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评价明史学家顾诚

时间: 2021-07-27 13:57:3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如何评价明史学家顾诚

为什么有明史学家说,张居正导致了大明朝的灭亡?

1.张居正的一条鞭法给明朝埋下了祸根

张居正掌权时期,正是万历中兴之时,但对于明朝而言,这只是虚假的繁荣,带来的却是灭亡明朝的祸根,而这个祸根的来源就是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张居正对于明朝税收制度的改革,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将所有的税类折成银两,再上交给朝廷。

当时的江南,资本主义才刚刚萌芽,商品经济发展,江南等地变得十分富庶,这种富庶指的并不仅仅是以往江南在粮食和布匹等实物方面的富裕,而是银两。因此,一条鞭法对于富庶之地的百姓而言,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但在古代,大多数税类都是实际物品,包括绸缎、布匹、粮食、珠玉等等,不同的地域富产不同的实物,在这些地域生活的百姓们要想将实物全部都兑换成银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一条鞭法的弊端在崇祯年间被彻底暴露出来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并没有什么错,但再好的改革方案,一级一级往下传递到地方,官员们也会为了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对其做出特殊的解读。为了满足朝廷的需求和自己的利益,官员们往往会把这些负担都压在百姓身上,导致百姓为了这些负担而陷入困境,最终落得一个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结果。


一条鞭法的实施过程中,手里有银子的江南百姓自然会适应良好,但对于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其他地区百姓而言,他们要交税,必须要额外用粮食兑换银两,商人趁此机会收取好处。为了减少额外的付出,部分农民开始从事商业,赚取银两。等到了崇祯年间,天灾爆发的时候,就连以往产粮丰富的地区也没有多的粮食来养活全国百姓,最终,百姓们忍无可忍,只好揭竿而起。

张居正实行了一条鞭法就是所有的税收都要兑换成银钱,部分农民开始从事商业,赚取银两。天灾爆发的时候,就没有多余的粮食,最终,百姓们忍无可忍,只好揭竿而起。
张居正的措施不利于明朝农业的发展。张居正在担任明朝宰相期间,大力发展商业经济,抑制农业的发展,导致了农民起义。
因为张居正在当时负责国家制度的转变,而且这种制度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作用。

顾诚是什么人

  顾诚(1934.11-2003.6.25),男,江西南昌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原教授,博士生导师,明清史专家。

  1949年前,分别就读于江西省立吉安中学、南昌一中。早在建国初期,顾诚先生就参加了革命工作。1957年9月,顾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61年毕业留系任教,此后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

顾诚

太笼统,只能说有个曾经朦胧诗人叫这个名字,后来到新西兰了吧,好像杀了自己的女友,然后自杀了,代表作《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历史学家顾诚如何评价民族英雄史可法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汉族,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开封府祥符县人(今开封市双龙巷)。 

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 

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顾诚在《南明史》中评价道:

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不顾史实作了过分的渲染。综观史可法的一生,在整个崇祯年间并没有多少值得称赞的业绩;他的地位和名望迅速上升是在弘光时期。作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武将窃取“定策”之功,大权旁落;作为军事家,他以堂堂督师阁部的身分经营江北将近一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一筹莫展,毫无作为。直到清军主力南下,他所节制的将领绝大多数倒戈投降,变成清朝征服南明的劲旅,史可法驭将无能由此可见。即以扬州战役而言,史可法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某些史籍说他坚守扬州达十天之久,给清军重大杀伤,也不符合事实。史可法自己在四月二十一日写的遗书中说:清军于十八日进抵城下,“至今尚未攻打,然人心已去,收拾不来”。多铎下令攻城以前,史可法即已“自觉愦愦”,把军务交幕僚处理。二十四日清军开始攻城,不到一天扬州即告失守。史可法作为南明江淮重兵的统帅,其见识和才具实在平凡得很。比起江阴县区区典史阎应元、陈明遇率领城中百姓奋勇抗清八十三天,相去何止千丈。

如何评价《一个王朝的背影》

就是余秋雨先生的那部
  读《一个王朝的背影》,前后看了好几遍,眼前清晰起来的倒不是哪个背影,却是一个高大的正面像,这个人就是康熙。

  康熙是清朝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有作为的明君,是余秋雨在文中花浓墨评论的人物。原先对康熙的印象就不谈了,仅谈读文后几点新产生的体会。

  一、不同意修长城。他曾说:“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果说“修德安民”说得冠冕堂皇,那么他在固国上采取的软硬两手则足可见其高明之处。硬的一手是设立“木兰围场”,把生命从深宫里释放出来,强健斗志;软的就是与北方边疆的各少数民族建立友好邦交。康熙眼中的长城是“避暑山庄”,其不仅仅是供皇家休憩度假的园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军事、外交上的功能,它是康熙心中无形的长城。

  二、重视学问,中西兼容。文中写道:“大凡经、史、子、集、诗书、音律,他都下过一番功夫,其中对朱熹哲学钻研最深。大规模地组织人力编辑出版《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大清会典》,文化气魄铺天盖地。”想不到康熙竟如此热爱汉族的传统文化!此外,他还在故宫和避暑山庄认真研究欧几里德几何学,经常演算习题,又学习了法国数学家巴蒂的《实用和理论几何学》,比较它与欧几里德几何学的差别,这点我想是其他朝代从未有之的。更令汉族知识界受震动的是他任命大历史学家编《明史》,这边还在想着反清复明,那边皇帝已经领导汉人研究明亡之训了。康熙确有韬略过人之处。

  三、开放海禁。“康熙早在1684年就已经开放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分设四个海关欢迎外商来贸易。”却没想到了乾隆反而被关闭了海关,真是历史的倒退。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这位少数民族出身的帝王具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他的人格比较健全。”秋雨先生在文中这样评价康熙。看后,我反复地咀嚼着“人格健全”这几个字的味道,似有所感悟,又难以言表,只能怪自己文学素养太低了。

清朝官修正史《明史》有哪些错漏

这个问题肯定要先采访明史找茬达人顾诚先生:
1、明朝没有沈万三。参见《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
2、明朝没有李岩。参见《李岩质疑》、《再谈李岩问题》
3、耿炳文在真定之战中就死了,所谓的战败后被建文帝召回,在南京城破之后又投降了燕王等等等等一系列事情是扯淡。参见《靖难之役和耿炳文、沐晟家族——婚姻关系在封建政治中作用之一例》。(多说一句,这件事实在怪不得《明史》,朱棣篡位之后修改史籍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明史》拿不到第一手资料,顾诚的考证是基于耿炳文外甥沐晟为耿琦写的一篇墓志铭)
4、明朝的耕地数目是一笔烂账,很多历史学家根据《明史》、《明实录》等来计算,总是对不上号。顾诚认为这是因为没有考虑卫所制度,其中的屯田和卫所辖区内的民田也占了耕地的很大一部分,但是普遍没计算在内。参见《明前期耕地数新探》、《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这个严格来说可能并不算明史的错漏,只是记载比较模糊)
上面四点只是顾诚先生对于《明史》大问题的质疑,至于其它比较细碎的错漏,质疑就更多了,不赘述了。
然后说说其他一些论著中所探讨的问题:
1、建文帝没死。参见孟森《明史讲义》之“靖难两疑案之论定”。谈迁《枣林杂俎》中记载了“或曰”建文帝手笔 的诗文,摘录几首我很喜欢的
阅罢楞严磬懒敲,笑看黄屋寄昙标。南来瘴岭千层回,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鸦早晚朝。
飘泊江河四十秋,于今白发已蒙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2、朱棣根本不是所谓的“母孝慈高皇后”(即马皇后),朱棣和周王都是碽妃的儿子。参见孟森《明史讲义》之“靖难两疑案之论定”。
文章标题: 如何评价明史学家顾诚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6890.html
文章标签:明史  学家  评价  顾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