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新朝改革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的必然性,改革不顺应历史潮流,不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不符合人民利益
您好!作为中国古代“篡位者”的代表,王莽一直为传统价值观所不容,他创立的新朝被视为伪政权,他推行的改革被讥为荒唐乱政。甚至他在“篡位”之前谦恭克己、兢兢业业的表现,也被认为是为篡位做铺垫的伪装矫饰。那么,历史上的王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所处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他是怎样走上最高权力宝座又缘何身死国灭?本期“王立新论史”继续为你解读:新朝复古的失败带给我们什么教训?
亦天时 非人力:王莽得帝位有哪些条件
在班固的评价中,只有说王莽得位当皇帝,“亦天时,非人力之致矣”这句话,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王莽代汉而立,是汉已溃烂,而王莽人脉最盛,天下不可无君,于是王莽在众官迎请之下,经过太皇太后同意才当上了皇帝。他这个权力真正是通过禅让得来的,而不是像曹操,尤其不是像司马懿那样欺人之弱,窃夺来的。所以我把这一讲的题目叫做“到底是王莽篡汉还是王莽禅汉”。因为王莽是汉臣,他自己的新朝政权,又直接断送在他自己的手上,没有传下去。所以,也就没有属于自己王朝的历史学家。因此,后世的历史学家,都站在汉王朝的立场上,说王莽篡夺了汉朝的政权,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当然,最关键的是王莽的后起者是刘秀,他自称是延续汉代的江山,所以王莽作为乱臣贼子,就仿佛铁案如山了一样。如果接下来的政权占有者不是刘秀,而是马秀、牛秀、羊秀之类,那王莽至少也能像隋朝的皇帝一样,虽然短命,也不至于被一口声的全都说成是篡权的奸贼。
其实刘秀也算不得什么汉朝的继承者或者拯救者。《东观汉记》和《后汉书·光武帝纪》为他列的族谱说:“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钜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年九岁而孤,养于叔父良。”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就算从汉景帝算起,也有七世了。如果从汉武帝算起,也已出了五服。按照古礼,五世亲绝,可以另为别姓。他跟汉武帝以下的据位帝王,其实已经没有任何血亲关系了,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的儿子,连官二代都算不上。而且,他于王莽天凤年间,“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如此,他已经接受王莽通过禅让成为皇帝的事实,又是王莽时代培养出来的学生,他虽然名义上是刘氏的宗亲,而实际上应当是王莽的臣子。“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地皇三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武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于是乃市兵弩。十月,与李通从弟轶等起于宛,时年二十八。”这也是《后汉书·光武帝纪》的记载。当然也是完全出于美化他的记载。不过各位请仔细看看这段文字:刘秀既为王莽新朝的太学生,乘天下方乱而起兵,想要推翻王莽,取而代之。咱们就不算他是王莽新朝的乱臣贼子,至少也是不忠的叛逆!恢复刘氏的江山,只不过是一个仅仅能被俗人理解的理由,唬弄愚众的借口而已。绿林军扶持的更始皇帝刘玄,是刘秀的族兄,也只是刘氏可以改姓的远族,至于赤眉军所立刘盘子,当时只是军中放牛的奴仆,更谈不上可以代表刘汉皇室。
班固说王莽获大宝之位,是天时所致,什么叫天时?班固只是不好说是天意。那么王莽得了什么天时,当上了皇帝呢?
从当时历史的实际情况看来,有三点重要的东西异常值得重视:
一是汉室衰败,天下崩溃;二是禅位让贤的历史传统没有断绝;三是五德终始说在社会生活中广有信众。
有关刘汉皇室的衰微,首先表现在皇帝昏庸无能,其次就是子嗣不旺。成帝虽然在位二十六年,但是自己无能,一切政务委托王凤、王音、王根等。至哀帝得位,虽然想抑制王氏,但还是要依托远比王氏更差的自己的外戚傅氏、丁氏等,哀帝在位不足七年,崩而无子。迎中山孝王子刘衍为帝。这个刘衍的母亲,是中山孝王的姬妾,姓卫。卫姬的姑姑,是汉宣帝的婕妤,生了楚孝王。卫姬的姐姐,又是汉元帝的婕妤,为元帝生了平阳公主。成帝时,中山孝王无子,成帝将卫姬的妹妹赐给他,生子刘衍,这就是汉平帝。平帝两岁时,其父孝王崩,继为中山王。哀帝死,立为帝,时年九岁。立五年而崩,无子,又立汉宣帝玄孙婴为帝,当时只有两岁,而到他五岁的时候就把天下禅让给了王莽。已经找到汉宣帝的玄孙那里去了,可见汉皇后嗣匮乏之程度。还要王莽把刘邦的堂叔伯兄弟的子嗣们找出来当皇帝,才算是王莽忠孝吗?有点太强人所难了。再说这些人跟皇朝的继承权,完全已经八竿子打不着了。
至于天下崩溃的情形,从汉武帝之后就已经开始了。
汉承秦末战乱之弊,社会经济十分匮乏,经历惠文景时代的与民休息,社会经济重新恢复和发展起来。“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但是很快就又被好大喜功、徒务虚名的汉武帝以对匈奴的战争,还有封禅、巡狩等方式,挥霍殆尽。刘汉王朝,随即正式走上全面下滑之路。昭帝时期,情况进一步恶化,而且因为土地兼并和买卖奴隶等日益加剧,社会矛盾渐趋激化。汉元帝时期,易学家京房,列举众多灾异,告诉汉元帝,国家衰败之势已经难于抑止。汉元帝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说天下确实是“衰乱已极”。到了汉成帝时,谷永在与成帝面对面谈话时,指出当时严峻的社会情况说:“饿死于道者,以百万数。”就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公家无一年之畜,百姓无旬日之储,上下俱匮,无以相救。”哀帝以下的情形,更是每况愈下,各地农民暴动此起彼伏,汉家天下实在已经是衰败到了溃烂无救的地步。
这种情况,说明了汉家天下已经根本维持不下去了,刘氏的统治已经没有可能再进行下去。
当此之际,并未陨灭的上古时期的禅位让贤的传统开始在社会上复活。
我在这里首先要告诉大家一点,就是有关上古时期的禅让,也就是所谓尧让舜、舜让禹,近世以来一直被世人认定为儒家创造的神话。其实这完全是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看问题,我敢肯定地说,尧舜禹之禅让,绝对是实有其事。有关禅让,虽然距离过于遥远,缺少直接的文字证据,但是不仅儒家,先秦时期各家各派都有相同或者相类的记载,这本身就是证明。儒家所做的工作,只是把这一古代的事实,上升为一种理想的目标,他们希望这个社会,应当永远在贤人的统领下走向和谐美满。
《尚书·蔡仲之命》说:“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是怀。”上天只护佑有德的贤者,老百姓只感念给他们带来好处的人。孔子和孟子是中国最早的好老师,他们不可能编瞎话来骗人,否则他们不会在历史中产生那么久远的良好影响。《论语·尧曰》记载尧对舜说:“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又称:“舜亦以是命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尧告诫舜说:“皇天把拯救万民和养育万民的任务放置在你的肩上了,你要努力呀!如果你要是让百姓陷入困苦和贫穷,那么你的大位也就会被收回去,从此不再属于你了。”后来舜又把同样的话语,原封不动地说给了大禹。《尧曰》篇接下去记录了商汤和周武的话语,商汤说:“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如果我个人有了罪错,不会殃及天下百姓;天下百姓犯了罪错,那都是我统治的不好,不怪他们。周武说:“虽有至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我虽然有血亲家族,但是不如我拥有天下的贤才。如果百姓犯了罪错,那都是我犯的罪错。
《论语·尧曰》,是孔子给学生讲历史课的辑录。既是讲课,肯定有史实依据,不可能凭空编造出这样的故事。况且这样的故事,在先秦时期几乎众口一词,怎么会大家都编出了完全相同的故事?至于“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只不过是在久已被世人所认可的尧舜禹禅让的事实基础上,强调贤人政治,反对霸权政治和庸碌政治的价值宣言而已。
所以,禅让政治确实是曾经的事实,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到了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君主的权力欲望越来越膨胀,于是互相征战,他们招揽贤人,已经不出于养育苍生的目的,而主要是为了满足各自日益膨胀的私欲。所以孟子才说:“春秋无义战”。
这种不断膨胀的欲望,使得君主都想争抢到更多、更大的地盘。而最大的地盘,就是天下都是他一个人的。统一的国家的理念,在这些君主的心目中,根本就不是出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承载历史文化,养育天下苍生的意愿,而完全是出于他们各自的私人欲望得到满足的要求。最终秦始皇得逞其恶了。王船山说这是天道假私济公。各位只听说过假公济私,可能还没有听说过假私济公。假私济公,就是上天借助历史人物的个人自私的欲望,以完成有利于天下众生的事业。这是船山先生就秦始皇统一天下一事所发的高论。就算不是秦始皇,也会是别人,统一的欲望膨胀之后,使得统一成为事实,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是谁先统一,谁都会很快灭亡,这也是趋势和潮流,因为大家还不习惯于真正的统一。同时,被统一的势力,一定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报复行为。仅此两点就已经足够,何况还要加上暴虐和专制?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实在是生逢其时,捡了历史的大便宜。说秦国的统一只是为了圣王作前期的驱除和打扫工作,未免把刘邦看得太高,同时也不了解历史的趋势。就个人人品、学养、才智而言,刘邦比秦始皇差得不知道究竟有多遥远。
那么当汉朝的统治一团溃烂,遍体疮痍之时,统一的家天下虽然已经运行了两百余年,但是旧有而尚未泯灭的禅位让贤的传统,正好乘势勃发。这是导致王莽得以成为帝王的第二个重要原因,而且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早在汉昭帝时,研究公羊春秋的学者睦弘,就征引古义,让汉昭帝把皇位禅让给天下的贤人,此时王氏根本还没有出现。他要汉统治者“求索贤人,禅以帝位。”希望汉昭帝效法殷、周,自封百里,以嗣血统,“顺承天命”。虽然他因此被杀,但是已经足以表明禅位让贤的传统,在特定历史情形之下,已经复活。同时,也表示汉代到昭帝时期——此时武帝刚刚过世不久,已经失去士望和民心,到了行将就墓的时候了,不必等到王莽出场。接续昭帝的是宣帝,此时王氏依然杳无踪影。一位叫盖宽饶的学者,又据易理提出让汉宣帝禅让的要求,他说:“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家以传子,官以传贤。”又说:“若成者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意思是汉代统治已经完成了使命,该是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汉代的君王,既然已经失去君临天下的德与才,就应该识时务,知进退,主动让位,不要赖着不下去。当然,他也因此被迫自杀。以上两人作为知识分子,应该说坚持了儒家的政治原则立场,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尽管招致杀身之祸,但是确实应当被历史所牢记,他们是对中国政治的贤良,对生民的生存负责的社会精英。他们的行为,表明了中国知识分子从来都是有历史责任感的,他们为了中国政治的正常化和合理化舍出了生命的代价!
前面所说的易学学者谷永,在汉成帝时更进一步提出了:“臣闻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他说:上天任命君王,让他治理天下,不是为了君主自身,而是为了臣民。他说天“去无道,开有德,不私一姓。”他提出了“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这种话语,后来一直沉寂不闻于世了。直到明朝中后期以后,才被唐甄、黄宗羲和王船山、顾炎武等拾起来,重新进一步阐发。汉成帝这一次并没有杀掉谷永,却诚实地说了一句“甚感其言”的话语。
之后,刘向又提出了“富贵无常”,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的说法。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它的性质如何,努力怎样,它总是要灭亡的,总是要被其它的新兴政权所取代。这是历史的规律,想挣脱也挣脱不掉。大家不要以为刘向是为王莽张本,刘向是反对王氏专权的,尽管他的幼子刘歆后来成了王莽的国师。刘向留下一部很有名的著作,叫做《说苑》,其中有一篇叫做《至公》,就是大公至正的意思。在这篇文字中,他说:“古有行大公者,帝尧是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得舜而传之,不私于其子孙也。”他说这才是人君真正的公心所在。
以上这些学者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不仅为一个朝代张本,真可谓优秀士大夫。他们之所以敢于这样作,也是因为禅让是古已有之的实事,虽然经历了秦汉两百年的专制,并没有被大家遗忘,大家还没有完全放弃这一美好的理想。
禅让是非暴力解决政权问题的良好方式,不必使用武力,免得天下苍生受难,也不至于耗竭社会经济和其它物质资源。但是后世的统治者们私心过重,不愿意让出权力,即便在大势已去,无可挽回的情势之下,仍然要拼命一搏,致使生灵涂炭,血流成渠。这是中国历史最大的悲剧之源。为了牢牢把持权力,而不顾天下苍生死活,竟然到了不辨时局、甚至不知羞耻的地步。死皮赖脸地占据皇位不放,就好像泡泡糖粘在上面一样,非动大的外科手术,不肯松手。
为什么会是这样?他们把天下当成自己私家的产业,汉高祖刘邦在当上皇帝的时候,面对群臣对他父亲恬不知耻地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产业孰与仲多?”(《史记·高祖本纪》)说从前您总是说我不如二哥,骂我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不治产业。现在您再看看,我的产业跟他的产业相比,谁的更多些?当时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把天下当成他自己的产业,大臣无耻逢迎,可为一叹!刘邦年轻时,是个标准的二流子,连他亲爹都瞧不起他!
既然把天下当成自己的产业,所以就不许人家夺走。即使在自己已经没有能力管理天下,人心离散,社会崩溃的末日之时,还要拼死一搏,不惜天下苍生的死活,非要弄到血海尸山,不肯罢手。普通的老百姓不懂历史,跟着人家瞎起哄,人家说刘邦厉害,他们也说刘邦厉害,甚至把电视剧中的情节都当成历史的真实去对待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之类,就连很多大学老师都说很好。当然,他们可能指的是“拍摄手段”和“表现技巧”,还有扮演得“像不像”之类的东西。汉武帝究竟怎么样?穷兵黩武,尽情巡狩,挑起汉族与匈奴族的争端,使无数将士殒命,汉、匈两族生灵涂炭。而且巡狩之时,不顾民生疾苦,肆意践踏庄稼,致使百姓大骂不已,有的乡民甚至想联合起来绑架暗杀他。
后来的一些好图虚名的功利之徒们,欣赏汉武帝极具侵略性的“开疆拓土”,虚美他,管他叫“汉武大帝”。正是只看到“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和“夜黑燕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的果敢与英勇,只看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和“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的雄壮与迈;却看不到“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的凄苦和无奈,看不到“古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惨痛与悲凉。大家都回去好好读一读大诗人杜甫的《兵车行》,感受一下将士们出征时,“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是什么滋味?去想象一下“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是一种什么样的人间景象?如果读过了“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样的诗句,还是坚持认为汉武帝开疆拓土是丰功伟绩,那咱们就无话可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其实不仅各民族人民反对、将士反对、参战家属反对,就是朝中的大臣们,也十分讨厌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和徒务虚名。汉宣帝是武帝之孙,想要在武帝的庙里,奉献音乐以歌功颂德,遭到大臣们的强烈抵制。有一个叫做夏侯胜的大臣,上言反对说:“武帝虽有壤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无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大起,赤地千里,或人民相食,蓄积至今未复。无德泽于民,不宜立庙乐。”(《汉书·夏侯胜传》)说汉武帝虽然开疆拓土,但是众多的苍生因此殒命,耗尽了天下和生民的财力、物力,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加上不用心于民事,蝗虫大起之时,束手无策,百姓无法活命,有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他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破坏和损耗,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恢复过来。说他没有给百姓带来恩惠,更没有什么德泽可言,不配享受庙乐!
夏侯胜所说的情况如果不属实,他绝对不敢说,那是难免会以诬枉先帝之罪被杀的。同时,他这样的话语显然表达了当时在场群臣的共同心声。宣帝实际上是接受了,也就是同意了夏侯胜的看法的,给汉武帝的庙里“献乐”的事情只能作罢。
汉代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真是到了,而以什么样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在当时的士大夫甚至皇帝本身都不成很大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必须采取禅让的方式,实现权力的正常转让和过度。汉哀帝就曾想把权力禅让出去,但是他抑制王氏,信重自己的外戚,想把权力禅让他委任的大司马董贤。他对董贤说:“我欲法尧禅舜,如何?”他要把权力禅让给董贤的心思,事实上可能比这还要提前。早在他即位不久,册封董贤为大司马时,诏书就说:“朕承天序,惟稽古建尔于公,以为汉辅。往悉尔心,统辟元戎,折冲绥远,匡正庶事,允执厥中。”(《汉书·佞幸传》)他要让董贤统领大众,辖制远近,治理政务,尤其是使用了“允执厥中”一语。各位,这个词可是不能随便使用的,这是尧让位给舜的时候所用的话语,用这样的词语,就意味着要禅让了。在汉哀帝,至少已经有了对董贤的这种潜在的暗示。
但是,禅让是让给贤者,而不是随便一个什么样的只要是自己提拔的人。所以,汉哀帝的话语一出,立刻遭到明智大臣的反对。当时在场的大臣王闳马上截住话茬说:“天下乃高皇帝之天下,非陛下之所有也,陛下承宗庙,当传子于无穷。”提醒他作为天子,是不能以儿戏的方式讲话的。实际上,如果王闳接住话茬说,陛下所言极是,臣已录下诏旨,立即发布出去。那这件事就是汉代皇帝自己把权位禅让给董贤了。不过董贤虽然可以被重用,但确实不足以接受权力的禅让,他没有那么大的感召力。当西汉之晚末,惟一拥有这种接受禅让资格的,只有王莽。王莽的德行和在社会中的声誉,还有身份和地位,足以承担这一历史的重任。
王莽的德望,是通过克己奉公获得的,时人称颂王莽:“窃见安汉公自初束脩,值世俗隆奢丽之时,蒙两宫厚骨肉之宠,被诸父赫赫之光,财饶势足,亡所牾意,然而折节行仁,克心履礼,拂世矫俗,确然特立;恶衣恶食,陋车驽马,妃匹无二,闺门之内,孝友之德,众莫不闻;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于故旧,笃于师友。”说王莽“日新其德”,崇尚节俭以矫正世俗奢侈之病;温恭待人,礼贤下士,天下“从风而化”,风气为之大变。王莽身居要位以后,不断谢辞封赏,致使天下读书人上书为王莽请封,有一次竟然达到487572人签名。在那样信息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之下,谁有这样的组织力?这完全是读书人和地方官员自发的行为。污蔑王莽,说是他故意自己策划的,又有什么意义呢?王莽既不得不受赏,却把所受之赏全数用于天下孤苦无告的贫民。自己除了妻子以外,连第二个女人都没有,老婆穿待破旧,出门接待客人,竟然被误认为是家中的仆人。古往今来有过这样的宰辅吗?所以要禅让,在当时的情况之下,非王莽莫属,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从《汉书王莽传》,解读王莽平稳改朝换代,建立新朝,却最终覆灭的原因
我觉得王莽失败很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当时的人心向汉,他只个外戚;当时的大汉王朝真的算得上是四海臣服,威名远播,天下人都愿意归附大汉,以自己身为大汉人而自豪;即使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心里是想称帝的,还是因为当时大多数人还是一心向汉的,所以曹操终身也没改朝换代;人心向汉,这是王莽篡位失败的比较重要的原因;
闽南师范大学13中文系的同学你好呀~
王莽的四次货币改革是怎样的?为何让新朝彻底走向灭亡?
新朝一个让人陌生的朝代,但却又让人熟悉的朝代,因为它是中国少有的几个大一统的王朝,却也是存在的时间仅次于秦朝的王朝。《汉书.卷九十九上》载“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公元8年,早已是大汉摄皇帝的王莽终于走上了最后一步,他先是上金匮策书于高祖庙,说自己乃是真命天子,而逼迫太皇太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并以孺子婴皇太子的名义颁布诏书称要禅让于他,之后在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后,于十二月登基称帝,建国“新”。
不过这个大一统的新朝却只历经15年就被绿林军所推翻,公元23年秋天,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混乱中为商人杜吴所杀,死于未央宫的渐台中,自此存在仅15年的新莽政权正式宣告终结。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何如此强大的新朝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农民起义军给推翻,以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来看,很少会有王朝会在开国皇帝的统治下就宣告终结的,那么新朝为何会成为这个特例呢?
其实新朝会灭亡,完全就是因为王莽混乱的改革行动所造成的。众所周知王莽登基后对于新朝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比如建立王田制、私属制、五均赊贷、六筦政策等等全新的制度,这些制度虽然最初的目的几乎都是为了让天下的百姓过得更好,但是由于当时王莽的属于“只会说不会做”的主,所以这些政策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百姓非但没有变好,反而是越过越差,并最终造成王莽众叛亲离,直至新朝灭亡。
而之所以这些改革会造成如此的局面,关键就在于王莽的改革行为大多都是“喜怒无常”的,也就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丝毫就没有制度可言。比如在公元9年王莽就下了一道诏书,他说到“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这道诏书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新朝所有的土地都将划归国有,任何人都不得买卖,而如果一家人口有8人,可免费获得900亩的土地,而没有超过8个人的,却有超过900亩土地的,就需要将超出的土地送给那些没有田地,或者田地不够的人,而剩下的就全部归国家所有,此外以后的奴婢不得私自买卖。
以上的这个政策其实表面看起来非常的好,如果真的能够正确的实施下去对于天下的百姓绝对是有利的。但是似乎王莽忘记了,在当时整个新朝拥有土地最多的不是百姓,也不是富商,而是他朝堂上的那些王公贵族,和前汉的那些诸侯们。想想看如果真要实施这个政策,这些新朝处于权力最高点的人能同意吗?显然不能,于是这道诏书一颁布,造成的结果就是那些权贵纷纷起兵造反,先是汉徐亭侯刘快起兵造反,后全国各地的那些旧汉的权贵们也纷纷响应起兵反对王莽。
到了最后连那些原本支持王莽的人也提出异议,他们说道“井田虽圣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讫今海内未厌其敝。今欲违民心,追复千载绝迹,虽尧舜复起,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施行。”最终才不到数月的时间王莽就被迫又下了一道旨意,说“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也就是之前所说的都不算,一切归旧制。想想看一个帝王在不到数月的时间就推翻了自己所定下的这些改革政策,这个皇帝是不是太言而无信啦?你这叫天下的百姓如何信服呢?
当然在当时王田制、私属制这些并未真正造成什么影响,毕竟当时那些王公贵族大部分还是支持王莽的,而那些百姓也已习惯了存在数百年的土地私有制,所以王田制实施不实施对于那些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接下来的王莽关于货币改革的“反复无常”却最终让新朝走向了毁灭的道路上。
在新朝建立之后,王莽为了削弱前汉的那些王公贵族的势力,也同时为了能够解决西汉末年国库空虚的情况,再加上王莽登基之后就一直想着重现汉武帝时期万邦臣服的盛况,所以主张对周边采取武力扩张的政策,一直想进行军队扩编,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莽这一切的想法都是需要钱的帮助才能实现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王莽在没登基之前就开始对整个国家实施了货币改革,从公元7年到公元14年这7年间,王莽先后对全国进行了四次的货币改革。
第一次是在公元7年,据《汉书.卷九十九上》载“五月,更造货:错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钱,一直五十,与五铢钱并行。”,《汉书.食货志下》亦载“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也就是说这个月王莽下令在五铢钱之外,增铸错刀、契刀和大钱三种货币,对换比例是一个错刀换五千五铢钱、一个契刀换五百五铢钱、一个大钱换五十五铢钱。
第二次是在公元9年,据《汉书.卷九十九中》载“莽以钱币讫不行,复下书曰:“民以食为命,以货为资,是以八政以食为首。宝货皆重则小用不给,皆轻则僦载烦费,轻重大小各有差品,则用便而民乐。”于是造宝货五品”。也就是说王莽在第一次币制改革过了仅仅2年,就又再次进行改革,而这次改革较上次也更为的彻底,这一次就是将之前的五铢钱和刀币全部废除,不得再用。然后再次发行全新的货币,曰“宝货”来替代这些旧币的作用。
所谓的“宝货”就是将以金、银、龟、贝、铜五物分别制造成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等二十八种货币,包括小钱、七铢、九铢等钱货六品,黄金等银货二品,公龟、侯龟等龟宝四品,大贝、壮贝、幺贝等贝货五品,大布、次布、弟布、壮布等布货十品。
而王莽为何一定要废除五铢钱和刀币呢?在《汉书.食货志下》也给出了原因,其载“莽即真,以为书“刘”字有“金”、“刀”,乃罢错刀、契刀及五铢钱,而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这个理由在现在看来其实很离谱,就是王莽在当时发现刘姓有带“金”和“刀”这两个字,而他认为这个有怀念之前大汉的意思,于是就决定在全国废除五铢钱和刀币,改而用“宝货”来替代。而对于民间刚刚才使用新货币不到2年的时间的这个问题,王莽可以说是丝毫都不考虑。
第三次是在公元10年,这一次王莽就是将前年所颁布的“宝货”又全部废除,只留小钱值一和五钱五十两种货币继续使用,并恢复使用汉朝五铢钱。至于为什么王莽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又废除掉“宝货”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流通不出去。从以上的信息我们可知在王莽设立“宝货”的时候,光光是货币的种类就有二十八种,而这二十八种每种的换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就造成了在民间根本就没人愿意使用这些货币,因为这些货币使用起来真的很麻烦,而几乎都是在偷偷的继续使用五铢钱。
虽然王莽曾经几次三番的下令民间一定要使用这些“宝货”,甚至都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措施,如《汉书.卷九十九中》载“百姓不从,但行小大钱二品而已。盗铸钱者不可禁,乃重其法,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公卿皆持以入宫殿门,欲以重而行之。知”。也就是说在当时为了防止民间继续再私自铸造大小钱,只要发现一家,周边的五家都要连带着去为奴为婢。
甚至在当时王莽为了能够让这些货币流通出去,都开始设立了一个奇葩的规定,那就是在当时不管是百姓还是官吏进出城门只有出示布钱才能自由出入城门,而王公贵族也只有拿着布钱才能入宫见驾。但是就是在当时这样严厉的措施下,“宝货”都还是未能流通,而就是如此最终王莽在仅仅一年之后就宣布废除了这条制度。
第四次是在公元14年,这一次王莽又将之前所定的大、小钱,及五铢钱全部废除,改用货布、货泉两种。据《汉书.卷九十九下》载“是岁,罢大小钱,更行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真货钱二十五。货钱径一寸,重五铢,枚直一。两品并行。”也就是说在4年之后,王莽又把之前定下的大、小钱废除,重新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货币,那就是货布和货泉。
而且这次王莽为了确保货布和货泉的流入,则是下达了更狠的命令,那就是“敢盗铸钱及偏行布货,伍人知不发举,皆没入为官奴婢。”就是说在当时如果谁敢盗铸钱或者是只使用货币的话,就直接为官奴婢,而那些知道却不举报的人也是如此下场。
但是在当时事实上王莽所发行的货布、货泉的兑换比例极为不公平,据《汉书.食货志下》记载“直货泉二十五”,也就是在当时一货币可以换二十五货泉,这个乍看起来没啥问题,但是需要知道在当时“货泉径一寸,重五铢”,而货布却只是“重二十五铢”,也就是说一个重二十五铢的货布却能兑换二十五个重五铢的货泉,想想看在这其中百姓们要亏多少钱?而王莽明知如此,却一定要百姓少使用货币,而多使用货泉,你说这如何办呢?
其实从以上的记载我们就可以明确的得知一个答案,那就是新朝亡的不冤枉。试想下一个王朝在仅仅只是7年的时间,就接连换了3种货币,而且每次进行改革的时候都要把前一种货币全部废除掉,而在这之中使用最长的货币也就只是4年的时间。其实就是说当王莽每换一次货币的时候,百姓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都会白费,因为之前的货币已经不能用了,而在当时虽然新朝允许百姓拿旧币去兑换新币,但兑换的比例明显就是不成正比的,这样就等于说每次王莽的货币改革进行一次,百姓的财产就会打一个对半折。
而以上就是当时王莽进行货币改制后,整个天下的反应。“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可以说每当王莽实施一次货币改革,全国的物价都会飞涨,经济就会变得越来越糟糕,而百姓为此破产的更是数不胜数,更甚者连那些王公贵族都不例外。想想看就是如此新朝焉能不败呢?焉能不亡呢?
正如《中国货币史》所说“中国历代币制的失败,多有别的原因,而不是货币本身的缺点,只有王莽的宝货制的失败完全是制度的失败”,是的,在当时王莽几乎隔几年就会对全国的货币进行大改革,7年,王莽在汉代五铢钱的基础上,加铸契刀、错刀、大钱。9年,因“刘”带有金和刀就将除大钱外的货币全部废除,并铸小钱与大钱通用。10年又另造钱货、黄金、银货、龟、贝货、布货等二十八种货币来供全国使用。但是在11年又因为百姓的抵制,就又将这些货币全部废除,只留小钱与大钱,并重新使用五铢钱。但是在14年,又因为某种情况,王莽又将之前所有货币全部废除,重新又创造了货币、货泉两种货币。
也就是在王莽这样反复的货币改革下,新朝的经济变得越来越混乱,百姓的生活也变的越来越苦。可以说在当时整个国家所发行的货币几乎都没有信誉可言,百姓根本就不敢拿着货币来进行交易,但是在朝廷的威逼下,百姓却又不得不收下这些货币。可是王莽却又是一个能折腾的主,时不时就废掉这个旧币,又创造出另外一个新币,就这样整个国家几乎有三分之二的百姓被王莽的货币改革给折腾成破产,亦或濒临破产。想想看一旦百姓或破产,或濒临破产,他们能活的下去吗?而一旦活不去摆在百姓面前的就只有“造反”这一条路了,而就是如此最终新朝亡在了绿林军的手中。
王莽篡汉后的新朝,维持16年就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他谋朝篡位成功之后其实是想要对整个国家进行彻底的改变的,一开始他想要推翻当时封建社会的整个制度,让农民生活得更好。可是他的制度由于太过超前,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不仅没有让农民过得更好,还让自己的大臣记恨自己,所以最终失败了。他失败主要有几个原因,一开始由于他篡位是靠住,前朝官员的帮忙。
可是他更改的制度却对原来的官员很不公平,所以他们就暗暗的劝说其他的君主对王莽发起战争,推翻他建立的王朝。而王莽知道之后就会给那些官员定罪并且教训他们。而他建国以后才出现的官员,也不喜欢那些前朝的官员,所以在有农民起义的时候,他们就因为以前的愤怒直接占领了城市,让王莽只能到别的地方去流浪。
对原来官员很不公平的方面有很多,比如王莽在请大臣们吃饭的时候,对于新朝的大臣和前朝的大臣很会区别对待。新朝的大臣还可以有位置坐,可是原来的官员永远只能站着,除非他开给你赐座或者你的身体不舒服,站不住的时候才能休息。还有每天处理公务的时候,他们新朝的大臣也可以优先报告自己的事情。这种区别对待让前朝的官员非常的难受,所以他们一直对王莽心有怨气。
等到别人来攻打王莽的时候,他们就是第一个打开城门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出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国家一开始就没有固定货币的标准,什么样子的都有,后来进行了好几次改动都没有成功,导致百姓还是用的前朝的钱,但是卖东西的人用的却是王莽定制的钱,这让东西越来越贵,导致农民经常闹起义。还有一点就是王莽为了经济的发展,是让商人来规划土地,可是商人是看谁有钱就把土地分给谁,所以穷人就越来越没钱,这也导致了他们后来的起义,让国家加速了灭亡。
改革是需要众人去推行和宣传的,没有处理好官员利益分配以及关系,制度,等等问题
王莽篡汉之后,进行了比较多的改革,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而在王莽执政的后期,政治比较混乱,所以导致了他最后的失败。
王莽并没有管理一个国家的才能,在建立新朝之后,只顾着吃喝享乐,自然在短短的16年之后就灭亡了。
因为王莽的政策太过超前,和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再加上王莽的政策会触及到贵族的利益,所以王莾的新朝16年就灭亡了。
文章标题: 王莽新朝覆灭原因真的是这样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6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