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借鉴历史的二次文化创作中篡改历史的现象,诸位是怎么看,难道作品好看,就可以随意面对历史篡改的现象

时间: 2021-07-12 21:06:5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借鉴历史的二次文化创作中篡改历史的现象,诸位是怎么看,难道作品好看,就可以随意面对历史篡改的现象

历史文字的演变过程是什么?

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

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称篆书。那么,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汉字发展到了今天,楷书和行书还在应用着,而篆书、隶书、草书,特别是篆书已不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只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存在了。 

1、贾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

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

2、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

3、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赤峰、关中等地也有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始称“东夷文字”,后称“骨刻文”。

它形成约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自2021年底开始,著名东夷文化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研究员将骨刻文成功系统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

4、夏代水书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文字。一种比较折衷的意见认为中国文字“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当然,这不是公认看法,因为夏代出土的文字还少。

5、甲骨文

1959年,在山东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边刻有一些符号,可以看成是早期(约公元前4300年)的雏形文字。但如今看到的,已经初具规模、比较完备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并把这种文字叫作甲骨文。

6、金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字体也不断地在演变。从殷商到秦统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文是铜器铭文的通称,古代的铜器多为钟鼎,所以也叫钟鼎文。金文笔画也比甲骨文丰富多了,大小匀称,也有了行款,并有了一定的装饰性。

7、大小篆

春秋战国时,诸侯争战,你争我夺,也造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才将文字统一为小篆。

8、隶书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是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分“秦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9、楷书

隶书进一步演化而成为楷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字体,它比隶书更丰富而完备。三国时期的钟繇是在楷书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贡献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发展,书法也发展到了顶峰,出现了一大批擅长写楷书的名家.像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

10、草书

“草”是初步、草率的意思。无论哪种字体写得潦草,都算草书。作为一种专门的字体,是汉代才有的。到汉末,草书才大为风行,先为章草,又为今草,最后发展为狂草,还有小草。草书种类繁多,初学者不宜学。

11、行书

行书是介乎楷、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产生于东汉之末。真正繁荣时期是东晋,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就是行书。由于行书比较实用,书写比楷书更为便利,又不像草书那样难认,所以直到今天仍是最常用的字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字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1甲骨文(商) 2 金文(周) 3小篆(秦) 4 隶书(汉) 5楷书 (魏晋)6行书(草书)
从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资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中文字已有3000年的历史。由于甲骨文字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我们可以推断汉字的发生一定远在3000年以前。中文字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两个大阶段。从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个阶段;从秦汉时代的隶书以下是另一个阶段。前者属于古文字的范畴,后者属于近代文字的范畴。大体说来,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中文字形体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从中文字跟汉语的关系看,中文字是一种语素文字。从中文字本身的构造看,中文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声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记号组成的文字体系。
中文字起源于图画。在中文字产生的早期阶段,象形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的意义直接发生联系。虽然每个字也都有自己固定的读音,但是字形本身不是表音的符号,跟拼音文字的字母的性质不同。象形字的读音是它所代表的语素转嫁给它的。随着字形的演变,象形字变得越来越不象形。结果是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也失去了原有的联系。这个时候,字形本身既不表音,也不表义,变成了抽象的记号。如果汉语里所有的语素都是由这种既不表音也不表义的记号代表的,那么中文字可以说是一种纯记号文字。不过事实并非如此。中文字有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区别。只有独体字才是纯粹的记号文字。合体字是由独体字组合造成的。从构造上说,合体字比独体字高一个层次。因为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本身虽然也是记号,可是当它作为合体字的组成成分时,它是以有音有义的“字”的身份参加的。合体字可以分成以下3类:
①形声字。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不过形旁只取其义,不取其音,例如“鸠”字的偏旁“鸟”;声旁则只取其音,不取其义,例如“鸠”字的偏旁“九”。 由于字义和字音的演变,有些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现在已失去了表意或表音的功能。例如“球”本来是一种玉的名称,所以以“玉”为形旁。现在“球”字不再指玉,这个形旁就没有作用了。再如“海”字本来以“每”为声旁。由于字音的变化,现在“海”和“每”的读音相去甚远,声旁“每”也就不起作用了。有的时候,形旁和声旁都丧失了原来的功能,例如“给、等、短”。这一类字已经不能再作为形声字看待了
②合体会意字。古人说“止戈为武”,“人言为信”。对于“武”、“信”两个字来说,这种解释是错误的。不过中文字体系里确实有按照这种方式造成的字,例如“不正为歪”,“不好为孬”。这一类字的特点是会合偏旁的字义来表现整个合体字的意义。这种字为数很少,只有个别的例子。
形声字和非形声字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造字之初,形声字和它的声旁的读音本来就不一定密合。发展到现代中文字,出入就更大了。有人拿7500多个现代合体中文字进行统计。就普通话读音来说,合体字跟声旁完全同音(声母、韵母、声调全同)的不到 5%。声母、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的约占10%。只有韵母一项相同的约占20%。如果我们只把前两类看作形声字,那么形声字大概只占通行中文字的15%。如果把以上三类全看作形声字,形声字大概会占通行中文字35%的样子。要是把标准再放宽或者完全根据来历确定形声字,那么通行中文字中形声字的百分比还要高得多。 传说中仓颉造字,草创了文字
原始时代的陶文,是中国文字的雏形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中国真正的文字
后来又有了金文(也叫钟鼎文)
春秋战国时期 石鼓文
秦汉时 小纂
秦末,在衙役狱中开始流行隶书
汉代盛行 草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 盛行楷书等
中国文字的演变顺序:

贾湖刻符——双墩刻符——半坡陶符——青墩刻符——庄桥坟刻符——骨刻文——陶寺朱文——夏代水书——甲骨文(商)——金文(周)——大篆(西周)——小篆(秦)——篆书(秦)——楷书(三国)——草书(汉)——行书(汉)

扩展资料

汉字有长达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大致是:商代之前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为成熟期。此后出现一系列演化,特别是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楷书到隋唐基本定型,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被美术化成为「宋体字」,后有模仿宋体字而来的仿宋体,大体就是我们今天所用字体。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汉字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称为古文字;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称为今文字。汉字的字体演变有三次大的变革:商代甲骨文----秦代小篆;秦代小篆---汉代隶书;汉代隶书---魏晋以后的草书,楷书,行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这种演变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其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两个阶段的分野是小篆到隶书的转变.下面简要介绍以下不同形体汉字的特点:
1. 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应用在商代后期.相形程度较高,字行的方向相当不固定.
2. 金文.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应用在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金文的象形程度比较高,但同时也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
3. 大篆.这是西周晚期的文字.上承西周的金文,下启秦代的小篆.
4. 小篆.这是春秋战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小篆字体规整匀称,字体有所简化,相形程度进一步降低.
5. 隶书.隶书产生与战国晚期,西周时发展成熟,是两汉时期通行的主要字体.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字体进一步简化,书写变的简便,但同时使古汉字的象形程度大为降低.形体扁方而规整,较长的横化略呈微波起伏之势,向右下的斜笔带有捺脚.
6.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草书使用连笔,书写快界,但是难于辩认.
7.行书.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行书逐渐演变为介于草书与楷书之间的字体,比草书容易辨认,也容易书写.
8.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汉魏之际形成,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的字体,一直使用到现在.它的字形方正严整,有撇,捺和硬钩,波势减少,笔画也趋于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一个理工宅男是如何混进头条历史圈,然后在新写作大赛中获奖的呢?

当别人都扎堆进入热门领域时,选择在相对冷僻的历史领域进行深耕,我个人感觉倒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

第一,历史是绝大多数人都会关注的领域,只是在于关注程度的深浅不一罢了。有人关注,就有做的空间。当然,冷僻一点意味着收效可能慢一点。但是,恰恰因为冷僻,所以竞争性也可能弱一点,做好了反而容易跳出来。

第二,历史文化悠久、底蕴厚重,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特色和优势。推进文化自信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任务。做历史领域能够切合国家需要,这本身就是在大方向上的选择正确。


第三,我国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不朽的传统文化,其中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文化典籍直到现在仍然在发挥着指导生活工作、启迪经营创业、协调内外部关系等等多方面的作用,甚至占领着思想领域制高点的位置。有深耕的必要和价值,只要做得好、做得准、做得接地气,倒是不用发愁没有粉丝。


第四,无论做什么领域都没有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的定论。关键仍然在于怎么认知,怎么定位,怎么设计,怎么操作,以及是否用心是否专注是否透彻。无人问津的领域可能因为做出特色和爆点而人气满满;目光聚焦人人都爱的领域可能因为没有理念没有特色没有定位而泯然于众人。

一是头条门槛过高。我认真看了许多过了原创的作者分享的文章,大体经验是答自己重直领域的,不能照抄照搬照套,总之要是自己的原创,字数不少于400左右字,配符合文章内容的插图,排非常美观的版面,我基本都按这些经验去认真创作,但居然却一条也没过,为此,我觉得是头条的要求过高了,所以没有放过;

二是头条作者过多。头条虽然涉及的内容丰富,适合各类人群阅读,读者无数,但随着头条推行的各项优惠奖励措施,创作者陆续多了起来,为了控制奖励支持力度,不得不控制原创作者;

三是原创质量过低。自己即使按照更多过关闯关成功者分享的经验去做,但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经验模式,创作达不到头条的优质要求,故不给予认定放行。

后现代文学作品与之前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用理论观点解释。

摘 要: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运动的基本精神是不断反传统,不断否定之否定,进而影响人们的精神结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它如同一个偌大的强力磁场,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文化动力,最后构成一个聚合着不同力量的文化中枢。虽然处在这一文化思潮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因为这种巨大的包容性和延展性,呈现出纷繁复杂性、多元多样性和无序组合性,但从整体上考察,它仍有诸如削平深度模式,“祛魅”文本意义,呈现不确定性,重视现时感觉,倾向互文叙述,意义等待读者解读等共同的创作倾向。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学 价值取向深度模式 文本意义 不确定性 现时感觉 互文叙述 读者解读

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在西方兴起了一个波及全球的文化思潮,它以批判传统的现代性为标志,时人称为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运动。其基本精神是不断反传统,不断否定之否定,进而影响人们的精神结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它最早出现在建筑学中,指那种以背离和批判某些古典,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广泛地移植于文学、艺术、语言、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领域中。它如同是一个偌大的强力磁场,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文化动力,最后构成一个聚合着不同力量的文化中枢。虽然处在这一文化思潮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因为这种巨大的包容性和延展性,呈现出纷繁复杂性、多元多样性和无序组合性,但从整体上考察,它仍有一些共同的价值取向。

一、削平深度模式

纵观后现代主义作家的创作,我们发现,他们已不再是高远理想的追索者,也不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打碎了百年来自我设定的精神镜像,摒弃了“宏大叙事”或“元叙事”,削平了玄而又玄的理念之网与深度模式,泯灭了心中最后一点精神圣火,拒绝了对生活美与诗意的处理。他们不再相信传统文学包括现代主义文学所追求的伟大主题和英雄主角,也不再对这个世界作形而上的沉思冥想,更不再有建构“本质规律”的乌托邦冲动。他们认可文本叙述的个人化、通俗化和游戏化,津津乐道于人类当下生存境遇的表现,原汁原味地再现他们的生存挣扎与生命体验。他们把生命中的正面价值放逐得无影无踪,使文学成为展露性欲而无爱情、倾情粗鄙而无崇高、展示日子而看不见憧憬的世俗复制。

首先是利奥塔,他认为后现代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表征为: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不满现状、不屈服于权威和专制,不对既定制度发出赞叹,不对已有成规加以沿袭;不事逢迎,专事反叛;睥睨一切,蔑视限制;冲破旧有范式,不断革故创新[1]。然后是杰姆逊,他说:“我们可以用两个重要特点来界说后现代主义:第一,现代主义原型政治的使命感以革命姿态消解。第二,所有极端现代主义所推崇的东西(如深度、焦虑、恐惧、永恒的感情等等),都消失殆尽,而被柯尔律治称为想象和被席勒的审美游戏所取代。”[2]并提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要削平深度模式,即削平黑格尔的辩证法模式、弗洛伊德的“表层—深层”的心理分析模式、存在主义的确实性与非确实性、异化与非异化的二项对立、索绪尔的符号学所区分的能指与所指模式[3]。另有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他在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进行总结概括时,从另外的角度称:“在艺术中,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关键特征便是: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层次分明的差异消弥了;人们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赝品、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反讽、戏谑充斥于市,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到欢欣鼓舞。”[4]还有一些后现代主义理论家、艺术家,如萨特、德里达、福科、哈贝马斯等,与尼采、海德格尔一起,对传统道德、经验、理性、文化体系等提出全面挑战,不仅不把它们当成永恒的、无可挑剔的东西来接受,甚至不约而同而又深思熟虑地破坏它们。当然,处在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学,也确实在向两极迈步:一极是反叛传统和经典,一极是迎合商品化社会的需要,拒绝“元叙事”或“宏大叙事”,朝着大众性和亚文化方向迈进。

二、“祛魅”文本意义

“祛魅”(Disenchantment)一词源于马克斯·韦伯,汉语也可译作“解咒”,指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引申之,也可以指主体在文化态度上对于崇高、典范、儒雅、宏大叙事、元话语的疑虑和颠覆。在传统文学观念中,文本意义始终是一个不依赖于他者而独立存在的、十分重要又不可或缺的自足体系,体现为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文精神。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要自觉建构相对完整的意义体系和情节召唤意蕴,读者和评家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也要以这样的期待视野在文本中捕捉、把握和挖掘这种意义,甚至还得刻意向作品补充和添加一些意义。然而当后现代文化以“祛魅”的方式从本质上否定了意义建构和寻求的可能性以后,那种力求准确、生动和规范地传达真理/思想/意义的叙述传统就被颠覆,那些扮演导师/先知角色的作家即遭淘汰。他们不愿意勉为其难地再进行意义重建,甚至还要有意规避意义。他们抱持着以现象消解本质、以偶然取代必然、以边缘分割中心的旨趣,力求从根本上消弥认识的清晰性、意义的明确性、真理的永恒性和价值本体的终极性。所以,如果说在现实主义那里,文本的意义基本上是确定的,作家十年磨一剑精心结撰的是文本的意义;在现代主义那里,作者反对的是现实主义的意义、不反对意义本身,他们往往苦心孤诣建构的是有思想深度和象征蕴藉的文本意旨;那么,在后现代主义这里,意义根本就被消解、“一切都四散了”,一切都在同一平面,没有意义,没有主题,没有“副题”,甚至连“题”都没有。正如美国的大卫·格里芬所说:“宇宙间的目的、价值、理想和可能性都不重要,也没有什么自由、创造性、时间性或神性。不存在规范甚至真理,一切最终都是毫无意义的。”[5]或者如佛马克所说:“建造世界模式所进行的任何尝试,无论认识论上的怀疑证明它是何等的合格,都是毫无意义的。后现代主义者似乎相信,要在生活中建立某种等级秩序、某种次序系统,是既不可能的,也是毫无用处的”[6]。

三、呈现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不仅以“祛魅”文本意义实现了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和扬弃,而且反对现代主义的典型观、理性主义的再现摹仿和它们对确定性的追求,呈现出“不确定性”的本质特征[7]。被誉为“后现代作家的新一代之父”巴塞尔姆就这样声明:“我的歌中之歌是不确定原则。”[8]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多克特罗也说,“生命的形态是变化无常的,人世间的一切随时都可能变为其它东西……。一切事物,甚至包括语言,都显得无法摆脱变化无常这一原则支配”[9]。而德里达意义播撒和延异理论,胡塞尔意义意向性理论,加达默尔解释哲学的对话理论,也都在说明意义的不确定性与生成性。“不确定性渗透到我们的行动、思想和对事物的理解;不确定性构成了我们的世界。”[10]作家理论主张是这样,他们的创作实践也是如此。在创作中,他们打断时间序列和因果链条,让创作充满模糊性、间断性、多元性、散漫性、反叛、倒错、变形,让情节“要么少得可怜,要么多得疯狂”[11]因为“情节越少不确定性就越大;另一方面,情节越多不确定性也越大,因为情节多了,彼此之间自我消解,故而中心不能成立。”[12]所以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不确定性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它不仅体现在情节方面,而且正如青岛大学中文系曾艳兵在《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一文中所说还体现在“主题的不确定,形象的不确定”和”语言的不确定”上[13]。

四、重视现时感觉

由于文本意义被袪魅,深度模式被消解,曾经被置于认识最底层的感觉就成了后现代主义倍加关注的诉求点。杰姆逊说:“那种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连续性的感觉已经崩溃了,新的时间体验只集中在现时上,除了现时以外,什么也没有。”[14]所以现时的感觉被后现代主义者看作是唯一的真实、最可信赖的方式。它丧失了历史感,也无所谓未来,只存在于现实之中,一切生存体验都是现时瞬间的体验,而过去和未来,他人和外物,一切直接感觉以外的存在和意义都不过是一些模糊的背景和虚幻的影子。我们可以说,传统文学向读者传达的是关于世界的独特的理解和认识,而后现代文学传达给读者的则是对于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感觉和感受,前者是历时的、理性的和逻辑的,后者是现时的、经验的和直觉的。

后现代主义文学重视的现时感觉首先是空虚感。这种空虚感来自现代人灵魂的深处,当生存的意义从根本上被否定之后,人的存在便失去了依托和根据,处于可怕的失重状态,仿佛离开了坚实的地面,飘浮在空中。人无法忍受这种意义的缺失,只有在无意义中去寻求意义,在无依据下重建依据。终极意义的流失造成了人类心灵无可弥补的缺憾和空白,这个世界再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了。

其次是冷漠感。伴随空虚而来的必然是冷漠。既然存在从本质上就是无意义和荒谬的,那么一切的现象和过程就更加虚幻和无足轻重。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爱与恨、高雅与庸俗、伟大与渺小,甚至生与死都失去了明确的、真实的界限,都变得无所谓,都可以漠然处之。文学也不再挥洒激情、抒写悲壮、展示崇高,而是“反对现代主义的贵族化倾向与学院派作风,打破高级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并抨击现代主义的‘主体性’,宣布主体死亡,走向毫无激情的冷漠的纯客观艺术。”[15]

再者是追求平面感和肤浅性。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惨痛的悲剧以后,人们对以下这些问题:上帝能否拯救人类,真善美在与假恶丑斗争时能否始终处于绝对优势,人类是否存在共同的终极价值,思想家为人类所勾勒的各种理想蓝图能否实现等,均表示怀疑。每一个人都在重新考虑人生的终极意义,都在为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核爆炸的潜在威胁、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发展方向的不可预知,也使每个人,特别是哲学家、艺术家对历史、道德、科学的局限性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价值观进行深刻的反思、解剖。加之后现代主义者以尼采为精神先驱,又受惠于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萨特等人的思想和学说,而且与拉康的后结构主义以及德里达的解构思维形成共鸣和契合,从而形成他们如下的创作向度,即颠覆欧洲历史传统和二十世纪前期现代主义者精心建构起来的价值体系、拒斥现代主义构筑的优雅形式和隐含深度、取消文化内在/外在、本质/现象的区分、追求缺乏深度感的平面性肤浅性等。一如德里达的名言“本文之外,别无它物”所昭示的:意义就是它的表面所显示的东西,文本与文字之外没有真理,也不承载真理,真理没有客观性,只是多数人相信为真的信念的协同性。在文学上,“作品审美意义深度的消失而回到一个浅表层次,只在浅表层次玩弄所指、对立、本文等概念;不再相信什么真理,而是不断地进行抨击,但抨击的对象已不再是思想,而是表述”[16]。因而“后现代主义作家已不是思想家,他们是说故事的能手,故事的意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本身”[17]。

五、倾向互文叙述

在追求实用价值的后工业时代,后现代主义对文学/文化的叙述也随之进入机器复制状态,丧失了传统文学的价值诉求——不断追求原创性,而转向对文学史文本的戏拟、对既定语言学规则的重复、对过去经验的模仿,并由此出现大量互文叙述现象。

所谓互文叙述,是指“一文本与其他文本的关系”[18],它作为艺术家有意为之的一种阅读的符号代码,不受时空的限制,充斥着或明或暗的引文,它利用生活现实,更利用大量过去的文学文本、其他作家的文学文本、作家自己的文学文本,还利用读者早已熟知的情景、人物、神话、情节、场面、话语、风格、结构等,由文本中诸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和相互作用而产生出一种艺术张力,使艺术与现实、现代与古代、人间与神话等形成一种艺术空间的交叉与平行,从而形成一种既是这样、又是那样,既可作如是解、也可作如彼解的艺术景观。比如俄国作家毕托夫的小说《普希金之家》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它由三个独立的文本组成:第一个部分是《出自小说的文章》,是由从基本文本中摘出的内容组成;第二部分是长篇小说本身《普希金之家》;第三部分是给小说文本所作的注释,叫《最近的回顾》[19]。该作品立足于互文策略:叙述口吻模仿普希金的《别尔金小说集》,具体叙述中许多章节又是在俄罗斯古典文学名著、名篇、名段的名称——诸如“怎么办”、“父与子”和“决斗”、“当代英雄”、“宿命论者”、“射击”、“假面舞会”——下进行,其中的“铜人”甚至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和普希金长诗《青铜骑士》的双重模拟。通过这种互文叙述策略,不仅增加了文本的容量,增多了解释的歧异,而且促使了意义的开放。再如英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约翰·法尔斯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作者一方面在小说中多次引述马克思、恩格斯、哈代等人的著作、作品,再现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另一方面,整部小说的虚构性又颠覆了这种复制的“真实”。这种互文叙述策略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使我们想到霍克斯在谈他的《滑稽模仿》时所说的那段话:“写完《滑稽模仿》之后我才知道,我所模仿的情景莫名其妙地接近加缪死亡的真实情景(对情景模仿),他对孤独的认可对我是一种最纯粹的认可(主题模仿),我把自己那篇不长的小说当成一部滑稽模仿之作,并在题目中点名也就不足为怪了(模仿的自觉性)。”[20]这样,从叙事美学上讲,互文叙述的策略,就既使文本意义向两极无限延伸,又对被模仿的文本意义进行颠覆;既是跟它模仿对象的合作,又是对模仿对象的荒谬性的揭示;既揭示了后现代主义与前期文学的连续性,又揭示了其断裂性;既弱化了作者叙述功能,又凸现了虚拟现实的描述意义,从而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艺术风景。

六、文本意义等待读者解读

以往的文学创作都强调作者在作品中的主导地位,作家创作了作品就意味着作品的完成,读者的阅读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在后现代主义作家那里,由于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所以文学文本意义的播撒和延异也就自然而然地由作者转向了读者。后现代语境下的读者已不再是单纯地以被动接收者身份参与文本意义的延展,作家创作的成果也只是完成了作品的一半,另一半是要等待读者的积极介入甚至以写作者的身份参与文本意义的创造性解读和延异去完成。“读者跟作品的关系不是理解与被理解的关系,而是读者参加创作实验的关系”[21],后现代文学使读者的建构性达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程度,甚至使读者与作者的地位相等。

本雅明最先发现这种作者/读者系统的转移,他说:“随着报纸发行量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读者变成了作者。这样作者与大众之间的区别正失去其基本特征。”[22]霍兰德也说:“从某种交际角度看,现代主义似乎强调创作感受与艺术品以及发送者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而后现代主义则强调信息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奥塞·德汉甚至说的更为明白:“到头来,评论后现代主义作品、后现代主义小说或故事的意义,便在很大程度上留给了观众与读者。”[23]罗兰·巴特更是将文本分为两种类型来确立读者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意义生成中的地位和价值。这两种文本类型,其一是“读者文本”(Readerly text),其二是“书写者文本”(Writerly text)。“读者文本”是一种“只读型”文本,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能简单地对文本接受或拒绝,而不能参与文本意义的创造;而“书写者文本”是“读写型”文本,读者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不再是文本的单纯的消费者,读者也可以参与文本的写作和意义的生成。在《S/Z》一书中,他是这样说的,“读者文本”是读者知道怎样去读,能够读懂的作品,如19世纪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是按照读者熟悉的“密码”写成的;“书写者文本”则不同,作者和读者之间没有达成“默契”,如新小说派的小说,作者写的作品,读者不知道其中的“密码”,无从理解这部作品。这样读者就要不断地探索新的“密码”,阅读也要变消极被动的接受为积极主动的创作。比如罗布·格里耶的小说《窥视者》,写一起奸杀少女雅克莲的案子。按传统小说的方式,自然是应该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栩栩如生的形象、深刻的生活哲理、复杂的心理描写等等。但这部小说不是这样,它使传统的故事和人物都走向解体,它的故事被包含着各种各样与凶杀案无关的场景、时间、细节和人物所淹没;它对男主人公马弟雅斯的作案动机、作案过程、以及犯罪证据等都语焉不详,就是他的性格特点、高低胖瘦、面部有什么特征等也难以确定,甚至究竟谁是凶手也是一个无法确认的难题。读者之于这个案子,是侦破员和审判官;读者之于这部作品,是意义的延异者和主动的创造者,“阅读文字和理解文字的工作远离这些文字的作者——远离他的心境、意图以及未曾表达的倾向——使得对本文意义的把握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种独立创造活动的特性。”[24]

注释:

[1]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P8.

[2][2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P103.153.

[3][14]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C].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P181-185.182.

[4]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P11.

[5]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P4.

[6][20][23]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M].王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P97.230. 56-59.

[7]戴维·洛奇.现代主义、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M].科尔科尔大学出版社.1981.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王岳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P284-285.

[8]兰斯·奥尔森.杂七杂八:或介绍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几点按语[J].当代小说评论:1991年夏季号.白雪公主[M].[美]唐纳德·巴塞尔姆著.周荣胜、王柏华译.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4.P200.

[9]多克特罗.拉格泰姆时代[M].常淘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1996.P83.

[10]伊哈布·哈桑:《后现代的转折》.见王潮编选《后现代主义的突破》.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P22.

[11][12]胡全生:英美后现代小说叙述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P93.93.

[13]详见曾艳兵.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J].东方论坛.2002(3):P59-68.

[15]陈世丹.论后现代主义不确定性写作原则[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2) P65~68.

[16]王岳川.后现代文化策略与审美逻辑[J].文艺研究,1991(5):P26.

[17]徐宏力.论后现代主义的无深度文化[J].辽宁大学学报.1994(4):P12.

[18]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汗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P150.

[19]外文所.后现代主义[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P220.

[21]何帆、文祥编选:现代小说题材与技巧——当代外国著名作家访问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P159.

[24]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P24.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当前我国抗战剧篡改历史的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

第一,中日矛盾现象,现在日本国内拒不承认侵华历史,并撰改历史。第二,当时的抗日力量主要是国军,虽然屡战屡败,但确实是当时的主导,可以说,没有国军,中国必亡,但,现下主政的是中共,所以现下的抗战史无论是哪一个,都必须有中共的影子,而且中共必须是主导,是正面形象,否则很容易被和谐。第三,当时的中国抗战确实比较艰苦,但,为了振奋人心,或者说为了娱乐,大都突出了中国人的抗战力量,贬低了日军的力量,这也是和现在中日两国的矛盾所照应。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部分抗战剧胡编乱造源于创作者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②受市场自发性、传媒的商业性的影响,抗战剧割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肆意篡改历史③当前我国影视剧准入门槛低,缺乏管理和正确引导,导致抗战剧戏说历史现象放任自流。
广电总局对抗战剧审批一般大开绿灯
什么

历史不容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是如何描述中国历史的?

外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国家,这些国家情况千差万别,对中国历史的描述也不尽相同。各国历史(中学历史)主要学习自己国家的历史,对于外国史介绍的都很少。

一般而言,东亚和东南亚以外的国家,对中国历史介绍不多,只是泛泛而谈,中国是一个不能不提的文明体,但是隔得太远,所以只是简单提及,但是一般甲骨文、青铜器、长城、孔子等还是有简单介绍的。比如房龙《人类的故事》这种书籍可以推荐看一下。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对于中国历史稍微详细一点,但也有限。

美国的历史教科书,多是简单介绍

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中对于中国历史介绍的比较详细一点

 俄罗斯版历史教科书
  
  满洲国原本是位于长城以北、阿穆尔河以南、蒙古沙漠以东的一个酋长国,后来通过一系列战争吞并了蒙古、中国(这上面所说的满洲国和中国完全是两码事,其实也不算是歪曲中国的历史,因为我们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满族人在17世纪的时候还不是中国人,包括很多专家)、维吾尔、吐蕃(Tibet,西藏),并通过武力使高丽、越南等国臣服纳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满洲帝国。满洲帝国曾对我国发动了野蛮的侵略战争,1689年迫使我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尼布楚条约》割占了我国远东地区大片领土,那一页还附了一张图,上面俄罗斯的东南部边界就是康熙时期清朝东北部的边界,只不过在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的这一片区域打上了斜线,TNND,这斜线的意思肯定就是说条约里割占的土地,满洲帝国在被其征服的蒙古国展开血腥的屠杀,又在俄蒙边境俄国一侧的唐努乌梁海地区进行烧杀抢掠,并把该地区据为己有,随后又从俄维边界入境对我国进行了残酷的侵略并侵占了我国巴尔喀什湖湖以东的大片领土。一百多年后,我国同满清帝国通过和平谈判,索回了这些领土。
   满洲帝国勾结西欧帝国主义国家,大肆出卖中国的利益,这令中国人十分愤怒,中国爆发了一系列革命,最后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把满洲国赶了出去。但奇怪的是,中国推翻满洲帝国的殖民统治之后,却反过来占领了满洲国的国土,连刚从满洲帝国独立出来的蒙古也不放过,北洋军阀派兵入侵蒙古国,被英勇的蒙古人击退,但是蒙古国沙漠以南的部分内蒙古却被中国占领,后来又武力占领了维吾尔、吐蕃,形成了中华帝国。在中国人推翻满洲帝国殖民统治的过程中,我国曾给予了中国人民无私的援助,我国从北面配合中国人的革命,帮他们灭了满洲的清王朝,而中国人却在我国十月革命的时候,趁机派兵进入我国远东地区,妄图霸占我国远东地区,我国人民绝对不会答应,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把侵略者赶了出去,但是黑瞎子岛、珍宝岛等岛屿却被中国所占领。1921年蒙古人民在俄国(苏联)人的帮助下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而在中国,共产党也在同一年成立,中国共产党也在俄国(苏联)人的帮助下,推翻了资本主义,于1949年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经过了多年的协商,我国决定做出适当的让步,和中国平分黑瞎子岛和珍宝岛等岛屿,不再计较历史问题。
    最后对俄中关系还有个总结和展望:俄中两国人民是朋友、是兄弟,虽然两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冲突,但总体上,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希望两国永远这么友好下去.
追问:
谢了,还有没有别的了

追答:
  日本:《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是日本高中的必修课,其中,日本山川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历史》采用率为39.6%,排名第一。该书介绍了中国唐代文化以及唐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对明清的中国发展有专节叙述,对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历史进行了评论。
  从日本采用率最高的世界历史教科书来看,它没有宣扬侵略有理论调,对日本军国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反省,对南京大屠杀也有记述,但是没有使用“侵略”二字,南京大屠杀也没有写明死亡人数。
  《日本史》也是日本高中必修课,日本山川出版社出版的《日本史》采用率为32.6%,在所有日本史教科书中排名第一。《日本史》涉及中国的内容更具体,虽然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对那场战争的否定态度,但其反省并不深刻,同样有意删除了侵略战争的字样。倒是采用率排名第二的东京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明确写明“侵略”中国的字样。

  美国:《世界历史探索》
  美国许多中学都采用一本叫《世界历史探索》的教材,供10至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课本是彩色精装书,洋洋洒洒1000页内容里只有60页是有关中国的,中国历史穿插在不同时期的世界历史发展中叙述。可以说,美国人从小就是从这本书开始认识中国的。
  这本教科书在许多重大历史问题表述上,并不十分客观,经常带有主观视角和偏颇之词。但是,该书也有许多值得中国教科书出版人和编纂者借鉴之处
  这本书还注重国家间的横向对比,通过一些表格和图形,让学生对同一时期各国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先进、落后一目了然。如书中提到中国的孔子和印度的释迦牟尼、希腊的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代的。通过这一横向对比,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到当时的世界思想家辈出,在不同文明中闪光。这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或许是不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另外,课本还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评论历史事件的同时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以唐明皇的“开元盛世”为参照,让学生思考究竟是“英雄造时世”,还是“时世造英雄”的辩证问题。
德国版本

  德国教科书里的“中国崛起”

  “造纸术来自中国。人们将麻布、树皮等煮烂了,将浆水晾干压薄,也就成了纸。早在1400年,在纽伦堡(德国中部城市)就有了第一家造纸厂。这种新的书写材料比之前使用的牛皮纸要便宜得多……”

  这是德国小学五年级历史课本中的一段文字。如果说德国的孩子从这个时候开始对中国形成印象,那么首先展现在他们面前的,该是一个神秘的文明古国。

  从小学开始认识中国 “Das Reich der Mitte”是德国书本及媒体对中国的称呼,中文的意思是位于中央的帝国。这个帝国曾经的辉煌和文明,给人类带来的深远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俄罗斯学校教材中,向本国青少年灌输关于中国的概念。

  俄罗斯学校——俄大学前教育无中、小学之分,只分为10或11个年级——使用的教材并非由国家统一标准,所以版本较多。由阿斯特列里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明史》对中国的介绍比较详细,也最有代表性。这本书是俄联邦教育部推荐教材,供10年级和11年纪学生使用。

  《世界文明史》课本中只对几个国家单独开辟章节进行介绍,在俄罗斯以外的国家中,中国所占篇幅最多。

美国历史教科书,另一面镜子

  美国历史书中的台湾、贸易、人权

  美国许多中学都采用一本题为《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的教材,供10~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课本是彩色精装书,洋洋洒洒1000页内容里有60页是有关中国的,中国历史穿插在不同时期的世界历史发展中叙述。可以说,美国人从小就是从这本书开始认识中国的。

  “中国”在印度各类教科书里出现的机率很小,跟中国有关的内容大多在历史和政治两类教科书里。但是非常有趣的是,在印度的历史课本和政治课本里,你看到的常常是两个不同的中国观。

  让我们先来看看政治教科书里的中国。 “中国坐落在喜马拉雅山以北,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中国。和印度一样,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历史上,中国总是从印度获益,印度文明让中国人了解心灵和精神领域的知识,两国也通过贸易加强了经济联系。”

 日本的教科书有很多种,并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编写人员不同,教科书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所有出版社的教科书都要经文部科学省审定。由于日本和中国有着两千多年交往的历史,无论哪种教科书中,关于中国的内容都很丰富,尤以高中课本为甚。
日本教科书,把侵华战争叫做圣战,是来解放当地人的!建设所谓的“东亚共荣圈”。
日本现在也不承认曾经侵略过中国,他的教科书上说是解放了中国。
文章标题: 借鉴历史的二次文化创作中篡改历史的现象,诸位是怎么看,难道作品好看,就可以随意面对历史篡改的现象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4366.html
文章标签:篡改  历史  现象  怎么看  就可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