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资治通鉴》63:生祭薄昭,王权的底色是现实

时间: 2021-10-28 18:40:25 | 作者:文森特看世界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资治通鉴》63:生祭薄昭,王权的底色是现实

材料(可略过,直接看白话):

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白话:

将军薄昭杀了汉朝廷的使者。文帝不忍心以国法杀他,就派公卿去与他喝酒,想让他自杀,薄昭却不肯自杀;文帝又派群臣穿着丧服,到他家中大哭,薄昭才自杀。

今天讲薄昭。

这位爷是薄太后亲弟,汉文帝亲舅,关系很亲近。

而且,他有从龙之功。当时功臣集团消灭诸吕后,派人迎立代王刘恒为帝。代国大臣分成支持和反对两派,相持不下,刘恒左右为难之际,最终派薄昭去了一趟长安。薄昭带回好消息后,刘恒才进京就职。

这能看出,薄昭很受刘恒信任,这种信任不光是对身份的信任,更有对薄昭人品和能力的信任。长安方面真假难辨,吉凶未知,必须找一个立场坚定,又能搞定各方,把事情办好的人。这人就是薄昭。

所以,薄昭在外戚身份和从龙之功的双重加持下,是刘恒团队的核心骨干。

问题是:为什么文帝非得因为一个使者,逼亲舅自尽?

其实,刘恒在位时,犯重罪的重要人物不少,典型的有淮南王刘长和太子刘启。

这二位爷犯的都是杀头的罪。刘长犯的是僭越之罪,撇开汉廷,自己搞了独立政府,但文帝对他是步步退让,甚至纵容,哪怕是后来司法上把刘长判成谋反要予以杀头,文帝也仅仅是给他流放到蜀地了事。虽说刘长最终在流放路上死了,但那也是他自己不争气,提前退赛。

还有刘启,跟吴国太子下棋,结果一个不开心,直接用棋盘砸死了吴国太子。后来,刘启照样日子过得滋润,当皇帝坐天下。

相比于这两位,薄昭的待遇就差了,仅杀了一个名字都没有出现在史书上的使者,刘恒就要把他逼死。

事实上,从能力,功绩和团队重要程度来说,刘长和刘启是比不上薄昭的。

文帝对刘长,是时势的需要和利用。(详见第62篇)

刘启对文帝来说是儿子兼接班人,但儿子可以生,接班人可以培养,而且接班属于后话,对文帝来说最重要的是,现在能否握紧权力,权力的稳固是他统治的基础,只有大权在握才有东西可以交给下一代,不然什么都是空气。很显然,比起薄昭,当时年纪尚轻的刘启,并不具备协助刘恒揽权的能力和资历。

而且,对于文帝这种大政治家来说,亲儿子,真的不算什么。当年刘恒还是代王时,有过一任王后,给他生了四个儿子。代王当皇帝前夕,王后死了,代王当皇帝之后,这四个儿子也都死了。几个月后,大臣们请立太子……

细思极恐吧,功臣集团为什么要废少帝,立刘恒?因为怕有吕氏血脉的宗室报复。堂堂代王正后,史书上为什么没有姓氏?这四位皇子为什么突然都死了?你们说,这位正后会不会姓吕?刘恒会不会为了获得功臣们的支持,送了正妻和儿子们一程?会不会为了让功臣们没有后顾之忧,才立农家女出身的窦漪房为皇后?

史书上的这些蛛丝马迹,可以看出文帝做事的一个风格,就是现实。他杀人的标准就是:是否利于自己的权力。有利,亲儿子可上断头台;无利,犯大罪可以忍一忍。

所以,这就导致了,同样是犯罪,文帝对三个人的处置不同。刘长和刘启是大罪,文帝放过他们,是因为杀他们无利;薄昭犯了罪,文帝偏偏要弄死他,是因为杀他有利。所以,薄昭真正的死因不是犯罪,而是文帝铁了心,要他死。

原因很简单:

首先,薄昭已成皇权的阻碍。

我们看刘长犯罪,文帝一再忍让,是因为刘长性格蛮横加不会做人,把人给得罪遍了,就是一孤臣,放现在就是社死,我们叫他政死好了。这样的人只能依靠文帝,他哪怕是搞独立政府,想谋反,也属孤掌难鸣,没人会跟着他送人头。所以刘长再怎么闹,文帝也不担心。

而刘启击杀吴太子,对文帝来说反而是件好事。因为吴太子这孙子代表的是老派诸侯势力,皇帝要搞中央集权,迟早得削藩。相比于刘彻批发式削藩,刘恒的手段更隐蔽,他搞逐个击破,所以他会纵容刘长胡闹,然后坐实他谋反,削他爵位,最终把淮南国一分为四。

这次刘启杀了吴太子,如果吴王因此造反,那正中刘恒下怀。因为这属于私怨,没有其他诸侯会响应,而一个藩国哪干得过中央,所以,一旦吴王忍不住动手,那等待他的就是王国分裂。刘启虽然冲动,但还是个好儿子啊。

可薄昭就不同了,他杀的是文帝的使者,那时见到皇帝使者,跟见到皇帝本人一样,官再大都得跪。薄昭倒好,把人弄死了,这是打文帝的脸。而且薄昭是将军,中央握有实权的外戚,骑在文帝头上,却没有任何处罚,会给其他大臣一个信号:刘恒是另一个汉惠帝。这事关天子威严,文帝要是放过薄昭,将来难以震慑臣民,诸侯和功臣再怎么看文帝?

其次,薄昭和功臣集团走得越来越近。

文帝继位初期,一直在对付功臣集团,周勃是重点照顾对象。文帝连续两次把周勃拉上来又撸下去,最后把他赶回封地。这样还是不放心,安排人给他整了谋反罪,送去蹲了大牢。意图很明显,就是不想周勃好。

后来周勃出来了,但他是贿赂薄昭,请出薄太后对文帝施压,文帝才没有下黑手。

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

这个事情性质很严重,薄昭连功臣头子的忙都敢帮,还搬出薄太后,这在文帝看来,就是外戚和功臣将要联盟的信号。

这是立场问题,文帝要整周勃,跟他谋不谋反没关系,是权力决定的,文帝要握住皇权,周勃必须废。这事别人看不出来,陪着刘恒一路走过来的亲舅还看不出来吗?不管看没看出来,薄昭都要死,要么政治生涯到头,要么丧命,杜绝后患。

第三,诸吕之乱,殷鉴不远。

文帝对付功臣集团和诸侯之后,就要限制外戚发展。想一想吕氏是怎么壮大的?强人吕后压住弱主,联合功臣集团把持朝政,打破了刘邦留下的功臣、外戚、诸侯三方制衡格局。

如今诸吕尸首尚温,刘恒不可能忘记这场政治浩劫,在削弱了功臣和诸侯之后,他要做的,就是防止外戚中再出现这么一个强人,联合功臣余孽。作为一路陪文帝过来,手握实权的将军舅舅薄昭,就是值得文帝忌惮的角色,何况薄昭还能调动薄太后这杆大旗。如果薄昭动不动利用薄太后来对文帝施加影响,那文帝跟刘盈有什么差别?

而且薄昭作为政治家,出于本能也会寻机壮大自身实力,试图让手中权力长存,并且有了周勃打样,多的是人想走薄昭的路子。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是本能,与忠诚无关。这会导致他与皇权的冲突。更重要的是,薄昭杀皇帝使者,性质恶劣,死一个人或许无足轻重,但这是薄昭对文帝的挑衅与试探,反映出薄昭当时的心态和权势已无所顾忌。

所以,无论薄昭的心是否还忠诚,都必须死。这是形势决定的。

可为什么文帝不给上薄昭一刀,而是要逼他自杀?

我认为关键是两点:一是与汉朝以孝治国的意识形态有关;二是汉文帝注重自己的贤孝形象。

孝是指做子女的要善事父母,这是家庭内部的父子关系。汉朝以孝治国,是把它扩大到了国家层面的君臣关系上,所以君主也叫君父,臣民也叫子民,就是要让天下百姓都把君主当成父亲一样看待、侍奉。

这是汉朝为了稳定统治的宣传手段,跟刘邦建国后,杀丁公,封季布的性质一样,只不过孝比忠更加好推广,没想过做忠臣的人或许有很多,但不想或者害怕当孝子的人应该很少。而天子作为万民表率,自然也要遵守这套意识形态,最起码也不能在明面上反着来。

所以,文帝不能动手杀薄昭,毕竟薄昭是长辈,母亲唯一的弟弟。刘恒8岁到代国,从小不受父亲刘邦待见,薄昭实际上就扮演了父亲这么个角色,文帝要是下手杀薄昭,跟弑父基本没区别了。

这不是“扛着红旗反红旗”,自己摧毁刘家的统治根基吗?天下百姓一看,卧靠,你当皇帝的天天教我们“忠孝”,结果你连自己亲舅舅都杀,这让我们怎么信你这一套?这样一来,天下的人心和观念就会动摇,文帝就难继续教化子民,稳固统治了。

其次,文帝继位的合法性,其一部分来源于刘邦儿子,另一部分来源于贤孝之名,其实名声占比更大,毕竟血统合法性同样强的人也有,比如齐王刘襄。

谁都知道贤孝这种无法量化的标准都是糊弄人的,但架不住老百姓就会信啊,只要宣传到位了搞偷袭的武王都是替天行道。

刘恒插着贤孝这对翅膀坐上皇位,他是很有必要保持和巩固这种形象的。因为这关乎他的群众基础和统治稳定。只有维持好这种形象,才能证明他当皇帝没有错。所以,他登基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赦天下,给百姓们加爵位一级,并送上牛酒,放5天大假,来争取广泛的民心和民意支持。

如果刘恒动手杀了亲舅薄昭,那有损他贤孝美名,对他的合法性有一定影响,而且,当时他的权力还不是很稳固,声望和民心很重要,再凭他谨慎的性格和行事作风,不能也不会轻易下手。

所以,只能苦一苦亲舅薄昭,“主动”谢罪了。

总结:汉文帝做事非常现实,他不管是打压、纵容,还是杀人,唯一考量的标准,就是权力,这是他作为一个皇帝最核心的利益。只要有利于巩固权力的事,都可以做。

包括他后来的“亲尝汤药”,未尝不是一种逼死薄太后亲弟之后,对母亲的一种代偿,以及通过进一步塑造贤孝形象,来最大程度地弥补逼死亲舅后,可能带来的形象损伤。

可以说他残忍,或是作秀、虚伪,但,这是作为君主没有办法的事,如果不能紧握权力,那等同于再造一个“诸吕之乱”。

以上就是我读《资治通鉴》时的感悟,有很多朋友和网友问我,是怎么从《资治通鉴》中读出这么多内容来的。

我的回答从来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多读几遍。一部质量上乘的《资治通鉴》,绝对是值得反复阅读的。

下面给大家推荐的这套《资治通鉴》,不管是包装还是印刷,都很不错。放在书房或者卧室,每天拿出来读上几页,慢慢地自然会领略到《资治通鉴》的魅力,能从里面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为人处世,职场权谋,人性管理等等。

这部《资治通鉴》,全套共4本,原价1580元,现在优惠仅69元,包邮到家,一两包烟几杯奶茶的价格,就能买到古人上千年的智慧,非常划算。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文章标题: 《资治通鉴》63:生祭薄昭,王权的底色是现实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706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