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27 15:28:11 | 作者:白鹿原公墓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7次
丧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又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外来文化中,佛教对我国丧葬礼俗的影响最大。宋朝人胡寅曾说:自佛法入中国,以生死转化,恐动世俗千余年,特立不感者,不过数人而已。”佛教对我国丧葬的影响,首先表现为“七七”俗的出现和盛行。
“七七”丧俗也称“七七斋”,“斋七”“断七就是在人死以后,每七天为一忌日,亲属要设供莫祭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据说这种丧俗来源于佛的“六道轮回”说。“六道轮回”是说众生像车轮一样在六道(天、人、恶神、地狱、饿鬼、畜生)循环转化。人死以后,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要寻找转世的机会,每七天为一期。如果第一个七天寻找不到,可继续在第二、第三……个七天内寻找,四十九天之内必能找到。所以,在这四十九天中,每逢忌日,也就是每个第七天,死者的亲属都要设奠,请和尚念经,为死者消灾弥罪,以求能早日转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加上佛教宗派较多,学说各异,所以,各地的七七丧俗也不完全相同。在佛教圣地,不止做七个“斋”,而是要做十个“斋”。除死后十九天之内的七个“斋”之外,还要做百日斋、一年和三年斋。所以又称“十斋”或“十王斋”。说这是来源于佛教的“十殿阀王”说,说阴曹地府有王,分别管理这十个斋,人死以后,要像过一样,逐个经过这十殿间王。据《罗王经》说,这王是:一七,秦广王二七斋宋帝王;三,初江王:四七,王官王;五七斋,罗王;六七,变成;七七斋,太山王;百日,平正王一年商,都市王:三年,五道转轮圣王。《佛说王经》还用诗文详细描述了人死之后过十殿王时受苦的情景,并配有插图,流传极广。从诗文和插图可以看出,所谓人死以后在阴曹地府过十殿阀王时受苦的情景,不过是照抄监狱里的各种酷刑。经卷还说什么每个都有一个王检察,如果做满了这十王斋,便可免受各种酷刑,顺利地经过十殿王,早日转世;相反,如果不做十王斋,或者没有做满,哪怕是只缺斋,就要受苦,不得转世。更有甚者,不仅要为死人做七七斋,活着的人也有为自己预修七七的,名为“生七斋”。据佛家说,如果生前做了生七,死后使可以不下阴森的地狱,而能直接进入天堂。
七七丧俗不仅繁琐,而且花费很大,给人们的经济、精神生活造成很大负担,许多人于这种表俗为做斋而节衣缩食,甚至变卖家产。正如有些诗所描述的:“急于卖资产,与设逆修斋”;“却设百日膏浑家忘却你。钱财他人用,古来寻常事”,“有意佛,为设百人斋。无情任改嫁,资产听将赔吾生不用,死后他人财”等等。这些诗歌,一方面露民间为置办七七斋,财产花光,妻子被追改的事后另一方面也反映人们对这一丧俗的不满与差诉这一丧俗还与古代传统的平等观念有抵触:人死有钱斋僧诵经,大办七七斋,便可升天;而穷人置办七七斋,就要下地狱受苦。这对多数人,特别是贫苦百姓来说,感情上自然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它流行不久,便受到许多人的反对与批评。唐宪宗李纯时,国子监博李翱等人曾以此俗伤礼,著文严加批驳。但遗憾的是,由于鬼神迷信根深蒂固,加上佛家各种阴森恐怖的宣传,使这一丧俗长期流行不衰,并不断发展演变,经宋至明清,直至近代,都未曾绝迹。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