,都要以修身为本,如果做不到修身就失去了为人的根本,这样根本谈不上其他的功业!只有做好了修身,才可以齐家;只有做好齐家,才可以治国;只有做好治国,才可以平天下。
近代学者熊十力根据《大学》以“修身”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接着他说:“君子尊其身,而内外交修,格、致、正、城内修之目也。齐、治、平,外修之目也。国家天下,皆吾一身,故齐、治、平皆修身之事。”
古人很有意思,“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修身,前者内修,后者外修而已。就是说,无论你取得多大的功业,当了多大的官,赚了多少钱,这些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还是为了“修身”!今人读来,固然有些失于“迂腐”,但是比上那些把权、钱、享受当作目的和最好追求而失去了自我的人,这个迂腐实在好上一百倍!
我们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这四个词暂时放在一边,(不是不讲,而是对于一般人来说理解起来更困难),我们先专注于人们比较熟悉的“修齐治平”四个字,“修身”即为内圣,(其实还应该包括“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为外王。所谓“内圣外王领导力”,就是“修齐治平”领导力。“修齐治平”是有逻辑顺序的,修身之后齐家,齐家之后治国,治国之后平天下,这是由内而外的,没有修身就没有办法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用现在的语言定义一下“修齐治平”,否则一定要讲“治国平天下”的话,离我们太远,够不着,没有借鉴意义。我们可以转换一下,修身可以定义为“personal leadership”,就是自我领导,或者说是“自我人格完善”;齐家可以定义为“interpersonal leadership”,或者说“团队精神修炼”,讲的是如何与人相处;治国可以定义为“managerial leadership”,或者说“领导下属”,是对人的领导能力;平天下可以定义为“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或者说“组织管理”,就是管理一个组织/部门的能力,包括人员领导和业务管理。这四个层次,也是由内而外的。
通过这么转换,“修齐治平”也就有了现在企业管理的应用意义,这也就是我要定义的“内圣外王领导力”的四个层次。再次借用“体”和“用”的概念,定义领导,一定要定义好领导的体和领导的用,领导的体就是内圣,内容就是修身,逻辑顺序是“由内而外”,想跟别人好好相处,先作到能够领导好你自己,进行自我人格修炼。领导的用就是外王,内容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逻辑顺序是推己及人,领导别人其实是领导自己的外延,把自己能够做到的外推到去要求别人,能够与人进行团队合作,然后才能领导下属,最后达到管理一个组织或者部门的状况。
现代企业管理和MBA中,对领导力的定义一般都偏向于领导力之“用”,很少有人讲领导力首先是领导人自己的修身,只有中国人传统定义的领导力才把修身放在外用之前的基础地位。的确,如果自己不修自己的身,怎么能领导好别人呢?一个自己品行不正的人怎么可能对下属有影响力呢?人们有可能因为你的TITILE和你给别人发工资的能力而怕你,但这不是领导力,只是你的职务权威而已。可以太多太多人习惯于把职务权威等同于领导力了。可笑!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如何做到“修齐治平”呢?有什么关键的原则呢?(注意,我用的是“原则”而不是“技巧”,我定义的领导力是“道”非“术”,讲原则而不讲技巧)。领导力的体是自我人格修炼就是修身,兼而与人相处建立团队精神就是齐家,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定义为“修己以敬”。这个词哪里来的?就是《论语》中子路问孔子如何做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如果想领导好老百姓,想领导好周围的干部,首先要做的是修炼自己。只有修炼好了自己,才可以去领导别人,管理别人。这个概念和逻辑顺序跟我们上边讲的顺序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们选“修己以敬”这四个字作为修炼领导力之体的过程。“修己以敬”有三个原则,就是“知、仁、勇”。这三个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还是来自于《论语》,孔子在《论语》里大概有两、三次提出这三个字,都是对君子的定义,知就是“知者不惑”,仁就是“仁者不忧”,勇就是“勇者不惧”。这三个字就是自我修养的三个原则,所以我就把他们挑出来作为内圣的方法,就是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我也不是随机选择的这三个字,它们其实跟现代的管理词汇很相关。我们都听说过“3Q”或者说“三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即智商,指一个人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多少和对知识的思维及理解能力;EQ(Emotional Quotient),即情商,指一个人自我情绪控制和对团队关系的运作能力;AQ(Adersity Quotient),即逆境商数,或者叫胆商,是一个人面对逆境的扛压能力和坚忍不拔之志。我们用这三个指标来定义人才,甚至选拔和培养人才。但是,你再仔细看一下,IQ不就是“知”吗!EQ不就是“仁”吗!AQ不就是“勇”吗!我们以后会详细定义知、仁、勇,到时候你就知道我并不是牵强地这么说。我们把过去孔子对君子要求的三个原则,轻轻一转化就成了现在企业领导人提高自我修养方面的三个重要原则和方法。
内圣是修身兼与人相处;外王是选拔人才,领导别人就是治国,治国之后进而领导组织叫做平天下,我们可以把外王这个过程定义为“先人后事”。这四个字哪里来的?来自于我非常喜欢的一本管理书:《从优秀到卓越》,原文的定义是:“把合适的人请上车,让他们各就其位,让不合适的人下车,然后才决定把车开向哪里。”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段话,管理哲理丰富,“先人后事”也是我在管理上最常用的几句话之一。当把团队建立起来之后,你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抓住关键事项,亲自处理,就是我常说的刺猬优势;另外就是领导你的下属。领导下属又有什么原则呢?我这里引入3个字:君、亲、师。就是你对你的下属有三个原则,或者说三个角色,第一个叫“为之君”,第二个叫“为之亲”,第三个叫“为之师”。“为之君、为之亲、为之师”又是从哪来的吗?就是从“天、地、君、亲、师”来的,这是古时人们最敬畏的五个方面,就是说作为一个人,你一定要敬天、敬地、敬君、敬亲、敬师。把天地去掉,你要敬君、敬亲、敬师,那么反过来讲呢,你对你的下属的角色无非是要“为之君”、“为之亲”和“为之师”了,这是领导力外用的核心原则。
你可能又在问:KEVIN你是不是又在随便找的这几个字呢?首先,“天、地、君、亲、师”这五个字可不是随便来的呀;另外,“君亲师”的确代表了三种迥异的领导风格。“君道”指的是职务权威,讲的是纪律性和执行力,是领导人指挥、命令下属按照他的意图做事,或者叫先事后人;“亲道”指的是非职务权威,讲的是情感和信任,是领导人首先选定下属,然后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下属自己去思考并做事情,或者叫先人后事;“师道”指的是领导人自己知道怎么做事情,可是他却教下属然后让下属自己去完成任务,这是更高一级的领导力要求,也是我们常说的“Leader as Coach”的道理。除了这三种领导风格和领导方式,您还可以在同一个逻辑层面上找出其他的方式吗?
接下来,我们还是用框架的方式来诠释领导力。“修己以敬”就是是领导者的体,“先人后事”是领导力的用;“修己以敬”是“先人后事”的基础。
用孔子的话来解释这个图。孔子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舜的领导力方式是“无为而治”,但并不是完全无为,而是要做两件事情:一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你看,这不就是“修己以敬”吗?二是“舜有臣人而天下治。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你看,这不就是“先人后事”吗!所以我说《论语》是领导力的书,孔子是领导力大师,是有道理的吧!
这张图再解释一下,就是说领导力有三个层次,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的是组织管理能力,我们以后再说)。修身就是先修你自己,然后再跟别人相处,这个阶段叫什么呢?就是修己以敬,齐家治国那部分叫什么呢?叫先人后事。哪三原则能帮你修炼自己呢?就是仁、知、勇。哪三个原则能够帮助你实现先人后事呢?就是君、亲、师。到现在我就把这个框架解释清楚了,这是领导力的框架。这个框架外边还有一个圈,我把它定义为“造钟”。这个词也来自于“从优秀到卓越”,讲的是体系和制度,是人和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我们中国人不太擅长的,要跟西方来学。
如果学过“SEVEN HABITS”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我们用的框架全是“SEVEN HABITS”的框架,我们讲的应用全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词汇—领导力,我们用的道理和原则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词汇。这就是“西学为用,中学为体,框架为相”。
你可能还会问一个问题,这六个关键字,知仁勇和君亲师,它们之间有没有逻辑关系?你如果看的时间长一点,很容易会发现,其实他们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即仁为亲之体,勇为君之体,知为师之体。而且“仁-亲”偏于儒家,“勇-君”偏于法家,而“知-师”偏于道家。这个详细的逻辑关系,以后会讲,先提示一下,到此打住。
以上就是我定义的领导力,就是内圣外王领导力。无论诚意、正心,还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前者内修,后者外修。掌握这个道理,人生才能真正平衡而有意义。
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做事就是做人!
如何理解个人的内圣外王和国家的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500字
内圣外王是什么意思500字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但这并不妨碍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因为自宋以来,随着儒道释三教合流,理学出现,随之开始用“内圣外王”来阐释儒学。
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示例:
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具备此书。”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孔子的儒学思想内涵深远,内容丰富,既能体现在道德、人格方面,也体现在其政治思想方面。下面即对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及其政治思想简要分析。
出现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言论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2]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3]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比如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立身,通达了,也不要忘记使别人也能立身,通达。也就是说,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要满足他人的需要,两者都满足了,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也才能真正做到“内圣外王之道”。立己,达己是基础,立人,达人是归宿。
政治思想
孔子“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中,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无不讲道德,也无不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没有道德作指导的政治,乃是霸道和暴政,这样的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也是难以长久的。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v][5]要求政治家首先出自道德家,统治者只有先致力于圣人之道,成为“仁人”,才可能成为天下爱戴的“圣主”。怎样才能成为道德家呢?按照孔子的言论,要做到“仁”与“礼”,达到内圣,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在孔子思想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vi][6]孔子以下层百姓为对象,以礼乐为主要工具,辅以刑政,试图达到“名人伦”的目的,来稳定民心,稳固统治。
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小结
“内圣外王”之说虽首见于《庄子》,但却是儒家的基本命题,就连现代儒家的主张仍然如此。从原始儒学到汉代的政治儒学,再从宋明理学到现代新儒学,两千多年里,时代在变,儒学的诠释也在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在“内圣外王”的模式里运思。因之,我们对于这一传统社会的精神遗产,一定要批判的分析。
思想内涵
作为儒家思想之一,孔子时代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这一概念,而是道家思想代表庄子所提出,但其思想内涵与孔子在《大学》所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把个人修身的好坏看成政治好坏的关键这一观点相吻合,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这一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以及哲学等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发展
孔子以德才把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两类,并让有德才之人居于高位,在其“六艺”教育中,把礼、乐、书、数分为文,把射、御分为武。可见其重视文武并重。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思想出现了重文轻武、内圣强外王弱的局面。儒家“内圣外王”理论形成与发展历史可分为:宋代改革派与功利派阶段;明代心学与实学阶段;清代提倡实学阶段,清王朝末期在欧洲列强的打击下出现洋务派与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阶段;民国时期三民主义、当代新儒家文化现象出现阶段这几个过程。
儒家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历史上有哪几位哲学家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王阳明可以算一个。这是实打实的道家言论(虽说庄子杂篇多为后人所著,但是都为道家主张不假,这里就不展开这一话题了),不过这个说法确是和儒家理念很符合,就被借用了,到之后理学心学更是都直接拿来用作自己断人的标准了,所以说作是儒学主题其实几位都没说错
其中内圣,无非就是“以德为本 以道为门 兆于变化”,这个很好理解,简单地说就是要做个好人,同时也要做个聪明人(以道为门 兆于变化 和 《大学》中格物致知要表达的意思相类,就是要通过“道”的思想,预知万物的变化),外王呢,原文是“蕃息畜藏 老弱孤寡为意 皆有以养”,这里雨廷同学又说对了,和“平天下”其实就差不多是一个意思,但可能有一点误解,这里这个外王的意思,不是称王称霸,干翻张三灭了李四,而是万民有养,天下太平(至于治世的方略道儒两个各有分歧,道家主无为,儒家主教化,这里没时间,就不讨论了)
但是,我要是再这么展开下去,孟子他老人家该跳出来打我的头了。事实上,儒家也有自己正统的说法《孟子·尽心下》:可欲之谓善 有诸已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大而化之之谓圣
简单来说呢,就是大家都向往的就是“善”,有这个“善”呢就可以称作是“信”,充满了“善”就是“美”了,而这个不仅充满了“善”而且还闪闪发光那就是“大”了(这里大家体会一下,跟霸气外放是一个模式),而在这个“大”的基础上再能教化他人,直至天下人人为善,则可为“圣”了。
有木有发现其实这里的最后一步跟“平天下”是差不多的一个概念?对不对?是不是?
其实就是一个概念(lz你是有多无聊!)。
其实,lz还想说(lz你是有多话唠!你们看在我尽心尽责地自我吐槽的份上,就让我说下去吧。。),史家也有类似的表述,并且现在被广为沿用
《左传》: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三不朽
相较前两家而言,除了立德,立功对应内圣外王之外,还提出了立言(能有自己独立的主张以及真知灼见)这个概念,然后立言和立德就组成了内圣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其实还是一回事。(唐孔颖达还对此有特别的界定,不是很有趣,有兴趣可以自己看下,不表)
接下来。。我不好意思地说。。终于要进入正题了!
如果只说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做到的人虽非比比皆是,古往今来也不少见,但如果是要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古往今来,确实不多,接下来就是喜闻乐见的排行榜
广告你也信。罗永浩还宣扬他就是为了认真呢。
文章标题: 应该怎样解读内圣而外王 历史上又有哪些人物符合这五个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3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