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亡于藩镇,它为何会创立节度使制度呢?
唐朝设立节度使制度是为了更好的防御边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各地节度使势力的强大,最终成为了唐朝最大的威胁,造成了唐朝亡于藩镇的结局。
与大多数朝代不同,唐朝是一个主张开放边界和扩大土地的朝代。这在唐太宗时期尤为明显。世界刚刚安定下来,但唐朝没有实行国家休养生息的政策,而是直接投入了战争。唐太宗坚信最好的防御是进攻。当时,唐朝有一支不亚于游牧民族的骑兵部队,可以在草原戈壁发起突袭。因此,初唐的对外战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节度使的头衔早在唐高宗时期就出现了。这个称呼指的是被授予外交使节的总督。他们可以控制各种军队。然而,这还不是一个正式的官方职位。直到唐睿宗时期,节度使的正式职位才被正式接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使者已经取代总督。直到唐朝末年,仍然有总督的职位。因此,当初设立特使的初衷仍然是为了确保唐朝的边境安全。
此外,为了让各军镇抵御叛军,唐玄宗又废除了采访使,代之以我们的特使,从而增加了节度使的权力。唐肃宗执政时,世界仍不太平于是又效仿汉朝州牧的制度,让节度使统管地方的军政大权。这赋予我们的使者军事、财政、行政和人事权力。时间一长,士兵们对于节度使的忠诚,往往会高于皇帝。到晚唐时,它获得了世袭资格,最终成为直接威胁朝廷甚至推翻唐朝的主要力量。
会创立这个制度肯定是为了更好的巩固边疆防御边疆,如果没有的话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威胁。
之所以是这样追我的原因,就是担心他们做一些事情,所以才会这样的,
唐朝初期建立的fund节度使制度,在当时是适合的,后来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就成了祸害了
他创立节度使者是为了更好的防御边疆。但随着节度使者的强大慢慢成了唐朝的灭亡的结局。
唐朝的藩镇制度
唐朝从何时起实行藩镇制度?施行的目的是什么?为何拥有自治的权力?rn先说说我的理解,分封藩镇无疑是唐朝统治者的一大败笔,甚至有自掘坟墓之嫌,完全是汉初施行郡国制的历史重演,历史也证明大唐盛世便正是毁于藩镇之手。rn请大家替小弟释疑解惑~一、概念:
藩镇,唐朝的军制,显着的一点是继承前朝在重要地点设置都督府。睿宗时设节度大使,玄宗时开始扩大节度大使职权,并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统称“藩镇”。由此,形成了所谓的藩镇雏形。
唐朝之所以煌煌知名千年,就是它的兼容并包,容纳了很多的异族,并且平等对待。这一点,在唐初就已经很明显。明皇时候,府兵制已完全破坏,开始实行募兵制,这必然会造成兵随将走,将领拥兵自重。无形中其实已经提供了藩镇形成的条件。募兵制的恶性发展形成了藩镇割据。
大唐一方面可以进行中亚的与大食的战争,却也不得不防范身边外族的入侵。明皇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兵权,是唐政府对游牧民族骑兵实行军事防御的需要;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财政大权,是唐政府缓解财政压力,解决边防驻军后勤供应的需要;藩镇节度使拥有辖区数州的行政权,是更有效地执行军事防御任务的需要。总之,藩镇节度使是唐军事战略变革需要的产物。
二、影响:
1、藩镇割据造成了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吐蕃(7世纪)、回鹘(7世纪)、西夏(11世纪)等少数民族相继建立地方割据政权,吐蕃甚至与中原汉族政权发生过对立冲突,使得陇西一带丧失大半。淮西久为吴元济所据,是以“蔡人有老死不闻天子恩宥者,故坚为贼用 ”。
2、割据的藩镇空前增多。这些藩镇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中,数十年战争不断,几乎遍及全国。天佑四年(公元907年),名义上的中央朝廷也被藩镇之一朱温夺去了,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直到北宋统一,才结束这一局面。
唐朝中叶以后,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这是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本性所造成的矛盾。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联邦制:是若干个单位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
联邦制国家的特点是:
第一,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关系,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第二,联邦设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其联邦成员。
第三,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都认同于统一的联邦宪法,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
第四,联邦各成员国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
第五,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如果联邦宪法与成员国的宪法发生冲突,以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准。
邦联制:指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国家联盟。其主要特点是:邦联本身不是主权国家,邦联一般没有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没有统一的军队、赋税和国籍;其成员国根据互相签订的协约明确表示让渡或委托邦联机构某些权力;邦联各成员国各自仍保留对内对外的主权,保留本国政府机关的一切职能,并有权自由退出邦联;邦联设有各成员国的协商机构,其决定只有在各成员国政府的认可后才具有法律效力。英联邦,独立国家联合体,非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以及一些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地区性或跨地区性国家组织均属于此范畴。
由此可见,唐朝的藩镇割据既不是联邦制也不是邦联制。藩镇割据只是唐朝时期的一个特殊的现象
唐朝初年,在重要的州设立都督府。后来各州设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节度使或经略使等被称为藩镇(方镇);藩镇也指节度使等管辖的地区,以及所统辖的武装力量。
安史之乱平息后,藩镇数量激增。当时众多在平叛过程中立有战功的将领需要封赏,于是朝廷任命了一批节度使。这样委任的节度使很多,以致“方镇相望于内地”。同时一些已经归顺的安史旧将需要安置。朝廷担心他们降而复叛、战端重开,因而对他们采取了姑息政策,拿出河朔三镇(即黄河以北三镇,包括魏博、成德、幽州)安置他们,任其为节度使。将这些反覆乱臣、悍将安插在朝廷鞭长莫及的河朔三镇,并委以节度使重任,后患无穷,种下了日后长期动乱的祸根。
藩镇的问题主要出在权力过重,没有制约,朝廷失控。唐初藩镇仅仅掌管所属地区军队(不是全部)。朝廷另委刺史掌管行政,兼管一部分军队;同时委派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分别负责考察官吏,视察战乱或受灾地区,管理财政,主持屯田,调运粮食等。不久,按察、安抚、度支、营田、转运各使,都由节度使兼任;不但如此,节度使还管辖所属各州刺史。于是,境内全部军队都归节度使掌握,并握有政权、财权等各项权力。他们在境内任意扩充军队,任命官吏,征收赋税。不向朝廷报户口,不让朝廷在其辖区委派官吏,征收赋税。河朔三镇迅速坐大,拥有跟朝廷抗衡的实力。
强藩结束唐朝统治.
至昭宗时,朱全忠、李茂贞等藩镇势力强大到足以左右朝廷。“南司”(朝中文武官员)、“北司”(宦官)分别依附于强有力的藩镇,他们不再听命于皇帝,而是唯强藩马首是瞻。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强藩之间还演出了抢夺天子的闹剧。
朱全忠兼并了徐州、兖州等地,并以武力迫使河北诸镇皆服从自己。昭宗天复三年(903),以朱全忠“判元帅府事”,至此,天下兵权尽归朱全忠。公元907年,势倾天下的朱全忠“顺理成章”地逼唐哀帝“禅位”,自己做起了皇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结束唐朝近三百年统治的,正是藩镇。
jashyray好问题,这里我也自己抛砖引玉了。
引言:
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倕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使),安禄山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伺机发动叛乱。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中衰,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镇大多依旧服从中央政府,向中央缴纳赋税。而在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一带的藩镇,即时称“河朔三镇”的成德、魏博和卢龙三镇,则割据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亦不赋税,形同独立政权。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称为“藩镇割据”。
藩镇的起始:唐朝的军制,显著一点事继承前朝在重要地点设置都督府。睿宗时设节度大使, 玄宗时开始扩大节度大使职权,并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统称“藩镇”。由此,形成了所谓的藩镇雏形。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
设置目的:一句话,保卫国防,开土封疆。
唐朝之所以煌煌知名千年,就是她的兼容并包,容纳了很多的异族,并且平等对待。这一点,在唐初就已经很明显。
但是,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既然有愿意内附的外族人,就一定有狼子野心的人。这也是突厥虽然在太宗、高宗的时候都已经不成气候了,但是北患仍然严重的原因。突厥有余孽,契丹也在崛起。
在西南方,虽然对吐蕃的和亲有很大的羁系作用,但仍然不能阻挡他的继续强大,并且扩张的野心。唐与吐蕃的缓冲地带---吐谷浑已经被唐消灭。所以两者必将会硬碰硬摩擦。
明皇好大喜功,边将无不以拓疆开土来封官发财。由此,边境的两边都没有安定的意愿。所以,在当时谈什么和平可以说纯粹是无稽之谈。厉兵秣马,备荒备战可以说是此起彼伏。
另一方面,明皇时候,府兵制已完全破坏,开始实行募兵制,这必然会造成兵随将走,将领拥兵自重。无形中其实已经提供了藩镇形成的条件。募兵制的恶性发展形成了藩镇割据。
大唐一方面可以进行中亚的与大食的战争,却也不得不防范身边外族的入侵。明皇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使),安禄山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这样的形势,安禄山不造反都不行啊。
藩镇拥有的权力:一句话,负责区域的所有权力。
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兵权,是唐政府对游牧民族骑兵实行军事防御的需要;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财政大权,是唐政府缓解财政压力,解决边防驻军后勤供应的需要;藩镇节度使拥有辖区数州的行政权,是更有效地执行军事防御任务的需要。总之,藩镇节度使是唐军事战略变革需要的产物。
推荐一篇文章:藩镇节度使——唐军事变革的产物(王玉群),这篇文章看完之后,我这块砖也不想抛了。
在唐朝建立之初施行的是府兵制,也就是平时是务农战时打战,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由于这些人拿锄头的时间比拿刀枪的时间长,那这只军队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还有一个府兵制的最大弱点就是兵不识将,将不识兵,作战时都是临时拼凑而成,就会更进一步的降低战斗力。
所以唐朝为了改变这一弊端才施行藩镇,诞生了专门负责打仗的职业军人,而这些职业军人又都是由节度使招募,这些人就只听从自己主子的号令,加上脱产作战当然战斗力惊人。
节度使有了这些效忠的私人武装,就逐渐演变成为地方军阀,公然与朝廷对抗
藩镇和节度使的关系是什么?
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倕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使),安禄山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伺机发动叛乱。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中衰,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镇大多依旧服从中央政府,向中央缴纳赋税。而在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一带的藩镇,即时称“河朔三镇”的成德、魏博和卢龙三镇,则割据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亦不赋税,形同独立政权。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称为“藩镇割据”。
藩镇的起始:唐朝的军制,显著一点事继承前朝在重要地点设置都督府。睿宗时设节度大使, 玄宗时开始扩大节度大使职权,并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统称“藩镇”。由此,形成了所谓的藩镇雏形。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
设置目的:一句话,保卫国防,开土封疆。
唐朝之所以煌煌知名千年,就是她的兼容并包,容纳了很多的异族,并且平等对待。这一点,在唐初就已经很明显。
但是,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既然有愿意内附的外族人,就一定有狼子野心的人。这也是突厥虽然在太宗、高宗的时候都已经不成气候了,但是北患仍然严重的原因。突厥有余孽,契丹也在崛起。
在西南方,虽然对吐蕃的和亲有很大的羁系作用,但仍然不能阻挡他的继续强大,并且扩张的野心。唐与吐蕃的缓冲地带---吐谷浑已经被唐消灭。所以两者必将会硬碰硬摩擦。
明皇好大喜功,边将无不以拓疆开土来封官发财。由此,边境的两边都没有安定的意愿。所以,在当时谈什么和平可以说纯粹是无稽之谈。厉兵秣马,备荒备战可以说是此起彼伏。
另一方面,明皇时候,府兵制已完全破坏,开始实行募兵制,这必然会造成兵随将走,将领拥兵自重。无形中其实已经提供了藩镇形成的条件。募兵制的恶性发展形成了藩镇割据。
大唐一方面可以进行中亚的与大食的战争,却也不得不防范身边外族的入侵。明皇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使),安禄山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这样的形势,安禄山不造反都不行啊。
藩镇拥有的权力:一句话,负责区域的所有权力。
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兵权,是唐政府对游牧民族骑兵实行军事防御的需要;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财政大权,是唐政府缓解财政压力,解决边防驻军后勤供应的需要;藩镇节度使拥有辖区数州的行政权,是更有效地执行军事防御任务的需要。总之,藩镇节度使是唐军事战略变革需要的产物。
应该是地方和中央的关系!隋,唐,北宋时期的东西吧,大概有点像现在的自治区和中央的自治区管理,像新疆,西藏这样的吧。
藩镇是节度使所节度的地盘
一开始并不是正式官职的唐朝节度使是怎样变成藩镇的?
唐朝时期节度使的存在成为了威胁中央政权的存在,安史之乱将盛唐拖入了深渊,也未晚唐的藩镇割据埋下了伏笔,不过节度使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种称谓,连正式官职都不是,那么节度使是如何转变,一步步成为后来集军、政、财三权于一身的藩镇,最终成为可不听朝廷号令的地方军事力量。
节度使成为能够左右大唐帝国命运的存在,是在唐玄宗时期多种国策影响影响形成的最终产物,这里有大唐国运至中期,出现了最为根本也是最为致命的问题,也就是土地兼并,任何统一王朝的灭亡都套不脱这一问题,同时还有还有的就是,唐玄宗后期开始奢靡享乐,节度使主动或被动揽权。
唐朝初期兵制是府兵制,《新唐书.兵志》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
也就是国家赋予府兵田地,府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且府兵需要自备军械,此法是大唐养兵而不许令国家财政负担,而且最主要的是,遇到战事,府兵临时征召,再由朝廷委派将领去统领,打完仗,府兵归府,将领回朝,将领永远无法掌握一支忠于自己的军队,也就无法用军队造反。
唐朝前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关中府兵是全国精锐,举天下不敌关中,则居重驭轻之意明矣,这也保证了唐朝中央政府的军事统治地位,但是这种情况在都了唐玄宗时期就改变了,原本的“行军”,也就是府兵轮番驻守边疆,变成了后来的“镇军”,也就是组建区域边镇,布置重兵常年驻守,以应对边疆的军事威胁。
节度使一词是在唐高宗时期出现的,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犹犹未以名官。景云二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一开始节度使只是一种称谓,也就是持节督军事的一种权力代称,当贺拔延嗣被任命为河西节度使时,节度使才正式成为唐朝的官职,贺拔延嗣也成为了大唐第一位节度使。
唐高宗时期在边镇方面的军事改革是国内外形势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于内,大唐的府兵制已经出现崩坏的苗头,自高宗、武后时,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浸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边疆府兵开始出现逃逸的情况,唐帝国就不能保证在边疆保持对各方敌对势力的军事压力。
同时以往唐朝的军事结构也不适合唐高宗时期的国情,原其始,起于边将之屯防者。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当时唐朝的军事结构主要还是小型的分散在边疆各地的军镇,但是这种军镇一般只能驻守几百人,但是在实际战争中,敌方骑兵大多集中数万骑兵,快速机动,选择唐军防御弱点而攻击,那么唐朝一开始这种遍地开花般的防守策略就不合适了。
所以在边疆建立集中兵力的重型边镇是个合适的选择,节度使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登上了历史舞台,节度使也就不再是战事发生时,由朝廷临时任命的朝中大臣,成为了常年在边疆驻守的封疆大吏,不过一开始节度使的自主权还不大,毕竟府兵制虽然开始出现崩坏的苗头,但是府兵制依然存在,一直到了唐玄宗时期。
唐玄宗时期,有一个历代王朝到了中晚期后,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是土地兼并,《新唐书.食货志》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其后国家侈费无节,而大盗起,兵兴,财用益屈,而租庸调法弊坏。大唐中央政府的财政严重依赖于开国时制定的均田制和租庸调,也就是国家将田地定额给予百姓,百姓要上缴租税以及服徭役,但是到了唐玄宗时期,土地兼并之风日盛,加之人口的增加,令土地相对减少,本来租庸调之法对百姓并不是太大压力,可是随着国家能够支配分给百姓的土地变少,而租庸调却不改变,这就让百姓身上的赋税徭役变重,百姓还是逃脱户籍令均田制崩坏,大唐的财政收入逐渐萎缩。
伴随着均田制的崩坏,府兵制也是出现了同样的问题,面对府兵制难以提供足够充足的兵员,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十一年,取京兆、蒲、同、岐、华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长从兵,共十二万,号「长从宿卫」,此时就已经预示了府兵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而“长从宿卫”在本质上已经是募兵制了,也就是彍骑之法,由唐朝财政负担军费,此时的“长从宿卫”已经算是职业军人了,而不再是府兵制的兵农一体。
而府兵制也尚未退出,开元十一年至天宝年间,唐朝的军事征兵结构是募兵制和府兵制同时存在的,不过自天宝以后,彍骑之法又稍变废,士皆失拊循。八载,折冲诸府至无兵可交,彍骑之法所招募的京师宿卫到后来已经变成了“其他皆能,唯打仗不能”的士兵,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彩、食粱肉,壮者为角牴、拔河、翘木、扛铁之戏,及禄山反,皆不能受甲矣。
至此彍骑之法和府兵制已经彻底失去了其为朝廷提供优质兵员的作用,但是唐玄宗时期又是唐朝的多事之秋,面对吐蕃,南诏以及东北的奚和契丹,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10镇。唐朝在边境的各方节度使掌握着数十万,到了天宝年间,府兵制彻底被废止后,各地节度使也就有了自己募兵的权利,府兵后废而为彍骑,彍骑又废,而方镇之兵盛矣。
此后各方节度使所辖之兵逐渐开始成为节度使的私兵,因为节度使掌握着他们的生杀、赏罚、升降等权利,同时他们还有大多世代以军旅为家,子承父业,这就导致士兵对节度使的依赖性很高,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节度使也就慢慢完全掌控了军权。
而且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唐朝财政不足以供养边境数十万将士,唐玄宗初期是想要恢复均田制的,还特意下发诏令,但是已然阻止不了土地兼并和户籍逃逸,在均田制的崩坏之下,兵革之兴,累世不息,而用度之数,不能节矣。国家收支严重失衡,所以唐玄宗一朝,他最喜欢的一类官员就是能够为自己敛财的人。
《旧唐书.食货志》开元中,有御史宇文融献策,括籍外剩田:色役伪滥,及逃户许归首,免五年征赋。每丁量税一千五百钱,置摄御史,分路检括隐审。得户八十余万,田亦称是,得钱数百万贯,玄宗以为能,数年间拔为御史中丞、户部侍郎。
唐玄宗执政初期,还是很有干劲的,也能任用贤能,通过正当的国策来为国家财政开源,宇文融就是最早的一个代表,其后还有杨崇礼杨慎矜父子以及韦坚为朝廷增加收入,可是他们都没有人可以改变均田制崩坏的局面,均田制才是大唐财政的根基,而到了唐玄宗晚期,随着自己懈怠政务,开始过起了奢靡的生活,朝廷开支就更大了,所以其晚期才会出现那么多奸臣,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能够为唐玄宗疯狂敛财,以满足唐玄宗的“晚年生活”。
比如奸臣杨国忠,及安禄山反于范阳,两京仓库盈溢而不可名。杨国忠设计,称不可耗正库之物,乃使御史崔众于河东纳钱度僧、尼、道士,旬日间行钱百万。国家动乱之际,他还能给唐玄宗敛财,如果说他心能够用到正确的地方,没准也会成为一位干吏啊。
话说回来,唐朝财政凋敝,不足以供养边镇驻军,所以朝廷只能下方财政大权于节度使,让他们自行解决,《新唐书.百官》记载了节度使可以兼支度、营田、招讨、经略使,支度使主管军需的官职,营田使掌管屯田诸事宜,手握军权和财权的节度使自然就逐渐成为了日后的藩镇。所以说唐玄宗时期,由于国内均田制遭到破坏而导致的府兵制崩溃以及财政问题,让唐王朝逐渐将军权和财权下放于节度使,经过安史之乱后,各方节度使权势更加扩大,朝廷已无力制约,只能实行安抚之计,直至唐王朝灭亡!
唐朝中晚期藩镇节度使一览
要分年代各藩镇节度使的明细介绍唐代藩镇节度使明细
静海军(767-938)
张伯仪 10 丁未 767 乌崇福 11 丁巳 777 张庭 1 戊辰 788 庞复 1 己巳 789 高正平 1 庚午 790 裴泰 11 辛未 791 赵昌 2 壬午 802 张舟 4 丙戌 806 马总 3 庚寅 810 张勔 1 癸巳 813 裴行立 5 癸巳 813李象古 1 戊戌 818桂仲武 1 己亥 819裴行立 2 庚子 820王承牟 1 壬寅 822李元喜 5 壬寅 822韩约 4 丁未 827郑绰 2 辛亥 831刘旻 1 癸丑 833韩威 1 甲寅 834田早 1 乙卯 835马植 7 丙辰 836武浑 3 癸亥 843裴元裕 3 丙寅 846田在宥 2 己巳 849崔耿 2 辛未 851李涿 3 癸酉 853李弘甫 1 丙子 856宋涯 1 丁丑 857王式 1 戊寅 858李鄠 2 己卯 859王宽 1 辛巳 861蔡袭 1 壬午 862宋戎 1 癸未 863高骈 4 甲申 864宋浔 10 戊子 868曹衮 4 戊戌 878高茂卿 2 壬寅 882谢肇 13 甲辰 884安友权 7 丁巳 897曲承欲 3 甲子 904曲承颢 4 丁卯 907曲承美 20 辛未 911杨延艺 5 辛卯 931矫公羡 2 丙申 936
横海节度使(784--908)程日华 5 甲子 784程怀直 6 己巳 789程怀信 10 乙亥 795程执恭 13 乙酉 805程权 1 戊戌 818郑权 1 戊戌 818乌重胤 3 戊戌 818杜叔良 1 辛丑 821王日简 1 壬寅 822李光颜 1 壬寅 822李全略 5 壬寅 822李同捷 1 丁未 827乌重胤 1 丁未 827李寰 1 丁未 827傅良弼 1 戊申 828李佑 1 戊申 828李岵 1 己酉 829傅毅 1 己酉 829殷侑 3 己酉 829李彦佐 6 壬子 832刘约 11 戊午 838李琢 5 己巳 849杜中立 7 甲戌 854浑品 3 辛巳 861卢简方 8 甲申 864郑汉卿 8 壬辰 872杨全玫 4 庚子 880王铎 1 甲辰 884杨全玫 1 乙巳 885卢彦威 13 丙午 886刘守文 9 己未 899刘延祚 1 戊辰 908宣歙节度使(758--913)郑炅之 8 戊戌 758陈少游 4 丙午 766崔昭 6 庚戌 770薛邕 11 丙辰 776刘赞 9 丁卯 787崔衍 9 丙子 796路赞 1 乙酉 805路应 5 乙酉 805卢坦 1 庚寅 810房式 2 庚寅 810范传正 4 壬辰 812王遂 2 丙申 816窦易直 1 戊戌 818元锡 4 己亥 819崔群 4 癸卯 823于敖 3 丁未 827沈传师 3 庚戌 830裴谊 1 癸丑 833陆亘 1 癸丑 833王质 2 甲寅 834崔郸 2 丙辰 836崔龟从 5 戊午 838韦温 2 癸亥 843高元裕 2 乙丑 845裴休 2 丁卯 847裴念 2 己巳 849孔温业 3 辛未 851崔玙 2 甲戌 854郑薰 2 丙子 856崔铉 1 戊寅 858温璋 3 戊寅 858崔准 2 辛巳 861崔瑄 2 癸未 863杜宣猷 1 乙酉 865杨收 1 丙戌 866李当 1 丁亥 867裴璩 2 戊子 868赵骘 1 庚寅 870独孤霖 1 辛卯 871李璋 1 壬辰 872崔寓 4 癸巳 873王凝 1 丁酉 877崔玹 2 戊戌 878裴虔余 2 庚子 880窦潏 1 壬寅 882秦彦 5 壬寅 882赵鍠 2 丁未 887杨行密 4 己酉 889田鹄 11 壬子 892台濛 1 癸亥 903杨渥 1 甲子 904王茂章 2 乙丑 905容管节度使(765--907)耿慎惑 3 乙巳 765元结 1 戊申 768长孙全绪 1 己酉 769王翃 9 庚戌 770杜佑 1 己未 779卢岳 1 庚申 780元琇 1 辛酉 781张献恭 3 壬戌 782李复 2 乙丑 785李罕 1 丁卯 787戴叔伦 1 戊辰 788王锷 5 己巳 789房孺复 3 甲戌 794房济 4 丁丑 797韦丹 4 辛巳 801房启 8 乙酉 805窦群 1 癸巳 813徐? 1 甲午 814阳旻 6 乙未 815严公素 1 辛丑 821桂仲武 3 壬寅 822严公素 3 乙巳 825王茂元 7 戊申 828胡沐 7 乙卯 835李景仁 4 壬戌 842韦廑 3 丙寅 846唐持 7 己巳 849王球 1 丙子 856宋涯 5 丁丑 857张茵 2 壬午 862严公素 10 甲申 864高秦 3 甲午 874张同 2 丁酉 877谢肇 1 己亥 879崔焯 3 庚子 880何鼎 13 癸卯 883胡真 5 丙辰 896李彦弼 2 辛酉 901朱友伦 2 癸亥 903庞巨昭 1 乙丑 905姚彦章 1 丙寅 906
大同节度使(878--891)李国昌 2 戊戌 878李琢 1 庚子 880赫连铎 10 辛丑 881代北节度使(882--887)李克用 1 壬寅 882李国昌 4 癸卯 883奉天节度使(881--884)齐克俭 3 辛丑 881保义军(806--807)刘澭 1 丙戌 806
更多在参考资料里
朔方节度使:治所灵州,今宁夏吴忠。
定难节度使:治所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与陕西靖边交界处,又称夏绥节度使。
武静节度使:治所庆州,今甘肃庆阳忠义节度使:治所延州,今陕西延安,又称山南西道节度使。
彰义节度使:治所泾州,今甘肃泾川,又称泾原节度使。
忠武节度使:治所同州,今陕西大荔。
保胜节度使:治所陇州,今陕西陇县。
凤翔节度使:治所凤翔府,今陕西凤翔。
感化节度使:治所华州,今陕西串县。
静胜节度使:治所崇州,今陕西省铜川市。
护国节度使:治所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蒲州(陕虢保义节度使)。
镇国节度使:治所陕州。
保大节度使:治所富县(鄜坊节度使)。
静难节度使:治所邠州(邠宁节度使)。
义胜节度使:治所耀州。
(东北)
卢龙节度使幽州。
大同节度使云州。
振武节度使朔州。
义武节度使定州(易定节度使)。
成德节度使镇州(武顺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太原。
横海节度使沧州。
安国节度使邢台。
昭义节度使潞州(泽潞节度使)。
建宁节度使晋州。
河阳节度使孟州。
宣义节度使滑州。
天雄节度使魏州(魏博节度使)。
平卢节度使青州。
天平节度使郓州(郓曹节度使)。
(西南)
天雄节度使秦州。
武兴节度使凤州。
武定节度使洋州。
雄武节度使金州。
武德节度使辛州。
武信节度使遂州。
永平节度使雅州。
武泰节度使黔州。
镇江节度使夔州。
永顺节度使酆州。
武安节度使潭州。
静江节度使桂州。
昭武节度使利州。
保宁节度使阆州。
荆南节度使江陵府。
(东南)
静淮节度使泗州。
忠正节度使寿州。
武宁节度使庐州。
镇海节度使杭州。
宁国节度使宣州。
镇东节度使越州。
威武节度使福州。
镇南节度使洪州。
百胜节度使赣州。
宁远节度使容州。
建武节度使南宁。
奉化节度使江州。
武昌节度使鄂州。
静海节度使温州。
安化节度使饶州。
(中央)
泰宁节度使兖州。
宣武节度使宋州。
宣化节度使邓州。
宣威节度使安州。
匡国节度使许州。
顺化节度使蔡州。
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图
纠正一下,
镇海节度使治润州。
文章标题: 藩镇在唐代何时被称为节度使军镇的代称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9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