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11 09:27:13 | 作者:heartbeaty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1次
朱元璋忍受的不是胡惟庸,而是存在了数千年的相权,朱元璋不是忍受了七年,而是忍受了十三年。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更像是一场政治斗争的倾轧,而不是一场朝臣发起的叛乱行动。
这场持续时间长达十年之久的大案,胡惟庸以“谋不轨”被诛杀九族,延续到十年后的洪武二十三年,又以“通元”“通倭”的罪名,诛杀三万多人。
整个过程,朱元璋的目的非常明确,一是强化皇权,将“相权”收回,加强皇帝集权,二是清理勋贵,将为明朝开国立下赫赫功勋的骄兵悍将清理出朝堂,巩固朱氏根基。
洪武四年,时任中书左丞相的李善长因病辞官,汪广洋晋位为右丞相,胡惟庸继汪广洋为中书左丞。
洪武六年,汪广洋被贬为广东参知政事,不久胡惟庸升任中书右丞相,很久以后,朱元璋看到胡惟庸办事周到,才提升胡惟庸为左丞相,成为百官之首。
根据《明史》记载,胡惟庸被诛杀的起因是胡惟庸的儿子在大街上乘车飞驰,不幸从车上掉下来摔死了,胡惟庸就把驾车的人杀了,朱元璋知道后,非常生气,令胡惟庸为驾车的人偿命。
胡惟庸申请赔偿财物,用来安抚被他杀死泄愤的车夫,朱元璋不允许,胡惟庸很害怕,这不是摆明了朱元璋要杀他啊,胡惟庸非常害怕,就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密谋造反,秘密联络自己拉拢的文武大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洪武十二年,占城国使者来京进贡,胡惟庸等人没有禀告朱元璋,反倒被出宫的宦官知道了,向朱元璋进行了汇报。
朱元璋知道后非常生气,下旨责备中书省的大臣,时任左右丞相的胡惟庸和汪广洋将责任推给了礼部,礼部不愿意接锅,认为是中书省的责任,就这样相互扯皮,朱元璋大怒之下,将相关大臣全部下狱问罪。
没多久,朱元璋下达了处理意见,将中书右丞相汪广洋赐死,汪广洋的妾室陈氏追随汪广洋一起死了,朱元璋询问此事,得知陈氏是犯罪的陈知县被罚没入官的女儿,按明朝的制度,犯官之女只能赏赐功臣,文臣是不能得到的。
朱元璋下令彻查此事,胡惟庸及涉事六部官员都被连坐问罪,这件案子成了胡惟庸的索命事件,案发后没多久,胡惟庸党羽内部就发生了分裂,御史中丞涂节告发胡惟庸谋反,曾为御史中丞,当时被贬为中书省吏员的商暠也告发胡惟庸谋反。
朱元璋非常生气,下令大臣轮番审问胡惟庸谋反案件,结果供词牵连到了御史大夫陈宁和涂节,朱元璋原本念涂节告发之功,想赦免他,但朝臣认为涂节是参与谋划的人,只是看到胡惟庸倒台了,才告发的,不能放过,因此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陈宁和涂节等人。
关于胡惟庸谋反案,还有另外一个故事: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声称他家老宅的井里涌出了醴泉,这是祥瑞的征兆,请朱元璋到他家观赏,听胡惟庸那么说,朱元璋也来了兴趣,带着侍卫依仗从西华门出来,准备前往胡惟庸府。
这时一个叫云奇的拉住缰绳,不让朱元璋的车架往前走,但着急的没有说出话来,朱元璋觉得事情不对劲,就率众返回宫中,朱元璋登上皇宫的城墙,眺望胡惟庸的府里,发现胡惟庸家里戒备森严,墙道里都藏着士兵,于是断定胡惟庸谋反,当天下令将胡惟庸下狱处死。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被处死,并不是明初政治斗争的终点,反而是一个开始,开始了朱元璋长达十余年的政治清洗行动,胡惟庸案的清洗一直持续到洪武二十五年,到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才开始新一轮的清洗。
洪武十八年,胡惟庸案的清理开始指向李善长,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被人告发,指出其曾与胡惟庸一起谋逆,朱元璋并未处死李存义父子,可能觉得鱼还不够大。
洪武十九年,明州卫指挥林贤串通倭寇事情败露,经过严刑审讯,查出胡惟庸通倭事件。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征讨北元,抓获曾经逃往蒙古的封绩,因为李善长的影响,朱元璋并未知道此事。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得知封绩的事情,下令逮捕封绩,严格审查当时的情况,牵连出胡惟庸串通北元的事情。
此后案情牵连的人越来越多,直指朝中勋贵集团,李善长的家奴卢中谦状告李善长与胡惟庸的来往情况,陆仲亨的家奴状告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与胡惟庸合谋不轨,朱元璋以此为契机,兴大狱,有三万多人被诛杀,一直承接到蓝玉案,胡惟庸案都没有定论。
首先从“胡惟庸案”前后的事件记载来看,是前后矛盾的,显然胡惟庸擅杀车夫后,已经严重影响了朱元璋和胡惟庸的君臣关系,朱元璋要胡惟庸抵命,胡惟庸提出以财物代替赔偿车夫家人,但被朱元璋拒绝了。
但这却并未影响胡惟庸的中书左丞相之位,这是非常不合理的,朱元璋既然已经要胡惟庸偿命了,那怎么还能继续让他身处高位呢?
第二,牵扯中书省两大龙头人物的占城国入贡一事,是否真的存在中书省隐匿不报呢?这事是非常蹊跷的,因为在洪武十一年的时候,也就是胡惟庸刚刚晋位左丞相不久,朱元璋就下令六部奏事,不用关白中书省,直奏皇帝,已经在削减中书省的权力,加强皇帝的集权了。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出现占城国入贡,胡惟庸不报皇帝一事呢,在正常的行政程序中,也应该是朱元璋与中书省同时收到礼部的汇报,朱元璋削减中书省权力后,中书省应该是比朱元璋更晚得到汇报才对。
却因为此事,中书省左右丞相胡惟庸、汪广洋都受到了问责,最终处理是汪广洋被赐死,牵连出陈氏一案,胡党相互告发,做成胡惟庸谋反一案,这其中疑点重重。
另外,胡惟庸案发的汪广洋私自纳犯官之女为妾室一案,明显有小题大做的嫌疑,这顶多是一件大臣滥用职权的案子,其重大程度恐怕都比不上胡惟庸杀入一案,更加无法与胡惟庸毒杀刘基相比了,胡惟庸案却因此而越发令人极为费解。
至于后面的宦官云奇事件,更像是事后编的故事,就是为了给胡惟庸定罪罢了,胡府埋伏士兵,这人从哪里来的,古代百人以上的军队调动,都要有相关衙门的手续调令,朱元璋时期五军都督府正是鼎盛时期,中书省和六部是没有能力越过军府调兵的。
朱元璋一口咬定胡惟庸与陈宁、涂节密谋造反,却同一时间将三人全部杀死,可以说是杀人灭口、死无对证了,胡惟庸被杀前后,为胡惟庸定罪的证据并不充分,因林贤、封绩给胡惟庸定的“通倭”“通元”罪名,更是对死人的栽赃罢了,因此可以说胡惟庸专权枉法,但是说造反完全是诬陷。
如果算胡惟庸从洪武六年升任中书右丞相,到洪武十三年被杀,时间是七年,但是自从洪武四年,胡惟庸接任汪广洋成为中书左丞后,因为汪广洋碌碌无为,能力太差,胡惟庸就基本上掌握了中书省的权力了。
胡惟庸案的本质是朱元璋的皇权与中书省的相权的斗争,很多人调侃说做汉武帝的丞相很悲惨,其实做朱元璋的丞相更加悲惨,动不动就诛九族了,而且能力强了要杀你,能力差了还要杀你,反正就是要杀你全家。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能忍十来年呢,不忍不行啊,历史上那么多雄才大略的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不都要一辈子忍受相权吗!
相权自古就是伴随皇权而生的,秦始皇为了对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邦,以“三公九卿制”分割相国的权力,将其一分为三。到汉武帝时期,受制于三公多被势力庞大的外戚家族掌握,再度对丞相职权进行分割,西汉逐渐发展出尚书台这样一个机构,来行使宰相之权。
此后的一千多年,历朝历代基本遵循这一思路,以一群人来分配曾经一个人的权力,到隋唐时期逐渐演化成“三省六部制”,以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行使宰相之权,同时三品以上的优秀官员,被授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平章事等职权,位同宰相,也就是把丞相一人的权力,分割为一群宰相。
这种相权的不断分割,到宋朝因为文官地位的空前提升,逐渐减弱了,宰相的职权被大幅度回收到了中书省,元朝参战中央朝廷的中书省配置,在宋朝路的基础上,于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也就是我们现在省的前身,朱元璋曾担任江南行中书省丞相,自然知道中书省权势的强大。
朱元璋建立明朝一开始,就有削弱中书省的想法,从授予徐达中书省丞相之职就能看出来,徐达常年在位征战,不过的挂名罢了,无丞相之实,自然无丞相之权。
李善长担任中书省丞相时,谨慎小心,还没有老糊涂,又是开国文臣的首功之臣,善于辞令,没什么把柄可以处理他,继任的汪广洋,更是一个废物,不善于理政,就爱喝酒,这样的人无大功无大错,更是不好处理。
终于胡惟庸走进了朱元璋的视野,这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好鹰犬啊,胡惟庸与朱元璋一样,权力欲望很强,在中书省多年,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残害浙东文官势力,惹得天怒人怨的。
朱元璋就是要利用胡惟庸,一方面打击浙东文官势力,树立自己的权威,同时让清流势力厌恶中书省。另一方面放纵淮西勋贵集团违法乱纪,欲使其灭亡,必使其疯狂,以李善长为首领,以胡惟庸为党徒的淮西党开始放松警惕,漏出马脚的时候,正是朱元璋收网的时候,这样的计划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强制削除相权,必然招致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可以看出,朱元璋在与相权斗争时,并没有采取前人的分割相权的做法,而是用一种非常残酷和血腥的手段,在这场斗争中,被淮西党祸害的百姓和浙西党刘基等人,不过是朱元璋的棋子罢了,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中书省,将相权收回,与皇权合二为一,皇权自此空前强大!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