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赏析儒、道思想原旨之美

时间: 2021-07-28 20:27:28 | 作者:云雀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赏析儒、道思想原旨之美

文化是人们心智创造的认知意识形态,因为心灵追寻的目标不同和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认知发展路径。东方古代先贤们善于从观察自然现象中找寻指引人生发展的启示,向内追问人生目标;西方先哲们更热衷于仰望星空探寻自然存在的奥秘,向外追问世界成因。因而,东方主流思维方式以“天人合一”逻辑来感性认知人和社会应当遵从的道德准则,是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的定性思维,获得的是些用来指导人生和社会发展的感性观念,如儒、道、法等学问;西方主流思维方式在分析自然现象基础上逐步确立事物内在关联性逻辑,是基础于数量、图形可以定量、定性分析的发散型逻辑推演体系,获得的是些公式、定理,沿着这条道路发展最终通往了现代科学,取得了丰硕的物质应用技术。当然事物并非绝对,作为生活必需的物质生产技术,东方探索者通过定性逻辑分析和长期经验总结也取得了不少杰出的成就,譬如《天工开物》、中医理论等;感性文化作为人心灵方向性发展的客观需要,西方早期哲学家也有不少探索,如古希腊探索人生伦理道德的苏格拉底,后来随着宗教意识形态的发展演化,耶稣创立的基督教成为西方人性文化的主流。近代随着科学和教育发展,人们客观理性认知事物的能力跨越性提升,动摇了宗教存在的根基,大多数人对于宗教理论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而东方主流的儒、道文化都根植于和同自然,即便从逻辑上也无法推翻,成为依然具有人生指导价值的思想体系。

人们对事物的一般性认知并不能上升为某种文化,文化的创建者必需有超越大众的认知能力和知识范畴,能够深入洞察事物内在的本质,构建起体系化的认知,而且必需获得一部分人的认同、追随、传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有正确的内涵,能够作为指导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启示或信条,因此作为传统文化必然有其合理有用的思想内核,否则自然就会湮灭于历史发展长河中。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如基督教源于犹太教、儒学继承了周朝礼乐文化,人的认知总受限于特定时代的知识背景、特定的社会生存环境,更主导性的因素是创建者本人的心灵状态和生命意识。因此,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存在有时代和个体认知的双重局限性,从这个客观出发,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或肯定必然都是错误的观念。

文化形成之后就象是条流淌的河流,随历史发展前行,其内容会被后人拓展、充实或曲解,更受制于统治者使用的目的。这种变化很复杂,如儒学,孔子最根本的精神和情感内涵是仁爱宽恕,立足于家庭的伦理道德建设,以修养品德为人生根本,从孝道出发,提倡君臣重义,有着恬淡的人生态度,所谓“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而到了孟子就有所变化,倡导忠孝情感的一体化构建,提倡“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铿锵有力的忠信人生姿态,这无疑是统治阶级欣赏和想要的臣民态度;再发展到宋儒学,注重儒学的法理化构建,倡导“三纲五常”封建礼教的道德规范,这已远离了孔子仁爱和宽恕之根本,走向了戒条式的僵化,无疑败坏了儒学思想原旨,成为约束人性的工具,也为世人所诟病。道学思想发展更为曲折,老子立足于理解道,追求无名之朴,以清静无为、冲淡宽容的人生态度来养生保命;到了杨朱,“一毛不拔”思想就走向了不顾及他人的偏激孤立;发展到庄子就成了道之恍惚、道通为一,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异性和人生是非观;后期受外来佛教文化影响,最终演变成了本土的宗教形式。从总体上看,儒道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衰败或扭曲的变化,丧失了原初美好景象,这令人沮丧。原初儒道思想内涵都有着宏大深远高迈的宗旨,是基础于客观理性以感性认知获得的思想瑰宝,构建起两座文化思想高峰,两千多年来滋养了华夏民族的心灵,但后来者并没有攀登到开创者思想的认知高度,没有更好加以完善而却有所损害,因此,我们现在有必要重新来赏析儒道思想原旨之美,正本清源,以便更好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营养。

儒道思想之美,美在宗旨宏大。儒道都取象效法自然,以天地养育生命的内蕴性质作为人生心灵追求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天地交泰、阴阳互补,以“仁”的境界为核心理念。“仁”最早写作“|二”,一为阳、二为阴,是指天地之间阴阳相济、和谐滋养生命的自然状态,古人用于表达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伦理观。孔子将“仁”的情感内涵延深拓展到人生理想、品德构建、行为操守等方面。天地以仁养生,仁者必然爱人,爱人心怀真情,因此,从血缘亲情出发构建起恩慈、孝悌的家庭伦理观;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安乐天下就会祥和,因此,规划的人生发展路线是:以修身齐家为立足点,以治国、平天下为最高目标;确立了积极的人生奋斗姿态,以造福天下苍生为人生的高尚情感和宏伟目标。老子对自然理解更加深刻,认为道成万物、无形无为、不私不宰,天地以清静养育生命,以“道”的法度为核心理念,倡导和同道德的人生境界:不图名利、忘我为公、谦卑柔和,以清静无为的原则来养育众生,心灵格局淡泊、深邃、宏大。儒道只是在处世观念和人生态度上有不同:儒学积极作为、道家清静无为。儒道宗旨共同点都以修养德行来安身立命、悬壶济世,与“胜者为王”竞争生存的丛林法则有天壤之别。“仁”是华夏人文思想中最重要的道德概念,重要意义在于从宽恕爱人的情感出发构建起了人生德行体系,正是因受到宏大的人生宗旨指引,中华民族历史上才涌现出大批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杰出人物,这就足以令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思想充满自豪和认同感。

儒道思想之美,美在人格构建。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指引和育化人的心灵状态,确立起精神、品质、情感、行为等方面的状态和取向,这些要素也构建起了人格形象,这是生命个体的内观觉醒和自我完善,儒道思想文化树立起东方人格之美,孔子确立了君子美好形象,老子树立起圣人宏大格局。孔子心中的君子人格:精神康健、勇难善为、内省自明、自我约束,为智慧、道德、事业而生;品格刚毅、心胸宽广、端庄冷静、朴质谦和、谨言慎行;情感仁爱、将心比心、宽厚待人、爱憎分明、有好生之德;行为恭谦、自律守礼、诚实守信、博学善思,处世中庸而敏捷。君子人格之美,美在儒雅中正。老子眼中的圣人格局:精神内敛、心气柔和、淡泊自持、不求名利,追求和光同尘的超脱高贵;品质厚重、清静纯真、柔弱不争、谦虚朴实;情感冲淡、朴素无名,行上善若水之利生;行为清静、无为不争、自明自强,秉持“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人生三宝,以道德化育天下。圣人格局之美,美在自然深沉。君子怀金玉之质,迎之似春风和煦;圣人处深潭之静,遇之如阳春白雪。人内心都追求生存美好,却生而无知、心智不明,需要指引道路的人,这也是孔子畏圣人言的原因,儒道思想构建起的人格之美指引了华夏民族心灵的发展方向,成为高雅之士追求的美好人生境界。

儒道思想之美,美在自然互补。儒道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格物致知,以和谐为原则来构建人生的精神、情感形态,客观看待并尊重生命的欲望。儒道思想有诸多共同点,如宗旨上爱民行善、修身养性、德化天下,修养上观照内省、庄重冷静、谦和谨慎,行为上防微杜渐、慎终追远,生存上温和谦让、自我保全,但两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对立之处。追溯儒道思想之源头,创建者都深刻受到古代易学文化的影响,有趣的是,易以阴阳互动,道儒文化在性质作用上也类似于阴阳互动、相补增益。事物存在内在需要和谐平衡、相守互成,如白天与黑夜一样重要,白天令万物生长,黑夜让生命休憩,动与静构建起生命运动的节律。儒家满腔情感、志向宏大,道家淡然宽广、和同超脱,作为文化思想并存如阴阳般相守互动,内在没有冲突而能和谐互补,就如炙热的白天和幽静的夜晚,日月之光同样能够涵养、慰藉人的心灵。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受限于前人传承的智慧,也受制于生存环境对心灵的影响。春秋乱世,孔子主张匡扶社稷,药方是周礼制,抱着虽败犹荣、积极作为的心态来践行人生理想;老子则全盘否定社会现状,向往自给自足、自然淳朴的社会形态,以清静无为道德观游离社会。儒家增长心智、修身行志、有为求中庸;道家积蓄精神、修性养命,无为不妄作。儒道不同的思想主张构建起了精神和心灵互补的生命意识形态,如阴阳一般调和滋养国人的心灵和气质。因此历史上仁人志士:居高堂忧国爱民为忠臣,在民间怡情养性做雅士。人生需要尊重生命内在的节律,缺少追求和梦想会失去内在动力,没有目标的人生如一潭死水,但人生运际难料,事业成败难以强求,若一昧偏执,不满足的欲望只会带来内心的焦虑和失落。生命的力量如涌潮,或激昂冲向崖壁,或退行远方天际。人生进退亦当如此,抱凌云之志以登高望远,怀淡泊之心可海阔天空,否则无法拥有海洋般宽广而跌宕起伏的人生。

儒道思想之美,美在通情达理。虽然文化思想避免不了对事物的感性认知,但孔子和老子都以客观思维方式来构建思想观念,孔子回避虚妄传言和无法查证事物,“子不语怪力乱神”“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老子思想从观察自然存在中获得认知逻辑,阐明认知事物的方法,“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两位逢世而生的思想巨擘是华夏民族的幸运,有赞叹“世无孔仲尼 ,万古如长夜。”他们建起了两座文化思想的高峰,赋予了东方文化客观真实之美,引导着后来人攀登前行,给予了国人正常美好的心灵归属,避免陷入鬼神虚妄之说对于心灵的蛊惑。儒道思想对生命认知的深度超越了西方相关的人文哲学思想,东方文化强调生命本体构建,是内观自我状态,强调修养自我;西方人文哲学思想主要强调人际法则构建,外观人际关系,强调人生权力自由平等,即便近代西方人文哲学家叔本华、尼采的人文思想也陷入泥潭,差之甚远。儒道思想都从自然法则中寻求人生行为指导原则,儒学强调中庸之道,做任何事情追求“中而用之”,不偏倚、不走极端,这对人生对待欲望和处理事情有着普适性指导价值,更重要的是指明了做任何事要寻找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并强调以诚为本,指明了人生情感和事业追求的正确态度,心诚则灵,直击生命力量根本。老子倡导“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内涵深邃的养生和处世道理,谦受益、满招损,以柔弱胜刚强,道法自然本质是崇尚人与自然相和谐,从自然法则中寻求人生发展力量。孔子见老子后,感叹如龙、深不可测,老子智慧受时代认知限制虽有不足,却阐明了很多深刻的道理。事物阴阳互补亦相博,强大起于弱小,柔弱同样隐藏巨大力量。水能载舟亦覆舟,虽然性质柔弱却可以蕴藏无比巨大的力量,因其柔顺而可以聚成河海,可以无形升腾为云气,蕴藏着国人龙图腾的智慧,潜伏、上升、施行,可幻化无形、可包容屈辱、可润物细无声、也可以消损坚石,一旦积蓄力量则可狂风暴雨、排山倒海,瞬间改变事物格局。学习水的品德不仅可以修养性命,同样可以谋攻事物、施济天下,领悟此道理可以真正理解到老子智慧之高深,可作为未来人们心灵的重要品德。

否定旧事物容易,创建新事物困难,评价事物并不难,难的是能够真正分辨出其中的精华与糟粕,缺失评价事物的客观标准,那就只是些个人主观看法,当有人挥舞着铅笔刀就冲向关公,这样无知、无畏的精神会令人哑然失笑。文化起于心而成于智,大器出自巧匠之手,大作成于天纵之才。对于儒道思想文化,我们应抱有足够的尊重和敬仰,但事物总难完美,如果一昧推崇又成了跪拜式文化迷信。我们需要客观理性的对待传统文化,如老子所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所谓瑕不掩瑜,不因其有所不足全盘否定,也就是孔子强调的对人和事不能责备求全。儒学从孔子创立后发展到宋儒的“三纲五常”发生了原旨性偏离,背离了宽恕的情感原则。人们常诟病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文化意识形态,但这并不客观公正,印度到现代仍没有消除种族制意识形态,俄国十九世纪中叶之前尚处于农奴制,英国现在还保留着爵位等级制,种族制或农奴制比之封建制更为落后,等级制从本质上体现了竞争生存的动物性,是人性整体上从野蛮向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受时代限制,孔子认为“君权天授”,认知上无法突破这一点亦在情理之中,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已经反映出他提倡人生平等的主张。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性从约束走向解放,权利从遏制走向普惠,进步的思想理念已经否定了过去的错误观念,等级与平等,在文化长期熏育下,人们的心灵已经普遍变得善良,等级思想必然就不可取了,作为体现等级差异的繁规褥节、丧葬制度自然也就不可取了,但简单适用的交际礼仪仍是社会客观需要。

文化思想是否成宗立派,主要看是否有相对完整的体系化构建,也就是能否涉及人生、社会等各方面,孔子从教育入手,以家庭伦理构建为基础,以修身养性为核心,以服务社会为人生目标,涉及到文化艺术、道德修养、人际交往、治国理政诸多方面,内涵充实丰富,对人生行为形成了完整的指导性思想体系。老子思想更加深邃,逻辑上有更清晰的自然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出了人生和行为的修养、治理国家的方略。我们学习古文化智慧,不是盲从全盘接受,而是要辨识取舍,将其中精髓要义吸收转化为人生智慧和生命力量,从而促进心智得以更好的成长。儒道思想中很多宝贵智慧仍值得现代人借鉴和应用,社会人际之间和行为准则上,倡导诚信为本依然重要,特别是现代人心因财迷心窍,贪利而失德。孔子的教育思想依然有指导意义,有教无类,教育的宗旨是引导人生发展,人有天赋差异不应责备求全,但现代教育是一个窑中烧制、一把尺子衡量,教育需要考量尊重人的能力差异,不可能人人都去当科学家,社会更需要大批有品德的普通人。孔子强调“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指人生品德修养,现代教育不是“学以致用”而是“学以求位”,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好的生存待遇,背离了育人的宗旨。当然,儒学有些人生指导思想也需要调整,如“治天下”应当改成“为天下”,当官从政、做人上人的思想仍包含着等级意识,老子无名之朴的人生态度更高尚,以多做贡献为人生宗旨,任何行业都可以。老子思想对现代人心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社会商品经济形态下,人心大多追求奢靡、争强好胜,这与他持人生三宝淡泊的心灵追求截然相反。人追求物质生存好是本能,但追求奢靡、攀比是纵欲行为,纵欲不利于养生。

文化思想是历史性产物,受时代生存环境影响形成的错误观念需要舍弃,受时代知识背景影响形成的观念需要重新审视;文化思想又是个体感性认知产物,受特定人格和生命体验限制,缺少自然客观规律的准确和普适性,有些思想对人生指导是相对适用的,强者之箴言成为弱者之泥潭,因为人的性格、心灵状态、生存境遇各有不同,我们只能以自审内在缺点后来作补充。乱世人心恐慌不安,儒道思想有明显保全自我的生存意识,这种意识形态削弱了人生正常的生存斗志。文化如饮食、修心如养生,生理健康需要吸收特定的养分来弥补内在不足,我们对待文化思想亦当如此,应依据个体内在的不足去选择吸收和自我修正,愚笨要增长智慧、空虚要自我充实、柔弱要培养坚强、浮躁要克制冷静、狭隘要变得宽广、自满要学会谦虚、虚荣要走向朴实。人是自然之子,与自然有共同的内蕴,这是古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内在逻辑,自然呈现出的美好内蕴引导着人们的心智发展。儒道思想都是立足于“天人合一”而格物致知的取象文化,从中找寻指引人生发展的方向,对于精神和情感取向,孔子取象于天地养育,倡导“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对于心灵状态,老子取象于天地安定,倡导“清静简欲、朴素无名”;对于品格构建,儒道都取象于山的稳重、海的宽广、水的谦和;对于行为方面,儒道都取象于天地节气运行,以诚信为本,这些感性人生指导理念依然启迪我们的心灵智慧。文化的价值在于引导而非约束,一切文化思想的目标都在于追求生命的美好,这是文化引导心灵成长的本质内涵。

文章标题: 赏析儒、道思想原旨之美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7123.html
文章标签:传统文化  儒道至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