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10-09 00:58:3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宋朝和明朝都曾经都皇帝御驾亲征的历史,但是两个御驾亲征的结果却是不同的。宋朝时期,御驾亲征的皇帝是宋真宗赵恒,他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维持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宋辽之间也没有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宋朝御驾亲征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造成了土木堡之变,文官集团上位。两个同样都是御驾亲征,但是结局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以下结局不同的原因。
一、对手的势力不同。宋真宗御驾亲征,对抗的是辽圣宗和当时辅佐朝政的萧太后。辽国是一个比较擅长进宫的国家,此次的辽国南征也是萧太后谋划很久的结果,当时辽国兵强马壮,是有很大的势力的。宋真宗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应战。
而明英宗,真正的对手并不是蒙古族人,而是一些元朝的残余势力,在历史上也被称作是北元。北元的皇帝死了之后,国内的势力被分成了两部分,鞑靼和瓦剌。而俘获明英宗的就是瓦剌的首领也先。
二、宋真宗并没有指挥作战。宋真宗虽然是被寇准逼着上战场的,但赵恒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当时前线是有武将在的。宋真宗到了前线,只是为了鼓舞士气,见好就收,但是并没有亲自上战场指挥战斗,给武将留下了充分的发挥空间。
三、明英宗却是在瞎指挥。明英宗当时才亲政不久,没有什么能力,但是听到太监王振的建议之后,就觉得很好玩,于是就把战场当做了儿戏。胡乱指挥作战,导致五十万大军龟缩在土木堡这个小地方,没吃没喝,贻误了战机不说,最终很多著名的老将都惨遭不幸。所以明朝的国运,也只能如此了。
我个人感觉,宋朝会被灭国,有着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采用了以文驭武的政策,要知道对于一个国家王朝来说,武力代表着国防力量,宋朝非常抑制武将的出现,诸如有名的辛弃疾,本一生大志在辅助自己的王朝,戎马一生,但是就是在宋朝的政治方针压迫之下,一生不得志,碌碌而为,最后遗憾而死。
所以说,宋朝的以文驭武政策,可以说实行的是非常的失败的,因为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虽然是非常的发达,但是自己的军事却非常落后,就像是一个没有武力值的小孩子,手里却拿着一笔巨款,虽然想买什么都行,但是自己完全没有保护这笔钱财的能力,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只能默默让对方把自己的钱全部抢走。
而且,在宋朝这样的方针之下,很多的英雄都是被迫害致死,诸如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岳飞就是这样,正是因为有着以文驭武的从政思想,才会有小人的谗言被统治层面的人相信,也才会有众多英雄人物被迫害致死的事情发生,而在当时,陷入这样困境的人,并不只是岳飞一个,还有很多。
除此之外,宋朝会被少数民族压着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宋朝很多的皇帝,都是无心朝政之事,反而醉心于自己的爱好之中,琴棋书画,吃喝遛鸟等等毫无所谓的爱好,是后来很多宋朝皇帝都沉迷的事情,这样的王朝,哪有可能去面对强大的敌人,去激发自己的斗志,灭亡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准确说来,宋朝和明朝灭亡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绝对不是单单由于“重文轻武”导致亡国。
所以,将宋明的亡国归结为“以文制武”不够全面。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重文轻武”确实在宋明的灭亡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导致宋明亡国的间接推手。为什么这么说呢?
1、以文制武磨掉了王朝的锋芒,在开疆拓土上难有作为
在古代,疆域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更多的人口,更多的税收,更关键的是,中原王朝通过开疆拓土,抢占了远东地区所有适宜生存的区域,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活动空间形成了极大地挤压,使其丧失了崛起后威胁中原王朝的可能。
比如汉朝占据西域,并在轮台设置西域都护府,对匈奴的生存空间进行挤压;唐朝消灭东突厥,占据整个漠北,对地跨西域的西突厥进行空间上的压缩。
没有广袤的草场用来放牧,游牧民族也就没有成长的机遇,所以,占据少数民族区域越多,疆域越大,中原王朝核心就更安全。
但是宋朝始终无法击败辽国,不仅如此,在宋朝立国数十年后,在北宋周边俨然又出现了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这就是西夏。
不仅在北方吃力,在南方,宋太祖赵匡胤也主动放过了大理。宋朝的这些行为使得本土时刻遭受到东北和西北的威胁,这贯穿了宋朝的始终,最终北宋在“靖康之变”中走向灭亡。
而明朝在建立后,对元朝进行了猛烈攻击,将元朝势力赶回草原,随后明朝不断北伐,沉重打击了蒙古势力,并在长城以北数百里的区域设置大量卫所进行国土防御,这比宋朝做得好了很多。
但是,从朱棣之后,明朝的北部疆域开始缩水,随着开平、东胜、大宁等卫所的内迁,明朝北部疆域在宣德年间退至长城一线,真正成了“天子守国门”。
宣德之后,明朝的疆域基本局限在两京一十三省。
明朝的疆域卫所除了卫所制的崩坏,最主要的是由于“重文轻武”,武将地位低,没有积极性,导致边疆逐渐废弛,面对游牧民族攻击时只能不断后退。
大量疆土的丧失极大地缩小了王朝的纵深,使其在面对游牧民族冲击时抵抗能力更弱。更可怕的因为文臣当国,不在一线不知疆域的重要性,对疆域的得失存在这无所谓的混账态度,比如司马光在王安石罢官后上台,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废除王安石变法期间“熙河开边”夺取的西夏土地。
疆域是一个王朝的身体,在躯干被一步步吞噬时,等待自己的结果就是死亡。而因为“以文制武”,这种可怕的趋势最终让宋明在狭小的版图中走向灭亡。
2、以文制武打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制衡,文臣更加祸国殃民
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有感于五代十国以来武将得国的闹剧,赵匡胤立志进行改革,坚决不做下一个后周,所以他“杯酒释兵权”将兵权收归自己。
因为对武将的深深忌惮,最重要的是赵匡胤本来就是后周的武将,所以他对武将防范到了极点,终于使其做出了矫枉过正的改革,这就是“以文制武”的由来。
在赵匡胤看来,武将有贰心,可能就会武装夺权,而文臣有不轨,无兵可用,最多就是贪点钱,揽点权,和武将相比实在不是什么威胁,所以赵匡胤放心大胆地将权力交给了文臣
古代帝王御驾亲征,大多是两种情况。
一种是帝王为了炫耀武力,建功立威,多是占军事优势时候;一种是强敌来犯,提振士气,此时往往处于弱势。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开国皇帝,比如赵匡胤、朱元璋这样身经百战的一代雄主,在面临战事时自然胸有成竹,但那些继承皇位的皇帝没有经过战争的洗礼,虽然可能受过军事教育,也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一到真刀真枪的战时基本要依赖于当时的领军将领,这些人的军事能力往往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
宋真宗赵恒
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亲自领兵南下,一路进犯,最终陈兵于澶州城外(今河南省濮阳市)。
此番辽军的入侵来势汹汹,一时朝中人心惶惶,很多大臣认为国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已经受到严重威胁,主张向南方迁都,重新集结军队再反击辽国,但是宰相寇准却坚决反对迁都,而是极力主张宋真宗应该御驾亲征,鼓舞前线士气。
宋真宗经过前思后想,决定御驾亲征,北上督战。
事实证明寇准的建议是正确的,当镇守澶州的宋军看见他们的皇帝宋真宗来到了澶州时,士气大振。加上当时宋军的将领乃是赫赫有名的杨家军,战事在宋真宗的鼓励下逐渐向着宋军有利的方向发展,最后终于反败为胜,还击杀了辽国很厉害的大将萧挞凛,令辽国元气大伤。
尽管此时战局对宋朝是有利,宋真宗还是决定跟辽国议和,因为宋辽两国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的无休止的战争,使宋朝筋疲力尽,另外南方各地起义不断,还有西夏边患尚未解决,宋真宗这次没有听取寇准继续北上的建议,和辽国议和并签下了著名的“澶渊之盟”。
这次御驾亲征的结果是结束了宋、辽之间持续几十年的战争,换来了换来了两国长达一百多年的和平。战火既熄,北宋得以节省了巨额的战争开支,随之也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上宋真宗励精图治,宋朝成为一个经济发达、贸易繁荣的世界强国,后世史称“咸平之治”。
明英宗朱祁镇
而在445年之后的明朝,也有一位皇帝面对来犯,御驾亲征,却不料折戟沉沙,贻笑千古。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公元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挑唆之下,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明军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因为王振这个丝毫不懂军事的权臣指挥失误,先是吃了几次败仗,最后在土木堡地方被瓦剌大败,几十万明朝军队溃散,随军出征的几十位大臣战死,明英宗也被也先俘虏成为人质。史称“土木之变”。
经此一役。明朝元气大伤,军中精锐丧失殆尽,大量朝中能臣和国家精英阵亡,使明朝政府的政治产生了断层,长期无法恢复。
据说朱祁镇出征之前,有不少大臣劝谏他不要以身涉险,他轻信王振,执意不听劝谏,终落得凄惨下场。
宋真宗赵恒和明英宗朱祁镇的皇帝亲征,面对群臣劝谏,都是一念之间的事情,然而结局却是天渊之别,可见用人问题实在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