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古代的大臣非要把驰骋沙场的大将军弄死,不怕敌军打过来吗,打过来没有能人带兵打不过怎么办

时间: 2021-06-07 14:05:59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0次

为什么古代的大臣非要把驰骋沙场的大将军弄死,不怕敌军打过来吗,打过来没有能人带兵打不过怎么办

“负荆请罪”是怎么回事,请罪为什么要“负荆”这是当时的风俗吗?

古代有种刑罚叫做“苔”。

中国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见五刑)。《唐律疏议·名例》载:“笞者,击也。
又训为耻,言人有小愆,法须惩诫,故加捶挞以耻之。”说明笞是对犯有轻微过错所使用的惩罚手段。

负荆请罪,就是说,你用苔的刑罚来惩罚我吧。
解 释
负:背,背着。荆是落叶丛生灌木,高四五尺,茎坚硬,可作杖,有刺。荆条长而柔韧,可以编制筐、篮、篱笆等。请罪:自己犯了错误,主动请求处罚。背着荆 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编辑本段]出 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负:背着
荆:荆条
原指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后被人常用作表示真心诚意的向人道歉
[编辑本段]主要人物
赵国的上卿:蔺(lìn)相如
赵国的大将:廉颇
[编辑本段]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编辑本段]示 例
将相和,国家兴。将相不和,国家败!
我今特来寻贤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
5、负荆请罪(苏教版小学第十一册第五课(2008年版))
参见第25-29页
6.师大版五上第97页
[编辑本段]近义词
引咎自责
[编辑本段]反义词
兴师问罪
[编辑本段]歇后语
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
[编辑本段]灯 谜
丈夫赔礼 ——负荆请罪
[编辑本段]英 文
offer a humble apology
[编辑本段]典故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先封他为“大夫”,后封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立刻吩咐自己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以后,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将相和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
赵王把蔺相如找来,问他该怎么办。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编辑本段]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迳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庭,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②,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
【成语】:负荆请罪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示例】:我今特来寻贤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
【典故】:
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封他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

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

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

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

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

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

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

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

【相关成语】:

抱负不凡 背恩负义 背义负恩 背义负信 不分胜负 不负众望 地负海涵 递胜递负 反裘负刍 反裘负薪 夫负妻戴 负才傲物 负才任气 负才使气 负材矜地 负材任气 负乘斯夺 负乘致寇 负德背义 负德孤恩

班荆道故 班荆道旧 布裙荆钗 钗荆裙布 地棘天荆 负荆谢罪 棘地荆天 荆钗布裙 荆棘丛生 荆棘满途 荆棘塞途 荆棘铜驼 荆棘载途 荆人涉澭 荆山之玉 荆天棘地 荆榛满目 满目荆榛 披荆斩棘 劈荆斩棘

不情之请 大请大受 发棠之请 另请高明 批鳞请剑 请将不如激将 请君入瓮 请先入瓮 请自隗始 束缊请火 束蕴请火 为民请命 迎门请盗

逋慢之罪 不测之罪 不知者不罪 出入人罪 带罪立功 戴罪立功 吊民伐罪 伐罪吊民 伐罪吊人 罚不当罪 风流罪过 奉辞伐罪 负荆谢罪 负罪引慝 故入人罪 何罪之有 怀璧其罪 悔罪自新 祸首罪魁 计功量罪
[ 结果来源于: http://tool.httpcn.com/Html/Phrase/6/2863346563.shtml ]
这不是风俗习惯,只是请罪的一种方式而已

成语故事-《负荆请罪》,认识到错误一定要承认哦!

古代为什么所有人都要听皇帝的?如果皇帝要把所有大臣都杀光,他们会照做吗?

你想多了,皇帝并非想怎样就怎样,看似他说了算,其实皇帝要顾及方方面面的势力,对待老百姓也不能差,一旦做的不好就有人出来劝谏,你不听就继续劝,烦死你,你把劝谏的人杀了,会有更多的人出来劝谏,所以不要觉得皇帝是专权,其实那才是民主
除了清朝以外,其他朝代的皇帝敢这么做,那么大臣就会先跳出来把皇帝给弄死,然后选个新的皇帝上去。
是的是的。
君权神授。不会。
那就都反了

明朝为什么不能像满清那样,把当奴才思想,洗脑大臣武将。而且那种对主子没有异心的?

所以大清没几年就灭亡了
首先你能搞清楚一点,就是明朝它是由朱元璋去的专家,他首先他是个汉人,所以说他不可能进行这个满人的这种思想,而且明朝的整个同时阶级,他也是汗,所以说他不存在,或者说不具备这种把害人当奴才的,这样的一种就是说一种嗯,前提条件,所以说他不能灌输这种思想
这个问题问得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皇帝的自主权
明朝虽然废了丞相制度,但是皇帝也没能为所欲为,主要原因是重文抑武,身边有一群大学士,有一群文官,这些文官往往比较理想主义,比较愿意小题大做,随随便便一件小事就能升华到道德问题,时时刻刻关注皇帝的一举一动,比如明武宗朱厚照,且不说他这个皇帝怎么样,单说他喜欢舞枪弄棒,御驾亲征,亲统卫兵,作为皇帝遭到了众多文官指责,而且是屡次三番的指责,所以皇帝并没有什么自主权,要听从文官的建议,否则就会被指责品行有问题,而明朝又想以德治天下,所以皇帝往往无可奈何,把臣子当奴才的思想更不可能实施下去
二、大臣的俸禄
满清臣子的忠心并不体现在奴才思想,而是满清皇帝驭人有术,胸怀宽广,俸禄也高,面对臣子贪污也是以大局为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又会让臣子明白,不是朕不知道,而是不愿意收拾你,这样一来臣子都能得到实惠,同时皇帝也重用能力强的臣子,这样为了利益做官的人能得到实惠,为了施展才能做官的人能得到舞台,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都乐此不疲,都赞陛下圣明,为什么还对主子有异心呢,明朝相对来讲俸禄特别低,少得可怜,号称节俭,又很难发挥自己的才能,这种氛围下谁愿意死心塌地的为朝廷做事呢
三、政治制度
满清设有军机处,有军机大臣,意味着皇权真正意义上的集中,皇帝亲政,一言九鼎,明朝则是和一群文人为伍,这群人自命清高,往往善于文章,满口斯文,仁义道德,对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商榷(当然也不全都是这样),皇帝处处受限于这样的人,还谈什么灌输思想
前提条件就是错的。
臣,这个字,最初的原始本义就是指”男性奴隶“。
古代一切王朝都是把臣民当做奴才!

因为,古代王朝是“家天下”,国家只是皇帝一姓一家的私人产业。
而所有皇帝,最看重的就是臣民对自己的”忠诚与贡献“。
忠诚能干的奴才,才能混得风生水起、大富大贵。而敢于挑战皇权的,是必然性地悲剧结局。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岳飞、于谦之死。

这两人置国家百姓的利益于皇家利益之上,导致侵犯威胁皇家利益,得罪了国家真正的主人。所以纵使他俩有天大的不世之功,万民称颂的名将贤臣。在事后依旧被皇帝处死。
这就是因为,王朝是皇帝的王朝,不是百姓的。
而古代那些溜须拍马、不择手段讨好皇帝,而安守奴才本分的,绝大部分都能活得很滋润。

皇帝为何不能一剑刺死权臣,而要跟权臣斗智斗勇?

皇帝为何不能一剑刺死权臣,而要跟权臣斗智斗勇?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始终存在着一种矛盾。 是君主权和相权的矛盾,这个矛盾其实是掌握一切权力的大臣和皇帝之间的矛盾,不是说只有成为首相才能掌握权力,很多当权者也不是首相。 作为当权者,理所当然地独占朝纲,皇帝在他们面前只能是傀儡。 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万人以上的皇帝,谁想成为傀儡呢? 但是,为什么这些皇帝直接召见权臣,用刀杀了他,反而受到了那屈辱的生命?

落到古代权力旁边的皇帝,为什么不一刀杀死当权者而掌握权力?

主要是权臣只是他背后势力的代表,杀了一大势力也能推举另一个代表,光杀权臣是不够的。

自古以来政权就从枪杆子里出来,权力都是依靠军队获得的,没有军事力量,谁会怕你? 一般来说,古代谁掌握军权,就是国家的实际权力者。 所以开国皇帝杀功臣的时候,一般杀的都是开国大将。 因为这些人手里有兵,以前一起打天下听我的,现在天下太平你未必不造反,所以掌握兵权开国武将被皇帝怕了。 就像宋太祖赵匡胤杯子的释兵权一样,开国武将不仅留了性命,还得了奖。 有点坏的结果就像明太祖朱元璋杀了功臣,先不说自己的生命没有保证,只要不被惩罚九族就行了。

让我们来看看古代有名的权臣们。 像西汉霍光一样,掌握着军权和政权,皇帝谁都是他说了算。 汉昭帝去世后,因无子,霍光立刘贺为帝,但刘贺荒淫无度,仅27天就被霍光废除,史称汉废帝。 之后霍光又立刘问为帝。 虽然霍光是权臣,但他没有偷看皇位,而是尽力辅佐汉宣帝刘问,有生之年没有谋反过,但霍光死后短短两年,霍家就造反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光死一个权臣是没有用的,但真正可怕的不是权臣这一个人,而是权臣背后的势力。

另一个有名的权臣是曹操,曹操胁迫皇帝做诸侯时,东汉实际上名存实亡,皇帝与权力一点关系也没有。 曹操名义上是丞相,但朝堂内外都是他的人,而且朝堂外的百姓也支持曹操,汉献帝再怎么想杀曹操他也做不到,自己身边连可靠的人都没有。 培养势力怎么杀不了当权者? 幸好汉献帝是东汉亡国的你,但结局很好。 据说后来曹丕篡汉后,封汉献帝为山阳公,让汉献帝安度晚年。落到古代权力旁边的皇帝,为什么不一刀杀死当权者而掌握权力?

后来康熙取得鼎盛时期成为亲政,是因为鼎盛时期忠于清朝,他还是一族贵族,不考虑造反,独揽大权,只是想继续掌握辅政的权力。 康熙也知道鼎盛时期大清有功绩,不杀鼎盛时期就包围了他,晚年康熙还处在鼎盛时期。 在鼎盛时期,它不同于其他当权者。

所以傀儡皇帝掌权如果只杀一个权臣是没用的,就必须想办法清除权臣身后的势力。 这样皇位才能稳定地坐着。

在中国古代恐怕没有一个皇帝不想将国家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吧,不过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朝堂之上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分掌权力,而面对这种情况,皇帝与这些臣子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相辅相成,更多的是斗智斗勇。其实从史实来看,臣子和皇帝之间的权力关系呈现出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当一个皇帝大权旁落之时,此时势必就会有权臣上位掌握国家大权,甚至一度能达到呼风唤雨的地步。相反,当皇帝将权力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时,朝堂上的大臣们往往会被压制得死死的。

一、为何不直接杀死权臣

每当在看到权臣在朝中兴风作浪甚至给百姓们带来痛苦的历史场景时,肯定会有人内心浮现一个疑问:为何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不能直接将这些权臣处死呢?如此一来不就能一劳永逸了?其实咱们后人能够想到的,前人同样也能够想到,而历史上也不是没有直截了当除掉权臣的例子。如唐代宗李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根据历史记载,唐代宗李豫一生中的不同阶段都在和不同的权臣勾心斗角,而他采取最多的反击方式就是直接下手。不管是登基前期掌握大权的李辅国和程元振,还是后期鱼朝恩和元载,唐代宗不是将这些人流放就是直接派人暗中除掉,总之就是相当杀伐决断。

不过唐代宗之所以能够如此还是因为他自身有底气,毕竟国家大权都尽数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且这个皇帝在朝堂之上也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调兵遣将的权力都尽数在握的唐代宗根本就不怕这些权臣们。但那些皇帝权力弱小甚至称得上是傀儡的帝王就很难做到如此,只能私底下与权臣们斗智斗勇。

二、权臣同样能够反击

从权臣角度来说,他们自然也是知道怀璧其罪的道理,掌握大权又得罪了那么多人,因此日常生活中也会多加防范,可以说是相当谨慎。就拿曹操来说,当时的他只要是外出上朝,基本上都是里三层外三层,身披甲胄佩戴武器,而且还会让不少武艺精湛的士兵来保护自己。如此一来就算是一只苍蝇近身恐怕都具有一定难度。

除此之外,权臣之所以能够掌握大权无非是因为自身的理政才能,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那些实力弱小堪称无能的皇帝还需要依靠这些权臣为自己打理国家,因此贸然直接将其除掉难免会带来更大的混乱。况且对于那些在朝中呼风唤雨的权臣们来说,他们除掉皇帝似乎更为轻松,毕竟这个时候的皇帝被架空,而朝中也没有可以信赖之人,很难实现除掉权臣的目的,稍有不慎就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之境。

权臣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势力,权臣身份有当朝宗室、将帅、宰辅、外戚乃至宦官。封建社会里政权(皇权)的主要威胁有边帅大将、权臣藩王、游牧民族、农民起义等,其中权臣的威胁最大。

那么政权(皇权)受到权臣的威胁是皇帝一般怎么做:

1、直接无罪赐死或者利用各种罪名杀掉,历朝开国皇帝基本都是这样对待权臣的,刘邦、朱元璋都杀的比较狠

2、通过各种形式分权或者削权,如六部设立削弱相权、兵部设立削弱兵权,还有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

3、直接带兵去杀,结果以失败告终。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党羽刺死,而司马昭未受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

4、直接隐忍,走一步看一步,听天由命。

历史上也有一位直接一刀结果权臣的,他便是秦三世子婴

秦二世时,赵高已经除掉了韩非,李斯,又靠指鹿为马排除异己,使朝廷上下全都成了自己的人。后来赵高杀了胡亥,迫于压力又不得不立子婴为帝。但子婴称病不去,暗中另一个太监持刀躲在门后。赵高无奈只好亲自去请,接着便被安排好的太监一刀杀死了。之后子婴登基,宣布赵高的罪状,诛了三族。

子婴除掉赵高直接杀掉,看似很简单,但也冒险:

1.太监如果不可靠,临时突然反水,或本来是赵高的人,那计策就会失败。

2.赵高怀有谨慎心理,特意带了护卫前去,那就会很难杀了他。

3.如果赵高找个借口不去,或派别人去就不行了。

4.杀了赵高而不能说出杀他的理由和拿出证据,难免会惹人非议。

皇帝的手里的权力虽然很大,但也不能随便杀人,哪怕他怀有司马昭之心。一个权臣肯定会在皇宫里到处安排眼线,知道皇帝一举一动,皇帝自然也无法下手。倘若突然杀了权臣,又没及时下诏和清除党羽,这便又成了党羽反叛的借口,手上无权无势的皇帝也是无可奈何。

一剑能不能杀掉权臣?

皇帝一剑能不能杀掉权臣,这个当然可以,但是杀掉之后呢?这里就出现权力空隙,谁去填补?皇帝去填补吗?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你在杀掉权臣的时候,你就不怕他的手下作乱造反吗?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东汉末年何进想杀宦官,结果宦官将何进抢先杀掉了。这事情就结束了吗?宦官赢了吗?当然不是了。袁绍,袁术两兄弟带着手下几千人马将宦官杀得一干二净。所以你一剑杀掉权臣之后,你就要考虑这个后果。

如果一剑杀不成权臣怎么办?

皇帝杀权臣是很难的,一般情况下皇帝周边的侍卫都是权臣的人。所以当皇帝拔剑,除非是一个剑术很高的剑客可能一剑而中,一般情况下很难。杀不掉权臣,让权臣走脱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很有可能这个皇帝被废掉甚至被杀。

皇帝想杀权臣,自然是有机会,因为权臣势力再大,也不可能每次面见皇帝时,都带上一支护卫队在身边吧,而皇帝即便再傀儡,他身边总有一些愿意替他冲锋陷阵的死士,在这种背景下,等到权臣单独来见皇帝时,皇帝只需要把酒杯往地上一摔,然后冲出十来个拿着刀剑的死士,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权臣杀掉。

但问题是,皇帝把权臣杀掉后,权臣的手下们带着大批人马冲进皇宫要求报仇,皇帝靠什么来阻挡,就靠他这百八十个死士吗?如果皇帝不能够给权臣手下们一个合理的交代,那他恐怕只能给权臣去陪葬,如果是这种结果,那皇帝杀死权臣,又所谓何事呢?

最经典的就是,北魏孝庄帝成功杀死了权臣尔朱荣,结果呢?自己很快被他的手下给杀死偿命,后来尔朱荣手下们很快博弈出两个新的大佬:高欢和宇文泰。然后两人各自拥立一个傀儡皇帝,于是北魏帝国从此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事实上,权臣之所以是权臣,绝不是他个人有多么厉害,而是他身后有一个强大且稳定的利益集团,皇帝想单纯杀某一个人很容易,但想摆平这整个利益集团,恐怕就会很困难。所以,除非皇帝身后有一个更强大的利益集团,否则他贸然杀死权臣,所带来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身死国灭。

好,即便权臣们的手下处于某种目的不让皇帝偿命,但皇帝的下场,恐怕也不过是从一个权臣手里跳到另外一个权臣手里,比如汉献帝,先是被董卓控制,后来董卓被杀后,又被董卓的手下李傕郭汜控制,再后来李傕郭汜被杀后,又被曹操控制,其命运根本没有多大变化。当然,汉献帝和北魏孝庄帝还算是玩做得好的,要是做得再差些,那恐怕就是高贵乡公曹髦的下场。

所以说,皇帝在受到权臣要挟时,最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杀掉这个人。因为身份相近的人,谁杀谁也不是多难的事。所以,他最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是杀掉对方后,能不能善后?如果皇帝知道,杀了对方,注定无法善后,从情理上,他是不可能杀对方的。

任何例外都会出现,因为人毕竟是情感动物,皇帝有可能会干出不理智的事

但问题是,皇帝想杀权臣,肯定需要找很多帮手,这样就需要众多人共同密谋,而参与者,如果都很清楚杀了对方,是注定无法善后的;那这种不理智的事,应该是不会发生的。

因为,单纯的争权夺势,偶尔出现一个人想不开,愿意与对手同归于尽,这是可以想象的;如果说众多人都愿意这样做,这本身就是无法想象的事。在这种背景下,类似的密谋就是无法进行的,更是无法进行执行阶段的;因为这种背景下,类似的密谋一旦出现,告密者分分钟钟都会出现的。这也就是绝大部分皇帝不愿意贸然杀权臣的原因。

在我们的印象中,皇帝九五之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人的生死,其实皇帝也不好当,不仅要平衡各方面的势力,还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一不小心,就会培养出“权臣”,这些权臣猖狂至极,保持朝政、培植党羽、给皇帝甩脸子、甚至还有的能取而代之,斩杀皇帝,这对于皇帝是巨大的威胁,那么有人就会问,皇帝明明是一国之主,为什么不能一剑杀了权臣,反而还小心翼翼的斗智斗勇呢?

除掉权臣并非一件简单的事,纵观数千年历史,权臣的代表人物当属曹操,这一点估计大家都不会反对,曹操平时都是什么状态呢?不管是演义中还是正史里,曹操但凡是到皇宫中上朝,不仅自己身披甲胄佩戴利刃,还会让数百名精锐的甲士保护自己。失掉兵权不能掌控军队的皇帝对权臣没有直接正面的威胁,像汉献帝一样面对权臣董卓和曹操,只能忍气吞声,唯一的机会就是联合忠于自己的大臣背地里出掉权臣,就像王允使用连环计杀掉董卓一样,除此之外,大权旁落的皇帝面对权臣基本是没有什么办法了。

当皇帝的大权转移到大臣手中之后,很多事情就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即使是皇帝想杀人,如果大臣认为不妥,也是没有办法颁布指令的。当大臣“掌权”之后,对于皇帝的威胁其实是很大的,很容易就出现谋权篡位的事情。我们最熟悉的“安史之乱”,就是唐朝时期手握兵权的安禄山和史思明对唐朝皇帝的背叛。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臣仅仅是他背后势力的一个代表,死了一个那些大势力还可以推举另一个代表,仅仅杀一个权臣是不够的。

就像三国时期的司马昭一样,魏主曹髦都已经说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表示当时司马昭的谋反之心昭然若揭。然而司马昭并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整个司马家族,就算司马昭死了,司马家族能够立马在推出来一个人,这件事曹髦心里也清楚,当时司马师死了,曹髦以为有机会,没想到司马昭立马就顶了上来。

权臣是一个家族或者一个群体的首领。皇帝即使派人去刺杀,成功了之后,立马会出来一个新人来代表那方势力,因此杀了那一个权臣根本没啥用。如果想要稳固皇权,就像朱元璋一样,朝堂之上威胁皇权的人以及威胁皇权的势力都被成批地清除,任凭你结党营私在朱元璋面前也没什么用了,只能被朱元璋一网打尽。

在《旧唐书·魏徵传》中记录着李世民的一句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我国历史上,朝堂之上并不是只有大臣之间存在斗争,许多时候,君与臣间也会形成“较量”局面。有的朋友可能会疑惑,君主高高在上,一句话就可以要了一个人的性命,为何还要大费周章与“权臣”斗智斗勇?在我看来,答案就藏在开头李世民的那句话中。

首先,过去的历史告诉后世历代君王,权臣不是那么“好杀”的。权臣的背后,有庞大的势力支撑,君主要拿走权臣的性命,考量的不止是“势力强弱”,还有权臣对整个王朝兴衰发展的“作用”。

人才,是不好得的,于此,对于某些脚跟未站稳的君主来说,即便这个人是让自己万分忌惮的权臣,也需“珍惜”,如吕不韦与秦始皇。

其次,君主是天下人表率,越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做事情便越是需要理由,更何况是“生死攸关”的事情。所以,对于权臣的“命”,君主想拿走,也得在天时地利人和下,有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

下面,我们分别拿李世民和秦琼的例子,以及刘邦和韩信的例子,来谈一谈君王与权臣之间的“爱恨纠葛”。

1、君王与权臣之间的“模范”相处模式:李世民与秦琼

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随父亲东征西讨,结束了隋朝乱世,建立大唐朝,而唐朝也在李世民的贤明治理下渐渐变得繁荣且强大。

李世民之贤,除了显示在他于治国上的勤勉以外,还得益于他能很好地处理自己与“权臣”之间的关系。

所谓权臣,这类臣子的背后要么有强大的利益集团,要么就是手握重兵,对君主造成威胁,抑或者是功高盖主。

而一路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建立大唐的秦琼,不仅手握重兵,同时也是“丰功伟绩”的开国大将。

对于李世民来说,秦琼是妥妥的“权臣”无疑。

但历史上的李世民相当信任秦琼,一点没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

在颜小二看来,李世民这么放心,并不是因为他相信“人性”,一来是源于李世民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二来是因为有“制度”作基本保证。

秦琼善战,李世民难道不是一位强大的将领吗?在带兵打仗上,李世民不输秦琼。所以,于才能上,李世民没有什么好忌惮秦琼的。

同时,唐朝有一个叫“府兵制”的制度,可以很好地制衡手握兵权的大将或权臣。这种制度之下,形成地方集权的概率很小,各地、各方兵力分散相对均衡,一旦某位权臣“拥兵自重”,这位权臣就会被李世民借着“府兵制”除掉。

也就是说,李世民“放心”秦琼,从感情方面来看,自然有对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的信赖,另一方,除了对自己能力的绝对自信外,也因为“府兵制”的存在。因为“府兵制”,秦琼一来在各方兵力相互制衡的情况下难以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二来这制度也算是个“警戒线”,时刻提醒着手握重权的“权臣”们,守住红线,才能守住权力。

于此,李世民可谓高明!

而李世民与秦琼的相处模式,在颜小二心里,实在是君王与权臣之间的“模范相处模式”,必须点个赞。

2、刘邦与韩信之间的“爱恨纠葛”

说起汉朝开国的那段历史,以及韩信之死,颜小二其实是有点惋惜的,曾经“势不叛汉”的韩信,最后却以“谋反”罪名被吕后处死,叫人唏嘘。

韩信,典型的功高盖主,同时他的能力强得有点吓人,他一出现就扭转楚汉局面。

韩信可以说是将刘邦送上王位的那个“中流砥柱”。

因为功绩过大,刘邦在时局平定以后不对韩信“好一点”,都说不过去。甚至口口相传中还有这样的说法,说当年刘邦许诺韩信,只要他顶天立地于汉土,绝不加兵刃于身。

可是当真的一切都平静的时候、该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却“有点慌”。

韩信的才能太强,韩信的性子又有些“太骄傲”,而韩信的权力,按照他的功绩来说,也不能限制得太过分。

韩信无论是才能还是功绩,都不得不让刘邦“忌惮”。

而在钟离眛事件以后,韩信也隐隐感觉到,自己大抵也逃不掉一个“走狗烹”的结局。

刘邦对韩信,忌惮大于信任,害怕大于感激。

于此,在这种忌惮与害怕之下,刘邦对韩信,大抵是步步紧逼的态势。

本该大肆封赏韩信,刘邦不仅“逼”韩信杀了找他避难的好友钟离眛,后面更是在“功成”之后,将韩信贬为淮阴侯。

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可以理解刘邦对韩信的“忌惮”,但也可以理解韩信的“心寒”。

后来,被贬后的韩信背上了“密谋造反”的罪名,身死人手。

关于韩信之死,《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记载: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稀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给信曰:“虽疾, 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 “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其实,所谓“谋反”,更多是刘邦给出的斩杀权臣的“理由”。

而吕后动手,则侧面反映,韩信的功绩让刘邦无法“直面”韩信之死,或者说“直接赐死他”,刘邦杀韩信,无论是理由还是“实操”,必须“委婉”一些、“兜圈子”一些。

通过刘邦和韩信的例子,回到我们一开始的话题:君主为何不直接“赐死”权臣,而是非要与其斗智斗勇?

要取人性命,即便是君主,也不能“随心所欲”,要有“合情合理”的理由。并且还要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甚至说是布下天罗地网,隔绝权臣的“势力”,看准时机,然后一招毙命。

3、君臣之间,“权力制衡”大于“情”和“义”

说起来,历史上有太多“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了;同时,也有太多“先帝托孤,权臣辅佐幼主后野心越来越大而自毁前程的事了”,比如吕不韦。

或许正是因为对这些历史了然于胸,唐朝的李世民才得以凭借自身的强大,并巧妙地运用“制度”,维系自己与权臣之间的平衡,让“权力”和“情义”达到了两全的境地,令人佩服。

并不是所有君主都有李世民的“才能”,也并不是所有有才能的君主,都能强于权臣之才。

刘邦相较于韩信,没有李世民相较于秦琼的才能优势;汉朝建立之初,亦没有成熟的“制度”可以让刘邦十分放心地限制韩信。

于此,关于韩信的风吹草动,都可以让刘邦作出“惊弓之鸟”一般的反应,而在刘邦“鸟尽弓藏”的一番“操作”下,韩信寒心,君臣嫌隙越来越大。

于此,刘邦与韩信之间的“斗智斗勇”,实则更多是刘邦为“除掉韩信”寻找合适的机会与理由所作的铺垫罢了。

虽然李世民与秦琼这种君臣相处模式,让人心向神往,但遗憾的是,君主与权臣的相处模式更多如刘邦和韩信一般。深究之下,相对本质的原因,在颜小二看来,大抵便是“权力”与“人性”的较量了吧,各位觉得呢?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文章标题: 为什么古代的大臣非要把驰骋沙场的大将军弄死,不怕敌军打过来吗,打过来没有能人带兵打不过怎么办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8579.html
文章标签:带兵  要把  敌军  能人  大将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