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于国石 汪世珍: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完颜宗干

时间: 2021-07-23 17:29:00 | 作者:金周大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于国石 汪世珍: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完颜宗干

原载穆鸿利、黄凤岐主编,《辽金史论集》第7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金初,出现了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宗干,他的作为有力地推动女真社会向前发展,影响着金初40多年对北方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真民族优秀人物。本文拟就宗干的历史业绩,论述其功过是非,以总结历史经验。

  显赫世家 优越出身

《金史》卷七十六《宗干传》:“宗干本名斡本,太祖庶长子。”《金史》卷五十九《宗室表》中,太祖子中宗干列在首位。据此,宗干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庶长子无疑。

在生女真的历史发展中,完颜家族是一个显赫的家族,从其昭祖石鲁起,任部族酋长,辽官惕隐。穆宗盈歌时,统一生女真各部。宗干之父阿骨打举兵抗辽,兵占东北各地,促成了历史上女真统一民族的形成,缔建了金政权。宗干可以说是有显赫的家世,他又是阿骨打的庶长子,为阿骨打诸子之兄。在完颜阿骨打建立政权称帝之后,他的地位更加优越,有继承皇位称帝的条件,又可以说他有优越的出身。

依据生女真完颜家族的传统习俗,实行男子多妻制,其继承原则为“任贤不任长”,可“兄终弟及”,也可以“父继子承”,以能为先。

《金史》卷一《世纪》:“生女真之俗,生子年长即异居。景祖九子,元配唐括氏生劾者,次世祖,次劾孙,次肃宗,次穆宗,及当异居,景祖曰:‘劾者柔和,可治家务。劾里钵有器量智识,何事不成。劾孙亦柔善人耳。’乃命劾者与世祖同居,劾孙与肃宗同居,景祖卒,世祖继之。世祖卒,肃宗继之。肃宗卒,穆宗继之。穆宗复传世祖之子,至于太祖,竟登大位焉。”

景祖乌古乃共有九子,其元配生五子。乌古乃不立其嫡长子劾者为继承人,而立其第二子劾里钵,说明他们和汉族继承权的习俗有很大差异,立子不以长而以贤能,“劾里钵有器量智识”,而嫡长子的劾者“柔和”,因以劾里钵贤能,是以立劾里钵,是为金世祖。劾里钵卒,越过其三弟劾孙,将其位传给四弟肃宗(颇剌淑),也是传位于贤能之意。肃宗再传穆宗(盈歌),穆宗不立其子,而传给世祖长子康宗(乌雅束),康宗传其弟阿骨打,都是择能而立的原因。在生女真完颜家族中继承事业者不以长幼而以贤能,当然是生女真习俗,这对其事业的发展大有好处,也给这显赫家世出身的子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条件。

生女真完颜家族中是否有庶子被排斥不得继承事,史无明载。但从诸记载中尚可考见一般情况。《金史》卷六十三《后妃上》所记:金太祖阿骨打之皇后计四位,即太祖圣穆皇后唐括氏,太祖光懿皇后裴满氏,太祖钦宪皇后纥石烈氏,太祖宣献皇后仆散氏;另有崇妃萧氏。这些皇后之名,皆为天会十三年(1135年)追谥或尊称。其中唐括氏应为金太祖阿骨打的元妃。《世纪》卷十九《世纪补·景宣皇帝》:“景宣皇帝讳宗峻,本讳绳果,太祖第二子。母曰圣穆皇后唐括氏,太祖元妃。宗峻在诸子最嫡。”由此可知唐括氏当时身份较高。钦宪皇后纥石烈氏,天会十三年尚存。宣献太后仆散氏,天会十三年仅追册为德妃,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方追谥为皇后,是因为世宗得到帝位的缘故。宗干为光懿皇后裴满氏所生。天会十三年正是宗干辅政之时,是其母也得追谥为皇后,但是其母生前的身份当不如唐括氏之尊。

宗峻于天会二年(1124年)死去,死前没得立谙版勃极烈,亦不得勃极烈称号,其地位并没有因为是金太祖的嫡子高于兄弟辈。他死去后,其妻依据女真之俗,为宗干所取,其子等人也育于宗干之家。由此也可知女真旧俗并非以嫡为重,嫡子死去,其妻亦可为家族兄弟所取,人不以为异。宗干的家世显赫,出身优越,给他展示才能提供了条件。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宗干成为一名女真族中的优秀人物。

  持重善谋 辅政改革

阿骨打起兵抗辽,以宗干为先驱。《金史》卷二《太祖纪》:“将至辽界,先使宗干督士卒夷堑。”《金史》卷七十六《宗干传》:“太祖伐辽,辽人来御,遇于境上。使宗干率众先往填堑,士卒毕渡。”金兵在攻下黄龙府(今吉林农安)之后,又欲攻春州,宗干劝阻不攻,阿骨打采纳之。但是,此后,宗干又主张攻春州、泰州之地。《金史》卷七十六《宗干传》:“宗干得降人,言春、泰州无守备,可取。于是斜也取春、泰州,宗雄、宗干等下金山县。宗雄即以兵三千属宗干,招集未降诸部。宗干择士人之材干者,以诏书谕之。于是女固、脾室四部及渤海人皆降。”宗干参与了金的抗辽战争,在战争中主张慎重作战、伺隙进攻的策略,取得了明显的军事效果。

天辅四年(1120年)金兵攻占了辽上京临潢,兵至沃黑河,宗干恐金兵疲劳,乃建议停止进攻。《金史》卷二《太祖纪》:“壬戌,次沃黑河。宗干率群臣谏曰:‘地位时暑,军马罢乏,若深入敌境,粮馈乏绝,恐有后艰。’上从之,乃班师,命分兵攻庆州。”又主张持重进军。

天辅五年(1121年)十二月,阿骨打为中外一统,命其弟完颜杲为内外诸军都统,率兵大举攻辽。宗翰、宗干、宗望、宗盘等都参加作战。在追捕辽天祚帝的过程中,宗翰率兵占北安州,希尹俘获辽主护卫耶律习泥烈,得知辽天祚帝于鸳鸯泺的消息,宗翰乃主张趁势进兵,致书于都统杲,杲奉阿骨打慎重进兵的指示,犹豫不决,宗干见事有可为,乃劝杲进兵。再三言之,杲乃报宗翰会奚王岭。当时无宗干,杲终无进兵意。”宗干在随阿骨打抗辽的军事活动中,多主张慎重进攻,他劝阻阿骨打不攻春州,占临潢后不轻入敌后,都是老成持重的表现。而在随完颜杲进行追捕辽帝的战斗中,他预见到辽势已衰,天祚帝终必成擒,因此在宗翰积极主张势进兵时候,能审时度势,力劝都统完颜杲举兵与宗翰会合,穷追天祚。经他努力推动,“再三言之”,完颜杲方举兵进攻,双方会兵于奚王岭。“当时无宗干,杲终无进兵意”。可见宗干对杲进兵的推动作用之大了。这不是进兵不慎重,而是多谋善断的表现。

金兵在追捕辽天祚之时,奔战于大漠之间,历尽艰难,宗干也参与活动。根据奚王岭杲与宗翰会议决定,金兵分两路前进,会于洋城泺。宗干随杲兵行动。双方会兵于洋城泺之后,宗翰以精兵六千袭击辽天祚帝,杲使宗干参加袭击行动。金兵至五院司,天祚帝奔逃。当时辽西京降而复叛,辽将耿守忠又领兵五千救援西京。因之,金兵全力围攻西京,又与耿守忠之军作战,结果是金兵先与耿守忠部作战,宗翰、宗雄、宗干、宗峻等继至,耿守忠败走,其部下被歼,西京复下。在金与辽的战斗中,宗干积极参加作战,每战则胜;在进兵中讲究进攻的时机和策略,既不冒进,亦不放弃进攻时机,多谋善断,表现了很高的军事才能。

天辅七年(1123年)阿骨打死去,同母弟吴乞买继立,是为金太宗。从此时起,宗干与杲留守金上京同辅政。《金史》卷七十六《宗干传》:“太宗即位,宗干为国论勃极烈,与斜也同辅政。天会三年(1125年),获辽主于应州西余睹谷。始议礼制度,正官名,定服色,兴痒序,设选举,治历明时,皆自宗干启之。四年(1126年)诏中外。”

在女真族人兴兵抗辽之前,社会发展落后,没有自己的文字书契,亦无纪年,更无教育与礼仪制度,一切从民之俗。据《大金国志》卷十《熙宗孝成皇帝二》记载:“女真之初,尚无城郭,星散而居。国主晟尝浴于河,牧于野,屋舍、车马、衣服、饮食之类与其下无异。金主所独享者,惟一殿,名曰乾元,所居四外栽柳行,以作禁围而已。其殿宇绕壁尽置大炕,平居无事则锁之,或时开钥,则与臣下坐于炕,后妃躬侍饮食。或国主复来臣下之家,君臣宴乐,携手握臂,咬颈扭耳,至于同歌共舞,无复尊卑,故情通而心一,无复觊觎意。”

由此可见金初的奴隶制社会,其原始遗风盛行,尊卑的界限尚不森严,中央实行“勃极烈”会议制度。随着阿骨打领导的抗辽斗争和“中外统一”战争的逐步胜利,特别是金兵以武力占据了“燕云十六州”的辽控制下的汉地之后,接触了较先进的汉和契丹文化,使其社会逐渐开化。在这一基础上,阿骨打统治时期,就命完颜希尹创作女真文字以应所需,并且颁行,是为女真大字。金兵占领地区又袭辽制,对汉和其他民族人民,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设汉官专门管理汉族聚居区。汉族的文化不断影响着女真统治集团的统治,这是当时金政权进行改革的基础。天会三年,金兵又攻宋,取得胜利。天会四年进行改革,不断地加强中央权力,在内政改革中,宗干功劳巨大,他应该是女真人中最早提倡改革的人物。《金史》卷三《太宗纪》赞曰:“天辅草创,未遑礼乐之事。太宗以斜也、宗干知国政,以宗翰、宗望总戍事。既灭辽举宋,既议礼制度,治历明时,缵以武功,述以文事,经国规摹,至是始定。”这里的文事,有宗干的功劳。《金史》卷76《杲传》《宗干传》赞中肯定地说:“金议礼制度,班爵禄,正刑法,治历明时,行天子之事,成一代之典,杲、宗干经始之功多矣。”这种评论是有根据的。据此我们可以说宗干辅政改革,功不可没。

完颜杲是阿骨打和吴乞买同母弟,时为谙版勃极烈,即皇位继承人。宗干为阿骨打庶长子,时为国论勃极烈,其意按《金国语解》解释,为“尊礼优崇得自由者”,地位甚高,由此当时的影响也甚大。

  顾全大局 定立熙宗

天会八年(1130年)完颜杲死去,谙版勃极烈出缺,金太宗长期不选皇位继承人,因而引起一场女真统治集团内部争夺谙版勃极烈地位的斗争,实际上也就是皇位继承权的争夺战。

在杲死后,依据女真习俗,皇位继承人应由太祖一系中选出。当时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太祖一系中,应为宗干,他为太祖长子,长期辅政,具有政治统治经验。《金史》卷七十四《宗翰传》:“初,太宗以斜也为谙版勃极烈,天会八年,斜也薨,久虚此位。而熙宗宗峻子,太祖嫡孙,宗干等不以言太宗,而太宗亦无立熙宗意。”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太宗何以长久不立谙版勃极烈?二是宗干等何以不言立熙宗完颜亶?依据《金史》诸传中记载,太宗之所以迟迟不立皇位继承人,一方面在于各方的势力尚没协调好,另一方面也属意于自己的长子宗盘,是以不能果断决定。宗干等之所以不向太宗言立熙宗,也是因为自己有继承皇位资格,及皇位继承权争夺激烈的缘故。在汉族习俗的影响下,太宗在立子或立侄之间不决。

当时,对皇位继承权的确定有重大影响者,尚有掌握兵权的北南二路元帅,这主要是统率北路兵马的宗翰和统率南路兵马的宗辅。宗翰是国相撒改之子,出身于完颜家族,但非阿骨打家族一系,但是,他是金初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抗辽灭北宋的军事行动中战绩卓著,形成和掌握着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其集团中不乏智能之士,有人也鼓吹其夺取政权。可是他基于种种牵制力量,深恐遭到各方面势力的反对,是以不敢以武力夺取政权。宗辅虽是阿骨打之子,但亦是庶出,资历不深,控制南路军不久,亦无力争取谙版勃极烈之位。这构成了皇位继承权争夺斗争趋于复杂。

天会十年(1132年)四月,宗翰、宗辅等皆返金上京,进行朝见,因议立谙版勃极烈问题。经宗翰、宗干、宗辅、希尹等商议,决定拥立熙宗完颜亶,实际上是坚决反对立太宗长子宗盘。这是多方让步达成的协议,也是除太宗一系之外各势力的共同意见。《金史》卷七十四《宗翰传》记载:“宗翰朝京师,谓宗干曰:‘储嗣虚位颇久,合剌先帝嫡孙,当立,不早定之,恐授非其人。宗翰日夜未尝忘此。’遂与宗干、希尹定议,入言于太宗,请之再三。太宗以宗翰等皆大臣,义不可夺,乃从之,遂立熙宗为谙版勃极烈,于是,宗翰为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

这明确说明宗翰借朝见之机,在返金上京之后,先与宗干等秘密商定,共推熙宗为皇位继承人。取得一致意见之后,言于太宗,“请之再三”,是多次表达意见,施加压力,使太宗不得不接受他们的意见。

《金史》卷十九《世纪补·睿宗》记载:“于是班师,与宗翰皆朝京师,立熙宗为谙版勃极烈,帝为左副元帅。”

宗辅(睿宗)继宗望死后为南路军统帅,是太祖一系势力,他当然极力赞成太祖一系力量为皇位继承人,所以拥立熙宗完颜亶。

在杲死后,按女真习俗,皇位继承人应由太祖一系中选出,由于太祖嫡子三人均早死,宗干、宗辅、宗弼等皆庶出,如选贤能应属宗干。但是宗干才能出众,资历很深,为诸势力忌惮。而合剌当时年仅14岁,无有政治、军事经验,从选贤能而立来说,根本没有资格得立;从拥有势力来说,亦无任何政治、军事势力。他之所以得为谙版勃极烈,实是各种势力争夺皇位继承权斗争的结果。宗翰不愿宗干得立,亦不愿太宗子宗盘得立,他要操纵金政权,愿立幼年者为帝,是以立嫡的名义,提议立熙宗。宗辅无争立的实力,但愿立太祖一系之人继掌帝位即可,反对立太宗子弟,是亦同意立熙宗。太宗及其长子宗盘,虽想争夺皇位继承权,但遭到太祖一系力量及宗翰、希尹的反对,实际上已经孤立,无法争夺,只好让步。而宗干应立而不得立,实是委曲。他如坚持立己的意见,就会遭到宗翰和太宗一系的激烈反对,将引起激烈的内争。从大局出发,为避免内争削弱金的力量,乃以退为进,作出让步,同意拥立熙宗。因为宗峻死后,其妻既为宗干所取,熙宗也育于宗干之家,他们关系如同父子,为熙宗争得皇位继承权也是宗干的斗争胜利,强于立宗盘为继。这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实质上是太祖和太宗家族之间的争夺斗争,宗翰、希尹等倾向于太祖家族,宗干又为大局而作出让步,斗争方告一段落。从中可见宗干在斗争中是重要人物之一,他富于政治远见,能照顾大局,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平定内争 鼎力改革

天会十三年(1135年)正月,金太宗死去,熙宗继立为帝,年仅十七岁。当时,金政权内部除太祖一系势力之外,还形成了以宗盘为首的太宗一系和以宗翰、希尹等构成的旁系势力,诸势力之间进行着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为缓和矛盾,巩固政权,宗干协助小皇帝熙宗采取以退为进的方针,任宗盘为太师、尚书令,位在宗干之上,这就是“以相位易君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太宗一系的矛盾;同时将宗翰的势力逐步调入中央,以便控制,削其军权,这是“以相位易军权”的作法。

《金史》卷四《熙宗纪》:天会十三年,“三月,甲午,以国论勃极烈、都元帅宗翰为太保,领三省事,封晋国王。十一月,以尚书令宋国王宗盘为太师。己卯,以元帅左监军完颜希尹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太子少保高庆裔为左丞,平阳尹萧庆为右丞。天会十四年(1136年)三月,以太保宗翰,太师宗盘、太傅宗干并领三省事。”

《金史》卷五十五《百官志》载,金有三师三公之设。三师为太师、太傅、太保,皆正一品。“师范一人,仪刑四海”,是官品之极,时宗盘为太师、宗干为太傅、宗翰为太保,标志了他们在中央政权中当时的地位,他们三个代表着当时金内部的三种势力,不断地进行斗争。

首先是宗盘等得到熙宗、宗干的支持,翦除宗翰集团的势力。《金史》卷四《熙宗纪》:天会十五年(1137)“六月庚戌,尚书左丞高庆裔、转运使刘思有罪伏诛。”《大金国志》卷九《熙宗孝成皇帝一》:“庆裔乃粘罕腹心,宗盘之徒欲挫粘罕,故先折其羽翼也。”“粘罕乞免官为庶人,赎庆裔之罪,国主不许,斩庆裔于会宁市。庆裔临刑,粘罕哭别之,庆裔曰:‘我公早听某言,事岂至于今日!某今死耳,我公其善保之。’以此,庆裔尝教粘罕之反明矣。时山西路转运使刘思、肃州防御使李兴麟、河东北路转运使赵温讯,坐庆裔下狱,思伏诛,兴麟杖脊,陈籍为民,温讯值改元,赦,得免。其余连坐甚众,皆粘罕之爪牙。粘罕自是失势矣,安得不愤闷而死。”此时,形势变幻,熙宗依靠宗干掌权,为巩固帝位,必谋去掉宗翰势力,太祖、太宗势力的联合,推使宗翰集团失势,先削兵权,继翦其党羽,终使宗翰忧愤死去。同年七月,宗翰死去,三种势力已去其一。这种作法巧妙高明,非年仅20的熙宗所能采取,实为宗干的政治经验所决定,宗干政治才能的杰出于此表现更突出。

同年又废除宗翰扶植的伪齐政权,设行台尚书省治理汉地。

宗翰势力消除后,太祖和太宗一系势力之间矛盾斗争表现激烈,冲突不可避免。宗盘与挞懒(完颜昌)、宗隽等勾结,倡将河南地还宋,宗千等反对不成,是以天眷元年(1138年)八月,“以河南地与宋”。为了对抗太宗一系势力,熙宗等引进太祖之子时任东京留守的宗隽,让其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封陈王,旋又任他为太保、领三省事,进封兖国王。又恢复了宗翰集团成员完颜希尹的被免职务。可是,宗隽却站到了宗盘的一边,这使太宗一系势力增大,宗盘也日益跋扈。《金史》卷七十六《宗盘传》:“熙宗优礼宗室,宗翰没后,宗盘日益跋扈。尝与宗干争论于上前,即上表求退。乌野奏曰:‘陛下富于春秋,而大臣不协,恐非国家之福。’熙宗因为两解。宗盘愈骄恣。其后于熙宗前持刀向宗干,都点检萧仲恭呵止之。”

双方矛盾发展到非解决不可的程度,至天眷二年(1139年)七月,乃以谋反罪,杀宗盘宗隽等,《金史》卷四《熙宗纪》:“七月辛己,宋国王宗盘、兖国王宗隽谋反,伏诛。”此次杀宗盘、宗隽,谋出于宗干。《金史》卷七十六《宗盘传》:“其后,宗盘、宗隽、挞懒谋作乱,宗干、希尹发其事,熙宗下诏诛之。”《金史》同卷《宗本传》更明确记载:“初,宗干谋诛宗盘,故海陵心忌太宗诸子。”史载明确,宗干谋诛宗盘,当无疑。宗干从巩固政权,稳定大局出发,协助幼年皇帝熙宗分别翦除了政治上的反对势力,这就巩固了金中央政权的统治,保持了女真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以后,又消除了挞懒的势力,加强了金的中央权力。

在消除内部斗争的同时,宗干协助熙宗推行了改革,天眷元年八月初一日,颁行了新官制。新官制仿宋、辽官制,中央设三省制,废除“勃极烈”会议制,这是女真社会的一大进步。《金史》卷五十五《百官志》:“金自景祖始建官属,统诸部以专征伐……其官长,皆称勃极烈,故太祖以都勃极烈嗣位,太宗以谙版勃极烈居守。谙版,尊大之称也。其次曰国论忽鲁勃极烈,国论言贵,忽鲁犹总帅也。又有国论勃极烈,或左右置,所谓国相也。其次诸勃极烈之上,则有国论、乙室、忽鲁、移赉、阿买、阿舍、昃、迭之号,以为升拜宗室功臣之序焉。其部长曰勃堇,统数部者曰忽鲁,凡此,至熙宗定官制皆废。”废除勃极烈制度后,皇权得到加强,形成了以皇帝为首的中央专制集权制度。

《金史·百官志》又说:“天会四年(1126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至熙宗颁新官制及换官格,除拜内外官,始定勋封食邑入衔,而后其制定。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

除官制改革之外,废刘豫伪齐政权,纳汉地于行台尚书省的统治之下;加强对官吏的考核等。时内政依靠宗干,使其为太师,领三省事,外靠宗弼总戎事,重占河南地,与南宋和约,成就很大。二十余岁的熙宗何能如此,与宗干的功劳是分不开的。

  善于学习 奠基两代

宗干是女真族统治集团中善于学习先进文化的人物。他与完颜杲共同辅政太宗时,即汲取宋、辽的统治经验,实行改革,遂有三省制之设,重视农业生产,治历明时。熙宗时辅政,内多斗争,仍然效法宋、辽之制,多行改革,成效卓著,这都是他善于学习先进文化的成果。不仅如此,他教育的子弟,也重在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实开学习汉族文化的先河。

他教育出来的熙宗,幼从汉人韩昉学习文化,成为女真统治者中首先汉文化程度较高者。据《大金国志》卷十二《熙宗孝成皇帝四》记载:“熙宗自为童时聪悟,适诸父南征中原,得燕人韩昉及中国儒士教之,后能赋诗染翰,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象戏,尽失女真故态矣。视开国旧臣,则曰‘无知夷狄’。及旧臣视之,则曰‘宛然一汉户少年子也’”。这当是事实,熙宗尊孔读经,实行科举制度,当与此有关。

宗干之子海陵完颜亮也有很高的汉文化程度,《大金国志》卷十三《海陵炀王上》记载:“海陵炀王名亮,武元皇帝之孙,宋王宗干之子也。幼时名孛烈,汉言其貌类汉儿。好读书,学弈象戏,点茶,延接儒生,谈论有成人器。既长,风度端严,神情闲远,外若宽和,而城府深密,人莫测其际。”海陵作为宗干之子,汉文化程度很高,他拜汉儒张用直为师,能懂汉人经史典籍。

熙宗和海陵均育于宗干,其汉化程度高,也可能证明宗干对汉文化吸取的重视。宗干和熙宗情若父子。《金史》卷七十六《宗干传》记载宗干病及死时熙宗的表现:“上幸燕京,宗干从。有疾,上亲临问。自燕京还,至野狐岭,宗干疾亟不行,上亲临问,语及军国事,上悲泣不已。明日,上及后同往视,后亲与宗干馈食,至暮而还。因赦罪囚,与宗干禳疾。居数日,薨。上哭之恸,辍朝七日。大臣死辍朝,自宗干始。上致祭,是日庚戌,太史奏戌亥不宜哭,上不听曰:‘朕幼冲时,太师有保傅之力,安得不哭。’哭之恸。上生日不举乐。上还上京,幸其第视殡事,及丧至上京,上临哭之。及葬临视之。”

亲父子关系也不过如此,由此可见宗干对熙宗的支持,病危尚言及军国事,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熙宗对宗干也是尊敬有加,亲如父子。可以说熙宗得立和掌政是和宗干分不开的。宗干和宗弼是熙宗统治时期的内外支柱,构成了太祖一系的主要力量。他们死后,熙宗便嬉于酒,荒于政,遂为海陵发动政变所代替。

海陵为宗干的第二子,母大氏,也是庶出。他怀有野心,想凭宗干的势力夺取政权。《金史》卷五《海陵本纪》:“皇统四年(1144年),加龙虎卫上将军,为中京留守,迁光禄大夫。为人僄急,多猜忌,残忍任数。初,熙宗以太子嫡孙嗣位,亮意以为宗干太祖长子,而己亦太祖孙,遂怀觊觎。在中京,专务立威,以厌服小人。猛安萧裕倾险敢决,亮结纳之,每与论天下事。”

海陵要夺取政权所依靠的资本就是宗干之子及宗干遗下的势力。而奚人萧裕最早与海陵结成秘密集团也是因此原因。

《金史》卷一二九《佞幸·萧裕传》:“萧裕,本名遥折,奚人。初以猛安居中京,海陵为中京留守,与裕相结,每与论天下事。裕揣海陵有觊觎心,密谓海陵曰:‘留守先太师,太祖长子。德望如此,人心天意宜有所属,诚有志举大事,愿竭力以从。’海陵喜受之,遂与谋议。”这明显的是海陵借宗干之名义的结果。

参加海陵政变集团中有些人是宗干时的旧人。如仆散师恭与徒单贞等,《金史》卷一三二《逆臣·仆散师恭传》:“仆散师恭本名忽土,上京老海达葛人。本微贱,宗干尝周恤之,擢置宿卫为十人长。海陵谋逆,以忽土出自其家,有恩,欲使为内应,谓之曰:‘我有一言欲告君久矣,恐泄于人,未敢也。’忽土曰:‘肌肉之外皆先太师所赐,苟有补于国王,死不敢辞。’先太师,谓宗干也。海陵曰:‘主上失道,吾将行废立事,必得君为助乃可。’忽土许之。”

宗干辅政近三十年,势力很大,特别是在熙宗统治时期,消除了宗翰、宗盘势力之后,声誉益高,这就为海陵的夺权奠定了基础。参加海陵政变行动的徒单贞是宗干之婿,海陵的妹夫。海陵政变后所以没有引起内争,除海陵及时强力镇压之外,主要是依靠宗干执政时奠定的政治基础。海陵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之后,他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坚持猛安谋克关内屯田制度,迁都中都,完成政权的统治中心南移的重大决策,都继承了宗干的改革思想。

宗干的思想和作为,培植了两代统治者的改革与统治,他确是女真族中杰出的政治家。元人修《金史》并没有完全反映出宗干的功绩。

综观宗干一生的作为和思想,影响到金初两代三主的统治,确实杰出,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向前发展。从这个角度说,他作为历史人物应该被肯定,是女真族中杰出的政治家。

文章标题: 于国石 汪世珍: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完颜宗干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6245.html
文章标签:中国历史  金朝  完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