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走向共和》讲述的内容基本属实吗

时间: 2021-05-20 15:36:3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2次

《走向共和》讲述的内容基本属实吗

《走向共和》57集的明朝正统后裔这段是否属实?

如果属实,那么这的明朝朱氏后裔是谁?
HO HO,楼上说的经典,哈哈,明朝的那些遗民早都死决了,到清朝后面就算有也都早把什么国仇家恨都忘掉了吧,不然怎么能继续活下去。所以那些所谓的明朝后裔全都是好事者所为,具体怎么做,正史上肯定没讲,最多记个怎么杀的,具体这些人怎么做可以参考《康熙王朝》“朱三太子”。。。毕竟艺术来源于现实嘛
清灭亡后的确有一个明朝正统皇族的后裔站出来力挺清廷 名为朱煜勋
该朱姓后裔的祖上明代王朱彝确为明朝正统皇族 为洪承畴的监军 松锦大战后 与侄儿朱文元一同被俘 降清 并入镶白旗。雍正二年十月 封朱彝后裔朱之琏为一等延恩侯,入正白旗,世奉明祀. 朱煜勋在清亡后一直跟随溥仪左右 并宣称大清为中华正统 明皇族的这一支真可谓给朱家祖上丢尽了脸 大明就是毁在这些养尊处优 不明白什么叫国破家亡概念的皇族手里 悲!
编的
朱家死绝了
吴三桂杀的好像都去了缅甸杀
1朱三太子知道吧,隐匿几十年,都被康熙给咔嚓了。2知道南明帝么,都跑到越南,老挝去了,吴三桂不照样追着去,用弓弦勒死了他.3一般一个新王朝建立是容不得前朝的龙子龙孙的,以防借势东山再起而复国,一般都是斩尽杀觉的。好像南李唐一家更惨,就是把他们一族人关在一起,让他们自己败坏家风,生出来都白痴,够绝吧
有,但这位明朝后裔的真实性则令人生疑
假的,毫无任何根据的编造

《走向共和》有那些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历史事件有孙中山领导革命党北伐,中间包括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历史事件。走向共和这部剧历史背景始于洋务运动终于张勋复辟。

1、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2、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3、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4、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这一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5、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走向共和》颠覆了以往教科书和历史剧对这段时期重要人物和事件的定义,如慈禧,袁世凯,康有为,李鸿章,孙中山。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审视了这些人物所做出的历史抉择的各中原委,也重新诠释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维新变法,清政府的君主立宪,孙的共和革命。

这部电视剧1911年之前的戏份,特别是前三十集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对晚晴人物基本上做到了客观还原,每个镜头对白都值得细细品味。不过稍微可惜的是后面十几集加入了一些虚构的人物,情节也有了瑕疵,有虎头蛇尾之嫌。

总体来看,《走向共和》这部戏展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物塑造还是基本符合史实的,历史素材运用得不错,但是有些问题值得推敲。

《走向共和》,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北京同道影视节目制作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长沙电视台等联合出品的中国近代史题材电视剧,该剧由张黎执导,盛和煜、张建伟编剧,王冰、吕中、孙淳、马少骅、李光洁等主演。

该剧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触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华各民族人民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该剧于2003年4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

这部《走向共和》好的地方就在于,从公众的阅读和观赏方面第一次把李鸿章放到比较客观公正的角度去看。以往只是历史学家才会以公正的角度认识他的,一般的人对他的印象都是负面的。《走向共和》还原了历史的真实状态,没有拔高一个好人,没有贬低一个坏人。

以前接受的教育从来都是把李鸿章、慈禧、袁世凯描写为坏人,而《走向共和》却非常人性化、设身处地地为前人着想了。但是《走向共和》并不是给这些人物进行“平反”,而是告诉人们要善待自己的先人,因为我们也会成为先人。我们不能总用批判的眼光挑剔历史人物身上的问题,应该多看他们的贡献,建立一种同情的理解。

扩展资料

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30年间的中国近代历史,包括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史事。

慈禧太后要修颐和园风光地过她六十岁生日,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北洋水师的实力,设"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

中国与日本进行了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签定《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虽然为国力争,但从此背着汉奸恶名黯然退出政治舞台。

中国在与日本的“甲午战争”兵败之后,朝廷决定训练新兵,袁世凯由于有勇有谋而取得朝廷重臣荣禄的信任,开始在天津郊外小站练兵,经营政治资本。

签订《马关条约》的国耻激起全国义愤,康有为、梁启超等举子联名“”公车上书“”朝廷,要求维新变法,光绪虽然也想维新自强,慈禧开始也积极给予支持,但后来发觉激进派图谋起兵,便将维新血腥镇压了。

逃亡海外的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在檀香山宣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驳斥康、梁二人,宣传中国的出路只有暴力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国才有希望。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为了慈禧回銮的议和,清廷不仅赔款,还不得不将一大批被侵略者列为战犯的王公大臣处死。为慈禧安全回銮,袁世凯学西方组建警察,正缺兵少将无人可用的慈禧于是很器重袁世凯。

屡败于洋人丢尽颜面的慈禧太后听说立宪共和可以强国,也派五大臣出国考察,袁世凯和权臣庆王爷通过交易结成联盟,借机推行"新官制",获得更大的权力,军机大臣瞿鸿玑为遏制其权力,发动丁未政潮。庆、袁反击成功,终使首辅被罢,从此独断朝纲。

慈禧太后死后,载沣担任摄政王,罢免袁世凯,亲贵专权,遏压民意。革命党乘机起事,辛亥革命爆发。

朝廷只好又任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军,袁世凯利用朝廷向革命军讨价还价,又用革命军要挟朝廷,逼隆裕皇太后退位,孙中山为了实现共和理想的大局,将大总统之职让给了袁世凯。

宋教仁遇刺充分暴露了袁世凯的军阀面目,引发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再次流亡海外,国会中占多数的国民党议员选举中要罢免袁世凯,袁世凯采用武力威胁手段演出了一场滑稽的闹剧,并且解散国会,清除国民党议员。

对历史有所贡献,但头脑发热的袁世凯被忽悠复辟当皇帝,蔡锷起兵讨袁护法,袁世凯不得人心,众叛亲离,惶惶而死。但随即军阀混战,张勋借机复辟。剧情在孙中山慷慨激昂地为讨伐张勋,反思过去,激励世人的演讲中结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走向共和

剧情背景为自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归政光绪皇帝,至民初袁世凯称帝失败约30年间的中国近代历史,包括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史事。

一、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 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后四个字“ 中体西用” ,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师夷制夷” 、“ 中体西用”,也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在洋务运动时期,从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薛福成的“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都是作为一种理论服务于“求强”、“求富”这一洋务运动主导思想的。

二、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对中国影响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三、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虽然被慈禧太后扼杀了,但也为13年之后爆发的辛亥革命打下了思想基础。

一、推动了清政府的自我改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逃到西安,这给慈禧以惨痛教训。签订《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下令实行新政,其内容有编练新军;废科举,建学堂;奖励民办工厂;改革法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成立咨政院、咨议局等。其中有些改策已经超出了当年维新变法的内容。

二、激起了民众对满清政府的愤恨,推动知识分子由维新向革命转化。戊戌政变失败后,支持孙中山革命的人增多了,不少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革命党人。(此条更准确的说应为戊戌政变的影响,而不是戊戌变法本身的影响。)

四、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废除帝制:

辛亥革命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开始的。”辛亥革命的领袖们,则认识到要救国必须革命,要想救亡图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权 。

五、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即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参考资料:

二次革命—百度百科

辛亥革命—百度百科

戊戌变法—百度百科

中日甲午战争—百度百科

洋务运动—百度百科

1、中日甲午海战

1894年7月25日,日舰袭击中国船舰,甲午战争爆发。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宣战,甲午战争全面爆发。

甲午战争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在黄海海战中大败北洋水师,之后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

战后双方于战后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百日维新

指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但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3、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

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占领北京。侵略军在华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鸿章等人乞和。

11月,侵略军增至10万分别入侵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并进兵山西。沙俄还单独出兵17万分六路入侵中国东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4、袁世凯小站练兵

1901年,八国联军入侵之后,清朝下决定改编军队,战斗力强悍的北洋三军为中央军,而且继续扩编。各地方纷纷编制的军队战斗力较弱,定位地方部队,一共在全国编练三十六镇新军。

1907年,清朝计划编入的36镇新军已经完成16镇和16个混成协,其中,装备和训练最强的要数袁世凯的北洋六镇,遍布直隶、山东与东北。

只是,这支新军本来是清朝为了加强统治的,没想到成为辛亥革命的主力军,其中以战斗力最强悍的北洋六镇为最,讽刺意味十足。

5、辛亥革命

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走向共和

包括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拳乱、庚子后新政、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张勋复辟等史事。

一、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洋务运动主要指导思想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朝鲜半岛称:清日战争,西方国家称: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三、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四、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五、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又称溥仪复辟,是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

张勋,1895年投靠袁世凯,1911年升为江南提督,率巡防营驻南京。武昌起义后,在南京残杀民众数千人,顽抗革命军,败后退至徐州一带。清帝退位以后,所部改称武卫前军,禁剪辫子,以示效忠清王朝,时称“辫子兵”。1913年奉袁世凯命进攻革命军,重占南京,后调徐州任长江巡阅使。袁死后,在徐州成立北洋7省同盟,不久任安徽督军,扩充至13省同盟,图谋为清室复辟。

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

张勋复辟是指由张勋一手策划,于1917年(民国六年)7月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后历时共十二天。因发生在丁巳年,亦称丁巳复辟。

1917年5月,黎元洪总统“府院之争”。日本表示支持段祺瑞,英国、美国等支持黎元洪、冯国璋。黎元洪将段祺瑞免职,段祺瑞则令属下各省督军宣布独立。黎元洪乃电召安徽督军张勋入京调停。1917年6月,张勋率五千辫子军北上。密谋复辟,段祺瑞则欲利用他对付黎元洪而支持其 入京。

参考资料:

张勋复辟—百度百科

辛亥革命—百度百科

戊戌变法—百度百科

中日甲午战争—百度百科

洋务运动—百度百科

1.洋务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

2.日清甲午战争: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为其跻身列强奠定了重要基础。

3.戊戌变法: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4.辛亥革命: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5.二次革命: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电影《走向共和》的内容

只有电视剧。

求电视剧《走向共和》的主要内容,200字左右就行,说的好给30财富值。

本剧是中国影视作品第一次以史诗般的艺术笔角全景式地呈现了中华民族推翻帝制、走向共和这一波澜壮阔的艰难历程,气势恢弘地再现了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庚子国变、立宪新政、辛亥革命、隆裕退位、缔造共和等重大历史事件,精心刻画了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极弱极贫、人民饥寒交迫等血泪杂陈的屈辱历史卷轴;浓墨重彩地勾勒了晚清封建统治的腐朽以及无数民族精英、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寻找救国救民出路的斗争和探索历程。
慈禧太后要修颐和园风光的过她六十岁生日,李鸿章担心日本扩充海军渐成威胁,想加强北洋水师实力,设"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钱,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只得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习。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受命签定《马关条约》,在日本遇刺大难不死,但从此背着汉奸恶名退出政治舞台。

甲午兵败之后朝廷决定训练新兵,袁世凯沽名钓誉取得新贵荣禄信任,开始小站练兵,经营政治资本。

《马关条约》的国耻激起全国义愤,康有为等举子联名上书朝廷,要求维新变法,光绪虽然也想维新自强,但慈禧一旦发觉变法可能削弱她的权势利益,便轻而易举地将维新血腥镇压了,逃亡海外的康梁在檀香山宣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驳斥康梁,宣传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民国才有希望。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西逃,为了慈禧回銮的议和,清廷不仅赔款,还不得不将一大批被侵略者列为战犯的王公大臣处死。为慈禧安全回銮袁世凯学西方组建警察,正缺兵少将无人可用的慈禧于是很器重袁世凯。

屡败于洋人丢尽颜面的慈禧太后听说立宪共和可以强国,也派五大臣出国考察,袁世凯和权臣庆王爷通过交易结成联盟,借机推行"新官制",获得更大的权力,军机大臣瞿鸿玑为遏制其权力,发动丁未政潮。庆、袁反击成功,终使首辅被罢,从此独断朝纲。

慈禧太后死后,载沣摄政,罢免袁世凯,亲贵专权,遏压民意。革命党乘机起事,辛亥革命爆发。

朝廷只好又任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军,袁世凯利用朝廷向革命军讨价还价,又用革命军要挟朝廷,逼隆裕皇太后退位,孙中山为了实现共和理想的大局,将大总统之职让给了袁世凯。

宋教仁遇刺暴露了袁世凯封建军阀政客面目,引发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孙中山再次流亡海外,国会中占多数的国民党议员选举中要罢免袁世凯,袁世凯采用武力威胁和流氓手段演出了一场滑稽的闹剧,并且解散国会,清除国民党议员。袁世凯以为再无忌惮,索性复辟当皇帝,蔡锷起兵讨袁护法,袁世凯不得人心,众叛亲离,惶惶而死。但随即军阀混战,张勋借机复辟。故事在孙中山(港台版)慷慨激昂的为讨伐张勋,反思过去,激励世人的演讲中结束。
文章标题: 《走向共和》讲述的内容基本属实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7523.html
文章标签:共和  属实  讲述  走向  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