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08 21:26:33 | 作者:混乱博物馆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有谁不喜欢大米白面呢?当我们自嘲「干饭人」时,可曾想过如果穿越到一万年前,会不会只能摘野果追野兽了?不过还好,中国作为世界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粮食作物进行了驯化。但是,具体到当时我们会吃「五谷」中的哪些,南北方有没有差异,可能很多人就答不出了。本期节目我们通过「植物考古学」,带你探究这个既远又近的话题。
知乎视频www.zhihu.com农业,现如今被幽默地说成中国人的种族天赋。但是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农业刚开始出现萌芽,人类逐渐开始对动植物进行驯化,此时中国的古人类,也有这种天赋吗?他们能吃上大米白面吗?也会有南北方的食谱选择差异吗?
要解答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的便是,在没有照相录像,没有文字记载,甚至在传说时代之前的这个时间点,究竟有什么是可以相信的证据?
可以想到的是,考古发现的古代植物遗存就是很好的证据。比如,能用肉眼观察到的草籽、果核、谷粒等遗骸;如果是孢子花粉、植物硅体化石、淀粉粒这样的植物微小遗存,还需要借助高倍显微镜来观察。
在考古遗址中保存下来的植物遗存,大多来自可食用的植物。它们在加工或蒸煮过程中掉入火中,变成了不易腐朽的炭化物质并被埋藏。炭化物质在干燥的情况下一般比普通的土壤颗粒轻,比重略小于水,因此可以用「浮选法」提取,比如使用水波浮选仪、摇筛式浮选器等,或者采用传统的水桶浮选法,也就是:
将干燥土样少量均匀撒入水桶中,用木棍轻轻搅动,轻的物质上浮,再将表面液体和浮出的炭化物质通过分样筛子倒入第二只桶中,浮选出来的物质就可以被筛子收集起来,便于进一步做植物遗骸种属判定和植物微小遗存研究。
但只使用浮选法得出的结论难免片面,所以要对这些遗存证据再进行科技分析,其中「植物硅酸体」和「食性分析」是两种重要的方法。
「植物硅酸体」是指,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硅,在体内会形成难溶的硅酸形态,就像植物体内的「结石」。不同植物的植硅体形态不同,因此考古学家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遗存植物,再与现代植物的植硅体做对比研究,就可以判别植物种属。
而「食性分析」就是研究人类和同时期的动物吃什么,可以直观地推测他们的生活环境,判断人类是否完成了对某种动植物的驯化。
最常用的就是利用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动物和人类的牙齿做牙结石分析,或利用人骨中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能够很好地反映不同时空框架下先民生前的摄食习惯和食物类型,科学分析各类食物的比重变化。
讲完这些,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一万年前的人究竟在吃什么?通过浮选法,考古学家在距今约一万年的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北京东胡林等多个遗址都找到了「黍」和「粟」的籽粒。「黍」去皮后称为「黄米」,如今在北方磨成面后可以炸油糕;「粟」比「黍」略小,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小米」的前身。
而在山西吉县柿子滩遗址的石磨盘上,也发现过残留粟黍类植物的淀粉粒,说明当时北方人类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加工食物。
另外,把浮选法的分析结果与早期野生植物进行对比发现,北京和河北遗址的粟类植物已具有某些早期驯化特征,比如形态变大,基因序列改变等。而在太行山北部和燕山南麓地区在距今12000-9000年前的时段里,还较集中的发现了可以用于采集、加工和生产粟类植物的系列工具。可以推测出这里应该是北方粟类植物的原始驯化地。
看来距今一万年前,北方人已经可以吃到人工栽培加工的粟和黍了。
但是这些显然不是当代北方人最常吃的主食。然而遗憾的是,一万年前的古人还不能品尝到小麦制品。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迟在距今4000年前,小麦才从西亚传入中国。
另外,由于粟和黍都是整粒直接蒸煮食用,所以推测当时小麦的食用方法也如此。但是这样做法口感很差,让它受欢迎的程度远不如粟稻。小麦做成的饭曾被称作「野人农夫之食」,古人也经常用「麦饭」来形容生活的艰苦朴素。
最晚在西汉,才出现小麦做的面食,而直到唐初,中国北方地区仍旧「麦不如粟」。唐宋以来,随着耕作技术的提高和政策的推动,小麦的地位才逐步稳固,取代粟和黍,形成了现今「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
「北麦」说完,再讲讲「南稻」。距今一万年前的南方人能否吃到米饭呢?
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中,人们发现了野生稻谷粒,江西吊桶环遗址土壤中发现了水稻颖壳植硅石,但是这些证据还缺乏普遍性,只能说明当时可能已经开始利用水稻。
但是在浙江上山遗址中,考古学家先后采集并浮选了450余份土样,发现了二十多粒炭化稻遗存,并且在陶胚中发现普遍掺和稻谷的颖壳,证明了稻谷有一定的产量;并且,根据颖壳的完整形态,推测在栽培收获后,先民已经具备了干燥、贮藏等加工处理方法。
比北方人幸运,当时的南方人已经能吃到稻米了。北方最早发现的稻作遗存要到距今八千到九千年的河南贾湖遗址。
整体来看,距今一万年前后,生活在南方和北方的古代先民同时开始了耕作行为,南方耕作和食用稻米,北方耕作和食用粟和黍。无论结论和你点进视频时的想法是否一致,这个寻找粮食的故事还有着其他意义:考古不是找到那些「看起来能卖一大笔钱」的文物才有价值。至少,盗墓者显然无法告知人们,祖先们为了吃的更好,究竟如何想尽办法驯化动植物,也无法解答,我们的农业天赋究竟从何而来。
参考文献:
[1]赵志军.中国农业起源概述[J].遗产与保护研究,2021,4(01):1-7.
[2]赵志军.小麦传入中国的研究——植物考古资料[J].南方文物,2021(03):44-52.
[3]李国强.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粟类植物的驯化起源研究[J].南方文物,2021(01):93-108.
[4]赵志军.中国古代农业的形成过程——浮选出土植物遗存证据[J].第四纪研究,2021,34(01):73-84.
[5]宋艳花,石金鸣,刘莉.从柿子滩遗址S9地点石磨盘的功能看华北粟作农业的起源[J].中国农史,2021,32(03):3-8+101.
[6]傅稻镰,秦岭,胡雅琴.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中的植物考古学[J].南方文物,2009(03):38-45.
[7]吕烈丹.考古遗址出土野生和栽培稻的鉴定问题[J].南方文物,2009(03):72-74+71.
[8]郑云飞,蒋乐平.上山遗址出土的古稻遗存及其意义[J].考古,2007(09):19-25+99+2.
[9]曾雄生.从“麦饭”到“馒头”——小麦在中国[J].生命世界,2007(09):8-13.
[10]靳桂云.中国早期小麦的考古发现与研究[J].农业考古,2007(04):11-20.
[11]赵志军.植物考古学及其新进展[J].考古,2005(07):42-49+2.
[12]赵志军.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02):82-91.
[13]黄其煦.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中的作物——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探索[J].农业考古,1982(02):55-61.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知识,请在微信公众号、B站、微博等平台搜索「混乱博物馆」,关注我们。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