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12 16:27:08 | 作者:梁山微木说历史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0次
潼关的政治内斗首先是哥舒翰发起的,他上任之后,由于身体原因把军事机要全部交给了骑兵主管王思礼和步兵主管李承光。但是,他却用省下的力气挑起了政治斗争。
当时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因为大义灭亲,提前举报过族兄安禄山会造反,所以李隆基并没有杀他,只是把他调到了京城,担任了户部尚书。
哥舒翰因为一向讨厌安思顺、安禄山兄弟,所以,他决定利用大权在握之机,除掉安思顺(知重兵在己,有所论请,天子重违)。
他让人伪造了一封安禄山写给安思顺的信,说是在潼关截获的,并上书列举了安思顺的七条大罪,要求李隆基杀了安思顺。
这时候李隆基的疑心本来就大,再加上哥舒翰手握重兵,又需要稳定军心。所以,李隆基就顺水推舟,把安思顺及其弟弟安元贞全杀了,并把他们的家人流放到了边疆。
但是接下来的历史又出现了分歧:
《旧唐书》说,这时候又有人劝说哥舒翰:“禄山阻兵,以诛杨国忠为名,公若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此汉挫七国之计也,公以为何如?”哥舒翰“心许之,未发”。
如果按《旧唐书》所说,哥舒翰这时候其实已经有了反心。
要理解这个,我们得先看一下什么是“汉挫七国之计”?
当年晁错劝说汉景帝削藩,吴楚七国就以“诛晁错,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叛乱。窦皇后的侄子窦婴、大臣袁盎、丞相陶青等人全都要求汉景帝诛杀晁错,以便早日平息叛乱。
汉景帝为了让七国失去反叛的借口,当然,最重要的是为了内部的团结(周亚夫、窦婴等军功集团的代表都和晁错不和),便下诏将晁错腰斩于市。但是,七国军队并没有因此退兵,最后还是被周亚夫给平定了。
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这里的“汉挫七国之计”有两个要点:
1、汉臣们是用和平的方式,劝说汉景帝杀了晁错,而不是兵临城下逼着汉景帝杀的晁错。
2、杀了晁错,对叛军的士气没有丝毫的影响,最大的受益者是以窦婴、周亚夫为首的军功集团。因为西汉的丞相,一般都由军功集团担任,而晁错不属于军功集团,却当上了御史大夫,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他就要担任丞相,这是军功集团绝不希望看到的。
人家汉臣是进谏,你却想着兵谏,这俩性质能一样?
杀晁错受益最大的是当时的军功集团,杀杨国忠受益最大的又是谁呢?
所以,他们所说的“汉挫七国之计”只是为哥舒翰造反找的一个借口罢了。古往今来,哪一个打着“清君侧”旗号出兵的人,是真的为了清君侧?
一个也没有啊!
哥舒翰听了这个建议竟然是“心许之”,只不过“未发”而已,这不是有了反心,还是什么?
在《新唐书》里,哥舒翰的形象则好了一点:
有人劝说哥舒翰:“禄山本以诛国忠故称兵,今若留卒三万守关,悉精锐度浐水诛君侧,此汉挫七国计也。”王思礼也来劝他这么做,但哥舒翰“犹豫未发”。至于有没有“心许之”,作者并没有提及。
在《资治通鉴》里,哥舒翰的形象就变得高大上了起来,不仅没有允许这么做,还明确地反驳了这种做法:
王思礼密说哥舒翰,让他诛杀杨国忠,但是“翰不应”。王思礼又请求派30个骑兵回去,把杨国忠劫持到潼关,然后再杀了杨国忠。哥舒翰也不同意,并说:“如此,乃翰反,非禄山也。”
这三种记载,我个人以为《旧唐书》更靠谱一些,《资治通鉴》最不靠谱。不是因为我不相信哥舒翰的人品,而是因为我不相信王思礼会那么傻,请求派30个骑兵回去劫持杨国忠。
30个骑兵咋劫持?那可是帝国的首都长安啊,别说30个骑兵,就是300个骑兵你也劫持不了宰相。退一万步讲,即便劫持成功了,这些骑兵怎么带着人质逃出长安城?
所以,这个方案必然要失败,只要王思礼的脑子没生锈,他就不会这么做。
不管大家相信哪一种说法吧,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清君侧”的密谋很快就被泄露了。
杨国忠知道以后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劝说李隆基,先招募了3000精兵,在京城日夜训练,又招募了10000新军屯兵灞上,由心腹杜乾运统率,名义上是为了抵御叛军,实际上则是防备哥舒翰。
哥舒翰听说之后,害怕杨国忠在背后捅自己一刀,就上表李隆基将灞上军队的指挥权夺了过去。
756年6月1日,哥舒翰又把杜乾运叫到了潼关,随便找了个理由杀了。
杨国忠因此极为恐惧。李隆基啥反应,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我觉得,李隆基肯定也非常恐惧。
你已经掌握军权5个月了,这段时间里,你完全可以训练出一支精兵,但你不管军务,把一切机要都交给了手下,以致于军心涣散。好在你守住了潼关,所以我可以忍。
你依仗兵权在手,诬陷安思顺谋反,捏造人家七宗罪,鉴于安定军心的需要,我也可以忍。
有人密谋“清君侧”,你态度暧昧,而且没有告发,这就是欺君之罪,放在平时,绝对要灭三族。但是你没有行动,我依然可以忍。
杨国忠为了防备你,招募了10000士兵屯驻灞上,你以为这只是杨国忠的想法吗?“清君侧”啊,我不能防备一下吗?
你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让我将灞上的军权交到你的手中,为了大局的考虑,我又忍了。
但是,你怎么可以不经过我的同意杀掉杜乾运?今天你敢杀掉杜乾运,明天你就敢杀掉杨国忠,我的担忧你怎么不考虑一下?
所以,我个人以为,从这一刻开始,李隆基就不敢再相信哥舒翰了。如果再让哥舒翰带着20万大军把守潼关,搞不好哥舒翰的野心就会越来越大,真的整出“清君侧”的悲剧。
就在这个时候,恰好有探子来报,安禄山的手下大将崔乾祐(就是他打败了封常清,夺取了洛阳城),仅带了四千老弱病残守卫在陕郡。
于是,李隆基就开始不断地派人催促哥舒翰出关作战,以收复陕郡甚至洛阳。
有人可能要问了,李隆基既然怀疑了哥舒翰的忠心,为什么不换掉他或者直接杀了他,非要让他出关作战呢?
其原因应该有三点:
1、李隆基可以杀哥舒翰,但是承担不起杀掉哥舒翰的代价。
因为李隆基已经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再除掉哥舒翰的话,肯定没有人敢再担任统帅了。或者说,即便有人敢继任,鉴于前两任的悲惨结局,第三任肯定会造反。
2、李隆基可以换了哥舒翰,但是哥舒翰肯定不会放权。
且不说“清君侧”的事情,就能要了哥舒翰的命,就是杨国忠也不会放过哥舒翰。他们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哥舒翰只要丢掉军权,后面绝对不会善终。所以,李隆基如果敢罢免他,他绝对不会放权,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兵变。
3、逼迫哥舒翰出关作战,对李隆基最有利。
事实证明,叛军还是可以战胜的。郭子仪、李光弼、颜真卿、张巡、来瑱,这些战绩远不如哥舒翰的人,都能打败叛军,按道理讲,哥舒翰应该也有这种实力。
更何况潼关有20万大军,虽说这些士兵不都是精锐,但至少有七八万精锐,例如河西、陇右的15万边防军,安西的4万多边防军,已有相当一部分赶到了潼关。
另外,颜真卿、张巡、来瑱手下的士兵哪一个是精锐?尤其是张巡,手下的人全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照样打退了叛军的进攻。
而陕郡(今三门峡)只有4000叛军,就算是4万,以哥舒翰的能力,带10万人或者15万人也够了,潼关至少得留5万兵马吧。等哥舒翰出关之后,李隆基就可以派人接管了潼关(后来李隆基派了李福德带领监牧军去了潼关)。
如果哥舒翰在前线打了胜仗,一来证明了他的忠心,二来中间隔着潼关,李隆基也会觉得安全。
如果哥舒翰打了败仗,潼关也不至于失守,留守的5万人加上灞上的1万人坚守潼关也够了,依然能保证长安的安全。更何况,当时还有一些军队,正在赶往潼关的路上。
综上所述,李隆基逼迫哥舒翰出战,我认为不能完全算是昏庸,如果我们是李隆基,估计也不会比李隆基做得好。
哥舒翰一方面看透了李隆基的心思,一方面根据战况拒绝了出关的命令,他上奏道:
“安禄山善于用兵,现在刚开始造反,怎么可能没有防备?陕郡的弱兵必然是引诱我出战,如果真的派兵攻打,势必中计。逆贼远来,利在速战。我军占据险要,利在坚守。叛贼暴虐,不得民心,过段时间军势必然衰微,爆发内乱,到时出兵,一战可擒。况且向全国各地征调的军队,还有很多没到潼关。还望等一段时间再出关作战。”
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哪里还容得哥舒翰拒绝。李隆基并没有搭理他,而是派出了更多的使者(相背相望)催促哥舒翰出战。
6月4日,也就是哥舒翰擅自杀掉杜乾运的第三天。被逼无奈的哥舒翰只好拍着胸脯痛哭了一场,率领大军向着陕郡杀了过去。
但让李隆基没有想到的是,哥舒翰竟然把20万大军几乎全部带走了。他为什么没有留下四五万人驻守潼关,以防万一,史书中也没有记载。
不过通过以上分析,我觉得可能性大概有两个:
1、哥舒翰认为多多益善,带兵越多,越有利于攻下陕郡。
2、哥舒翰害怕李隆基派人到潼关夺了他的兵权,要死大家一起死。
大家愿意相信哪个,就相信哪个吧,这里我就不做判断了。
6月7日,唐军终于在灵宝西原遇到了崔乾祐所率的叛军。
灵宝西原在秦汉之际,就是函谷关的所在地,北临黄河,南临高山,中间只有一条70里的狭长地带可以通过,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崔乾祐得知唐军出关之后,早就占据了有利地形,并在原上藏好了伏兵,只等唐军来攻。
6月8日一早,哥舒翰坐着船到黄河中间视察敌情,看到崔乾祐的士兵三三两两的散布在原上,最多只有一万人,他一下子就忘了,几天之前自己给李隆基上书时说过的话:“陕郡的弱兵必然是引诱我出战,如果真的派兵攻打,势必中计。”
立功心切的哥舒翰,立刻让王思礼带了5万精兵在前方开路,庞忠带了10万大军在后面接应,自己则带了3万人,跑到了黄河北岸的山丘上,一面击鼓助威,一面指挥对面的15万人作战。
两军交战之后,崔乾祐再次派出了老弱病残当作前锋,还没有打几下,便佯装失败跑进了峡谷之中。
唐军再次上当,跟着就冲了进去。结果刚冲到半路,山上伏兵四起,滚木、石头如同雨水一般,朝着唐军的头上砸了过去。
由于道路狭隘,士兵众多,唐军根本没有回旋余地,只能等着挨揍。
哥舒翰见状急忙组织了一批士兵推着战车,试图火速通过峡谷。但是,崔乾祐早有准备,他立刻点燃了几十辆装满干草的战车,堵在了唐军的前面。更不幸的是,这时候天公不作美,又刮起了东风。
风借火势,火助风威,整个峡谷之内顿时烟雾弥漫,唐军根本看不清叛军位于何方。情急之下,唐军赶紧集合了所有的弓弩手,向着前方的烟雾疯狂射箭。
一直到傍晚时分,浓烟才全部消散,但此时唐军的箭已经射完了。这时候他们才发现,烟雾之中根本没有一个叛军。相反,他们的身后,则出现了大批的敌军。原来就在他疯狂扫射的时候,叛军早已绕到了他们的后方。
崔乾祐一声令下,叛军两面夹击。唐军如同风箱里的老鼠,前后不能相顾,左右不能相援,只好跳进黄河向对岸游了过去,但黄河岂是一般人能游得过去。15万大军,就这样或被杀、或被淹,几乎全军覆没。
站在北岸擂鼓加油的三万唐军见状,一下子就慌了阵脚,还没有等敌军打过来,就开始向着潼关疯狂逃窜。
以前为了防备叛军,潼关的前面挖有三道又深又长的壕沟,这些士兵由于逃得匆忙,又有一大部分人掉了进去,他们的尸体很快就填满了整个壕沟。
哥舒翰见大势已去,也迅速加入了逃窜的大军,带着几百名骑兵,狼狈不堪地逃回了潼关。清点完人马,二十万大军,仅仅剩下了八千人。
第二天一大早,崔乾祐又带着叛军主力攻下了潼关。
哥舒翰又急忙跑到了关西驿,贴出榜文准备收集残兵败将,再和叛军一战。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火拔归仁的唐朝胡将,带着100多名骑兵,将哥舒翰绑了起来,向东投降了叛军。
哥舒翰被带到洛阳之后,安禄山大喜过望,以极为傲慢的态度问道:“你以前一直都看不起我,今天又当如何?”
所有人都以为哥舒翰会反抗一下,但他却立刻跪了下去答道:“臣肉眼凡胎,不认识圣人。如今天下还没有平定,李光弼、鲁炅以前都是臣的部下,陛下不要杀臣,臣可以写信招降他们。”
安禄山一听,顿时两眼放光,没想到啊,眼前这个浓眉大眼的赫赫名将,竟然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投降了。他立刻把哥舒翰任命为了司空、同平章事,并以“不忠”的罪名,杀掉了把哥舒翰绑过来投降的胡将火拔归仁。
哪知道李光弼、鲁炅等人收到招降书之后,纷纷回信大骂哥舒翰不忠不义,老而不死。安禄山听说以后,大为失望,便把哥舒翰软禁了起来。一年之后,当唐军收复洛阳的时候,哥舒翰终于被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杀,终年54岁。
纵观哥舒翰驻守潼关以后犯下的种种错误,我觉得潼关失守,李隆基有错,但哥舒翰的责任得占一半以上。
掌握兵权后,他不专心治军,却搞起了内斗,冤死了安顺思。
他本来和杨国忠的关系很好,但他却把内斗又指向了杨国忠,密谋了“诛君侧”。虽然没有行动,但他擅自杀了杜乾运,进而引起了李隆基和杨国忠的恐慌。
领军出征时,他将20万大军全部带出了潼关,没有留下预备队,这是兵家之大忌。当时他到底是怎么想的,非常值得商榷。
两军对垒时,他又轻视敌军,贸然前进,以致20万大军死伤殆尽。别说那20万大军里有很多新兵,就算全部都是精锐,按他那种打法,也得全部报销。被称之为纸上谈兵的赵括,面对战神白起都没有败得这么迅速。
潼关失守后,他又投降叛军,卑躬屈膝,跪地求饶,还主动招降旧部,毫无血性之气,更无忠义可言。
强梁者不得其死,他以内斗整人,又因内斗而死,说实话,这样的人,愧对于名将的称谓,就像李隆基愧对明君的称谓一样,并不值得我们为之扼腕叹息。
喜欢历史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公号:梁山微木说历史
每周一、三、五准时更新
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24史一点一滴的书写下来。
其它回答与文章:
梁山微木说历史:《隋唐300年》183篇:安史之乱,8个月真的能平定吗?zhuanlan.zhihu.com梁山微木说历史:《隋唐300年》182篇:暴锤史思明,郭子仪、李光弼六战六捷!zhuanlan.zhihu.com梁山微木说历史:《隋唐300年》181篇:除了书法,颜真卿还有什么厉害的地方?zhuanlan.zhihu.com梁山微木说历史:《隋唐300年》180篇:哥舒翰带病出征,郭子仪所向披靡zhuanlan.zhihu.com梁山微木说历史:《隋唐300年》179篇:高仙芝和封常清死的到底冤枉吗?zhuanlan.zhihu.com梁山微木说历史:178篇:高仙芝兵败怛罗斯,封常清崭露头角?zhuanlan.zhihu.com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