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18 02:05:1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明代中期功绩卓著的抗倭将领,以戚继光、俞大猷为最,俞大猷与戚继光齐名,并誉 “俞龙戚虎”,“俞家军”声望也不在“戚家军”之下。按常理说,俞大猷的历史地位不应低于戚继光,二人至少应该得到相等的待遇。可是以后的历史确是戚继光名传千古,俞大猷很少有人提及了。
戚继光和俞大猷两人出身、经历、业绩、著述相似。二人都出身武职世荫家庭,俞世职百户,戚世职千户,戚起点稍高于俞;两人都是抗倭英雄,转战南北为国扫寇;俞家军、戚家军都是闻名天下的雄师;两个人不仅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还是兵器发明家。此外,二人都是武术家,同为南派武学一代宗师。
戚继光功成名就,他的背后是张居正。俞大猷却是官场的失败者,屡屡不得志。
俞大猷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故致仕时朝廷评价“才猷兼茂,忠赤独怀,历仕三朝,身经百战,经营四十七年,斩馘二万五千余级,功在边陲,裒然为诸将之首。”可是俞大猷性格耿直,不善交际,不懂人情事故不熟悉官场的规矩,更没有张居正这样的后台,后果可想而知。“四为参将,六为总兵,两为都督”的背后,是“七次屈辱,四次贬官,一次入狱”。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俞大猷在官场碰的头破血流,你再大的本事也是无可奈何。
《明史》中说戚与俞 “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戚继光的“操行”一直被人诟病,就是他与张居正的关系。 戚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少有壮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不求安饱,笃志读书”,“日孜慕古,博极群书”。戚继光出身官宦世家,对官场的那套人情世故相当熟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戚继光一生受益于此。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举荐,担任登州一带军事总官,直到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两人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平时进京必去拜会,尊敬有加,常拖人送礼。张居正坐此轿回乡,戚继光特地从辽东指派精兵十余人充当张居正亲兵,护卫其安全。
说起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倭名将,第一个想起的肯定是戚继光,但是除了戚继光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抗倭名将能力也很强,但是却没有戚继光的名气大,这个人就是俞大猷。俞大猷和戚继光都是明朝抗倭英雄,按道理来说,应该和戚继光一样有名,但是实际上,知道俞大猷的人并不多,这是因为俞大猷的性格原因造成的。
一、俞大猷考中武举人成为千户。俞大猷虽然有一个可以接班的父亲,但是同样参加了武状元的科举考试,他不负众望,考中了武举人,得到了朝廷的赏识。于是年纪轻轻的俞大猷就成为了驻扎金门的恶一个千户。在当时看来,金门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关口狭隘,所以俞大猷能指挥的士兵很好,而且山高皇帝远的,刁民多,难以管理。但是俞大猷依然兢兢业业,严于律己,严明执法,倒是也有了自己的威望。
二、俞大猷性子耿直被免职。嘉靖年间,由于日本的入侵,朝政比较动荡,经济发展很是惨淡,于是一些武士迫于生计,不得不干起了下海打劫的勾当。这些武士,和海贼联手入侵沿海城市,但是明朝的军队不给力,却无可奈何。俞大猷看不惯了,就上书上司带兵消灭倭寇。本来这事好事,但是上司觉得,朝廷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你何德何能,于是俞大猷被免职。
三、俞大猷作战有自己的计划,不听从上司的命令被免职。俞大猷这个人作战能力确实很强,但是他有自己的一套战术,不习惯于官场的逐级汇报和唯命是从。在金山和倭寇的战役中,俞大猷因为兵力太少,就违背了上面的命令,没有出战。虽然在之后还是打赢了战争,但是上面却以他抗命为由,降了他的官职。
明朝时期的日本处于十分贫穷的状态,尤其是当时的财产和官位继承制度,实行长子继承制,长子以下的男子几乎一无所有。这样,这些没有财产和官位的贵族子弟便在社会上流浪,这些人后来被称为日本浪人。由于中国的海岸线漫长,不易集中兵力布防,日本浪人就纠集了许多人前来进犯,这些人骁勇善战,时而陆地,时而海上,难于围剿,因此形成了中国明代东南沿海二十多年的倭患。在这场抗倭的斗争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将领,俞大猷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俞大猷在明朝可以说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不仅是个名将,还是个武术大师,早年曾拜王宣、林福为师学习《易经》,得到真传。后来又以《易》推演兵法。俞大猷曾经说兵法术数从五起,犹如人身有手、足、头五体一样,虽然领有百万之众,但可以使他们协调一致、合为一人之用。可以说在兵法上有造诣。后又跟随李良钦学剑术,将剑术与《易》相结合,创出专门克敌的简体武术,将原有的繁琐招式去掉,并将其普及到每一个兵士身上,极大提高了士兵的战斗力,为后来的抗倭胜利提供了保证。
嘉靖三十一年,倭寇进犯浙东,一路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连破宁波、绍兴的防卫设施,又进攻松阳,浙东的大半地区几乎沦陷。当时的明军腐败不堪,再加上指挥不当,无法抵御倭寇。于是朝廷委派俞大猷为宁波、台州诸府参将,前往浙江抗击倭寇。
俞大猷到任后,先了解了当地的情况,继而派出小股部队侦察,发现倭寇流动性大,没有一定的据点后,加上浙东一带水路繁多,地势复杂。俞大猷决定在水道上拦截敌舰,堵住进犯陆地的倭寇的归路,然后将其赶下海去,在沿岸重兵布防,围而歼之。他的这一抗敌方略得到朝廷的支持,俞大猷调集福建水师布于沿海,自己亲率精锐部队分成几股袭击敌舰,使敌舰处于危险的境地。
岸上的敌寇见状十分惊慌,果然全力回救战舰,希望与海上的舰队会合。俞大猷见目的达到,急令所有军队立即出击,从地面和海上夹击倭寇,形成包围之势,将其一举歼灭。首战告捷,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使倭寇再也不敢轻易上岸抢掠了。
一次的打击是不足以让倭寇死心的。不久,倭寇又卷土重来,而且规模比上一次更大,且与明军形成对抗之势。朝廷接到急报后,派张经为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主持抗倭事宜,并任命俞大猷为苏松副总兵,协助张经指挥。此时的俞大猷所领的兵力不足三百人,调集的各路兵马尚未到来,倭寇却有两万人的兵力,俞大猷寡不敌众,在金山被倭寇击败,总督张经让俞大猷出战,但俞大猷坚守按兵不动,等到永顺、保靖的援兵到来后,俞大猷才出战,于王江泾大败倭寇。
在此次战役中,俞大猷可以说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俞大猷不善阿谀逢迎,得罪了朝中的权贵,再加上主帅张经入狱,俞大猷并没有得到升迁,反而因为金山之败被降职。战功却被严嵩的党羽赵文华、胡宗宪等人冒领。对此,将士们都感到十分气愤,俞大猷却不在乎,坦然地说:“只要倭寇得平,疆土可保,我们死而无怨,何必计较个人的得失荣辱呢?”
俞大猷虽然在抗倭的战斗中屡建奇功,但因他不愿结交朝廷的权贵,再加上朝廷中派系复杂,此后不久就被陷害入狱。没有俞大猷的指挥,抗倭就失去了首脑人物,倭寇不久又死灰复燃,四处游击侵扰。朝廷看到这种情形,又不能不用俞大猷,只好以戴罪立功的名义,将俞大猷释放出来,让他再到抗倭前线指挥作战。
俞大猷从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竭尽全力,抗击倭寇。他采取了新的战略战术,使用清陆的办法,在陆地上搜索,将敌寇逼入水中,再伏兵水上,攻击敌船,以火焚之,在船上歼灭敌人。依靠这种方法,他屡战屡捷,不久就升任了浙江总兵,再升都督同知。他先是平定了与倭寇勾结的海贼徐海,又突发奇兵,扫平了舟山一带的倭寇,使浙江全境的倭乱基本平定。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俞大猷的战功一点都不逊色于戚继光,可是为什么在后人看起来,他反倒成为戚继光的陪衬呢?
这种局面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明代著名方志史学家何乔远在《名山藏俞大猷传》中便写道:“大猷虽有不羁之才,而低首行列;虽有乡曲之誉,而处势孤藐;虽有深沉谋略,而不能为纵横辩词。”李义壮、稚大甫的《〈洗海近事〉序》则说他“平生不张能,不争功,人见之粥粥若无能者”。澹泊明志、为人低调、力单势孤、不擅辩词、不贪己功、大智若愚……这些固然都是俞大猷难以彰显的原因,但又不仅于此。
在重文轻武的传统下,武官的战绩往往取决于庙堂笔墨,武将若想获得晋升,就不得不依靠以文官为主的权贵集团。年轻的戚继光懂得人情世故,心思活络,情商极高,哪怕他再无奈,他也会在抗倭之余,打点人情世故。俞大猷本身性情耿直,从不肯委曲求全,也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只求实质性建功立业,常常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实现自己的抱负。
俞大猷打仗有过失利,常常受朝廷惩处,还被打入大牢,普通百姓不明就里,以为他是“罪有应得”,与一直顺风顺水、解民于危难却没有任何“负面新闻”的戚继光相比,在老百姓眼里,自然要略逊一筹。
俞大猷常常有功无赏,有过则必遭严惩,处处受制,动辄得咎,仕途布满荆棘。他一生四为参将,六为总兵,有过七次受辱,四次贬官夺荫,一次逮捕下狱的曲折与坎坷。相较而言,戚继光的官运可谓一帆风顺,似乎处处都有“贵人”照应,即使出现过失,也有人出面替他遮挡掩饰,总能化险为夷。
这也就导致了俞大猷的名声不如戚继光的原因了,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关系,仍旧惺惺相惜,相处融洽,是一对要好的朋友,从未发生过节,是一对忘年之交。两人还在厦门万寿岩潮音洞前的巨石崖壁上一同题刻和诗,诗壁至今犹存。在歼灭徐海、进剿平海卫等重大战役中,他们联手御敌,总是密切配合,屡建奇功。
俞大猷是一位廉洁的将帅,对部下颇有恩惠,数建奇功,名震南部疆土。他负有奇节,以古代贤人豪士为自己的楷模。他用兵,先谋略而后征战,眼光远大,不贪近功。忠诚为国的精神老而弥笃,所到之处屡有大功。武平、崖州、饶平都为之立祠祭祀。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