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5-20 04:22:16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7次
选B,中山两字取自化名。
孙中山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孙中山使用过不少名字,多数是为了宣扬革命而取的,部分则在于表达人生期望。孙中山还用过陈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达生、吴仲等化名,以及杞忧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南洋一学生等笔名。
孙中山这个名字是1903年革命人士章士钊将日本人宫崎寅藏(即宫崎滔天)之著作《三十三年之梦》翻译为《大革命家孙逸仙》时,将本姓与化名连用,成为后人对孙文的通称。
扩展资料
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在四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充分地表现了坚决和勇敢的革命精神。能够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地进步,由早期的主张推翻皇帝、建立民国而进到晚年的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由倡导民主革命而进到主张实现世界大同。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是在前进的。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于2021年11月1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中山
孙中山是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谱名德明,幼名帝象,稍长取名文,字日新(后易为粤语同音之逸仙)。从事革命流亡日本时,为秘密活动安全起见,在日本曾使用中山樵、高野长雄、中山二郎、吴仲这些假姓名。中山、高野用得多些。孙中山在正式公文签名用孙文(印鉴亦仅有“孙文之印”);对家人亲属用德明、科父(对离异后的卢夫人);对西人通用孙逸仙(Sun Yat-sen)。他在写信时,1910年署名使用过中山(与西人通信使用的中山,不是用日文假名英译Nakayama,而是用汉语英译Chung San)。从未使用“孙中山”三字联署。1911年以后,其本人对中山二字亦未见使用。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人人知道的孙中山,孙文本名却隐没不彰的情况呢?“孙中山”三字又从何而来,为何孙本人不愿使用,别人却都在使用孙中山这个名字呢?说起来,这里有几个故事。
1897年8月16日,孙中山从伦敦经北美东返抵达横滨。他在日本与浪人宫崎寅藏(滔天)、平山周、可儿长一三人结识后,于9月间由平山、可儿陪同,赴东京会见日本民党领袖犬养毅。从犬养邸宅出来后,到数寄屋桥旁的对鹤馆(旅店)住宿。在馆内旅客登记簿上写名字的时候,孙表示要将真实姓名保持秘密,写一个假名字。平山与可儿想了一会,才想到他们来的时候,路过有乐町中山侯爵家,平山便在簿子上写了中山两个字。据说,孙接过笔,添写了一个樵字。孙的意思是,我是中国的山樵。(如果这种说法可信,那么中是姓,名是山樵;不过后来一直使用中山这个姓,孙之通信亦曾署名为樵,故中国山樵之说,恐怕是有心人的附会)这是孙氏第一次使用中山樵这个日本姓名;1900年,秘密回上海住日本人开的旭馆,登记本上写的便是医学士中山樵。
孙中山在日本安顿下来后,便开始准备在国内发动起义。1900年,惠州起义爆发。由于新上台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取消了台湾总督府对孙中山支持的承诺,浪人遣散。孙无奈,只得回到日本。
随后,他的支持者宫崎寅藏将自己所参与的孙中山革命史事写进回忆录《三十三年之梦》一书中。该书于1902年出版,孙中山为它写了序言。1903年,在上海《苏报》馆任主笔的湖南人章士钊(行严)将这本日文著作,根据自己的意思,节译成《孙逸仙》小册子,作为《荡虏丛书》的一种出版。章太炎、秦力山及章士钊本人都为这本小册子作序,高度评价孙中山的革命先导地位。章士钊认为,“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则谈兴中国者,不可脱离孙逸仙三字。”此书出版后,“一时风行天下,人人争看,竟成鼓吹革命之有力著述,大出意外。”当大批青年学生出国赴日前后,接触到介绍孙中山活动事迹及看到知识界先进所做的这些介绍时,孙中山的形象无形中便高大了起来,这也就为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拥戴孙为总理奠定了基础。
这时的章士钊还不认识孙氏其人。但因为章士钊已结识章太炎,而章太炎在1902年赴日本时已与孙中山来往,故章士钊对孙的了解,可能多来自章太炎的介绍。另外,章士钊也可能从秦力山、王慕陶处得来一些信息。
章士钊在《疏〈黄帝魂〉》中回忆说:“吾之所知于(孙)先生,较之秦力山所谓海贼孙汶,不多几许。一日,吾在湖北王侃叔(慕陶)许,见先生所作手札,长至数百言,用日本美浓卷纸写,字迹雄伟,吾甚骇异。由此不敢仅以草泽英雄视先生,而起心悦诚服之意。”当时孙文之为国事犯受通缉,已广为人知。为活动方便,用了中山、高野一类的日本姓氏。故熟人相遇,便称中山先生或高野先生。起初是口头上说说,或通信上使用,进而在报刊上也用了,习惯成了自然。如章太炎在1902年3月致吴君遂信中便说,“今者,任公、中山意气尚不能平,盖所争不在宗旨而在权利也。”任公是梁启超的字号,章太炎将任公、中山并列使用,可见至少在此时(1902年),部分中国人已将孙氏在日本所使用的姓氏中山,作为孙氏的名字而加以使用了。
约1903年,章士钊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或晚些时候,“贸贸然以中山缀于孙下,而牵连读之曰孙中山。”本非约定,卒乃俗成,孙中山云云,遂成为孙氏的姓名定型,一百多年来使用不绝。据说,王侃叔曾批语章士钊这样做不通,“姓氏重叠,冠履倒错。”章氏虽对批评“逊谢,然亦无法变易,久而久之,从不见有人提出问题,(孙)先生似亦闻而默认”。总括一句话,约在1903年,章士钊第一次取了“孙中山”的名字,并由此传开来,孙氏本人后来也默认了。
1910年以前,孙中山在对日人通信中署名“中山”、“高野”交用,这个“中山”是日本姓Nakayama,不成问题。但对中国人通信中署名“弟中山”,与使用署名“弟孙文”相对应,这个中山,则是孙氏用作自己的名字了。
对于这一点,还可从孙氏与外人通信中得到证明。孙氏与外人(西人)通信,历来都使用孙逸仙(汉语拼音)。但在1910年8月11日致咸马里函,署名孙逸仙,通信地址(收信人)写的是Mr.Chung San。同年9月4日致布思函,通讯处(收信人)也是Chung San(并注明“邮汇亦请用Chung San之名”)。8月13日致张永福函,中文直称“弟中山谨启”。可见,暂住槟城的孙氏,即仍处于保密时期的孙氏,已开始使用“中山”二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到了1911年12月25日孙氏返抵上海后,孙中山的姓名在报纸上铺天盖地,汤化龙等人的共和建设会的通电中,甚至有“请举孙中山先生为总统,以救国民”的字样。
入民国后,“孙中山”姓名被广泛使用。但是,这是被使用。虽然孙也接受他人称自己为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就是孙文、孙逸仙,但是我们实在找不到孙氏自署孙中山的事例。
孙中山为什么不使用“孙中山”呢?可能有这种因素,即姓名虽是符号,但中国传统上更重视“名从主人”的说法。不论是中山或是孙中山,都是别人所取用的姓氏、姓名,不是本人或长辈给取的,于俗可容,于理无据。况且,中山二字之含义,细想起来,孙氏可能极不舒服。为何如此说?须知,1879年(光绪五年),日本灭中国藩属琉球国,改为冲绳县,逼迁其王至东京,以中山侯爵名义,处于囚禁状态。当中国第一任驻日使臣何如璋抵横滨时,原琉球王听到消息,还派亲信秘密跪见天使,请求代为申冤复国。这是何等可悲可耻之事!若以一大国领袖之尊,姓名竟来源于亡藩辱爵,情何以堪!故孙氏对不知就理之人,尽管由他们去用(不辩,辩无益),反正外界没有人知道其中原委;但如果自己也使用“孙中山”,煌煌大字落笔留于档册,为外人笑,则清夜梦回,便难免诛心了。这大概便是孙文(逸仙)不使用孙中山这个名字的缘故。这也就是说,孙中山是一个被取、用的名字。
附带说几句,给孙氏取中山姓氏的平山周,约十年间一直是孙氏的积极支持者,但在1907年汕尾“幸运丸”运械一事闹翻后,二人便中断了来往。至于章士钊,则始终未加入“孙党”(从兴中会、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直到中国国民党),形同蜀洛。
中山是以孙中山先生来命名的。
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香山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典故:孙中山先生原名孙文,字逸仙,幼名帝象。但后来最通行的却是孙中山这一名字。1896年9月,孙中山流亡日本。日本青年宫崎滔天、平山周经过许多曲折,在日本横滨中国革命志士陈少白的寓所见到了孙文。
他们被孙文先生的革命热情、见识和抱负深深感动,决心帮助孙文。他们为孙文的安全担忧,劝他暂时留驻日本。孙文同意后,官崎和平山就陪同孙文找旅馆。他们绕过日比谷公园,路过中山侯爵府邸,来到对鹤馆旅馆,并由平山代笔为孙文登记。
当时,孙文不便公开姓名。填写什么姓名好呢?平山执笔踌躇一番,忽然想起刚才走过中山侯爵府时看见的那块牌匾,于是就在旅客登记簿上写下了“中山”两字。但按日本习俗,中山只是个姓,还得有一个适当的名字才好,平山又踌躇起来了。
正在这时,孙文接过登记簿,在“中山”两字下面添上了一个“樵”字,笑着对平山说:“我是中国的山樵。”这就是孙中山名字的由来。孙中山先生为自己起这个名字为了表明自己的革命决心。
扩展资料:
孙中山的民族理念
在1890年代,孙中山同梁启超、谭嗣同、张之洞等,俱以传统的“华夷之辨”的民族观来看待近代问题。至190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在野知识界引入西方带种族主义色彩的民族主义,倡导“民族主义救中国”,激荡“排满”思潮。
1906年,孙中山对日人说出“中国革命目的在于灭满兴汉,中国建国在长城以内”这样的话语,正是这股以“排满”为核心内容的“民族主义救中国”思潮的产物。
至辛亥年前后,梁启超、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念均有极大的进化。梁启超于1905年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一词,与“排满”思潮决裂。
孙因现实需要,虽然在辛亥前从未公开批评过“排满”,但1912年元旦发布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主张“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与梁启超的意见已颇为相近。自此之后,保有“满洲主权”也成为了孙中山不可动摇的一条底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中山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