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中国古代的帝王(或者诸侯),谁先有意使用帝王之术来制衡群臣

时间: 2021-06-27 16:04:23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6次

中国古代的帝王(或者诸侯),谁先有意使用帝王之术来制衡群臣

古代的“帝王之术”,究竟是什么东西?

道是你心之神往的远山、术是你通往远山的道路、法是排除道路上障碍的方法与手段、形是你道路障碍的形态、势驱动方向与力量、权是你要根据自身与障碍进行的综合性判断。
帝王之术就是御下之术,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
1、打一巴掌给一甜枣,让属下既感恩又敬畏。
2、制衡之道,不能都是直谏之臣,也不能都是圆滑之臣,忠臣直谏之臣和圆滑之臣互相制衡,才做得安稳。
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臣以自任为能,君以能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
帝王之术,简单的说就是治国之道,帝王学,一统天下之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懂得帝王之术,一般的情况下,一个王朝的太子就会在老师的教导下去学习一些古籍知识,在学习的时候,老师就会将这些历史讲解为帝王之术,以便日后的运用。

什么是帝王之道和帝王之术?

怎么能学会这些?请各位指点一二

帝王之道,是指作为一个大帝王所应有的是态度,知识,智慧,管理,预测等等能力的综合。为大帝王者,一人为天,大权在握,审时度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其实说白了,为籴王者应该要有气魄,口才,不一定博学,但不能缺乏常识,不一定会做,但一定要会用人,善于招揽人心。

帝王之术一般指人君南面术,古帝王以坐北朝南为尊,古人南面称王也。所谓“人君南面术”,即为治国之道、帝王学、统御天下之术。属政治哲学范畴。

扩展资料:

帝王之术即是古代帝王的专有教材,为什么称为“帝王之术”?这就牵涉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问题。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和低纬度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古人建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这种朝向的房子冬天可以避寒,夏天可以迎风。

由于房屋都是南向,辈分高的人一般住在正中,面向南方,辈分低的人自然就要面向北方,“以南为尊”的习惯因此而形成。《易经·说卦传》称:“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春秋繁露》说:“当阳者,君父是也。故人主南面,以阳为位也。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

帝王之术与道家有密切关系。《汉书·艺文志》指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乃帝王之术也”。

何谓帝王之术,其涵义是什么?“帝王之术”乃古代帝王治国之道的政治哲学,这政治哲学涵盖哪些内容呢?这范围太宽泛了,各门类学问或轻或重、或多或少都涉及到。那么,帝王要掌握好那些要点呢?在先秦时期,诸子各家均提出过治国安邦的方略,唯独法家的方略最受封建帝王青睐,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子》是历代帝王必研之学。

作为帝王在统治上要面对的无非是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对民,怎样才使民富足及顺服;二是对吏,怎样才能使官吏更有效的为政权服务;三是对己,该怎样巩固自己的权势、修养自己的德行、平衡各股政治势力,才不致被其它政治势力所威胁。这三个层面的问题该怎样解决,须采取怎样的方略?《韩非子》以“法”、“术”、“势”三位一体来解决这问题。

对于君王而言,“法、术、势”三者缺一不可,都是帝王手中的治御工具。以势为后盾,用术来驾驭群臣,用法来统治人民,此为“人君南面术”之根本。除此外人君南面术还应兼盖权谋学、运筹学、管理学、阅人用人术、纵横术等诸多学问辅助运用。它是一门综合性、特殊性的哲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帝王之道

百度百科-帝王之术

个人认为帝王之道是一个帝王身为掌权者的观念及立身之道,比如治理国家采用内儒外法。而帝王之术是做事是采用的一些手段,谋略等等。
为帝王之道,帝王的处事道理,术是基于道产生,有道才有术,术是对道的反映,帝王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反映帝王的职业特点,真正懂得比较深帝王之道帝王之术的相对是不多的,以民为本,为民服务,平等待人,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能团结多数,知道实际,敢承担,学习需要的知识,不断分析解决各种问题,看怎么做好,总结经验教训,有自己感悟,为民可以牺牲一切,发展国家,让人民生活的更好。
帝王之道,是指作为一个帝王所应有的是态度,知识,智慧,管理,预测等等能力的综合。为帝王者,一人为天,大权在握,审时度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其实说白了,为帝王者应该要有气魄,口才,不一定博学,但不能缺乏常识,不一定会做,但一定要会用人,善于招揽人心。而帝王之术就是就是体现出帝王之道的一种谋略。帝王心术属于权术范畴.简单来说,帝王之道就像是药方,而帝王心术就是使用说明。

做到心口不一,做到心里的想法想让谁知道想不让谁知道,能忍人所不能忍,就算是面对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的人在必要时候都要能做到跟亲兄弟一样,这些都是小道,你能做到么? 做不到也就不用想了
帝王之道,是指作为一个帝王所应有的是态度,知识,智慧,管理,预测等等能力的综合。为帝王者,一人为天,大权在握,审时度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其实说白了,为帝王者应该要有气魄,口才,不一定博学,但不能缺乏常识,不一定会做,但一定要会用人,善于招揽人心。而帝王之术就是就是体现出帝王之道的一种谋略。帝王心术属于权术范畴.简单来说,帝王之道就像是药方,而帝王心术就是使用说明。做到心口不一,做到心里的想法想让谁知道想不让谁知道,能忍人所不能忍,就算是面对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的人在必要时候都要能做到跟亲兄弟一样,这些都是小道,你能做到么? 做不到也就不用想了

推恩令是谁提出的,哪位皇帝实施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推恩令是主父偃提出的,汉武帝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推恩令简介:

“推恩令”规定诸侯王可以把王国封地分给子弟,这样,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大减弱,无力和中央抗衡,而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

推恩令之所以能取得效果,乃是汉室朝廷与地方诸侯实力对比的变化。汉初分封,诸侯之地占据天下之半。倘若此时颁行推恩令,诸侯合力对抗,朝廷甚有被颠覆的可能。

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朝廷不用贬斥诸侯王,就使得大的王国自己分崩离析了。在此之后,侯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封地过大问题。

扩展资料:

推恩令的影响:

汉朝时期,诸侯的势力与日聚增。文帝,景帝都对这一现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汉武帝时期,诸侯的势力开始威胁到皇权。由主父偃上书汉武帝,提倡国家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实施推恩令。推恩令表面上是对各个诸侯的好意,实际上是为了削弱和瓜分各个诸侯的势力。

推恩令示意图:

1、实行推恩令最大的影响就是加强了中央集权,对皇帝的统治起了重要的作用。

2、推恩令让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分给自己的所有儿子,而并不是以前只让长子继承。这对整个诸侯的影响非常大,让那些诸侯手中的势力得以瓜分,而且越来越少,这样以便于国家的统治,并且这个做法也让诸侯不敢违背国家的意愿。

3、诸侯手中的势力被瓜分,他们手中的势力根本就不能和国家相抵抗,以便于国家对诸侯的统一管理,从而,诸侯就不敢在封地胡作非为,百姓也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推恩令

主父偃提出的,汉武帝刘彻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主父偃是山东临淄人,他的出身比较贫寒,有着因为在齐国受到儒生们的排挤,而周游过各大诸侯国的经历,但是他所到达过的所有诸侯国,都没有给过他他想要得到的礼遇,最后主父偃选择前往长安,也就是汉朝国都,皇帝的居所。

到达长安之后,主父偃直接就给汉武帝上书表达了想要面圣的想法,而且当天就成功被皇帝召见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他就被连升了四次,之后更是成为汉武帝设在宫中内朝的大臣。

而有了这重身份之后,主父偃对当时的政治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对这个时期的汉朝而言,如何和平地解决掉诸侯势大的事,是皇帝心中一直存在的难题,推恩令就是主父偃在这种情况下向汉武帝提议的。

之后又因为提出了很多符合汉武帝需要的建议,而得到了皇帝的欢心,这个时期的主父偃,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但是他最终因为贪污受贿,而被皇帝下令斩杀,导致全族被灭。

推恩令是主父偃的提议,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从这方面也能看出主父偃的确是有真本事,但是最终却因为一个‘贪’字,把自己亲手送上了绝路。

扩展资料

推恩令的作用:

推恩令是汉朝汉武帝刘彻推行的一个重要法令,推恩令的作用就在于减少各个侯王的封地,并且削弱各个诸侯王的势力。

其实西汉自文、景两代开始,封建皇帝就一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遏制和减弱日益增长的的其他诸侯王的势力。 

武帝初年,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国家仍然有很多的池城,甚至有千里地方,他们阻众抗命,极大的威胁了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巩固。汉朝初期﹐侯王的王位只能由嫡子继承,庶出的儿子和孙子没有继承的资格。

所以,前127年,主父偃提出了新的建议在向帝王的上书中,主父偃以为,如果侯王的孩子没有自己的封地,仁孝之道就得不到弘扬。所以他就建议诸侯分别将自己的孩子封为列侯。

这样一来,表面上是施德惠,其实真正的目的是瓜分他们的土地以达到削弱诸侯王势力的目的。这个建议不仅符合刘彻巩固专制主中央集权的,也巧妙的避开了各个诸侯反抗的可能。于是这个建议立即被采纳,同年春正月,推恩令正式推出执行。

推恩令的作用在于不仅使汉武帝刘彻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中央集权制度,也从另一方面巧妙的减弱了各地诸侯的封地和势力,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自然他们也就不会有和中央集权对抗的胆量和想法。推恩令的作用还在于使国家得到安定,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推恩令

主父偃提出的,汉武帝刘彻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公元前127年正月,勤奋的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推恩令”的建议。所谓“推恩”,字面意思是“推恩足以保四海”,就是将己之所爱推及他人之意。

允许诸侯王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诸侯王的子弟。推恩令吸取了景帝时期晁错削藩令的教训,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封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也就是等于把王国土地纳入郡县,国家的土地扩大而诸侯国土地缩小。

这表面上是皇帝的恩泽,但实际上分割了诸侯的土地和权力,让他们再也没有实力造反。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扩展资料

推恩令之所以能取得效果,乃是汉室朝廷与地方诸侯实力对比的变化。汉初分封,诸侯之地占据天下之半。倘若此时颁行推恩令,诸侯合力对抗,朝廷甚有被颠覆的可能。

因袭文景时期的一系列弱藩、削藩政策。汉文帝时期,贾谊鉴於诸侯对朝廷的威胁,而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这实则上就是推恩令的早期理论。

不过由于当时的诸侯非常强势,而汉文帝也是由藩王承继大统,皇位还不够稳固,才没有在天下推行,只是拿对自己威胁比较大的齐国、淮南国开刀。

至汉景帝时期,朝廷政权已稳定下来,又已得到了休养生息。故采纳了晁错的削藩政策,而激起了吴楚七国之乱。就公义而论,吴楚七国之乱,其咎并不在吴楚七国,而在朝廷恃强,公然背信弃义。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吴楚七国战败,诸侯再已无力对抗朝廷,只能任由朝廷宰割。

汉朝的(同姓)诸侯问题,是历经文、景、武三世,才得以彻底解决,绝非推恩令的一策之功。至汉武帝时期,推恩令已是水到渠成之事。但是,作为我国早期王朝的汉朝,用人制度并不完善。

君主最能信赖的人,往往只能是自己的血亲与姻亲。故西汉王朝的两大政治支柱,便是诸侯(血亲)集团与外戚(姻亲)集团。当诸侯(血亲)问题被解决之后,就使得外戚(姻亲)便失去了制衡力量,而这也是王莽能够篡汉的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推恩令

推恩令的提议者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主父偃。推恩令的实施者就是汉武帝刘彻。推恩令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这项政令要求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自己的子弟。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见西汉七国之乱)。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并且诸侯王骄奢淫逸,时常违抗中央政令,严重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

在元朔二年(前127),朝臣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

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朝廷不用贬斥诸侯王,就使得大的王国自己分崩离析了。在此之后,侯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封地过大问题。

扩展资料

推恩令是汉朝皇帝为了打击藩王制定的法令,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的总体权力,削藩也是皇帝一种打击藩王的手段,目的同样是为了收权。推恩令和削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间接委婉,最终使整个藩国被层层削弱,另一个则是强制执行,不给藩王任何机会。

推恩令指的是将原本只能由嫡长子继承的藩王土地,改成藩王的儿子们都能继承各自的封地,只是几个字的改变,实际内容却变了非常多,原本一个人掌控的土地不断被分成几个人所有,这样一来每个人分到的就都是原本藩国的一小部分了,这种办法虽然会遭到嫡长子的反对,但是原本应该分不到封地的其他人却都会感谢皇帝。推恩令这种手段虽然比较委婉,但确实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对皇帝自己的名声也很有利。

而削藩就是皇帝下令强制性的将藩王们原本享有的权力、土地都收回来,也就相当于直接就把藩王们废除了,那么可想而知,已经在自己的封地上待惯了的藩王当然不会同意,不仅不会同意,惹急了还有可能直接造反,就会对政权产生一定的影响。

推恩令和削藩虽然是两种手段,但是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收复藩王手中控制的大片土地,好让这些被分出去的地域重新被皇帝自己掌控,但是相比较起来,推恩令和削藩的区别就在于,推恩令要比削藩明智、有效很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推恩令

主父偃提出的,汉武帝刘彻实施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

在元朔二年(前127),朝臣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这一建议既符合了汉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

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

因此,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

这样,汉朝朝廷不用贬斥诸侯王,就使得大的王国自己分崩离析了。在此之后,侯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封地过大问题。

扩展资料:

1、主父偃

主父偃,汉武帝时大臣。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

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长安。

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并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2、刘彻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

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

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

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但他崇信方术、自奉奢侈,兼以穷兵黩武,引发统治危机,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后因对外扩张受挫而颁《轮台诏》。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推恩令

中国古代611位帝王姓氏。 (求答案 我有急用 谢谢)

中国古代611位帝王姓氏。 (求答案 我有急用 谢谢)
秦汉 秦朝 2 前221年—前207年 前221年,秦始皇开始称皇帝,前207年,秦二世被杀后,子婴取消帝号,称王,46天后秦国灭亡

楚 1 前206年-前205年 前206年,楚怀王熊心被项羽等诸侯尊为义帝;前205年,义帝被杀

西汉 15 前202年-9年 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前202年,称帝;这里计入刘恭、刘弘、刘贺、孺子婴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南越 2 前183年-前179年 内部至前122年 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前179年和汉朝交往时去帝号,内部使用至前122年

新 1 9年-23年 9年王莽称帝;23年被杀

玄汉 1 23年-25年 23年刘玄称帝;25年被杀

赤眉汉 1 25年-27年 25年刘盆子在长安称帝;27年降东汉

成家 1 25年-36年 25年公孙述在成都称帝;36年被杀

东汉 14 25年-220年 前25年刘秀称帝;这里计入刘懿、刘辩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魏晋 曹魏 5 220年—265年 220年,曹丕废汉称帝

蜀汉(季汉) 2 221年-263年 221年,刘备称帝

孙吴 4 229年-280年 222年,孙权自称吴王;229年,称帝

西晋 5 265年—316年 260年,魏权臣司马昭弑魏少帝,司马氏彻底掌控曹魏实权;263年,魏灭蜀汉;265年,司马昭子司马炎废魏称帝,280年,晋灭吴,三分归晋。

东晋 11 318年-420年 317年,司马睿自称晋王;318年,称帝

成汉 5 306年-347年 304年,李雄自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

汉赵(汉、前赵) 5 308年-328年 304年,刘渊自称汉王;308年,称帝;319年,刘曜改国号为赵;328年,石勒擒刘曜,其子刘熙、刘胤没有称帝;329年,石勒灭前赵;这里计入刘和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后赵 7 330年-334年 349年-351年 319年,石勒自称赵王;330年,称大赵天王,同年称帝;334年,石虎称居摄赵天王;337年,改称大赵天王;349年,称帝;这里计入石祗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冉魏 1 350年-352年 350年冉闵在邺城称帝;352年被杀

前燕 2 352年-370年 337年,慕容皝自称燕王;352年,其子慕容俊称帝

后燕 5 386年-400年 384年,慕容垂自称燕王;386年,称帝;这里计入慕容详、慕容麟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400年,慕容盛自贬号为庶人天王;之后,慕容熙和北燕的高云、冯跋、冯弘的尊号都是天王,死后谥号是皇帝

南燕 2 400年-410年 398年,慕容德自称燕王;400年,称帝

西燕 4 385年-394年 384年,慕容泓自称济北王;385年,慕容冲称帝;之后,段随、慕容顗称王,慕容瑶、慕容忠、慕容永称帝

前秦 5 351年-357年 385年-394年 351年,苻健称帝;357年,苻坚即位,改称天王;385年,苻坚死后,其子苻丕又称皇帝

后秦 3 386年-399年 416年-417年 384年,姚苌自称万年秦王;386年,称帝;399年,姚兴改称天王;416年,姚兴死后,其子姚泓又称皇帝

胡夏 3 418年-431年 407年,赫连勃勃自称夏王;418年,称帝

桓楚 1 403年-404年 403年桓玄在建康称帝;404年被杀
南北朝 刘宋 10 420年—479年

南齐 7 479年-502年 479年,萧道成称帝

梁 9 502年-557年 502年,萧衍称帝;这里计入萧正德、萧栋、萧欢、萧渊明、萧庄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陈 5 557年-589年 557年,陈霸先称帝

西梁 3 555年-587年 555年,萧察在江陵称帝

汉 1 551年-552年 551年,侯景在建康称帝;552年被杀

北魏 19 398年-534年 386年,拓跋圭自称代王、魏王;398年,称帝;这里计入元愉、元钊、元婴、元颢、元悦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东魏 1 534年-550年 534年,高欢拥立元善见称帝

西魏 3 535年-556年 535年,宇文泰拥立元宝炬称帝

北齐 8 550年-577年 550年,高洋称帝;这里计入高延宗、高绍义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北周 4 559年-581年 557年,宇文觉自称大周天王;559年,宇文毓称帝
隋唐 隋朝 5 581年—619年

许 1 618年-619年 618年,宇文化及废杨浩称帝;619年被杀

郑 1 619年-621年 619年,王世充在洛阳废杨侗称帝;621年被杀

唐朝 25 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 618年,李渊称帝;690年-705年,为武周王朝;这里计入李重茂、李重福、李承宏、李煴、李裕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武周 1 690年-705年 690年,武瞾称帝

燕 4 756年-763年 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历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

齐 1 881年-884年 881年,黄巢在长安称帝,884年兵败自杀

大礼(大封民) 3 859年-902年 859年,南诏国王世隆称帝,国号大礼;878年,其子隆舜改国号为大封民
五代十国 后梁 3 907年—923年 907年,朱温废李柷称帝

后唐 4 923年-936年 923年,李存勖称帝

后晋 2 936年-946年 936年,石敬瑭称帝

后汉 2 947年-950年 947年,刘知远称帝

后周 3 951年-960年 951年,郭威称帝

北汉 4 951年-979年 951年,刘崇称帝

燕 1 911年-913年 911年,刘守光称帝,913年兵败自杀

吴 1 927年-937年 902年,唐朝封为杨行密为吴王;919年,杨隆演自称大吴国王;927年,杨溥称帝

南唐 2 937年-958年 937年,李昪称帝;958年,李璟向后周称臣,自号唐国主;973年,李煜再自贬江南国主

南汉 4 917年-971年 917年,刘岩称大越皇帝;次年改国号汉

前蜀 2 907年-925年 907年,王建称帝

后蜀 2 934年-965年 934年,孟知祥称帝

闽 5 933年-945年 909年,王审知受后梁封为闽王;933年,王延钧称帝;这里计入朱文进、王延政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大长和 3 902年-927年 郑买嗣取代大封民

大天兴 1 927年-929年 赵善政取代大长和

大义宁 2 929年-937年 杨干真取代大天兴,这里计入杨诏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两宋 北宋 9 960年—1127年 960年,赵匡胤称帝

南宋 10 1127年-1279年 1127年,赵构称帝;这里计入赵敷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契丹( 辽) 9 916年-1125年 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

西夏 10 1038年-1127年 1038年,元昊称帝

金 10 1115年-1234年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这里计入完颜承麟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北辽 4 1122年-1123年 包括耶律淳、耶律定、耶律雅里、耶律术烈

西辽 5 1134年-1211年 1134年,耶律大石称帝;这里计入耶律普速完、屈出律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大理国 23 937年-1094年 1096年-1253年 段思平取代大义宁,1094年-1096年,为大中国

大中 1 1094年-1096年 高升泰所建

伪楚 1 1127年 金国拥立张邦昌的傀儡政权

伪齐 1 1130年-1137年 金国拥立刘豫的傀儡政权
元明清 蒙古(元) 11或16 1271年—1368年或1402年

大宋 1 1355年-1366年 1355年,韩林儿称帝

天完 1 1351年-1360年 1351年,徐寿辉称帝

大汉 2 1360年-1364年 1360年,陈友谅称帝,传子陈理

夏 2 1362年-1371年 1362年,明玉珍称帝,传子明升

明朝 16 1368年-1644年 1368年,朱元璋称帝。

南明 8 1644年-1662年 包括朱由崧、朱聿键、朱聿𨮁、朱由榔,及后追谥者。

大顺 1 1644年-1645年 1644年,李自成在北京称帝,1645年败亡

大西 1 1644年-1646年 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帝,1646年败亡

清朝 11 1636年-1912年 1636年,后金大汗皇太极定国号大清,称帝

周 2 1678年-1681年 1678年,吴三桂称帝,传孙吴世璠
民国及以后 中华帝国(洪宪朝) 1 1915年-1916年 1915年,袁世凯称帝,次年退位

伪满洲国 1 1934年-1945年 1932年,在日本的扶植下,溥仪任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称帝
秦:嬴
(东西)汉:刘 (新):王
三国:魏国:曹‖吴国:孙
(东西)晋:司马
南北朝:元、陈、萧、高、慕容、苻、宇文
隋:杨
唐:李 (周):武
五代十国:石、钱、孟、郭、柴、马
宋:赵
{辽:耶律
金:完颜
西夏:李}
元:孛儿只斤
明:朱
清:爱新觉罗
文章标题: 中国古代的帝王(或者诸侯),谁先有意使用帝王之术来制衡群臣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11740.html
文章标签:帝王  群臣  制衡  诸侯  中国古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