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历史上的拉丁帝国是否强迫境内的希腊人讲法语信仰天主教

时间: 2021-11-01 08:02:2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2次

历史上的拉丁帝国是否强迫境内的希腊人讲法语信仰天主教

希腊是教皇国家吗?

  教皇只是天主教的"人间老大"
  希腊是东正教国家,所以是不听教皇的话的(现在也什么天主教国家听教皇的话....)
  附:
  1.东西教会大分裂
  基督教经过长期纷争,西派和东派教会于1054年分裂成为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事件。
  基督教形成初期,即分为东西两派,前者分布于罗马帝国东部希腊语地区,后者分布于帝国西部拉丁语地区。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子,罗马帝国于是分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罗马帝国以罗马为首都。君士坦丁堡教会逐渐成为东派教会的中心,与罗马教会日益分离。西罗马帝国在外族入侵时,领土大都丧失,早已徒具虚名。476年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但罗马教会仍为西派教会的中心。
  根源 双方分裂的根源在于教会最高权力之争。罗马教会认为,彼得居使徒之首,而罗马教会乃彼得依照耶稣基督的话所建,是使徒传统的继承者和维护者,因此享有无可争辩的首席地位;并且罗马本是帝国首都所在,罗马教会理所当然居于普世教会之首。其他教会对此持有异议,它们认为所有教会应当是平等的。自从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后,这个问题曾一再被提出。
  早期基督教会经常发生神学教义之争,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制订《尼西亚信经》,所有不同意见均被压制。 381年狄奥多西一世召开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除确认《尼西亚信经》的信条外,还规定君士坦丁堡大主教具有仅次于罗马主教的首席荣誉,君士坦丁堡因之成为仅次于罗马的首席主教区。罗马主教对此不服, 445年利奥一世呈请西罗马皇帝降旨,规定一切人均须服从居 “圣彼得宝座”地位的罗马主教。 451年卡尔西顿公会议再次肯定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宗主教权威,即在教会事务上享有与罗马主教同等的权力,会议还将东派教会神学家优提克斯的基督一性论判为异端。利奥一世对前一规定提出抗议,而优提克斯的同情者则对后一决定不服。东西分裂,由此开端。
  争端 482年拜占廷皇帝芝诺发布由君士坦丁堡宗主教阿卡西乌起草的《合一谕》,强调东派教会的团结,对一性论派作出让步。罗马主教斐里克斯二世斥之为异端,并开除阿卡西乌教籍,造成东西教会的分裂,史称阿卡西乌分裂。 519年在拜占廷皇帝查斯丁一世的支持下,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与罗马主教何尔米斯达共同签署《何尔米斯达信式》,分裂方告结束。
  553 年查斯丁尼一世召开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将君士坦丁堡教会的地位提高到罗马教会之上。 559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开始使用普世教会宗主教的称谓。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主教(后称教皇)的权势有所加强。由于波斯战争和伊斯兰教势力的扩张,东罗马帝国无暇西顾。8世纪50年代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罗马教皇向法兰克王国求援,法兰克王丕平为酬谢教皇对其篡位的支持,将收复的意大利中部领土送给教皇,而不理会拜占廷对领土的要求。 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丕平之子查理曼加冕。罗马教皇与法兰克王国密切的政治关系,也导致东西两派教会的疏远。
  858 年拜占廷皇帝弥迦勒三世任命佛提乌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要求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予以承认,但遭拒绝。 863年尼古拉一世开除佛提乌教籍。佛提乌认为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的权位不在罗马教皇之下,也在867年开除尼古拉一世教籍。双方关系破裂,史称佛提乌分裂。
  东西教会在教义上长期的主要争执之一是所谓“和子句纠纷”。589年托拉多会议后,西班牙归信天主教,西班牙教会首先将《尼西亚信经》圣灵“从父出来”一句, 未经东部教会同意,改作“从父和子出来”。东派教会认为这是违反共同遵守的信条,双方为此长期争论不休。 880年佛提乌与教皇约翰八世达成协议,双方和解。1014 年教皇本笃八世时西派教会又将“和子”词引入《尼西亚信经》,双方重启争端。
  决裂 发生于1054年。1050年教皇利奥九世通谕号召废止已渗入意大利南部拉丁教会的希腊礼仪。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乌针锋相对,命令君士坦丁堡的拉丁教会一律使用希腊礼仪。1054年教皇派出以枢机主教洪贝尔为首的使团去君士坦丁堡。但双方互不妥协,彼此指控,矛盾激化。最后洪贝尔在圣索菲亚大堂的圣坛上放下绝罚令。色路拉里乌召开会议,宣布革除罗马教皇及其使节的教籍。这次大分裂,史称色路拉里乌分裂。此后,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自称为正教,在宗教仪式中以希腊语为主,又称希腊正教。中世纪时为拜占廷帝国国教。
  由于教义、礼仪和教会领导权之争并夹杂政治因素,在大分裂后的几个世纪中,双方裂痕继续扩大。1098年诺尔曼十字军领袖、法国的波黑门德攻克安提阿,给当地教会强加一名拉丁宗主教,激起君士坦丁堡市民的反对。1204年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进行了毁灭性的报复。发动这次十字军的教皇英诺森三世还册封威尼斯人莫洛西尼为首任君士坦丁堡拉丁宗主教,使双方矛盾达到顶点,更使分裂的局面无可挽回。后来多次和解的尝试,均告失败。
  为了阻止英、法等国重建拉丁帝国的野心,拜占廷需要得到罗马教皇的支持。根据拜占廷皇帝弥迦勒八世的建议,教皇格列高利十世于1274年召开第二次里昂公会议,东正教会承认罗马教皇的首席地位,双方在形式上实现联合。但此项决定至1285年即被东正教的一次会议所否定。
  14世纪,拜占廷面临土耳其的侵略,为了联合西方,帝国当局作了大量努力,拜占廷皇帝甚至在1369年改宗罗马天主教。但东正教会对帝国官方的努力并未积极响应。大多数东正教人士坚持必须通过正式的普世教会公会议,使东西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协商。但关于召集公会议的提议,屡遭教皇拒绝。15世纪时,公会议主义暂时占上风,重提召集公会议的建议。教皇尤金四世召开巴塞尔-斐拉拉-佛罗伦萨公会议(1431~1443),会议延续12年之久。东西双方就过去争论的旧案——“和子” 句、炼狱、弥撒祭、圣餐中无酵饼以及教皇的首席地位等作了详细的讨论。拜占廷皇帝约翰八世、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约瑟,以及许多主教和神学家代表东派参加会议,他们几乎在一切有争议的问题上都作了让步,并在1439 年通过的“联合通谕”上签了字,唯有以弗所省主教尤金拒绝签名。但联合计划的条款在东派教会引起普遍不满,以致“联合通谕”迟至1452年底才在圣索菲亚大堂正式公布。次年,君士坦丁堡被土耳其攻陷,联合计划再也无从提起。

  2. 教皇制
  Papacy 天主教以教皇为管理教会最高元首的教政制度。教皇一词源自希腊文pappas,原意为父亲,初为基督教各派对圣职人员的尊称(今东派教会仍有以此称神父者)。 11世纪后,此词在西派教会中渐成为对罗马主教的专称。教皇的正式职衔甚多,如罗马城主教(天主教传说始称于1世纪后期,不少史学家认为其实际权力始于4世纪基督教国教化后)、西部宗主教(亦译牧首,始于5世纪)、意大利总主教、罗马教省大主教兼都主教、梵蒂冈城国君主(始于1929年)等。另有使徒彼得的继位人(始于利奥一世)、基督在世代表(始于英诺森三世)、普世教会至高祭司(始于东西教会大分裂后)和天主的仆人之仆等称谓。
  天主教会声称,基督以彼得为众门徒之首;并称罗马主教是彼得的继位人,享有彼得的地位,故应列于其他主教之上。在天主教教政体制中,教皇享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并有权就教义和伦理问题发布权威声明,制定或废止教会法规,创立教区,任命主教,管理传教事务,组织初审法庭与上诉法庭等。教皇当选后即终身任职,除因异端罪外,不受罢免;可自行辞职,但无权指定继位人。教皇有权指定人员组成教廷(见罗马教廷)协助行使职权。 在东西教会大分裂前,按惯例罗马主教须经世俗君主或意大利贵族遴选或认可。1059年尼古拉二世决定,教皇由枢机主教选举产生,但选举须得到法兰克王亨利一世及其继位者的认可;这一决定直至1179年第三次拉特兰公会议和1274年第二次里昂公会议才得到正式确认,同时仍然承认法、西、奥三国君主对候选人具有否决权,这种否决权至20世纪初才被庇护十世废除。
  教皇制赋予教皇超越国家管理教会的权力,必然与各民族国家和地方教会的主权和利益发生冲突。实际上,上述教皇各种权力,在各国一向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14世纪后,教皇势力衰微,在各大国的压力下,教皇对殖民地教会的领导权作了让步,或赋予殖民国家以特权(如葡萄牙的保教权),或委托代管(如西班牙国王教区改宗座代牧制)。19世纪以来,教廷相继与各资本主义国家签订政教协定,教皇权力受到了明文约束。在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上,教皇制受到激烈批评,会议对教皇制作了一些改革,如扩大地方主教的权力,使教廷本部国际化等。但这些措施并没有根本改变教皇制权力高度集中的性质,为此,一些神学家援引康斯坦茨公会议决议,再次提出“公会议权力高于教皇”的主张,强调 “教权的非政治性”,应具“服务的职能”而非“统治的职能”,甚至直接抨击教皇永无谬误论。教皇制及其权力的行使日益遭到各国天主教会的低制。中国天主教会为维护教会主权,已摆脱其政治干预。
不是吧
不是的
这个问题我没有完全弄明白,楼主的意思是想问,希腊是不是一个由教皇掌权的国家吧?
希腊是没有教皇的,因为希腊信奉的不是天主教!
希腊神话,都是说一些人和神之间的事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教皇,所以就不是一个教皇国家了哦
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到公元前30年,古代希腊人以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为中心,在包括北非、西亚和意大利半岛南部及西西里岛的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的一系列奴隶占有制国家。

公元前第2千纪和第1千纪初期的希腊 近代考古发掘揭示,希腊大陆从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克里特岛约于公元前第3千纪末出现了青铜文化,公元前第2千纪初有了国家和文字。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些讲希腊语的部落开始在希腊半岛定居。公元前第 2千纪的中、后期,希腊人建立过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旧译“派洛斯”)等小国,已有文字,创造了灿烂的迈锡尼文明。公元前第 2千纪中期起,希腊人逐步向爱琴海(包括克里特岛)的诸岛扩张。传说发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的特洛伊

战争,可能就在希腊人向外扩张的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或者公元前12世纪初。(见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12世纪以后的一、二百年内,迈锡尼文明逐渐衰落。一些生活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讲希腊语的部落从北方进入希腊半岛,引起了塞萨利亚及其以南的许多希腊部落和部族向不同方向的迁徙。国家、文字和宏伟的宫殿都消失了,继之而来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希腊人居住的地区占统治地位的“荷马时代”。

公元前8~前4世纪上半叶的希腊 从公元前 8世纪初至前 6世纪末,古代希腊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处于和平环境之中,没有受到外族的严重威胁。由于与古代世界其他一些文明中心的联系日益密切,希腊人从埃及和西亚学到了不少有益的东西。在农业和手工业中,铁制工具已经普遍使用。尽管所有地区主要的经济部门都是农业,但在一些地理条件优越的地区,如科林斯、埃吉纳、米利都、雅典、哈尔基斯、埃雷特里亚、希俄斯等地,商业和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制陶、武器制造等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造船技术和航海业也有长足进步,出现了三列桨战舰。公元前 8世纪,希腊人在改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重新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公元前 6世纪中叶,在埃吉纳、科林斯、雅典等地开始铸造货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从公元前8 世纪起在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以及小亚细亚沿岸的希腊人中,又开始形成国家。一、二百年内,陆续出现了一批史家称为“城邦”的小国。但也有一些部落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后期。

公元前8世纪中叶至前6世纪末希腊人的广泛移民活动,是社会经济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商人外出贸易,破产者到海外谋生,政治斗争的失败者陆续在海外占据一些殖民点。随着希腊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殖民范围扩大,在东起黑海东岸,西至今法国的马赛,包括意大利半岛南部和西西里岛的一部分,南达尼罗河口和利比亚,北抵今阿尔巴尼亚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的广大地域内,几十个希腊城邦(远非所有城邦都参加了移民)先后建立了总数逾百的移民区。其中最著名的有林斯人建立的叙拉古,斯巴达人建立的塔连同(见大希腊),迈加拉人建立的拜占廷,米利都人建立的奥尔比亚等。大多数城邦移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耕地不足。这个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是绝大多数移民区都成了独立的城邦。它们与母邦的关系,主要限于奉祀共同的神□。随着条件的变迁,彼此间的关系有的疏远,有的密切,也有的兵戎相见。同时不少地区出现了移民奴役、剥削原有居民的现象。在广大地域内众多移民区的建立密切,也有的兵戎相见。同时不少地区出现了移民奴役、剥削原有居民的现象。在广大地域内众多移民区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希腊人与其他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希腊经济的发展,对各城邦社会、政治制度的演变也有一定影响。

古代希腊

希腊人在向外扩张的同时,也不断发展内部各地区间的交往。以宗教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许多“近邻同盟”的建立,奥林匹亚、德尔斐等逐渐具有全希腊意义的宗教中心和竞技中心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希腊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经济、文化交流。城邦之间也发生过不同性质的战争,包括斯巴达征服美塞尼亚那样的希腊人奴役希腊人的战争。

公元前 7世纪中叶以后,重装步兵逐渐成为各城邦公民兵的主要兵种。兵制的变革对城邦政治和社会发展都有影响。贫富分化加剧引起的平民反对氏族贵族剥削、奴役以及政治上的垄断地位的斗争,以奴役外族人为主的奴隶占有制的发展,使许多城邦的阶级结构和社会、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其突出表现为斯巴达的“平等者公社”的形成,以及僭主政治在许多城邦的兴衰。同时出现了一些用成文法规定城邦基本制度的“立法者”的活动,如斯巴达的利库尔戈斯(一译“莱库古”)改革、雅典的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除由波斯人扶植的一些僭主外,在公元前7和前6世纪的希腊,“僭主”一词系指非通过选举上台执政的人,他们大多得到公民中下层群众的支持,采取一些有利于下层群众、削弱氏族贵族势力和影响、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措施。最著名的僭主是科林斯的佩里安德和雅典的庇西特拉图。
公元前 6世纪中叶起,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斯巴达逐步联合半岛大多数城邦,组成伯罗奔尼撒同盟,成为希腊一个城邦集团的领袖。以米利都为首的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推翻波斯统治的起义(公元前 500~前494),揭开了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的序幕。公元前 492、前490和前480年波斯军队对希腊的侵略,都以失败告终。在马拉松、萨拉米斯、普拉蒂亚等战役中,反抗侵略的数十个希腊城邦的人民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希腊人的胜利在希腊世界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见希波战争)。西西里岛的希腊人也在公元前480年取得了打败迦太基的重大胜利。

公元前478或前477年,以雅典为首的一些希腊城邦结成提洛同盟。该同盟的建立及其性质的演变,使希腊世界的整个政治格局变得日益复杂。以奴隶占有制为基础的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对整个希腊世界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雅典军事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扩张,斯巴达日益感到不安,并且企图加以限制。忒拜、科林斯、阿尔戈斯等比较大的城邦则都权衡利害得失而在分别以斯巴达和雅典为首的两大城邦集团之间周旋。公元前449年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各邦之间矛盾更加突出。伯里克利当政时期雅典臻于鼎盛。城邦之间的矛盾终于导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这场战争不仅牵涉到希腊半岛的许多城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触及散布在西西里、爱琴海诸岛、色雷斯沿岸和小亚细亚等地的众多希腊城邦。战争以雅典的失败告终。战后,雅典、斯巴达、科林斯、叙拉古等主要城邦内部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在一些地区,公民兵制逐渐瓦解,雇用兵制不断发展。

在希波战争中失败而暂时退出欧洲的波斯,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起重新成为操纵希腊政局的重要力量,并用大量金钱支持斯巴达,帮助其打败雅典。不久,斯巴达因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政治地位问题与波斯发生武装冲突,波斯人转而支持不满斯巴达统治的希腊诸邦。公元前 395年爆发了雅典等邦联合反对斯巴达的科林斯战争(公元前387年结束)。同年,在波斯任职的雅典人农指挥的舰队,大败斯巴达海军,迅速清除了斯巴达在爱琴海诸岛派驻的军队。他胜利返回雅典,重建了公元前 404年根据斯巴达的要求拆除的雅典城墙。为了求得波斯人的支持,希腊交战双方竞相派代表与波斯王廷谈判。公元前 387年,斯巴达以承认波斯对小亚细亚希腊城邦的统治为条件,在波斯人直接干预下,强迫包括雅典在内的许多希腊城邦接受了有利于斯巴达的《安塔尔基达斯和约》。此后,斯巴达重新肆无忌惮地干涉其他城邦的内政,蹂躏他邦主权,扶植寡头。

公元前 378年,忒拜的民主派在雅典人支持下推翻了斯巴达于公元前 382年扶植起来的寡头统治,驱逐了强占卫城达军队。以忒拜为首的维奥蒂亚联盟在埃帕米农达等人领导下,一时成为左右希腊大陆政局的首屈一指的强国。公元前 371年留克特拉之役后,斯巴达军队被逐出中部希腊。随后,埃帕米农达率军进入伯罗奔尼撒半岛,促成了阿卡迪亚的独立,使麦西尼亚摆脱了斯巴达人数百年的统治,重新获得了政治独立。此后,斯巴达不再是希腊的头等军事强国,其政治影响也江河日下。忒拜的称雄于公元前 362年蒙提涅亚战役后结束。在色萨利,费列的僭主雅松(公元前380~前370当政)也一度雄踞一方,并企图称霸希腊。

留克特拉战役纪念碑

利用对斯巴达暴虐统治的普遍不满,雅典于公元前378 年组织了新的城邦联盟。起初,它庄严保证入盟诸邦平等,不干涉他邦内政,不在他邦境内驻兵和安置雅典军事移民,一时博得广泛的支持。但是以雅典为首组织的第二个城邦联盟(史称“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好景不长。忒拜不满雅典接近斯巴达,带领一部分支持者分裂出去。接着,因雅典违反同盟条约而爆发了盟邦反对雅典的“同盟战争”(公元前357~前355)。雅典的失败使同盟趋于瓦解,于公元前338年正式解散。

马其顿王国的崛起和希腊化时代希腊的北方邻国马其顿的居民在种族和语言方面与希腊人很接近,并且深受先进的希腊文化的影响。腓力二世(公元前359~前336在位)统治下的古代马其顿的迅速崛起,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马其顿历史的发展,而且使马其顿人的历史从此长期与希腊人的历史融为一体。马其顿在腓力二世统治时期的向外扩张,严重损害希腊许多城邦的利益,威胁它们的生存。以狄摩西尼(公元前384~前322)为代表的雅典反马其顿派,从公元前 4世纪50年代起,即为抵抗马其顿的侵略在雅典内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以失败告终。公元前 338年希腊诸邦联军在喀罗尼亚战役中败北,从此希腊的大部分城邦逐渐丧失了政治独立,沦于马其顿王国统治之下。

公元前 334年开始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实质是以马其顿人为主的马其顿、希腊军队对亚洲和北非广大地区的侵略。公元前 323年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希腊历史进入“希腊化时代”。经过数十年的战乱,在欧亚非三洲的广大地域内出现了以托勒密王国、塞琉西王国、马其顿王国为主的一批“希腊化国家”。希腊化时代的希腊城邦多数程度不同地成了国王或僭主统治下的保有一定自治权利的地方自治单位。在希腊大陆,只有埃托利亚同盟和阿哈伊亚同盟以及斯巴达比较长期地保持了政治独立。公元前 299年罗马势力开始侵入巴尔干半岛。随着希腊化诸王国陆续灭亡,罗马人逐渐成为希腊人命运的主宰。公元前30年,罗马灭亡了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统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古代希腊的历史随之告终。

古代希腊文化在广泛吸收西亚和埃及等地文化成就的基础上,古代希腊人根据生产,社会和政治的需要,在包括数学、天文、医学、建筑、雕刻、戏剧、诗歌、哲学、历史、演说术等众多领域作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贡献。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领域希腊诸邦都为丰富希腊的文化宝库作出了努力。在希腊化时期,由于希腊文化与亚洲和非洲各地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某种程度地融合和相互影响,使传统的希腊文化有了新的内容。古代希腊文化是属于奴隶占有制社会经济形态的文化,其发、发展与奴隶占有制密不可分,并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gudai Xila wenhua

古代希腊文化

ancient Greek civilization

指公元前第 3千纪末至前 1世纪下半叶生活在巴尔干半岛和地中海周围广大地区的古代希腊人创造的文化。古希腊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世界,尤其对欧洲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从公元前 4世纪开始,“希腊人”并不单纯是一个种族概念,而是泛指一切接受希腊文化和讲希腊语的人。

公元前第3千纪末和前第2千纪,在爱琴海诸岛和希腊大陆有过欧洲最早的青铜文化(见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这里主要讲公元前第 1千纪的希腊文化。这一时期的希腊文化是适应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占有制一定发展阶段希腊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反映、服务于这种发展的;是希腊人广泛吸收周围各民族,尤其是古代西亚、北非诸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并创造性地予以改造和发展的结果,是不同地区的希腊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神话和宗教古希腊文化发轫时期,神话和宗教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希腊人创作了许多具有永恒魅力的神话。希腊的宗教有过对宇宙万物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并从图腾崇拜发展到拟人化。古希腊众多的氏族部落共同体都曾有自己的神,后来有了城邦的神和在整个希腊世界得到普遍尊重的神。公元前 8世纪末至前7 世纪初的诗人赫西奥德已经在他写的《神统谱》中叙述了以宙斯为首的包括波塞冬、阿波罗、雅典娜、赫拉等在内的神的家族。

宗教在希腊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作用是有区别的。在阶级分化还不严重,所有氏族成员都参加生产劳动的时候,许多神与劳动过程有关。如赫尔墨斯放牧,雅典娜栽培橄榄,阿尔忒弥斯打猎等。当氏族贵族成为公社的统治者的时候,神便成了他们的保护者和权力的源泉。执掌祭祀大权的氏族贵族运用手中的宗教权力,控制和奴役普通氏族成员。他们利用据说来源于神或是得到神的保护的不成文法,对氏族成员进行裁判。当氏族贵族的统治由于城邦制度的发展而遭到削弱或摧毁时,把全体公民联系在一起的具有整个城邦性质的宗教便应运而生。为城邦全体公民奉祀的神建庙和设立节日,是其具体表现。在雅典,所有重要的祭祀活动都被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各种节日庆典成了加强公民团结的重要手段。在希腊化时代,埃及和西亚诸国的众多宗教信仰对希腊人产生了广泛影响。托勒密王朝的国王大力推行对兼备埃及神和希腊神特征的塞拉皮斯的崇拜。

建筑和艺术希腊人的祭祀仪式一般不在庙内,而在庙前举行,因此庙的规模不大。最早的神庙为木结构,后来发展为石结构,多用希腊盛产的大理石建筑。公元前7世纪以前, 在科林斯等地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神庙,其结构显然脱胎于迈锡尼时代的“麦加隆”(正厅)。公元前7世纪形成了两种围柱式神庙构筑法,即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前者盛行于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地区、大希腊和西西里岛,后者则为小亚细亚的希腊人广泛采用。作为希腊建筑基础的柱式结构是希腊人的伟大创造,对后世影响深远。公元前 5世纪末,在伊奥尼亚柱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科林斯柱式,并于公元前 4世纪被广泛采用。神庙的装饰从无到有,在很长时期内,塑造神像和装饰神庙、祭坛是希腊绘画家和雕塑家施展才能的主要方面。古希腊雕像—掷铁饼手除塑造神像外,希腊雕塑家还创造了众多的被理想化了的人体雕像,其中包括大量表现优秀运动员的雕像。早在公元前 7世纪就出现了称为“库罗斯”的石质裸体男青年雕像。在手法上,希腊雕塑家长期致力于表现运动中的人体姿态,取得了巨大成就。公元前 4世纪的雕塑家开始注意表现人的情感。在希腊化时代出现了一些描写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作品。

公元前 5世纪希腊雕塑艺术的代表人物有以表现运动中的竞技者著称的米隆,以精妙的青年运动员青铜雕像闻名的波利克利图斯和以雕塑神像享有盛名的菲迪亚斯(活动时期约公元前490~前430)。菲迪亚斯创作的奥林匹亚宙斯庙中的宙斯像,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他领导建筑的耸立于雅典卫城上的帕台农神庙(设计师为伊克蒂诺和卡利克拉特),至今仍被视为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他为这座神庙塑造的雅典娜女神像也享有盛名。公元前 4世纪的卓越雕塑家有普拉克西特利斯、斯科帕斯和利西波斯。

陶器的造型和各种器皿上的绘画是古希腊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元前 7世纪起,希腊的陶器绘画已经显示出不同的地方特色。公元前 6世纪下半叶,雅典的陶器绘画得到高度的发展。在陶器天然的红色表面用黑色作画的黑画陶初享盛名,取而代之的是更便于现实地表现人体和动作的红画陶,即画面本身是陶器天然的红色,而其余空间皆为黑色。

文字、诗歌和戏剧 公元前 8世纪,希腊人在改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这是希腊人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现在的希腊字母是不同地区的古希腊人不断改进的结晶。这种不仅能够表现辅音,而且能够表现母音的字母,成为拉丁字母的前驱。

古代希腊人留下了不朽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一译《奥德修纪》)。教喻诗、抒情诗等不同题材诗歌在古希腊大放异彩,出现了赫西奥德、萨福、品达罗斯、西摩尼得斯、卡利马科斯等富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各异,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所处时代的风貌。

悲剧和喜剧创作是古希腊人在文化方面的又一伟大贡献。无论悲剧或喜剧,都是在公元前 6世纪下半叶产生于雅典,都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有关。组织戏剧演出是雅典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公元前 5世纪,雅典的伟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不断完善悲剧的表演形式,通过神话传说,深刻反映现实中公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而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独特的结构,表达了作者对迫切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见解。公元

前 4世纪下半叶著名剧作家米南德的作品,提供了许多关于当时社会的珍贵资料。公元前 4世纪,圆形剧场成为希腊最流行的建筑物。在希腊化时代,体育馆和剧场是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建筑。公元前 4世纪下半叶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埃皮达鲁斯修建的剧场至今保存完好,每逢夏季那里常有古希腊戏剧上演。

演说术 由于政治斗争和众多诉讼的需要,古代希腊出现了一系列著名演说家,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演说辞。例如吕西阿斯、伊索克拉底、狄摩西尼、埃斯基涅斯等。

哲学和史学 以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前270)、芝诺(公元前335~前263)等人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崇高

地位,为后世各个流派的哲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源泉。

古代希腊产生了许多著名历史学家,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波利比奥斯等。他们的著作广泛记载了各种事件,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希腊化时代科学渐与哲学分离而趋于分门别类的探索。亚历山大里亚、帕加马、罗德斯等地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地理学、医学、天文学、数学、植物学、解剖学、物理学等学科都有重大发展。对过去典籍的整理取得了重大成就。学术上的代表人物有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植物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数学家欧几里得、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以及出生于萨莫斯岛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科斯、生于尼凯亚的天文学家喜帕恰斯等人。他们都在学术思想发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阿基米德和欧几里得的著作今天仍有意义。

希腊化诸国相继沦为罗马的行省之后,在地中海东部地区希腊文化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对罗马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总的来看,希腊文化随着城邦的衰落而式微。

Kelite wenming he Maixini wenming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Cretan civilization and Mycenaean civilization

公元前第3千纪末和前第2千纪分布于克里特岛及其周围地区以及希腊大陆的青铜时代文化。史称爱琴文明。

德国学者H.谢利曼、希腊学者C.特孙塔斯、英国学者A.J.伊文斯和A.J.B.韦斯等人在迈锡尼、克里特岛和

爱琴海其他岛屿上进行的考古发掘,英国学者M.G.F.文特里斯对线形文字B的释读,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学者对上述文明的研究。

克里特文明青铜时代中、晚期文化。又称“米诺斯文明”(源于古代希腊神话中之克里特王米诺斯的名字)。地中海东部的克里特岛是古代爱琴文明的发源地,欧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中心。约公元前第 3千纪末出现了青铜文化,公元前第 2千纪初产生了欧洲最早的以克诺索斯为中心的奴隶占有制国家。克诺索斯位于克里特岛北部,这里最早的宫殿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兴建于新石器时代的居民点内。这个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得以发展,与东地中海沿岸的贸易频繁,与埃及、腓尼基、小亚细亚、西西里、意大利等地有广泛的联系。接着在法伊斯托斯、马利阿、扎克罗斯等地也都出现了宫殿。克诺索斯的后宫殿来毁于地震或战祸,旋又重建,而且更加雄伟。这是一个由多座两层以上楼房组成的完美建筑群,有专供举行祭祀的场所(见彩图克诺索斯王宫)。公元前1500年左右,克诺索斯和法伊斯托斯等地的宫殿同时遭到破坏,有人认为是由于锡拉岛附近的火山爆发。公元前1450年左右,宫殿遭到人为破坏,可能是由于巴尔干半岛希腊人的入侵。从这时起希腊人成了克里特岛的主宰,并逐渐与当地原有居民融合,克里特文明亦随之结束。

克里特出土了包括著名的“蛋壳陶”等多种精美陶器,以及大量青铜武器、金器和宝石雕刻。克诺索斯的宫殿中有多幅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彩色壁画。

公元前第 2千纪初在克里特出现了象形文字。后来象形文字被简化,形成以线条表示轮廓的线形文字。早期的线形文字称为线形文字A,在克里特的许多器物上都有发现,不过迄今未能释读。公元前第 2千纪中期希腊人入侵之后,出现了线形文字B,这是用来记录希腊文文书的,多写在泥版上。这种泥版文书在克里特岛仅见于克诺索斯。

克里特女神像

迈锡尼文明青铜时代晚期文化。分布于希腊大陆及爱琴海诸岛。因当时希腊最强的王国及其首都迈锡尼而得名。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人开始在巴尔干半岛南端定居。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起逐渐形成一些奴隶占有制国家,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中部希腊的忒拜、奥尔霍迈诺斯、格拉斯和雅典以及帖撒利亚的约尔科斯等地陆续出现过卫城、宫殿和规模宏大的圆顶墓;其中尤以迈锡尼的这类建筑最为雄伟,它的卫城入口是著名的狮子门。(见彩图迈锡尼狮子之门遗址)

迈锡尼墓穴遗址

在忒拜和迈锡尼都发现了线形文字 B泥版文书以皮洛斯出土最多。这些泥版文书大多出于公元前13世纪。每块上的文字,少的三、四个,多则达百余,以简短者居多。线形文字B由三种符号组成, 即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计数符号。文书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归结为财产目录,涉及劳动者的人数,牲畜和农产品的数量,土地的数量,祭品的多寡,武器数量等。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经济、政治、宗教和社会结构,说明当时已存在奴隶占有制国家,自由民有贫富之别。 迈锡尼、梯林斯、皮洛斯等地出土的精美手工艺品、 青铜武器、金器和陶器的风格受到克里特文明的强烈影 响,尤以迈锡尼文明早期的器物最为明显。但是,迈锡 尼文明时期的物品形制和纹饰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壁画中战争题材占有重要位置。公元前1400年以后的一百多 年内,迈锡尼文明各中心与地中海地区的许多地方有频繁的商业联系根据荷马史诗的记载以及其他传说,以迈锡尼国王为首的希腊诸邦军队曾与位于小亚细亚的特洛伊进行长 达十年的战争。谢利曼开始的在特洛伊旧址进行的多年 发掘说明,这里长期是一个文明中心。今多数学者认为, 特洛伊战争可能发生于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或前12世纪 上半叶。公元前12世纪起,迈锡尼文明渐趋衰落,宫殿、文字、国家相继消失,以致有关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 明时期的许多国家的历史长期仅存于传说之中。至于迈锡尼文明衰落的原因,或曰由于内乱,或曰由于多利亚 人入侵,或曰二者兼有。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对后来希腊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历史上都有哪些地跨亚欧非的帝国?

历史上都有哪些地跨亚欧非的帝国呢?
第一个帝国: 波斯

波斯是伊朗在欧洲的旧称译音。历史上在这一西南亚地区曾建立过多个的帝国。

波斯和伊朗
自从前600年开始,希腊人把这一地区叫做“波斯”。这个名称来自于波斯的一个地区帕斯(Pars)。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个地区和位于这一地区的国家。而波斯人则从萨珊王朝 开始称呼自己的国家为“伊朗”,意为“雅利安人的家园”。

1935年,波斯国王礼萨·沙·巴列维宣布国际上该国应被称作“伊朗”。但波斯一词在这之后还有人使用。

在中文里,“波斯”被用于描述1935年之前的事,或该民族从古就有的事物,如波斯语和波斯地毯。现代政治、经济等事物则用“伊朗”一词。

波斯诸帝国
在波斯,历史上有多个帝国先后建立、兴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648年-前330年)

居鲁士二世大帝阿契美尼德帝国,又称波斯“第一帝国”。公元前54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二世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前539年,居鲁士占领巴比伦。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向东大流士进军印度河流域,在西线对希腊的进攻则由于马拉松战役(前490年)的失败而功败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后来再度对希腊用兵遭受失败。

阿契美尼德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希腊时期(前330年-前170年)
前334年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大军击败大流士三世,波斯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的帝国很快就分崩离析。亚历山大手下大将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叙利亚为中心,统治波斯地区。

这一时期波斯成为东西方的交流的一个枢纽:丝绸之路由此连接中国,佛教从印度传来,琐罗亚斯德教则西去影响了犹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后期在前238年东部的安息(帕提亚)和大夏(巴克特里亚)独立之后,东部被贵霜王朝所扰,西面又面临罗马帝国的扩张,最终被罗马帝国和安息瓜分。

安息帝国(前170年-226年)
安息帝国位于今天的伊朗的东北部,与罗马帝国隔幼发拉底河为界,首都泰西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两个帝国之间连年战争。同时安息帝国与东邻贵霜王朝也是战事频传。帝国国力衰竭,各地军阀割据。

萨珊王朝(226年-650年)

亚兹德的琐罗亚斯德教神庙226年阿尔达希尔一世经过两年的战争,推翻安息帝国,建立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萨珊王朝因阿达希尔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国之后第一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萨珊帝国多次与罗马帝国开战,曾俘虏过一个罗马的皇帝。

萨珊帝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全体人民分为教士、军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则得以发展。

由于对东罗马帝国的连年征战,萨珊帝国对臣民横征暴敛,同时加强对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乱迭起,在629年和642年,两任皇帝遇刺,帝国终于崩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珍物、训象等。1970年,在甘肃张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帝国崩溃后,萨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儿子俾路支逃到了中国。

伊斯兰教时期(650年-1290年)

786年-809年哈伦·拉希德统治时期的阿拔斯王朝诸行省混乱的萨珊帝国迅速被新兴的伊斯兰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国击溃。波斯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语成了通行的语言,伊斯兰教迅速取代了琐罗亚斯德教,各地大量兴建清真寺。

750年阿拔斯王朝统治阿拉伯帝国,而波斯人则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这期间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发展。

9世纪后,阿拔斯王朝因内部叛乱不治而国势日衰,割据局面形成。1037年从东北方来的塞尔柱人占领波斯,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蒙古人的统治(1219年-1500年)
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军灭花剌子模,之后他的孙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儿汗国。1295年伊儿汗国大汗入伊斯兰教。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为帖木尔帝国的一部分。帖木尔死后波斯陷入混乱和割据。

伊儿汗国时期,是中国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发展的时期。不少精通中国天文、历法、医药的学者随旭烈兀来到波斯进行交流。

1405年到1433年,中国明朝的穆斯林太监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多次到达波斯。郑和在斯里兰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尔语、波斯语三种文字写成。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在明朝穆斯林的经堂教育中广被使用。

萨非王朝(1500年-1722年)

阿拔斯大帝萨非王朝(又译萨法维王朝)是一个突厥人建立的帝国,其建国的英主伊斯迈尔一世统一波斯,并把疆土扩展到今天的阿塞拜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叶派的“十二伊玛姆”教义为国教。萨非王朝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争不断。1588年阿拔斯大帝继位,迁都伊斯法罕,与土耳其讲和,赶走乌兹别克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波斯湾中的小岛巴林,使波斯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欧洲人的“大博弈” (1722年-1914年)
1722年俄国的彼得大帝联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入侵波斯,之后波斯国内又爆发了逊尼派教徒为抵抗被迫强制信奉什叶派的暴动,萨非王朝灭亡。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尔王朝的统治下,被北面的俄国和东面以印度为基地的英国所蚕食,其领土中分出了英国势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国势力的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英在此的战略竞争被称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之后(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的俄国、土耳其、英国(经阿富汗)和德国(经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军队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战后波斯北部被英国驻军控制。1925年礼萨·沙·巴列维推翻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而直到冷战期间,英国及苏联还一直对波斯保持影响力。

1935年,礼萨·沙·巴列维将波斯在国际上更名为伊朗。

第2个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帝国)

马其顿帝国是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其疆域东自阿富汗及印度的西北部,西抵意大利,北从中亚细亚、里海和黑海起,南达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起源

马其顿地处希腊东北边睡,其民族渊源尚无定论,可能是伊利里亚人(Illyrians))、色雷斯人(Thrance)和希腊的多利亚人的混血后裔。由于偏僻落后,被繁荣的希腊称为野蛮人。约在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马其顿完成了统一,实行君主制。

崛起

马其顿在希波战争初期依附于波斯,但又背着波斯人给希腊人暗送情报。公元前5世纪末,国都从西北山区的埃格(Aigai)迁往东南沿海的佩拉(Pella)。到公元前4世纪,摄政王腓力二世(Philip II)(公元前359—前336年)在废黜幼主,自立为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腓力二世借鉴希腊的先进经验,并采取的马其顿特色的举措,强化王权、削弱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的权力,推行币制改革,采用金银复本位制。最重要的是他的军事改革,建立了一支忠于国王的常备军,创建了强有力的马其顿方阵。后来他又侵占了色雷斯的金矿,每年又有一稳定的收入以扩充军事。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超过了希腊其他城邦的军队。腓力为了准备进军东方各国,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舰队。
腓力二世在国势强大后,趁着希腊处于城邦混战之际南下侵略希腊。公元前338年,以雅典、底比斯为首的反马其顿盟军与马其顿军决战于中希腊的克罗尼亚,盟军惨败。第二年,腓力在科林斯召集各邦开会,宣布什腊各城邦成立联盟,几乎全希腊都承认了马其顿的霸权,并决定进攻波斯。公元前336年,腓力在他女儿的婚宴上遇刺身亡。王位由腓力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即亚历山大大帝)继承。

征服

亚历山大帝国地图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腊各邦再度出现丁反马其顿起义。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继位以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之内迅速镇压了叛乱。
前334年春,亚历山大渡过了赫勒斯滂海峡进攻波斯帝国,亚历山大的军队与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军队在小亚细亚的格拉尼库斯河(Granicus)畔首次展开会战,希腊军大胜,不到半年即占领小亚细亚。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率军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Issus)平原大败大流土三世亲率的10万多波斯军,俘虏了大流士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大流士三世向东溃逃。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征服了叙利亚、腓尼基各城市。次年又征服了埃及,在埃及建筑了一座新城叫做亚历山大里亚。
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1年春季又离开埃及,继续东征。渡过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十月间在阿贝拉又与大流土三世军队发生战争。报传说波斯军队约有四十万人之多,有马步队、象兵,但皆被亚历山大击败,大流士三世又东逃。亚历山大继续前进攻克了巴比伦城。他从巴比伦又东行,进入波斯本土,占领波斯的苏萨与波斯波利斯两个都城,获得大量金银及珠宝后放火焚毁波斯波利斯城,杀戮其居民,以报复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纵火焚毁雅典城的仇恨。以后三年间亚历山大又镇压了波斯东北部零星反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亦被其部下所杀,波斯灭亡。
公元前327年又进兵印度。他统帅大军从里海南岸东进,经过帕提亚,征服阿富汗,进入印度,战败印度反抗者,平定旁遮普,拟沿着印度河继续南下。但其部下兵士在外转战连年,甩归心切,又因印度多雨、天气酷热,士兵饱受痛著,几至公开哗变,亚历山大乃把印度征服部分分为三省并留驻兵而还。
公元前324年初,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新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马其顿帝国(也称为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突然患恶性疟疾,发病10天后就离世,仅33岁。
分裂

亚历山大死后,希腊各国及波斯各地,都乘机反抗。亚历山大部将又互相厮杀,争夺土地,帝国就立即陷入混乱状态,最后分裂为三个比较巩固的国家。他的部将托勒密占领埃及及叙利亚南部,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塞琉古占领了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及叙利亚北部,建立了塞琉古王朝,凯山得占据马其顿和希腊建立了马其顿王国。这三个国家是后期希腊时代最强大的国家。这些后期希腊国家存在约有三百年,罗马于公元前146年灭亡迦太基后,又向东发展,这些国家都先后被罗马征服。

第3个帝国: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476年)是一个古代罗马的国家,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在当时占据了整个地中海。通常把罗马帝国分为前期帝国时期(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时期(193年—476年),也有人又从后期帝国中分出3世纪危机时期(193年 —284年)。罗马本来使用拉丁语,但随着领土扩张至希腊、中东一带,希腊语变成了主要语言。就连当时成书的新约圣经也是用希腊语写成。由于语言上的分歧,罗马帝国在五世纪分裂成为东、西两个帝国。罗马帝国自建立以来,一直对外扩张,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级大国。
罗马帝国的建立

后三头同盟瓦解后,屋大维、安东尼分掌罗马的东西部,双方矛盾日趋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希腊的亚克兴会战。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埃及女王认为安东尼获胜无望,将自己的军队撤回埃及,安东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维随后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东尼自杀,埃及也被罗马占领。

前27年,屋大维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权,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元首(Imperator,或可译作“凯旋大将军”)、元帅、最高的代行执政官、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第一元老等,并获得了“奥古斯都”和“祖国之父”的称号。屋大维的这场精彩的演出宣布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前期帝国时期

自屋大维在前27年建立元首制,罗马帝国进入前期帝国时期。屋大维在位期间,对外征战,将帝国版图扩大到了多瑙河以南。屋大维的统治为随后的百余年带来了很长一段时期的稳定局面,称之为罗马和平时期。

14年奥古斯都逝世,养子提比略继位,开创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到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在位)时,对外发动战争,攻占了不列颠南部、日耳曼尼亚、叙利亚和非洲北部地区。到尼禄继位(54年—68年在位),由于他统治残暴,引起人民反抗,并导致了犹太战争。经过一些行省总督争夺皇位的内战,韦斯巴芗最后在69年建立了弗拉维王朝。

弗拉维王朝经过提图斯和图密善两位皇帝的统治,涅尔瓦于96年继位,开创了安托尼乌斯王朝,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五贤帝时代。这五位皇帝谦虚,爱戴臣民,这段时期也是自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罗马帝国的基础设施,如:法律、道路交通、度量衡、货币制度都在这个年代得到统一,并通行全国。有文人将这个年代称赞为“人类最幸福的年代”。
五贤帝时代权力交替方法非常平安。各个皇帝选择其承继人,然后收养他为义子,如此避免了权力交替前后的政治动乱。由于这些皇帝没有血缘关系,五贤帝时代不能算为一个朝代。以下为五贤帝时代的五位皇帝。

96年—98年 涅尔瓦(Nerva)
98年—117年 图拉真(Trajan):在位时开拓疆土,在他死时帝国版图达到最大极限。东到美索不达米亚,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颠,北至喀尔巴阡山脉和黑海北岸,地中海成为了帝国的内海。
117年—138年 勇帝哈德良(Hadrian)健全了帝国的官僚机构。
138年—161年 安托尼乌斯·披乌斯(Antoninus Pius):此时罗马帝国达到极盛。
161年—180年 哲学家皇帝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Marcus Aurelius):此时帕提亚帝国屡犯边疆,北方蛮族也乘虚而入。帝国的实力开始出现颓势。
180年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被杀,由亲生儿子康茂德(Commodus)继位。192年康茂德被杀,安托尼乌斯王朝告终。

后期帝国时期

193年—284年间,随着叛乱事件增加,军队的力量不断增强,从而威胁到皇帝的施政。50年内有26位军人篡位,历史将这些篡位者称为“军人皇帝”,也称为三十僭主。这一时期也被称为3世纪危机时期。塞维鲁王朝(193年—235年)灭亡后,政局混乱,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在内的高卢帝国(259年—273年),在东方产生了地处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帕尔米拉帝国(262年—272年)。奴隶和隶农起义遍及意大利和行省。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284年—305年在位)取得了帝国政权,最终把这个混乱局面收拾过来。他把皇帝的权力、以及整个帝国一分为四,分别由两位正帝(奥古斯都 Augustus)及两位副帝(凯撒 Caesar)共同治理,使罗马帝国得到暂时的安定,称之为多米那特制(也叫四帝共治制Tetrarchy)。当时除了他以外,他把另一个正帝的位置给了马克西米安,让他统治帝国的西部,而自己则成为东部的正帝。其中最高的统治者是戴克里先。这也被认为是罗马帝国分裂的渊源。另一方面,虽然他一人的成功,但对基督教的迫害失败,使他死后再次引来混乱。

306年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一世做皇帝,重新统一帝国,废除四帝共治制。虽然同样强力执行专制,但却选择和基督教势力妥协,并于西元313年公布米兰敕令,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与此同时,将国都迁往东部拜占庭,并改国都名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后,争夺帝位的斗争重新开始。他的三个儿子和两个侄子分治帝国。

狄奥多西一世(379年—395年在位)当政时一度恢复统一,但他死后,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西罗马帝国接连不断发生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北非的阿哥尼斯特运动动摇了帝国的政权。378年西哥特人大败罗马军队,410年攻占罗马城,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于439年在北非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匈奴人452年侵入意大利,在高卢东南部,457年出现了勃艮第王国。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军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

东哥德族的领袖狄奥多里克(Theodoric)率领东哥德族人打败奥多亚克,自立为意大利统治者。于是,西罗马帝国的中心地带——意大利半岛——成了东哥德王国的土地。

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神圣罗马帝国

严格地说,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帝国没有合法的直接关系,相反地,它是作为罗马帝国侵略者之一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但是西元962年,罗马教廷承认了神圣罗马帝国是西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后来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国也承认了它的这一地位。直到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一世推翻,宣告解体。
第4个帝国: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尽管拜占庭的文化和语言大多数是希腊的,但拜占庭人将自己视为罗马人,对东罗马的罗马人来说,这并不自相矛盾。他们的语言是希腊语,他们的文化在许多世纪中是希腊文化,但到7世纪为止他们的官方语言是拉丁语。他们周围的国家(东方的波斯帝国和阿拉伯帝国,西方的欧洲国家,北方的俄罗斯)都将他们称为罗马人。假如有人将他们称为“希腊人”,那么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因为“希腊人”表示“原始人”。一直到17世纪这个帝国不被称为拜占庭帝国。从 17世纪开始,西方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的罗马帝国与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个称法。这个称呼来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前身:古希腊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创建

3世纪后期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头制的制度来更有效地管理庞大的罗马帝国。他将整个帝国分为两部分,在意大利和希腊各设立一个皇帝,辅佐他们的各设一个副皇帝。这个分裂一直维持到4世纪。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重新将自己立为整个帝国的唯一皇帝。君士坦丁决定建立一个新的首都,他选择了拜占庭(今天的伊斯坦布尔)。330年这个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称之为新罗马(Nova Roma)。但一般人称之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为君士坦丁之城)。这个新的首都成为他的管理机构的中心。君士坦丁也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虽然在君士坦丁的统治时期这个帝国还不是拜占庭帝国,但基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一个特性,是它与相信多神教的罗马帝国的分界线。

另一个分界线是378年的亚得里安堡战役。这场败仗,以及皇帝瓦林斯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国和中世纪帝国分家的时间。瓦林斯的继承人狄奥多西一世(有时也被称为大帝)将整个帝国再次分开。395年他将这两部分分别交给他的两个儿子阿卡狄奥斯和诺里。阿卡狄奥斯成为东部的统治者,诺里成为西部的统治者,他的首都是米兰。从这个时候开始东部的这个帝国一般被称为东罗马帝国,或拜占庭帝国。
文化

东罗马帝国的主宰文化是希腊文化。希腊语不但是日常用语,而且是教会、文学和商业的共同语言。对于当时的罗马人来说,今天对“西部的拉丁帝国”和“东部的希腊帝国”的区分,以及今天所强调的东部的帝国并不是“真正”的罗马帝国,并不重要。罗马帝国是一个多语言的帝国,东罗马并不例外。在这个国家里有希腊人、弗拉赫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埃及人、叙利亚人、依利里亚人和斯拉夫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希腊文化从帝国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条克、以弗所、塞萨洛尼基和亚历山大传向全国。虽然当时还不很明显,但东罗马帝国在其学者如约翰·桂索斯通的印象下发展了他们自己风格的基督教。

第5个帝国: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西亚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个伊斯兰封建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经行记》、《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等,均称之为大食国(波斯语Tazi或Taziks的译音),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 (在拉丁文中意指"东方人们的帝国")。帝国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神权共和时期和倭马亚王朝、阿拔斯王朝两个世袭王朝。帝国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继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改变了周边许多民族的发展进程,在中世纪的历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6个帝国: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鄂图曼土耳其语:Osmanlı İmparatorluğu或Devlet-i Aliye-i Osmaniye)亦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译作奥托曼帝国或鄂图曼帝国,是1299年到1922年在目前土耳其、部分中东、部分北非的突厥族国家。由塞尔柱土耳其人(Seljuq Turks)创造。创始人是奥斯曼一世。

建立

奥斯曼土耳其人(简称土耳其人)为突厥人的一支,原居中亚,信奉伊斯兰教。13世纪初迁居小亚细亚,副属于鲁姆苏丹国,在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

1293年酋长奥斯曼一世(Osman I,1259-1326)乘鲁姆苏丹国瓦解之际,打败了附近的部落和东罗马帝国,自称埃米尔,独立建国。穆拉德一世(Murad I,1359-1389年在位)时,改称苏丹。

1324年,他们夺取东罗马帝国的布鲁萨,并定都于此。从此被称为奥斯曼帝国,这支土耳其人也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人。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马其顿帝国),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00年。
波斯帝国 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
罗马帝国 公元前30年—公元395年(分裂)
拜占廷帝国(东罗马) 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
阿拉伯帝国 公元632年—公元1258年
奥斯曼帝国 公元1299年—公元1922年
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国家只有五个
分别是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绝对正确
初中历史考过,就这五个,印象深刻,绝对没错
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 马其顿帝国 奥斯曼帝国

高分求十字军历史上所有的战役名称!!!

以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为主,最好有详细资料!!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年-1192年)是由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国军队所组成的联军,为抢下被回教叙利亚的“萨拉丁”占领的耶路撒冷。但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在小亚细亚坠水而死,德军随即撤退。英法联军经海路到达圣地,前进到耶路撒冷。不久之后,英法联军的领袖发生纠葛,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因而下令撤回军队。由于兵力薄弱,无法有效攻击而决定撤退。此后,十字军国与并与埃及、苏丹、萨拉丁立约,准许朝圣者自由前往圣城
腓特烈一世 Friedrich I,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约1122年—1190年6月10日)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德意志国王(1152年—1190年在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155年加冕)。他也是德意志的士瓦本公爵(称腓特烈三世,1147年起)和义大利国王(1154年—1186年)。他的父亲是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母亲是巴伐利亚的朱迪丝(属韦尔夫家族)。按亲属关系,他是皇帝康拉德三世的侄子。
国内政策
腓特烈一世像所有有才干的皇帝一样,试图在德意志境内驾驭桀骜不驯的诸侯。他在1158年颁布采邑法令,要求所有接受采邑者为皇帝服兵役。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是把大的诸侯领地分割成多块,因此在1156年将奥地利从巴伐利亚公国分出来,使之成为独立公国。腓特烈一世企图把王室直辖的领地连成一片,并仰赖家臣进行统治。

[编辑] 对义大利的入侵
腓特烈一世对义大利的强烈兴趣使义大利事务成为他生命中最主要的部分。为了征服伦巴第诸城市,使这些富饶的地区成为帝国的税收来源,腓特烈一世长期执行侵略义大利的政策。他对义大利进行过5次军事入侵(1154年,1158年,1163年,1166年和1174年)。1158年腓特烈一世颁布所谓伦加利亚敕令,强行将伦巴第地区诸城市置於皇帝任命的市长管辖之下。这些城市中最强大的一个,米兰,拒绝服从命令,结果引起1158年腓特烈一世的入侵。日耳曼骑兵将米兰几乎彻底破坏。德国骑士的暴行使这些城市团结起来,他们与教宗联合,在1167年组成了伦巴第联盟。1176年,伦巴第联盟彻底打败了腓特烈一世,迫使他在1183年的康斯坦茨和约中取消了伦加利亚敕令的一切决定。不过腓特烈一世的义大利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安排儿子亨利与西西里王国的继承人康斯坦西娅结婚,霍亨斯陶芬王朝取得了对西西里的统治权。然而,正是西西里领地成为后来霍亨斯陶芬王朝与教宗残酷争斗的根源,这场争斗最终使霍亨斯陶芬家族被斩尽杀绝。

[编辑] 与狮子亨利的斗争
虽然腓特烈一世和他的帝国威名赫赫,但在业已形成诸侯割据的德意志,他的中央集权政策仍然受到强有力的挑战。他的主要敌人和竞争对手是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亨利并在1156年兼领了巴伐利亚。1174年,由於狮子亨利拒绝参加对义大利的军事行动,腓特烈一世向亨利进攻并将之打败。亨利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剥夺,只保住了不伦瑞克和吕讷堡。但腓特烈一世并未将狮子亨利被没收的领地划入王室领地,而是将它们分给了其他公爵。从此这就在德意志成为一种惯例,即被没收的公爵领地只能短期为皇帝所拥有。

[编辑]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和腓特烈一世的去世
1189年,腓特烈一世在与教宗和解后,与狮心王理查和腓力二世·奥古斯都一起领导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然而,他毕竟未能到达圣地。他在小亚细亚的萨列法河中意外溺死。

腓力二世是1189年~1192年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领袖之一。欧洲的另外两位重要君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和英王理查一世也参加了这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毫无成果:腓特烈在小亚细亚渡河时淹死,腓力二世与理查矛盾明显而分道扬镳(腓力于1191年返回法国)。理查单独与穆斯林领袖萨拉丁议和后,在返回途中被新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的封臣、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俘虏。亨利六世后来成为腓力二世的重要盟友,他们在反对理查的问题上是意见一致的。腓力二世不断蚕食金雀花王朝领地的行为终于引起理查的反击:在佛兰德伯爵博杜安九世和纳瓦拉国王桑乔六世的支持下,理查一世在法国本土向腓力发起攻击。一时间腓力二世似乎腹背受敌,因为桑乔六世从南方侵袭法国。但是理查一世的运气很不好。在与腓力二世艰难地达成了一个为期5年的停战协议(1199年1月13日)之后,理查去围攻其宿敌利摩日子爵的领地沙吕斯堡。他在是役中被箭射中,不久因伤重去世。理查对腓力的战役没有取得任何重要结果。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3/Sceau_Philippe_Auguste.jpg
腓力二世的御玺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1/Couronnement_de_Philippe_Auguste.jpg
腓力二世的加冕式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年—1099年)共有两队。

十字军的正式组成是由两次宗教会议与两位宗教重要人物的号召行动所促成,会议为在意大利帕辰察与同年冬在法国克列芒(Clement)所召开的基督教会议,人物为主持会议的教皇乌尔巴诺二世(Urbanus II)与四处宣传打动人心的隐士彼得(Pierre l'Ermite)。圣地耶路撒虽早在7世纪初就已沦陷于阿拉伯人手上,但阿拉伯统治者都允许欧洲基督教徒来此朝圣,四百年间原本相安无事,真正起因为11世纪初圣地耶路撒冷被崛起土耳其人占领,迫害当地基督徒并禁止朝圣,诸多迫害消息已不断地被返回欧洲的朝圣者所陈述传播,1095年隐者彼得朝圣返欧后,带回了耶路撒冷主教向西欧教廷求救的呼声,彼得到处奔走呼号,而掀起收复圣地的热潮。
教皇乌尔巴诺二世在1095年11月在意大利帕辰察召开宗教会议,正好东正教的拜占庭皇帝派来特使在会议上痛陈土耳其西侵的压迫,于是教皇在会议上疾呼西欧应收复圣地并解叫同为基督教兄弟的危难,但对抗强大的回教势力必须有更多的团结势力,于是教皇在同年11月冬天在法国克列芒召开更大的基督教会议发表演说以号召更多响应者,此次参与会议多达数万人并且包含了各地大主教与封建贵族骑士与平民,造成贵族与平民间热烈响应,并且确立以十字记号为军队徽帜,制订大量徽章大量发放,十字军的名称由此而来。
克列芒会议虽然造成法国封建贵族与平民热烈回响,但教皇乌尔巴诺二世利用教廷权力解放了贵族庄园的农奴甚至罪犯,并且可免除隶属关系与罪行,使的欲响应的贵族骑士们暂缓发军,但任何理由已无法阻止这群宗教狂热份子, 第一队是由隐者修士彼德与贫穷骑士华尔脱所率领,此支十字军由二万名贫农、流民、罪犯与随军妇孺组成,称为“先驱十字军”。原本预定大军集合出发的时间是圣母升天日,也就是1096年8月15日,但是在这一年的2月份,就这一支队伍急不可待地踏上了征程,他们的领袖是法国亚眠修道院的隐士彼德。此支军队没有纪律,所经之地不仅强迫当地民众归依并以犹太人出卖耶稣致死为由在日耳曼境内大肆杀害犹太人,并因无后勤支援而对当地抢劫等暴行。先驱十字军途经日耳曼时还另外号召五千多人由日耳曼人农夫们组成的十字军,但军纪与武器装备低落,毫无地理知识,出征不久就经常迷途,饿死无数,并巳有好几千人病死于途中,又遭到匈牙利蛮族攻击,虽然到达君士坦丁堡也只剩下数千人,拜占庭方面赶紧提供船只送走这群失控的狂热分子,但他们不听劝告等候精锐后援,急着冲向土耳其人于是被土耳其人全部屠杀,彼得则在大军停留君士坦丁堡时候已折返欧洲。

另一队由欧洲法兰克、日耳曼贵族骑士组织为主力的十字军,这支十字军由相当复杂的势力组成,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法国国王菲力普一世、英国国王威廉二世都以国内不安定为由拒绝号召,但三位君主都受到教皇逐出教会(破门律)。因此组成十字军的力量皆由封建领主公爵率领,会集军队浩浩荡荡多达五十多万,,在西元1097年齐集君士坦丁堡,但是当时封建贵族毫无文化又野蛮,军纪荡然无存,沿途劫掠,进入小亚细亚苦战数个月,占领了叙利亚首都安提阿城市,然而土耳其随即增援二十万大军并进行包围,城内存粮已尽且拜占庭援军因误听十字军以败讯息而折返,但之后发生圣矛事件激起十字军的宗教狂热,经过了两年的苦撑被围困的安提阿得以解围。
1099年十字军休养整备半年后,南下进攻耶路撒冷,法提玛王朝阿拉伯守军虽然重创十字军攻势,但六月中旬几艘热内亚补给船带来补给而改变情势,十字军之中又传出显圣消息而士气如虹,最终攻克圣城耶路撒冷,大肆劫掠七天,军民不分包含妇孺皆被杀戮达7万多人,在血泊中收复了沦陷四个多世纪的圣地耶路撒冷。统帅戈弗雷以圣墓守护者之名摄政,实际上拥有国王权力,并击退埃及法提玛的反攻,稳定耶路撒冷政权。

十字军随即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并分封各领地给予有战功的将领,其后三个封建统治区为伊德萨伯国,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国。征服圣地后扩大战果取得地中海地区的港口雅法、泰尔、亚克、贝鲁特,则割让给威尼斯、比萨、热内亚作为代价,偿付这些意大利城邦的运输补给与支援援助。1100年戈弗雷以三十八岁去世,其弟包尔文继位,圣地因为需要防卫能力于是组成三种基督教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

1143年耶路撒冷国王传位第四代仅十二岁的包尔文四世,此时封建主互斗与内乱不已给予回教徒反攻机会。公元1144年,回教徒再度攻下伊德萨伯国,逼近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国王向法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康拉德三世求援,1147年法德发动以保卫圣地为号召的第二次十字军东征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年—1149年),1144年,于塞尔柱突厥人于占领爱德沙,逼近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为了响应耶路撒冷王国的请求,由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发起,从欧洲出发东征。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故这次远征未达到任何目的。而回教徒则在埃及苏丹萨拉丁的领导下获得统一。西元1187年,在希丁之战苏丹萨拉丁所率领的回教徒击败了十字军,重新占领耶路撒冷。两年后,十字军国只剩下三个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目的本是要攻占穆斯林所控制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十字军主要由法国和意大利贵族组成,在没有足够的金钱付给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况下,十字军按威尼斯贵族将领的建议转去攻打扎拉城(现克罗地亚的扎达尔)。并利用拜占庭国内的纠纷转而攻打君士坦丁堡,在抢劫和破坏后血腥屠城三天。大战过后,威尼斯占去拜占庭帝国八分之三的领土(包括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沿岸许多港口和克里特岛)。而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国和两个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的国家,分别是雅典公国和亚该亚公国。

1212年,在教皇和封建主的哄骗下,30,000名儿童组成了一支十字军(Children's Crusade,也称童子军),历史称之为儿童十字军。儿童十字军在法国马赛启程渡海,准备完成大人们未竟的事业。最终,这些孩子不是在风暴中葬身大海,就是被船主给贩卖到埃及。在德国,儿童也是受骗参军。大部份儿童因饥饿和疾病死在途中,其他则流浪乞讨。最不幸的几千个儿童被拐卖。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1217年—1221年),是受教皇所支配的最后一次十字军。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诺森三世要求信徒组建一支新十字军。不过,此教令得不到欧洲的君主们支持。于是,教皇要求教士进行布道宣传,将信徒、社会地位较低的贵族和破落的骑士加入十字军。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兰大堂主持召开了宗教会议,宣布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为目标的十字军,通过战胜埃及的穆斯林王朝进而重新夺取耶路撒冷。

1217年,十字军先到地中海东岸的十字军城市阿克开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年迈的皇帝约翰、塞浦路斯的于格一世和安条克公国的王储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其间,十字军按惯例沿途掳掠。在1218年6月,开始包围达米埃塔。但在几个月的战争中,疾病困扰着十字军。适逢此时,穆斯林苏丹阿迪尔死了。1219年11月,达米埃塔失守。十字军终打开了胜利之门。

1221年,十字军企图进攻开罗。战役中,穆斯林军队藉尼罗河水截断十字军的路,并包围十字军。9月,穆斯林收复达米埃塔。第五次十字军战争终告失败。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8年-122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为耶路撒冷第二王国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

但此次不是战争的直接结果,而是埃及的苏丹与腓特烈二世缔结了十年和约,并把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相赠。1229年3月18日,腓特烈二世成为耶路撒冷的国王。

到1244年,花剌子模在埃及支持下重新占领耶路撒冷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年—1254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动,远征埃及。十字军很快便攻取了达米埃塔,但却陷入被瘟疫折磨的境况。熬过瘟疫后,十字军进攻开罗。十字军被由将领拜巴尔率领的奴隶骑兵(马穆路克)打败。结果,路易九世的弟弟阿图瓦伯爵被杀,路易九世在曼苏拉(Mansura)被俘。

1250年,当时的苏丹被其马穆路克军官推翻,故法国以大笔赎金赎回路易九世。但直到1254年,路易九世和与他的士兵才能被释放回国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为报1250年兵败之仇,不听法兰西贵族及近臣的劝阻,领导雇佣骑士,进军突尼斯。十字军在突尼斯登陆不久,全军染上瘟疫,一路上有大批士兵死亡,路易九世亦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儿子兼继承人腓力三世马上下令撤退。十字军撤退而告失败收埸,此后,教宗曾多次号召组织十字军,都未能实现。十字军东征前后八次,历时近200年,原占领的领土,逐一被穆斯林收复,从北非、小亚细亚,一直到东南欧,都成了穆斯林的势力范围。1291年最后据点阿克城(今巴勒斯坦北部)被埃及占领,耶路撒冷王国灭亡,标志著十字军东征彻底失败。另一方面,十字军东征增进了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团结,为13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启大门。
数个世纪以来,对于欧洲的基督徒来说前往圣地朝拜是一项最为普遍的活动。虽然重要的宗教中心都在欧洲,但许多重要圣地却在巴勒斯坦。塞尔柱土耳其人的兴起,让前往耶路撒冷和其他中东地区的旅行危险性骤增。土耳其人对非回教徒没什么好处,并且结束了阿拉伯人与基督徒之间尚称和平的关系。同时,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占领有价值的土地,给予拜占庭极大的压力。1095年,为了回应来自拜占庭皇帝请求协助的要求,教皇乌朋号召了由基督教战士所组成的十字军,企图从回教徒手中重新夺回巴勒斯坦。
徵募十字军一事激起欧洲骑士的热烈回应,一方面是出于本身激烈的信仰,一方面教皇也保证只要为圣战而死均可得到上天国的回报。此外另一个诱因,是有机会在海外攫取土地与财富,获利比起与家乡亲族或和邻近地区争夺要强上许多。
到了1097年,一支含及朝圣者和教派信徒的三万大军由君士坦丁堡横越到小亚细亚。尽管领袖之间一直争斗不休,而十字军与拜占庭支持者间的承诺也告破裂,这支东征的队伍依旧踉跄前进。在此过程中,土耳其人只受到程度不高的侵乱。法兰克的重骑士和步兵并没有跟阿拉伯的轻骑兵和弓兵作战的经验,但骑士的耐力和体能让他们赢得一连串彻底胜利的战役。安提阿于1098年因内部变节被占领,耶路撒冷则在1099年因驻军虚弱不足以抵挡攻击而沦陷。基督教徒经常在胜利后不分年龄、信仰或性别对居民进行屠杀,名声因而大坏。虽然许多十字军在战后返回家园,但也有若干强悍的战团留下来建立与欧洲相仿的封建王国。
在巴勒斯坦的十字军统治者,在人数上远远落后于他们试图要控制的回教徒人口,因而采取兴建城堡与雇请佣兵的方式掌控回教徒,不过,法兰克的文化和宗教却博得了该地区居民的好感。十字军从他们安全的城堡基地出发,向入侵的阿拉伯人作出攻击和拦截。百多年来敌我双方都是以典型的游击战作对抗。法兰克的骑士虽然强大但移动速度慢,而阿拉伯人尽管无法抵挡这些重骑兵的冲击,却能以轻骑加以包围,使其部队失去作战能力,好在沙漠里设伏来捕捉他们。虽然十字军建立的王国控制了沿岸地区,在补给和增援上不虞匮乏,但是定期的入侵和百姓的不满情绪,皆表明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失败。
由具备作战能力的基督教僧侣所组成的战斗团旨在为圣地而战。圣殿骑士团和救伤团的骑士成员主要是法兰克人,条顿骑士团的成员是日耳曼人。虽然这些十字军凶猛而果决,但人数上却永远不足以维持地区的安稳。部份的十字军王国曾经存在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学会谈判、妥协,并且挑拨不同的阿拉伯族群自相残杀。然而一个伟大的阿拉伯领袖的出现,统一了各个回教的族群,这位领袖就是在1174年成为埃及和叙利亚苏丹的沙拉丁。1187年,他在沙漠中大败十字军并再次占领耶路撒冷。在另一个世纪里,由于仅仅取得一次罕有的短暂成功,欧洲人数度矢言重新控制圣地和耶路撒冷。多达八次以上的十字军东征,在遭到反击败阵之前,大多仅能取得沿岸地区以及内陆上的些许进展。第四次的十字军东征甚至没能抵达巴勒斯坦,反而在维尼斯总督的领导下洗掠君士坦丁堡,为拜占庭带来一次难以复元的无情打击。最恶劣的一次十字军东征就是发动于1212年的儿童十字军,几千名欧洲儿童远渡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却在那里被出卖作奴役。
十字军所遗留下来的,除了基督徒与回教徒之间新的敌意与封建体系的恶化,同时也暴露出新的文化。此外,由于很多领主陆续破产并在死后遗留土地给国王,造成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不少农奴成为十字军后不再回来。新的词汇随着东征后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面,例如cotton(绵)、muslin(平纹细布)、divan(沙发床)和bazaar(市场)。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这些新鲜货品的需求,加速了贸易活动,义大利的商业城邦国家(尤其是热那亚和威尼斯)亦因此得到发展。这种需求尚促进了自十四世纪开始的大发现时代。十字军所带回来的金银财宝并增加了地方上的货币供应,大力提升经济的成长。
编辑本段十字军东征
1095年冬天,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蒙城召开宗教会议。他对前来听他演说的各国骑士发出号召:“任何人专为虔诚而不为虚荣和私利去到耶路撒冷,以救出上帝的教堂者,即此跋涉便足以代替一切的忏悔。”确定了参加东征者完全免罪。进而拉开了为期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1291年十字军丧失了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
1096—1270年,西欧封建主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西欧商业资本的增长,以及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内部的社会经济分化,并推动统治阶级去掠夺经济发达的近东国家。十字军东征是天主教会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口号下发起的。耶路撒冷和其他拜占庭领土一起是在十一世纪末叶被穆斯林(塞尔柱突厥人)占领的。十字军参战者服装均饰以红十字为标志,故称“十字军”。 社会各阶级均参加十字军东征。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教会上层僧侣是十字军东征的思想鼓动者—和总的策划者。他们利用宗教狂热极力扩大罗马教廷的政治影响,企图将希腊东正教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力图通过掠夺东方国家领土和建立新的“基督教”领地来增加自己的财富;破落的骑士阶层也为发财致富的机会所吸引,他们成为十字军的主要成员;大封建主力图扩大自己的领地和增加收入,并梦想在东方富庶的土地上建立受其支配的国家。意大利的热那亚、威尼斯和比萨等城市在筹划十字军东征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因为,从近东驱逐塞尔柱突厥人,并同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各族人民重建贺易关系,对这些城市十分有利。为求摆脱封建压迫和极端贫困的道路,贫穷的农民也参加了最初几次十字军东征。但是,从十二世纪后半期起当农民看清这种希望不可能实现之后,便拒绝参加十字军东征。天主教会宣布十字军军人是“为信仰而战的勇士”,把他们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并予以各种特权。 十字军大规模东征(主要是陆路)共进行过八次。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是教皇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11月26日在克莱蒙(法国)召开的高级宗教会议上宣布的。约有10万人参加了这次东征。1097年,十字军由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占塞尔柱人国都尼凯亚,1098年,又攻占埃德萨和安条克,建立起最初几个十字军国家——埃德萨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099年7月,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十字军在东方建立的其他国家,均附属于耶路撒冷王国。城乡居民多次举行起义反抗奴役者。为控制十字军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建立了僧侣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1149)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1144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埃德萨,是这次东征的起因。德意志十字军最先出动,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军队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1192),是因埃及苏丹撒拉丁军队于1187年在太巴列湖附近战役中击溃耶路撒冷王国军队并占领耶路撒冷而引起的。这次东征,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统率下进行的。腓特烈率军沿第二次东征路线从陆路穿越拜占庭前进。法、英两国十字军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西西里岛。各国十字军之间矛盾重重,此次东征也没有达到目的。德意志十字军(最初约10万人)穿越整个小亚细亚,沿途伤亡惨重,腓特烈一世在横渡萨列夫河时溺水死亡,其军队亦随之瓦解。腓力占领阿卡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军返回法国。理查在叙利亚取得一定战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塞浦路斯王国,1192年又与撒拉丁签订和约。据此和约,自推罗至雅法沿海的狭长地带仍归耶路撒冷王国所有,阿卡港实际上成为王国的中心。耶路撒冷仍留在穆斯林手中。与的黎波里合并的安条克公国则仍掌握在十字军手中。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是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的。十字军原定东征埃及,但后来改变计划进军拜占庭帝国,先后攻陷两座基督教城:达尔马提亚的扎达尔(1202)和君士坦丁堡(1204)。十字军在已瓦解的拜占庭帝国的部分领土上建立起几个国家,其中最大的一个国家是直到1261年才灭亡的拉丁帝国,它领有巴尔干半岛许多地区和小亚细亚西北部,以及爱琴海和伊奥尼亚海上的一些岛屿。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威尼斯共和国作为意大利最强大的国家垄断了同东方各国的贸易,并夺取拜占庭许多贸易和军事要地。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1217—1221)是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六世和匈牙利国王安德拉什二世率领奥匈十字军联军对埃及进行的远征。十字军在埃及登陆后,攻占达米埃塔特要塞,但被迫同埃及签订停战协定并撤离埃及。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8—1229)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进行。这次东征使基督徒于1229年一度夺回耶路撒冷,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攻占。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1254)和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是法国国王圣路易九世统率下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的两次东征,但均遭失败。
编辑本段十字军东征简评
十字军东征参战者社会成份十分复杂,因而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也极不统一。甲胄骑土装备有长剑和用于刺杀的重矛(不用于投掷)。某些乘马或徒步的骑土除剑外,还装备有圆锤或战斧。农民和市民多数使用刀、斧和长矛。 十字军采用骑士军战术。通常采用一线队形作战,较少采用“楔形”纵深战斗队形。骑士配置在前,骑士侍从兵和步兵在后。战斗由骑土骑兵接战开始。战斗一开始,即分为小群和单兵进行决斗。骑士骑兵和步兵之间很少协同作战,对步兵的作用重视不够。战斗时也没有统一的指挥。十字军通常不远离兵营追击敌军。他们装备有攻城器材,使用攻城槌和装有轮子的活动攻城碉楼击破要塞城墙和城堡围墙。十字军在实施陆海联合远征或海上远征时,利用大型货船输送军队和武器。在陆海联合远征中,他们曾试图组织陆海军的协同作战,规定了远征的起点和时间及陆海军在敌国领土上会合的地点和时间。但十字军所有东征都缺乏充分准备。 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和阿拉伯军队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他们装备有弓弩、马刀。其战斗素质和机动能力都优于笨重的骑士骑兵。土耳其和阿拉伯军队先用弓箭杀伤十字军,尔后将其包围,猛打猛冲,割裂敌军,加以歼灭,恩格斯写道:“……当西方的重装骑士将战场移到东方敌人的国土上时,便开始打败仗,在大多数场合都遭到覆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05页)。自然条件也有助于土耳其和阿拉伯军队,身披铁甲的骑兵人马经受不住灼日暴晒,往往中暑倒毙。 十字军东征促使西欧军队重装骑兵作用的下降和轻骑兵、步兵的复兴,使西方对东方民族的军事学术发生了兴趣,其结果是学会了制造燃烧剂(希腊纵火剂),后来又发明了火药与火器。同时,他们还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从而大大改善了航海的条件。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桡桨战船队开始被帆船队所代替,这标志海军战略战术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十字军东征持续了将近二百年。东方击退西方封建主的猛烈攻势,继而转入对封建欧洲的进攻。土军占领巴尔干半岛,并开始向欧洲腹地推进。同时,十字军东征结束了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在地中海的统治地位。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为威尼斯共和国和热那亚共和国垄断,从而加速了意大利各北方许多城市的发展。总的来说,十字军东征使东方和西欧各国千百万人丧生,并造成巨大物质损失,大大破坏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编辑本段十字军东征的意义
尽管十字军东征给东方和西欧各国生灵涂炭,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它们对欧洲文明却有着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它为欧洲基督教各王国的内战找到了一个出口。十字军东征使得欧洲大陆走上了一条世界主义的道路,使欧洲人认识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老兵们看到了他们的乡村里永远也看不到的东西,他们带回来的故事点燃了欧洲创造的火花。
从12世纪开始,即大约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回忆录和歌曲形式的文学诗歌兴盛起来。在中世纪黑暗年代的沉寂之后,十字军史诗的发展和扩散被一些学者称为“12世纪的复兴”。
很多人干脆就没有回欧洲,尤其是那些在欧洲没有继承土地机会的不是长子的人。留下来的人在圣地建立了军事、文化和商业前哨。他们在第一次东征后建立起来的要塞,常常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移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阿拉伯世界众多图书馆的接触为欧洲封闭的学者们开辟了全新的世界,他们逐渐看到那些用阿拉伯语保存了若干个世纪的丰厚的古希腊典籍。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伴随着暴力的互动。从某种方面来说,十字军东征在传播知识层面的积极作用超过了它的负面影响。
十字军东征还将欧洲的旅行者和商人同一个发展中的世界融合了起来。对中东奢侈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意味着欧洲必须拿出自己的物品来交换,由此促进了欧洲羊毛和纺织业的发展。十字军东征和中东拉丁王国的结束意味着获得亚洲贸易品的难度增加,但需求却并未因此而减少。一些历史学家推测,15世纪中东对欧洲商人的关闭加快了航海探险的步伐,并最终导致新大陆的发现。
华盛顿美国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主任阿克巴·阿赫迈德说:“十字军东征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至今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一个欧洲长期进攻的记忆。”它的影响深刻:对当时可能是全球最强大、最具活力的穆斯林文明来说,东征及其造成的破坏打击了伊斯兰世界,动摇了穆斯林的信心;而对欧洲来说,十字军东征则是一个起点,它推动着欧洲从一个黑暗的孤立时代走向开放的现代世界。
数个世纪以来,对于欧洲的基督徒来说前往圣地朝拜是一项最为普遍的活动。虽然重要的宗教中心都在欧洲,但许多重要圣地却在巴勒斯坦。塞尔柱土耳其人的兴起,让前往耶路撒冷和其它中东地区的旅行危险性骤增。土耳其人对非回教徒没什么好处,并且结束了阿拉伯人与基督徒之间尚称和平的关系。同时,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占领有价值的土地,给予拜占庭极大的压力。1095年,为了响应来自拜占庭皇帝请求协助的要求,教皇号召了由基督教战士所组成的十字军,企图从回教徒手中重新夺回巴勒斯坦。
征募十字军一事激起欧洲骑士的热烈响应,一方面是出于本身激烈的信仰,一方面教皇也保证只要为圣战而死均可得到上天国的回报。此外另一个诱因,是有机会在海外攫取土地与财富,获利比起与家乡亲族或和邻近地区争夺要强上许多。
到了1097年,一支含及朝圣者和教派信徒的三万大军由君士坦丁堡横越到小亚细亚。尽管领袖之间一直争斗不休,而十字军与拜占庭支持者间的承诺也告破裂,这支东征的队伍依旧踉跄前进。在此过程中,土耳其人只受到程度不高的侵乱。法兰克的重骑士和步兵并没有跟阿拉伯的轻骑兵和弓兵作战的经验,但骑士的耐力和体能让他们赢得一连串彻底胜利的战役。安提阿于1098年因内部变节被占领,耶路撒冷则在1099年因驻军虚弱不足以抵挡攻击而沦陷。基督教徒经常在胜利后不分年龄、信仰或性别对居民进行屠杀,名声因而大坏。虽然许多十字军在战后返回家园,但也有若干强悍的战团留下来建立与欧洲相仿的封建王国。
在巴勒斯坦的十字军统治者,在人数上远远落后于他们试图要控制的回教徒人口,因而采取兴建城堡与雇请佣兵的方式掌控回教徒,不过,法兰克的文化和宗教却博得了该地区居民的好感。十字军从他们安全的城堡基地出发,向入侵的阿拉伯人作出攻击和拦截。百多年来敌我双方都是以典型的游击战作对抗。法兰克的骑士虽然强大但移动速度慢,而阿拉伯人尽管无法抵挡这些重骑兵的冲击,却能以轻骑加以包围,使其部队失去作战能力,好在沙漠里设伏来捕捉他们。虽然十字军建立的王国控制了沿岸地区,在补给和增援上不虞匮乏,但是定期的入侵和百姓的不满情绪,皆表明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失败。
由具备作战能力的基督教僧侣所组成的战斗团旨在为圣地而战。圣殿骑士团和救伤团的骑士成员主要是法兰克人,条顿骑士团的成员是日耳曼人。虽然这些十字军凶猛而果决,但人数上却永远不足以维持地区的安稳。
部份的十字军王国曾经存在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学会谈判、妥协,并且挑拨不同的阿拉伯族群自相残杀。然而一个伟大的阿拉伯领袖的出现,统一了各个回教的族群,这位领袖就是在1174年成为埃及和叙利亚苏丹的沙拉丁。1187年,他在沙漠中大败十字军并再次占领耶路撒冷。
在另一个世纪里,由于仅仅取得一次罕有的短暂成功,欧洲人数度誓言重新控制圣地和耶路撒冷。多达八次以上的十字军东征,在遭到反击败阵之前,大多仅能取得沿岸地区以及内陆上的些许进展。第四次的十字军东征甚至没能抵达巴勒斯坦,反而在维尼斯总督的领导下洗掠君士坦丁堡,为拜占庭带来一次难以复元的无情打击。最恶劣的一次十字军东征就是发动于1212年的儿童十字军,几千名欧洲儿童远渡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却在那里被出卖作奴役。
十字军所遗留下来的,除了基督徒与回教徒之间新的敌意与封建体系的恶化,同时也暴露出新的文化。此外,由于很多领主陆续破产并在死后遗留土地给国王,造成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不少农奴成为十字军后不再回来。新的词汇随着东征后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面,例如cotton(棉)、muslin(平纹细布)、divan(沙发床)和bazaar(市场)。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这些新鲜货品的需求,加速了贸易活动,意大利的商业城邦国家(尤其是热那亚和威尼斯)亦因此得到发展。这种需求尚促进了自十四世纪开始的大发现时代。十字军所带回来的金银财宝并增加了地方上的货币供应,大力提升经济的成长。
编辑本段圣殿骑士团
圣殿骑士团是在十字军出现以后,所衍生出来的一种军事化的修道院组织,它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圣殿与朝圣者、并攻击回教徒。
历史上共有3个圣殿骑士团:
1113年成立的圣约翰骑士团(Knights of St. John),是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属下的一支军事修道院组织,因此它又称为“耶路撒冷骑士团”(Knights of Jerusalem)或“慈善骑士团” (Knights Hospitalers),是十字军为保护有病患的朝圣者而设。所穿服饰与纹章是黑袍+白色十字,所以又叫“白十字骑士团” (Knights of the White Cross)。
1118年成立的圣殿骑士团(Knights Templars),又称为“所罗门圣殿骑士团” (Knights of the Temple of Solomon),成员须一生恪守“贞洁、贫穷、顺服”,所以又称为“基督的贫苦骑士团”(Poor Knights of Christ),所穿服饰与纹章是白袍+红色十字。红色十字乃代表殉道,所以又叫“红十字骑士团” (Knights of the Red Cross)。《达芬奇密码》书中所指的就是这个组织。
1190年驻耶路撒冷的日耳曼族丢顿人所设立的“圣玛利亚医院骑士团” (Knights of the Hospital of St. Mary of the Teutons in Jerusalem) 简称丢顿骑士团 (Teutonic Knights)。所穿服饰与纹章是白袍与黑色十字。此后1095年,当时的教皇乌班二世发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誓要为重夺耶路撒冷圣墓堂而战,十字军于1099年凯旋而归。
12世纪开始,宗教观光业是当时耶路撒冷最大的税收来源。1118年,300名朝圣者在前往耶路撒冷途中遭回教徒杀害。之后一位来自法国香槟区的骑士,巴勇(Hugh de Payens)请求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二世(Baldwin II)成立宗教教团,保护前往耶路撒冷的朝圣者。国王允准他的要求,巴勇联同约30名骑士组成了第一批的“基督的贫苦骑士团”团员,身份皆为武僧,主要职务乃维持朝圣道路安全。鲍德温二世把他们安置在王宫的侧厅,即圣殿区以前清真寺所在之处,所以骑士团又被称为“耶路撒冷所罗门圣殿骑士团”。
初期的骑士都是真正的武士,恪守一生为上帝效力、对基督“贞洁、贫穷、顺服”的誓言,大家对在圣殿骑士战场上的英勇赞美有加,欧洲各地纷纷捐献,支持圣殿骑士团在各地区组织分会。之后骑士团因富有而变质,他们拥有庞大地产,是法国及英国贵族的银行家,他们变得骄横贪婪,也不再照顾朝圣道路安全。
1306年,法皇菲力四世国库空虚,垂涎圣殿骑士团的丰厚资产。1307年10月13日,菲力四世下令逮捕全法国境内的圣殿骑士团成员,包括圣殿骑士团首领杰克·莫莱 (Jacques de Molay)。1310年5月12日,54名圣殿骑士团成员被菲力四世判处火刑。1314年3月18日,杰克·莫莱在巴黎遭处火刑。随着他的死,圣殿骑士团也宣告结束。
医院骑士团
医院骑士团全称是“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又被称为圣约翰骑士团或善堂骑士团,是最为古老的军事修会,代表罗马教廷。医院修会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前就成立了。约1070年,一些阿马尔菲商人在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附近,建造了两座修道院和一个招待所,让朝圣者居住。招待所就是医院的前身。1099年,法国贵族Gerard和几名同伴占据了教堂附近的医院,用来照料伤患和朝圣者。1113年,教廷承认他们是独立的修会,并赐予他们一系列的经济、政治特权,如无需缴纳什一税,无需接受任何政权的领导,只受教皇节制。医院骑士团的会规以圣奥古斯丁修会的会规为基础制定。骑士团的成员分为教士、骑士和士官,以及会友。骑士团由一位大团长(Grand Master)统治,并有教士会议和八位法官协助。其组织和圣殿骑士团十分相似。
马耳他骑士团或马耳他主权军事教团的全名为耶路撒冷、罗得岛及马耳他圣若望独立军事医院骑士团 (拉丁语:Sovrano Militare Ordine Ospedaliero di San Giovanni di Gerusalemme),该组织初於1080年在耶路撒冷成立阿马尔菲医院,其目的是帮助及提供前往圣地朝圣的穷人与病人。在1099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占领耶路撒冷后便成为一天主教军事修士会。在之后陆续丧失天主教圣地的情形下移至罗得岛,但还是保持其主权独立地位,之后再迁往马耳他,该地当时是西班牙驻西西里岛总督的行政中心。纵使最后骑士团遭拿破仑逐出马耳他岛,但存活下来的团员依旧继续活动。在当时骑士团的女爵只是骑士的辅佐而已,而马耳他骑士团是整个圣传的承接者。
十字军(Crusade)
数个世纪以来,对于欧洲的基督徒来说前往圣地朝拜是一项最为普遍的活动。虽然重要的宗教中心都在欧洲,但许多重要圣地却在巴勒斯坦。塞尔柱土耳其人的兴起,让前往耶路撒冷和其他中东地区的旅行危险性骤增。土耳其人对非回教徒没什么好处,并且结束了阿拉伯人与基督徒之间尚称和平的关系。同时,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占领有价值的土地,给予拜占庭极大的压力。1095年,为了回应来自拜占庭皇帝请求协助的要求,教皇乌朋号召了由基督教战士所组成的十字军,企图从回教徒手中重新夺回巴勒斯坦。
徵募十字军一事激起欧洲骑士的热烈回应,一方面是出于本身激烈的信仰,一方面教皇也保证只要为圣战而死均可得到上天国的回报。此外另一个诱因,是有机会在海外攫取土地与财富,获利比起与家乡亲族或和邻近地区争夺要强上许多。
到了1097年,一支含及朝圣者和教派信徒的三万大军由君士坦丁堡横越到小亚细亚。尽管领袖之间一直争斗不休,而十字军与拜占庭支持者间的承诺也告破裂,这支东征的队伍依旧踉跄前进。在此过程中,土耳其人只受到程度不高的侵乱。法兰克的重骑士和步兵并没有跟阿拉伯的轻骑兵和弓兵作战的经验,但骑士的耐力和体能让他们赢得一连串彻底胜利的战役。安提阿于1098年因内部变节被占领,耶路撒冷则在1099年因驻军虚弱不足以抵挡攻击而沦陷。基督教徒经常在胜利后不分年龄、信仰或性别对居民进行屠杀,名声因而大坏。虽然许多十字军在战后返回家园,但也有若干强悍的战团留下来建立与欧洲相仿的封建王国。
在巴勒斯坦的十字军统治者,在人数上远远落后于他们试图要控制的回教徒人口,因而采取兴建城堡与雇请佣兵的方式掌控回教徒,不过,法兰克的文化和宗教却博得了该地区居民的好感。十字军从他们安全的城堡基地出发,向入侵的阿拉伯人作出攻击和拦截。百多年来敌我双方都是以典型的游击战作对抗。法兰克的骑士虽然强大但移动速度慢,而阿拉伯人尽管无法抵挡这些重骑兵的冲击,却能以轻骑加以包围,使其部队失去作战能力,好在沙漠里设伏来捕捉他们。虽然十字军建立的王国控制了沿岸地区,在补给和增援上不虞匮乏,但是定期的入侵和百姓的不满情绪,皆表明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失败。
由具备作战能力的基督教僧侣所组成的战斗团旨在为圣地而战。圣殿骑士团和救伤团的骑士成员主要是法兰克人,条顿骑士团的成员是日耳曼人。虽然这些十字军凶猛而果决,但人数上却永远不足以维持地区的安稳。部份的十字军王国曾经存在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学会谈判、妥协,并且挑拨不同的阿拉伯族群自相残杀。然而一个伟大的阿拉伯领袖的出现,统一了各个回教的族群,这位领袖就是在1174年成为埃及和叙利亚苏丹的沙拉丁。1187年,他在沙漠中大败十字军并再次占领耶路撒冷。在另一个世纪里,由于仅仅取得一次罕有的短暂成功,欧洲人数度矢言重新控制圣地和耶路撒冷。多达八次以上的十字军东征,在遭到反击败阵之前,大多仅能取得沿岸地区以及内陆上的些许进展。第四次的十字军东征甚至没能抵达巴勒斯坦,反而在维尼斯总督的领导下洗掠君士坦丁堡,为拜占庭带来一次难以复元的无情打击。最恶劣的一次十字军东征就是发动于1212年的儿童十字军,几千名欧洲儿童远渡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却在那里被出卖作奴役。
十字军所遗留下来的,除了基督徒与回教徒之间新的敌意与封建体系的恶化,同时也暴露出新的文化。此外,由于很多领主陆续破产并在死后遗留土地给国王,造成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不少农奴成为十字军后不再回来。新的词汇随着东征后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面,例如cotton(绵)、muslin(平纹细布)、divan(沙发床)和bazaar(市场)。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这些新鲜货品的需求,加速了贸易活动,义大利的商业城邦国家(尤其是热那亚和威尼斯)亦因此得到发展。这种需求尚促进了自十四世纪开始的大发现时代。十字军所带回来的金银财宝并增加了地方上的货币供应,大力提升经济的成长。
编辑本段十字军东征
1095年冬天,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蒙城召开宗教会议。他对前来听他演说的各国骑士发出号召:“任何人专为虔诚而不为虚荣和私利去到耶路撒冷,以救出上帝的教堂者,即此跋涉便足以代替一切的忏悔。”确定了参加东征者完全免罪。进而拉开了为期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1291年十字军丧失了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克,十字军东征最终以失败告终。
1096—1270年,西欧封建主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西欧商业资本的增长,以及城市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加速了封建社会内部的社会经济分化,并推动统治阶级去掠夺经济发达的近东国家。十字军东征是天主教会在解放巴勒斯坦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口号下发起的。耶路撒冷和其他拜占庭领土一起是在十一世纪末叶被穆斯林(塞尔柱突厥人)占领的。十字军参战者服装均饰以红十字为标志,故称“十字军”。 社会各阶级均参加十字军东征。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教会上层僧侣是十字军东征的思想鼓动者—和总的策划者。他们利用宗教狂热极力扩大罗马教廷的政治影响,企图将希腊东正教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并力图通过掠夺东方国家领土和建立新的“基督教”领地来增加自己的财富;破落的骑士阶层也为发财致富的机会所吸引,他们成为十字军的主要成员;大封建主力图扩大自己的领地和增加收入,并梦想在东方富庶的土地上建立受其支配的国家。意大利的热那亚、威尼斯和比萨等城市在筹划十字军东征方面起了重大作用,因为,从近东驱逐塞尔柱突厥人,并同居住在地中海东岸的各族人民重建贺易关系,对这些城市十分有利。为求摆脱封建压迫和极端贫困的道路,贫穷的农民也参加了最初几次十字军东征。但是,从十二世纪后半期起当农民看清这种希望不可能实现之后,便拒绝参加十字军东征。天主教会宣布十字军军人是“为信仰而战的勇士”,把他们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并予以各种特权。 十字军大规模东征(主要是陆路)共进行过八次。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6—1099),是教皇乌尔班二世于1095年11月26日在克莱蒙(法国)召开的高级宗教会议上宣布的。约有10万人参加了这次东征。1097年,十字军由君士坦丁堡附近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占塞尔柱人国都尼凯亚,1098年,又攻占埃德萨和安条克,建立起最初几个十字军国家——埃德萨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099年7月,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十字军在东方建立的其他国家,均附属于耶路撒冷王国。城乡居民多次举行起义反抗奴役者。为控制十字军征服的土地和人民,建立了僧侣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1149)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所谓“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1144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埃德萨,是这次东征的起因。德意志十字军最先出动,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军队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1192),是因埃及苏丹撒拉丁军队于1187年在太巴列湖附近战役中击溃耶路撒冷王国军队并占领耶路撒冷而引起的。这次东征,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统率下进行的。腓特烈率军沿第二次东征路线从陆路穿越拜占庭前进。法、英两国十字军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西西里岛。各国十字军之间矛盾重重,此次东征也没有达到目的。德意志十字军(最初约10万人)穿越整个小亚细亚,沿途伤亡惨重,腓特烈一世在横渡萨列夫河时溺水死亡,其军队亦随之瓦解。腓力占领阿卡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军返回法国。理查在叙利亚取得一定战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塞浦路斯王国,1192年又与撒拉丁签订和约。据此和约,自推罗至雅法沿海的狭长地带仍归耶路撒冷王国所有,阿卡港实际上成为王国的中心。耶路撒冷仍留在穆斯林手中。与的黎波里合并的安条克公国则仍掌握在十字军手中。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是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的。十字军原定东征埃及,但后来改变计划进军拜占庭帝国,先后攻陷两座基督教城:达尔马提亚的扎达尔(1202)和君士坦丁堡(1204)。十字军在已瓦解的拜占庭帝国的部分领土上建立起几个国家,其中最大的一个国家是直到1261年才灭亡的拉丁帝国,它领有巴尔干半岛许多地区和小亚细亚西北部,以及爱琴海和伊奥尼亚海上的一些岛屿。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威尼斯共和国作为意大利最强大的国家垄断了同东方各国的贸易,并夺取拜占庭许多贸易和军事要地。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1217—1221)是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六世和匈牙利国王安德拉什二世率领奥匈十字军联军对埃及进行的远征。十字军在埃及登陆后,攻占达米埃塔特要塞,但被迫同埃及签订停战协定并撤离埃及。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8—1229)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进行。这次东征使基督徒于1229年一度夺回耶路撒冷,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攻占。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1254)和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是法国国王圣路易九世统率下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的两次东征,但均遭失败。
编辑本段十字军东征简评
十字军东征参战者社会成份十分复杂,因而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也极不统一。甲胄骑土装备有长剑和用于刺杀的重矛(不用于投掷)。某些乘马或徒步的骑土除剑外,还装备有圆锤或战斧。农民和市民多数使用刀、斧和长矛。 十字军采用骑士军战术。通常采用一线队形作战,较少采用“楔形”纵深战斗队形。骑士配置在前,骑士侍从兵和步兵在后。战斗由骑土骑兵接战开始。战斗一开始,即分为小群和单兵进行决斗。骑士骑兵和步兵之间很少协同作战,对步兵的作用重视不够。战斗时也没有统一的指挥。十字军通常不远离兵营追击敌军。他们装备有攻城器材,使用攻城槌和装有轮子的活动攻城碉楼击破要塞城墙和城堡围墙。十字军在实施陆海联合远征或海上远征时,利用大型货船输送军队和武器。在陆海联合远征中,他们曾试图组织陆海军的协同作战,规定了远征的起点和时间及陆海军在敌国领土上会合的地点和时间。但十字军所有东征都缺乏充分准备。 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和阿拉伯军队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他们装备有弓弩、马刀。其战斗素质和机动能力都优于笨重的骑士骑兵。土耳其和阿拉伯军队先用弓箭杀伤十字军,尔后将其包围,猛打猛冲,割裂敌军,加以歼灭,恩格斯写道:“……当西方的重装骑士将战场移到东方敌人的国土上时,便开始打败仗,在大多数场合都遭到覆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05页)。自然条件也有助于土耳其和阿拉伯军队,身披铁甲的骑兵人马经受不住灼日暴晒,往往中暑倒毙。 十字军东征促使西欧军队重装骑兵作用的下降和轻骑兵、步兵的复兴,使西方对东方民族的军事学术发生了兴趣,其结果是学会了制造燃烧剂(希腊纵火剂),后来又发明了火药与火器。同时,他们还从阿拉伯人那里学会了使用指南针,从而大大改善了航海的条件。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桡桨战船队开始被帆船队所代替,这标志海军战略战术发展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十字军东征持续了将近二百年。东方击退西方封建主的猛烈攻势,继而转入对封建欧洲的进攻。土军占领巴尔干半岛,并开始向欧洲腹地推进。同时,十字军东征结束了阿拉伯人和拜占庭人在地中海的统治地位。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为威尼斯共和国和热那亚共和国垄断,从而加速了意大利各北方许多城市的发展。总的来说,十字军东征使东方和西欧各国千百万人丧生,并造成巨大物质损失,大大破坏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编辑本段十字军东征的意义
尽管十字军东征给东方和西欧各国生灵涂炭,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它们对欧洲文明却有着长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它为欧洲基督教各王国的内战找到了一个出口。十字军东征使得欧洲大陆走上了一条世界主义的道路,使欧洲人认识到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老兵们看到了他们的乡村里永远也看不到的东西,他们带回来的故事点燃了欧洲创造的火花。
从12世纪开始,即大约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之后,回忆录和歌曲形式的文学诗歌兴盛起来。在中世纪黑暗年代的沉寂之后,十字军史诗的发展和扩散被一些学者称为“12世纪的复兴”。
很多人干脆就没有回欧洲,尤其是那些在欧洲没有继承土地机会的不是长子的人。留下来的人在圣地建立了军事、文化和商业前哨。他们在第一次东征后建立起来的要塞,常常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移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与阿拉伯世界众多图书馆的接触为欧洲封闭的学者们开辟了全新的世界,他们逐渐看到那些用阿拉伯语保存了若干个世纪的丰厚的古希腊典籍。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伴随着暴力的互动。从某种方面来说,十字军东征在传播知识层面的积极作用超过了它的负面影响。
十字军东征还将欧洲的旅行者和商人同一个发展中的世界融合了起来。对中东奢侈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意味着欧洲必须拿出自己的物品来交换,由此促进了欧洲羊毛和纺织业的发展。十字军东征和中东拉丁王国的结束意味着获得亚洲贸易品的难度增加,但需求却并未因此而减少。一些历史学家推测,15世纪中东对欧洲商人的关闭加快了航海探险的步伐,并最终导致新大陆的发现。
华盛顿美国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主任阿克巴·阿赫迈德说:“十字军东征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至今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一个欧洲长期进攻的记忆。”它的影响深刻:对当时可能是全球最强大、最具活力的穆斯林文明来说,东征及其造成的破坏打击了伊斯兰世界,动摇了穆斯林的信心;而对欧洲来说,十字军东征则是一个起点,它推动着欧洲从一个黑暗的孤立时代走向开放的现代世界。
数个世纪以来,对于欧洲的基督徒来说前往圣地朝拜是一项最为普遍的活动。虽然重要的宗教中心都在欧洲,但许多重要圣地却在巴勒斯坦。塞尔柱土耳其人的兴起,让前往耶路撒冷和其它中东地区的旅行危险性骤增。土耳其人对非回教徒没什么好处,并且结束了阿拉伯人与基督徒之间尚称和平的关系。同时,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占领有价值的土地,给予拜占庭极大的压力。1095年,为了响应来自拜占庭皇帝请求协助的要求,教皇号召了由基督教战士所组成的十字军,企图从回教徒手中重新夺回巴勒斯坦。
征募十字军一事激起欧洲骑士的热烈响应,一方面是出于本身激烈的信仰,一方面教皇也保证只要为圣战而死均可得到上天国的回报。此外另一个诱因,是有机会在海外攫取土地与财富,获利比起与家乡亲族或和邻近地区争夺要强上许多。
到了1097年,一支含及朝圣者和教派信徒的三万大军由君士坦丁堡横越到小亚细亚。尽管领袖之间一直争斗不休,而十字军与拜占庭支持者间的承诺也告破裂,这支东征的队伍依旧踉跄前进。在此过程中,土耳其人只受到程度不高的侵乱。法兰克的重骑士和步兵并没有跟阿拉伯的轻骑兵和弓兵作战的经验,但骑士的耐力和体能让他们赢得一连串彻底胜利的战役。安提阿于1098年因内部变节被占领,耶路撒冷则在1099年因驻军虚弱不足以抵挡攻击而沦陷。基督教徒经常在胜利后不分年龄、信仰或性别对居民进行屠杀,名声因而大坏。虽然许多十字军在战后返回家园,但也有若干强悍的战团留下来建立与欧洲相仿的封建王国。
在巴勒斯坦的十字军统治者,在人数上远远落后于他们试图要控制的回教徒人口,因而采取兴建城堡与雇请佣兵的方式掌控回教徒,不过,法兰克的文化和宗教却博得了该地区居民的好感。十字军从他们安全的城堡基地出发,向入侵的阿拉伯人作出攻击和拦截。百多年来敌我双方都是以典型的游击战作对抗。法兰克的骑士虽然强大但移动速度慢,而阿拉伯人尽管无法抵挡这些重骑兵的冲击,却能以轻骑加以包围,使其部队失去作战能力,好在沙漠里设伏来捕捉他们。虽然十字军建立的王国控制了沿岸地区,在补给和增援上不虞匮乏,但是定期的入侵和百姓的不满情绪,皆表明了他们在经济上的失败。
由具备作战能力的基督教僧侣所组成的战斗团旨在为圣地而战。圣殿骑士团和救伤团的骑士成员主要是法兰克人,条顿骑士团的成员是日耳曼人。虽然这些十字军凶猛而果决,但人数上却永远不足以维持地区的安稳。
部份的十字军王国曾经存在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学会谈判、妥协,并且挑拨不同的阿拉伯族群自相残杀。然而一个伟大的阿拉伯领袖的出现,统一了各个回教的族群,这位领袖就是在1174年成为埃及和叙利亚苏丹的沙拉丁。1187年,他在沙漠中大败十字军并再次占领耶路撒冷。
在另一个世纪里,由于仅仅取得一次罕有的短暂成功,欧洲人数度誓言重新控制圣地和耶路撒冷。多达八次以上的十字军东征,在遭到反击败阵之前,大多仅能取得沿岸地区以及内陆上的些许进展。第四次的十字军东征甚至没能抵达巴勒斯坦,反而在维尼斯总督的领导下洗掠君士坦丁堡,为拜占庭带来一次难以复元的无情打击。最恶劣的一次十字军东征就是发动于1212年的儿童十字军,几千名欧洲儿童远渡至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却在那里被出卖作奴役。
十字军所遗留下来的,除了基督徒与回教徒之间新的敌意与封建体系的恶化,同时也暴露出新的文化。此外,由于很多领主陆续破产并在死后遗留土地给国王,造成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不少农奴成为十字军后不再回来。新的词汇随着东征后加入到欧洲的语言里面,例如cotton(棉)、muslin(平纹细布)、divan(沙发床)和bazaar(市场)。欧洲人还带回许多新奇的纺织品、食物和香料。这些新鲜货品的需求,加速了贸易活动,意大利的商业城邦国家(尤其是热那亚和威尼斯)亦因此得到发展。这种需求尚促进了自十四世纪开始的大发现时代。十字军所带回来的金银财宝并增加了地方上的货币供应,大力提升经济的成长。
在历史上,十字军东征(Crusade,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教宗的准许下进行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战争。当时原属於天主教的圣地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但有一些东征是针对其他天主教派,并非针对伊斯兰,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背景
这场战争被罗马教廷赋予了宗教战争的性质,号召从异教徒(穆斯林)手中夺回圣城耶路撒冷。因尔也被形象的比喻为“十字架反对弓月”。参加战争-{的士}-兵佩有十字标志,因此称为十字军。

参加东征的各个集团都有自己的目的。封建主和骑士想扩张领地;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地的商人想控制地中海东部的商业;而罗马教皇想合并东正教,扩大天主教的势力范围;许多农民受到教会和封建主的宣传,想到东方去寻找乐土。

八次东征

1095年11月26日,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芒召开会议,号召所有人拿起武器,从异教徒手中夺回“主的坟墓”,并且说参加远征的人可以赦免罪孽,战死疆场的人可以升入天堂,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并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同时还建立了三个附属小国:埃德萨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

1144年,塞尔柱帝国攻占埃德萨。耶路撒冷国王向法王路易七世和德国国王康拉德三世求援,开始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年-1149年),结果遭到惨败。

1187年,埃及苏丹萨拉丁攻占耶路撒冷,俘虏了耶路撒冷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红胡子)、英国狮心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发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年-1192年),却遭到萨拉丁和东罗马帝国的联合抵抗,无功而返,腓特烈一世也在途中坠水而死。

1202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发起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最初的目标是埃及,后来改变了军事计划,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并洗劫达一星期之久,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土地也被攻克,并建立了拉丁帝国(1204年-1261年)。

1212年,教会在法国和德意志组织儿童十字军东征。1218年发起第五次十字军东征(1218年-1221年),以埃及为进攻目标。1219年攻占达米埃塔,1221年由于尼罗河水泛滥被迫撤退。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8年-1229年)仍然以埃及为进攻目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为耶路撒冷第二王国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1244年,花拉子模在埃及支持下重新占领耶路撒冷。

法王路易九世发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年-1254年),进攻埃及惨败,路易九世被俘。1250年以大笔赎金赎回。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还是由法王路易九世领导,进攻突尼斯。路上发生流行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军队撤退。

此后,教皇或国王都号召不起东征,十字军在东方的领土逐渐落入穆斯林手中。1291年,最后一个据点阿克(位于现在的巴勒斯坦北部)陷落,耶路撒冷王国灭亡,十字军东征以失败告终。

影响
十字军东征对地中海沿岸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西欧各国人民也损失惨重。几十万十字军死亡。同时教廷和封建主却取得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另一方面,十字军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加速了西欧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年-1192年)是由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国军队所组成的联军,为抢下被回教叙利亚的“萨拉丁”占领的耶路撒冷。但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克在小亚细亚坠水而死,德军随即撤退。英法联军经海路到达圣地,再次攻下耶路撒冷。不久之后,英法联军的领袖发生纠葛,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因而下令撤回军队。由于兵力薄弱,无法有效攻击而决定撤退。此后,十字军国与并与埃及苏丹萨拉丁立约,准许朝圣者自由前往圣城。
当时赞吉已传位给儿子努雷丁,努雷丁的勇将撒拉丁(Salahuddin)在1171年攻克了埃及,1187年于哈丁会战大败十字军后又攻占了耶路撒冷。圣城再次失陷就引发第三次十字军东征。(耶路撒冷陷落的消息传到欧洲时,教皇乌尔班三世接受不了这一沉重的打击,当场暴毙。)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可以算是历次十字军东征中极为著名的一次。有很多历史名人参与,其中包括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FrederickBarbarossa)、英王狮心王理查一世(RichardI,theLion-Hearted)和法王尊严王菲力普二世(Philip),腓特烈一世占领科尼亚之后不幸地于渡河时溺死,德意志军大部分回国;英、法两国君主因领地争执,矛盾重重,明争暗斗。在十字军攻陷沿海要塞阿克后,菲力普二世即率军回国。理查一世只好独力作战。他分别于1191年9月14日和1192年8月两次与撒拉丁交手,两次都取得了胜利。但他已无力扩大战果。1192年8月雅法会战以后,理查试图进攻耶路撒冷,以失败告终。正当此时有消息从英国传来:菲力普二世已经与留在英国的理查的弟弟约翰(失地王,一个草包)勾结,密谋不利于理查。理查遂与撒拉丁停战,谋求妥协。
1192年9月2日,双方决定正式停战,缔结一个为期三年的停战条约:1.耶路撒冷仍归穆斯林管理;2.法兰克人保留从蒂尔到雅法的海岸走廊地带,基督徒和穆斯林彼此可以自由地到耶路撒冷和麦加去朝圣;3.穆斯林将基督教会所有的,包括十字架在内的宗教遗物归还基督教会。至此,耶路撒冷王国只剩弹丸之地,第三次东征和十字军东征的黄金时代便告结束。
另:当狮心王归国之时,半路上竟被奥地利大公理奥波德(也是基督徒)绑架,随即又被交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六世(红胡子的儿子),亨利得到法王的贿赂金钱,将理查当作战场上的俘虏长期关在监狱,直到1194年理查答应把英格兰王国交给皇帝,在他被释时将其作为一块封地收回,同时理查被迫答应支付十万英镑的赎身金(相当于当时英国王室两年的全部收入)。才终获释放。亨利六世的行为被伏尔泰斥为“不折不扣的野蛮而又卑劣”。
文章标题: 历史上的拉丁帝国是否强迫境内的希腊人讲法语信仰天主教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7470.html
文章标签:天主教  拉丁  法语  希腊人  帝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