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日志标题:起承转合话节俭 发表时间:2006-10-11 21:39:00

时间: 2021-05-19 11:03:56 | 作者:垦丁沙滩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2次

日志标题:起承转合话节俭 发表时间:2006-10-11 21:39:00

日志内容:上午第一节课,思想品德陈老师在我们班上了一节高规格的思想品德课,颇有意思。

首先,揭题起步。

老师讲了“勤劳节俭”的一个故事作为课题的破题(也就是起步):古时候有位大富翁,他有两个儿子。在他临死前,将家中的所有财富都交到两个儿子手上,并告诉儿子,要想家庭能够继续富裕下去,一定要记住四个字:勤劳节俭。两个儿子牢记教导,都拼命挣钱,可不知什么原因,挣来的许多钱都不知怎么的就没了。请问:兄弟俩忘记了父亲的什么教导?

孩子们很轻易就明白,兄弟俩虽然挣钱是能手,但是不懂节俭,所以钱还是从手缝溜走了。

承前启后:有人会说,钱挣来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用,为了过更舒服快乐的日子吗?我们有没有必要节俭呢?请孩子讨论:节俭有必要没有?一定要讲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因为只有最真实的才符合事情的本身。

这个问题孩子们一阵讨论,可是并没有结果。有的孩子觉得挣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过好生活,节俭是没必要的;有的孩子认为我们应该节俭,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有的孩子认为在该节约的时候才节约,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该节约。这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老师高明的设计思路,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帮助孩子发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三个常见问题:钱、资源和该不该节约。

老师相机提出这三个问题之后,反问孩子们:经过刚才的讨论,大家是不是对该不该节约这个问题更糊涂了?孩子们齐齐点头。

老师话锋一转,说,现在我在给大家讲三个故事,也许大家会出这三个故事中得到启发:

第一个,老师的家里有一个用了近三十年的水瓶,这是父母刚结婚的时候购买的。几次老师都说要扔掉,可是父亲总说还可以用,这让我提心吊胆。家里的高压锅也有十几年历史了,想不要了卖个新的,可母亲总是批评我浪费,以致每次用它的时候我总是躲得远远的,生怕出事;

第二个,德国人比中国人有钱,可是他们每次上餐馆点菜总是每人点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并且将盘子里的才吃得干干净净;一个中国人到德国家庭去,德国人总是不厌其烦的帮助中国学会正确使用马桶,一遍又一遍,直到完全学会为止。

第三个,妈妈发现自己的衣橱里还有可以穿的衣服,于是暂停了购买计划。

从这三个故事中,你知道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这三个故事真实精辟,孩子们通过充分的讨论,得出了正确清晰的结论:要节约资源;对于生活必需品,不能过分节约,不能用的要及时更新,能够用的可以暂时不买。

最后,将刚才的讨论和结论综合回到课文中去,看看文中的那些认识是正确的,哪些认识能帮助我们合理使用资源。特别是让孩子们去找书中那个教育我们尽量利用资源的词语。孩子们一番搜索:物尽其用。老师点睛: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不必一定要穿有补丁的衣服才叫节俭。可不可以穿好一点的衣服鞋子(生:可以)?;可不可以上餐厅去吃一次好吃的食物(生:可以)?……其实我们不必自己一定要过得清贫。在今天比较好的环境中,只要我们能做到物尽其用,不攀比、不虚荣,不乱用,合理利用资源,就是节俭。后记: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有一种从混沌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而这,正是老师起承转合的巧妙设计,让孩子们头脑清晰明亮起

日志标题:流行给我们留下什么

发表时间:2006-10-12 20:00:00

日志内容:今天拿到了十月份的《小学语文教学》。开篇第一页的《“风”行“蜂”语》让我感受颇多。

周一贯老师不愧为大师,他在这篇文章中罗列了有关现在课堂上流行的一些现象。并且以赫尔岑的名句“如果流行都是好的,那么流行性感冒呢?”的确,我们战斗在第一线的老师,常常以名师名家的课堂风范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不仅认真揣摩,深入思考,而且有意识的学习、模仿。更而胜者,大师的口头禅,举手投足,言行举止,依次描摹。有时在想,这算不算是现代社会的另一种“邯郸学步”。

说到这里,我想起前几年,每班每节课,凡答对提问时,全班同学齐刷刷的都来上一句:“***,你真棒!”结果一节课,大家都是“真棒”。留在孩子和听课脑海中的就只有这句经典名言啦。

后来,这句名言改头换面,改成了“了不起”,“真不错”……提倡肯定孩子,多鼓励,少批评,结果最后演化成了每个老师都不敢对孩子的回答做出正确判断,只来一句:“你的想法不错。”对得不错错的也不错。可怜我们的老师,最后感觉连课都没办法上下去。

现在新的流行又来了,那就是“人文关怀”、“人性理论”、“情感陶冶”、“心灵沟通”……它们充斥在我们课堂的各个角落。凡是上课,必想一定要打动学生,一定要产生心灵的碰撞,一定要有情感的交流,等等等等。我们从过去的抓“双基”,摇身一变,转为“情感热线”,将以前很抓语文工具性的中心偏向了人文性。我想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有些顾此失彼呢?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各种赛课,交流,每个人似乎都铆足了近一争高下。这原本没错。可是同行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令人深思的现象,每个大师只要一上课,常常是总上一节课,固定的某一课,而且是固定的那几个熟悉的面孔,让人怀疑咱全中国是不是只有这样廖若星辰的几个高手,怀疑他们是不是只能上这样特定的几篇课文。于是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要我象他们这样天天只上这样的几篇课文,我也能成大师。”或许这样的言论不太谦虚,但是不是该引起一定的重视呢?同时一种可怕的现象萦绕在我们的周围:所有的老师学习的榜样都是这样的几个人,久而久之我们的教育是不是没有了不同的声音?都被同样的理解、同样的风格、同样的认识观所同化呢?又从哪里体现“百家争鸣”?

我很赞同周老师最后说的那句话:“流行的最大特征就是可复制性,扶植带来了让人厌烦的模式化,而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宣告的则是创造性的枯竭。

文章标题: 日志标题:起承转合话节俭 发表时间:2006-10-11 21:39:00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7361.html
文章标签:设计思路  毛概  历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