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和袁崇焕谁厉害?
孙承宗(1563~1638)
中国明末大臣,抗清将领。字稚绳,别号恺阳。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天启二年(1622),后金(清)进占广宁,明兵退至山海关,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寻命以阁臣掌部务,督理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务。孙承宗到职后,整顿营伍,严明将吏职守,禁馈遗,绝宴会,罢供帐,省参谒。又立东营,建水师,练火兵,改革马政。天启三年,他出巡宁远等地,考察关外数百里内的人情与地形 , 主张在此建城 , 练兵屯田,扼守关外,先后恢复辽河以西疆土400余里 。天启五年 ,因总兵官马世龙进攻柳河失败,孙承宗被魏忠贤党排挤去职 。崇祯二年(1629),后金汗皇太极进逼北京,他再次被任命为原官兼兵部尚书守通州(今北京通县),后移镇山海关 ,指挥各地援军将清军赶出关外,以功累加太傅、太保。四年,又因总兵官吴襄 、 宋伟援大凌河失败而罢职归里 。 十一年,清军深入内地,进攻高阳,孙承宗率家人守城御敌,城破被俘 ,不屈而死 。南明福王时 ,追赠太师 。著作收入《高阳集》。
袁崇焕,就不多做介绍了。
二人比较:袁崇焕喜欢吹牛,刚愎自用,战略眼光短浅,胆子比较大,但华而不实、志大才疏;孙承宗战略素养比袁要高明,比较务实,但却无法得到皇帝的长期信任,袁初期的某些成功正是依赖孙承宗的战略,而袁的失败却也是违背了孙大学士的战略。
孙承宗厉害,就战略眼观而言袁崇焕可以说没有,而孙承宗却是名符其实的战略家。包括稳固山海关,宁远,锦州,修大凌河,虽然被皇太极搅黄了,但足以体现了他的战略眼光。
孙承宗是一个帅才,袁崇焕是将才。
当然是孙承宗。他是袁崇焕的老师,多次拯救明王朝于危难之中,一手打造的辽东防线阻挡了皇太极的多次进攻,要不明王朝得早灭亡多少年~最终他为大明尽忠,自缢身亡,连清朝的将领也对其精神无比尊崇。而袁崇焕空有报国之志,却冲动、鲁莽,不按规章办事,夸下海口可以击退清军,其实却束手无策。最终不但误国,还害了自身性命。
当然孙承宗了。。。
孙承宗能挽救明朝吗
有人说孙承宗是明朝灭亡的原因,特为英雄澄清。
其一,你退守山海关,关外已经无险可守,而固守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努尔哈赤也是要粮食的,他们只能进关抢粮。万一被打破,就像吴三桂放清军入关一样,不堪设想。
其二,努尔哈赤的八旗兵也是很厉害的,且不说胜算,就是打出去也比固守关内固守耗得银子多吧!
其三,根据明史,明史本纪记载,不仅锻炼将士,还岁入十五万两白银,白纸黑字,铁证。
其四,标题太过虚假,要是没有孙承宗,大明亡得更早!先说他修筑关锦防线,收复土地八百余里就不说了,还培养了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满贵等将领。功不可没。虽然后来被迫下台,但后来的袁崇焕仅凭一万人在宁远大败努尔哈赤,还赔上了他的老命,损失惨重。第二次皇太极进攻宁远,亦大败。在经过锦州的时候不甘心,再次进攻,结果连墙根都没摸着,狼狈而归。后来已巳之变清军打到北京城下,还是孙承宗大败四大贝勒中的人物,一没钱二没兵,五天就收复北京外的四个县,后在家乡肃宁奋战,尽忠而死。堪称不世出之奇才也!
孙承宗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但不是一个合格的战术家,如果让他真的指挥某场大型战役,必败。不过如果和袁崇焕配合好,未必不能翻盘
不能。区区一个孙承宗怎么能挽救明王朝呢?明王朝末年是暮气重重。从铤击案到红丸案再到移宫案,整个大明内斗激烈,且不说朝廷内部东林党、楚党、齐党、阉党内斗的厉害,皇帝也是傻逼。难道大明没有良将吗?如“熊廷弼、卢象升、孙承宗、孙传庭、洪承畴、吴三桂”以及后面的“尚可喜、耿精忠”等人都是骁勇善战,然则这群人不是投敌就是死于内讧。足以说明朱姓该亡。
守成有馀,进取不足,元芳你怎麼看?
挽救未必可以,但绝对能固守。事实上在清朝就有史官说,孙承宗若在,满人是夺不下大明的天下的,即“攻不成而守有余”,这一点可从他缔造的关宁防线的坚不可摧便可知道。在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时,他仅凭一己之力便收复四城,这就可充分体现他的军事才能。而他批驳王在晋在山海关外建新城时有理有据(详见明史),也充分体现出他的战略远见。但他毕竟只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他可以减少国家战争的损失,却解决不了东南沿海大量银币流入造成的严重通货膨胀,也解决不了连年的粮食歉收,所以,明亡是必然,不是他一个人能挽救的。
为什么百年之后的清朝人认为孙承宗是明朝的救星而并非袁崇焕?。试介绍一下他们
其实楼主这个问题,我看了很长时间,对于这个问题,我有点异议,希望于楼主探讨。 首先,清朝人对袁崇焕是推崇的,因为,大家可能都有印象,袁崇焕是怎么死的,应该是比较冤的, 所以,清朝的统治者们,为了从精神上,更彻底的,推翻明朝,那么他们就需要一面旗帜,什么旗帜呢,就是体现明末统治者昏庸无能的旗帜,袁崇焕既然是被崇祯杀死的,而且也算是死的比较冤,所以,大清的统治者们当然是要推崇,支持袁崇焕,借此说明明末统治者的昏庸。当然,后期大清统治者们认识到,这种做法是搬起石头砸自己,所以,后来踩又有了反对袁崇焕的声音,当然这时后话 其次,如果楼主这个问题本身没有错误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或许是因为,袁崇焕才是真正拯救明朝的人(虽然没有成功),如果说,袁崇焕战略眼光没有孙承宗好,这个也许是,但是,袁崇焕生前的最后一场战役,也就是他杀头的导火索,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有些人不理解,误以为袁崇焕是叛徒,所以崇祯帝不得以,必须杀他,这也就是前面所说,大清统治者前期为何如此推崇袁崇焕的原因。 最重要的在于,我认为,清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试想,如果,袁崇焕是英雄,是正确的,那他们是什么,大清是什么?所以,这也就是我前面多提到的搬起石头砸自己,这样无非证明了,大清是夺权。所以,大清在后期有有些踩袁崇焕的意思。 一家之言,但希望搂住采纳。 顺便提醒楼主一句,历史,不是史书,历史是真实的,史书却不一定是,因为它其中一定含有某种政治色彩。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孙老爷子提拔的袁崇焕 没有孙老爷子袁崇焕早被王在晋搞掉了 再说孙老爷子收复关内四城,训练管宁铁骑,组织建立关宁锦防线 另外他还不想袁崇焕那样太意气用事,善于权谋,所谓老油条是也
孙承宗是袁崇焕的老上级,2人都是明朝的救星,清朝前期大多人以为袁崇焕反明,对他恨之入骨,故而抬高孙承宗,贬低袁崇焕。孙承宗(1563—1638),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明末最伟大的军事战略家、忠贞的爱国者,民族英雄;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在明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如累卵的情况下,他以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身份亲临山海关督师,栉风沐雨,惨淡经营将近四年,力挽狂澜于既倒,招募组训了十几万辽军,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恢复失地四百余里,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营造了一条令后金望面生畏的关宁防线,为后来的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奠定了基础,在关宁期间,他制定了以辽土养辽民、以辽民守辽土的基本方针和稳固防守,逐步前进、渐图恢复的基本战略,使明军逐步从守势转为攻势,从被动转为丰动。 后来以七十六岁高龄,率领全家及高阳民众奋起抵抗,城破被执,英勇不屈,骂贼自尽,子孙十七人奋战殉国,全家老小四十余人同时遇难,慷慨悲歌响彻燕赵,人格气节辉映中华。袁崇焕(7457—7539),有明一代最后的“长城”。字元素,号自如。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天启年间单骑出关,考察形势,还京后自请守辽。筑宁远等城,多次打退后金军的进攻。授辽东巡抚。崇祯初,被任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崇祯二年,后金军进围北京,他星夜弛援,后金设反间计,谓与袁有蜜约。崇祯帝下令捕之,磔于市。
袁崇焕尝自谓:“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亡命之徒,可也。人如其名:“焕”,是不熄的烈焰;“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烈焰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
7539年8月16日,袁崇焕因崇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而被无罪枉杀。155年后,乾隆49年修史,披露了当年皇太极利用反*计除袁崇焕的真相,并为他平反。百年沉冤终于得到昭雪,而这昭雪却是来自当年的敌人。400年过去了,世人在展望历史的同时该是悲还是喜?
袁崇焕不是高瞻百世的哲人,不是精明能干的政治家,甚至以严格的军事观点来看,他也不是韩信、岳飞、徐达那样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他行事操切,性格中有重大缺点,然而他凭着永不衰竭的热诚,一往无前的豪情,激励了所有的将士,将他的英雄气概带到了每一个部属身上。他是一团熊熊烈火,把部属身上的血都烧热了,将一群萎靡不振的残兵败将,烧炼成了一支死战不屈的精锐之师。他的知己程本直称他是“痴心人”,是“泼胆汉”,全国惟一肯担当责任的好汉。袁崇焕却自称是大明国里的一个亡命徒。亡命徒是没有家庭幸福的,日日夜夜不得平安。官居一品,过的却是亡命徒生涯,只因这十年之中,他生命之火在不断的猛烈燃烧。司马迁在《留侯世家》中说,本来以为张良的相貌一定魁梧奇伟,但见到他的图形,容貌却如美女一般。我们看到袁崇焕的遗像时,恐怕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图像中的袁崇焕虽不怎样俊美,但洵洵儒雅,很难想像这样的一个人竟会如此刚强侠烈 。
不知道啊,反正本人喜欢袁崇焕一点
因为袁承焕的战略眼光没有孙承宗的好
文章标题: 袁崇焕和孙承宗谁能拯救明朝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