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1-28 20:00:15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按照清朝当时的情况来看,光绪死后让弟弟载沣继位的兄终弟及继承方式其实更靠谱,因为清朝当时是危机重重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自然需要一个年富力强之人成为新皇帝,来更好的面对当时的严峻局势,更何况光绪压根没有儿子!
可是慈禧太后为什么对当时的局面视而不见呢,反而大费周章的让载沣成为摄政王,又让载沣三岁的儿子过继于同治和光绪名下呢?
因为慈禧太后的小算盘就是如果自己能够挺过来,那么可以继续垂帘听政,继续掌握大权,因为小皇帝溥仪才三岁。
如果让载沣继位,虽说载沣这个人老实听话,但坐到那个位置上,因为皇权势必要与自己起冲突,更何况自己虐待光绪,载沣这个弟弟心里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万一起冲突了,不方便自己以后掌权。
所以慈禧太后的小算盘就是立载沣的儿子溥仪为新皇帝,使载沣感激自己,彻底将其绑在战车上,将来不至于载沣因为光绪的事情找她的晦气!
同时这样安排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光绪帝死后,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皇后还在,如果载沣继位,隆裕皇后的身份多尴尬?
所以选择溥仪继位,隆裕皇后自然是顺理成章的升级为隆裕太后,这样一来隆裕太后还可以压制载沣这个摄政王,如果自己挺过难关,想要继续掌握大权,到时候自然更方便了,简直是一举两得。
只能说慈禧太后这个实际统治近半个世纪之久的人太聪明了,权谋之术玩的是炉火纯青,所以才安排了这种政治局面。
但她太过“自我”,只想着如何继续掌权,压根不考虑当时的局势,死后留下一个一团糟的政治格局,小皇帝年幼,摄政王载沣老实,并非雄才大略之人,隆裕太后更不用说了,不会权谋之术。
所以清朝在慈禧太后死后仅仅三年便亡国,要怪只能怪慈禧太后太聪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一点,不想落人口实。由于咸丰皇帝没有子嗣,就从醇贤亲王那里过继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作为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本就是清朝的主要人物,手中的权利无人能及。如果载沣在光绪帝死后,自己去当皇帝,难免会让有心思的人多想,去编造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污蔑自己,因此他并没有当皇帝。
第二点,反正皇帝是自己的儿子,谁当无所谓。光绪皇帝驾崩之后,由于没有子嗣,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宣统皇帝。反正皇帝出在了自己家,还是自己的儿子,爷俩谁当这个皇帝都无所谓。
第三点,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谁当皇帝都行。在晚清的最后几年中,清政府的权利落在了慈禧和载沣的手中。载沣作为清朝的摄政大臣,几乎是一手遮天。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皇帝其实就是一个傀儡,反正载沣的手中有皇帝一般的权利,当不当那个皇帝都无所谓。
他倒是想当啊,关键不是慈禧老佛爷不点头吗,慈禧不同意,他当然就当不上皇帝了。
首先光绪帝就不是慈禧自己的儿子,而是自己妹妹跟先皇的弟弟生的孩子,而慈禧的儿子当了皇帝没多久就死了,没有留下子嗣,想要有个皇帝,当然就得找个能够把控的。
于是就把四岁的光绪扶上位了,而这时候慈禧就开始垂帘听政了。
光绪当年为什么会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不再听慈禧的话了,想要自己撑权了,于是慈禧就把他给弄死了,具体怎么死的说是被毒死的。
慈禧还活着,当然就不可能让别人撑权,那么怎么才能继续垂帘听政呢,那就是找个小孩子来当皇帝,于是就把载沣的儿子弄过来了。
而载沣估计也觉得反正是他儿子,谁当皇帝都一样,而且慈禧那个老太婆都七十多了,估计也活不了多久了,于是他就这么等着。
结果溥仪刚当上皇帝,慈禧就死了,于是天下就是他们的了。
溥仪入继大统,等于名义上把溥仪过继给了光绪帝当儿子。这既是慈禧太后临终前的安排,也是当时清廷比较正常的选择,因为这是宗室中和光绪血缘最近的。
当然,之前也出现过哥哥死了,弟弟继位的情况。比如同治死的时候无子,由堂弟光绪继位。光绪还没有儿子,就只能让光绪的亲弟弟载沣的儿子继位。
但是,这种情况下,以外藩入继大统,很容易发生大礼议这种问题,就是要千方百计抬高自己本生父亲的地位。汉朝出现过定陶王的儿子入继的情况,宋朝出现了宋英宗入继大统的问题,都在如何尊崇自己的本生父亲的问题上,发生过比较严重的争论。
而最为典型的则是明朝嘉靖帝。正德死时无子,嘉靖帝入继大统。朝臣都认为,为人后者为人子,嘉靖帝应当以孝宗的儿子的身份登基,他的本生父亲兴献王只要在礼制上抬高就可以了。但嘉靖帝就是不肯,认为遗诏说自己是“伦序当立”,是因为他的血缘关系更近,所以才入继,而没有说让他以孝宗儿子的身份入继。从而引发了明朝中期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就是大礼议。
最后的结果是,武宗正德就是这样赤裸裸的被绝了后。而且,嘉靖帝也不称孝宗为皇考,还把自己的父亲兴献王追尊为皇帝,是为睿宗,虽然没有进太庙,但另外立庙。也就是说,不光武宗被绝了后,实际上连孝宗也被绝了后。
处理这种问题,处理得最好的,其实是宋高宗。高宗无子,孝宗选自民间,高宗养育宫中,又早早禅位给孝宗。孝宗本生父亲去世,高宗二话不说,让孝宗出宫回家,在家服丧,三年期满,才又回到宫中。这之后,又出现过类似情况,也都照此办理,并没有发生严重的政治危机。
不过,因为慈禧太后强势,光绪无权,所以光绪从未提出过这个问题,也就没有发生类似大礼议这样的问题。既然没有先例可循,载沣即使自己的亲生儿子入继大统,也不存在问题。
而且,慈禧临终前的安排是,内有隆裕太后垂帘听政,外有张之洞袁世凯作为辅政大臣。如果载沣想改变遗命,自己当皇帝,别人不说,隆裕太后必然是第一个跳出来要反对的。溥仪当皇帝,她还可以当太后,地位尊崇,而且可以垂帘听政,如果是载沣当皇帝,她不可能垂帘听政,只能在后宫混吃等死一条路。
张之洞袁世凯当然也不会同意载沣自己当皇帝。皇帝是三岁小孩,他们以辅政大臣的身份可以掌控朝廷局势,载沣虽然是摄政王,但毕竟和自己一样是臣子,而不是君臣。如果载沣当皇帝,他们就不会有辅政大臣的身份了,而且是确定的君臣关系。
从载沣自己的角度来说,他也没这个必要。儿子当皇帝,隆裕太后名义上垂帘听政,实际上并不干预政治运转,载沣自己当摄政王,朝廷大小事务都由他决策,又何必去当皇帝,成为众矢之的呢。
此外,清朝对藩王防范很严,提笼架鸟玩玩可以,但是不能干预日常政治运转,也就是没有什么实权。所以,藩王在朝廷上没有什么势力。所以,在光绪死后,也没人提过要让载沣继位,就算他当了皇帝,朝廷也没什么自己的人,皇帝是不好当的。
首先就是载沣本人对政治是非常不感兴趣的。所以,慈禧在选择的时候也是看中了他这一点,就是老老实实听话,慈禧对这样一个容易控制的人是很放心的,所以在选中他的孩子当君主。更奇葩的是,人家在听说民国建立的时候,竟然很高兴,说终于可以老婆孩子热坑头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觉得他会想着当君主吗?
第二个就是虽然经过军机大臣的历练,但是政治上的手腕离着慈禧差远了。所以,他要是自己当君主的话,说不定起义的时间会提前很多,民国建立的时间会更早!就拿对付袁世凯为例,想杀却因为大臣们的反对和袁世凯自己辞职了事了。之后才有了袁世凯的复出,成为了满清的终结者。这个事情就反映出来,载沣的政治手段一般的弊端。
载沣这个人是非常忠厚的,换句话就是没什么大的用处,为人谨慎小心,做事优柔寡断。这些词汇都是他的兄弟对他的评价。好处就是生活上很有规律,这个就说明他是一个很自律的人。这样的人是可以作为臣子的,但是不会成为君主,要成为君主的话,也是一个亡国之君的形象。想当年的崇祯那么厉害,结果也是生不逢时。
你觉得载沣这样的人适不适合生在帝王之家呢?因为历史的选择导致他的家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一笔,你觉得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呢?要是你是载沣的话,你会怎么做呢?你会不会成为君主?
爱新觉罗·载沣,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他是清宣宗道光帝之孙,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五子,光绪帝载湉异母弟,宣统帝溥仪生父,清朝宗室,于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光绪三十四年正月,任军机大臣。十一月,光绪与西太后同时病危。西太后在福昌殿病榻前,召见了军机大臣载沣、张之洞和世续等人,商议立嗣。溥仪登基才3岁,摄政王载沣为何不篡位当皇帝?
载沣本无政治野心,根本对政治一点兴趣都没,反而认为其是一大烦恼。他当初连摄政王都不想当。当慈禧决定把溥仪立为皇嗣,任命他为摄政王时,他也曾叩头力辞,惹得慈禧对他不争气的举动大动肝火,当众叱之日:“此何时而讲谦让,真奴才也。”不过也正是因为他毫无野心,好驾驭,肯听话,慈禧太后才敢命他做摄政王。
而且他也没有气魄和胆识。当时溥仪继位后,载沣摄政最大的敌人就是袁世凯。本想杀掉袁世凯,但他最后却被别人的一句话给打住了,那就是:你若是杀了袁世凯,北洋军如果造反怎么办?这也成为了后来他和溥仪最后悔的一件事,没能当时杀死袁世凯。
1912年2月清帝退位后,载沣从宫内回来,竟然无比兴奋地对家人说道,“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这就可看出其为何不篡位,实在是没有其野心和气魄呀。这也充分说明了慈禧的眼光独到。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