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郑州有哪些本地习俗正在被人们逐渐遗忘

时间: 2021-05-13 00:07:32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9次

郑州有哪些本地习俗正在被人们逐渐遗忘

河南郑州 风俗 习惯

1、郑州人爱说‘中’

郑州人情有独‘中’,又于何时流行说‘中’,非独外人,既便河南人也难以说清。全国方言何其多,能够一字诠释一地历史变迁、一字代表一地方言文化的,唯有河南话里的‘中’,全世界也难找出第二个这样的字来。今天,‘中’已成为河南人的口头语,但少有人知道,‘中’字曾经负载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以及骄傲和失落。”

2、“青龙节”

农历二月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俗称“青龙节”。这天,郑州的农民要休息一天,不许挑水、动土,妇女不做针线活,怕动刀剪伤了龙体。太阳未出来前,农民用草木灰撒成圆形粮囤,中间放上小麦、大豆、花生、芝麻等,口中念诵“大囤满、小囤流”,祈求当年丰收增产,还用双手拿瓦片,边碰撞边念叨:“拼拼瓦、拼拼瓦,蝎子蚰蜒都没爪”,祈求神灵保佑,使蝎子、蚰蜒、蜈蚣等毒虫不来侵袭。中午饭都是吃捞面条,称为龙须面,祈求捞住富贵和健康。

3、郑州方言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是居住在市区的大多数人中通行的地方话。郑州市区方言内部略有差异,大致可分为新老两派。老派分尖团,口语中儿化音、u化音较多,新派不分尖团,儿化音向北京音靠拢,u化音明显减少。老派主要分布在管城区,即原城关所在地,新派主要分布在金水、中原、二七等区。

4、郑州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面食中又以白面(即小麦面)食品为主。

粗粮面只作为营养搭配和调剂口味,需求量较小。常见的面做食品有馍(馒头)、菜馍(又叫菜蟒或菜龙)、油卷、包子、烙馍、油饼、菜盒、烧饼、油条、炸菜角等等。郑州人特别喜欢吃面条,面条的种类很多,有汤面条、捞面条、炸酱面条、卤面条、炒面条、牛羊肉烩面条等等。郑州人的副食即佐餐菜肴主要有五大类:肉菜类、青菜类、食用菌类和豆制品及蛋类。

5、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新郑市举行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来祭拜黄帝。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和汉代的《史记》等历史典籍中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俗称“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2008年6月7日,新郑黄帝拜祖祭典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州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1、郑州人爱说‘中’

郑州人情有独‘中’,又于何时流行说‘中’,非独外人,既便河南人也难以说清。全国方言何其多,能够一字诠释一地历史变迁、一字代表一地方言文化的,唯有河南话里的‘中’,全世界也难找出第二个这样的字来。今天,‘中’已成为河南人的口头语,但少有人知道,‘中’字曾经负载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以及骄傲和失落。”

2、“青龙节”

农历二月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俗称“青龙节”。这天,郑州的农民要休息一天,不许挑水、动土,妇女不做针线活,怕动刀剪伤了龙体。太阳未出来前,农民用草木灰撒成圆形粮囤,中间放上小麦、大豆、花生、芝麻等,口中念诵“大囤满、小囤流”,祈求当年丰收增产,还用双手拿瓦片,边碰撞边念叨:“拼拼瓦、拼拼瓦,蝎子蚰蜒都没爪”,祈求神灵保佑,使蝎子、蚰蜒、蜈蚣等毒虫不来侵袭。中午饭都是吃捞面条,称为龙须面,祈求捞住富贵和健康。

3、郑州方言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是居住在市区的大多数人中通行的地方话。郑州市区方言内部略有差异,大致可分为新老两派。老派分尖团,口语中儿化音、u化音较多,新派不分尖团,儿化音向北京音靠拢,u化音明显减少。老派主要分布在管城区,即原城关所在地,新派主要分布在金水、中原、二七等区。

4、郑州人的主食以面食为主,面食中又以白面(即小麦面)食品为主。

粗粮面只作为营养搭配和调剂口味,需求量较小。常见的面做食品有馍(馒头)、菜馍(又叫菜蟒或菜龙)、油卷、包子、烙馍、油饼、菜盒、烧饼、油条、炸菜角等等。郑州人特别喜欢吃面条,面条的种类很多,有汤面条、捞面条、炸酱面条、卤面条、炒面条、牛羊肉烩面条等等。郑州人的副食即佐餐菜肴主要有五大类:肉菜类、青菜类、食用菌类和豆制品及蛋类。
  在老家开始感觉有过年的气氛是从腊月十八的打扫卫生开始,叫“扫尘”,紧接着就是腊月二十二蒸馒头,二十四晃豆腐,二十七'八做肉圆,在“三十晚”中午准备一桌非常丰盛的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早上由家人做早饭,有点讲究

  腊月二十三在河南是“小年”在老家好象什么动静也没有,正月初五,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五,都称为"小年",各有一套说法,一直不大明白,要放鞭炮的,正月十五不仅是小年还是元宵节,要吃汤圆的;在正月初一到初十之间只要有亲戚来家里都要"喝茶",就是摆上点心,糕,枣什么的,倒上一杯开水主人陪客人一起喝茶,是礼节习惯.

  1. “馒头”是当地的叫法,其实应当称为“包子”,有3种以上的馅,一年只 做一次,不是像郑州这里的实心馒头;
  2. 现在已经没人家自己做豆腐了,因为太麻烦,吃的又不多。一般是到街上买 个20斤以上,豆腐还是必不可少的;
  3. 肉圆子都是自己家人亲手做的,比这里的“丸子”大很多,很香很好吃的, 有很多猪肉,郑州这叫“丸子”大过年的好象不吉利!~

  4. 在整个过年的习俗中是不吃饺子的,如果哪家比较特别大年初一早上吃了饺 子,还千万不能称呼“饺子”,应当称 “万万顺”,称呼“饺子”是一大 禁忌,切记!切记!!
  5. 老家没有年夜饭这种说法,最重要的就是除夕中午的"团圆饭",吃完了就算过 年了,晚上吃的很随便,还有就是大年初一早饭讲究一点,中午跟晚上的饭也很 随便,一般走到哪家就在哪家吃,只要不吃去年剩下的就行.
  6。初一早饭特色就是:米粥+鱼,(鱼米之乡哦!~)有的县市吃汤圆;反正过 年是不吃饺子的。
  7. 大年初一早上刚起床吃的年糕叫“大糕”,是糯米做的甜点心,早饭中吃的 年糕叫“水糕”要蒸热了吃,并且吃饭时候第一口要吃它~ 还有一种年糕 叫“发糕”,当馒头吃可以狠吃的,寓意“发财高升”。
在老家开始感觉有过年的气氛是从腊月十八的打扫卫生开始,叫“扫尘”,紧接着就是腊月二十二蒸馒头,二十四晃豆腐,二十七'八做肉圆,在“三十晚”中午准备一桌非常丰盛的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早上由家人做早饭,有点讲究
腊月二十三在河南是“小年”在老家好象什么动静也没有,正月初五,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五,都称为"小年",各有一套说法,一直不大明白,要放鞭炮的,正月十五不仅是小年还是元宵节,要吃汤圆的;在正月初一到初十之间只要有亲戚来家里都要"喝茶",就是摆上点心,糕,枣什么的,倒上一杯开水主人陪客人一起喝茶,是礼节习惯.
1. “馒头”是当地的叫法,其实应当称为“包子”,有3种以上的馅,一年只 做一次,不是像郑州这里的实心馒头;
2. 现在已经没人家自己做豆腐了,因为太麻烦,吃的又不多。一般是到街上买 个20斤以上,豆腐还是必不可少的;
3. 肉圆子都是自己家人亲手做的,比这里的“丸子”大很多,很香很好吃的, 有很多猪肉,郑州这叫“丸子”大过年的好象不吉利!~
4. 在整个过年的习俗中是不吃饺子的,如果哪家比较特别大年初一早上吃了饺 子,还千万不能称呼“饺子”,应当称 “万万顺”,称呼“饺子”是一大 禁忌,切记!切记!!
5. 老家没有年夜饭这种说法,最重要的就是除夕中午的"团圆饭",吃完了就算过 年了,晚上吃的很随便,还有就是大年初一早饭讲究一点,中午跟晚上的饭也很 随便,一般走到哪家就在哪家吃,只要不吃去年剩下的就行.
6。初一早饭特色就是:米粥+鱼,(鱼米之乡哦!~)有的县市吃汤圆;反正过 年是不吃饺子的。
7. 大年初一早上刚起床吃的年糕叫“大糕”,是糯米做的甜点心,早饭中吃的 年糕叫“水糕”要蒸热了吃,并且吃饭时候第一口要吃它~ 还有一种年糕 叫“发糕”,当馒头吃可以狠吃的,寓意“发财高升”。
河南人极为重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夜明月当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为皎洁的夜晚。这一天,新禾入廪,游子当归,都要在这天力争赶回,合家团聚。如有家人身居异乡,必在赏月时念念有辞,致以怀念。书香门第之家,老人们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共享天伦之乐。
铁塔燃灯是开封地区中秋的一项重要活动。铁塔所在地的开宝寺(明代以后人们称为铁塔寺),景色佳丽,是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的游乐苑圃。燃灯是开封人民自汉代沿袭下来的习俗,每年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其事最盛。
南阳地区,旧时中秋节夜设茶果、月饼于庭院,焚香祭月,称为“圆月”,以示秋季丰收,合家团圆之意。现“祭月”之俗不存,但八月十五吃月饼,走亲串友之俗日盛。“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之语,说明了人们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汤阴过去家家都要蒸月饼(白面里面放糖,蒸成圆饼状,再用木梳、顶针一类的工具按上几个图案),中秋夜月上树梢时,开始用月饼、水果之类供奉月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百姓经济宽裕,市场上月饼品种繁多,多数人家已不再蒸月饼,上供时用买的月饼和水果。供过后,要把月饼分给家人吃,以图吉祥团圆。
在巩义,节前人们向亲友馈送月饼,全家团圆:杀鸡为肴。有“男不愿月”之俗。晚上在院内设案,摆月饼水果等供品,面向月亮许愿,这叫“愿月”。
此外,在驻马店地区,八月十五要吃糍粑和月饼的风俗。
河南人极为重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夜明月当空,清辉洒地,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为皎洁的夜晚。这一天,新禾入廪,游子当归,都要在这天力争赶回,合家团聚。如有家人身居异乡,必在赏月时念念有辞,致以怀念。书香门第之家,老人们向儿孙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共享天伦之乐。

铁塔燃灯是开封地区中秋的一项重要活动。铁塔所在地的开宝寺(明代以后人们称为铁塔寺),景色佳丽,是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们的游乐苑圃。燃灯是开封人民自汉代沿袭下来的习俗,每年的元宵节和中秋节其事最盛。

南阳地区,旧时中秋节夜设茶果、月饼于庭院,焚香祭月,称为“圆月”,以示秋季丰收,合家团圆之意。现“祭月”之俗不存,但八月十五吃月饼,走亲串友之俗日盛。“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之语,说明了人们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汤阴过去家家都要蒸月饼(白面里面放糖,蒸成圆饼状,再用木梳、顶针一类的工具按上几个图案),中秋夜月上树梢时,开始用月饼、水果之类供奉月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百姓经济宽裕,市场上月饼品种繁多,多数人家已不再蒸月饼,上供时用买的月饼和水果。供过后,要把月饼分给家人吃,以图吉祥团圆。

在巩义,节前人们向亲友馈送月饼,全家团圆:杀鸡为肴。有“男不愿月”之俗。晚上在院内设案,摆月饼水果等供品,面向月亮许愿,这叫“愿月”。

此外,在驻马店地区,八月十五要吃糍粑和月饼的风俗。

农村有哪些风俗正渐渐消失?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村很多的风俗现在正在渐渐的消失了,以前农村的风俗在人们去世时的风俗和逢年过节时的风俗正在消失。

第一,以前农村的风俗,当老人去世时还要找一些人去跳舞。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个风俗现在已经渐渐的被人遗忘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去世了也不会找一些人去跳舞。因为这个风俗习惯现在已经渐渐的在消失了,记得小时候老人去世时会找很多的人去跳舞,围着棺材和桌子跳,那时候看着还挺好玩的。

第二,家里有人去世,家里的人不能去别人家串门子。以前小的时候很多的人他们家里有人去世了,都必须自己待在家里,不能去别人的门上。很多的人认为这样子会给别人带来晦气,影响财运。随着人们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个风俗现在已经渐渐的消失。即使披麻戴孝,晚上都是可以去别人家。

第三,逢年过节时要给长辈磕头,给长辈磕头,长辈就必须要给红包。现在会发现很多的人,即使过年也不会给长辈磕头了,这个风俗习惯早就应该改变。长辈要给红包就直接封一个红包给他们就行,没有必要再磕头,这个风俗习惯也已经渐渐消失了。

第四,逢年过节时总是会听到很多的人聚集在一个地方唱山歌或者演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不愿意去看那些粗劣的演技,很多人都从电视电脑上看。

一、杀年猪
还记得小时候村村都有一位屠夫,每到年前腊月二十几的时候,这人就会张罗着杀猪过年,以前通常是在空旷地挖座大地锅,用来烧热水,现在这样的事情几乎见不到了,由于为了肉品安全的考虑,很多地方已经禁止私人杀猪卖肉了,而现在就算有幸见到,也是现成的大铁锅架子,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忙忙碌碌,前后张罗的景象了。
二、过年蒸大馍
现在有些地方还保留着过年走亲戚,回娘家拿大蒸馍的礼节,不过现在拿来的大馍,几乎都是商家大批量做的,没有以前的那种味道不说,更体会不到年前蒸馒头时家里热闹的氛围,以前过年都是蒸好多馒头,七大姑八大姨都会来家里帮忙,还记得这天小孩子在家是最容易受大人呵斥的,因为小孩说话都口无遮拦,殊不知大人们都很忌讳在这天说些他们认为不吉利的话,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到底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三、放鞭炮
也许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在过年时还能体会放鞭炮的乐趣,可是在我们这离城市还算近的农村来说,鞭炮似乎都与我们无缘了,由于政府对环保的大力重视,现在即使是大年三十,也听不到几声鞭炮声了,夸张点说,恐怕下一代的小孩,连鞭炮是什么都会不清楚了吧。
现在农村风俗比过去少多了,比如,过去过年晚辈给长辈拜年,把膝盖都磕肿了,现在没有了,再有过去老人去世,子孙披麻戴孝,一天三次报庙,现在也渐渐消失了,等等,旧的习惯都在渐渐改变。
农村打锣打鼓的风俗慢慢失传消失了,元宵节玩龙灯渐渐消失了,没有人在农村住,就没有人手了,农村请客大摆宴席的风俗渐渐消失了!
现在的时代我们国家都在进步,农村也是在进步,特别是网络时代,让我们和农村没有什么区别。农村的风俗也在变化,人们的素质都在提高,很多人也有高学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啦,整体都在变得越来越简单,都是与时俱进的。

有哪些“年味”很浓的春节习俗正在慢慢消失?

我们本地有“接佛爷”的风俗,类似于官员巡城,是一种赛会,但是因为后来庙宇周围回族居民越来越多,阻止我们进行祭祀,所以已经好几年没有举行过了。
没有烟花爆竹,我不能接受。
儿时的年,一是年幼无生活压力有十足年味!二是生活条件不如现在吃穿明显好于平常,三是有气氛的衬托,腊月开始忙年,迀年集,买放烟花,贴对联,舞龙踩跷,吃年夜饭,五更拜年…现在的年禁的禁,省的省,十去七八!
记得小时候唱的那个过年儿歌,忙年歌,以前基本上都是按照儿歌过的,现在好像都没有了。
我觉得像那些民间习俗已经在慢慢消失了,而且人们也已经向往旅游了。

社会好像都进入到了一个过年到“瓶颈期”,很多过年的习俗也正在慢慢消失。今天,月涵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那些正在消失的过年习俗,看看你的老家之前是不是曾经有过?节日 历史 文化 习俗 传统

郑州春节习俗

郑州春节习俗
  在老家开始感觉有过年的气氛是从腊月十八的打扫卫生开始,叫“扫尘”,紧接着就是腊月二十二蒸馒头,二十四晃豆腐,二十七'八做肉圆,在“三十晚”中午准备一桌非常丰盛的菜,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早上由家人做早饭,有点讲究

  腊月二十三在河南是“小年”在老家好象什么动静也没有,正月初五,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五,都称为"小年",各有一套说法,一直不大明白,要放鞭炮的,正月十五不仅是小年还是元宵节,要吃汤圆的;在正月初一到初十之间只要有亲戚来家里都要"喝茶",就是摆上点心,糕,枣什么的,倒上一杯开水主人陪客人一起喝茶,是礼节习惯.

  1. “馒头”是当地的叫法,其实应当称为“包子”,有3种以上的馅,一年只 做一次,不是像郑州这里的实心馒头;
  2. 现在已经没人家自己做豆腐了,因为太麻烦,吃的又不多。一般是到街上买 个20斤以上,豆腐还是必不可少的;
  3. 肉圆子都是自己家人亲手做的,比这里的“丸子”大很多,很香很好吃的, 有很多猪肉,郑州这叫“丸子”大过年的好象不吉利!~

  4. 在整个过年的习俗中是不吃饺子的,如果哪家比较特别大年初一早上吃了饺 子,还千万不能称呼“饺子”,应当称 “万万顺”,称呼“饺子”是一大 禁忌,切记!切记!!
  5. 老家没有年夜饭这种说法,最重要的就是除夕中午的"团圆饭",吃完了就算过 年了,晚上吃的很随便,还有就是大年初一早饭讲究一点,中午跟晚上的饭也很 随便,一般走到哪家就在哪家吃,只要不吃去年剩下的就行.
  6。初一早饭特色就是:米粥+鱼,(鱼米之乡哦!~)有的县市吃汤圆;反正过 年是不吃饺子的。
  7. 大年初一早上刚起床吃的年糕叫“大糕”,是糯米做的甜点心,早饭中吃的 年糕叫“水糕”要蒸热了吃,并且吃饭时候第一口要吃它~ 还有一种年糕 叫“发糕”,当馒头吃可以狠吃的,寓意“发财高升”。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敷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最早的挂千当是以制钱(铜钱)串挂的,与压岁钱一样,有压胜的作用。[9]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给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在河南省登封县城东4公里处,有一座古老的庙院,它就是坐落在太室山东南麓黄盖峰下的中岳庙。中岳庙四周群山环抱,景色秀丽。庙内古木参天,建筑精美,所以历来是帝王将相、达官显贵中原之旅必到之处。  
中岳庙的庙会兴于何时,当地的老百姓也说不清楚,他们只知道是从老辈子那里传下的规矩。每到春季农历三月初十和秋季十月初,传统的古庙会就拉开了序幕。会期长达10天,庙会活动丰富多彩。热闹非凡,人群摩肩接踵,似水如潮。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很引人注目。她们的肩上和手提的篮子里搭满一缕缕鲜艳多彩的红头绳。她们时而分散在中岳庙的大门外,时而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之中。人们从她们面前走过时,总是随手递上一两角钱,接过老人手里的一缕红绳,漫步向中岳庙的纵深处走去。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妇女,她们向老人讨要红绳时,总是脸上腾起红云,羞怯地把红绳往腰间一塞,行动极为迅速,很快便隐入拥挤的人群中。  
原来,这是流行在当地的一种求子习俗,人们俗称为"拴娃娃"。凡婚后不孕的妇女,大多都要在庙会期间参加这项活动。娃娃,是一种用黄泥捏成的泥人,捏好晒干后涂上色彩。这种泥娃娃并不是谁都可以卖的,人们认为,只有从庙里道人手中拴回的娃娃才最灵验。因为娃娃需要拴回家,所以,红头绳自然而然地就承担了拴的职责。拴的地点,一般都在中岳庙后院的崇圣门周围和寝殿里。寝殿内供奉天中王"和"天灵妃"的塑像。"天中王",人们称他为"嵩岳大帝",是主管嵩山一带的大神,人们都很尊敬他。传说有一年武则天到嵩山游玩,看嵩岳大帝独自一人非常可怜,便给他封了一个妃子叫"天灵妃"。老百姓嫌"天灵妃"拗口,都习惯称她为"嵩岳娘娘"。据说嵩岳娘娘心地善良,很同情人们的疾苦,凡没有儿女的人向她求援,她都会慷慨地满足人们的要求。 
求子的人在嵩岳大帝和嵩岳娘娘的塑像前燃香叩头,把红头绳递给道人。想要男孩的,需事先向道人说明。想要女孩的,也要在红头绳拴上之前,把自己的想法解释清楚。如果想要个双胞胎,道人会把一个男孩和一个孩背靠背地拴在一起。妇女们接过娃娃后,将娃娃揣在怀里,抱回家中,放在床头上或苇席下。不管此法是否灵验,她们求子抱回泥娃娃后,心理上或多或少地得到了一些安慰。如果如愿以偿,她们生下孩子后,还要在孩子周岁时到中岳庙里向嵩岳娘娘还愿。做了妈妈的妇女,还愿时总是大手大脚。当初抱嵩岳娘娘一个娃娃,还愿时一般都要送回十个。她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这也是对嵩岳娘娘施子之恩的一种报答方式。   
在中岳庙众多的文物古迹中,站立在崇圣门东侧的四尊铁人显得特别引人注目。铁人分别立于神库四周,为镇库铁人,系宋代治平元年铸造。铁人身高3米多,握拳振臂,怒目挺胸,形象高大威武。这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保存最好的四个"守库铁人",人们也称他们为"镇庙铁"。围绕着这四个铁人,当地流传有许多传说和风俗。一位在登封生活多年的老人介绍说,很早以前,这铁人是八个,一边四个,分立在东西两个神库的四周。北宋末年的时候。金兵南侵,民族英雄岳飞率领爱国将士转战在黄河南北两岸。后来,抗金浪潮波及到嵩山,中岳庙的铁人摩拳擦掌,义愤填膺。一天晚上,他们乔装打扮,偷偷来到黄河岸边。谁知摆渡的小船只能坐下四个人,于是只好四个人先过,另外四个铁人在岸边等候。等摆渡的小船返回载后四个铁人时,天色已经大亮,中岳庙的道主派人找到黄河岸边,把没有过河的四个铁人强拉硬扯绑了回来。所以,至今站立在东边神库周围的四个铁人还是一副怒目而视、壮志未酬的神态。 
当地的老百姓受传说的影响,对铁人充满了崇敬之情,孩子周岁时,当地人要到中岳庙的铁人前举行挂锁仪式。挂锁前,家人把事先准备好的铜锁或银锁先挂在铁人的臂膀上,然后让孩子焚香磕头。待锁从铁人身上取下,挂到孩子的脖子上时,就意味着锁是铁人送给孩子的礼物,孩子将受到铁人的保护,以后就会平安健康。 
除了挂锁之外,当地人来到中岳庙的铁人前,总要有目的地抚摩一阵。据说人身体的哪个部位疼痛不适,只要摸摸铁人与自己相同的部位,这样,自己的病痛就会减轻甚至痊愈。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

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有哪些东西以前是传统,现在却逐渐被遗忘了?

香文化,说起香道,估计十有八九不知其然,或者联想到上香拜佛。其实,香道是古代中国的标签,正如茶道,但也快被日本注册为他们的文化遗产了。古代我国,品香与斗茶、插花、挂画并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 但如今茶道与插花,已成为隔邻日本的国粹,而香道这门极纯粹、极高雅的中国艺术也快被日本注册为自己的文化遗产了,而彻底烟消云散了。古人所言,“焚香看画,一目千里,云树蔼然,卧游山水,而无跋涉双足之劳。”讲的正是,居于斗室之间,燃起一壶名香,再挂上一副山水佳画,便有一日神游天下山水,而无脚足之劳的悠然之意。中国人用香大约起源于秦汉,那时以汤沐香,净身与净手在上层贵族日常生活之中都是很普遍的事。到了汉魏六朝则流行道家学说,更是熏香文化大行其道,更繁衍出覆手香囊之类的物品。接着到了盛唐,熏香已经很普遍了,此时方鉴真和尚东渡,不仅把佛教传到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熏香文化。进入宋代,由于士大夫对物质生活的高标准严要求,又从精神层面着力倡导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以及美食、酒、茶等都完成了奠基,呈现出博大雄浑的态势。熏香至此也成了一门艺术,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经常相聚闻香,并制定了最初的仪式。而今天,国人说到熏香第一想到的却是佛寺禅院里已经变的有些畸形的装神弄鬼的上香了,作为外来宗教,佛门无疑自汉魏两晋以其需要变相继承的熏香,然而究其实质早已没有了那种文化沉淀与精髓。
中元节: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在古代,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见当时对重阳节的重视也习俗。
绞脸(扯脸),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使用一根细麻线,中间用一只手拉着,两端分别系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或者中间用嘴咬着,两手套住两头,形成交叉的三角,除去妇女脸上的汗毛。
香道,琴道,中医养生,投壶射箭等汉人的游戏,汉人的传统服饰汉服,周朝的真正官学,民间的习俗文化,中国古代珠宝文化等等。但今天,香道和茶道、花道等一些较为纯粹典雅的生活艺术,它们的面貌对于国人来说却有一种刺痛心灵的陌生感,使我们从中看到一些在中国不可能看到的神圣而庄严的东西。
文章标题: 郑州有哪些本地习俗正在被人们逐渐遗忘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6544.html
文章标签:被人  郑州  习俗  遗忘  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