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正阳门记》第四章(四)

时间: 2021-07-28 19:26:13 | 作者:自然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正阳门记》第四章(四)

范继宁坐回书案,附身细看折子,通览正文之后了知其意:“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一时心中潮涌,看来康有为名噪京城也不是没有缘由,而此折的确不可小觑,美中不足的是言辞太过激烈,愿望与现实相远。他看了看天色,起身出门去找曾大人。

“难得,真是难得。”曾怀荫的目光随着范继宁的手指移动着,不住称赞,“都说康有为狂妄,人家倒也有狂妄的资本。假如当真依此实行,我大清尚可拯救也。”范继宁坐到一张椅子上,曾怀荫翻到署名页,看了一会儿说:“咦,这个范继峦跟你是同乡……该不会是弟弟吧?”范继宁一怔,走上前问:“有他的姓名?方才我都没细看署名,只顾着审阅折子了。”曾怀荫说:“你自己瞧。”范继宁一瞅,几行毛笔字中有一竖列在此刻十分惹眼:“顺天府房山县范继峦”,登时心下一沉,说:“这是我二弟。”曾怀荫问:“去年的甲午科举人,你也不说一声?”范继宁犹疑片刻,说:“我向谁也没提过,咱们弹劾了那么多人,担心说出去,影响他的前途……您自忙,这折子劳您亲自处置。”

回到房间,范继宁叫来几个侍从,向站成一排的他们吩咐道:“你们到安徽会馆,直隶会馆,湖南会馆,山西会馆这些省级会馆去一趟,找一找我的二弟,叫继峦,他今年也参加了顺天乡试,眼下应该还跟那些等待发榜的举人们在一块儿。我们长得很像,你们见着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几个侍从领了命,又问了几个关键问题,范继宁一一回答,最后说:“找到人,给他传我的话,让他晚上到我府上去。”一个侍从问:“如果找不到呢?”范继宁说:“今天找不到,明天接着找。什么时候找到了,差事才算完。”

次日晚上,范继宁回到家,范继峦在嫂子吩咐仆人安排的房间里已经睡下。进到北房正厅,守夜的仆人告诉他:“老爷,二爷来了。”范继宁让他去叫醒了二弟。随后换了常服,在厅堂里吃着冰镇西瓜。范继峦从一个偏门走出来,两人热心地寒暄了几句,坐在桌边谈话。

范继宁先问:“给皇上上书,也不来找我?”范继峦一怔,说:“你见着我们的奏折了?……只要能送到皇上那儿,不找你,你还省事儿。”范继宁给他递了一块西瓜,说:“以后各省的举人,还有康有为那些人,不管他们搞什么,你都不要掺和。”范继峦不解地问:“为什么?”范继宁话音一变:“你们这是乱中添乱!朝里许多人是十分反感的。甲午战败以来,军机大臣里边儿,有的主张继续对日作战,有的主张与日议和,整天争得不可开交。你们一再上奏,这不惹人烦吗?当朝的不如在野的精明?你还写上自己的姓名,如果招惹了什么人,往后还怎么一朝为官?”

范继峦听罢,说:“总会有人支持的。我即便入仕,也只会跟着政见相同的人。”范继宁说:“书生意气。总理衙门大臣孙毓汶孙大人派人到各大会馆闹了一闹,你见着了没?”范继峦回道:“没有,街上的大字报倒是看见了。孙大人要阻挠我们,这我清楚。”范继宁说:“清楚就好。以后有什么事儿,先来跟我商量。这里面的门道,你还是了解的太浅。”范继峦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效国家,并非为了自己的功名。我相信,朝里那些大员是能分清是非的。”

范继宁略感生气,说:“能分清又能如何?获得重用又能怎样?我现在倒是想辞官回乡!”范继峦一愣,问:“哥,你这是怎么了?”范继宁说:“唉,没经历过的人,总是好奇没经过的事儿。我现在倒羡慕那些教书先生,办座书院,无忧无虑的,还能培育英才……”

范继峦沉吟一下,问:“不是,你这到底是怎么了?”范继宁瞅着他,噎了片刻,回道:“你要想进仕途,就安安生生的做个太平官儿,不要异想天开,顺势而为即可。我在都察院有五六年了,因言获罪甚至掉脑袋的事儿并不稀奇。下诏,迁都,练兵,变法,是你们考虑的事儿吗?皇上都决定不了,你个举人能有力回天?”

范继峦沉默不语,脸有不服神色。范继宁明察秋毫,说:“书生是书生,官吏是官吏。官吏可以做书生,但书生绝然做不了官吏。我对你再了解不过,以后要记住,进了仕途,先保安泰,真正的变革的大气候到了,才能有所举动。”

范继峦深感不服,却不再争辩。范继宁转开话题,说:“这几个月来,我听到不少亡国论,有的说的也不无道理。兴许,我们也应该考虑考虑,如果将来亡国了,应该怎么办?”范继峦开口反问:“亡国?怎么会亡国?一个日本会让大清亡国?”范继宁扔了西瓜皮,用布巾抹了嘴,说:“你看到的也许只是表象,有些话我只对你一个人说,大清国烂透了,从上至下烂透了。即便是有一些忠臣义士,又能怎样?独木难支啊。”范继峦反对道:“倘若按照康师傅的谏言,怎么可能亡国?真是悲观过甚了。”

文章标题: 《正阳门记》第四章(四)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7105.html
文章标签:维新派  康有为  中国历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