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果我是罗马皇帝,同时拥有教皇和皇帝权力,能否避免被禁卫军刺杀风险

时间: 2021-10-11 18:05:5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如果我是罗马皇帝,同时拥有教皇和皇帝权力,能否避免被禁卫军刺杀风险

在欧洲,教皇与皇帝,谁的权力更大呢?

个问题太大了,简单说一下吧。二者权力孰大孰小,分时间,也分人。由于欧洲历史上既有皇帝又有国王,所以就直接用“君主”代替二者。

从时间上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开启的中世纪是教皇权力最大的时期,欧洲不少君主(但不是全部)的加冕都需要经教皇之手。一旦世俗君主不服从于教皇,教皇就会以开除教籍、拉动其他国家讨伐等方式逼迫世俗君主就范。这一时期的代表事件就是“卡诺莎之辱”,堂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向一个鞋匠之家出身的教皇忏悔了三天三夜才得到一个吻。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中世纪逐渐落下帷幕,基督教和教皇的地位受到严重冲击,教皇地位大不如前。比如拿破仑加冕时,拒绝跪在教皇面前接受加冕,而且直接把皇冠夺了过来自己亲手戴上。

从地域和人上说,教皇在欧洲的影响力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丕平献土、卡诺莎之辱都表明那个时候教皇的教权绝对是高于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这些国家的君权的,所以矮子丕平、亨利四世才买教皇的账。但是,要是放在其他地方,比如拜占庭帝国(8世纪中期罗马教会就摆脱了拜占庭皇帝的控制)、保加利亚第一帝国(也有人叫王国),教皇的影响力就很有限了,尤其是拜占庭皇帝和罗马教会的互怼互掐简直不要太多。

拜占庭信仰东正教,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会是对立的,拜占庭皇帝自然也不需要罗马教皇认可。保加利亚的沙皇头衔则是把拜占庭帝国揍了一顿,拜占庭人承认的,也和罗马教皇没关系。所以欧洲历史上只有丕平献土,绝没有什么巴西尔二世献土、萨穆伊尔献土。

现在欧洲也有教皇,还有君主。君主作为国家象征,虽然统而不治但影响力仍然在;教皇作为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也可以通过宗教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些天主教国家的天主教徒。不过毕竟历史的车轮是向前转的,作为一个外国人,教皇对除梵蒂冈外的国家的影响,其实也就比没有影响要好一点点而已。

教皇的权力更大。因为教皇是属于宗教信仰的,思想控制,皇帝一般就是象征性的,没有实际权力。
在欧洲教皇的权利要大于皇帝,因为皇帝的任命是由教皇决定的,如若皇帝不让教皇开心的话,教皇有权罢免皇帝,而且欧洲是一个宗教至上的国家,皇帝的权利一直处于教皇权利之下。
随着民族国家意识的逐渐崛起,皇帝持续优势。总体来说,皇权多数时候大于教皇的权力。
教皇的权力更大吧。欧洲国家东方国家有所不同。东方皇帝最大,而欧洲信仰宗教,很大程度上权力都掌握在教皇手中,而非国王手中。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和教皇,究竟谁的权力更大啊?

教皇 因为当时罗马教会,以思想控制全国,权利比国王还要大,若国王不听教皇的命令,教皇有权退除国王的会籍。等等
教皇,他首先是精神领域的统治,麻痹人的思想,所以人民服从他,他的统治范围不只一国,而是几乎整个欧洲地区 而皇帝,很明显,他只是一国政治领袖,因为国内民众信仰教皇,自然,皇帝为了巩固统治,也当然顺从,但是俩这会有一定矛盾的,只是表面顺从 教皇主要靠精神力量来统治,实际权利没有皇帝多,皇帝拥有军队,政治权利, 但是他的军队却又将教皇当做爹娘拜…… 而有些教皇既是皇帝,又是皇帝,统一体 实权,是皇帝大,但是名誉上,教皇最高
教皇吧,那时宗教至上
希望采纳
教皇啊!中世纪宗教空前壮大,君权神授的思想控制了国家的一切。皇帝的权力要通过教皇加冕来实现,包括拿破仑时代他称帝也通过加冕才实现的,只是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教皇已经日落西山了。所以罗马帝过教皇最大。
皇帝...教皇只是虚职...

十字军两次东征均是罗马教皇指派,教皇在欧洲居然有如此大的权利,大有盖过一个帝国的皇帝的权势?

罗马教皇
——集权势与财富于一身
罗马教皇是世界上十多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按照天主教会的传统说法,耶稣基督的弟子彼得是众门徒之首,他在传教过程中去罗马担任了罗马教会的第一任主教。从此,罗马主教均为伯多禄的继位人,其地位因而也在其他主教之上。这便是“教皇制”的由来。所以,“教皇”的全称为“罗马教区主教、罗马教省都主教、西部宗主教;梵蒂冈君主、教皇”,亦称“宗徒彼得的继位人”、 “基督在世的代表”等。
罗马教皇至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自第一任教皇圣徒彼得到现任教皇本笃十六世,已传承了二百六十五代。
教皇与十字军东征
公元11世纪,由于西欧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城市兴起,人口增加,封建领地的收入已不能满足封建主日益增长的享乐需求。各级封建主特别是骑士阶层力图向外扩大领地,夺取东方财富。意大利热那亚、威尼斯等地商人则企图排斥贸易对手阿拉伯和拜占庭商人,以扩大自己的商业权益。罗马教廷是东征的鼓动者和策划者,教皇意欲借此扩大天主教势力,聚敛财富,并进而控制东正教。一些不满现实、苦于饥荒的农民,也希望通过远征摆脱日益加重的封建剥削与压迫,寻求新的出路。当时,西亚各国和拜占庭的复杂局势也有利于西方入侵者。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大帝国已分裂为若干小国,相互混战不已。拜占庭帝国日益衰弱,无力抵御塞尔柱突厥人的进攻,帝国皇帝迈克尔七世·杜卡斯(1067~1078在位)、阿历克塞一世(1081~1118在位)等先后向西欧诸国君主及教皇求援,给东征以可乘之机。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莱蒙召开宗教大会,以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号召,煽动宗教狂热,与会者群起响应,要求出征。因出征者衣缀十字标记,故名十字军。从1096至1291年,十字军东征持续近200年之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有八次。
在十字军东征的历次战役中,欧洲的骑士们基于宗教狂热,总是充当开路先锋的角色。在欧洲优雅的骑士风度,全部被惩罚异教徒的疯狂杀戮所抹煞。在1099年7月十字军第一次占领耶路撒冷以后,在全城展开了大屠杀。阿克萨清真寺中避难的1万多妇孺全部被十字军士兵们刨腹剜心,伊斯兰寺院、宫殿和民间的金银财物被抢劫一空,许许多多的异教艺术品被毁灭。经过叁天的屠城之后耶路撒冷没留下一个非基督徒的活人,一名骑士在写给教皇的信中描述道:“我骑马经过街道的时候,异教徒的血没马腿到膝。”
随着征服和掠夺,对黄金的贪念和渴求充斥着十字军士兵的灵魂。其中十字军第四次东征(1202~1204)由教皇英诺森叁世策划,最初确定东征埃及,但威尼斯商人为了自己的商业权益,采取威胁利诱手段促使十字军改变东征方向,进攻信奉同一宗教的商业劲敌拜占庭帝国。1204年4月13日,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烧杀洗劫数日,毁坏历史文物不计其数;同年占领拜占庭在巴尔干半岛的大部领土,建立“拉丁帝国”(1261年亡)。从此,拜占庭帝国四分五裂,其商业地位为威尼斯等所取代。这一事件充分证明了十字军骑士是浑身沾满了血和铜臭的邪恶强盗组织。
恶有恶报,十字军骑士团中实力最强大财富最庞大的圣殿骑士团的下场最为悲惨: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结束之后,巴勒斯坦王国瓦解,圣殿骑士团被迫必须离开圣地;当骑士团的主力部队回到法国,法王菲力普四世认为像圣殿骑士团这样强大的组织如果在法国境内建立,将对他的王位与整个法国有严重的威胁。于是在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这一天,罗马教廷的教皇和法国国王联合执行了一条对圣殿骑士团的秘密处决令。圣殿骑士们因为被说成是异教徒和同性恋者而被判处死刑,失去了他们长期以来所拥有的权利。基督教大长老雅克·德沐莱被捕,他死前受尽了折磨,最终被钉死在十字架上。随后几年之内,好几百名圣殿骑士团被处死,骑士团的组织也随之彻底瓦解。这也是西方人对于星期五、十叁号这个日子所有的不祥预兆的起源。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早在公元4世纪,教皇康斯坦丁就在罗马城西北角耶酥门徒圣彼得殉难处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纪念。到了15至16世纪,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彼得堡教堂,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公元756年,法兰克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其后教皇权势日益扩张,在意大利中部出现了以教皇为君主的教皇国。1870年意大利统一后,教皇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1929年,意大利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皇。梵蒂冈为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施行政教合一,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这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地处台伯河右岸梵,整个被罗马城包围,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相当于天安门广场),常驻人口仅890人,主要是意大利人。梵蒂冈有一支200名瑞士人组成的卫队,这支卫队于1505年,由教皇朱利奥二世组建。此外还有大约3000名世俗工人,他们是梵蒂冈的主要劳动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冈城内。
梵蒂冈也称罗马教廷,教廷(Sancta Sedes)是教皇及其顾问们在向下属的全球各地的罗马天主教会发出指令时所使用的正式名称。作为全球罗马天主教会的“中央政府”,教皇授权主教委员会负责管理梵蒂冈的日常事务。梵蒂冈的法律体系是基于教会的教规,当天主教教规不适用时,则使用罗马市的法律。
梵蒂冈可以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向其他主权国家派出外交使节,也可以接受由其他国家派出的外交使节。但是由于国家面积太小,别国派往梵蒂冈的外交使节一般都在罗马设大使馆。这样做所造成的一个有趣结果是,意大利驻梵蒂冈的大使馆是设在本国境内的。梵蒂冈同161个国家和地区有正式外交关系,在联合国设常驻观察员,与中国无外交关系。
罗马教廷的信理部就是曾经恶名昭著的异端裁判所。
罗马教廷的财富
值得一提的是,梵蒂冈还是一个大的国际金融财团。二战结束时它的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它在意大利和许多国家巨额的投资和大量的房地产,有“国际金融帝国”之称。据西方报刊估计,梵蒂冈在北美和西欧国家的投资历高达几百亿美元,它的黄金和外储备超过100亿美元。美国的摩根财团是梵蒂冈资产的最大代理人。梵蒂冈的财产状况素不公布,银行业务极端保密。它有三个经济组织:一是梵蒂冈银行,又称宗教事务银行,主要负责梵蒂冈的金融事务,直接对教皇负责,并接受红衣主教都督委员监督。该行成立于1942年,净资产约30-40亿美元,与世界上200多家银行有业务往来。二是梵蒂冈城国的教皇委员会,负责经营梵蒂冈电台、铁路、邮政电讯和其他机构。三是罗马教皇资产管理处,下分一般部门和特别部门。一般部门主要掌管在意大利的动产和不动产,净资产近20亿美元。据估计,梵蒂冈在意大利拥有40多万公顷土地。梵蒂冈资本渗透到意大利银行信贷系统,以及电气、化学、冶金、纺织、食品等工业部门。70年代末,意大利杂志估计,梵蒂冈在意大利国土上拥有价值达360亿美元以上的不动产。当时梵蒂冈宗教事务所(实为银行)存款额达35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意大利国家预算总额。世界各地每年约有近200万人次到梵蒂冈参观访问,旅游收入和邮票发行收入相当可观。至于教徒的捐赠,历世教皇在1200多年来从各地搜集的珍宝,则更不计其数。有人估计,梵蒂冈的财产总计应在千亿美元之上。现仅黄金外汇储备就达100多亿美元,年度财政收入近两亿美元。毫无疑问,梵蒂冈应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也是目前全球最富裕的国家。
教皇的财富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1243年被选为教皇的英诺森四世,就是热那亚市最富有的商人世家大族之一费希(Fieschi)家族的成员。
教皇庇护十二世本名欧根尼奥·帕切利,1876年生于意大利罗马的一个为教廷服务的世家,1899年受神职,不久就进入梵蒂冈教廷的特别教务部,即教廷的公共关系部从事外交活动。1917年作为教宗代表驻节巴伐利亚的摩纳哥(即现今德国慕尼黑)。1929年成为枢机主教(即红衣大主教)。翌年,出任教廷国务卿。1939年3月2日,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5个月当选为教皇,直到1958年去世。因此,庇护十二世不但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所有重要事件,而且作为教廷的高层人物和首脑负有决策的直接责任。救死扶伤本是教会弘扬的宗旨,但庇护十二世却对犹太人和波兰天主教徒横遭纳粹屠杀一事保持出奇的沉默,这使世人感到极大愤怒。事后有人分析说,庇护十二世可能是被希特勒的淫威给吓坏了,不过,在波兰被消灭的同时,庇护十二世让柏林大主教去为希特勒举办一个盛大的生日宴会。在教皇大人金口难开的沉默之中,600万欧洲犹太人像尘土一样消失了。这些犹太人实际上是当着他的面被送进毒气炉的。更有甚者,二战结束后,他领导的基督教会向数以百计的纳粹战犯发放伪造的红十字证件,帮他们逃离欧洲国家。但是,在教皇“永无谬误”的信条支配下,教廷和庇护十二世的继任者们始终对此讳莫如深。争论在所难免。
2000年初,梵蒂冈发表了一份长达14页的文件,为教会在二战中的不光彩表示忏悔。同年3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历史性地访问以色列,跪倒在“哭墙”之前顶礼膜拜,祈求上帝饶恕它过去对犹太人犯下的罪孽。但是梵蒂冈没公布它二战期间的档案,并且绝口不提它把纳粹战犯藏在哪里,以及从克罗地亚弄来的价值2亿瑞士法朗黄金的去向。

皇帝与教皇斗争的原因

  欧洲中世纪长期处于教会和国家、王权与神权的二元统治制下,政教之争是中古西欧政治史上极重要的内容。王室与教会作为并存的两大政治力量,二者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并存。中世纪前期,王权与教会的关系错综复杂,两者既相互为援,又不乏激烈的权益纷争,处于对立、统一状态;中世纪中期,教会的实力不断增强,“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以争夺最高统治权为核心的政治斗争;进入中世纪后期,王权在与教权的合作与斗争的制度化进程中走向强大,而教权则日渐没落。

  从奥托一世起,萨克森王朝诸王依靠教会的支持,打击部落公爵势力,加强王权。那时,皇帝直接任命主教甚至教皇,教会成了帝国政权的一个支柱。法兰克尼亚王朝(1024—1125年,又称萨利克王朝)兴起,仍然奉行这种政策。亨利三世(1039—1056年)先后废黜3位不听命的教皇,任命班堡主教和他的亲戚图尔主教为教皇,即克莱门特二世和利奥九世。然而,从10世纪起,逐渐兴起振兴教会运动。910年,法国人伯尔诺在勃艮第的克吕尼兴建纪律森严的修道院,标榜清贫、独身,反对圣职买卖和世俗政权任命神职人员,反对教会的世俗化。11世纪,克吕尼运动在西欧各地广泛传播。1059年,教皇尼古拉二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教皇只能由红衣主教选举产生,世俗君主无权干涉。1073年,意大利人喜尔德布兰,乘德国内部叛乱之机,未经德皇同意登上教皇宝座,称格雷戈利七世(1073—1085年)。他积极支持克吕尼运动,并于1074年召开宗教会议,谴责圣职买卖,并以买卖圣职罪革除5名德国主教的教籍。1075年又发布敕令,宣称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有权策封和罢免教职人员,甚至皇帝,还说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将永远不犯错误。同年12月26日,教皇致书德皇亨利四世,希望他心回意转,痛改前非。教皇之所以如此气粗,在于已和托斯卡纳伯爵与南意大利的诺曼王国结成同盟,有了强大的后盾。格雷戈利的所做所为直接触犯了德国皇帝的利益,双方终于爆发公开的冲突。这场冲突又叫策封权的斗争,实质是争夺教会领地和对教会的控制权。策封权又译授职权或叙任权,原指领主授给附庸象征领地的权力,如剑、矛、旗和权标。教会仿效它授予主教和修道院长象征宗教的权力,如指环和牧杖,而世俗政权则授予权标,象征拥有封地的世俗权力。

  亨利四世6岁即位,由母后摄政。1065年,亨利满15岁,开始亲政。1073年,科隆大主教伙同美因茨大主教、沃姆斯主教等举行叛乱,捣毁城堡和建筑,把亨利弄得焦头烂额。值此危难之际,莱茵市民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亨利在沃姆斯和科隆市民的支持下迅速平定叛乱。亨利四世与市民结盟的政策是正确的。如能长期坚持,德国有可能克服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不幸的是,没完没了的侵略意大利战争,特别是继起的霍亨斯陶芬王朝把政策的重点仍然放在侵略意大利上,在国内纵容诸侯,改变同城市结盟的政策,从而使德国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又一次破坏了统一事业。

  1076年1月,即平定叛乱后不久,亨利在沃姆斯召开主教会议,与教皇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支持亨利的除部分教士外,还有骑士和莱茵城市。1月24日,亨利写信给教皇,开头称他是“伪僧”喜尔德布兰,要他从使徒的座位上滚下来,接受万古的咒骂。同一天,众主教也宣布不承认其教皇地位。2月23日,教皇下令开除亨利的教籍,解除他在德国和意大利的统治权。这个教皇令成了不满皇权的德国封建主重新闹事的信号。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公爵等在乌尔姆集会,酝酿选举一位新国王。10月16日,不满的诸侯和主教在特里布尔(沃姆斯附近)集会,限期亨利在一年内与教皇谈判恢复教籍,否则不承认他是国王。1077年1月,亨利不得不亲往意大利的卡诺沙(托斯卡纳伯爵夫人的城堡),赤足披毡,在风雪中等候三天三夜,到第四天才受到教皇的接见,获得赦免。卡诺沙事件是教皇的胜利,但亨利四世也有收获,它使反叛的诸侯另立国王的企图失去借口,也争取到时间以便重新聚集力量。3月,反对派在福尔希海姆集会,另立士瓦本公爵鲁道夫为王。亨利在沃姆斯、伍兹堡市民的支持下,平定叛乱,鲁道夫逃往萨克森。1081年,亨利带兵击毙鲁道夫,乘胜攻入意大利。1084年占领罗马,另立拉文那的维伯尔特为教皇,即克莱门特三世。格雷戈利七世南逃萨莱诺,第二年去世。新教皇为亨利加冕,亨利则封出兵意大利有功的捷克诸侯为捷克国王。

  1088年,教皇乌尔班二世上台,勾结亨利之子和南德意志诸侯发动叛乱(1104—1106年)。亨利又在莱茵市民和骑士的支持下敉平叛乱。亨利四世死,由次子继位,称亨利五世(1106—1125年)。经过反复斗争,亨利五世终于与教皇达成协议,双方于1122年签订沃姆斯宗教和约,策封的斗争暂时告一段落。和约规定:在德意志,皇帝有权干预主教和修道院长选举,并对当选者首先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杖,然后由教会授予象征宗教权力的指环与牧杖;在意大利和勃艮第,皇帝无权干预主教和修道院长的选举,由教会先授给当选者宗教权力,6个月后皇帝再授予世俗权力。和约是双方妥协的产物:皇帝对教会的影响削弱了,但并没有屈服于教权;皇帝享有对德国教会的一定权力,但在意大利和勃艮第的策封权纯属形式,更没有达到对整个教会的控制。皇帝与教皇的长期斗争耗尽德国国力,使封建主的独立性增长,皇权衰落,法兰克尼亚王朝很快垮台。

  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年)的弗里德里希一世统治时期(1152—1190年),与教皇的矛盾又趋尖锐。他无意遵守1122年的沃姆斯宗教和约,照样任命主教和修道院长、截获教会收入。他乘教皇处境困难(1143年罗马市民起义,成立阿诺德为首的共和国,教皇出逃后向德国求援;诺曼人在南意大利建立强大的两西西里王国)之机,重新侵略意大利。为换取大封建主的出兵支持,他让强大的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放手侵略西斯拉夫人,授予策封权(1150年)。两年后又把类似权利授予奥地利侯爵,并晋升为公爵。1154年,他首次带兵侵入意大利,逮捕阿诺德交给教皇,恢复教皇统治。1155年,教皇为他加冕,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此在罗马帝国之前正式冠以“神圣”二字。弗里德里希远征意大利的目的同样是掠夺财富。1154年底,他在隆卡利亚平原召开会议,重申德皇有权在意大利占有财产、征收捐税和任命官员。据说他每年从意大利掠夺的财富值3万镑以上,远远超过他在德国的收入。这种掠夺政策理所当然地遭到意大利人民的反对。1158年,弗里德里希第二次带兵侵入意大利,攻陷米兰,重申享有以前的特权。1160年,他第三次侵入意大利,迫使米兰投降,加以彻底破坏(迁走居民、毁坏房屋、种上庄稼),镇压了北意大利的反抗。1167年,威尼斯、维罗纳、帕多亚、克雷莫纳等城组成伦巴德同盟共同支持米兰,反对弗里德里希。同年,弗里德里希第四次出兵,攻陷罗马。1176年,伦巴德同盟的军队终于在莱尼亚诺击败弗里德里希,击伤其座骑,本人仅以身免。弗里德里希一世6次侵略意大利,意大利人民的鲜血染红了这位侵略者的胡子,遂被称为“红胡子”(Barbarossa)。

  1177年,即卡诺沙事件一百周年,弗里德里希被迫与教皇签订威尼斯和约,答应归还教产,不再反对教皇和不折不扣地执行沃姆斯和约,并屈辱地吻了教皇的脚。1183年,他与伦巴德同盟签订康斯坦茨和约,承认同盟合法,放弃原来的种种特权,仅保留形式上的最高策封权(无权否决),皇帝出巡意大利时同盟应提供粮秣,维修道路桥梁和热情招待等。这次斗争实际上以皇帝的惨败告终,但教皇也不是胜利者,最大的受益者是意大利北部的城市,赢得完全的独立。

  1190年,弗里德里希一世参与第三次十字军东侵,在小亚细亚溺水丧命。原来,弗里德里希不甘心在意大利的失败,让其子亨利六世(1190—1197年)娶西西里女王位继承人康斯坦丝为妻,与两西西里王国结好,孤立教皇。然而,小弗里德里希自幼随母在西西里长大,不懂德语,即位后又长期不回德国,仍把政策的重点放在意大利。为取得德国诸侯支持他的意大利政策,他改奉打击城市讨好诸侯的政策。1237年,弗里德里希二世一度在科特努瓦击败伦巴德同盟,但教皇立刻宣布革除他的教籍。他死后不久,霍亨斯陶芬王朝终结,德国出现选不出国王的“大空位时代”,诸侯对皇帝、地方割据对王权的胜利已成定局。
权力之争
中世纪早期的人们没有从书本上学到任何关于古罗马文明的知识,在很多方面也显得懵懂无知,甚至还不如现在小学三年级的儿童。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无比空洞的罗马帝国,在他们心中却是如此生动鲜明。他们不仅能亲身感受它的存在,还自愿尊奉教皇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因为教皇当时就住在罗马城,他代表着罗马帝国至高无上的威严。自查理曼大帝和奥托大帝重塑了“世界帝国”的辉煌形象,缔造了神圣罗马帝国以来,这个模式已经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因为这就是他们理想中的世界。
然而罗马却存在两个继承者,这使中世纪忠厚老实的人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尽管中世纪的统治观念非常明确:皇帝是传统意义上的最高裁决人,负责解决人们物质利益方面的问题,教皇是精神世界的统治者,主要职责是教化民心。但事实上,这个制度从来没有正常地实施过。皇帝想方设法涉足教会事务,教皇也毫不示弱,千方百计对国家事务指手画脚。长此以往,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不断升级,战争在所难免。
这可苦了普通老百姓。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就必须既听命于国王又服从教皇。但皇帝和教皇势同水火。是应该做忠贞不二的基督徒,还是誓死效忠皇帝,人们难以抉择。这种二选一的抉择实在是太难了。如果正好碰上了一位能力过人、经济富足的皇帝,那他完全有能力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军罗马,必要时还会围攻教皇的寝宫,逼教皇就范。但事实上,历史上鲜少有这种情况发生,教皇的权势似乎更强大。一旦皇帝或国王违抗教皇的命令,就会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被开除教籍。这就意味着所有的教堂都会被关闭,人们无处受洗,也没人去接受垂死者的忏悔并代表上帝赦免其罪行。换句话说,这意味着中世纪政府将失去一半的职能,近乎瘫痪。
更严重的是,教皇还有权免除人们对皇帝的神圣宣誓的效力,怂恿他们联合起来反抗皇帝。但如果真有人按教皇的命令行事,被身边的皇帝抓住了就会被处以绞刑,这同样不是儿戏。实际上,只要教皇和皇帝发生争斗,老百姓就将面临灾难。更有甚者,公元11世纪下半叶,德国国王亨利四世和教皇格里高利七世为争权夺利而引发了两场战役,最后却没有决出胜负。最遭殃的是欧洲人民,他们度过了50年惶惶不可终日的痛苦生活。
一方面,中世纪期间,教权高于皇权,很多民众只认教皇而不认皇权,使得皇帝的威严受到了很大的威胁第二方面,因为各级教堂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产,却可以不用向皇帝交税,使得皇帝的财政收入受到很大硬性。第三方面,教权可以干涉到皇帝的继承问题,没有受到教皇加冕的皇帝是不具有合法性的,甚至可以另立皇帝,使得皇帝对教皇有极大的戒心和抵触。1794年拿破仑称帝的时候也是找的教皇加冕,不过当时教权已经很微弱了
 欧洲中世纪长期处于教会和国家、王权与神权的二元统治制下,政教之争是中古西欧政治史上极重要的内容。王室与教会作为并存的两大政治力量,二者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并存。中世纪前期,王权与教会的关系错综复杂,两者既相互为援,又不乏激烈的权益纷争,处于对立、统一状态;中世纪中期,教会的实力不断增强,“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以争夺最高统治权为核心的政治斗争;进入中世纪后期,王权在与教权的合作与斗争的制度化进程中走向强大,而教权则日渐没落。

从奥托一世起,萨克森王朝诸王依靠教会的支持,打击部落公爵势力,加强王权。那时,皇帝直接任命主教甚至教皇,教会成了帝国政权的一个支柱。法兰克尼亚王朝(1024—1125年,又称萨利克王朝)兴起,仍然奉行这种政策。亨利三世(1039—1056年)先后废黜3位不听命的教皇,任命班堡主教和他的亲戚图尔主教为教皇,即克莱门特二世和利奥九世。然而,从10世纪起,逐渐兴起振兴教会运动。910年,法国人伯尔诺在勃艮第的克吕尼兴建纪律森严的修道院,标榜清贫、独身,反对圣职买卖和世俗政权任命神职人员,反对教会的世俗化。11世纪,克吕尼运动在西欧各地广泛传播。1059年,教皇尼古拉二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教皇只能由红衣主教选举产生,世俗君主无权干涉。1073年,意大利人喜尔德布兰,乘德国内部叛乱之机,未经德皇同意登上教皇宝座,称格雷戈利七世(1073—1085年)。他积极支持克吕尼运动,并于1074年召开宗教会议,谴责圣职买卖,并以买卖圣职罪革除5名德国主教的教籍。1075年又发布敕令,宣称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有权策封和罢免教职人员,甚至皇帝,还说教会从未犯过错误,也将永远不犯错误。同年12月26日,教皇致书德皇亨利四世,希望他心回意转,痛改前非。教皇之所以如此气粗,在于已和托斯卡纳伯爵与南意大利的诺曼王国结成同盟,有了强大的后盾。格雷戈利的所做所为直接触犯了德国皇帝的利益,双方终于爆发公开的冲突。这场冲突又叫策封权的斗争,实质是争夺教会领地和对教会的控制权。策封权又译授职权或叙任权,原指领主授给附庸象征领地的权力,如剑、矛、旗和权标。教会仿效它授予主教和修道院长象征宗教的权力,如指环和牧杖,而世俗政权则授予权标,象征拥有封地的世俗权力。

  亨利四世6岁即位,由母后摄政。1065年,亨利满15岁,开始亲政。1073年,科隆大主教伙同美因茨大主教、沃姆斯主教等举行叛乱,捣毁城堡和建筑,把亨利弄得焦头烂额。值此危难之际,莱茵市民向他伸出援助之手。亨利在沃姆斯和科隆市民的支持下迅速平定叛乱。亨利四世与市民结盟的政策是正确的。如能长期坚持,德国有可能克服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不幸的是,没完没了的侵略意大利战争,特别是继起的霍亨斯陶芬王朝把政策的重点仍然放在侵略意大利上,在国内纵容诸侯,改变同城市结盟的政策,从而使德国朝另一个方向发展,又一次破坏了统一事业。

  1076年1月,即平定叛乱后不久,亨利在沃姆斯召开主教会议,与教皇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支持亨利的除部分教士外,还有骑士和莱茵城市。1月24日,亨利写信给教皇,开头称他是“伪僧”喜尔德布兰,要他从使徒的座位上滚下来,接受万古的咒骂。同一天,众主教也宣布不承认其教皇地位。2月23日,教皇下令开除亨利的教籍,解除他在德国和意大利的统治权。这个教皇令成了不满皇权的德国封建主重新闹事的信号。士瓦本和巴伐利亚公爵等在乌尔姆集会,酝酿选举一位新国王。10月16日,不满的诸侯和主教在特里布尔(沃姆斯附近)集会,限期亨利在一年内与教皇谈判恢复教籍,否则不承认他是国王。1077年1月,亨利不得不亲往意大利的卡诺沙(托斯卡纳伯爵夫人的城堡),赤足披毡,在风雪中等候三天三夜,到第四天才受到教皇的接见,获得赦免。卡诺沙事件是教皇的胜利,但亨利四世也有收获,它使反叛的诸侯另立国王的企图失去借口,也争取到时间以便重新聚集力量。3月,反对派在福尔希海姆集会,另立士瓦本公爵鲁道夫为王。亨利在沃姆斯、伍兹堡市民的支持下,平定叛乱,鲁道夫逃往萨克森。1081年,亨利带兵击毙鲁道夫,乘胜攻入意大利。1084年占领罗马,另立拉文那的维伯尔特为教皇,即克莱门特三世。格雷戈利七世南逃萨莱诺,第二年去世。新教皇为亨利加冕,亨利则封出兵意大利有功的捷克诸侯为捷克国王。

  1088年,教皇乌尔班二世上台,勾结亨利之子和南德意志诸侯发动叛乱(1104—1106年)。亨利又在莱茵市民和骑士的支持下敉平叛乱。亨利四世死,由次子继位,称亨利五世(1106—1125年)。经过反复斗争,亨利五世终于与教皇达成协议,双方于1122年签订沃姆斯宗教和约,策封的斗争暂时告一段落。和约规定:在德意志,皇帝有权干预主教和修道院长选举,并对当选者首先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杖,然后由教会授予象征宗教权力的指环与牧杖;在意大利和勃艮第,皇帝无权干预主教和修道院长的选举,由教会先授给当选者宗教权力,6个月后皇帝再授予世俗权力。和约是双方妥协的产物:皇帝对教会的影响削弱了,但并没有屈服于教权;皇帝享有对德国教会的一定权力,但在意大利和勃艮第的策封权纯属形式,更没有达到对整个教会的控制。皇帝与教皇的长期斗争耗尽德国国力,使封建主的独立性增长,皇权衰落,法兰克尼亚王朝很快垮台。

  霍亨斯陶芬王朝(1138—1254年)的弗里德里希一世统治时期(1152—1190年),与教皇的矛盾又趋尖锐。他无意遵守1122年的沃姆斯宗教和约,照样任命主教和修道院长、截获教会收入。他乘教皇处境困难(1143年罗马市民起义,成立阿诺德为首的共和国,教皇出逃后向德国求援;诺曼人在南意大利建立强大的两西西里王国)之机,重新侵略意大利。为换取大封建主的出兵支持,他让强大的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放手侵略西斯拉夫人,授予策封权(1150年)。两年后又把类似权利授予奥地利侯爵,并晋升为公爵。1154年,他首次带兵侵入意大利,逮捕阿诺德交给教皇,恢复教皇统治。1155年,教皇为他加冕,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此在罗马帝国之前正式冠以“神圣”二字。弗里德里希远征意大利的目的同样是掠夺财富。1154年底,他在隆卡利亚平原召开会议,重申德皇有权在意大利占有财产、征收捐税和任命官员。据说他每年从意大利掠夺的财富值3万镑以上,远远超过他在德国的收入。这种掠夺政策理所当然地遭到意大利人民的反对。1158年,弗里德里希第二次带兵侵入意大利,攻陷米兰,重申享有以前的特权。1160年,他第三次侵入意大利,迫使米兰投降,加以彻底破坏(迁走居民、毁坏房屋、种上庄稼),镇压了北意大利的反抗。1167年,威尼斯、维罗纳、帕多亚、克雷莫纳等城组成伦巴德同盟共同支持米兰,反对弗里德里希。同年,弗里德里希第四次出兵,攻陷罗马。1176年,伦巴德同盟的军队终于在莱尼亚诺击败弗里德里希,击伤其座骑,本人仅以身免。弗里德里希一世6次侵略意大利,意大利人民的鲜血染红了这位侵略者的胡子,遂被称为“红胡子”(Barbarossa)。

  1177年,即卡诺沙事件一百周年,弗里德里希被迫与教皇签订威尼斯和约,答应归还教产,不再反对教皇和不折不扣地执行沃姆斯和约,并屈辱地吻了教皇的脚。1183年,他与伦巴德同盟签订康斯坦茨和约,承认同盟合法,放弃原来的种种特权,仅保留形式上的最高策封权(无权否决),皇帝出巡意大利时同盟应提供粮秣,维修道路桥梁和热情招待等。这次斗争实际上以皇帝的惨败告终,但教皇也不是胜利者,最大的受益者是意大利北部的城市,赢得完全的独立。

  1190年,弗里德里希一世参与第三次十字军东侵,在小亚细亚溺水丧命。原来,弗里德里希不甘心在意大利的失败,让其子亨利六世(1190—1197年)娶西西里女王位继承人康斯坦丝为妻,与两西西里王国结好,孤立教皇。然而,小弗里德里希自幼随母在西西里长大,不懂德语,即位后又长期不回德国,仍把政策的重点放在意大利。为取得德国诸侯支持他的意大利政策,他改奉打击城市讨好诸侯的政策。1237年,弗里德里希二世一度在科特努瓦击败伦巴德同盟,但教皇立刻宣布革除他的教籍。他死后不久,霍亨斯陶芬王朝终结,德国出现选不出国王的“大空位时代”,诸侯对皇帝、地方割据对王权的胜利已成定局。
皇权和教权的争斗
文章标题: 如果我是罗马皇帝,同时拥有教皇和皇帝权力,能否避免被禁卫军刺杀风险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5442.html
文章标签:皇帝  我是  罗马  教皇  刺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