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如何客观的评价袁崇焕

时间: 2021-06-08 22:58:3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3次

如何客观的评价袁崇焕

一句精炼精辟话客观公正地评价袁崇焕,谢谢

一个字:贼
两个字:国贼
三个字:误国贼
一句话:一个劣等生(同进士40名),因为对官位不切实际的渴望,做了国贼集团的打手,坐到高位的同时,也为其获得的利益付出了被凌迟的代价的蠢货,还把明朝拖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历史上没争议的 袁崇焕的罪名 吹牛5年平辽 杀毛文龙
一个是欺君 一个是擅杀边关重臣
就以这2个没争议的问题来看袁崇焕为人 爱吹牛 越权杀毛 这是崇祯的权力
我对袁崇焕的评价 一守城的将军 权力欲望极强 胯下海口 却没能力完成还越弄越糟糕 不算汉奸 算个忠臣 最后一句 死得不冤 死得其所
目前比较权威的评价就是袁崇焕是一个爱国英雄,而不是一个卖国贼。关于袁崇焕功罪的争论,从明清时期一直延续至今,现在依然存在着争论不休的“挺袁”和“倒袁”两派。 倒袁派以草根为主,多是依据各种史料证据中袁崇焕寡谋、损兵、丢粮、不救、议和、献媚、暮气、资敌、斩帅、纵敌、败阵、苟且等劣迹对其提出质疑。
挺袁派中不乏名人,如康有为、梁启超、金庸、阎崇年等,挺袁派则多以《明史》为依托,其中最为犀利的就是“反间计”和“冤杀”。
挺袁派部分言论摘录:
努尔哈赤:“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
杨惟和:“十余年奴氛孔炽,士卒畏敌,不畏将帅。袁崇焕一振起之,而将士始用其命,军民始安其生,天下壮之,真今之方叔也 ”
余大成:“力捍危疆,而身死门灭,其得罪大略相似。但武穆有子霖、孙珂,能白其冤。而督师竟允绝,圣世谁复为《金陀粹编》者?可叹也!”
王在晋:“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宁锦之围解,文龙与有力焉。此出于崇焕之自陈,剧称其牵制之功,则文龙何可杀耶?文龙杀而虏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焕之祸,其真自取耳!”
唐甄:“当是之时,非无贤才也,袁崇焕以间诛,孙传庭以迫败,卢象升以嫉丧其功。此三人者,皆良将,国之宝也,不得尽其才而枉陷于死,使当日者有一张居正为之相,则间必不行,师出有时,嫉无所施,各尽其才,而明之天下犹可不至于亡。”
谈迁:“初,虏势张甚。人心惶骇欲遁。自崇焕坚拒,气始振。”“藤县(袁崇焕)之于东陲,亦勋劳多矣!初,经略高第议弃宁前锦右。果如其说,则辽西将非国之有也。赖藤县力持,成宁远之功,士气少奋。”
计六奇:“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
朱舜水:“奴虏种类,原自不蕃。先年李宁远以奴隶儿子畜之,玩之掌股,使其长养内地,知我虚实情形;又加以龙虎将军名号,使得控崇别部,狡焉启疆,失于防御,遂灭北关、白羊骨诸种,益致彼猖。又贼臣杨镐、袁崇焕前后卖国,继丧辽阳、广宁,滋蔓难图;然犹二十年蹂躏,三韩、燕云屹然无恙。即曾两入朔易山东,未敢公然盘踞。祗因流寇攻陷京城,惨杀文武。吴三桂愚呆竖子,失于较计,欲报家仇,勾引入寇;逆虏遂令三桂为导,乘机掩袭北京。”
夏允彝:“自有辽事,所用人,鲜能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为庶几;而武臣如刘綎、杜松、满桂、祖大寿、吴三桂,其最着也。”
张廷玉:“崇焕智虽疏,差有胆略,庄烈帝又以谗间诛之。”
乾隆帝:“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汪荣宝:“明自用兵以来,督师者如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辈,皆以盖世之才,能称其职;而诸将委身许国,效死不屈者亦前后相望。”
韩文举:“以叔季衰亡之国,撄犬羊暴起之众,自有历史以来,未有能取胜者,能取胜自督师始。且不徒取胜而已,实足制敌死命而无难,是中经营惨淡,殆非寻常英雄所能胜任。夫知敌所长而避之,侦敌所短而乘之,难矣;然犹非至难也。大败之后,人无固志,胡尘乍起,望风而逃,于此而欲振作士气,俾将卒去其畏敌之心,起其灭敌之望,宁非难中之至难者哉?以此而论督师,殆天人不可及欤!”
康有为:“若吾粤袁督师之丧于谗间也,天下震动,鬼神号泣,明社遂屋,余祸烈烈,波荡至今。呜呼,天下才臣名将多矣,谗死亦至伙,而恻恻于人心,震惕于敌国,非止以一身之生死系一姓之存亡,实以一身之生命关中国之全局,则岂惟杜邮、钟室、凉风、金牌之凄感也。……假若间不行而能尽其才,明或不亡。”
梁启超:“使督师以前而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将不能越辽河一步,使督师以后而能有督师其人者,则满洲军犹不能越榆关一步,故袁督师一日不去,则满洲万不能得志于中国,后金军之处心积虑,以谋督师宜也。而独怪乎明之朝廷自坏长城,为敌复仇,以快群小一日之意见,而与之俱尽,古今冤狱虽多,语其关系之重大,殆未有袁督师若者也。”“若夫以一身之言动、进退、生死,关系国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于古未始有之。有之,则袁督师其人也。”
萧一山:“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皆以盖世之才,治辽事而有余,然或内毁于阉党,外罹于反间,不终其位。”
李济深:“论明清间事者,佥以为督师不死,满清不能入主中原。”
孟森:“庶知三百年公论不定,一翻明末人当时之记载,愈坠云雾中。论史者将谓今日之人不应妄断古人之狱,惟有求之故纸,凭耳目所及者之言以为信。岂知明季之事,惟耳目相及之人,恩怨是非尤为纠葛。”
阎崇年
  〇“袁崇焕的死是一场悲剧。从哲理来说,生死是一个大关节,也是一个大境界。岳飞如此,文天祥如此,于谦如此,袁崇焕也如此。袁崇焕之死,唤起万千人奋起,笑洒碧血振乾坤。如鲁迅所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〇“袁崇焕是一位历史人物,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民族的与性格的局限性,也有其军事失误和举措失当之处,且成为他罹祸的‘口实’。然而,瑕不掩瑜。袁崇焕作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和著名的爱国英雄而永垂史册,万古流芳。”
  〇“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因阉孽诬陷、后金设间、崇祯昏庸而被含冤磔死。崇祯帝在自毁长城。”
金庸

  〇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〇努尔哈赤与袁崇焕正面交锋之时,满清的兵势正处于巅峰状态,而明朝的政治与军事也正处于腐败绝顶的状态。以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之下,而去和一个纵横无敌的大英雄对抗,居然把努尔哈赤打死了,打三场大战,胜了三场,袁崇焕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十分罕有的。
  〇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记述赫克托和亚契力斯绕城大战这一段中,描写众天神拿了天平来秤这两个英雄的命运,小时候我读到赫克托这一端沉了下去,天神们决定他必须战败而死,感到非常难过,“那不公平!那不公平!”过了许多岁月,当我读到满清的皇太极怎样设反间计、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怎样商量要不要杀死袁崇焕,同样有剧烈的凄怆之感。
相关争议
袁崇焕的事迹、评论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正如孟森在《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原疏附跋》中提及,明末时期历史记载十分混乱,即使是与其耳目相关的人,其恩怨纠葛也尤其复杂。其中,主要争议的集中点是袁崇焕杀死毛文龙、是否背叛明朝政府等。
被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学者之一的朱舜水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活动,在他的著作《朱舜水集》里,将袁崇焕称为“卖国贼”, 明末将领徐石麒也认为,袁崇焕表面上主战,而实际上是想主和,甚至以擒杀毛文龙的方式取信于清廷。清朝学士张廷玉在撰写《明史》时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是“妄杀”,计六奇在《明季北略》里认为袁崇焕虽然死的冤,但是他列十二条罪状杀毛文龙,如同秦桧以十二道金牌杀岳飞一样。
清乾隆皇帝觉得袁崇焕的死值得怜悯,民国初年,梁启超在《袁崇焕传》中对袁崇焕大加赞赏,认为他是能影响国家安危、民族兴亡的人。1952年,北京市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城市建设时,叶恭绰等联名上毛泽东,请求保护袁墓,毛泽东在回复中称袁崇焕为“明末爱国领袖”。
袁崇焕因为行事作风的问题,曾经让器重他的孙承宗大为震怒, 擒杀毛文龙也是袁崇焕擅自主张。他的同事王在晋认为袁崇焕虽然死于国法,但是他的功劳不可淹没, 但同时,他也认为袁崇焕的死是自取灭亡。
爱国将领,明末抗清名将,
宁远之战,击败奴儿哈齐,宁锦之战,打败皇太极。
首先说下,乾隆没有给袁崇焕平反。
后来,阎崇年在讲《明亡清兴六十年》和写《袁崇焕传》的时候,曾经使用了这个材料,并说:“人们对袁崇焕的公开正式追念,是在乾隆皇帝为他平反之后,乾隆这么做也表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宽大胸怀”。这样的说法,曾经一度被大众所接受。
阎崇年在往乾隆身上贴金,他不敢拿出乾隆骂袁崇焕的话来。
乾隆读《明史·袁崇焕传》评:“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过继给了袁的堂兄弟的后代,对待熊公后代一样,给了一个小官佐(当年广州东莞闹天地会,乾隆这一举动,也是收卖人心,后来,革命党表演袁崇焕戏剧,被满清封杀)。
乾隆怜悯袁崇焕,但北京袁墓依然是孤坟孑然,石碑和石亭是一百多年后道光年间客居北京的粤籍仕子和商人集资修建的。乾隆、满清这样吹捧袁的?也实在太不走心了吧?
再看乾隆骂袁崇焕,连阎崇年也不敢抬出来。
“袁崇焕虽稍有才略而粗自率用,前此平台召对已为大言不惭。至毛文龙虽慓悍不驯,初未显然跋扈……崇焕即欲加裁制,要有控驭之方,纵罪当诛,亦应请命于上,乃以礼节微嫌,辄行诱杀,其专擅之罪较张浚杀曲端为更甚。” ——满清·乾隆帝御批,《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114。
袁崇焕真正得到平反,是民国时期,被称为“鞭鞑第一人”。
说到乾隆用袁崇焕黑崇祯,从没这回事,乾隆从没抬过袁崇焕,只说过怜悯袁,过继谁给袁当后代,是收卖人心。
始终没给袁平反,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乾隆将崇祯皇帝灵牌添入“历代帝王庙”亲自祭拜,乾隆先是批评过崇祯皇帝,后是膜拜崇祯皇帝。
传闻是乾隆作了一个梦,说崇祯皇帝显灵,让他重新统一中国。
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正式将新疆重新纳入中国版图;反击廓尔喀入侵,捍卫了西藏的主权完整,平定林爽文叛乱,对台湾统一。这一切,皆崇祯皇帝庇护。
乾隆就将崇祯皇帝灵牌添进历代帝王庙,加以祭祀,这叫拿袁袁崇焕黑崇祯皇帝,黑明朝?
大家别听阎崇年胡说,乾隆从来没为袁崇焕平反。
大家批金庸的《碧血剑》,骂金庸是包衣子孙,你们可知道,金庸祖上查继佐可是毛文龙粉丝,毛粉及袁黑粉还一味骂包衣查继佐,说查继佐出卖某人,正一满清包衣奴才。
你们可知道,查继佐亦是你们毛粉,此包衣为毛文龙大骂袁崇焕,想事想就知道了,查继佐是爱毛文龙。为何将查继佐批得如此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金庸祖先查继佐的《惟罪录》:
“按毛帅初岛捷似幸,祇以朝无知兵,意欲藉之大恢复,不无溢美,遂使气高,稍有擅动,从来边将往往如是,果知其不当扼要,早加衔,移镇重用,彼所部皆逸材,自能展一臂之用。而必杀之,在帝意以靡饷故,即阁臣钱龙锡意有崇焕,可无文龙,亦不定杀之。而崇焕以计斩疆场大臣,专以坚帝眷,则无法矣,其中不可问也。且十一罪皆非不赦,且万无不再勘一辞而定之理?致使难民走活登莱,以酿后变。崇焕之罪,谁能曲解以宽之?或曰:“调文龙御险,如矫抗,可杀也。”
再回正题。
“得宁远後,即设兵於宁远以攻山海关而诱文。大军由一片石前往,直捣都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诚能如此,则通州城之积粮民舍,天启帝之宝贝、财帛、皆可得矣。”
——《满文老档》
后来,奴军兵败宁远。
“乙亥兵部尚书王永光言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盖缘道臣袁崇焕平日之恩威有以慑之维之也不然何宁远独无夺门之叛民内应之奸细乎本官智勇兼全宜优其职级一切关外事权悉以委之而该道员缺则听崇焕自择以代若周守廉历年哨探在在先逃宜枭示军前以为惯逃者之戒得旨袁崇焕已奖谕加升周守廉情罪待经督奏报定夺。”——《天启实录》
战后,革除杨麒之职,因其不救觉华岛。
○兵科都给事中罗尚忠言虏众五六万人攻围宁远关门援兵并无一至岂画地分守不须被缨抑兵将骄横勿听节制据小塘报云关内道臣刘诏镇臣杨麒要共统兵二千出关应援未几经略将道臣发出兵马撤回矣其固守宁城者门以东则满桂西则左辅门以南则祖大寿北则朱梅均当与道臣袁崇焕并行申奖宁城之功以不救而愈彰关门将领之罪以催救不救而滋甚矣得旨关门兵少故恇怯不进前已料之见在兵数必不能隐俟经臣奏至再核功罪。
○兵部尚书王永光覆王之臣疏言关门大将之宜裁也不俟再计除杨麒李秉诚已经参革……——《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八》。
○督察工程崔呈秀锍釒言宁远解围而觉华屠焚其时赵率教守前屯镇遏西虏满桂左辅等疮痍委顿修缮旁午此非杨麒事哉虏去不追虏掠不御革任回卫未尽厥辜宜捕逮戮之于市因荐刘国缙宜起于废闲王化贞宜出于狱戴罪练兵得旨杨麒应援不前致有觉华岛之失回卫未尽其辜著削了籍为民。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
宁锦之战,
“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清太宗实录》卷3。
袁崇焕于宁远中居调度,让赵率教、纪用守锦州,不只派满桂、孙茂林为援,还派有祖大寿,杨素,尤世禄,朱梅,左辅,杜文焕,馀国奇,徐敷等等,袁崇焕还派舟师击皇太极后方,大战结束,袁崇焕统筹全局,竟然主帅无功?
《天启实录》在,大家可以去看看,我就不多说了。
袁崇焕联名为魏忠贤建祠,巴结魏忠贤,这个一点从不避违,
四月初七日   辽东廵抚袁崇焕疏为元勋功翼覆载事奉圣旨这本说厂臣心专筹虏力援危疆设险设备屹立金汤其懋功朕所鉴悉合谋建祠舆情允拹着如议行其祠名曰元功该部知道 蓟辽搃督阎呜太为元勋功翼覆载事奉圣旨 “据奉厂臣精心筹国弘畧安边握胜筭于庙堂” 慑威灵于戎虏说得是这宁夏建祠以永虔祝已有旨了。 ——《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
天启七年四月
○蓟辽总督阎鸣泰巡抚袁崇焕<锍-釒>颂魏忠贤功德请于宁前建祠赐名懋德,……
○山海太监刘应坤请立魏忠贤生祠赐名懋德。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三》。
证明了是几人共同上奏。虽然有给袁崇焕的圣旨,但“合谋”一词明确证明了,建祠不是袁崇焕和魏忠贤两人的问题。
天启七年 四月 阎鸣泰与刘应坤、巡抚袁崇焕又建之宁前 ,符合 所说,天启六年,魏忠贤出私资为袁崇装备军队、修复城墙,才有了后面,袁崇焕为魏忠贤不断以家资提供军饷的回报(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内外御敌之伏甲军器马匹悬帘等项,俱以家资置办)。
关外监军的太监刘应坤也赞叹宁锦诸城:“今设备更严,城势增高,堡垒更固,著著皆实,毫无粉饰”,全靠魏忠贤私资及大力支助的。
皇太极在与袁崇焕和谈八个月后,皇太极看到袁崇焕骗议,修复诸城,认为袁崇焕不守信用,于是,皇太极发动宁锦之战,最后败退。
“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清太宗实录》卷3。
打赢宁锦之战了。
袁崇焕是有政治倾向,是联名上表为魏忠贤建过祠,巴结魏忠贤,但不能说联名建祠,就一定是阉党,因为他还是东林党的学生,袁建祠,很多东林党还荫庇袁崇焕,都为袁崇焕说好话,难道袁崇焕是东林党?
对战争大局有利,上表巴结建庙又何妨,魏忠贤出私钱为袁崇焕军队装备,送炮送粮,对于这点,并无不妥,最后守住了宁锦,击退皇太极,政治就是这样,熊公当年还贿赂魏忠贤,但这也没什么问题,熊公照样是超世之才,胡宗宪抗倭,还巴结严嵩呢?虽巴结严嵩,但对倭战争,是有利于国,政治上的东西,也并非什么黑点。
牢访熊廷弼,袁崇焕得到熊公赏识。
“时廷强方听勘都下,崇焕将行,人谒之。廷弼问操何策以往。曰:“本守而后战。”廷弼跃然喜,为图辽东至宣府要隘,并诖列成守先后事宜以商酌,竟日乃出。”——《行状》
说到射满桂,有的记载说袁射满桂,但可看看不一样的记录,
不得不提到火炮之威力。
“庚子,建虏大至。宣府总兵侯世禄大同总兵满桂俱屯兵德胜门。世禄避敌。桂独战。城上发大炮。误伤桂兵殆尽。桂负创卧关将军庙中。壬寅,开得胜门瓮城,屯满桂余兵。”——《国椎》
“二十日虏薄城下。与袁师杀伤相当。至德胜门满桂总兵战败。城上放炮不能及虏。杀满残兵殆尽。”——《文文肃公日记》
《国榷》:
“桂前被流矢,视之,皆袁军矢也,崇焕固自任灭敌,一旦胡骑充斥,惟死战明日足赎,而值敌辙避往,或谓其贻粮刍食品,物论藉藉,是日,敌移营而北,当满桂战败时,谓崇焕对垒不发一矢。
非也。桂战都城北,崇焕战都城南,颇有杀伤”。
谈迁不但用各自战场不同这一客观事实否定了所谓“袁崇焕通敌射满桂,按兵不动,避敌不战”的谎言,借赞好袁崇焕“颇有杀伤”。
再看朝鲜所载:
仁祖实录:“...由间路弛进京城,与贼对阵于皇城齐化门。贼直到沙窝门。袁军门、祖总兵等,自午至酉,鏖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兵三十里。贼之得不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
与《国榷》差不多。
杀毛文龙,非袁崇焕所敢杀,没人后面支持,袁敢杀毛文龙?
杀毛文龙者,参与韩爌、钱龙锡、王永光、王洽、袁崇焕、傅人龙、东江刘氏都有份,连崇祯皇帝也有份,就算杀毛文龙是过,也不单单是袁崇焕全背了,也不能只说袁是坏人,一口一个国贼,袁是参与者,你是就咬定人家是国贼?那其他参与者也不都是国贼吗?对袁为何如此刻薄?我们也知道,崇祯皇帝代表大明,不好说,但其他人参与,无一人说出来,咬定袁崇焕骂着不放,就算袁杀毛文龙,是杀父之仇,骂也对,为毛不骂其他参与者?袁只是有份,参与者之一,为何就咬定不放?对其他人一律不究呢?
崇祯元年七月,袁崇焕进京面圣,当时“朝议忧毛文龙难驭”——(《崇祯实录》卷1)。
崇焕与王洽书,言「关东款议,庙堂主张已有其人。文龙能协心一意,自当无嫌无猜;否则,斩其首,崇焕当效提刀之力」。 ——《崇祯实录》
《满文老档》:
“(毛文龙)其率兵於山东地方收粮,逼迫前往,乃因不合意,即行劫掠。以我观之,汗心犹豫而狐疑:又谓毛总兵官放恣,初无定心,後被牵累,事不易结等语。遂以毛总兵官蓄意叛逆即密告袁都司杀之。我以告叛有功,升为副将职。
《公槐集》卷3《讲帷记注》记载,崇祯二年四月十七,姚希孟时为讲官,讲读毕,崇祯召“辅臣曁兵部尚书王洽议东江事,它人莫得闻”。
《东林列传》卷17《韩爌传》记载“二年正月,上以边警,召爌及吏部尚书王永光入对平台。时廷臣颇忧毛文龙跋扈,袁崇焕锐欲除之。上因与爌等造膝密语,左右莫得而闻也”。
证明崇祯皇帝也有份杀毛文龙,所以,毛死后,崇祯皇帝死也不帮毛翻案。杀毛文龙若是过,大家有份,崇祯、韩爌、钱龙锡、王永光、王洽、袁崇焕、东江刘氏、傅人龙都有份,那岂为毛只骂袁崇焕,不骂其他参与支持者呢?
韩爌是袁崇焕老师,袁崇焕下狱,《明史》说韩爌被袁崇焕牵连罢官,实际上,袁下狱,韩爌联人上表以辞官申救袁崇焕,《明史》不可信。
袁崇焕被下狱,他座师韩爌与一些人以辞职为由解救袁崇焕。
“澄源疏云臣两首会推原系辅臣爌等汲引藉以申救崇焕。”——《崇祯长编·二十九》
原本韩爌恨毛文龙所作所为,说袁崇焕载毛文龙响? 这个是王廷臣上表载决,韩爌支持载决,袁崇焕照做的,怎可赖上袁崇焕?
“自道臣王廷试勒令二万八千就裁去十二万余若是文龙自裁决不肯去一人等语……问辅臣爌奏裁得甚好做得稍迟。”
——《崇祯长编,二十》
袁崇焕上表通市,而不是卖军粮,军粮随便可以卖的吗?崇祯皇帝回话,民间通市换米之前,查一下有多少部落再换,古代互市贸易是商家与部落之间进行互换的交易行为,崇祯有明旨,让袁崇焕严格监察这些贸易,尤其是粮米贸易。当地地方官府,监察互市交易也是一个惯例。袁崇焕再三考虑王象乾之事,上表朝庭,朝庭回复,民间卖粮可以,但不许卖布帛及夹带禁物,要沿路各军严查,查到以通夷罪处理。
“钦遵抄出到部,备咨到臣,该臣会同蓟辽总督喻查得:“哈喇愼三十六家原在蓟、辽抚赏,仇于虎而未与奴通。自去年,虎酋攻伯彦黄台吉,据其故穴,彦死之。而我不能为各夷之依,夷遂依奴以自固。且夷地荒旱,粒食无资,人俱相食,且将为变。夫辽已能抗奴,夷卽变奚为?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回,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臣是以招之来,许其关外高台堡通市度命。但只许布米易换柴薪,如违禁之物,俱肃法严禁。业责其无与奴通,各夷共谓,室如悬罄,不市卖一二布帛于东,何繇藉其利以餬口?宁愿以妻子为质,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哀求备至,各置妻子于高台堡边外,历历也。臣亲出谕之见其穷迫所为,若绝其活命之方,则立毙之也。夷肯坐以待毙乎?即饥之、窘之,可空其类乎?不可空则不必府怨,而驱其与奴合。况我天启二年败回,关内外告饥,督臣王象乾行臣赏三十六家,令其驮米粮来市卖,每日百车,而数十车军民利之,我歉会因其食,彼歉我屯其膏。于义未惬不如,因而树德存数种于外,他夷入犯我得藉作藩篱,总在驾驭,有法若能戢春暴而柔其心,彼将为我用之,不暇宁有他心。今诸夷指天说誓,必不忘中国,此夷受抚多年,一向相信,即今一冬以来,未尝生事。此时我兵马盔甲未备,只合笼络,俟修饬旣周,且驱诸夷而用之,如不为我用,另有法以处。何敢以虏遗君父而贻衅封疆也。事属军情不敢发抄,再三计度合词奏闻,等因。
奉圣旨:“西夷通奴,讥防紧要,奏内各夷市卖布帛于东,明是接应,何以制奴?着该督抚严行禁止其招来属夷。果有饥困,查明部落多寡,计口量许换米,不得卖与布帛及夹带禁物。路将等官倍加侦察,如有疎违以通夷论罪,该部知道。钦此!
——《明档总汇》第446件.兵部行督师袁崇焕题稿。
大家看清楚这回旨。是民间商家的正常贸易,还是崇祯授意袁崇焕监察这些贸易的,派各路兵马严查,根本不是袁崇焕卖军粮,袁黑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添油加醋,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连骂袁崇焕的《国榷》也写到,
《国榷》卷八十九又有记载:“初,广宁塞外有炒化、暖兔,贵英诸虏。蓟镇三协有三十六家守门诸夷。所云西虏也。皆受我赏。建虏虽强,其势未大合。至是,中外迎上指。谓通建虏,并革其赏。诸夷已閧然。会塞外饥,请粟。上坚不予,且罪阑出者。于是东边诸胡群起飚去,乃尽折入建虏,不受汉索也。”
  可见谈迁认为崇祯皇帝在蒙古人饥荒时不知乘机拉拢,才是蒙古人投向后金引其入寇的主因。
网传袁崇焕没上台时后金就剩一口气了,袁一上来卖粮救后金,真是胡说八道,扰乱人心,
什么剩最后一口气?
皇太极征朝鲜粮,袁在家,
皇太极征察哈尔夺粮,袁在家。
《满文老档》:“天聪二年三月至五月,(朝鲜卖粮与后金)今谕令官员尽力办米三千石,一千运往市上变卖,两千无偿相馈。
朝鲜国王李■,以归还义州,遣朴兰英来谢,并送秋季方物。……往征蒙古之贝勒济尔哈朗、豪格,又遣人奏报,已擒杀古侍依塔布囊,尽收其民,俘获人口、驼、马、牛、羊共计一万等语。”
而袁刚被起官。
皇太极发动锦杏之战,四处掠夺。达子可抢了不少东西了。袁还未上任。
蓟州兵变,袁刚上台,
这叫剩最后一口气?
当年,皇太极越长城入关,袁崇焕也入关援救,袁崇焕调尤世威的部队到昌平去,
这个举动,过了400年依旧有人在骂袁崇焕,说袁崇焕消极怠战还擅调部队离去,说什么是跟女真人有苟且、引奴入关。
事实,袁崇焕是调尤世威守昌平,一是为了防止奴兵刨明陵(现明十三陵),二是待援兵至,可从昌平一带游击皇太极部。
袁崇焕与皇太极的北京之战
 《崇祯实录》:“丙午,袁崇焕求外城屯兵如满桂例,并请辅臣出援;不许。丁未,清兵攻南城。戊申,袁崇焕遣乡导任守忠以五百人持攻潜攻清兵于南海子,清兵稍退。”
《满文老档》:
“天聪三年十二月初八日,因总兵官康古里、不与袁(崇焕)都堂军接战,论罪。削总兵官职,夺其一牛◆诸申,给其弟喀克都里、备御郎球、备御韩岱,亦因此未攻袁都堂兵,削职,夺其俘获。
初五日,汗(皇太极)与诸贝勒会审众兵同意都堂兵交战於都城南关东门时,为袁击败一事。
天聪四年,二月初十日,由遵化遗书云:二月初五日,汗与诸贝勒会审众蒙古兵,同袁都堂交战於都城南关东门时,为袁击败一事。
《八旗通志》:“台弼善,满洲正黄旗人……天聪三年随大兵征明北京与明经畧袁崇焕力战阵亡,恩赐骑都尉世职”。
《满文老档》:“天聪三年十月,伊尔登……率先冲入袁(崇焕)都堂军,被射伤七处,重伤二处。
色勒,升游击为三等副将之缘由:先於各地作战均骁勇,今又率先冲入袁都堂军,锁骨被射断。是以擢升。
哈宁阿,於战袁都堂军时,按方略进击,手伤一处,马伤一处”。
袁崇焕下狱,辽军被京军杀害,之后东溃,得知袁崇焕下狱,放声大哭。
《崇祯长编卷之二十九》:
“甲戌总兵祖大寿疏言臣在锦州哨三百里外踪迹皆知讵意忌臣知觉避臣邀截乃从老河北岸离边六日之程潜渡入蓟督师袁崇焕檄调当选精兵统领西援十一月初三日进山海関随同督师星驰途接塘报遵化三屯等处俱陷则思蓟州乃京师门户堵守为急初十日统兵入蓟三日之内连战皆捷又虑其逼近京师间道飞抵左安门外札营二十日二十七日沙锅左安等门两战皆捷城上万目共见何敢言功露宿城濠者半月何敢言苦岂料城上之人声声口口只说辽将辽人都是奸细谁调你来故意丢砖打死谢友才李朝江沉京玉三人无门控诉选锋出城砍死刘成田汝洪刘友贵孙得复张士功张友明六人不敢回手彰义门将拨夜拿去都做奸细杀了左安门拏进拨夜高兴索银四十六两纔放众兵受冤丧气不敢声言比因袁崇焕被拿宣读圣谕三军放声大哭臣用好言慰止且令奋勇图功以赎督师之罪此捧旨内臣及城上人所共闻共见者奈讹言日炽兵心已伤。”
最后,看一下抗清名士屈大均的记载:
屈大均《王予安先生哀辞》云:庚子(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之冬,予谒禹陵于会稽,有王予安先生者,延予馆其家。(略)尝谓予曰:“子之乡有大司马袁公崇焕者,方其督师蓟辽,予以诸生居幕下,其为国之忠勤予独知之。其不得死于封疆,而死于门户,天下更未必知之也。(略)其疏稿及余集生、程更生讼冤诸疏,予藏之笥中久矣,今授子,以为他日国史之采择其可乎?”
(《翁山文钞》卷一○)
劳臣遭反间,蠢尔善愚人。
马喋三韩血,旗扬九塞尘。
丸泥难守险,集羽意摧轮。
一自钃镂赐,无人更致身。
——(屈大均《翁山诗外》卷七《再吊袁督师》)
《屈大均(翁山)著述考》一文考证,屈氏著作在经过雍正、乾隆年间三次严令禁毁之后,可考知的屈氏著述仍不下三十多种,为袁崇焕鸣冤及袁崇焕抗清事迹的《翁山》文档不全,是断折的。
而满清就是禁毁,汝之奈何!
一个为了圆一个谎而说更多慌做更多荒唐事的牛B筒子

怎样评价袁崇焕?

  袁崇焕生平简介

  生辰: 1584年4月28日.农
  祭日: 1630年8月16日.农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古希腊英雄拚命挣扎奋斗,终于敌不过命运的力量而垮了下来。打击袁崇焕的不是命运,而是时势。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时势也就是命运。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的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袁崇焕是明末杰出军事家、爱国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右副督御史、蓟辽督师等。在任辽事期间曾多次击败后金军的进攻,阻止后金军南下。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绕开袁崇焕在辽西的防线进攻北京。袁崇焕问讯后率部星夜驰援京师。获广渠门、左安门大捷,力解京师之危。但崇祯帝听信谗言,中皇太极设下的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下狱。崇祯三年(1630年),袁崇焕被磔刑处死,其尸身被百姓所食。其部下佘义士夜窃其尸葬于今北京广渠门内东花市斜街,即原广东义园,并为其世代守墓至今已传十七代。袁崇焕被后代史学家誉为“明朝第一将军”。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

从历史进程来看,袁的确阻碍了清国的统一进程,但是作为袁本人来讲,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爱国英雄,但不是一个民族英雄,对于民族英雄的界定是有严格定义的。
中国历史十大冤将中最冤的。

崇祯皇帝是自毁长城。
地道人!

谁能够客观的评价一下袁崇焕??谢啦。。

我查了很多资料最终认为袁崇焕是个忠臣,一般问袁崇焕的忠奸,大家都喜欢从他得死入手。我可以说他不是冤死的,崇祯杀他确实很有理由,基本上属于可杀可不杀之间。想当年,崇祯一上台就诛灭魏忠贤,并且立刻重新启用袁崇焕,破格升任督师,他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崇祯是相当的信任他。但是他上任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没有圣旨竟然诛杀边关大将毛文龙(一个镇守皮岛10几年的大将,他在时清军完全无法攻陷,一直就是皇太极的一块心病),崇祯没有惩罚他(当然也不高兴),可是当皇太极率领10万大军进军北京城的时候,袁崇焕竟然只追不击(当然他想利用北京城做防守),让皇太极安全到达北京城外,其实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袁崇焕是汉奸,可是崇祯还是相信他,可是袁崇焕竟然还想静茹北京城内,被崇祯阻拦了。虽然最后袁崇焕还是组织了有效的防守击退皇太极,但是他不知道明朝早有规定:未得皇帝允许,军队不得随意驻扎北京城外!其实当初袁崇焕的老师孙承宗已经洞悉袁崇焕想要利用北京城与清军一决雌雄,他知道这会犯崇祯大忌,于是写信劝说袁崇焕,可是当时意得志满的袁督师哪里还听得进老师的话,于是一意孤行所以最终才落得个被捕入狱的下场。有人说袁崇焕是汉奸是因为他让皇太极进犯北京,退一步说,如果袁崇焕真是汉奸,那么在那场北京保卫战中只要袁崇焕率部反明,我相信当时明朝就已经灭亡了,袁崇焕也就不用死了。所以袁崇焕是忠臣,当然他得死也怨不得人,他还是犯了很多错。
去看 明朝那些事最后几章吧 评价比较客观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抗清名将,多次击败后金。炮伤努尔哈赤,此说不是猜测,证据颇多,在大明熹宗实录及都察院实录中均有记载。满清最著名的三人,努尔哈赤(宁远大捷)、皇太极(宁锦大捷)、多尔衮(广渠门之战)都曾被袁崇焕率军击败,并且是明末唯一与后金的军事对抗中保持全胜的将领。由于后金的流言(袁督师约我来)及反间计(明、清、朝鲜史料均有记载),以及朝中妒功忌能奸宦的诬言陷害,使得崇祯最终错杀袁崇焕,去掉了后金最大的劲敌。此后明朝与后金(后改为满清)的军事对抗中,处于全面的下风。满清入主中原后,南明朝廷给袁崇焕平反昭雪。此后一百余年,满清统治中国,对袁崇焕忌讳极深,明朝遗老不敢直说其名,以督师称之。到乾隆年间,乾隆因满清统治的需要,大肆称颂明末名臣及崇祯帝,到四十八年,清乾隆才承认反间计。清亡后,民国时期,袁崇焕的能力及功绩被大肆颂扬。当代建国后,对袁崇焕同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毛ZD对袁崇焕的评价是明末爱国领袖人物。当今,在北京现存有明袁大将军墓。
前几年,因一部小说的出版需要,以叶匡政(该小说出版商)为首,以当年后金流言及明朝奸宦诬言的基础上,又编造出众多的谣言来诋毁袁崇焕,并采取网络公关和哗众取宠之言的手段,大力为该小说造势。这些人有组织有目的大力诋毁袁崇焕,并篡改与袁崇焕有关的百度百科,并将其锁定,不让其他人更改其中的错误,其他百科也被篡改,并有花钱收买为袁崇焕辩护网友的行径。这些人的目的就是以针对袁崇焕、阎崇年为名,去推销他们的作品。他们的行为是对人,对他们的利益,而不是对事。
因为史学界对当年后金流言、反间计及明朝奸宦诬言辨析的很清楚,网络上的众多谣言漏洞极多且不实,所以对叶匡政之流的那些手段一直不屑理会。网络上那些诬陷袁崇焕的谣言,一直受到了一些了解历史网友的大力驳斥。这些人不管他们的谣言被揭穿多少回,依然在不断散播宣传他们的那些谣言。至今仍是如此。
文章标题: 如何客观的评价袁崇焕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8733.html
文章标签:客观  袁崇焕  评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