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2-20 08:00:2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4次
万历皇帝因为宠爱郑贵妃,想立他和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但是这件事遭到了维护“嫡长子制”的大臣们与太后的坚决反对。万历皇帝非常生气,一怒之下,竟然三十年不出宫门。而且“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朝中大臣每天在朝堂上都无事可做,只能数日影捱日子。后来提拔起来的内阁大学士,多年来都不知道万历皇帝长什么样子。
虽说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可是,为什么朝廷却没有乱,没有出现历史上皇帝不理朝政的时候,常常出现的那种宦官干政、后戚干政、权臣干政这样的事情。整个国家也没有出现诸侯造反、农民起义这种引发全国大乱的大事情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可以注意一下万历皇帝去世后,明王朝的朝廷生态情况,似乎从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
万历皇帝去世后,明王朝的朝廷,存在这样一些情况。一是朝廷的党争空前激烈。东林党、阉党、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等,一个小小的朝廷,分裂出如此众多的党派,这是在任何朝代的任何时候都没有过的。
二是万历之后的皇帝,除了后来崇祯皇帝勤于政务以外,朱常洛、朱由校都耽于享乐。朱常洛当皇帝才28天,就因为服食性药“红丸”去世。朱由校则成为一个木匠皇帝。可以说,这些都是万历皇帝给他们树立了“好榜样”。三是万历皇帝发动的“三大征”,把张居正储备的国库掏空,以至于最终崇祯皇帝无钱打仗,明朝也因此而败亡。
这三个结果,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虽然在当时没有出现天下大乱,但是,却因此造成了明王朝的很快败亡。万历不上朝的后遗症,在当朝没有显现出来,却在后世显现出来了。另一方面,三个结果,正好藏着万历皇帝虽然三十年不上朝,却依然控制着朝政的三种手段。哪三种手段呢?
其一,弱臣权。万历皇帝在三十年不上朝之前,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在张居正去世后,对他进行严厉打击。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十年,兢兢业业,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张居正一死,万历皇帝竟然那样严厉打击他。这让所有的大臣明白,千万别冒头。你只要冒头,不管对错,都会被打击。二是打击冯保。冯保是个太监,在整个明朝宦官干政那么严重的背景下,冯保可以算得上是个很不错的宦官了,可是他依然遭到万历的清算。这又给宦官们提了一个醒,千万不要有丝毫的自作主张,要有,就会遭到冯保的命运。
万历皇帝打击了有权威的张居正和冯保,因为不接见任何大臣,因而也不可能重用任何大臣。这样,无论是朝中大臣,还是宦官,都不可能做大。不能做大,自然不会对万历造成什么威胁了。大臣及太监们不能做大,因此只能结成联盟,希望依靠集体的力量,能够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万历皇帝因为“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因此并没有亲近哪个集团。所以那些党们成长不起来。直到朱由校上台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其二,强皇权。在弱臣权的同时,其实也在强皇权。不过,万历不上朝,把皇权又往上更推进了一步。为什么这么说呢?万历如果上朝,批阅大臣的奏章,他对大臣的意见肯定有个态度。接受或者不接受。尤其是他自己深居后宫,大臣们必然会有批评意见。不管他听与不听,只要做出判断,这件事就会产生影响。但是,因为他不批阅奏章,不见大臣,不做任何判断,实际上大臣的作用几乎发挥不出来。
因为不可能有人在没经过皇帝同意的情况下发布政令。由此可见,在万历不上朝的期间里,大臣的权力已经被压到了最低。
其三,控兵权。从万历发动的“万历三大征”就可以看出,虽然万历不上朝,但是兵权其实一直牢牢地掌控在他的手里。对于援朝战争,其实朝中大臣是有很多不同看法的,很多人是反对这样做的。不过,由于万历并不听他们的话,因此,他们只能执行。
而这些战争也打得很盲目,以至于把军队拉到朝鲜了,还不知道敌人有多少人,军事部署情况是怎样的。都是一边打一边观察,最后发现兵力不够了,粮草不够了,又从国内紧急调拨。当万历把兵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不给任何人的时候,其实已经没人对万历有什么办法了。(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万历皇帝的怠政时间,是明朝史上最长,或许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起初,万历刚刚亲政之时,还是很勤快的,而随着君臣矛盾的加身、身体的不适、加之抑郁的心态,万历决定撒手不管,那么为何万历皇帝怠政近三十年,却没有出现严嵩,魏忠贤这样的奸佞?
一、万历年幼的教育起到一定作用
负责万历教育的主要有两位,一位是李太后,一位是张居正,这两位对万历的要求都极为严格。小时候万历淘气,耍赖不看书,李太后就让他一直跪着,每日到了五更天,李太后就去揪万历起床,并令其尽快洗漱完毕。
史料记载“太后教帝颇严。帝或不读书,即召使长跪。每御讲筵入,尝令效讲臣进讲于前。遇朝期,五更至帝寝所,呼曰「帝起」,敕左右掖帝坐,取水为盥面,挈之登辇以出。”
有些时候,万历和宦官们玩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都会有人禀报给李太后,随后就是一通指责加体罚。严师出高徒,只不过也要因材施教,万历明显是个被压抑太久的人,年幼的严苛教育,导致他成年的任意妄为,这可能就是在报复李太后和张居正。
史料记载“初,上在讲筵,读《论语》“色勃如也”,误读作“背”字。居正忽从旁厉声曰:“当作‘勃‘字。”上悚然而惊,同列皆失色。”
张居正本是万历的老师,但自从张居正担任首辅以来,对万历皇帝经常也是呼来喝去。有一次,在讲筵中,万历读错了一个字,张居正大声呵斥万历,并要求其改正,不仅万历被吓到,就连群臣都被此情此景吓得一身冷汗。
由此可见,万历和李太后十分重视万历的教育问题,固然他们没有将万历培养成一位明君,但最起码万历还是一个比较明事理的皇帝。正因为如此,万历对奸臣、宦官有所警惕,不容易被人钻空子。
二、万历皇帝没有给奸臣生存的土壤
一般来说怠政的皇帝有的是,但是像万历这么彻底的真的不多,在很长时间内,万历几乎是什么都不管,奏折堆积如山,万历对此根本就不闻不问。官员们将奏折提交上来,就放在那里,既不退回,也不处理,甚至连官员任免都不管。
官员退休是要打报告的,而皇帝长时间不给批,有的退休官员就这么直接回家了,退休的官员可能敢擅自回家,那么新任的官员可不敢随便上岗,所以很多岗位就这么被糊里糊涂空了出来,没有管事,也没人负责。
万历三十年,尚书级别的官员空缺三个,侍郎空缺十个,地方巡抚少三个,知府缺少二十五个。在一定时期内,万历朝就是个无政府状态,本来官员个是竞争强度很大的职业,反而却空出很多高位。
严嵩、魏忠贤基本上都是仗着皇帝的宠信,才能上位,如果皇帝根本就不睬他们,这奸臣还当个毛线。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哪怕万历再糊涂,而只要他在位一天,那么大明就都得听他的,如果皇帝没有下放权力,所谓的奸佞也就没有权力去作恶,这样一来,大奸大恶之徒就失去了成长的土壤。
不论好官坏官,万历是一律不理,就连内阁首辅都见不着皇帝的面。严嵩最起码在嘉靖朝,那是可以经常见到皇帝的,这样才能培养感情,才能成就奸臣的梦想,如果连皇帝都见不到,到哪里去做那个奸臣呢?
三、张居正余威尚存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万历开始执政,尽管张居正已经去世,但他担任内阁首辅近十年,基本上说一不二,就连皇帝都畏惧他三分,如此人物,他的影响力、余威必定会延长一段时间。
张居正在位时期,内有李太后、冯保的支持,外有戚继光、李成梁的守护,权倾朝野独此一人。
史料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
当然了,张居正的独断专行主要是为了改革,换言之,如果张居正是个奸臣,将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张居正为他的改革事业,不知剔除了多少异己成员和竞争对手,在这其中,必定有一分部奸佞已经被张居正废掉了。
一定程度来讲,张居正不仅给大明续命几十年、给了万历玩乐的资格,他还帮助万历铲除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作为权谋老手,张居正看得是很清楚的,他一心想要将万历培养成千古明君,那么自然会为万历屏蔽一些挡路的石头。
正是因为张居正的改革,才使万历朝能平安度过,万历才有钱去吃喝玩乐,去打那三场重要的战争。
四、万历皇帝也不是完全不管朝政
要说万历是绝绝对对的一点事情都不管,也是不完全正确的,平定哱拜叛变的宁夏之战、播州之役和万历朝鲜战争,这些军国大事,难道万历也会不闻不问?这明显不可能。
除非来个了新皇帝,顶替掉万历的位置,而如果万历还在皇帝的位置上,哪怕他还有一丁点的责任心,他都会去处理这些重要的军国大事。所以说这些重要的战事,都是万历皇帝拍板的,而领兵大将也是万历皇帝决定的。
一定程度上,万历以他独有的方式,在控制的朝政,比如内阁一直是皇帝的贴身小棉袄,申时行就是个模范代表,申时行不仅要听令、劝慰皇帝,还要安抚百官。所以,万历对于朝廷高层还是比较了解的,既然有手中有权,那么很多奸佞之辈就难以上位。
从问题和描述看,这是三个问题,首先是万历不上朝不理政的问题,这问句本身就不对,因为万历不上朝是对的,但不理政是错的,可以说,万历虽然不上朝,但就在宫中也是很忙的,绝对做不到不理政,一天也做不到!
其次是明朝未能出现权臣的问题,是的,明朝是没有权臣,那是因为明朝的大臣就没有权,何来权臣?最后是魏忠贤的问题,世人皆觉得这个太监太嚣张,啥都敢干,实际上是受了传统教育的误区,因为魏忠贤对抗的是代表正统的士大夫阶层,一个奴才虐待一群读书人,在哪都会被说不过去,认为是大逆不道,其实你们一想便能知道,野马在野也不会打得过狮子,除非野马身边有个拿枪的猎人撑腰才行啊!
先来说万历的事。实际上这事就是上朝和理政之间的问题。万历不上朝的传统并不是他发明的,他的爷爷嘉靖应该是个先行者,为什么要数十年不上朝和为什么数十年不上朝权力也不会被架空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是一回事。朱元璋开创明朝那会儿,为了子孙的皇权不旁落,那是煞费苦心,废了宰相制度,这个已经存在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制度。
宰相废了以后,宰相的权力被皇帝兼管,那么宰相要做的工作,皇帝自然而然都得干,你不干,就等于相权还是在底下人手里,再说制度一旦形成,你皇帝不干,下面人也不敢干,下面人代劳就要擅自揽权,破坏制度的嫌疑,所以归根到底,还得皇帝干,皇帝可以不上朝,但绝不能不理政!
很多人习惯的将皇帝上朝看作是皇帝处理朝政的必要手段,其实不然,皇帝大多数的政务都是在内宫中完成的,上朝往往只是个形式,而且日复一日,非常让人感到厌烦,并不利于皇帝的心情,也不利于朝政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就是,以前老祖宗怎么干,咱就得怎么干,不干就跟犯罪一样,实际上,嘉靖和万历不上朝,行政效率并不低,不用说三道四,只有那些士大夫见不到皇帝才会口诛笔伐,刀笔吏,可怕啊!
再说权臣的事。这个在明代真不好有。前面也说了,朱元璋废了宰相,相权和皇权合二为一,连点渣都没给底下人留,那些六部尚书也好,内阁大学士也罢,实际上他们的权力小的可怜,只是个办事员而已,就连这,还被又扒了一层皮,设立司礼监制度!
让太监从中又分了内阁一部分权,将意见和批示分开,最后由皇帝总其成。试问,在这样的体制下,谁能一手遮天?张居正有点像权臣,可是那是因为皇帝小,他又勾结了冯宝才有了三分神似,但实际上,他就是个出意见的人,至始至终都没摸到权力的边,一个小小的七品给事中都能弹劾的他死去活来,就拿他丁忧的事情说,差点没把他搞死,你见过这样的权臣吗?什么是权臣,曹操之对汉献帝,司马懿之对曹芳,这才叫权臣!明朝的制度决定了明代不会有权臣的。
那么引出第三个问题,魏忠贤是怎么回事?我要说魏忠贤没有权力,估计多数人不会相信,就别说魏忠贤能弄死多少大臣,就说那些不把阉人放在眼里的士大夫阶层,朝廷重臣私下给魏忠贤写的那些不堪入目的表忠心的信,也可以知道魏忠贤到底有多大权力,因为这些读着四书五经,圣贤之书的天子门生们,写给魏忠贤的信比求偶之言更不入耳,比婊子之声更加淫秽,你永远不会知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是什么意思,你所标榜的那些圣贤子弟,历史名人在这一刻算是全毁了。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变态事情的关键是因为权力扭曲了一切,而只有一种权力有这么大力度,那就是皇权!
魏忠贤有皇权吗?显然没有,只有他身后的那个人有,谁?天启帝呗!魏忠贤至始至终不过是一个代言人而已,天启用他不是因为天启喜欢他,而是在打击士大夫阶层这个问题上,魏忠贤最好用!魏忠贤是士大夫克星,天生就是灭士大夫的!你要问天启为啥这样做,你看一看明代历史就可以知道,这些读书人都干了些什么?明朝九成就是灭在他们手里的,也许九成都算照顾孔孟圣人的委婉比例了,你就说明朝就是被他们搞崩溃的也不为过!
历史一场烟雨事,胜败总有评说,笑看岂是蓬莱辈,忠奸总难分辨!
明朝也是一个比较让人好奇的朝代,而在明朝的时候也是出了不少的奇葩皇帝。最为明显的则是万历皇帝,他可是创造了一个皇帝不上朝的奇迹。万历有三十年不上朝,却为何没被大臣架空,还牢牢掌控朝廷的?他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之所以如此,一方面跟他的运气有关,毕竟有的时候运气好夜战很大的优势。就像是后来的咸丰皇帝,运气就太差,虽然很有抱负,但是却无可奈何。此外除去运气,则是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当然还要明白一点,万历虽然没上朝,但是却没有荒废政事。而且虽然他被誉为史上最懒的皇帝,有三十年不上朝,但是王朝却依旧很强大。
第一点则是跟内阁制有关。
其实不应该叫做内阁制,应该叫做组阁制。这个还是出自朱棣之手,不过却便宜了万历。而这些大臣无不是很有能力,而且还很是忠诚的大臣。而且明朝有一种制度叫做票拟。而其实所谓的票拟就是这些大臣在重要的奏折上写上意见之类的,而万历皇帝只需要写上同意就可以。
正是因为这些贤臣的帮助,所以万历皇帝根本不需要太费心,也根本不需要去上朝。一切只需要给上两个字就可以坐享其成。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即使万历皇帝不上朝三十年,哪怕是最多也根本不用担心。一切都是井井有条。
第二点则是跟监察制度有关。
当初朱棣为了监察文武百官,而且也为了方便自己,所以就设置了后来叫做东厂的监察机构。而且之前朱元璋还设置了锦衣卫。在加上明宪宗设置的西厂,那么这些文武百官只要有些风吹草动,自然逃不过万历皇帝的眼。而这些无论是东厂还是西厂都只对皇帝负责,所以就算万历皇帝不上朝,也根本不用担心臣子架空他。因为只要臣子有二心,有所行动,那么就绝对会被万历皇帝知道。有这些机构在手,大臣更是每天都战战兢兢,更不用说图谋不轨了。
第三点兵权在手。
而作为皇帝,万历则是大权在握,尤其是兵权。因为他知道兵权的重要性,所以一直都没有交给别人。人们只看到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但是他并没有荒废朝政。而且他更是发动了万历三大征。而这三次征战则是让明朝的威名远扬。
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但是还是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只要这些权力在,那么他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臣子有二心。也不用担心臣子造反,只要造反他会第一时间发现,还会第一时间调动军队平定叛乱。
正是因为这几点所以才会让万历皇帝根本不用上朝就能够处理大事。而且他也不用担心被大臣给架空,即使不上朝,整个朝廷却是掌控在他的手中。当然其实所谓的上朝就是让臣子见皇帝,议论大事。而万历虽然三十年不上朝,但是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处理政事,明朝却依旧很强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