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明朝皇帝名字的起名规则是怎样的

时间: 2021-09-11 03:58:3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明朝皇帝名字的起名规则是怎样的

明朝皇帝名字第二个字有什么讲究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对给子孙后代起名字这件事最上心的皇帝,不仅定下五行规则,还向各家赐了二十个字辈。明朝的中央集权体制沿用了五百多年,刚好是从朱元璋孙子算起,二十代皇帝的时间——明朝十代、清朝十代——可见朱元璋不多不少给出二十个字辈,大有自知之明。对于明朝的皇帝们,大家可能更熟悉他们的年号和庙号,比如洪武大帝—明太祖、嘉靖皇帝—明世宗、崇祯皇帝—明思宗等等,反而对这些皇帝的本名并不太在意。在中国历史上,就开国皇帝而论,尽管朱元璋出身最低微,家族底蕴最单薄,文化水平也不怎么样,但是他可能是对给子孙后代起名字这件事最上心、最用功的开国皇帝,动用了大量饱学宿儒和奇门术士,恨不得将全部传统智慧都融入朱氏家族的名字之中,使每个皇族成员都沾上好运气。

那么,明朝皇帝的名字怎么个好法呢?先把这些名字列出来,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出什么端倪来。辈分名字庙号年号名字庙号年号第一代朱元璋明太祖洪武第二代朱棣明成祖永乐朱标懿文太子第三代朱高炽明仁宗洪熙朱允炆明惠帝建文第四代朱瞻基明宣宗宣德第五代朱祁镇明英宗正统/天顺朱祁钰明代宗景泰第六代朱见深明宪宗成化第七代朱佑樘明孝宗弘治第八代朱厚照明武宗正德朱厚熜明世宗嘉靖第九代朱载垕明穆宗隆庆第十代朱翊钧明神宗万历第十一代朱常洛明光宗泰昌第十二代朱由校明熹宗天启朱由检明思宗崇祯按照辈分列出之后,很容易看出,明朝十六帝(以及被尊为懿文太子的朱标),分属十二代人。这十二代皇帝中,出现了五次不是“父子相继”的情况,分别是第一代朱元璋直接传给第三代朱允炆;第三代朱允炆又被第二代朱棣夺位;第五代朱祁镇被俘,弟弟朱祁钰继位,后朱祁镇又复位;第八代朱厚照死后无子,堂弟朱厚熜以藩王入继大统;第十二代朱由校死后无子,弟弟朱由检继位,直至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正朔断绝。之所以把明朝十六帝的继承情况解释清楚,是因为这对理解皇帝名字上的“讲究”至关重要。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从第二代皇帝开始,每个皇帝名字的最后一个字都有一个特殊的偏旁,第二代是“木”、第三代是“火”、第四代是“土”、第五代是“金”、第六代是“水”、第七代又是“木”,这个五行的辈分标志在兄弟或是堂兄弟之间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明朝朱氏皇族内部,从第二代——朱元璋的儿子们——开始,就按照五行“木火土金水”规则的顺序起名字。

传说早年做游方僧人的朱元璋并不是一个佛家信徒,而是一个打着和尚名头的“白莲教—明教—摩尼教”参与者,对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可能更精通和更热衷。因此,朱元璋在给后代起名字的时候,就把“五行相生,阴阳消长”的精髓纳入其中,也正是如此,有明一代,皇帝要么不信教,要信也多半是信道教。此外,我们还发现,除了第二代朱标和朱棣兄弟之外,此后明朝皇帝的名字都是三个字,中间的字,除了同属第三代的朱允炆和朱高炽不一样之外,同代之间都是一样的,例如第五代朱祁镇和他亲弟朱祁钰,第八代朱厚照和他堂弟朱厚熜,第十二代朱由校和他亲弟朱由检。这又是什么讲究呢?原来,朱元璋在定下了五行起名规则之后,又向太子家和亲王家传下了二十代字辈,从朱氏皇族的第三代开始使用。五行: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金水木。太子: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秦王: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晋王: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燕王: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周王: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楚王: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齐王: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鲁王: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蜀王: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湘王: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代王: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肃王:赡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辽王: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庆王: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毗。宁王: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岷王: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谷王: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韩王: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沈王: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安王: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唐王: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郢王:伟闻参望奭,箴诲洎皋夔,麒麟馀积兆,奎颖晔璇玑。伊王:颙勉諟訏典,褒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靖江: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由于太子家只传了一代朱允炆,此后转入了皇四子燕王家,因此,燕王世系的十个字,“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就成为了皇帝字辈,直至王朝覆灭。

再往后,满清趁着农民起义入主中原,在基本延续明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加了个一个部族统治的帽子,又将中央集权的王朝统治延续了十代皇帝、两百多年(从正式进驻北京的顺治皇帝清世祖福临算起)。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得不“佩服”明朝制度的设计者朱元璋。他设计并残酷推行下来的这套政治和政府制度体系,修修补补之后沿用了五百多年,刚好是从他孙子算起,二十代皇帝的时间——明朝十代、清朝十代——可见朱元璋不多不少地给出二十个字辈,大有自知之明。到了明朝末年,朱氏皇族子孙已经发展成了十余万人的大宗族,时至今日,恐怕已经超过了百万。很多朱氏子孙都坚持沿用着祖宗定下的五行规则和家族字辈,其中不乏高官巨贾和社会名流。按时间估算,差不多应该到了五行规则的金”“水”“木”三代和二十字家族字辈的最后三个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着研究一下周边朱姓朋友的名字,看看他们是不是朱氏皇族的后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望采纳
明朝皇帝的记法

明朝历史一共有二十位皇帝,就是从明太祖朱元璋算起到南明永历帝为止,一共20位皇帝,历时近300年。那有人问:为什么二十位皇帝出现了二十一朝?还有说明朝二十一位皇帝?我把这个简单说一下,明朝是二十位皇帝,每位皇帝一个年号,但是明英宗两个年号:先叫正统,后来“南宫复辟”改元叫天顺,这样二十位皇帝就变成了二十一朝,所以《明宫二十一朝演义》是说的二十朝,皇帝是二十位。这二十位皇帝不好记,我想用一个简单的办法把这二十个皇帝给记一下。这二十个皇帝恰好五个一组,就是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这是第一组;正统、景泰、成化、弘治、正德这是第二组;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这是第三组;崇祯、弘光、隆武、绍武、永历是第四组,这也不好记。搞明史的人,有人编了个顺口溜,这么说:“洪建永洪宣,天景成弘正、嘉隆万泰天,崇弘隆绍永”,这二十个皇帝,四个段恰好是明朝历史发展的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就是“洪建永洪宣”,是明朝的立国与鼎盛时期。主要标志是推翻蒙元,建立明朝,迁都北京,多民族统一,奠定中华版图,郑和七下西洋,兴建故宫,编撰《永乐大典》等等,出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的“永宣盛世”。第二个时期,“天景成弘正”是明朝的治世时期,主要标志是土木堡之变,南宫复辟,成化登极,励精图治,弘治中兴,正德帝南巡等等。第三个时期,“嘉隆万泰天”是明朝的中兴与转衰时期,主要标志就是嘉靖平倭,隆庆开海,蒙古互市,万历援朝击败日本,对外贸易发达,中国的白银资本,西学东渐,思想开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第四个时期,“崇弘隆绍永”是明朝的危亡时期,主要标志是连年天灾,农民起义和北方的后金兴起,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殉国,南明抗清,最后明朝灭亡。所以明朝历史这300年,大体上可以分作这么四个段落,“洪建永洪宣”是明朝的建立与鼎盛时期,“正景成弘正”是明朝的治世时期,“嘉隆万泰天”是明朝的中兴和转衰时期,“崇弘隆绍永”是明朝的危亡时期。

明朝二十位皇帝,大家发现这二十个皇帝有着不同的提法。他们有名字,有庙号,有谥号,有年号,还有称大行皇帝,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又是怎么样?所以我想一个一个说一下。

先说“庙号”。明朝二十位皇帝,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庙号是什么意思?辞海里庙号有一个解释,它这么说:“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某祖某宗的名号,称庙号。始于殷代,其后历代封建帝王,都有庙号。”就是说庙号起源于殷代,一直到明朝,庙号的特点是皇帝死了之后才有,皇帝死之后他要进太庙,或者进家庙奉先殿。庙里头有一个神主,用一个木牌位来祭祀他,这里头要给他上一个称号,叫做庙号。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庙号“太祖”;第二个皇帝建文帝庙号“惠宗”;第三个皇帝永乐帝庙号“成祖”;第四个皇帝洪熙帝庙号“仁宗”;第五个皇帝宣德帝庙号“宣宗”;第六个皇帝正统帝庙号“英宗”;第七个皇帝成化帝庙号“宪宗”;第八个皇帝弘治帝庙号“孝宗”;第九个皇帝正德帝庙号“武宗”;第十个皇帝嘉靖帝庙号“世宗”;第十一个皇帝隆庆帝庙号“穆宗”等等,在明朝如果把皇帝的庙号说错了,那是要犯弥天大罪。譬如说朱元璋他庙号是太祖,如果说错了,那算大不敬。  

谥号。明朝从太祖到南明共历二十位皇帝,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谥号,什么叫谥号?辞海对谥号有一个解释,说:“帝王、贵族、大臣、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就是皇帝死了之后要给他一个评价,给他一个称号,叫做谥号。谥号是有严格规定的,大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第二位惠宗建文帝谥号“愍皇帝”;第三位成祖永乐帝谥号“文皇帝”;第四位仁宗洪熙帝谥号“昭皇帝”;第五位宣宗宣德帝谥号“章皇帝”;第六位英宗正统帝谥号“睿皇帝”;第七位代宗景泰帝谥号“景皇帝”;第八位宪宗成化帝谥号“纯皇帝”;第九位孝宗弘治帝谥号“敬皇帝”;第十位武宗正德帝谥号“毅皇帝”;第十一位世宗嘉靖帝谥号“肃皇帝”;第十二位穆宗隆庆帝谥号“庄皇帝”;第十三位神宗万历帝谥号“显皇帝”;第十四位光宗泰昌帝谥号“贞皇帝”;第十五位熹宗天启帝谥号“悊皇帝”;第十六位毅宗崇祯帝谥号“烈皇帝”;第十七位南明安宗弘光帝谥号“简皇帝”;第十八位南明绍宗隆武帝谥号“襄皇帝”;第十九位南明文宗绍武帝谥号“节皇帝”;第二十位南明昭宗永历帝谥号“匡皇帝”。这个谥号在当时称谓上是不能错的,必须严格规定,我说的这都是简称,全称很长的。你譬如说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全称25个字,全称是这样的,是“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二十五个字,这二十五个字在当时来说,写他的册文、他的生日和祭日,在奉先殿祭祀的时候,书写一个字都不能错,如果错了,官员或者受到惩罚或者革职,甚至于论斩,这二十五个字是明朝所有皇帝里头字数最多的。

明朝皇帝名字的起名规则是怎样的?

朱元璋没文化的啊,换做现在就叫屌丝逆袭,当了皇帝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没文化,就有这么个规定,他给自己每个儿子留了20个字,让他们给自己的后代取名放第二个字,说来也是挺逗。
朱元璋给他封王的子侄各自订了一份二十字的辈分表,然后各自名字的第三个字是按照五行相生的关系采用以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的字。

明朝皇帝名字

例如清朝乾隆这种,要明朝的

1、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

明朝开国皇帝。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

2、惠宗朱允炆,年号建文

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

3、成祖朱棣,年号永乐

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建文帝即位后采取削藩政策,不仅监视朱棣,还欲调走他的军队,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在南京称帝。

4、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

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是朱高炽天禀纯明,从善改过,恭检爱民,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5、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

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6、英宗朱祁镇,年号正统、天顺

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1449年、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

后英宗回京,被景泰帝软禁于南宫。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7、代宗朱祁钰,年号景泰

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明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1449年―145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长兄明英宗即位后封其为郕王。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为免主少国疑,于谦等大臣劝服孙太后,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次年改元景泰。

8、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

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朱见深本为太子,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到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改立朱见济为太子。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夺门之变而复辟,朱见深再次被立为太子。

9、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

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

10、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

明朝第十位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公元1505年—公元1521年在位,明武宗是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位皇帝。年号,正德(1506年—1521年),共16年。

11、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

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庶孙,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兴献王朱佑杬嫡子。1521年--1566年在位,在位45年(在位时间之长在明代皇帝中仅次于其孙子明神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驾崩,终年60岁。

12、穆宗朱载垕,年号隆庆

明世宗第三子,明世宗病死后继位。1566年-1572年在位。朱载垕在位6年,病崩,终年36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昭陵。

13、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14、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

明代第十四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驾崩后,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

15、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

明光宗朱常洛长子,16岁即位,登基后后金威胁日益严重,内部宦官干政愈演愈烈,明朝民生凋敝、日薄西山。后因意外落水成病,天启七年(1627年)年因服用“仙药”而死,终年23岁,遗诏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帝,即后来的崇祯皇帝。

16、威宗朱由检,年号崇祯

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

17、安宗朱由崧,年号弘光

南明政权第一任皇帝(1644~1645年在位)。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恭王朱常洵庶长子,母为邹氏。崇祯帝自杀殉国后,即位于南京,建立南明政权,年号弘光,在位八个月。

18、绍宗朱聿键,年号隆武

南明第二位君主,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1645年弘光帝被清军俘获亦死,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扶朱聿键于福州登基称帝,改元为隆武,后世称为隆武帝。

19、文宗朱聿鐭,年号绍武

明朝第十九位皇帝,南明第三位皇帝,南明绍宗朱聿键之弟。隆武帝朱聿键死后,朱聿鐭在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广州拥立为帝,年号绍武。

20、昭宗朱由榔,年号永历

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十八日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为永历元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君主

明朝
1、太祖朱元璋
2、惠帝朱允炆,太祖孙。
3、成祖朱棣,太祖第四子
4、仁宗朱高炽,成祖长子。
5、宣宗朱瞻基,仁宗长子。
6、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
7、代宗朱祁钰,宣宗次子,英宗弟。
8、宪宗朱见深,英宗长子。
9、孝宗朱佑樘,宪宗第三子。
10、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
11、世宗朱厚熜,宪宗第四子兴王佑杬子,孝宗侄,武宗堂弟。
12、穆宗朱载垕,世宗第三子。
13、神宗朱翊钧,穆宗第三子。
14、光宗朱常洛,神宗长子。
15、熹宗朱由校,光宗长子。
16、思宗朱由检,光宗第五子,熹宗弟。

南明
朱由崧,神宗第三子福王常洵第一子,思宗堂兄
朱聿键,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八世孙,思宗族叔祖。
朱由榔,神宗第七子桂王常瀛第三子,思宗堂弟。朱元璋 太祖 高皇帝 洪武
朱允炆 惠宗 让皇帝 建文
朱棣 成祖 文皇帝 永乐
朱高炽 仁宗 昭皇帝 洪熙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
朱祁镇 英宗 睿皇帝 正统
朱祁钰 代宗 景皇帝 景泰
朱见深 宪宗 纯皇帝 成化
朱佑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
朱厚熜 世宗 肃皇帝 嘉靖
朱载垕 穆宗 庄皇帝 隆庆
朱翊钧 神宗 显皇帝 万历
朱常洛 光宗 贞皇帝 泰昌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启
朱由检 思宗 烈皇帝 崇祯
明朝
1、太祖朱元璋
2、惠帝朱允炆,太祖孙。
3、成祖朱棣,太祖第四子
4、仁宗朱高炽,成祖长子。
5、宣宗朱瞻基,仁宗长子。
6、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
7、代宗朱祁钰,宣宗次子,英宗弟。
8、宪宗朱见深,英宗长子。
9、孝宗朱佑樘,宪宗第三子。
10、武宗朱厚照,孝宗长子。
11、世宗朱厚熜,宪宗第四子兴王佑杬子,孝宗侄,武宗堂弟。
12、穆宗朱载垕,世宗第三子。
13、神宗朱翊钧,穆宗第三子。
14、光宗朱常洛,神宗长子。
15、熹宗朱由校,光宗长子。
16、思宗朱由检,光宗第五子,熹宗弟。

南明
朱由崧,神宗第三子福王常洵第一子,思宗堂兄
朱聿键,明太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八世孙,思宗族叔祖。
朱由榔,神宗第七子桂王常瀛第三子,思宗堂弟。

朱棣去世后,其长子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年号洪熙。其统治偏向保守固本,任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等贤臣辅佐朝政。

朱元璋

明朝太祖朱元璋规定后代取名的规则是怎样的?

基本上来说是后代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例如“朱棣”、“朱瞻基”、“朱厚照”、“朱见深”、“朱厚熜”、“朱由检”等。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26个儿子,对于这些儿子及其的后代的命名,朱元璋也作出了安排。他给每个儿子20个字,用作后代取名时中间的那个字,又规定名字的第三个字要以“木、火、土、金、水”循环使用作为偏旁。这个规定时是从朱元璋孙子那一辈开始执行的。他的20个字是:“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礼原谘访,宽镕喜贲从。”
首先得姓朱 其次按家谱上来
文章标题: 明朝皇帝名字的起名规则是怎样的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22139.html
文章标签:明朝  是怎样  起名  皇帝  规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