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9-09 01:58:0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为了稳定局势。明军的战斗力与蒙军有一定差距,明军稍微弱于蒙军。
明朝的北京保卫战,明军集合数万兵力,顽强抗击进犯的十万蒙古大军,为稳定朝势,于谦主动出击,挫败了声势浩大的进犯之敌,当时明朝刚刚遭受土木堡之战的失败,二十万精兵损失殆尽,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安稳了朝政局势。
明英宗土木堡战败,二十万大军全军尽没,朝廷动荡,蒙古军队趁机进犯北京,给明朝带来空前的严重威胁。得知此事的明朝一时局势动荡,西南,东南各地皆有乱军反叛,此时于谦虽然短时间集结了京畿地区的二十万军队,物资粮草也可以坚守多时,但是持久的战事会使各地藩王、周边臣服的少数民族趁机作乱,直接威胁明朝局势安定,因此于谦力排众议,在挫败了蒙古大军的先锋之后主动进击,出其不意地大败敌军,稳固了朝政根基。
于谦当时虽然在短时间集结了二十二万守军,但明朝精锐已经在土木堡丧失殆尽,当时集结的守军都是战斗力不强的辅军和老弱病残,战斗力明显弱于蒙古声势浩荡的十万大军,而且当时明朝军队兵甲器械严重不足,面对蒙古大军的围困局面会陷入被动。
于谦当机立断,在调动各地的兵械军力,凭借地形和火器优势将蒙古军队的攻势抵挡住之后,明军主动出击,奇袭取得胜利,击退了蒙古部队,粉碎了蒙古军队的此次进犯,稳定下了朝政。
于谦选择的“出城迎战”不但战术得当,更是战略得当!
兵法有云,”守大城必野战!”那是因为北京城高池深,即便没有二十多万援军,仅靠于谦训练出来的京畿守备,那也是足以让也先无法攻入紫禁城的。
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也先此次长途奔袭的目的,他并不是要再抢一个皇帝回去。他是想要么替大明的皇帝坐一坐龙椅。至于怎么坐,也先虽然有想法,但并无具体可实施策略。而其实对也先而言“打劫”是最实惠的。他需要狠狠地打劫大明一把。他原本的打算是让手里撰着的明英宗,替自己喊开城门,自己不费一兵一卒来接受战利品的。
如果他在京城什么都没捞到,他会找别的地方要去,毕竟他并没打算过来玩命。也先会到山东河北各地州县去找“战利品”。
而为了增援北京,各个地方连家底都搬出来了,山东江苏河南的漕运军、备倭军都搬过来了,而此前50万精锐已经在“土木堡”被搜刮过一遍了。
而于谦的战略意图是什么?那就是不但要守卫北京,还要不能让也先得逞,必须将他打败,赶回关外去,这场北京保卫战才能算胜利!
所以“坚城死守”是无法实现这个战略意图的!
此刻如若“坚城死守”,就相当于把这22 万勤王部队,全部装进了北京城这个”瓮”里。北京城本身就是个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本身的吃喝供应都需要从外地调运。不然京杭大运河是修了干啥的?
而此刻先不说这22万的部队我们先不说他复杂的构成,如果进到京城会对京城造成什么负面效应。光他每天的巨大消耗,若无外面的补给,也不是北京城能够承担得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失去外面的补给,也先只要多围你北京城几个月,怕是都不需要也先动手了。而此刻你又外无援军,所以只能坐以待毙!即便有,也先也可以“围点打援”,搂草打兔子。
所以从战术角度,于谦有且只能选择出城迎战!
虽然天下勤王之师的战斗热情很高,但是毕竟都以步兵为主,从野战素质来讲,还是相对也先的铁骑,还是要逊色很多的。
在这种情况下,战术运用得当非常重要。而背墙而战,正面面对着也先,背面没有退路。这在兵法上叫“置之死地地后生”!
所以当那一刻真的来临的时候,明军面临的是要么杀死也先的人马保存自己,要么被也先的人马杀死!没有第二条路可选!所以明军愈战愈勇,最终击败了也先的骑兵,保住了北京,也保住了华北和中原。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