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海瑞痛骂嘉靖皇帝,为啥还能活命?

时间: 2021-05-06 20:54:34 | 作者:素衣清颜淡若尘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海瑞痛骂嘉靖皇帝,为啥还能活命?

海瑞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中正刚直,爱民如子,嫉恶如仇,眼里不揉沙子,“抬棺骂皇帝”震撼古今。按理说,海瑞这样一个官场“异类”很难善终,但他运气不错,虽然屡遭打击,但每每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海瑞是福建人,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谢氏与他相依为命。谢氏对海瑞要求严格,培养了他刚正不阿的品行。海瑞长大后自号“刚峰”,就是为人刚直、不畏邪恶的意思。他对王阳明的心学感兴趣,擅长实务策论,对程朱理学不太感冒,在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中不得力,36岁才考中举人,随后又参加了两次会试,都名落孙山。海瑞一气之下放弃科举考试,接受广东布政使司的委派,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了一名教谕(中国古代的正式教师)。海瑞执教期间,曾经有一个朝廷的御史到学校视察,海瑞一左一右的人都跪在地上,唯独他站在中间拱手行礼,如此他便得一号——“海笔架”(两边低中间高像一个笔架)。海瑞认为学校不是衙门,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不用对上官行跪拜之礼。

看到海瑞这幅清高淡然的样子,御史心里很恼怒,回去后就找茬收拾海瑞,免去了他教谕的职位。正在海瑞愤懑茫然的时候,上级又来了一道指令,调他到淳安县担任知县。知县是管理一方的小诸侯,正七品的官位,比从八品的教谕厉害多了,海瑞的好运气开始冒泡。给他带来好运气的是当时的福建提学副使(相当于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衡,史书上没有细说朱衡帮助海瑞的原因。笔者推测是海瑞考举人时写的《治黎策》得到了朱衡的赏识,朱衡认为海瑞通晓时务,有济世之才,所以才会帮他。

海瑞到淳安后发现当地富户都不交税,而穷苦百姓的负担却很重,就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变革。他重新清丈土地,勘定赋税负担,推行保甲法,审决疑难案件,兴办社学,在较短时间内就使淳安面貌焕然一新。为护佑百姓利益,海瑞在淳安时惹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浙江总督胡宗宪。胡宗宪的儿子是个仗势欺人的纨绔子弟,有一次路过淳安县时,在驿站(县招待所)大耍威风,还把劝阻的驿吏倒挂起来。海瑞得知后马上派人把胡公子抓了,狠狠收拾一顿,把他随身携带的金银全数没收,然后派人押送总督衙门,顺带给胡宗宪一封信,信上说总督大人清正严明,巡视地方的时候严禁铺张接待。现在有个人怀揣大笔金银,在我们淳安胡作非为,还说是您的儿子。我想他一定是假冒的,现在把人押过去请您治罪。胡宗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对此事只好不了了之。

海瑞得罪的第二个人是严嵩的干儿子、左副都御史鄢懋卿。鄢懋卿有一次受命清理盐法,到地方巡查,一路上吃拿卡要,祸害地方。为了堵住人的嘴,他还到处标榜俭朴,给沿途各地打招呼,说他“素性简朴,不喜承迎”,一切接待都以简朴为宜。淳安也是鄢懋卿的巡查点,海瑞为了抵御这座“瘟神”的祸害,提前给鄢懋卿写了封信,信的最前面附上鄢懋卿标榜自我清廉的话,后面说为了做好接待工作,我已经派人打探过了,您到的地方都没有遵守您的规定,接待异常奢侈。我们淳安是个穷县,没法好好招待您,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鄢懋卿接到信气坏了,说你海瑞一个小小七品知县竟敢调侃我,便想马上到淳安找茬收拾海瑞。但他转念一想,觉得海瑞调查过自己,可能掌握了自己巡查受贿的一些底细,若真把他逼急了抖搂出去,对自己影响也不好。所以鄢懋卿就忍下怒气,避淳安而去,不碰海瑞这个硬茬,淳安百姓避免了被他祸害。从上面两件事可以看出,海瑞不是个书呆子,处理棘手问题挺有办法,堪称是一个能臣良吏,上级也准备提拔他当嘉州通判。鄢懋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回京后就唆使御史告海瑞的黑状,结果海瑞官没升成,反被调到一个更偏僻的县——江西兴国县做县令。

海瑞没有气馁,到了兴国后刷新吏治,发展生产,造福当地百姓,声誉一路看涨。不久,吏部调他入京担任户部主事,级别升为正六品。他这次升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政绩突出,上级赏识,另一方面,兴国当地的黑恶势力团伙竟然花钱疏通关系,助海瑞升官,意思是你赶快走,别在这里碍事!不管怎样,海瑞到了京城,开始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风姿。户部主事不是个紧要差事,海瑞到京的第二年,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上了留名千载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又叫《治安疏》),酣畅淋漓地痛骂皇帝!

这道“骂皇帝疏”堪称千古未有,爆了很多猛料,从朝政到私生活,对嘉靖皇帝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还戳心戳肺地说“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意思是陛下不要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天下人早就认为你不咋样了!嘉靖帝平日道貌岸然、故作高深,哪受得了这个!马上派人去抓海瑞,担心他跑了。他身边的宦官悠悠地说,海瑞是抬着棺材来的,估计不会跑。海瑞下狱后,嘉靖帝翻来覆去看那道骂梳,越看越生气,好多次都想立马杀了海瑞,以泄心中之怒!但他又是个沽名钓誉的人,担心杀了海瑞,成全了他的比干之忠,自己成了商纣王,在青史上留骂名,所以他一时拿不定注意,迟迟没有处置海瑞。

嘉靖帝没有杀海瑞,除了担心声名受损,还因为海瑞的奏疏有技巧,骂中带着恭维和期盼。奏疏上来就说嘉靖帝的天资远胜汉文帝,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直追尧舜了。而且皇帝犯了错,是因为“陛下误举,诸臣误顺,无一人为陛下一正言焉”。这些话嘉靖帝听着顺耳点,他知道自己多年求道,不理朝政,国家形势挺糟糕,海瑞把责任让大臣们分担点,嘉靖帝内心觉着很应该。而且那时嘉靖帝的身体已经不大好了,可能他也有心留着海瑞,为其继任者服务。海瑞在狱中呆了一年多,嘉靖帝驾崩后,在徐阶的建议下,继位的隆庆皇帝将海瑞赦免出狱,并让他重新任职,海瑞之名响彻天下。

1570年,海瑞外放应天巡抚,江南一带的贪官污吏纷纷辞职,权贵之家把朱门漆成黑色,宦官减少车马仪仗,他们都惧怕海瑞的刚正严明。海瑞在江南兴利除害,清理田地,整修吴淞江,推行一条鞭法,减轻百姓负担,被人称为“海青天”。当时,江南士绅的最大代表是海瑞的恩人——徐阶。徐阶家族圈占土地24万亩,是江南最大的地主。海瑞不徇私情,就拿徐家开刀,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清出4万亩土地还给百姓,还要往下清时,徐阶贿赂朝廷言官,弹劾海瑞庇护奸民,鱼肉士大夫,海瑞只能悲愤离职。他以一己之力去斗江南最庞大的利益团伙,实在让人可敬!

隆庆、万历年间的朝局形势异常复杂,徐阶、高珙、赵贞吉、张居正等内阁大臣争斗不止,互相倾轧,海瑞不选边站队,成为被排挤的对象。他去应天巡抚,实际是高珙等人拿他当剑使,让他去揭徐阶的盖子。利用完之后,掌管吏部的高珙又使手段调整海瑞的岗位,海瑞被迫辞职还乡,这一去就是十六年。等到万历年间海瑞再次出仕时,他已经72岁,垂垂老矣,虽壮心不已,但官场黑暗,容不下海瑞这样的刚直之人,他最终被群起攻之,黯然去职。1587年,海瑞病逝于南京,南京市民罢市,在十里长街为他送行。海瑞不容于官场,但却活在了百姓的心中!

海瑞一生清廉,家居简陋,用的是竹床、竹椅,卧室帷帐用葛布制成。他平日穿布袍,吃糙米,自己种菜,只有在年节或特殊日子,才会去买点肉吃。有一次他母亲过生日,他到肉铺买了2两肉,肉铺掌柜激动得直嚷嚷“海大人买肉了!海大人买肉了!”此事被当做奇闻到处宣扬,连浙江总督胡宗宪都正告同僚“海瑞买肉了!”海瑞死后无子,也无钱买棺椁,是他的几个朋友凑钱买了副棺材,才把他装殓下葬。

海瑞清廉,清廉得凄苦乃至悲惨!包拯也是清官,但宋朝对官员优待,包拯的年俸折合白银近2万两,按购买力计算相当于现在的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元(具体多少有争议),包拯坚守清廉之下过得蛮体面。明代官员受制于朱元璋的严苛,俸禄定的较低,再加上后来施行“折色”制度,官员的正常收入更是掺杂了水分。海瑞的最高官阶是正二品,每个月能领到1石米、12两白银和412贯宝钞,折合起来就是4石大米,他又不贪不占,没有外快油水,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当然过得挺凄苦!

文章标题: 海瑞痛骂嘉靖皇帝,为啥还能活命?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5723.html
文章标签:明朝  嘉靖帝  明朝历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