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丢失辽阳后,熊廷弼退守山海关,坚壁清野,利用小冰河和后金对耗,是否有可行性

时间: 2021-06-12 12:01:47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丢失辽阳后,熊廷弼退守山海关,坚壁清野,利用小冰河和后金对耗,是否有可行性

袁崇焕对满清的战绩是真的?还是吹牛皮

原文
袁崇焕对满清的战绩是真的?
公元1630年,明朝崇祯皇帝下令,将原蓟辽督师、兵部尚书袁崇焕凌迟处死。北京城百姓围观袁崇焕被千刀万剐,大骂“卖国贼”,争食其肉。十四年后,崇祯皇帝上吊于煤山,清军入山海关,占领北京,从此奴役天下二百余年。
此后数百年来,关于袁崇焕这个明末人物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但大体皆认为明朝灭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袁崇焕确是个关键人物。
一派认为:袁崇焕是足以抵抗满清入侵的国家栋梁,擎天一柱,崇祯皇帝杀他是自毁长城,就如南宋赵构杀害岳飞一般,导致了明朝最终灭亡;
另一派则认为:袁崇焕的战功全系夸大吹牛,掩败为胜。他擅杀大将毛文龙,又与满清私下议和,被处死是罪有应得;也正是他的欺君误国,导致了明朝最终灭亡。
究竟此人是功臣还是罪魁,相信正反两方面的观点,对明末这段中华痛史有兴趣的朋友也看过不少。如今且谈谈狐狸小编的一孔之见。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即清朝太祖高皇帝),起兵叛明建立后金汗国,萨尔浒之战、广宁之战、辽沈之战连战连捷,前后横扫几十万明军,席卷辽东七十余城,偏偏在宁远城下吃瘪,受阻于当时一个无名小卒、大明宁前道袁崇焕。
宁远之战,袁崇焕但凭坚城利炮,以不足二万明军,击退努尔哈赤亲率的八旗精兵五六万人侵攻,杀伤数千人,让此前数十年军事生涯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愤懑退兵,回去数月后即死。
[帝(努尔哈赤)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清实录·清太祖实录》
[虏众五六万人,力攻宁远。城中用红夷大炮及一应火器诸物,奋勇焚击,前后伤虏数千,内有头目数人,酋子一人,遗弃车械钩梯无数。]——《明实录·明熹宗实录》
[自辰至晡,杀三千人,敌少却。二十五日佟养性督阵攻西门,势更悍,先登,益众。敌俱冒死力攻,城中卫之如前,击杀更倍于昨。]——《明季北略》
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兵败宁远

所以当时举国大喜,上下齐吹袁崇焕,把袁崇焕包装成大明朝新出炉的名将军神,实在太过正常;
天启皇帝特下诏书,赞扬「虽未尽歼逆奴然已首挫凶锋,似此忠劳朕心嘉悦。」「宁远以孤城固守,击退大虏,厥功可嘉。」将袁崇焕擢升为辽东巡抚,从此进入封疆大吏之列。
而当时明朝一方大造声势,说“一炮糜烂千里”,轰死虏酋努尔哈赤云云,如当时的平辽总兵毛文龙就首先通过登莱巡抚李嵩上奏,称听闻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负伤。其实这也是上下心照不宣的官方版本吹牛,以此提高军心士气、振奋百姓民心的手段,实无足深究。
[天启皇帝:袁崇焕血书誓众,将士恊心运筹,师中调度有法。满桂等捍御孤城,矢心奋勇。虽未尽歼逆奴然已首挫凶锋,似此忠劳朕心嘉悦。]——《明实录·明熹宗实录》
[天启六年四月辛丑,登莱巡抚李嵩疏言:“天启六年四月十五日,准平辽总兵官毛文龙揭回乡张有库等口称:‘新年老汗于二十四日在宁远等处攻城,不料着伤。”]——《明实录·明熹宗实录》
其后的宁锦之战,新任后金大汗皇太极(即清朝太宗文皇帝),率领八旗军主力全员出动,加上部分蒙古仆从军全力侵攻,袁崇焕指挥数万关宁明军苦战二十余日,令鞑虏终无计可施。在最后的宁远城决战中,面对皇太极亲领的数万八旗主力;袁崇焕据守堡垒,满桂1万援军列阵城外,与敌军短兵相接,奋力厮杀,在炮火支援下大败敌军,打死、打伤八旗军各数千人。皇太极败退后转攻锦州,又被守将赵率教以红夷大炮还击,再折兵数千人,被迫撤军。
此战努尔哈赤之侄“贝勒”济尔哈朗、之孙“贝勒”萨哈廉和“贝勒”瓦克达负伤,后金宗室“觉罗”拜山战死。天启皇帝大喜过望,下旨盛赞「内镇、文武将士戮力冲锋,屡挫狂氛,一月三捷。」京师的魏忠贤及其党羽,人人以此战之功得以加官进爵,荫袭子孙,不下百人,九千岁的从孙还在吃奶,竟也因此推恩得了个伯爵。
宁远监军太监刘应坤奏报:宁远交战,[打死贼夷,约有数千,尸横满地]
锦州随军太监纪用的奏报:锦州交战,[初四日,奴贼数万,蜂拥以战。我兵用火炮、火罐与矢石,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大放悲声。]
[圣谕:“朕承祖宗洪基,作华夷共主,乃匪茹之凶未殄,克艰之警方殷,雪耻除残,深廑宵旰。近者宁、锦之间羽书狎至,赖心膂股肱重臣运筹供亿,内镇、文武将士戮力冲锋,屡挫狂氛,一月三捷。]——《明实录·明熹宗实录》
而战役指挥官袁崇焕,为了能够在阉党大胜、东林残败的朝堂立足,继续自己的守辽事业;虽然竭力奉迎阉党,在辽东给九千岁修生祠,在报捷奏折里称颂天启皇帝“中兴之伟烈,师出以律”,称颂魏忠贤“功在社稷”“帷幄嘉谟”,在他们英明指挥下,方取得了“诚数十年未有之武功”。
可他既是东林党大员孙承宗孙阁部所提拔,因此也被视为东林党的外围人员,因此依旧不得魏忠贤一党信任,仅升一级,开缺免官。
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魏忠贤

平心而论,袁崇焕其实在宁远、宁锦这两战,并没有真正表现出如韩信、白起那般历史顶级名将的军事水准。如宁远鏖战时,没有发兵救觉华之屠,令该岛军民伤亡殆尽,确是一大缺憾,亦因毛文龙部出兵满清后方牵制,方得解围。但面对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对此时东亚最强的父子档名将,煌煌一个上亿人口的大明朝,竟已经没有人能比袁崇焕守得更好。
从努尔哈赤起兵一直到多尔衮入关势如破竹打下南京,近三十年时间,大明官军对满清及其前身后金的战绩,有超过袁崇焕指挥的宁远、宁锦、广渠门这三战的么?仅能与之一提的也只有孙承宗之遵永大捷。但孙阁部长于战略却不长于战术,先败于柳河,复起后再败于大凌河,这点就不及袁崇焕了。
明督师大学士,孙承宗

袁崇焕继承发扬了孙承宗的“辽人守辽土,辽人养辽土”“且筑且屯,修守修备,逐步推进”战略思想,更进一步,一边坚持以辽人就地屯田养兵,一边坚壁清野,多备火器,据守坚城,依靠先进的红夷大炮,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尽可能降低了后金八旗军兵勇将骁、善于速战的长处,因此让野战能力较之后金孱弱的明军,得以一转此前数年颓势,以弱克强。
这两场战役中,满桂和赵率教等将军身先士卒,奋勇争先,固然居功至伟。但袁崇焕既是前敌主将,既担其责,自领其功,一如曹操赤壁败绩,本因黄盖诈降与火攻,为何后世皆云“周郎赤壁”,而非“黄公赤壁”?盖因军有、事有主从耳,因此评价袁崇焕,必须承认他确实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已经具备了一个优秀战役指挥官的水准,足以进入中华历代名将之林,绝不可仅以书生大言谈兵视之。
辽东巡抚、蓟辽督师:袁崇焕

如果不是袁崇焕于辽东溃败不可收拾之际,乘时而起风云际会,有宁远、宁锦两场大捷打出来的“东虏克星”光环加身,被大明举国上下视为「挫奴酋、退洪太,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力全关宁防线不失」的擎天栋梁,崇祯帝又怎么可能一度将他视为护国柱石,而委以重任?哪怕越权擅杀镇帅(毛文龙)这种事都强忍下来,替他追认合法了。
从古到今,许多人都完全不会两分法看人,如果认定某人无能有罪,那他就一无是处,甚至是个汉奸,而被该“汉奸”杀害的就必是足可挽救国家危亡的忠臣。类似论调在明末时评中出现并不奇怪,而到21世纪,还拿真相未明时的评论来当论据,就不免失之偏颇了。
袁崇焕在崇祯朝复出,督师辽东之后,刚愎自用,越权擅杀毛文龙,实为大错。他平台召对,对崇祯帝豪言五年平辽,却让清军潜师至北京城下,作为方面负责大员,责任亦无可推脱。
可若定要说袁崇焕是有意卖国,放着幅员广阔煌煌天朝的极品大员不做,一心投此时极其贫困落后的后金为汉奸云云;实在有侮辱人类基本智商之嫌。
若说袁崇焕是故意纵清兵入关威吓崇祯帝,逼明朝和后金议达成城下之盟,才放开自己的防区云云,更是完全不懂大明官场基本法则:这是把皇帝和满朝文武、天下士子都当弱智耍么?那本身岂不是异想天开的弱智加三级?袁崇焕是在大明官场历练多年的老江湖,又不是刚出道的中二愣头青。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让虏兵兵临京师的严重性?
须知道哪怕秦桧能勾结兀术,威吓赵构,促成宋金和议,最基本前提他也不是大军统帅,淮西更不是秦桧要负责的防区。
至于说满清修《明史》褒扬了袁崇焕,认为其死得冤枉,所以袁崇焕就肯定误国、卖国云云,更是幼稚之极的小学生思维:满清修《明史》和清《国史》,还大骂吴三桂是叛臣,洪承畴是贰臣,按此「满清褒扬的,我们就要反对的逻辑」逻辑,莫非这些真汉奸反而是好人?
满清修《明史》里,还吹嘘朱元璋[治隆唐宋],吹嘘朱棣[远迈汉唐],顺便把明朝人记述的明初大军屠城掠民,靖难时残虐忠臣的事迹统统省略,把他们朝千古圣君的方向去美化;甚至连明英宗朱祁镇这个丧师辱国、杀害忠良的昏君也被美化成[无甚稗政](没有什么大的失政);对崇祯帝的美化更无以复加,种种失政都成了群臣误国误君,亡国责任十成推卸掉了九成。
这些当然不是因为满清皇帝是明粉、明朝皇帝粉,而都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强化其集权政治的需要,所以美化前朝皇帝便是倡导君权神圣无上,君主臣奴不可动摇,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愚民以长久奴役广大汉人。
因此不止是袁崇焕,诸如抗清殉国、或被冤杀的众多明末英雄志士,如熊廷弼、孙承宗、卢象升、史可法、郑成功等,大都被满清表彰为“忠君效主”之士;其目的同样也是将封建君臣之义去取代抗虏卫国的民族精神。忠君思想本是被满清大力弘扬的,华夏夷狄之别,才是满清真正惧怕了二百余年而竭力抹杀的。
满清乾隆帝发明出一个“皇太极用太监施反间计”,当然是借袁崇焕一案来黑崇祯帝。但袁崇焕最早是被南明弘光皇帝和永历皇帝平反的,并给予谥号“襄慜”,根本不是满清。
钱海岳《南明史》:[崇祯十七年五月,安宗(弘光帝)《登极恩诏》……又复袁崇焕、赵光抃原官。弘光元年二月,(弘光帝)予袁崇焕、王在晋祭葬。昭宗(永历帝)以邝露言,谥袁崇焕“襄愍”。]
至于一扯到袁崇焕问题,就不信明朝史料、也不信立场偏向明朝的近现代史家,只相信满清一方史料的那些网络论者,他们的立场和目的本身就极可疑。
如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肯定是一大过错,但东江镇最后失陷,已经是毛文龙被杀十一年后的事了。孔有德耿仲明四年后投清,是因为登莱兵变,在山东造反失败;尚可喜六年后投清,是看到了孔、耿二人受到满清优厚待遇。
现代的尚家后人竭力为尚可喜翻案,把这个屠杀七十万广州民众的恶魔吹嘘成所谓“大清忠臣”,为他建造金碧辉煌的纪念馆,自然也能雇佣一些网络历史发明家,把东江失陷、三顺王投清的责任全推卸给袁崇焕,好为其汉奸先祖的卖国求荣洗白。
考究的尚可喜纪念馆,楹联曰:「艰守海东五岛为明效命反遭诬陷当择主而事,苦战辽西两山保清统一正受封奖然笃忠累朝」

论证袁崇焕不是千古完人,不是“明末岳飞”,破除对他过度的吹嘘夸大,很正常;批判袁崇焕因其刚愎自用和能力有限导致的种种错误、造成对国事的危害,也没有问题;
至于有些论者为了反袁崇焕,不惜连天启帝崇祯帝二位皇帝皆一致褒扬的、明朝政府官方权威史书《明实录》一致认可的,宁远、宁锦二战大捷和后来的广渠门之战也要否定,强行引用满清方面文过饰非、夸大战果掩盖损失的那些篡改史料,如《满文老档》《清实录》,来论证其子虚乌有、实为败仗云云,
广渠门之战:[袁崇焕令都司戴承恩择地广渠门,祖大寿阵于南,王承胤等阵西北,崇焕公阵于西待战。午刻,有骑兵突东南,力战稍却,承胤竟徙阵南避。游击刘应国,罗景荣,千总窦浚等帅兵追虏至运河。虏酋精骑多冰陷,所伤千计。京兵亦伤失数百人。]——《明实录·崇祯实录》
[广渠门之战,汗弟贝勒阿济格马被创死,汗兄贝勒阿巴泰临阵不进,议削贝勒爵。]——《清实录·清太宗实录》
要么是反袁反到走火入魔,其论已是已不值一哂;
要么就实在怀疑此类矫枉过正言辞的本心,是不是假借黑袁崇焕为名,给满清涂脂抹粉、歌功颂德,才一定要抹黑明末辽东战场这仅有的几场胜利,以便将八旗军吹嘘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神话铁军。
宁远之战后,「皇上深嘉清野坚壁之伟伐酬报于前,而姑免失粮弃岛之深求策励于后」,可见天启皇帝虽被满清黑成文盲和木匠,可他的判断能力和眼光都远远强于今天这些网络键盘历史家。
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

明末辽东失败的根本原因,则是当时的大明朝面上光鲜,二百多年积累的体制弊病,早已积重难返。王朝末季,人口激增、土地兼并严重,一边是钱财集中于权贵巨室,一边是腐朽的国家机器根本收不上税,国家财政窘迫,此外又恰逢全球化进程的大航海时代,和外国交流空前密切的“晚明大变局”,可以说朱元璋朱棣基于小农经济设计的政治体制,已经完全跟不上资本主义萌芽蓬勃发展的生产力水平了。
因此大明江山社稷若想要继续延续,也非得动一番犹如再造新朝的大手术不可,如光武帝之建武中兴那样,并不是和张居正那样在体制内修修补补,或是出个如戚继光戚少保般的忠臣良将,就足以救国安民、力挽天倾的。
大明体制之病,已入膏肓,又恰逢天灾频发的小冰河期,实非一崇祯帝朱由检可救,非一袁崇焕可救,亦非一毛文龙可救。
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

当一个人困于密室,缺食少水濒死之际,若突然见鸩汁在前,饮之可延半日性命,只怕没有人能忍下不喝。半日后的生死,就留到半日后再去操心。便是果真毒发身死,好歹也多赚了半日活命。这就是“饮鸩止渴”的道理。
生死关头危急时刻,就是圣人贤者也只能顾及眼前,万难求得长远。
沙场用兵不比寻常,战机变化稍纵即逝,今日难知明日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万难深思熟虑求得周全,常是进退皆为错,取舍都成罪。袁崇焕弃觉华而全宁远,坚守而不救锦州,资军粮于蒙虏,清兵越境时尾随之而战于燕京,其中原因皆非在私心,而在取舍,皆非在忠奸,而在对错,在轻重缓急。
袁崇焕最大缺陷,是本身能力不足,全方位不敌皇太极这个当时东亚无人能及的不世枭雄,因此在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皆可说被皇太极玩弄于股掌间,如他自言的“奴子(皇太极)妄心骄气,何所不逞,著著皆狠”。
他确实绝非如后世许多人过高期望的那般,是徐达、戚继光那样的大明军神转世,足可一己之力去挽救国家危亡。
[巡抚辽东袁崇焕奏:「奴子妄心骄气,何所不逞。我欲合西虏而厚其与,彼即攻西虏而伐我之交。我藉鲜为牵,彼即攻鲜而空我之据。我藉款愚之乘间,亟修凌锦中左以扼其咽,彼则分犯鲜之兵而挠我之筑。著著皆狠而著著不后。若锦失,奴又必以困锦之兵困宁,与中右一路乘胜而下即及关门……]——《明实录·熹宗实录》
满清崇德皇帝,皇太极

但若定要说因为清军兵临北京、督帅便当以“欺君、误国”罪凌迟处死,因此袁崇焕被千刀万剐是罪有应得云云;则不免把大明朝当做了一个如大秦帝国那般的古典军国主义法家政权。
也不必说别人,单单就说崇祯帝的先祖,所谓的大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不但土木堡之战丧师辱国,葬送几十万大军;当了俘虏后,因为贪生怕死,给瓦剌军带路叫门,进攻大明的关隘和城池,完全丧失了最基本的民族气节。如此一个真正的卖国汉奸,为何非但不用去死,竟还能厚着脸皮复辟,竟还能杀害护国忠臣于谦于少保;而其子子孙孙竟还能君临天下百余年?
至于“君权至高无上,欺君便是该死”云云,这等鬼话,朝中饱食终日的大臣、书院读傻了书的腐儒说说便也罢了,无论古今的升斗布衣小民,本当嗤之以鼻。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此论只不过是满清专制统治近三百年,通过戏剧话本小说竭力鼓吹的那套玩意儿,以之代替了华夏原有君臣之道。
君不君,则臣不臣,君视臣如草芥,则臣亦视君如仇寇!这才是真正的华夏士风,亦是从先秦至宋明,屡经专制君主打压而坚韧不拔的华夏道统、士人风骨。
我华夏文明汉家法度,向以春秋决狱,论心不论迹。「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更通俗的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优良传统如是。
当时之势,任事的方面大员夸大其辞,以增强皇帝与朝野信心,原属寻常之事。毛文龙曾上奏「二年之间有不平辽灭奴,复三韩之旧业,甘治欺君诳上之罪」,孙承宗亦云「只计及五年间究竟何如。倘臣言不当,立斥臣以定大计,无纡回不决,使全躯保妻子之臣附合众喙,以杀臣一身而误天下也」,后来杨嗣昌讨流民军、孙传庭战李闯时的夸口大言更是不用提了。是以袁崇焕「五年平辽」之言,不过与之类似。
从另一方面,夸口起码说明这些能臣干吏敢于任事,为迎合帝王和朝野的好大喜功、或说殷殷期望才不得不吹。若黄道周刘宗周那种当世大儒倒是不吹用这样的牛皮,以礼信为干戈,一死报君王,全自家气节便了。
更何况,袁崇焕当真得到他所要求的五年时间了么?做大事有波折有艰险本属寻常,可从皇帝到内阁,在后金军入寇后便急于找一个大员背锅,以平息京师众怒,只顾当下又何计长远?在清军还在城外,便先捉守军主帅下狱,时机选择更错得离谱,关宁军不顾而去直接打脸。
原本辽镇军阀化的趋势,上下彼此心照不宣,一下子直接揭穿这层纸窗户,反而令皇权威信大损,实为得不偿失。祖大寿自此以后的行径,论跋扈不臣何止十倍于袁崇焕?而明廷对他已经无可奈何,哪怕他擅杀同为从一品大员的何可纲,更食其肉,伪降皇太极,之后还得继续用他主事,直到松锦大战。若一直有个虽然胆大、终究是进士文官底子的袁崇焕做缓冲或说中间人,又何止于令一群丘八藐视明廷至此?
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已是大错,而崇祯帝又杀袁崇焕则是错上加错,仅有的几个敢于任事的人才都因内耗而无意义消耗了,徒然令亲者痛而仇者快。
看看袁崇焕死后的大明朝,清军几次入关抄掠华北各省,如入无人之境,掠走人畜上百万,亲王郡王总督巡抚的脑袋被当西瓜排头砍,回家前还送上“诸官免送”的牌子。除了卢象升举五千天雄军与之死战殉国外,竟再也没有一支敢与之野战的明军部队。
而卢象升巨鹿死战前,斥杨嗣昌云「长安(京城)口舌如风,倘唯唯从议,袁崇焕之祸立至?」正因为他带孝从军,不愿落得如袁崇焕一般身败名裂,死后背负污名的结局,才宁可去以寡击众,以死明志,而明朝也因此失去了一个才兼文武、品行高洁的得力将才,足见袁崇焕一案影响之深远。
大明督师,兵部尚书:卢象升

袁崇焕负君王不曾负社稷,负袍泽不曾负本心,一战胜于宁远,二战胜于宁锦,三战胜于广渠门下,据守孤城,决死拼杀,连克满清鞑虏,一桩桩功绩不可抹煞。
他好赌弄险,胆大妄为,逞强跋扈,排斥异己,却同时也坚韧不拔,至死心怀天下,虽不完美,终究是瑕不掩瑜,汉家好汉,铁血忠魂!
过往抗击鞑虏、保卫国家之先烈,毅宗崇祯皇帝也好,袁崇焕、毛文龙、卢象升、满桂、赵率教……皆已往矣,他们的是非功过,又岂是我辈太平盛世坐而论道之人可妄议的?纵辩得天花乱坠,于逝者又能如何?
愿我中华儿女团结齐心,不再就过往之事相互攻讦,继承他们为国家为苍生而不惜牺牲自身的优秀品格,才算是「论史可以明智」的初衷。
袁只是一个本事不大,却善于吹牛,胆大妄为之人.明清之战真正的对清造成重创的只有浑河之战.论击杀清兵之功.川兵为首,浙兵其次,东江再次.然后才能淡关宁铁骑.所谓的锦宁大捷不过是大明无能文官的自欺欺人.
你就是个sb真的

若明朝同意熊廷弼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能否挽救明朝国运?

若明朝同意熊廷弼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能够延缓明朝灭亡的速度,去无法改变明朝灭亡的命运。在大明王朝腐朽没落的统治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大明王朝已经失去了人心,失去了自己统治根基,这是他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正确的军事战略或许能够延续大明王朝的寿命,但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即将到来的命运。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失去民心的大清王朝注定要被淹没在历史长河当中。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封建王朝的历史规律。一言堂的政治环境必定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随着政治问题的不断积累一个王朝也会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熊廷弼提出放弃辽东地区,退守山海关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当时大明王朝内忧外患,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守住辽东地区的每一分土地,收缩兵力,战略性撤退能够让大明王朝保存实力,为以后收复辽东地区做充足的准备,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要从整体战略上看到问题的本质所在。

不过熊廷弼的这个建议并没有得到崇祯和众多大臣的支持,反而成为熊廷弼走向坟墓的开端。大部分臣子认为这是卖国贼的行径,把自己国家的土地白白送给别人是多么愚蠢的行为,不过这只是书生之见,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上过战场,没有见过刀光血影修罗之地,他们多做出的判断和批评意见不过是自己脑中想象 的画面,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

明朝只要能够守住山海关就能够守住北大门。后金政权强大的骑兵力量在山海关面前没有任何的优势,这是以及之长克敌之短的明智之举,可惜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这一点。

不能。明朝与周边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军事矛盾,纵使放弃辽东,也很难改变明朝已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
不能。因为就算明朝同意熊廷弼放弃辽东退守山海关,那也只能延缓明朝灭亡的时间,但是却改变不了最终被灭亡的国运。
是有这个可能的,但是最终的结果谁都不知道,毕竟历史不能重演,明朝在当时其实还是有一战之力的,清朝占领中原是捡了一个漏。
不可能,彼时大明王朝已经到了腐朽不堪的地步了,它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明末“三杰”之一的熊廷弼,为何会死于非命?

熊廷弼何许人也,为何被称为“三杰”却死于非命?

熊廷弼是因为阉党所害,被皇帝杀了的。

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朝廷逮捕了王化贞,罢了熊廷弼的官,让他听候查考。四月,刑部尚书王纪、左都御史邹元标、大理寺卿周应秋等报上判决书,熊廷弼、王化贞都判了死刑。后来快到行刑时,熊廷弼让汪文言用四万两金子贿赂内廷请缓期执行,后来却违背了四万金的许诺。

魏忠贤大为恼恨,发誓要尽快杀掉熊廷弼。等杨涟等被捕下狱,就诬蔑他曾受过熊廷弼的贿赂,以此加重熊廷弼的罪行。过后,巡捕抓到市民蒋应旸,说他和廷弼的儿子出入监狱内外,阴谋叵测。

魏忠贤越发想尽早杀掉熊廷弼,他的党羽门克新、郭兴治、石三畏、卓迈等就迎合他的意思不断催促。恰好冯铨也曾对廷弼失望过,与顾秉谦等在讲筵上侍讲时,就拿出集市上刊印的《辽东传》向明熹宗诬陷廷弼说:“这是熊廷弼自己写的,是他想为自己开脱罪名。”

明熹宗恼了,于是在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把廷弼杀了,将他的首级在北方的九处军镇辗转示众。



扩展资料

熊廷弼事迹:熊廷弼是明末将领,湖广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万历进士。据清代钮琇的《续编·人觚·英雄举动》记载,熊廷弼督学江南时,每逢考试,都亲自批阅试卷,在大堂中连起几张长几,将试卷一一铺在上面,左右放一坛酒,一口剑,一目数行阅读试卷。

每看到佳作,就喝酒,抒发心中快意,遇荒谬拙劣之作,就舞剑一回,抒发心中郁闷。《三言二拍》的作者,苏州文人冯梦龙就是熊廷弼主考时考中的,冯梦龙也成了熊廷弼的门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代好人好事:熊廷弼不露声色帮助冯梦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熊廷弼

明末“三杰”之一的熊廷弼,会死于非命非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熊廷弼本身的缺点所致,太过于刚强而且还很些自负的态度于其中;二、当时的朝廷已经不是明朝初期的时候,明朝末期的时候,朝廷已经变得乌烟瘴气。


一、熊廷弼性格太过于刚强,因为前期皇帝的信任和自己的战功让他变得有点自负。熊廷弼其实前期是相当的有才华和抱负的,而且他也是相当的才华展现,也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所以说也是相当的有着自己的自信以及对朝内自己认为不是为国的人进行批判,只是说当时的朝廷已经不像曾经的那般清明和干净,他因为性格的原因,自然会让这些本就有着派系之争的人的仇恨。

二、当时的朝廷社会腐败,乌烟瘴气,皇帝的权利未集中。当时的朝廷已经是明朝后期,因为种种的原因,社会已经没有朱元璋开国时的那般政治严明,也没有了曾经的国立强盛,前线的战争也是只有一些比较老的将军去战斗,熊廷弼则就是其中的一位,其实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不过却因为性格原因得罪的人,现在都抓住他的这个不是把柄的把柄,大做文章,给朝廷皇帝大力煽动他的负面新闻,以至于皇帝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作为“三节”之一的熊廷弼却因为自己的性格和朝廷的原因,而落得如此下场,确实让很多人可惜和气愤,虽然死于非命,但也是名垂青史。

辽东问题一直是帝国一个很棘手问题,辽东自古以来控制不易,也就是从宋代棉花技术引进后,有了穿棉衣的士兵才使得控制这一地区成为可能。

明王朝控制辽东达200多年,已实属不易,但这是建立在东北少数民族虚弱的基础上,一旦有人统一了他们的各个部落,那么对方就会迅速强大起来,这时候要想继续控制辽东已不可能,最实际的办法是退到关内来,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

事实证明,万历最大的优点是识人能力,他知道熊廷弼是解决辽东问题最适当的人选,如果再给万历十年的时间,他是能够解决辽东问题。熊廷弼也意识到此刻的明军根本不是后金军的对手,那么现实的办法就是固守,实行坚壁清野策略,并派小股部队出边骚扰,以此削弱后金的力量。

所以当熊廷弼来到辽东后,努尔哈赤两次进攻沈阳都被击退,此后再也不敢动了。但熊廷弼脾气暴躁,好骂人,为此得罪了不少同僚,再加上举朝皆想迅速扑灭努尔哈赤,对熊廷弼一意固守的策略不理解,眼看熊廷弼几个月没动静,一些按奈不住的御史开始弹劾熊廷弼“一意坐守,空耗银饷”,而刚上台的天启虽然于军事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是对于前线并不了解,尤其是对熊廷弼不了解。就这样,朱由校将熊廷弼罢免,换上袁应泰任辽东经略。

袁应泰主政辽东后开始放弃熊廷弼主守的战略,开始主攻,而且袁应泰治军不严,导致纪律涣散。天启元年,沈阳、辽阳相继陷落,袁应泰自杀,此刻,帝国在辽东只剩广宁可守。事实上,在这种局面下,直接将辽东放弃即可,因为山海关的防守效率高,可以节约防守成本,但根本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天启大概也意识到辽东的陷落跟罢免熊廷弼有关,于是重新启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与此同时,又任命王化贞为辽东巡抚。

熊廷弼抵京后便提出三方布置策略:以广宁作为一路;山海关作为一路;登莱、天津的海路作为一路。天启同意了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略,便让熊廷弼挂兵部尚书、左副都御史衔,驻山海关,经略辽东。由于王化贞在朝中有东林党支持,加上此时朝廷政策仍然是主攻,所以虽任命熊廷弼为经略,但实际上熊廷弼已被架空,辽东的局势完全由王化贞掌控,兵部尚书张鹤鸣和王化贞之间的奏疏来往完全绕过熊廷弼。

王化贞犯了跟袁应泰一样的毛病,那就是轻敌冒进,将兵力分散化布置,当金军进攻的时候不是凭城固守,而是把主力拉到外线去。

天启二年正月,广宁失陷,王化贞随着逃亡的军士逃出了广宁城,此刻,整个辽东再也无险可守。逃到后方的王化贞见到熊廷弼,他请求和熊廷弼一起守宁远和前屯,但此时的熊廷弼却显得十分开心,因为经过近一年的争论,事实证明他的主张是正确的,但熊廷弼也明白此时大局已经不可挽回,目前要做的就是将士兵和辽民尽皆迁入关内,将辽西变成一片焦土。

熊廷弼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朝廷上下还是奉行“保有疆土”的原则,熊廷弼如此主动将辽西放弃,自然和王化贞一起被下狱。本来朱由校对王化贞打算重判,对熊廷弼轻判,但随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完全改变了这种情况。东林党是支持王化贞的,但当他们看到广宁失陷完全是王化贞的责任的时候,他们便丢弃了王化贞,转而来保熊廷弼。而熊廷弼也让自己的家人给东林党人汪文言送钱,作为营救他出狱的活动经费,东林党的人收了这笔钱,这件事情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人所尽知。

也就是因为这个事,魏忠贤劝皇帝丢弃熊廷弼作为将来打击东林党的一颗棋子,只有将熊廷弼判死,才能将东林党往接受死囚贿赂上靠,此时的熊廷弼已经完全沦为党争的棋子。辽东局势已经无可挽回,熊廷弼冤屈与否已经不重要,为了获取更大的目的,这些政治家们什么都可以舍去。

天启二年四月,熊廷弼和王化贞一起被判死,但一直到天启五年,朱由校杀了杨涟等六人后,才将熊廷弼处死。

因为他不懂得明辨是非,把自己的希望拖在了小人身上,在关键的时候却又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场,在明朝功臣是非常多的,立了功之后要学会保全自己更是一门学问。
熊廷弼的弱点就是所托非人,轻信小人。在关键的时刻又没有坚持立场,最后被奸臣所害。对于大明王朝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有功之臣,但是他跟袁崇焕的下场一样,最后都被奸人所害,下场极其惨烈,熊廷弼甚至被斩首示众,尸体更是弃之荒野。

固守宁锦防线和退守山海关,在明清对峙时哪个才是正确的?

编者导读:

所谓“宁锦防线”,即明朝末期自宁远城经由塔山、杏山、松山等中间据点至锦州城的一条长约100公里的军事屏障,这条屏障一度被当作是明朝末期抵御清军(金兵)入关的主要防御系统,也是大部分明朝统治阶级幻想恢复辽东的“制胜法宝”和军事根据地。除此以外,需要说明的是,“宁锦防线”其实只能算得上是明朝在关外所设置的整套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乃是山海关至宁远的一条防线——“关宁防线”,在这其中,“关宁防线”为整条防线的南段,“宁锦防线”则为北段,二者合称之为“关宁锦防线”。明朝时期,由于清军自始至终并没有彻底将“关宁防线”瓦解,因此在本文当中笔者就主要以“宁锦防线”为基础,来与读者朋友们进行一系列的探究。


参考图1

仔细阅读过笔者前几篇文章的读者朋友们应该都清楚,诸如“松锦大战”、“大凌河之战”和“宁远之战”等一些关于明清之间在辽东地区所爆发的大规模战役笔者都分别着重进行分析过。善于观察的读者就会发现,这些战役实际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或多或少的牵扯到了明朝在关外所部署的“宁锦防线”。因此,在史学界关于这条防线的争议也就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明朝与其耗费大量资源坚守这条防线,还不如直接退守山海关,以节约开支,缓解当时明朝政府所面临的经济压力;而有的人则不予苟同,恰恰认为“宁锦防线”乃大明帝国防御清军入关之根基,不可不守。就连笔者也曾注意到了前些天的一位网友的留言,其意思大致与前者相同,认为“宁锦防线”没有坚守的必要。那么,在明清对峙的过程中,固守“宁锦防线”真的不如退守山海关 吗?关于这一话题,笔者在该篇文章当中就来与读者朋友们做一番详细的探讨。


山海关

本文的研究内容:

说到“宁锦防线”,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人,此人乃天启年间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和帝师的孙承宗。那么,笔者为何要将“宁锦防线”和孙承宗联系起来呢?因为“宁锦防线”正是此人一手建立起来的。

公元1622(天启二)年,由于辽东巡抚王化贞和辽东经略熊廷弼二人不和,致使双方在战略布局上相向而行,而后期熊廷弼又因为在朝中失势被架空,最终导致广宁被后金势力一举攻克。广宁失陷后,王化贞被逮捕入狱,熊廷弼也随即被革职听勘,在这种形势之下,为了暂时稳住辽东局势,明廷以王在晋为兵部尚书兼任督察院右副都御使,代替熊廷弼行经略辽东之职。


孙承宗画像

但相较于熊廷弼身上所散发出的力挽狂澜之魄力,王在晋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为早在辽沈失陷之前他对辽东局势就已经也深感悲观,他认为继广宁失陷之后辽东已成“弃全辽而无局”之势,在这种情况之下,唯有退守山海关,凭关设险,方可保卫京师。因此,王在晋在战略上则想要摒弃宁远和前屯二城,将兵力中心压在山海关,同时在山海关外的八里铺另筑一城,以四万人守之。就在朝廷对于王在晋所提出的这一战略争论不绝之际,时任东阁大学士的孙承宗挺身而出,严厉的反驳了王在晋这一退守关内之策,并向天启皇帝面奏王在晋不足任,自请督师辽东。同年七月,王在晋被朝廷赐予罢官,八月,明廷委派孙承宗以辅臣身份“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务,便宜行事”,经略辽东。至此,“宁锦防线”在历史上拉开了序幕。


关宁锦防线

在孙承宗正式接手辽东防务之后,立刻在军中确立了以宁远为中心,山海关为后盾,锦州为前沿阵地和以坚守关外而蔽关内的基本战略布局,企图以此实现恢复辽东的宏图大业。以上所述,不难发现,孙承宗的战略布局从某种意义上讲便是“关宁锦防线”的“灵魂”所在之处。

宁锦防线的建立真的就是单靠一纸空谈就可以建立的吗?其实不然,其复杂程度事实上远超在座各位的想象!

难点之一,选将。众所周知,明朝早在熊廷弼经略辽东之前,其军中纪律、将帅的委派等诸多问题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后虽经过熊廷弼的一番大力整治,但由于其自身连续两次都惨遭被迫下台的尴尬处境,因此,导致辽东地区的防务体系显得漏洞百出,再加上当时辽东战场上的武将又深受文官的节制,使得二者之间事权不一,以至于严重影响到了武将职能作用的发挥。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孙承宗深刻地认识到了它的严重性,并及时拿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用人方面提出了“有才者,便偏核之”的原则,使得诸如袁崇焕、祖大寿、赵率教、满桂等一大批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将领脱颖而出,这些人无疑都是“宁锦防线”的主要根基。


袁崇焕画像

难点之二,练兵。据史料记载,孙承宗在接手辽东防务之前,明朝政府在整个辽东地区所部署的兵力仅不过7万上下,要知道单凭这些兵力去支撑起他最初规划的整套防御系统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这些兵力还大都属于客兵,对于固守关外基本没有多大的欲望可言。因此,孙承宗提出了“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守辽人”的练兵策略,培养了大批的辽人辽将,与此同时,孙承宗还通过选练精兵,以缩减国家在辽东地区的军费开支的方式,达到提升军队战斗力的一举两得目的,而这些被强化训练出来的精兵也即是世人所熟知的“关宁铁骑”,对明史稍加了解的读者朋友们应该都清楚“关宁铁骑”的厉害之处,在这里笔者暂且就不去一一展开讨论。


关宁铁骑

除了这些,孙承宗还深刻认识到了火器作战的效能所在,为此曾大力推进辽东明军由冷兵器作战向火器作战模式的过渡,大大提升了明军的作战效率,这一点在红夷大炮的运用上可谓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公元1625(天启五)年九月,孙承宗在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势力的攻击下被迫结束了其督师辽东的生涯,但好在令人欣慰的是,“宁锦防线”在其数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之下已基本完工。

孙承宗撤出辽东之后,明廷派出了屈膝于“阉党集团”的高第,此人所提出的策略与先前的王化贞大体相似,都是想以退守山海关为基础。但由于袁崇焕等人死守不退,导致高第的这一策略并没有彻底实施成功。


红衣大炮

那么,我们现在不妨来试着探讨一下这条防线是否有坚守的必要性。

关于这一话题,我们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阶段来分别讨论:第一阶段、清军未打通由漠南蒙古地区通往明朝内地的通道之前;第二阶段、清军打通了由漠南蒙古地区通往明朝内地的通道之后。

清军首次打通由漠南蒙古地区通往明朝内地的通道是在公元1629(崇祯二)年。在此之前,由于努尔哈赤在对待汉人的政策上出现失误,使得当时的后金(清朝)国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危机,辽人暴动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此类麻烦间接的导致了后金势力西进辽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明朝统治者收复辽东赢得了契机。此时此刻,倘若明朝统治者鼎力支持孙承宗放手在辽东地区大干的话,在笔者看来收复辽东还是大有希望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当时明廷的内部政治环境并不允许孙承宗这类人物的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第一阶段坚守“宁锦防线”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尽管当时的明朝国库在经济上已经举步维艰,但以这些代价换回辽东失地,笔者相信明朝统治者还是十分乐意的。


明朝地图

大部分人对于第一阶段其实是没有多大的争议的,争议颇多的则是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由于清军已经打通了由蒙古地区通往内地的通道,而此时的“关宁锦防线”便成为了人们眼中所谓的“马奇诺防线”,因此,部分人也认为此刻再花费大代价去坚守这条防线已经失去相应的实际意义了,与其如此,不如退守山海关以节约开支才是王道。那么,此刻的“宁锦防线”真的没有防守的必要性吗?

在笔者看来,说没必要去守这一想法是荒谬的。众所周知,“宁远之战”和“宁锦大捷”都是建立在“宁锦防线”完好无损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依靠明方“坚城加大炮”为优势而打赢的胜仗。但自“宁锦大捷”之后,皇太极一改以往的战术,以围困的形式对明方的军事据点进行逐个蚕食,与此同时,还加强清军内部火器建设。在政治上,皇太极又及时调整了对待汉人的政策,为女真人融合到辽东汉人之间打下了基础,除此之外还大力吸收明方将帅,提升清朝自身的号召力,这些举措无疑都是间接地在拉平明清之间作战效率的差距。


皇太极雕塑

公元1631(天聪五)年,后金成功铸造了第一批“红衣大将军炮”,此举标志着清军在火器作战方面又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之下,倘若明军全面退守山海关内的话真的就可以经得起清军的轰击吗?我看未必!由于当时的清方正处于资源奇缺之际,倘若此时明军突然退守山海关,岂不是白白的将辽西地区大片的资源送到皇太极的面前?再者,因为明军坚守“宁锦防线”而导致封住了由沈阳经山海关通往内地的通道,此时此刻,倘若明军仅固守山海关的话又怎么能保证不会遭到清军方面的前后夹击呢?而一旦山海关都失守的话,辽东和内地就连成一条战线,此刻清军想要在关内打持久战的话也就大大的降低了难度,彻底避免了之前长途奔袭战所面临的尴尬处境(怕被切断归路)。


结语:

综上所述,在笔者看来尽管“宁锦防线”一度成为了人们眼中所谓的“马奇诺防线”,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战略价值依然存在,就好比它即使已经失去了一定的进攻意义,但对于牵制住清军入关仍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退一万步讲,“宁锦防线”既然存在且坚持到了大明帝国的灭亡,那么必定有它的存在意义,就算后人对其如何的分析、因果推断,其实也很难从根本上一票否决它。

固守宁锦防线是正确的,退守山海关等于彻底放弃关外,满清势力会更加强大。
固守宁锦防线。事实证明,该防线是一道坚强的屏障,一直到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清军在真正意义上没有突破宁锦防线。
固守宁锦防线正确,宁锦防线未失前,明军基本能控制关外大势,清军都要忌惮几分,后来防线失去,关外只剩宁远一座孤城,北京城危矣。
我认为,退守山海关还是最重要的,毕竟这里可以防备骑兵的偷袭,而且对方很难攻击,还能打败对手。

广宁之战后,熊廷弼为何要放弃辽西走廊?后来熊廷弼传首九边是否与此有关?

广宁之战后,熊廷弼果断放弃辽西走廊,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当时最为正确的选择。

广宁之战前,面对沈阳和辽阳失陷、天下强兵十余万尽没、辽东经略袁应泰自缢殉国的险恶局面,朝臣们又想起了萨尔浒之战惨败后力挽狂澜的熊廷弼,内阁辅臣刘一燝就向明熹宗建言“若廷弼在,辽事必不至此”,于是,明熹宗先处置了曾经弹劾熊廷弼的姚宗文、冯三元、张修德、魏应嘉、郭巩等言官,然后才下诏再度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

熊廷弼到任后,依据大明在辽东仅存广宁一座重镇的事实,提议先将广宁、锦州、宁远、山海关、天津、登州、莱州、金州、皮岛、义州、镇江等原本孤立的点连接成一条完整的防线,固守辽东,然后恢复实力、壮大军力,并以登莱水师、皮岛和镇江驻军袭扰后金后方,然后伺机出战逐步恢复辽东。

用一句话来总结熊廷弼的提议,就是“守定而后可进战”之策,这是大明恢复辽东最为正确且唯一的策略,后来的孙承宗、袁可立、袁崇焕皆是依照此策经略辽东。

但是,身为楚党、心向东林党的熊廷弼却无法得到当时掌权的东林党的信任,为防止辽东军政大权落入齐楚浙三党之手,东林党在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后,又提拔内阁首辅叶向高的爱徒王化贞为辽东巡抚,并且叶向高还授意兵部尚书张鹤鸣令调往辽东的援军将领越过经略熊廷弼直接听从巡抚王化贞的命令。

这种情况下,经略熊廷弼虽为辽东明军最高统帅,但实际能指挥的部队只有刘渠部两万和经略直属部队五千。

西平之战,在天真的王化贞的神助攻下,叛徒孙得功成功将刘渠部两万士卒“卖给了”后金八旗军,熊廷弼实际能指挥的部队仅剩五千。

广宁之战,在天真的王化贞的又一次神助攻下,叛徒孙得功又用坚固难攻的广宁城换来了日后清朝所封的一等男爵。

广宁之战后,叶向高从各地调到辽东的十四万精锐士卒被王化贞挥霍一空,广宁、锦州、宁远沿线的能战之兵就只剩熊廷弼的五千直属部队。

不仅如此,在东林党的掣肘下,熊廷弼提议的完整防线根本就无法连接,使得山海关、天津无法支援熊廷弼作战,登莱水师、皮岛和镇江主动无法袭扰后金后方,结果就让包含了锦州、宁远等重镇的咽喉之地辽西走廊变成了明军的“死地”,守之必败。

除此之外,熊廷弼还考虑到放弃辽西走廊能拉长后金的后勤补给线,对于守卫山海关是极为有利的,并且,辽西走廊的狭长和后金的兵力不足也令辽西走廊成了八旗军的“绝地”。

所以,熊廷弼在广宁之战后果断放弃辽西走廊,既是形势所迫,也是最为正确的选择。

战后,熊廷弼本应无过有功,但是由于王化贞看到东林党大厦将倾后果断投靠了阉党、熊廷弼在阉党和东林党之间摇摆不定,导致了东林党不愿意保熊廷弼,阉党想借熊廷弼彻底打垮东林党。

如此一来,最后等待熊廷弼的结果就只能是悲剧的“传首九边”。

文章标题: 丢失辽阳后,熊廷弼退守山海关,坚壁清野,利用小冰河和后金对耗,是否有可行性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9265.html
文章标签:山海关  辽阳  坚壁清野  退守  冰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