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8-16 03:57:38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3次
太平天国自从金田起义开始,一路是势如破竹,短短几年,就占据了南方大部分地盘,与清廷南北对峙。曾经号称“满万不可战”,“东亚第一劲旅”的八旗子弟,到太平天国运动时早已变成草鸡了,难堪大用。
在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也没有闲着,东征西讨,企图继续扩大局面。其中还有一次派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等率2万多人北伐。
很多人觉得奇怪,太平军怎么就派遣2万人北伐呢?这样是否太看不起清军了?就这样孤军深入,失败的几率是很大的。
那么2万人就敢北伐,太平军哪来的自信呢?
其一、太平军和清军相比,有心理优势。
那么这个优势是从何而来呢?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可不是直接就到了天京,这中间经历了大大小小数次战役。这中间虽然也遇到过挫折,但整体上如入无人之境,很多八旗兵和绿营还没交战,就溃退了。
再说了,自从金田起义开始,太平军就一直在创造奇迹。所以太平军在面对清军时,有着巨大的心理优势。
其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洪秀全、杨秀清等人,虽然后来越来越糊涂,但是当时还是有着清晰的头脑。他们也知道大清虽然整体上优势明显, 但其实更多的军队分布全国各地,并没有完全集中在一起,防备北京。所以清军非常分散,这也给了太平军机会。
其三、北伐军数量不足,但战斗力没得说。
林凤祥和李开芳自参加太平军后,在前军主将萧朝贵的率领下,带头冲锋陷阵,攻城夺寨,屡建战功,能力是非常强的。而他俩领导的北伐军,都是清一色由从广西出来的太平军老兵组成,即太平军常说的“老广西”。这些人身经百战,对太平天国有着近乎狂热的信仰,绝不是那些养尊处优的八旗兵可比。
其四、北方有捻军的配合
杨秀清认为虽然北伐军人数少,但是北方有捻军的配合和牵制。双方可以联合起来,从而扩大自己的兵力,进一步对抗清军。再说了,太平天国起家时人数也不多,所以杨秀清希望北伐军也能够如当初那样,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不管是收拢对方的溃兵也好,还是俘虏也罢,总之,北伐军不至于会一直是区区2万人。
当然了,严格说,太平天国没有指望着北伐军就会一路势如破竹,打进北京,推翻大清。否则的话,不说全部兵力,好歹再增加几万人吧。
所以太平天国之所以北伐,其主要目的是可以吸引清廷军事力量,缓解其西征的压力罢了。
结果可想而知,北伐军并没有按照杨秀清的想法发展,由于孤军深入,后援不继,导致北伐军突围无望,最终全军覆没,林凤祥、李开芳被俘后,英勇就义。
但北伐军还是有利的打击了清廷的统治,也把咸丰吓了一身冷汗,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李秀成被俘之后在《自述书》中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十大原因,其中第三个原因就是派军北伐,那么太平天国派兵北伐是在什么其概况下发生的,其到底是对还是错,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是怎么样考虑的呢?
忠王府
1.主动出击,巩固天京政权。1853年春天,太平军占领南京后选择在此建都,但是江南的大部分地区仍然掌握在清政府的手中,之前攻克的武昌等军事重镇也丢掉了,虽然占领了南京城,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其实,整个太平军只有区区10万人,如果蜷缩在南京周围的化,很容易被清军包围成一座孤城。
忠王府遗址
要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化被动为主动,让清军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集结兵力进攻南京。
所以,派出一直军队向北进发,直接威胁清朝的统治中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天京的压力,尽管最后这两万人全军覆没了,但是,为南京赢得了宝贵的巩固统治的时间,战略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等到天平天国的时候,曾经从的八旗兵子弟已经全部沦为了只会抽烟遛鸟的纨绔子弟,战斗力已经可以不值一提。
而太平军在经过湖北湖南之后经过扩军,这两万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全部都是可以以少对多的精锐老兵,因此,虽然只有两万人,但是战斗力跟清军相比可能达到10万人以上。
太平军武器
尽管我们没有深处当时太平国的环境当中,对于有些策略的对错并不能做出最准确的评价,但是从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根基这个角度来说,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本文图片来源于公开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联系删除。
2万人就敢北伐,太平军哪来的自信?第一是时机,第二,是兵力,北伐军可不止2万。可惜,哪样太平军都没抓住,1853年5月8日,太平天国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正丞相吉文元等率兵2万自扬州仪征出发北伐清廷,一路上势如破竹连克浦口、滁州、临淮关、凤阳、蒙城、亳州等地区,兵进中原。
5月8日,东王杨秀清令他们不要绕圈子,火速北上打下北京城,然而在黄河边,太平军为了渡河就准备了二十多天的时间,过河后三打怀庆城不破,撤围后走济源入山西,自武安入河北,于10月13日进兵张登镇,此地距离保定只有60里,北京大震,当时京城外逃者三万多户,北城一万八千户,只剩下八千户没走,只要北伐军一鼓作气开到北京城,趁着胜保和僧格林沁的部队还没集结完毕,集中全力攻打,结果还真不一定。
眼看着北京城就在眼前,就在这关键时刻林凤祥、李开芳他们居然转兵向东,于11月初抵达天津静海一带,准备在那过冬了。此时北伐军已经发展到了四万人,然而无论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都对太平军不利,11月初的北方天气已经凉了,北伐军里大部分都是老广西士兵,受不了北方的严寒。
其次,别看北伐军老打胜仗,但那属于流动作战,没有后方,没有根据地,更主要的是他们没有打下天津,仅靠静海一个地区养活四万军队,难!第三,虽然北伐军队伍扩编了一倍,但是新兵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不强,老广西一路上的损失是这些新兵短时期无法弥补的,除此之外,就在太平军调头向东的时候,清廷在北京周边布置的胜保和僧格林沁尾随太平军来到静海,形成了对北伐军包围和僵持的局面。
在僵持了三个月后,久等援军不来的林凤祥和李开芳向南沿着运河撤退,计划步步为营,与援军会师,然后卷土重来杀个回马枪!为了援助他们,杨秀清在1854年2月4日令夏官正丞相黄生才、夏官又副丞相曾立昌、夏官副丞相陈仕保、冬官副丞相许宗扬等领兵7500人,是的,没错,只有7500人,要从安庆走着去山东增援林凤祥、李开芳,援军无异于和北伐军一样属于孤军深入。
假如说太平军能暂缓西征,先集中主力攻破江南江北大营,荡平并占领天京周边地区,然后派出多路部队北上增援,在淮北、鲁南,甚至鲁中一带打一个大胜仗,不仅可以解救林凤祥、李开芳,援军和北伐军会师后乘胜直捣北京打下这座大清帝国的首都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一切都只是幻想,就连秦日刚这样老资格,在杨秀清要求他增援北伐军的时候,居然都说出“北路官军多,兵单难往”的话,可见当时众人对北伐的态度,任凭林凤祥李开芳等人自生自灭了,而林、李二人在战败被俘后分别于1855年3月15日和6月11日在北京被清廷处斩。
1854年~1855年近半年多的时间里,太平军在军事上接连失利,先是湘潭之败,紧接着武汉失守、田家镇一战太平军损兵折将,国宗石镇仑、韦以德阵亡,一直到了1855年2月的湖口和九江之战,太平军在翼王石达开的率领下取得胜利,才逐步扭转了战场上不利的局面,西线的危机造成兵力上进一步雪上加霜,就算东王杨秀清心系林凤祥他们,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西线对于天京的重要性远大于远在山东的北伐军,因此,只能二选一,就这样,太平天国错误的战略规划白白断送了一支精锐和北伐的胜利成果,给后来的军事斗争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大家都知道英国曾经建立过全球霸权,全盛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但在英国之前,还有一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过海洋霸权,其全盛时期声势不亚于英国——那就是西班牙帝国。进入航海大发现时代后,凭借着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这一代航海家的努力,西班牙帝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殖民帝国,与中国距离很近的菲律宾也被西班牙征服。
西班牙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霸主,世界上第一个全球帝国的时期,正好是中国明朝,这也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有明一代是中国最早和西方霸主接触的时期。
明代的中国与西班牙的位置
同时代来华的欧洲人对明国的看法呈现了两极分化,要么极端崇拜,要么极端蔑视。
毫无疑问本文的反派主角——西班牙人就是后者的典型代表。1582年(大明万历十年)西班牙传教士阿隆索·桑切斯到达澳门。他在“一手圣经一手持剑”的思维引导下坚持认为“劝化中国,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借重武力”。他甚至向西班牙国王提出了一个计划,在这个计划中他声称,派出“10000或一万二的西班牙、意大利或者别国的士兵”加上就“五六千日本兵和数量相等的菲律宾兵”就能轻松地将明朝之纳入版图。届时“王上将把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民族置于自己的权力之下”。
当然,在桑切斯的计划中我们能看到仅仅五十年前发生直到十年前才结束的西班牙帝国对印加帝国的征服战争的影子。在那场战争中,西班牙人皮萨罗仅率领100多人的队伍就打败了印加帝国主力8万大军并活捉了印加皇帝。而在这个计划中,桑切斯提出的兵力是近三万人,无疑是很重视明的实力了。
我们知道,这个计划在历史上并未实行,西班牙帝国的注意力放在组建无敌舰队与英国争锋上,无力顾及世界另一边的亚洲。但是如果这个计划真的实行的话,仅仅是攻击当时传教士们接触到的明国区域——东南半壁的话,不到两万的西班牙军能做到击败明军吗?甚至他们真的像传教士估计的那样能征服中国吗?
首先我们看双方的装备,首先由于是登陆作战海军和明国方面的岸防就很重要。由于太长时间没有来自海上的敌人。明初那支辉煌的郑和舰队早已烟消云散。此时的明朝在东南的海军(如果能称之为海军的话)在西班牙人面前完全就是婴儿的级别。使得西班牙人嘲讽:“这些看起来浩浩荡荡的舰只和水师,不过是俗话说的薄雾浮云而已,因为他们十分脆弱,(中国人)只注意给船只打扮装饰,吹牛皮,华而不实,他们是不敢驾船出海三里格之遥的。他们只是在风平浪静之时沿着岸边航行,一觉得起了风就马上抛锚,不冒任何风险,保持一切都整整洁洁,保持舰只平平稳稳。”
而且此时欧洲舰炮的设置已经完全成熟,一直到后来铁甲舰崛起前战术其实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
好了既然海上完全无法与敌,那么明军能在陆地上和西班牙人一较长短吗?答案一样是令人难堪的。
先看双方的步兵和单兵火器。阿隆索.桑切斯要求给士兵装备上“精良的火枪、护胸甲、标枪、长矛和滑膛枪等装备”。如果设定此即为西班牙军队的装备的话,此时明军毫无疑问相形见绌。其主流装备依旧是火门枪,通常是简陋的三眼铳(北方称之为快枪),西班牙人评价是“很差劲,短的很,火药多而铁少,依我看来随便一块corselete(西式甲胄的胸甲部分)就能挡住,况且他们的枪法不精确”。
可能很多读者很气愤觉得西班牙人是不是处于某种目的特地“黑”的明军呢?那我们看古今公认的军事大家戚继光是怎么评价明军单兵火铳的。
“成造本拙,工尤粗恶,身短体薄,腹中斜曲,口面大小全无定制,不堪击敌”,这就是戚继光的评价和西班牙人的完全吻合。然后短身管另一大劣势就是因为过于短小导致其动能衰减非常快,近距离威力尚可,但是有效射程就要短很多通常认为有效射程仅仅只有50码(45.72米)。根据《四镇三关志》记录鸟铳可达二百步,而火绳枪理论上的有效射程约为200码是火门枪的整整四倍。
而且根据《骑士与风炉》的复原,火门枪的动能大约是250焦耳到1000焦耳之间,而十六世纪的火绳枪最低也有1300焦耳。如果用上颗粒火药更是达到了1750焦耳,接近火门最大数值的两倍。考虑到双方装药都是三四钱左右,所以身管是唯一的解释。可惜“然人情见常,未可轻议弃置,即尽弃之,以精鸟铳可也”。看得出来戚继光想到了淘汰火门枪,使单兵火器变成纯粹的鸟铳。但是由于明军已经习惯火门枪长达二百年,积习难改使得戚继光的想法在有明一代终究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那么如果如戚继光建议的那样,全部用仿制的鸟铳替代火门枪的话,能否弥补这一缺陷呢?
最低等级的胸甲仅仅1.85mm,但是在测试中防御住了587焦耳的铅弹
实际上也是比较困难的。明军仿制的鸟铳在欧洲属于轻型火枪(caliver),且由于弹重往往只有7-11g的关系,在轻火枪中也属于威力比较弱的。而轻火枪的最强威力也只有重型火绳枪(musket)的三分之一左右。就是这样,鸟铳在命军中依旧是属于“非主流”的装备。
西班牙火枪威力
那么既然火枪完全不行了,火炮呢?遗憾的是,和火枪一样,明军的火炮遭到了西班牙人的恶评——“主要用于放礼炮而不是用来打仗”。明军的火炮此时也分为两类:一种是本土造物,一种是来自欧洲的舶来品。前者就是被称为“主要用于放礼炮而不是用来打仗”的那种,在西班牙被称为esmeris(注:目前没有直译)属于古炮的一种。用形象点的比喻的话,就是我们今天拿着95式看汉阳造一样。那么是不是西班牙人恶意的“黑”呢?答案依旧是否定的。
事实上明人比今天看的更加透彻,徐光启、孙元化为首的大臣大批效仿欧洲的军事技术,从火药的配置到火炮的形制甚至是试验的标准都全盘照搬欧洲(注:当然中国文人在引进的时候惯例使用了夸张的数据,本文不予采用),已经用事实证明了之前的落后。
那么既然枪炮都落后,那么我们玩传统兵器格斗,有着大批蒙古人服役的明军骑兵总可以轻松获胜了吧?
答案还是否定的。
首先明军的战马其实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除了面对日本和南方少数民族外明军的骑兵优势碾压的战例少之又少。事实上由于从河曲马变成蒙古马,明军的骑兵“海拔”事实上相比唐宋是降低了(宋代战马体高1.4米多明代普遍只有1.2-1.3米)。至于蒙古马一直被人称道的生命力在明人看来其实也就那样。《赛语》记载蒙古人“凡冬有则所掠中国之马尽死,中国马不耐寒,又开鼻,不能以鼻入雪啮草根也。虏马亦甚虽啮草根仅活而已”。
反观同时代的欧洲已经开始近代化地系统地培育马种了。西班牙南部就是赫赫有名的安达卢西亚战马的诞生地。由于卡斯蒂利亚(西班牙曾用名)曾经长期被摩尔人占据,所以导致大量的北非柏布马(有阿拉伯马血统)和本土的索雷亚马混血形成了安达卢西亚战马,这是最早的一批改良马种,体高达到了155厘米。无论奔驰能力,爆发力都远胜于蒙古马。至于很多人引以为傲的蒙古骑射手。由于火器时代的到来,甲胄得到改良如上图连子弹都无法穿透了,弓箭就更别想了。所以骑兵一项明军其实是下风。
更加重要的是,西班牙军队还有一项在当时独步世界的优势——西班牙大方阵。
大方阵主要由长矛兵组成,长矛兵排成密集的3个横队,每队正面50-60人,纵深达16列、20列甚至30列,手持火绳枪的士兵则组成小方阵置于大方阵的四个角落,野战炮兵则列于战线最前方。大方阵宽度约150米,纵深100米,坚固且具有机动能力,能缓慢移动,既能抵御敌军骑兵冲击,也能以火枪、火炮不断杀伤敌军。
好吧既然野战打不过,那明军好歹是主场优势吧?明军退入城池防守总行吧?
无奈的是答案还是不行。
明代是中国城防技术大跃进的时期,砖石结构的城池在明代第一次得到了普及。可惜那是在北方,在南方依旧是传统的土质城池为主。然而就是经过改良的北方城墙,还是明朝投资重金建立的辽东防线,在当时先进的火炮面前依旧效果有限。皇太极攻打塔山就是用红衣炮轰击导致“城崩二十余丈”然后八旗军队“由崩处先登”一举攻克了塔山城。
那么红衣炮在欧洲是什么水准呢?当时西班牙的标准叫做科拉多火炮,分类法大致将火炮分为三类——野战炮、守城炮、攻城炮。红衣大炮在中国属于重型攻城炮,但是在欧洲它是典型的加农炮(cannon)。在分类上属于野战炮而且是比较小型的那种(注:红衣炮最大为18磅,西班牙野战炮最大为40磅)。但就是这么一种中小型的野战炮就打破了明军在北方耗费重金建立起来的辽东城防。真正在西方也属于攻城的倍加农火炮(double cannon),拉到了远东对付和北方前线完全不能比的南方土城会发生什么呢?笔者觉得有基本逻辑能力的读者完全可以得出答案了。
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能得出结论,西班牙远征军就能征服明朝呢?当然不是,因为战争并非只有主力正面决战。
西班牙远征军遇到的首要困难就是地形和补给。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一代多山地形。加上补给需要依靠舰队,这是的西班牙远征军在早期很难深入东南沿海内地。
西班牙万里远征,到明朝境内人生地不熟,能否建立有效后勤供给部队是一大问题。而明军以逸待劳,主场作战补给无忧,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大规模军团。一旦西班牙军后勤出现问题,才是真正致命的失败主因。
就算西班牙军想向内陆远征,并且可以在开始的时候攻克几座城市,但兵力有限的西班牙远征军不敢分兵防守攻下的城市,否则兵力摊薄后遭遇会战失败的可能就会增大。然而如果不能占据沿途城市,无法形成稳定的后勤供应链条,西班牙远征军也就没有向内陆继续推进的可能。
因此,结论是西班牙人如果远征大明,无疑可以在正面会战中打败明军。但是他们最多也就占领一两座沿海城市。如果明国整体动员起来了,西班牙人注定淹死在人海。仅靠这点人马是肯定征服不了明朝的。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