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那些坚持认为城阳公主很受李世民宠爱的长孙粉,能列举出城阳受李世民宠爱的实绩么(封户/赏赐/嫁妆)

时间: 2022-01-21 15:00:5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那些坚持认为城阳公主很受李世民宠爱的长孙粉,能列举出城阳受李世民宠爱的实绩么(封户/赏赐/嫁妆)

李世民的亲妹妹,受三代帝王宠爱,为何最后没有善终?

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将兄弟李建成、李元吉杀害,连其儿子都没有放过。事后李世民逼迫父亲让位,由此李渊成为唐朝第一个太上皇。李世民为了让李渊安享晚年,给他赐了很多金银和美女,于是李渊放下国家大事,整天以吃喝玩乐为生。

结果李渊在当太上皇时期,还生下很多子女,其中最小的女儿就是常乐公主,最小的儿子是滕王李元婴。常乐公主身为李渊最小的女儿,自然深受父亲宠爱,李世民对这位最小的妹妹,也是呵护备至。后来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都对她非常好,可谓是受到三代帝王宠爱。

常乐公主虽然是李治的姑姑,但实际年龄要比李治小,李治对这位小姑姑十分亲厚,史书记载:

“高宗於公主恩尤隆。”

可是李治对姑姑越好,就越是引起武则天的嫉妒,武则天便想法对付常乐公主。

赵瑰是唐朝开国功臣赵绰的儿子,后来娶了常乐公主为妻,两人生下一个女儿赵氏,后来嫁给还是英王的李显,是李显的结发妻子。由于这一层层关系,武则天认为常乐公主一家,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找了个借口,将公主的女儿赵氏给杀了。

赵氏一死,就断了常乐公主和李显的关系,接着她又设法,让唐高宗将赵瑰贬官外放,常乐公主只好跟着丈夫一起离京。这样一来,常乐公主便得不到唐高宗的庇护,接下来要对付她就容易多了。

“环自定州刺史、驸马都尉贬括州,绝主朝谒,随瑰之官。”——引自《新唐书》

此时唐高宗虽然病重,但碍于他的面子上,武则天也不敢杀常乐公主。等到唐高宗一死,武则天则立马开始着手对付她。李显当了一个多月皇帝后,被母亲武则天废掉,后来李旦被拥立为帝,然而只是个傀儡皇帝。李旦知道自己做不了主,于是索性什么事都不管,放任母亲任意妄为。

有一天,武则天借着李旦的名义,向李唐宗室发布了一道诏书,让他们集体前往洛阳迎接祥瑞。实则就是她找的借口,想让李唐宗室齐聚一堂,她好来个瓮中捉鳖。

接到诏书以后,大家不想来也不行,但明知来了便是一死,于是大家通过书信商议办法。李世民的儿子越王李贞,对武则天掌控朝政早已不满,他主张大家趁此机会,起兵杀掉武则天,将李唐江山抢回手中。

李贞派人去找姑姑常乐公主,希望她和姑父赵瑰加入进来。之前女儿赵氏被武则天所害,常乐公主已经对她恨之入骨,如今李贞有此提议,常乐公主便立马答应下来,她让送信之人回复李贞:

“为我谢王,与其进,不与其退。若诸王皆丈夫,不应掩久至是。我闻杨氏篡周,尉迟迥乃周出,犹能连突厥,使天下响震,况诸王国懿亲,宗社所托,不舍生取义,尚何须邪?人臣同国患为忠,不同为逆,王等勉之。”

常乐公主这样说,是希望李唐宗室都团结起来,为了李家江山而拼一场。当时李唐宗室的亲王、郡王以及各种国戚,共同掌握着十几万兵马,如果大家肯团结起来,对付武则天并不是难事。

在越王李贞的游说下,先后就有常乐公主、纪王李慎、霍王李元轨、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加入进来。众人说好要在封地上同时起兵,然后一同攻到京城。

到了约定好起兵的这一天,越王李贞按约进行,然而其余人却开始打退堂鼓。他们不敢和武则天正面相争,生怕最后失败被杀。所以他们选择静观其变,如果李贞有望成功,他们便马上带兵去捡胜利果实,如果李贞失败,也不会牵连到自己。

常乐公主在此事中最积极,她一早就和丈夫招兵买马,就等着大队伍到来,她好支援。结果发现各位王爷都退缩了,只有李贞按时起兵,她的这支军队也用不上了。

可想而知,李贞最后肯定失败了,只是那些退缩的王爷,最终也没能明哲保身。在处置完李贞父子后,其余几位王爷也被武则天杀了,连他们的儿子都没逃过此劫。其实他们早该想到这样的结果,武则天怎么会轻易放过他们。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团结一点,说不定唐朝历史就改写了。

这些亲王临阵退缩,导致被武则天诛杀,说实话也不值得同情,然而常乐公主夫妻,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李贞的谋反事件,不止牵扯到被杀的几位亲王,还有薛家兄弟薛顗和薛绍,以及常乐公主夫妇。薛顗和薛绍是城阳公主的儿子,城阳公主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嫡次女,其中薛绍还是太平公主的丈夫。

薛氏兄弟被杀以后,就轮到常乐公主夫妇了。武则天派周兴审讯二人,周兴是著名的酷吏,又十分想讨好武则天,于是对常乐公主夫妇严刑拷打。就是因为这样,二人最后被判了死刑。

常乐公主身为李世民的亲妹妹,受到几代帝王的宠爱,最后却因为遭到武则天嫉妒,导致没有善终,全家都被害死。常乐公主在关键时刻,比李唐宗室的男子还要硬气,展现了唐朝公主的风范,维护了李家的尊严,可以说她的死,是为大唐而死。

与常乐公主比起来,李渊的小儿子李元婴就差远了。李元婴不但没有维护李唐宗室,还在武则天面前装疯卖傻,因此武则天并未对付他,反而对他封官进爵。不过也不能说李元婴就是错的,毕竟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少李唐宗室都选择明哲保身,李元婴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不过他的性命倒是保住了,六个儿子却全部被武则天所杀,由此可见,武则天可以任由他装疯卖傻,但武则天却不傻。斩草要除根,她将李元婴儿子全部杀死,直接断了其后路,这样即使李元婴有二心,也无可奈何,这就是武则天的手段。

因为她自己做错了事情,她做的一些事情让皇上也看不下去了,所以就下令杀了她。
因为她看不惯武则天的所作所为,试图起兵造反,得罪了武则天,最后被武则天杀害。
常乐公主身为李世民的亲妹妹,受到三代帝王的宠爱,最后却因为遭到武则天嫉妒,导致没有善终,全家都被害死。常乐公主在关键时刻,很硬气,展现了唐朝公主应有的风范,维护了李家的尊严。是个值得敬佩的女人。

李世民最宠爱那个妃子?

最初是历史上的大杨妃,也就是李恪之母,隋炀帝杨广之女,地位显赫,隋炀帝也是非常有才华的,现在历史上还留下的,有长城是他修改过的,绸路也他才开通。运河你总听过吧。还有文化,还是打国外(辽国,高丽国等),保国家。只是他的时间里做的事太多了,一下完不成。国家一下只苦了起来,被多个军阀混战,继而被李家取代,实在是命格如此,军阀独大很危险,哈哈,扯远了。
接着说,李世民的老子李渊和隋炀帝乃是表亲,隋炀帝在亲政前和当时太子杨勇在暗斗,李世民和大杨妃年岁相仿,在长安一同长大,可谓是亲梅竹马,可是当时老狐狸李渊可不敢先前和杨广接亲,惹了太子杨勇,可怜李世民在李渊的刻意安排下先娶才女长孙无忧,继而隋炀帝称帝之后才娶的大杨妃,从第三子李恪就能看出,大杨妃进门也是很快,可惜只能屈居第二,生了李家的第三子.
可是在李家取代杨家时命运就改变,试想谁能忍受自己老公灭了自己娘家,可是一个柔弱妇人又能撼动时局,只能敬而远之,试想那个男人喜欢自己女人整天给自己一张苦瓜脸,小李子也就对大杨妃元远而远之了。而历史的文官又不能对一个前朝遗孤多做记载,一不小心说多了可是要被砍头的。史书记载大杨妃乃是隋炀帝之女,就能窥见其一生的繁华和悲哀了,进而自己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儿子李恪也只能承受父辈之间的恩恩怨怨了,小李子归根到底可不想杨家再次取代李家。
之后的长孙皇后自是不用说了,长孙皇后活了36岁,李世民对她的恩宠不断,一共生了7个孩子,是李世民老婆中生孩子最多的,长孙皇后死后葬在昭陵,李世民在宫里修建了一个高台,好遥望昭陵。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生的七个孩子都非常的宠爱。对长孙皇后大儿子李承乾史书上有记载::“甫八岁,特敏惠,帝爱之”;“时年八岁,性聪敏,太宗甚爱之”。意思是非常的爱,虽然李承乾最后因为谋反被废,但李世民还是非常的喜欢,李世民得知李承乾死后,他专门为李承乾罢朝。对长孙皇后的二儿子李泰也是非常的喜爱,史书上记载::“越王,长孙皇后所生,太子介弟,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其宠异如此”; “魏王泰宠冠诸王”;“时魏王为太宗所爱”。皇子成年后依例要去封地,可李泰并不“之国”。意思是李泰非常的聪明, 李世民特别的宠爱,是众多王子中最受宠的, 王子成年了,就要去自己的封地,而李世民恩准李泰不用去封地。
长孙皇后的小儿子李治就是更加的宠爱,长孙皇后死的时候李治才9岁,李世民破天荒的自己抚养李治,当时宫中的规矩是皇子和公主都是由奶娘抚养,李世民亲爱抚养李治,说明实在是太宠爱他了,最后李世民还传位给李治,李治就是历史的唐高宗。
对长乐公主也是非常的宠爱,长乐公主出嫁的时候,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要比太宗之妹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长乐公主死后,长乐公主之墓没有遵照妃子、公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破格使用三道石门。在昭陵已发掘的陪葬墓中仅此一例。
对长孙皇后的养女豫章公主也是非常的喜爱,豫章公主死后太宗穿了很长时间的素服,超过了礼法规定的父亲为子女服丧的时间。因此,群臣悚动不安。
对城阳公主:出嫁前,太宗专门为她卜卦并欲打破黄昏行吉礼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礼。马周谏止。
对晋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是唐太宗异常宠溺的女儿。这单从封号上就能体现,晋阳正是李唐龙兴之地。唐太宗给李明达“晋阳”的封号,足见他对这个女儿的珍视。皇后去世后,与胞兄李治同为唐太宗亲自抚养。可以说,晋阳公主是有史可考的享有皇帝亲养殊遇的唯一一位公主。晋阳公主十二岁就死了,唐太宗一个月不能正常饮食,每天要哀伤几十次,身体瘦弱不堪。大臣们劝慰他时,李世民说:“我怎么会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如此悲伤没有意义呢?只是不能自禁而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的悲恸。”如此失态的举止和言语背后的眷眷父爱令人扼腕。为了纪念夭折的爱女,李世民下诏将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为女儿的往生祈福求祷。
对小女儿新城公主:太宗最幼女、年仅九岁的新城公主初封为衡山公主,在贞观年间首封公主的帝女中年龄偏小(其异母姊临川公主首封已十八岁),足见太宗对新城的宠爱与重视.
最初是历史上的大杨妃,也就是李恪之母,隋炀帝杨广之女,地位显赫,隋炀帝也是非常有才华的,现在历史上还留下的,有长城是他修改过的,绸路也他才开通。运河你总听过吧。还有文化,还是打国外(辽国,高丽国等),保国家。只是他的时间里做的事太多了,一下完不成。国家一下只苦了起来,被多个军阀混战,继而被李家取代,实在是命格如此,军阀独大很危险,哈哈,扯远了。
接着说,李世民的老子李渊和隋炀帝乃是表亲,隋炀帝在亲政前和当时太子杨勇在暗斗,李世民和大杨妃年岁相仿,在长安一同长大,可谓是亲梅竹马,可是当时老狐狸李渊可不敢先前和杨广接亲,惹了太子杨勇,可怜李世民在李渊的刻意安排下先娶才女长孙无忧,继而隋炀帝称帝之后才娶的大杨妃,从第三子李恪就能看出,大杨妃进门也是很快,可惜只能屈居第二,生了李家的第三子.
可是在李家取代杨家时命运就改变,试想谁能忍受自己老公灭了自己娘家,可是一个柔弱妇人又能撼动时局,只能敬而远之,试想那个男人喜欢自己女人整天给自己一张苦瓜脸,小李子也就对大杨妃元远而远之了。而历史的文官又不能对一个前朝遗孤多做记载,一不小心说多了可是要被砍头的。史书记载大杨妃乃是隋炀帝之女,就能窥见其一生的繁华和悲哀了,进而自己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儿子李恪也只能承受父辈之间的恩恩怨怨了,小李子归根到底可不想杨家再次取代李家。
之后的长孙皇后自是不用说了,长孙皇后活了36岁,李世民对她的恩宠不断,一共生了7个孩子,是李世民老婆中生孩子最多的,长孙皇后死后葬在昭陵,李世民在宫里修建了一个高台,好遥望昭陵。
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生的七个孩子都非常的宠爱。对长孙皇后大儿子李承乾史书上有记载::“甫八岁,特敏惠,帝爱之”;“时年八岁,性聪敏,太宗甚爱之”。意思是非常的爱,虽然李承乾最后因为谋反被废,但李世民还是非常的喜欢,李世民得知李承乾死后,他专门为李承乾罢朝。对长孙皇后的二儿子李泰也是非常的喜爱,史书上记载::“越王,长孙皇后所生,太子介弟,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其宠异如此”; “魏王泰宠冠诸王”;“时魏王为太宗所爱”。皇子成年后依例要去封地,可李泰并不“之国”。意思是李泰非常的聪明, 李世民特别的宠爱,是众多王子中最受宠的, 王子成年了,就要去自己的封地,而李世民恩准李泰不用去封地。
长孙皇后的小儿子李治就是更加的宠爱,长孙皇后死的时候李治才9岁,李世民破天荒的自己抚养李治,当时宫中的规矩是皇子和公主都是由奶娘抚养,李世民亲爱抚养李治,说明实在是太宠爱他了,最后李世民还传位给李治,李治就是历史的唐高宗。
对长乐公主也是非常的宠爱,长乐公主出嫁的时候,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要比太宗之妹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长乐公主死后,长乐公主之墓没有遵照妃子、公主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破格使用三道石门。在昭陵已发掘的陪葬墓中仅此一例。
对长孙皇后的养女豫章公主也是非常的喜爱,豫章公主死后太宗穿了很长时间的素服,超过了礼法规定的父亲为子女服丧的时间。因此,群臣悚动不安。
对城阳公主:出嫁前,太宗专门为她卜卦并欲打破黄昏行吉礼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礼。马周谏止。
对晋阳公主:晋阳公主李明达是唐太宗异常宠溺的女儿。这单从封号上就能体现,晋阳正是李唐龙兴之地。唐太宗给李明达“晋阳”的封号,足见他对这个女儿的珍视。皇后去世后,与胞兄李治同为唐太宗亲自抚养。可以说,晋阳公主是有史可考的享有皇帝亲养殊遇的唯一一位公主。晋阳公主十二岁就死了,唐太宗一个月不能正常饮食,每天要哀伤几十次,身体瘦弱不堪。大臣们劝慰他时,李世民说:“我怎么会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如此悲伤没有意义呢?只是不能自禁而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的悲恸。”如此失态的举止和言语背后的眷眷父爱令人扼腕。为了纪念夭折的爱女,李世民下诏将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为女儿的往生祈福求祷。
对小女儿新城公主:太宗最幼女、年仅九岁的新城公主初封为衡山公主,在贞观年间首封公主的帝女中年龄偏小(其异母姊临川公主首封已十八岁),足见太宗对新城的宠爱与重视.
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女皆为长孙皇后所出或收养。即便触摸着最冰冷客观的史书,那一腔对妻子的款款深情演化而来的拳拳父爱,直至千年之后,仍然强而有力地撞击着读者们的心灵。   

下面我们随着这些朴实无华的叙述,来感受一下一代明君对妻子所育子女各种匪夷所思的溺爱记录:

(一):李承乾

① 两唐书承乾传载:“特敏惠,帝爱之”;“性聪敏,太宗甚爱之” 。

② 贞观五年因承乾患病,并非虔诚宗教信徒的太宗修筑了普光庙与西华观,狱中的囚徒也得以减罪,以此为承乾祈福。

③ 贞观六年,太宗驾幸岐州,承乾身为太子留京监国,八月承乾来朝,太宗高兴之余大宴东宫官属,又赐帛各有差。

④ 贞观7年,承乾患病,太宗下诏请印度高僧波颇入宫为其祈福治病。承乾病愈后,太宗大喜之下赐了绫帛等六十段与及时服十具给波颇。

⑤ 因承乾生病,太宗不忍其多读书,只要求跟孔颖达评论古事。一次,太宗令其试写治国策略。承乾很快写了三页纸,内容很有价值,于是太宗很得意地向侍臣们夸耀儿子的能力。

⑥ 承乾的长子出生,太宗甚为高兴,诏令天下见禁囚徒都降罪一等,内外官职事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各加勋官一转,天下大酺五日,又大宴五品以上于东宫。

⑦ 贞观13年,在东宫设太子学馆--崇文馆。毫不忌讳承乾有可能借此培植威胁皇帝地位的私人势力。

⑧ 贞观15年十二月13日,为巩固承乾的太子位,诏令三品以上官员嫡子皆事东宫,以保证重臣对太子的鼎力支持。

⑨ 贞观十六年,太宗诏令皇太子出用库物不设上限。承乾上表推辞。太宗以“冢嫡”“有殊”的理由驳回了承乾的辞谢。

⑩ 承乾因事对父亲不满,甚至任性大胆到一连几个月不上朝,唐太宗却并没有任何的指责与批评。

⑪ 承乾谋反,按罪当死,在从犯均被赐死的情况下,太宗却不愿杀身为主谋的承乾,群臣也没人敢说按律赐死之类的话。最后通事舍人来济进言说“陛下不失为慈父,太子得尽天年,则善矣”,这才合了太宗的心意,来济也因此得到看重,不断得到升迁。

⑫ 尽管承乾谋反被废,但唐太宗仍然为他将来的安危考虑,在立新太子时,以“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为由,立年幼却性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目的就要能够同时保住承乾、李泰、李治这三个心爱的儿子。

⑬ 承乾死后,太宗专门为他罢朝。

(二):李泰

① 史书明确记载:“越王,长孙皇后所生,太子介弟,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其宠异如此”;“魏王泰宠冠诸王”;“时魏王为太宗所爱”等。

② 贞观二年,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封地多达二十二州!——同时受封的三皇子李恪封地只有“八州”

③ 又受封鄜州大都督及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余官如故。

④ 李泰除了都督的头衔外,还是雍州牧及左武候大将军(贞观时期,这是李泰独有的殊宠,除了李泰之外,只有李治有这样的殊荣——李治除了都督头衔外,还是右武侯大将军)。

⑤ 皇子成年后依例要去封地,可李泰并不“之国”。

⑥ 李泰体型偏胖,唐太宗特许其乘小轿上朝。

⑦ 因李泰喜爱文学,太宗特令在魏王府置文学馆,任他引召学士。

⑧ 李泰宠冠诸王,盛修府邸,岑文本认为不可助长这种风气,由此进谏。太宗虽奖励了文本,但对李泰未采取任何限制性措施。

⑨ 十四年,唐太宗到李泰在延康坊的府邸,特别大赦雍州及长安死罪以下的罪犯,免去延康坊百姓一年的租赋,还赏赐了魏王府的官员以及同住一坊的老人。

⑩ 太宗外出度假,经常把李泰带在身边(《资治通鉴》载:魏王颖悟,多从游幸。享受此等待遇的还有李治)。

⑪ 唐太宗将大名鼎鼎的芙蓉园赐予李泰(就是唐玄宗时期的芙蓉园)。

⑫ 唐太宗又赐李泰占地广阔的洛阳大宅及都城之胜魏王池。魏王池风景优美,池与堤也因李泰为魏王而得名。

⑬ 李泰有时去东都父亲送的大宅里小住,太宗常让一只名叫“将军”的白鹘从京城到东都给他送信,并取回信,一天要往返好几次。

⑭ 王珪为李泰的老师,每次李泰见他都以见师之礼率先拜见。一次,李泰还主动向王珪请教忠孝之道。见儿子如此崇师问道,唐太宗倍感欣悦。

⑮ 太宗曾计划让李泰搬进皇宫的武德殿来居住。魏征谏止。

⑯ 听闻大臣对李泰不够恭敬,太宗大为震怒,召来大臣质问。房玄龄等吓得不敢说话,只有魏征敢于直谏。最后太宗承认自己是因私爱而忘公。

⑰ 李泰耗费奢靡,每月的开销超过了太子,褚遂良为此进谏。但唐太宗并没因此限制李泰的开支,反而下旨太子以后花费不再受额度的限制。

⑱ 李泰长子李欣也倍受太宗宠爱,四岁时由祖父母当成儿子一样(以为己子)养于宫中并赐名。

⑲ 李泰被贬时,太宗在贬斥他的诏书里仍说他是“朕之爱子,实所钟心。幼而聪令,颇好文学。恩遇极于崇重,爵位逾于宠章”,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⑳ 立储风波后李泰虽被贬,但太宗仍对其念念不忘,拿着他所上的奏章向大臣叙说思子之情:“泰文辞美丽,岂非才士。我中心念泰,卿等所知”。

(21) 二十一年,又进封李泰为濮王。

(三):李治

① 史书明确记载:“太宗爱晋王,不使出阁”;“然晋王,陛下亲自抚养,至於成立,上圣深慈,偏所锺爱”;“太宗以晋王仁孝,心所锺爱”;“泰数知太宗爱晋王”等。

② 出生时的特殊待遇:“(贞观)二年六月庚寅,皇子治生,不仅宴五品以上,赐帛有差,还赐天下是日生者粟。”

③ 李治出生三天后,父母赐缀满珍珠的朱红襁褓及“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的国宝吉祥之物玉龙子给他。后此玉龙子在唐代帝帝相传。

④ 刚会走路的李治就能画出个敕字,想必唐太宗批阅奏折时经常抱着他,甚至兴致大发教过他这个字,所以李治对‘敕’字印象深刻,才会不自觉的画出它。

⑤ 唐太宗考李治孝经,他对答如流,唐太宗万分高兴。

⑥ 李治因为母亲去世无比伤心,唐太宗怜惜不已,“屡加慰抚,由是特深宠异”。

⑦ 皇后去世后,李治和妹妹晋阳公主一起由太宗亲自抚养长大,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由此亦可见太宗对妻子用情之深。

⑧ 李治为亲王时除了都督的头衔外,还是右武候大将军(皇子中就李泰与李治独有)。

⑨ 与胞兄李泰一样,到了年龄太宗却不让其之官。

⑩ 太宗出去度假,常把晋王李治带在身边,此举曾引起敌人的关注。(记载于新唐书、资治通鉴)。

⑪ 《长安志》记载李治在宫外有一座‘尽一坊之地’的晋王宅。但是实际上他在被立为太子之前都没有离开过父亲出宫单独居住过(《旧唐书·李璿传》等)。

⑫ 依照礼制,太子必须居住在东宫。太宗公然违反,导致褚遂良、刘洎分别在贞观十八年、二十年相继进谏,恳请皇帝不要留太子在身边一味溺爱,放其回东宫独住。

⑬ 李治被立为太子后,仍随太宗出行游玩。太子少詹事张行成认为太宗不应出于私爱而不让太子在这些时间留在宫中代理朝政、履行相应职责。

⑭ 按制度,皇孙都封为郡王,但由于太宗过于宠爱李治,直接把他的庶长子李忠封为亲王。

⑮ 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李治镇守定州监国,父子二人为了能及时了解对方的点滴情况,首创飞表奏事制度。

⑯ 太宗征高句丽时,写给李治一封“肉麻”私信。信中述说太宗因为没能及时收到他的来信而“忌欲恒死( 担心得要死)”,直到收到他的亲笔信才“死而复生”。在信中太宗要求儿子以后有什么小病小痛都要写信一一告诉他,同时表达了他“忆奴欲死”的思念之情。舐犊深情跃然纸上,展现了这位伟大帝王细腻的一面。

(四):长乐公主

① 史书明确记载:“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 “上以公主皇后所生,特爱之”;“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欲少加之,何为不得”。

② 只因其为皇后所生,故太宗特别喜爱她,出嫁时,诏令有司为其准备的嫁妆要比太宗之妹永嘉长公主多一倍。魏征以汉明帝故事讽喻太宗做法严重逾制。后经皇后首肯及褒扬魏征之举,逾制之事方作罢。

③ 在贞观十一年封建事件中,协助反对“封建”的长孙无忌等重臣打消了太宗的决定。

④ 根据现代考古挖掘发现,长乐公主之墓没有遵照公主、皇子、妃子墓只设一道石门的规格,而破格使用三道石门。在昭陵已发掘的陪葬墓中仅此一例。

(五):豫章公主

史载豫章公主“早丧其母”,一出生就由皇后抚养,等同亲生。公主去世后,太宗穿了很长时间的素服,超过了礼法规定的父亲为子女服丧的时间。群臣因此悚动不安。  

(六):城阳公主

① 城阳公主初嫁杜如晦的次子杜荷,太宗爱屋及乌,赐杜荷襄阳郡公爵位等。(原文: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阳公主,赐爵襄阳郡公,授尚乘奉御)。

② 出嫁前,太宗专门为她卜卦并欲打破黄昏行吉礼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礼。马周谏止。

(七):晋阳公主   

① 晋阳公主李明达是唐太宗异常宠溺的女儿。这单从封号上就能体现,晋阳正是李唐龙兴之地。唐太宗给李明达“晋阳”的封号,足见他对这个女儿的珍视。

② 皇后去世后,与胞兄李治同为唐太宗亲自抚养。可以说,晋阳公主是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享有皇帝亲养殊遇的公主。

③ 晋阳公主性情内敛有急智。唐太宗怒斥臣下时,公主总能抓住时机为他们辩解,故亦赢得臣下的赞美和喜爱。仔细研究晋阳公主的劝谏方式,我们不难发现其与长孙后生前的迂回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难能可贵的是,晋阳公主利用父亲的“殊宠”保护臣下的时候,至多只有十二岁。

④ 唐太宗擅长飞白书。公主常年跟在父亲身边,便能临写一笔以假乱真的飞白字。臣下们都无法分辨真伪。

⑤ 贞观十六年七月三日,李治十五岁,这在当时是男子成人之年,于是太宗下令让李治穿朝服上朝,列于朝臣之中。得知这个消息后晋阳误以为哥哥以后不能再留在宫中了,哭得哽噎不能控制。唐太宗见后也为之跟着流泪。

⑥ 晋阳公主十二岁时不幸离世,唐太宗为此一个月不能正常饮食,每天要哀伤几十次,身体瘦弱不堪。大臣们劝慰他时,太宗说:“我怎么会不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如此悲伤没有意义呢?只是情不自禁而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的悲恸。”如此失态的举止和言语背后的拳拳父爱令人动容。为了纪念夭折的爱女,太宗下诏将公主封邑所得的余钱,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为女儿的往生祈福求祷。

(八):新城公主

① 贞观十六年八月二十□日,太宗最幼女、年仅九岁的新城公主初封为衡山公主,在贞观年间首封公主的帝女中年龄偏小(其异母姊临川公主首封已十八岁),足见太宗对新城的宠爱与重视。

② 贞观十六年,新城公主(衡山公主)被许配给魏征的嫡长子魏叔玉(未来的郑国公)。

③ 贞观二十三年二月,衡山将出降长孙诠,太宗因此特意将长孙诠的父亲长孙操升为岐州刺史——岐州即扶风,与京兆尹、冯翊并列为三辅,地位非同一般。

④ 根据墓志,贞观23年2月,太宗筹备新城的出嫁事宜。可能是太宗预感大限将至,不愿女儿为自己守孝三年耽误青春。不幸的是由于公主的婚礼太过复杂,直到五月太宗去世,婚礼也没能完全完成,未能在生前看到自己最小的女儿出嫁,这应该是太宗的一大遗憾。

李世民最爱的妃子是长孙皇后。李世民十五岁的时候,就和长孙氏喜结良缘,从此不论征战和治国,长孙皇后都作为李世民的贤内助把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

他最宠爱长孙皇后,长孙皇后贤惠温柔,武则天只是他的一个小妾,进宫时才14岁.李世民死后太子李治接班,才宠爱武媚娘.后来武则天差点把李家的天下抢了

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城阳公主,她的结局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最喜爱的公主是城阳公主,她虽然有过两段婚姻,但是婚姻幸福美满,她的一生都被父母宠爱,就连哥哥唐高宗对她也很是关照,所以结局很好。

城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一位公主,他曾为城阳精心挑选了一位夫婿,这个人就是莱国公杜如晦的儿子杜荷,虽然杜如晦已经去世,但是杜家却没有因此而没落,唐太宗一直很看重杜家。

公元643年,唐太宗命画家阎立本绘制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以纪念当年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这些旧部功臣,其中杜如晦就排在了第三位,可见唐太宗对杜如晦一直念念不忘,而且城阳公主嫁给杜荷以后,杜荷也因此被封为了襄阳郡公。

但是,后来太子李承乾意欲谋反,唐太宗念及父子情谊保全了他的性命,但是他的同党却难逃死罪,其中就有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不过,唐太宗并没有责怪城阳公主,反而顾念她年纪轻轻就失去丈夫,于是开始替她另谋良婿。

第二次婚姻,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慎之又慎,经过再三斟酌,又为她选择了薛怀昱之子薛瓘,为了确保这次婚姻的圆满,唐太宗还特意命人进行了占卜,结果卜文显示:“两火俱食,始则同荣,末亦双悴。若昼日行合之礼,则终吉。”

按照当时唐代的婚嫁习俗,婚礼都是在傍晚时分举行的,但是按照占卜的结果,两人的婚礼需要白天举行才会吉利,所以,唐太宗决定不顾旧俗,想要将城阳公主的婚礼改为白天,可是,此举却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唐太宗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幸运的是,城阳公主和薛瓘在结婚后琴瑟和鸣,感情很好,还有了薛顗、薛绪、薛绍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也都非常争气,长子薛顗官任河东县侯、济州刺史,次子薛绪为中散大夫、尚舍奉御,而幼子薛绍我们更加熟悉,他就是太平公主的夫婿。

城阳公主一生是幸福的,她不仅得到了父母的宠爱,她的兄长唐高宗对她也很疼爱,哪怕她犯错也不愿责罚她,而且她嫁过两次,每一任丈夫对她都很好,她的结局可以说是非常圆满的。
最后的结局还是非常不错的,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看起来最后也是很幸福的。
结局还是比较好的,选择了非常适合自己的婚姻,结局是比较不错的。

李世民最宠爱的不是高阳公主,他最宠爱的女儿究竟是哪一个?

晋阳公主李明达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高杨公主》、《大唐情史》、《武则天》等许多电影电视剧在描写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时,都说高杨公主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编剧和导演似乎更喜欢高阳公主,也许是因为老唐书中的一句话:“起初,太宗偏爱领主(高阳公主),所以他把爱和仁慈留给了见面,这与所有领主女婿的礼仪完全不同。”这意味着唐太宗爱高杨公主。她丈夫的房遗爱到了很好的对待,这与其他新娘不同。此外,迄今为止还没有多少历史数据可以证明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是高阳。

历史上,高阳公主是李世民17岁的女儿。她的母亲不为人知。她嫁给了房遗爱,和一个和尚有染,并和吴王李恪有着密切的关系。后来,由于“房遗爱谋反案”,永辉于四年前去世,显庆中追赠合浦公主。高阳公主可能很受李世民的欢迎,但她最喜欢的远非如此。首先,高阳的生母未知。一般君主喜欢他最喜欢的女人的孩子,而李世民最喜欢的女人是孙子皇后,她的四个女儿在历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

长乐公主:“是皇后所生,我非常爱她。”城阳公主:“起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阳公主,城阳公主,被授予襄阳公爵和城阳王子的称号。”晋阳公主李明达是李世民最喜欢的女儿。她和她的哥哥李治都是李世民养大的。新城公主:新城公主是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9岁时赢得了首封。此外,如果高阳是最受青睐的公主,历史书不可能不提她的名字,而长乐公主李丽质和晋阳公主李明达则详细记录了她们的名字和姓氏。

据史料记载,更多的是晋阳公主和李明达。首先,她是由李世民自己抚养大的,自然变得更加亲密。其次晋阳对初唐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唐龙兴的所在地,名字叫晋阳,这表明了人们对它的重视。最后晋阳公主学了好书法,尤其是飞白。与她父亲相比,几乎是以假乱真。只有和唐太宗在一起,她才能完美地模仿。 晋阳公主在12岁时去世。李世民非常伤心,一个多月不能正常进食。大臣们去说服皇帝节哀。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不是高阳公主,而是晋阳公主李明达。

长乐公主是他最宠爱的女儿,因为她出嫁的时候,李世民准备给她比永嘉长公主多一倍的嫁妆……永嘉是长公主,而她,只是公主。
他比较爱长孙皇后,所以爱屋及乌应该最宠爱的是她的女儿,其中晋阳公主自小养在膝下,应该最为受宠
长乐公主是他最宠爱的,嫁妆都比高阳公主出嫁的多。
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是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

唐朝城阳公主主导的巫蛊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唐朝城阳公主主导的巫蛊事件,是有人称公主勾结巫师,在皇宫里面传播巫术,因为这件事情,公主的丈夫也受到了牵连,被贬了官。

唐朝的城阳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六个女儿,是长孙皇后所生,所以说她的出身非常显赫。城阳公主从小就被唐太宗捧在手心里,就差给她摘星星摘月亮了,只要宫里有的,都会竭尽所能给她。当公主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的时候,想提亲的人有很多,但是毕竟这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婚姻大事又怎么能草率,自然是唐太宗替她择偶了,连君王都觉得好的,那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城阳公主的婚姻并没有那么如意,她第一次的婚姻也没有获得幸福,直到第二次才得以和她的丈夫相伴终身。

第一次唐太宗相中的是杜如晦的儿子杜荷,杜荷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年轻人,为人也正义,他的父亲杜如晦更是朝廷的大功臣,因此杜荷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只不过唐太宗不知道的是,杜荷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他不仅仅是杜如晦的儿子,他还是太子李承乾的心腹,他在暗中帮太子做过很多事情。城阳公主和杜荷结婚之后不久,杜荷就因为参与了太子谋反一事而被处死,新婚燕尔的城阳公主转眼便成为了寡妇。

唐太宗当然不忍心让最疼爱的女儿活活守寡了,于是他又在张罗着公主的婚事,并选中了薛怀昱的儿子薛瓘。薛瓘是一个老实忠厚之人,可以成为公主的终身依靠。结果也确实如唐太宗预计的一样,城阳公主和薛瓘婚后十分幸福,两人还生下了三个孩子,但是薛瓘却被城阳公主连累了。城阳公主后来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勾结了巫师在宫里传播巫术,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君王耳朵里,但是因为不忍心惩罚城阳公主,所以公主本人并没有任何损失,反倒是薛瓘,明明他什么也不知道却被定了罪,并且被贬了官。

当时城阳公主大病一场,其丈夫听说青龙寺的法朗禅师能够令城阳公主康复,便下令让禅师为妻子做法事,随后就被人诬陷巫蛊。
城阳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儿,也是唐高宗最宠爱的妹妹。城阳公主巫蛊事件实在是难以想象,结果她的丈夫薛瓘被连累发放房州 。
其实是城阳公主自己作出来的,最后还失败了,君王其实知道内幕,但是不忍心让自己的女儿受罚,就把气撒到她丈夫身上。
文章标题: 那些坚持认为城阳公主很受李世民宠爱的长孙粉,能列举出城阳受李世民宠爱的实绩么(封户/赏赐/嫁妆)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32124.html
文章标签:长孙  宠爱  实绩  嫁妆  赏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