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23 23:02: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科考制度是封建王朝官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一定标准,对在职官员的政绩、品行、年劳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核,并以此来决定某官员的升降赏罚。通过这种相当于现代的“年末考核”一般的制度,很好得保障了官僚团队的效率和活力,稳定了长期存在着的君臣等级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土分割,皇权衰弱,门阀制度得到空前发展。和历史上其他朝代大为不同的政治环境使得这个时期的科考制度独树一帜,拥有自己的独特性,衍生出了与门阀制度互相配合的科考制度。
这个时期的科考主要的考核对象是地方官员,而中央朝官的考核较略。国家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其事,但乡党、民众等对地方官亦有评价,且对于官员的科考结果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下面,本文将对民众对地方官评价的影响试作探讨。
一.民众在当地对地方官的影响
考绩制度自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始,最开始只有对官员政绩的考核。但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逐渐确立并且制度化了“品行”这一项。“德才兼备”,成为考察官员的最终量尺,特别是在注重“引礼入律”,将儒学思想渗入进法律的魏晋时期,对于品行的考核在科考制度不断变化的中,立马被提上了进程。品行的相关考察,最终是成为了科考制度的标准之一。
然而令人烦恼的事,品行这种东西不是一言而可以概括的。它不像政绩是有确确实实的证据可考,只能说是主观上的产物,有许多难以被触碰到的灰暗地带。这时,民众的评价就可以作为考察官员品行的重要依据了。
民众对地方官的评价,往往是通过口头传诵,或者编写歌谣。认可的民众多了,传颂的人也就多了。时间一久,难免会被帝皇知晓。
比如北魏文成、献文帝时,李欣为相州刺史,“为政清简,明于折狱,奸盗止息,百姓称之。……以欣治为诸州之最,加赐衣服。”再如西魏大统年间,李远为河东郡守,“敦奖风俗,劝课农桑,……百姓怀之。太祖嘉焉,降书劳问。征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李欣因“百姓称之”而“考课诸州之最”,李远因“百姓怀之”而受到朝廷提拔,这说明北朝政权很是重视百姓对地方官的评价。
除去传颂和编曲,百姓还会为他们敬重的地方官员刻碑或立祠。这往往是真心为民,品性端正的“父母官”才能获得的殊荣。如曹魏齐王芳时,荀勖为安阳令,“勖有遗爱,安阳生为立祠,后迁廷尉正。”更有晋武帝时,杜珍“除池阳令,为雍州十一郡最。百姓生为立祠,……泪迁尚书郎。”刻碑和立祠,相较于其他方式而言,都是容易造成轰动,并可以形成长远效应的歌颂方式。得到这样隆重待遇,也势必会对该地方官员造成政治声誉乃至仕途升迁的重大影响。
二.诣阙言状
民众在当地的言行,表现为一定的地域性。就算是刻碑立祠这样的举动,也要是朝廷的巡抚使或经过此地的其他官员听闻此事后,才能够被上报朝廷,被皇帝所知晓。诣阙言状则是百姓突破地域限制,直接且主动将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德行达于朝廷的好方法。
最常见的诣阙言状是百姓向朝廷请求地方官的留任。这种情况一般会发生在一个官员“秩满”,或临时迁转离任,回京接受吏部综合考课以决定升降赏罚之时。民众在这种影响官员科考结果的关键点上诣阙言状,请求官员留任,对该官员今后的仕途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如曹魏明帝时,鲁芝为天水太守,“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仍策书嘉叹,勉以黄霸之美,加讨寇将军。”虽然请求留任并非职务升迁,但地方官往往可以从中获得美名,进而获得朝廷赏识,为今后的加官封赏创造良好基础。
诣阙言状不仅可以对地方官员将来间接产生影响,也可以直接对其当下的升迁造成影响。如果民众认为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德行良好,可以直接向上级官府或朝廷请求对其升迁。
如《南齐书•州郡志》中,南齐永宁县隶属永嘉郡。永嘉千人上表,请求萧景由永宁令升迁为永嘉太守,虽不被允许,但仍迁骠骑行参军。很多时候,民众请求升迁不会被完全实现,大部分官员都是只被升迁,但没有拿到民众为其所请的职位。但也有准许之例。北魏孝文帝时,黄甫麟为泾州刺史主簿,“延兴中,泾土夷民一万余家,诣京申诉,请君为统酋。……朝议不可。圣上以此诸民丹情难夺,中旨特许。”
三.民众对地方官的批评
对于无政绩或败德的地方官员,民众对其的批评也会对官员的科考产生一定影响。如陈后主时,章大宝“出为丰州刺史,在州贪纵,百姓怨酷,后主以太仆卿李晕代之。”对于品行败坏的官员,民众一般会对其讥讽抱怨。讥讽无果者,民众则会对其采取更加主动的反应和评价。“民告官”就是这种评价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东晋时期民众告官现象十分普遍,到了北朝,则更重吏治。
四.总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每个当权者都通晓的道理。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分散衰弱,统治者们无比清楚得认识到了民众的力量。通过保障民众举奏的权力,整顿官僚队伍,招揽德才兼备的官员,以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地位。不得不说,重视民众对地方官员的评价,不论是对地方官员本身,还是对统治国家大体,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参考书目:
【1】 李传君:魏晋南北朝时期风俗巡使制度初探,晋阳学刊,2004
【2】 张旭华:《魏官品》产生时间及相关问题试释—兼论官品制度创立于曹魏初年,郑州大学学报,2006
引言:服饰除了有保暖遮羞的作用,人们将服饰与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社会身份相联系起来。无论是古代服饰还是现代服饰都有着明显的差别,每一个朝代中的不同时期,服装也有很明显的变化。在中国魏晋南北朝,百姓的服饰也是各有不同。一、魏晋时期服饰的发展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立国,400年后皇室衰微,中国内部开始分崩离析,并出现了以魏国为首的三国鼎立,两进正权。战争和民族的大迁徙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服饰的机能性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加强。漆纱笼冠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极具特色的主要冠式,当时的男子和女子都可以佩戴,因为它是使用黑漆细纱制成的,所以得名“漆纱笼冠”。冠的特点是平顶,两侧有耳垂下,下边用丝带系结。
二、魏晋时期服装特点的由来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个时候的人崇尚玄学和道教文化,因为人们祈求长生不老,所以在那个时代炼制丹药服用的情况特别普遍。因为服用炼石的丹药之后会使人的身体出现发热的情况,不适合穿紧身的衣服,这样会让身体更加不适,所以当时人们比较追求宽松肥大不贴身的衣服。也称为“大袖宽衫“。
三、魏晋时期服装多样
魏晋时期的女子会在衣服下摆的部分接上三角重叠的布料,又将布料系在腰上,再从围裙下面伸出许多的飘带。因为这些飘带大多使用轻柔飘逸的材料制成,所以当女子在行动的时候,这种飘带会更加的富有动感,更加飘逸。后来人们将这两种装饰合并在一起,这就是杂裾垂髾服的造型 。魏晋时期的老百姓服饰也是十分丰富的,在绘画中的狩猎,畜牧电影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也出现在了平民老百姓的服饰当中。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