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7-02 16:58:2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明朝是汉人统治下的最后一个王朝。清军铁骑入关,中原百姓迎来了一场彻头彻底的改朝换代,满清近300年,虽说它曾经也给中国带来过繁荣强大,但是在晚清末年,这个曾经自信、树立于民族之林的国家,逐渐变得愚昧、懦弱,甚至成为了令人任意践踏、嘲笑的东亚病夫。而且至今关于明朝和清朝谁的疆域更大的问题,至今都争论不休。
明长城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如果当时没有满清入关,继续着明朝的统治,那么现在的中国仅有300多万平方米,事实真的是否如此呢?其实这个观点有些荒谬,国家的疆域领土形成,并不是按照法理继承的,更何况每隔几百年就有一个新的王朝诞生,掌握在他们手中的江山,并不是从上一任手中继承而来,而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打下的。就如清朝末年,如果他们没有割地赔款,又何来现在的领土版权之争。抛开这种荒谬的说法,去看看明朝真正的版图到底有多大。
明朝版图
上文所提到的,明朝疆域仅有30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单独论明朝所管辖的直辖地,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如果翻阅明代史籍,会发现明代的真正版图,远远超过了前几个朝代的疆土,甚至也超过了现代的中国国土面积,甚至是历史长河中前所未有的大。尤其是朱元璋在位时期,明朝的在这一时期版图达到了最大。
朱元璋
这个时期的明朝疆域,到底有多大呢?《明史志》中曾有记载“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南北一万零九百四十里。”光是这样的一串具体数字入目,都能够感受到明朝初期的领土面积广大。除此之外,其实唐朝和明朝的的疆域做一个比较,更能感受到明朝的版图之大。
明朝版图
因为在唐朝年间,今日的辽东、云南、贵州等地,甚至还有青海、甘肃一带,都不算大唐的直接下管辖地,在这里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就连岭南、江南一带,都是当时的苦寒、贫穷之地。
而到了明朝,这些地方逐步具备了人们可以开垦、定居的条件,华夏人口开始向周边扩散。尤其是明朝初年,国家武力强势,多次带兵北伐,向北可以控制的区域大量延伸,甚至在蒙古等地设立了卫所,对于这些地区的控制权,早已经超过了明长城所在的范围。
明朝版图
除此之外,日本、越南等国,都曾向明朝廷俯首称臣,所以明朝最鼎盛的疆域,其实要远胜于清朝。因为在朱元璋时期,明朝的面积已经有900多万平方公里,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最大面积已经达到了997万平方公里,直辖统治区也有400多万,这其中包括当时的南京、北京,中国的13个省,还有长城以北的部分地区。
最值得一提的时,明朝时期对于很多蛮荒之地的控制与改革空前加强,极度的扩大了中国的边疆领土。明朝各个时期的版图都有所变化,如若光论鼎盛时期,版图面积之大,并不输于清朝疆域。
明 代疆域囊括汉地 ,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 ,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戈壁沙漠一带,后撤至明长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代极盛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清朝。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是:北起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即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南海岛礁),西南达西藏的达旺地区、云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区等18世纪的清朝以及部分朝贡国缅甸北部,西尽咸海与葱岭地区,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亚巴尔喀什湖,东北抵外兴安岭,包括库页岛,东南包括台湾、澎湖群岛。极盛时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千米。
而明朝引用台湾李傲的看法,认为明朝(至少是明朝末期)的疆域只有350万平方公里。极盛时在永乐帝总面积达1200万平方千米。。
秦初疆域集夏商周三代以及春秋战国开拓之大成。公元前213年,即秦统一后的第六年,蒙恬发兵30万略取今河套,并连接秦、赵、燕三国长城。次年,50万秦军南越五岭,统一了今广东、广西两省。至秦崩以前,秦朝疆域东北至今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西北部,北达蒙古高原,西达甘肃东部、四川、云南一带,南至大海,奠定了华夏最基础的版图。
汉初疆域不如秦初,至武帝继位后开始布局。北方,汉军击败匈奴,重新控制河套;西北,河西走廊第一次被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南部,汉军平闽越、南越、登海南岛;西南,汉疆已达高黎贡山一带;东北,设置乐浪四郡,疆界至今韩国首尔以北。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其西疆到达今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以及费尔干纳盆地(今乌兹别克斯坦)。东汉时,疆域略有缩减。西晋时,西疆缩至敦煌一带,其他未有太大变化。
永嘉之乱至隋朝建国以前,当时的中国正陷入群雄割据时代。此一时期,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入主中原,并建立了政权。截至北魏分裂,华夏疆域大体博波动在秦时疆域。
隋初,突厥分裂东西两部,文帝趁机开拓北疆,重新取得河套。608年,隋炀帝击溃吐谷浑,将疆域再次推进至西域,囊括了今新疆东部和青海省大部。西南,隋疆推进至今贵州安顺东部。南部,隋朝重新控制海南岛。北部,契丹、奚等少数民族逐渐做大,隋朝开凿大运河对其进行军事威慑。简而言之,隋朝版图少于汉时,仅能等之西晋,虽再次控制河套以及蒙古高原东南部,但辽东、西域西部和云贵高原大部已失去。
唐朝集数百年民族融合之大成,武力臻之极盛。至唐高宗李治时期,不仅再次囊括除云贵西南部之外的秦汉旧疆,其东北亦推进至今库页岛并囊括朝鲜半岛大部;北方,其疆域推进至贝加尔湖以及叶尼塞河;西方,其疆域已推进至中亚河中地区并直达今阿富汗地区。其后唐朝陷入内乱,至唐玄宗时再次中兴,但疆域已然萎缩至汉时(白线)。安史之乱,吐蕃截断西域,其兵锋频繁波及关中长安。此后直到元朝,中原王朝再未有效控制西域。
北宋时期,其疆域大约相当于秦崩之前,但却失去了北部幽云十六州。此后,西夏崛起,北宋疆域再次萎缩。金朝崛起灭辽,北宋亦被金人攻灭。不久,赵构建立南宋,仅能凭借淮水以及秦岭一线与金朝僵持(图中白线),直至灭亡。
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不仅囊括了蒙古诸部、西辽、金朝、南宋、吐蕃、大理等割据势力,其北疆也越过贝加尔湖直达北冰洋。
明朝建立后,疆域远不如元朝,仅能控制原南宋、大理、西夏和金朝的大部分土地,对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以及青藏高原的吐蕃诸部只能采取羁縻的控制方式。同时,今新疆西部也被察合台汗国的后裔把持,明朝边防仅至嘉峪关。嘉峪关之外的哈密、吐鲁番等国先受明朝羁縻,后旋被放弃。北部,阴山河套也被蒙古占领,其疆域退至陕北高原。其后,基本龟缩在东起山海关,西迄嘉峪关之长城防线以内。
清朝入关后经过115年的开拓,其疆域至乾隆时始告定型,大体包括狩猎为主的原女真区,以畜牧为主的蒙古区和以农耕为主的明朝区。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1712年,清朝和朝鲜立碑长白山天池,1727年《布连斯奇条约》签订。此外,清朝有效控制了今云南、新疆、西藏和台湾地区,并与尼泊尔、不丹、锡金完成划界。于是,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南达南沙群岛均为清朝版图。
千百年来,华夏大地上也出现了诸多的王朝,王朝更迭是常事,不同的王朝,版图与制度也会有一些差距,随着疆域的不同,行政区的分化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从早期的郡县,到后面的州府,很多地方都经历了行政区不断变迁的情况。
那么在明清时期,当时的行政区分化已经与近现代非常相似,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它的建立对于确立中国疆域有着极大的作用,明朝的很多规划,也让人有些不太明白。
比如明朝时期的州与府,到底有什么区别,谁隶属于谁呢?
朱元璋建国之后,大体沿袭元朝的行省制度,不过他做出了一些改变,在行省里面设置了承宣布政使司,这是一省的最高官方机构,而底下则是两种制度同时存在,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都在明朝的地方使用,看起来这是有些矛盾的事情,多出来一个府,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那么府与州到底是个什么关系?
明朝会根据都市的情况,分出一些散州与直隶州。府是明朝省以下的二级单位,因此州实际上是隶属于府的,可有些州是一省直辖的,这就是直隶州,这种是直接隶属于省的,并不归府管辖,自然就不存在隶属的关系了。州往下会管辖县,而府对于县是没有直接管理的,根据《明史·地理志》记载:
终明一朝有府140,州193,县1138。
明朝的疆域虽然很难与元朝相比,可是他们要管理的土地也是非常大的,历来行政区的划分就是一个麻烦事。
朝廷划分行政区就是为了能有效管理地方,那么一旦层级设置太多,管理的效率就会变低,像南北朝的时候,地方的行政区混乱不堪,州县随意设立,对中央与地方的行政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可要是层级太少了,对于国家来说影响也是比较大,全国这么多地方,每年会有这么多的事情出现,要层级太少,中央承担的事情就更多,那样中央的任务量就太大了,很难应对全国发生的这些事情。
因此各个朝代一直不断改变着行政区的划分,始终没有一个太好的解决方法,元朝建立之后,它所推行的行省制度,这对中国的行政区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沿用它的行省制度,行省让地方的管理变得更加有效,可地方的权力又不能太大,因此明朝才会采用三司制度,一省设置三司,分管一省的事情,这样就避免有人做大。
不过后来,明朝又出现了巡抚,这就负责管理一省的事情,可底下的州府的划分还是没有改变。影响州府最大的因素就是直辖,在朱元璋称帝之后,他的南京自然就成为国都,为了体现南京的特殊性,他就将南京周边一大片地区单独划出来,专门归南京直辖。后来明朝迁都之后,北京也同样得到了这样的待遇,南北二京,也就成为了应天府和顺天府,这是明朝最为特殊的两个府,与其他的行政区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除了京城区域直辖以外,明朝还安排了不少的直隶州,这些州也相当于是现在的省直辖市,很多省都有安排这样的直隶州,这是为了方便当地州的管理。通常能成为直隶州的地方,往往都是一些非常特殊的城市,要不就是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或者是有着一定的经济意义。直隶州都是省内非常重要的地方,因此这就需要由省直接管理,通常直隶州的人口也是非常多的,同样是赋税的要地。
在明朝设置这么多直隶州,因此州与府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比较特殊了,不是直隶州的才会归到府管辖。明朝这么安排,也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州府下辖的县是比较多的,这就容易造成地方行政混乱,比如直隶州的特点就发挥不出来,直隶州下属有一些专门的县,而散州同样会下辖一些县,那直隶州与散州的区别就不是非常大了。
在清朝建立之后,对于这个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改变,散州不再下辖县,而散州的长官品阶也会比直隶州的长官要低一些,这就凸显了两者的差距。直隶州属于二级行政区,散州要低一档,两者与府关系就比较明显了。
其实古代的州与府之间关系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很多地方不见得具备这样的资质,可全看皇帝是否高兴了。比如在明朝,朱元璋就把凤阳老家建设成为都城,他甚至一度打算要到凤阳建都,只是凤阳的整体城建确实要差了些,地缘的环境也不是非常好,不具备建都的能力,朱元璋也只得作罢。不过他还是把凤阳变成府,直接属于中书省,凤阳的地位就比一般的州府要高很多了。
而古代也有很多皇帝去过的地方,往往都会改为府,古代经常会出现皇帝随意变更行政区的事情,比如今天把哪变成了州,明天把哪变成了府,这些都是看皇帝自己的喜好了。
一般来说,州与府是平级的关系,不过在地位上,府肯定是要稍稍高一些的,州是比较基本的地方行政单位,府就不是常见的了。
当然,在明朝顺天府与应天府的地位要高于其他的州府,作为明朝的政治核心地区,这两个地方的长官是正三品,这就已经是中央的高官了。为了维护京城,保证京城的供给问题,是必须要在京城的周边设置一些缓冲的区域。
因此围绕着应天府与顺天府,就诞生了北直隶与南直隶。在清朝我们也经常听到直隶总督,直隶是属于一个省的建制,底下也与诸多的州府,不过它内部是有国家的都城,因此管理起来就与其他的行省不太一样,像应天,顺天府的官员,也是一个比较悲催的职务,他们虽然品阶挺高,听起来是很不错的,可实际上两京里面有多少大人物这些人是不敢得罪的,各路神仙都挤在他下辖的地方,那当然就不好管了,因此他们日常只是负责一些基本的民事,不敢去做更多的事情。
在划分的时候,南直隶等地也有一些不太合理的地方,比如南直隶占据淮北、淮南、江南三个地区,不少原本应该属于一些行省的地方,就被划到其他的地方里面。而像河南这样的,自古就认为是黄河以南的地区,没想到在划分的时候,居然黄河以北的地方也有一些被划到了这里。有的时候,行政区的划分确实容易出现一些失误,这就会给当地的行省管理,带来一些麻烦。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总得来说,明朝的行政区制度还是比较成功的,既保证了地方行政,又限制了地方的权力,明朝很少会发生地方作乱的事情,在朝廷稳定的时候,地方很难威胁到国家。
唐朝时期,地方的权力非常大,这就让唐朝后期渐渐形成了割据的态势,宋明经过对于行政区以及当地的官制不断改变,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因此他们才能把权力高度集中,很少会像唐朝那样频繁出现了地方的叛乱。
后来清朝结合他们的一些问题,继续做出了改进,对于地方的控制就要更加出色了,这也让清朝的集权做得更加到位,清朝灭亡之后,虽然封建制度被彻底废除,但行省这种先进的体制还是能得到沿用,因此也一直都被保留下来。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