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6-25 08:28:25 | 作者:CLARK-CC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6次
这本书书名叫《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看完后,我感觉不是很贴切,倒不如叫《资源与交易、繁荣与冲突!》
与上周看完的《进击的智人》排在一起看,真的是蛮配套的。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博物馆讲解员,都是从博物馆的文物着笔,从文物本身讲起,慢慢延伸到人文与历史,通过对文物的考证和推测,结合文献的描述与研究,一笔一笔呈现给读者曾经发生的故事,读起来像在听讲解员讲解历史生动有趣,又像长辈给孩子讲故事娓娓道来。看完书以后,借着刚学的一些皮毛,带着孩子去元青花瓷博物馆参观,卖弄点刚学的知识,希望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和参观博物馆的意义与乐趣。
《进击的智人》一书,强调的是在资源匮乏的状态下,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视觉宏观,角度更广,维度更宽。是一本非常有广度的书籍。同时书里也提出了很多解决未知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非常的受启发。
本书如题,主要讲的是中国史,从出土文物出发,分析和挖掘中国史,从石器时代到清末,将各个年代深入挖掘,找到每个时代最核心的那件文物,一点点剖析各个朝代与之相关的事件及国家发展命运。深入浅出的让读者站在文物参观的角度来拉近与过去朝代的距离。
下面总结一下自己对本书的重要主线梳理。用标题来解释一下我对本书的感悟:资源与交易,繁荣与冲突!
一、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
这是一个站在石头上的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便依赖着石头,用石头制成工具和武器。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意识到有种石头,有着半透明和纯洁的色彩,人们开始把它做成配饰、货币或者是祭祀用的器皿。这就是玉石。
商人用美玉换去周人的马,用玉收买了周人部落的忠心。周人代商之后,周人同样用玉石购买犬戎部落的马匹,后来犬戎逐渐被西戎给取代,西戎就是秦国的前身。
二、青铜器时代——东周、秦、楚、吴越
当人们意识到青铜器的强大优势后,玉石便不在作为货币流通了,青铜币成为了货币。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瓜分着周朝的土地和财富,最受益的就是秦和楚!
源于西戎的秦国,垄断着周朝战马的来源。而南方的楚则垄断着北方所有国家青铜的来源。秦楚各自强大的发展着。楚为了进一步强大,开始往东征,入侵当时铸剑最发达的国家:吴和越!吴越控制着全国最大的铜矿基地——江西德兴铜矿。吴越的匠人几乎垄断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国君的宝剑供应,也铸就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宝剑:胜邪、鱼肠、湛卢,还有传奇对剑:干将莫邪。
三、王朝霸业——秦、西汉
秦皇汉武,两位大佬一直被摆在一起。他们有着同样的霸气的胸怀,统一国家、开疆拓土,汉承秦制也很好的说明了秦汉启承的关系。同时这两位大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寻仙求永生!
秦始皇派徐福远渡大海寻仙,经蓬莱等岛,最后登上日本岛繁衍生息,后代被成为齐部落,现在姓斋藤。这也算是秦始皇的功劳吧,我华夏儿女远渡日本,繁衍了30%有中国血统的日本人。
所谓仙岛肯定是假的,但是能工巧匠缺设计出了博山炉这种玩意儿。底座是浩瀚波涛,上面是云雾缭绕的仙山。虽不层寻访的真仙,但始皇帝看着那仙山内飘出的缕缕青烟,闻着那让人如痴如醉的香味,应该还能寻得一丝安慰吧。
汉武帝则实在很多,张骞出使西域,虽未寻来仙丹,但是开通了丝绸之路,带来了西域的汗血宝马,带来了葡萄、西瓜、胡萝卜、菠菜、胡瓜、胡豆等,实在是造福百姓苍生。
四、中原民族与草原民族的冲突——东汉、匈奴、乌桓、鲜卑、氐羌、
公元零年开始,地球处于小冰期的暖湿气候相间的冷期,蒙古高原不断发生旱灾,紧接着蝗虫肆虐。北方游牧民族生机困难,南下寻找活路。
大汉王朝从汉武帝时期起,便一直在对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是对匈奴进行驱赶和征服。光武帝时期,在旱灾与蝗灾的侵袭下,匈奴分裂,南匈奴臣服汉朝。光武帝花大价钱不断收买南匈奴、乌桓、氐羌和鲜卑等游牧部落,收编北方游牧骑兵为己用,一同征服和驱赶北匈奴!
抗匈大将窦宪大败北匈奴后,北匈奴人一直往西迁,跨过顿河、多瑙河、莱茵河入侵欧洲。北匈奴人在欧洲的长驱直入,给欧洲人留下最恐怖的心理阴影——上帝之鞭阿提拉。
五、南北大融合——魏晋、南北朝
在帮汉朝做雇佣兵的时候,曾经仅几百人的小部落氐羌和鲜卑不断壮大,西晋短暂的统一后便迎来了中国史上最乱的时代——南北朝,北朝的五胡十六国中,西部氐羌系统有三秦(前秦、西秦、后秦),东部鲜卑系统有四燕(前燕、后燕、南燕、北燕),与南朝的宋、齐、梁、陈来回互掐,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在巨大的动荡中,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与本土创立天师道在这个战争频繁、食物短缺、精神匮乏的年代获得了人们精神层面的寄托,极速的扩张着。
草书源自于道家大量的道经抄写中,某种意义来说,草书来自大量抄经时的偷懒,像极了小时候被罚抄作文一样痛苦。王羲之献之父子均是天师道的成员,看样子没少抄道德经,不然也得不到草圣一名。而佛教带来的是佛像与石窟的兴起,云岗石窟便是那个年代的产物。
六、贸易与繁荣——唐、宋
唐和宋是我国最繁华的年代。大唐延续着大汉时候的丝绸之路,并发挥到极致。远在汉朝时,就把丝绸作为军饷发放给西域的士兵和草原雇佣兵,丝绸在西域几乎成为了货币。唐朝延续着丝绸经济的红利,与西域民族进行着战马的交易。由于需求量过多,反而造成唐朝经济紧张。偶然的机会,西域的回纥同意茶叶代替丝绸,来自江西景德镇浮梁的茶叶成为了大唐的救命稻草。
茶叶需求的旺盛让唐朝欣喜若狂,为了更好更便捷的与西域做贸易,从景德镇浮梁把茶叶引进到云南等地,茶叶代替丝绸换马匹,从此打开了1000多年从云南到西域的茶马古道。
唐朝陆羽的茶经树立了品茶的规范,从选茶、制茶、煮茶甚至到选茶具都有着详细的要求。陆羽认为,只有越窑的青瓷才能看出茶汤最真的颜色。唐时越窑青瓷一时洛阳纸贵。
而在北宋年间,宋朝流行斗茶,用茶膏煮茶,建窑的黑瓷更容易看清泡沫,而被流行。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高歌一首“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让宋人开始迷恋于天青色的钧窑,"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便是当时的写照。
到了元朝人们的审美又发生了变化,蒙古人喜欢纯白色的素雅和纯净。在唐朝大量产茶的景德镇浮梁正好能生产这种符合蒙古人审美和皇家御用的瓷器——青花瓷。目前全国馆藏完整的元青花瓷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正是我家乡高安元青花瓷博物馆。馆藏20件,全国第一,世界第三。
七、寄情山水与园林——南宋、元
北宋被金灭了以后,大批文人雅士、达官贵族随着皇帝迁都南方。建立南宋。
宋朝本来军事就羸弱,南迁以后也只能过着勉强自保的生活,南宋的文人才子们只能每日写诗作画,寄托哀思。文天祥的一首《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只能是亡国前的哀叹和呐喊。
南宋在战争的残酷面前,慢慢的走向沉迷归隐山林的向往。宋画三大精品之作《万睿松风图》《早春图》《溪山行旅图》,无不体现着宋人对山水之间归隐的情怀。
而在元朝,汉人不满蒙古人的高压统治,一些大户人家和文人雅士开始修建园林,与画山水一样,成为了当时的一大特色。
八、大航海时代的海禁与火炮——明、清
蒙古人横扫欧洲,突厥人进入中亚,随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1453年攻破拜占庭帝国的城池,君士坦丁堡作为欧洲与亚洲贸易的亚欧十字路口被封堵,欧洲人开始谋求海上发展。世界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
而明清两朝此时却是海禁和闭关锁国以待。明初郑和下西洋貌似打开了海洋之路,但是那只是朝廷扬威立信之举,民间航海贸易还是被禁止的。
明清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待世界的都比较封闭,明清建筑、家具也有着比较近似的风格。明式家具与唐宋家具比起来更典雅大气,去掉了繁杂的花纹和雕刻,取法自然,简约返璞。明式家具最珍贵的不是其样式,而是其用材。郑和下西洋时带出去瓷器,带回来了南洋的硬木,如黄花梨、鸡翅木、紫檀木等,用这些南洋木材制作的家具才是精华之作。
蒙古人自被明朝赶出中原后,便在蒙古高原与沙俄接触平凡,从沙俄购置来自欧洲的火炮,这些火炮技术比中国本土的鸟铳、鸟炮威力要强大的多。清朝联合蒙古人,用白花花的银元购置红夷大炮。
公司清政府上台之后,随着葡萄牙人、英国人的到来,将瓷器、茶叶、丝绸大卖,白花花的银子流入国内。但大清是个高傲的主,看不上这些红头发洋鬼子的羊毛和尼龙,只进不出,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英国人为了平衡贸易,用鸦片打开了过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定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东北大片土地与海岸线等,开通各大通商口岸,压低关税、大额赔款……
欧洲人打开国门后,也带来了工业化的洋布,冲击着本土的蓝印花布产业。随着蓝印花布的滞销,大量山区人民被迫走上太平天国起义的道路。大清在内忧外患中岌岌可危,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尾声:
不知不觉写了块4000字,年纪大了,记忆力衰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以后给孩子讲历史的时候,自己还能有个文稿。慢慢养成写文字的小习惯,以后尽量学会用跟精简的文字来总结和记录。
在通读本书时,发现中国国家的繁荣与贸易与我们大江西其实密不可分,德兴的铜矿、景德镇的茶叶和瓷器等。江西的铜文化、茶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红色文化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史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用江西作为结尾或许有点狭隘的思想主义了。但是在当今被遗忘的江西、环江西发展的模式中还是要为家乡发声和宣传。
愿江西再展振兴国家栋梁之风采,
愿祖国不忘赣区人民往昔之贡献!
2021-08-26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