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2-11 23:00:5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腾讯的创新准直播访谈节目《十三邀》,一改传统新闻访谈节目客观中立的态度,以许知远偏见的视角,带领观众在于13位“社会切片”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寻找13位具有模板作用的个人,向他们发出邀请。请求观察他们的行为,请求他们分享个人的经验和心得。提供正在发生的样本,探求中国发展的切片。这个节目,是许知远对时代做的思考。
再回到这个节目本身
首先,这档节目在海一般的综艺中,制作水准是不算低的,从嘉宾就可以看出来:罗振宇,马东,李安,蔡澜,白先勇,诺兰。都是行业内顶端的人物。
其次,许知远也不是个什么都不干的主持人,他在试图挖掘这些人物身上的不为人知的特质,或者是发现那些成就了他的根本。
某一种程度上讲,这节目还是很真实的,的确是可以给人一些思考的。
这种节目,看惯了综艺节目的观众不一定喜欢,能不能存活下去也是个问题,毕竟还是有些小众,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腾讯新闻敢去试错,而不是仅仅客观中立的报报新闻就算了。这已经很好了。
许知远是一个大家眼中愤怒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愤怒的公知,在为自己对这个社会的理想愿望不停的呐喊,即使自我纠结,即使困难重重,依然不放弃自己的初心。
许知远最初进入大众视野的是他的作品,《那些忧伤的年轻人》、《昨日与明日》、《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等,这些作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认知、思考和困惑。他用自己的方式去努力认识中国,去探讨中国意识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中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真正价值。他一直在努力试图实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唤醒一些他认为作为人应具有的思考和基本意识。
最近让许知远再次走入大家视线的是一档访谈节目《十三邀》,他以主持人的身份每季邀请13个社会知名人士,进行对话。而让引起大家注意的是,许知远在节目中时不时地与受访者的尬谈,让观众感觉像是两个不同频道的人在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但却挺对我胃口,这档访谈节目不同于以往的访谈节目关注的是知名人士的成功,以及他们成功的经验。而许知远的访谈关注的是人的思想观念,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与许知远自己认知的差异,他一直在寻求的的是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从而让观众更立体的看到那些在社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他们对这个社会、对自己的事业和理想的认知,就像是主持人与受访者两种不同追求的思想碰撞,是给我们打开一扇看其他思想的窗。
就像《十三邀》的导语,“带着偏见看世界”。每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认知都有偏见,因为我们身在这个时代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正是这些偏见的多样性丰富了这个世界,让世界能够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更增加了这个世界的趣味性。
今年上半年,因为要写一篇关于姜文《邪不压正》的影评,我特意去看了一下《十三邀》第二季许知远对姜文的访谈。也因为这个契机,《十三邀》成为了继高晓松老师的《晓说》,第二个我一期不落的节目。
先说一下《十三邀》和《晓说》的区别。
《十三邀》和《晓说》的区别其实是《十三邀》与所有访谈节目的区别。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腾讯视频里《十三邀》的标签并不是综艺,而是新闻。可是相较于新闻类节目,《十三邀》是剑走偏锋地用一个个公众人物,或者一个个群体去表现社会现象,而不是通过一个个社会新闻。这样一来就显得《十三邀》本质上更偏向于一个访谈类综艺节目。
可是它与一般的访谈节目又有所不同。一般的访谈节目请到类似于张艺谋、贾樟柯这类导演,无非是列举一下他们的成就,夸赞一下他们的功绩,再给新电影宣传一下,能爆个猛料更好。
《十三邀》在这个方面就显得没那么刻意,在节目里,许知远不会去强行找话题,也不去阿谀奉承这些大导演。在节目里,许知远带着镜头去往姜文长大的地方,去往张艺谋的片场,他带着一个又一个问题,也带着观众的好奇去拜访这些导演。如果没有话题,那就把嘉宾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
再说许知远。
很多不喜欢《十三邀》的风格,是因为他们觉得许知远太“装”了。许知远曾在节目里提到了“巨婴”这个词,而在我看来,许知远在节目里表现得完全就是一个对如今快节奏社会充满好奇的“巨婴”。而那些被认为是“装”的行为,恰恰是这个文人真实的一面。
在与李诞的那一期节目里,许知远是带着巨大的困惑和偏见与这个年轻人对话。他很好奇这个年轻人背后代表的,当代青年的思想和价值观,但又不是那么认同。这一期节目看起来是一个隐居多年的稚嫩灵魂和一个看破尘世的老灵魂之间的碰撞。
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时候在《十三邀》这个节目里,观众和主持人许知远是站在对立面的。在一期又一期节目里,许知远不停地向我们,或者我们代表的群体发出质疑,这种参与度和融入体验,是其他访谈类节目没有体验过的。
因为《十三邀》谈论的主题很深刻,或者说是许知远和嘉宾们聊天的内容很深刻的,比较“直”,没有太多客套、恭维和伪饰的话,而是两个人直白的用聊天的方式去碰撞。许知远在书里也说他是要做严肃的具有洞察与思考的知识分子代言人,反对庸俗,焦虑公众的盲目与浅薄,所以每期的嘉宾都很有时代的代表性,也让整个节目透露出对时代的思考的气质。
节目也让许知远以“偏见者”的人设再次走进大众视野,天生所带的“偏见”顺理成章地成了这档访谈节目的闪光点,而且让越来越多的人从节目里中感受到了思想的震荡与共鸣,内容也脱离了信息时代的快消时代,让人真的可以从这些对话里学习到一些东西。说实话,我在第一季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很喜欢了。
除了节目形式,另外还有场地和画面的剪辑值得夸一夸。画面感觉低调沉稳,整个节目看下来很舒服,尤其是每期的场地都不一样,印象比较深的是女演员俞飞鸿那一期的茶室和作家白先勇的天津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性建筑利顺德大饭店,感觉似乎也结合了嘉宾的性格特点选择了采访场地,很奇妙,说明节目组真的很用心了。
《十三邀》出品人、腾讯网副总编、原央视制片人李伦曾说:“满足用户真实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内容一定会火。”《十三邀》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泛娱乐时代里严肃、深度内容的能量所在,既丰富了互联网内容本身,也满足了人们内心的需求。
节目数据显示:自开播以来,《十三邀》的豆瓣评分一路攀升,从首季的8.2分,到第二季的8.4分,再到第三季的8.5分。
从《微博2021年白皮书》中可以明确地看到《十三邀》是一线城市最受用户欢迎的视频节目,其受众集中在21-35岁的高学历白领人群,他们渴求从厚重、深刻的严肃内容中汲取营养。《十三邀》的成功,为深度内容注射了一针“强心剂”,证明了当内容达到一定深度就形成了知识,而知识则快速聚拢起大量高粘度、高价值的人群,带来远超泛娱乐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每一季的十三个代表时代切片的采访个体,还有如此高质量的访谈内容都决定了《十三邀》的高质量。而且在新的一季中,节目在内容层面更进一步升级,嘉宾选择进入全球视野,同时,在话题选择上也进入更大时间和空间维度,强化节目本身的“兼融”属性。
《十三邀》作为一个不断进步的高质量的新闻访谈类节目,脱离了网络时代的娱乐性,以品质取胜,相信以后的节目也会越来越精彩。
许知远在大学时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后来却成了一名作家,仅仅从表面很难让人想到这会有什么联系,但是细细想来,两者对于思维的深度要求都是很深的。《十三邀》是一个脱口秀节目,通过采访式的对话,来交流,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
节目采访的人物都是对当代社会有着一定影响的人,节目的立足点很高。在一定程度上像是一种思想的碰撞,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十三邀》就是在向我们展现高层次人的思想,这是一个关于思维对话的综艺,更是一场成功者之间的故事。
一、对话各界有着精神灵魂的人物
近两期的节目对唐诺、尤瓦利进行了采访,唐诺是一位台湾作家,不过并不出名,但是他每天窝在咖啡馆里阅读,每天阅读时间在八个小时以上,多年来从未间断,在现代一个阅读正在退化的年代,他的坚持显得很难得。他对于阅读,对于读书,有着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阅读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即使他不出书,他也觉得阅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而尤瓦利是人类简史的作家,他对未来的预测是悲观的,在许知远对话尤瓦利时,他的言辞略显犀利,他认为人类以前拥有了掌握外界所有事物的能力,但是却没有掌握人内在的精神力量,他所谈的范围特别大,他所到达的层次也是很高的,他对于一些事物的思考也很有深度。
二、采访话题重精神
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都在追求效率,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不选择阅读纸质书籍的一个原因,并且在各种压力之下,浮躁和压力几乎呈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在这种状态下,对于精神方面的思索就缺少了,偏偏有很多人喜欢夸夸其谈。这个节目恰恰是填补这个缺陷的,听不一样层次的人讲他们的见解,是吸收知识、认识事物本质的一个不错的途径。
三、发问式的对话方式
许知远通过发问的方式,直接让采访者来回答问题,而并非去充当这些成功人士的传话筒,这样把这些成功人士的形象直接让观众去体会,发问很像是在挑别人的刺,一不下心很容易让许知远和被采访者下不来台,但是这些发问却也使那些成功人士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通过对这些现代社会成功人士的采访,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时代的特质。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以及对这个社会的见解。在如今,观众对于优质内容是很认可的,这也是这个节目评价很好的一个原因。《十三邀》,顾名思义,这是许知远对十三个不同领域的代表性人物的采访,它代表着不同阶层成功者们的感悟,以及多年以来的沉淀,在这个节目中观众能体会到许知远的忧虑和沉思,也能感受到在节目背后他的付出,在这个节目中也能看到许知远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一档节目之所以好看,必然有它独一无二的特性,能够得到好评则是与观众产生了一定共鸣,观众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甚至是认知到一定三观问题,而《十三邀》便是这样一档节目。《十三邀》不靠流量群体支撑,更没有华丽背景格调,豆瓣评分却高达8.4分,完全以节目质量取胜,是一档与时代潮流相悖的访谈节目。
节目《十三邀》虽然是一档访谈节目,却不是单纯的访谈节目,它打破之前访谈节常规化,邀请文学作家许知远为节目主持人,以一个知识分子的“偏执”思想,采访社会不同领域有着较大影响力的个体,目的在于通过采访各个成功人士,从而探讨解读人生真理,通过思想摩擦碰撞,深挖人心信念。节目播出以来受到外界议论纷纷,有不少真性情之人,也有不少看热闹不嫌事大之人,更掀起对于社会自身深思反省的思想热潮,具有较大影响力。
随着《十三邀》节目的诞生,主持人许知远成为社会群体关注的焦点问题,他本一个作家,生平与各种书籍打交道,如今却与真人对立而坐,展开深层次交流,当然许知远同样是见过世面之人,在这一过程中,他从未有过半分紧张,相反表现更多的是一份骨子里的任性。许知远的采访模式与旁人截然不同,语言犀利甚至是许多人不予接受的,但这就是许知远的个人魅力,虽然事先会对被采访者信息做功课,但也仅只是为了解一个人的基本信息,并非与许多访谈节目一般,照部就搬作为采访问题,以求做到更好互动与节目效果,显然这一套在许知远这里并不适用。
许知远性格随性自然,个性有着许多文人之士的傲慢与执着,他的问题也许并不多,却针针见血,且穷追不舍,他不温柔,会将情绪挂在脸边,对于嘉宾认可就是认可,不认可便直言不讳,丝毫不留情面,甚至时常出现尬聊场景,虽然没有太多猛料,但却非常刺激有趣。许知远不将嘉宾视为高高在上之人,看上去许知远是一个与大时代潮流格格不入之人,在大伙以流量为王时,他总是更多关注精神领域饱满富足,看似他一生都在追求信念、精神财富,因此他对于许多不与他思想共鸣的嘉宾而心怀不满。许知远带着自己独有的偏见看待人物,无论是话题度,还是语言冲击都异常精彩,也许对于这样的访谈节目许多人并不感冒,但其中透露出来的哲理却异常丰富,一次次精神世界的洗涤,使更多人反思自身。
所谓《十三邀》,其实是每一季邀请13个代表人物进行访谈,包括罗振宇、马东、俞飞鸿、贾樟柯、李安、李诞、姚晨等各行各业之人,节目组制作非常用心,为尊重每一位嘉宾喜好,节目组时常更换采访环境。无论是咖啡店,餐厅中,还是在办公室内,缓慢节奏与人物本身渲染出沉稳大气风韵,这也正是一帮成功人士坐下来该有的气场。
在节目中我们看到许知远虽然是偏见的,但看到他沉浸在书海生涯中,其实也是非常有魅力的,他的执着被观众尽收眼底,在餐厅中与李诞谈话时,我们也可以发现他的不屑,以及与马东谈话时的尬态,这些被外界议论的话题,对他而言完全没有放在心头。他更多关注的是对于人生的认知,及世界解读。节目《十三邀》巧妙利用这一点神抓人心,在如今流量大时代下,做出一档以“内容为王”,有营养价值的节目,实属不易,聆听成功人士的不同故事,从而有所感悟,从而昂首阔步向前走去。
《十三邀》评价不错,首先是因为别具一格。不同于以宣传影视作品或明星为目的的谈话节目,也不同于以制造话题为目的的辩论秀或脱口秀,它不吹捧嘉宾、不迎合观众、不刻意制造冲突,而立志于了解访谈对象的思想和观点,并由此认知时代的过往和现在。在喧哗的背景下,踏踏实实做事,反而使其内容相对实在、有深度,恰恰满足了观众对拓展认知和深入思考的需求。
第一,访谈主题和访谈对象选择精准,有代表性、有高度,涉及领域广、时代跨度大,可以拓展我们的认知的宽度和深度。
《十三邀》的命名源于许知远一直想采访的十三个人,能让许知远那种力图“探索这个时代”的、颇有些“矫情”和“沉溺”于自我的人惦记那么久,必然是有经历的,让人有了解欲望的。他的访谈对象,涉及老中青三代,跨越商业、影视、美术、音乐、考古、写作等各个领域:有罗大佑、白先勇等经历了岁月沉淀,成为某个领域的大师的人;有马云、王小川等成功的企业家,站在某个产业发展前沿的人;有张艾嘉、俞飞鸿等独立、知性的新时代女性;有第一代超女李宇春、微博女王姚晨等最早站在现象级节目或事件中心,且人气经久不衰的人;有李诞、罗振宇等目前正流行,又受到很大争议的人......这些人,曾经或正站在时代话题的浪尖上,其中很多人对同时代的人颇形成了一些影响,通过和他们的谈话,我们可以更直观、更深切的感受曾经的和现在的时代。看《十三邀》时,我甚至经常产生一种,他采访了我应该感兴趣,但连我自己都没意识到我会感兴趣的人的感觉。
以节目采访的导演为例,既有李安、姜文、诺兰、张艺谋这种被时代证明的佼佼者,又有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的代表,还有毕赣等初露锋芒便已收获赞誉无数的新生代导演,跨越年代广。而且这些导演都有很突出的个人风格,李安的温和宽容与姜文的激情锋利,贾樟柯的文艺和个人化与张艺谋的宏大和商业上的成功,贾樟柯的反抗与毕赣的不迎合不反抗,张艺谋的集体主义与毕赣的关注自我,等等,都形成了很有意思的对比,在访谈中他们有时还会彼此评价。通过对他们的访谈,我们可以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感兴趣的导演的思想和思想形成的背景,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影视发展的脉络,并由此窥探各个时代的特征。而且这些导演大多是广受好评,但在接受访谈前又倍受争议的,姜文的一步之遥被批“不知所云”,诺兰的敦刻尔克评价两极分化,贾樟柯因为雾霾短片和网友起过冲突,毕赣则经历着看不懂的争议,冯小刚更是经常处于骂观众和被观众骂之中,对姜文、诺兰、贾樟柯、毕赣等的电影解读也颇多。那么,这些解读到底有多少符合导演的本意?他们是怎么看待争议的?对观众的争议有没有系统的回应?其实观众是很希望深入了解的,《十三邀》则满足了这种需求。
第二,许知远本身知识积累丰富,而且至少对图书作品很有见地。他主编的《东方历史评论》视野相当开阔,他在喜马拉雅主持的节目,推荐的书如《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都是见解独到值得拜读的,他对作者的评价如评价加缪“首先是个好人”,我感觉是十分到位的。在访谈前,许知远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访谈俞飞鸿前他不仅看了俞飞鸿的影视作品而且读了俞飞鸿的书,访谈姜文前他去了姜文生长的地方感知他成长的环境,访谈冯小刚前他甚至阅读了大量的外文资料以了解不同年份的文章对冯小刚的评价。对被访谈对象的了解,可以让他能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而各位嘉宾也能在他面前开诚布公,白先勇、罗大佑、李安宽厚而坦诚,姜文对影评人解读的回应十分直接而犀利,张艺谋对假唱事件的反思也很实在,哪怕是冯小刚这种遇到不愿多讲的事也是明确表示这个我不能讲,而不是随意敷衍,这也吸引了观众。而且许知远的经验很多是阅读经验,他本人的经历未必丰富,但是他的访谈对象,如李安、王石、罗大佑、张艺谋都是经历了岁月长河的人,他们对人生的体验更丰富,因而更温厚包容,如贾樟柯、毕赣的故乡情结,具有更多的地方经验,嘉宾丰富独特的实际体验和许知远的书面经验往往会形成碰撞或交融,这种点十分吸引人。
第三,许知远是一个持有“偏见”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很能坚持自己观点的人,在节目中他反复强调“精英的缺失”、“批判”、“个人”等。他的“偏见”可以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也是在他主讲的喜马拉雅的那款节目,他可以先后用四、五期去反对一个人、一件事,不厌其烦的列举理论,并且举历史上各种可以类比的例子,真真是以他的“远虑忧思”让我觉得“小题大做”。而他访谈的嘉宾,不管是温和还是富有锋芒,既然能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就不会是一个会轻易放弃自己观点的人。因此,节目中我们经常能体味到两种观点的碰撞。比如他访谈贾樟柯那期,谈到精英的缺失,贾樟柯说我离开后反而能更好的认识这个问题,精英的缺失精英们为什么不反思自己呢?许知远反问那么你呢,你反思的结果是什么?哈哈,反问之反问,虽然经常把天聊死,但这种无法回答本来就很有趣。诸如此类的碰撞,经常可以把话题推向另一个深度,或者留给观众许多的思考,这是节目的留白,也是对观众的启发。
《十三邀》中许知远,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对当代文化和审美缺失忧虑的精英知识分子,和我身边几个知识分子的个性简直一模一样。正因为他的身份,让这个节目有别于娱乐圈主持人的访谈节目,更加离经叛道,也没有运用学术的采访技巧。甚至他在和受访人喝酒、抽烟、吃火锅中展开对话,镜头会留下大段他盯着对方时懵懂的眼神和思考时的静止状态。
节目的定位是“带着偏见看世界”,正因为许知远对采访人物有某种意义上的偏见,才会从偏见出发去采访,从而找出他想要的答案。答案要么是“这的确只是偏见,他跟我原来想象的不一样”,要么是“嗯,这并不是偏见,他正如我想象”。因为有了预设的偏见,才会产生需求,诞生切入点,才会让访谈看起来更有冲突和碰撞。
如果没有“偏见”,他不会去采访二次元的爱好者们,从“看不下去”到慢慢了解,从“无法接受”到理解他们。
如果没有“偏见”,他一个知识分子看到同为知识分子的罗胖和马东似乎弃文从商,应该根本不屑于探知他们的变化来自何处,但正因为这些“偏见”,让他想要一探究竟,甚至带着刺人的语言和表情。
如果没有“偏见”,访谈平静如湖,受访者应付了事,我们从镜头中看不到尴尬、愤怒,这个节目就会变成《艺术人生》、《鲁豫有约》,可能稍稍凛冽如《金星秀》。但我们不需要同质节目啊,我们需要看到受访者的另一面,而只有带着偏见和知识分子的狂傲抛出的问题才能激发这种情绪。
这样另类对的节目带给我们的或许是更轻松,更透彻,更明了。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