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胡焕庸线是中国独有的吗

时间: 2021-07-04 06:58:20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8次

胡焕庸线是中国独有的吗

胡焕庸线指的是什么

胡焕庸线是适宜人类生存地区的界线,其两侧还是农牧交错带和众多江河的水源地,是玉米种植带的西北边界.同时,中国的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是游牧民族的天下.中科院国情小组根据2000年资料统计分析,胡焕庸线东南侧以占全国43.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压倒性地显示出高密度的经济、社会功能.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广人稀,受生态胁迫,其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较弱,总体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体功能.
这条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
1987年,胡焕庸根据中国内地198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得出:“中国东半部面积占目前全国的42.9%,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57.1%……在这条分界线以东的地区,居住着全国人口的94.4%;而西半部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5.6%.

胡焕庸线是一条人口分界线还是一条地理分界线

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胡焕庸线(Hu Line,或Heihe-Tengchong Line,或Aihui-Tengchong Line),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线”。

扩展资料:

胡焕庸线线从黑龙江省爱辉(1983年改称黑河市,今黑河市爱辉区)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首先,它是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从黑龙江爱辉到云南腾冲作一直线,就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此线为界,约有94%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43%的东南部地区,约6%的人口居住在约占全国土地面积57%的西北部地区。

其次,它是一条自然地理的分界线。它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两边地理、气候迥异,所以它不仅是我国人口民族地理分界线,也是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

再次,它是历史地理分界线。从历史上看,这条线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还是中国历史地理分界线。从这条线的周边,可以清晰寻找中国的疆域、今天我们称之为中华文明的影响是如何从中原地带,一点点拓展到西部与北部的踪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胡焕庸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黑河—腾冲线

一般人不知道的胡焕庸线,竟然是这么多事物的分界线,真是开眼了

胡焕庸(1901——1998)是我国近现代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的祭奠人之一。1993年,胡焕庸绘制了我国第一幅按省统计的人口密度图,提出了著名的黑龙江省瑷珲县(今黑河市)——云南省腾冲线人口地理界线,总结出中国人口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分布格局。时至今日,胡焕庸提出的这条人口地理分界线及其所揭示的中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胡焕庸线(Hu Line,或Heihe-Tengchong Line,或Aihui-Tengchong Line),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
人口分界线,

胡焕庸线的研究历史

1921年就读于东南大学的胡焕庸,师从竺可桢。中国近代地理教育正发端于此——由竺可桢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在当时的学界领袖竺可桢的引领下,中国地理学界人才辈出。 1926年,胡焕庸赴法国进修。受法国学派的影响,归国后的胡焕庸致力于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也导致他将人口地理和农业地理作为自己最主要的科研方向。同为竺可桢倾力培养的学生,胡焕庸发布了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分布图,另一学生张其昀则于1923年编辑出版了高中教材《本国地理》,与林语堂编的开明英语教材和戴运轨编的物理教材并称为“中国三大中学教材”。师同源,却又另辟蹊径,他们二人正是当时地理学高度的缩影。
1935年,胡焕庸提出黑河(爱辉)—腾冲线即胡焕庸线,首次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规律。即自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约为45°),线东南半壁36%的土地供养了全国96%的人口;西北半壁64%的土地仅供养4%的人口。二者平均人口密度比为42.6∶1。
1987年,胡焕庸根据中国内地1982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得出:“中国东半部面积占目前全国的42.9%,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57.1%……在这条分界线以东的地区,居住着全国人口的94.4%;而西半部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5.6%。
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发现,“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比例,与70年前相差不到2%,但是,线之东南生存的人已经远不是当年的四亿三千万,而是十二亿两千万。虽然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真正适合人们生存的空间,却只是这300多万平方公里。

历史上的“胡焕庸线”难道是真的天命难违吗?

中国最早对人口进行详细统计的文献是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它详细记载了西汉末期全国各个郡国之间人口数量与分布的状况,后来历代的正史地理志与地方志都有对全国与各区域人口数量的统计。

一、什么是中国人口分布线

1935年,胡焕庸先生在《地理学报》中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人口之分布》的论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第一次明确指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胡焕庸先生根据当时民国政府创制的1933年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提出了著名的

黑龙江爱辉一云南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他指出:“自黑龙江之爱辉(今天黑龙江黑河市瑷珲区),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4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之36%;西北部之面积,计7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之64% ;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4. 4亿,约占总人口之96%;西北部之人口,仅18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4%。”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胡焕庸先生,就将这条线命名为“胡焕庸分界线”。


到了1987年,胡焕庸先生又以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撰写了论文《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地区分布》。


他去除了二战后外蒙独立等导致我国版图变动的因素,得出了“东半部面积占目前全国的42.9%,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57.1%,在这条分界线以东的地区,居住着全国人口的94.4%,而西半部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5.6%。”

通过分析

1932年与1982年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这40年时间里中国人口只有1.6个百分点的变化。虽然后来我国又进行了几次人口普查,但是人口数量与分布规律都只是在这条线之间有小幅度波动,

中国基本的人口分布格局基本没变。


其实,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经历数次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才最终形成了今天中国人口的分布格局。

二、元代之前:南北格局的中国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呈现的是东、西格局可不是“自古以来”就形成的,元代以前,中国人口分布呈现的是南、北格局。

先秦至西晋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导致黄河地区的文明演进相较于南方更加具有连续性,所以在永嘉南渡之前的一段时间内,黄河中下游始终是我国主要的人口集中地。也就是说,人口主要分布在北方。


▲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一直都是中国人口主要的分布区域

根据《汉书·地理志》的统计,西汉末年全国的总人口在5600万左右,其中秦岭至淮河一线以北的人口将近4300多万,而秦岭淮河以南的人口不过1300万,人口分布南北之比大致为1:3。

东汉时期,虽然战乱不断,北方人口有所减少,但是当时全国人口分布的南北格局没有改变,北方人口仍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

为此,葛剑雄先生在《中国人口史》提出两汉时人口分布的分界线大致是燕山一太行山一淮河。

南方人口真正爆发性的增长要等到西晋末年,刚刚统一不久的西晋,就遭遇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的惨剧。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晋国的王室只得带领自己的子民逃离以洛阳-长安为核心的黄河流域,大举迁移到长江流域的南方地区。而在此后的300年时间里,大量的北方人从黄河流域迁移到长江流域。

大量的北方人迁往南方,第一次改变了中国的人口分布格局。同时,移民将先进的技术带到了南方,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


到了唐代初期,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人口数已经平分秋色。后来,唐的安史之乱与宋的靖康之难,又迫使大量的北方人往南方迁移。据统计,南宋时期,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北方人口则下降到了30%。

北方在人口减少的同时,经济也随之衰退,其政治与经济中心——长安、洛阳、汴梁(开封)、大名(邯郸)等逐渐沦为十八线城市。与此相反,南方的临安(杭州)、广州、泉州、成都等,相继崛起,名噪一时。

三、中国人口分布格局的形成

元代以后,随着我国人口总数量的增加与南方迁移人口的增多,导致南方可以开垦的土地逐渐减少,到了康乾盛世时中国人口的峰值已经突破4.5亿之多,曾经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也因为人地矛盾不断尖锐而不复存在。

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以及移民边疆的屯田政策,让大量南方的人口开始向西南地区的云贵川迁移,此时由东向西的横向人口迁移格局也改变了元代之前中国南北纵向迁移的人口格局,历史上著名的“江西填湖广”与“湖广填四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从人口占比来看,虽然北方人口依然不及南方人口,但是北方的人口总数量也在明清时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人满为患逐渐呈现出来。此时北方人口没有像元代之前选择迁往南方,而是选择迁往更北的内蒙与东北地区。

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北方地区爆发了两次大型的移民运动,一个是“闯关东”;一个就是“走西口”。很多人迁往东北与内蒙古寻求新的谋生之地,并定居下来进行开发。迁往东北的人口,主要来自黄河中下游山东、河北等省,而迁往内蒙古的则多为陕西与山西的人。


就以迁入东北“闯关东”为例,据清官方文献统计,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全面开禁后,到宣统三年(1911年)这段时间里,东北人口从之前的570万猛增到1850万之多。

此后,东北地区就一直是接纳北方人口的主要基地,直到九一八事变之前,整个东北人口高达近3000万。此时东北人口也自然成为了近代中国人口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这也填充了爱辉一腾冲线东北端的人口稀疏区。

元明清时期,中国人口以南方与北方为基点,逐渐向西南、东北与西北地区进行迁移,这样的迁移也为今天中国人口分布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其实,元代以后中国人口分布方向改变除了人口增长,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整体国内疆域的拓展。元代时将整个云南地区纳入中国的版图,清代之后,又先将东北(明对东北的实际统治时间较短)、蒙地与新疆纳入中国的版图范围,地域空间扩大,也促使中国移民有了新的开拓地。

四、中国人口分布线的地理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以南方与北方为基点,向西南、东北与西北地区进行迁移,为今天中国人口分布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而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移民格局又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量北方人开始向东北、内蒙、西北等地区的迁移。

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东南沿海的全面开发,中国人向西与向东北迁移的人口趋势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人口涌入南方。

尤其是1992年以后中国市场经济的正式确立,促使中国人口向南移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这主要是源于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西北与东北地区的经济低速增长所导致的。但就整体而言,虽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新的发展模式,但是以爱辉-腾冲一线的人口分布大的格局依然没有大的变化。

从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口的大迁移与当地人地关系矛盾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地区平均温度下降1度,人口就会向南迁移200-300千米。

因为气候的下降,会直接导致北方气候寒冷干燥,降水减少,土壤沙化加剧,沙漠南进速度加快。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口必然会选择向南或向西迁移。

其实爱辉至腾冲线不但是中国人口的分布,同时你会发现在这条线的背后还存在着深层的自然原因。爱辉至腾冲线,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条重要的转折地带,它就好比地理界经常会提到的秦淮南北分界线、农牧分界线一样,也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爱辉至腾冲线东部多为沃野千里的农田经济

在这条线的西部,自然环境恶劣也较东部恶劣了许多,青藏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等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全部都在这条线西侧,而西部的区域也多为游牧区,土地承载力就低了很多。所以从自然地理等深层因素来看,爱辉至腾冲线东西两侧差异十分的明显。


总的来说,在中国人口迁移的过程当中,从元代之前南北分布格局,到了今天东西的人口分布格局,人口的变化与迁移也同时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好坏、疆土空间范围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各种人文与自然因素的驱使下,最终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爱辉-腾冲的人口分布线。

到了1987年,胡焕庸先生又以1982年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撰写了论文《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地区分布》。

他去除了二战后外蒙独立等导致我国版图变动的因素,得出了 “东半部面积占目前全国的42.9%,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57.1%,在这条分界线以东的地区,居住着全国人口的94.4%,而西半部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5.6%。”

通过分析 1932年与1982年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这40年时间里中国人口只有1.6个百分点的变化。虽然后来我国又进行了几次人口普查,但是人口数量与分布规律都只是在这条线之间有小幅度波动, 中国基本的人口分布格局基本没变

是的,确实是天命难违。人口的变化和迁移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的质量、地域空间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各种人文和自然因素的驱动下,我们今天看到的“胡焕庸线”才终于形成了。
胡焕庸线西侧主要是高原和戈壁地形,这使得西侧地广人稀,不利于开发,这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气候造成的,假以时日,地球环境改变,吸引人口西移,胡焕庸线西侧也有可能成为东部发达地区。
不是的,只是事件发展的方向有预料的可能。所谓天命只可能是事件这一发展方向概率大一些而已。

胡焕庸线的各方观点

提出胡焕庸线 中国人口地理学创始人——胡焕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张新时、牛文元等学者提出中国存在一个自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生态环境过渡带(或称脆弱带),在过渡带上表现出独特的生态脆弱性。1995年,王铮、张丕远等学者陆续撰文论证了生态环境脆弱带基本沿胡焕庸线分布的情况。
因此胡焕庸线不仅是人口界线,同时为一条中国生态环境界线,即在胡焕庸线附近,滑坡、泥石流等地貌灾害分布集中;中段是包含黄土高原在内的重点产沙区,黄河的泥沙多源于此。这种脆弱性还表现为,中国的自然灾害活动及发生的空间布局也沿着胡焕庸线分异,并以此为界限呈过渡性,即由西北的无涝区向东南的洪涝区过渡。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发现自元代以来,洪涝、旱灾等级的分布,在胡焕庸线东侧具有平行于胡焕庸线的特征,而在此前的唐、宋温暖期,这种分布主要具有经度地带性。
《科学时报》首席评论员王中宇认为,从全国的角度观察,胡焕庸线占据中部主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神山”(基于西南少数民族普遍存在的“神山”信仰)。但这个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是东部的生态屏障,承担着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控制风沙东移、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洪涝的功能。这些功能对于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5·12”汶川大地震后,对于地震带分布与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使这条分界线再次受到关注。因为,类似胡焕庸线附近的地理区域往往也是地震频发的地带。1990年代初,王铮等学者在研究自然灾害分布特别是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时,发现胡焕庸线以东地区的强震活动震中连线具有近于平行于胡焕庸线的特征,这提示胡焕庸线的形成似乎有地球物理背景,但有待证实。

文章标题: 胡焕庸线是中国独有的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2875.html
文章标签:中国  胡焕庸线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