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民族性的可怕体现在哪里

时间: 2021-10-19 19:02:4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8次

中国民族性的可怕体现在哪里

中国的民族性答案是什么?

如果是九上语文第十六课的课外阅读题那么就是如下答案了

  ①作者在第②段中,为什么还要写“但是”的内容?

  因为,当前社会不能说都是尽如人意的。

  ②文中第④自然段举鲁迅的例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什么好处 ?

  为自己的论点做更具体的解释。

  ③第⑤段的日本人彬彬有礼不吵架的论据,与选文第③段的那一论据相呼应?二者构成怎样的关系?

  (1)“我很少出门上街,但是,只要出去一次,必然会于遇到打架斗殴的。”

  (2)互相呼应,为前后文作对比。

  ④作者写此文的意图何在?

  揭露了中国人从古到今的民族性质。

亲,看我打了这么多字的份上,选为最佳答案吧

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一个问题

中国人是不是只对政治斗争和人际关系感兴趣,而对自然科学和纯艺术的东西缺乏兴趣?
是这样。中国的四大发明,很大程度上不是思想的产物,而是实用的需要。中国的一些发明家如蔡伦、毕升,要么是宦官,要么是小人物,根本不能融入中国古代的精英之列。像郑和的航海,也不是科学的创举,而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也是出于政治的需要。中国古代唯一与精英有关的科学领域是天文学,因为这牵涉到王权与天命之间的关系,所以比较发达。所以,科学在中国永远是政治与权力斗争的附庸,而实用性只是科学的附加功能。因此,在晚明出现徐光启这样重要的科学家之前,中国在众多科学领域里不可能出现卓越的思想家。
中国人的民族性,有关的研究已经很多,但多是片面的。我比较相信鲁迅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人本质上比较卑怯,这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宋元以来的外族入侵导致的奴性。这些观点可能受到传教士明恩溥的《中国人的气质》和日本人研究的影响。
我想说的是中国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是现代人也可以说的某些错误的事让我们忘记了,或者说是模糊了,也可以说是我们再也找不到那些辉煌的过去了,因为历史改变了.
想一想,外国在研究我们的周易,八卦,我们的孙子兵法,而我们在干什么了?
最简单的,李白不仅只是个诗人吧?
中国人的民族性:浅谈中国人
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

1987年10月?熏人类学家费孝通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学者的采访时曾坦白地说:“我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但是直到现在,我尚未真正认识清楚显示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形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中国精神实质。”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著作共有500余本。先来看一下中国人自己解剖的民族性。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
(1)没有排外意识
(2)勤劳、和平、守法
(3)守旧法,无变通
(4)崇拜鬼神
(5)犹豫不决
(6)知识水平低
(7)缺乏主人翁意识
(8)像一盘散沙
(9)夜郎自大
(10)停滞不前
(11)不崇尚自由
(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
(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
(14)世界主义
(15)重视道德
(16)民权主义
(17)极端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1904年出版的《 饮冰室文集 》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如下概括:
(1)缺乏独立、自由思想
(2)奴性、为我
(3)缺乏公共道德观念
(4)愚昧、胆怯、欺骗
(5)武断、虚伪、不行动

学者康白情于1919年在《 论中国之民族气质 》一文中以东西南北地域为别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
(1)自高自大,自满自足
(2)畏惧困难,喜欢享受
(3)富有创造性和模仿能力
(4)崇尚平凡而不崇尚奇特
(5)事主实行,弃绝空谈,唯乏恒久之毅力
(6)厚古薄今,墨守成规
(7)富“个体”之独立性,而乏“群体”之独立性
(8)消极忍让,缺乏积极抵抗精神
(9)好刺探他人隐私而坚守个人秘密
(10)恩怨分明,有报恩意识
(11)体质强健,潜力甚大

20世纪最有名的文豪鲁迅从8个角度概括了民族性:
(1)自高自大
(2)看重面子
(3)懒惰
(4)协调
(5)破坏欲
(6)目光短浅
(7)奴性
(8)胆小、自私
~~~~~~~~~~~~~~~~~
中国人的性格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以下是笔者对传统中国人性格的简单概括,欢迎批评指正。最能体现传统中国人性格的莫过于一个“中”字。中国人喜欢采取折中的方式处理问题,原因同时表现为:
1、怕得罪人;
2、遇事总留有退路;
3、中医向来讲究阴阳调和,严防阴阳任何一方的极盛极衰;
4、中国人崇尚和平,同情弱者,反对极权、霸权,有正义感,以仲裁者或和事老自居;
5、中国艺术,如建筑、绘画等很讲究对称,中国传统文化以对称为美;
6、中国人也以自我为中心,以保全自己和宣扬自己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7、基于上一条,中国人一般不会轻易采纳别人的意见,所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这并不影响中国人虚心好学,因为我们同样要力避“狂妄至极”;
8、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昌盛和先进的国家,稳居世界中央,中国之名或许来源于此;
9、中国人的中也表现为当看客,,“隔岸观火”,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已给我们指出来了,“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是别有用心的看客;
现代中国人的性格虽然仍保留了大量儒家的影响和痕迹,但已大大削减。随着中国近一两百年来的不断开放,“西学东渐”,以及中国不断受到世人的关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越来越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性格趋同。主要表现是,热爱学习、讲求高效、开放、活跃,等等。

没有出大师级的科学家是针对于近代说的,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数不胜数,只不过近代的几个科学大师太抢眼了,试问对于两千多年前的青铜器 铁器的发明,发明它们的人不适大师么,只不过无从考证罢了,现在中国不行,是因为科技的落后,如果现在中国的科学家都有美国那么号的条件,诺贝尔不成问题,想象,由于社会制度的关系,中国的科技从明朝就开始落后,试问你对明朝以前的中国科技状况了解多少?那些科学大师也都是在世界历史上几个科技大进步的时代诞生的,但那是中国正在被侵略,怎么出大师!!?张衡对天文学的研究和发明在当时算不算大师,可当时有办法像近代一样宣传么?能让多少人知道?别在这不学无术,你知道些什么啊。
没有产生过大师级的科学家?
可笑~
建议楼主多看点书去吧,在这你找不到能让你满意的答案的!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世界最长的,在西方“工业革命”“文艺复兴”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还在封建社会呀!我们还在做着“天朝圣国”的美梦呢!长期封建思想的灌输、科举制度(就看学的那些东西就知道很难出什么思想家、科学家)、文字狱......种种的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人才的辈出。

所以我的观点是:中国近代之所以缺少那些像爱因斯坦一样的顶级大师,其原因是我们经历了太久的腐朽的封建时代。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你好,希望你能认真看完.
首先想要告诉你,中国人的艺术细胞和鉴赏能力一点都不逊色与任何国家的人. 不知道你提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刚被什么事物所影响而来的感想.
中国开放后进步很大,我相信人人都能感觉出来,但是中国的本土文化被局限了,很长一段时间从事艺术是违法的,是丢人的,是下九流的,你知道以前说相声的人的地位甚至不如妓女,这就是差异,而其他国家却大为不同,懂艺术的人被人尊敬,被人欣赏,叫人追捧.前后两者这种天与地的差异不得不为知感叹.
所以,要想出来艺术家,大师不单单是个人的关系,和环境也是有很大影响.
补充一点个人经历:我的老师是美籍华人,在国内任知名音乐学府现代音乐系教授,可以说是刻苦的天才,中国滚石第一个灌过唱片的人.但是到里美国都不如一个地铁里卖唱人的专业.所以我们也恨,为什么我们怎么就不能从小就接触这种艺术呢. 希望我们会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氛围 谢

中国人的民族性是什么?求答案

 中国人太多了,性格有很大的差异.贪小便宜的,不少,使骗子屡屡得手.而那些在食品上加入工业原料害人的人,动机也是出于贪小便宜,当然俗话"贪小者吃大亏".他们不是求上进而致富,总想出种种不可思议的道道来.
 有急性子的,也有慢性子的,急性子遇上慢郎中,也有不急不慢的,平平稳稳的,南方的蛮,北方的侉.
 林林总总,就构成了中国人的性格,或民族性.
 因为战争太多了,所以需要休养生息--爱和平;因为要为
己,所以勤劳.
已往矣,但愿这些成往事不再.

简述中国民族性格的主要特征

1、爱国如家,忧国忧民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主要的优秀传统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性格的精华。中国各民族人民特别是民族的精英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机之时,他们总是把国家的利益摆在首位,总是挺身而出,视死如归,爱国如命,总是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以身报国,用鲜血和生命报效祖国。

2、大公无私,勤劳朴实

大公无私、为民造福者被视为为人的楷模、做人的典范。最早最受人尊重的表率就是大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人,一心一意疏通河道:为民谋利,成为祖先大公无私为民造福的典范,流芳千古。

勤劳朴实、勤俭持家、勤俭建国,成为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它不但促进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促进了人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同时也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和敬仰。集体意识高于个体意识中华民族强调集体主义精神。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政治的统一,民族的融合,人民的团结,造成了中国文化的统一特征,培育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中华民族集体意识里的“忠诚”是一根无形的纽带,将中华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是团结中华民族的凝聚剂。

中华优秀儿女富有始终不渝的忠诚精神和个人服从集体、先集体后个人的牺牲精神。如果没有这种忠诚精神和牺牲精神,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就建立不起来,中华民族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的团结和伟大。

扩展资料:

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融合过程中,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总体性格。这个总体性格是由各民族的优秀性格熔铸而成的。

民族的优秀性格要成为中华民族的性格,必须经过中国各民族的挑选、过滤及接受认同的过程。一个民族的优秀性格一旦为中国各民族所接受,也就形成了全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性格。

中华民族性格融进了各民族的群体性格,与中国各民族的性格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不是各单一民族性格的简单叠加,而是融合各单一民族性格精华的结晶。只有从总体上把握运动着的中华民族性格,才能科学地反映中华民族共同的性格。

1、民族性格形成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基础是民族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由此形成的共同文化,有的还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

2、民族性格具有很强的历史连续性和稳定性。有些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甚至共同语言等特征都已发生变化,但民族性仍然明显存在而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心理因素。

3、民族性格的形成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地位有密切关系。在阶级社会,一些处于受歧视和被压迫地位的民族,对其他民族存有隔阂和不信任心理,对于伤害本民族尊严和民族不平等现象颇为敏感,在其民族性格中会流露出保守、排外或反抗性。

扩展资料

民族精神基本特征

1、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体现为特定民族文化类型中、并作为其基本内核而存在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的特征,是对于特定民族的文化特征的最高层次的抽象。

2、时代性

时代性是指民族精神在其历史性的演化中所体现出的时间性特征,也就是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质。

3、历史传承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历程中一脉相承的精神特征或思想意识,是在民族的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断丰富、日趋成熟的精神,它总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血脉相连,是民族文化传统不断积淀和升华的产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族性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族精神

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康白情于1919年在《 论中国之民族气质 》一文中以东西南北地域为别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
(1)自高自大,自满自足
(2)畏惧困难,喜欢享受
(3)富有创造性和模仿能力
(4)崇尚平凡而不崇尚奇特
(5)事主实行,弃绝空谈,唯乏恒久之毅力
(6)厚古薄今,墨守成规
(7)富“个体”之独立性,而乏“群体”之独立性
(8)消极忍让,缺乏积极抵抗精神
(9)好刺探他人隐私而坚守个人秘密
(10)恩怨分明,有报恩意识
(11)体质强健,潜力甚大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义气,这是一个讲义气的名族,同时也是安贫乐道的民族,还是一个奋发进取的民族,还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助人为乐不容易,还望采纳,谢谢。
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

中国音乐剧的民族性体现在哪里

中国音乐剧的民族性体现在哪里……最好有例子佐证……多谢……
这些经典音乐剧的集中上演,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演出市场的文化层次、培养了观众的欣赏品位,另一方面,原创民族音乐剧的缺席,无论对创作者还是对观众来说都是一件憾事。 突围在众多洋音乐剧的重重包围中,这一次,中国歌剧舞剧院选择了“花木兰”这个不仅在中国脍炙人口、而且在世界上都享有盛名的中国历史故事人物作为音乐剧的主人公。这次音乐剧《花木兰》的剧本创作没有一味沿袭过去那种女人强似男人的主题,而是赋予了这个古老的故事以更新鲜的、更具时代感的爱情与和平的内涵。此外,在音乐剧中至关重要的音乐创作方面,《花木兰》同样被赋予了新鲜感:既有交响音乐的磅礴大气、民族音乐的委婉悠扬,又有现代电声音乐的奇情妙趣;既有震撼人心的刚强,也有催人泪下的柔美;既有现代音乐的开拓和创新,又有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扬。 然而,洋音乐剧的实力有目共睹。音乐剧《猫》在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演出,分别始于1981年和1982年,整个演出季跨越了前后20年,演出场次、观众人数和票房收入都创造了娱乐文化史上的最高纪录。有数字显示,《猫》剧在百老汇演出创造了单天单场次119万美元的最高纪录。迄今为止,《猫》剧已被翻译成14种不同的语言,在全球200多个城市演出,观众人数超过了6500万,全球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20亿美元。诸如此类的演出佳绩已经成了这些音乐剧顺利进入中国演出市场的有效通行证。 探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近20年来,音乐剧在中国掀起了学习和探索的热潮。生动的剧情,优美的音乐,活泼的舞姿,情感的自然流淌和交融,协调而煽情的舞美,使得音乐剧在剧场里时刻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在音乐剧民族化的道路上,大型中国原创音乐剧《花木兰》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这种尝试不仅仅体现在该剧的主题和音乐上,也体现在演员的选择上。《花木兰》在演员的选择上并没有单纯追求名气,而是全国征聘,择优选拔。给探索崭新艺术形式以充分的保障。为了一切满足观众的欣赏追求,《花木兰》还动用了传统的、现代的和高科技的舞美手段,力求在舞台上营造出壮怀激烈的战争场面和奇妙新鲜的异域风情。 在民族原创音乐剧寥寥无几的演出市场上,《花木兰》带给我们的也许不仅仅是看音乐剧时多了一种选择,更有一份“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优秀音乐剧”的坚定信心。
文章标题: 中国民族性的可怕体现在哪里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6398.html
文章标签:民族性  体现在  中国  可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