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春秋以前中原文化区的演进历程

时间: 2021-04-28 18:52:39 | 作者:豫知文旅说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20次

春秋以前中原文化区的演进历程

春秋时期的中原文化区是历史发展和积累的结果,是三代乃至史前中原文化区演进轨迹的延续。正是在这一基础上的孕育,才有春秋时期的沉淀和重构。为了清楚认识春秋中原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有必要追溯中原文化区的演进历程。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春秋以前中原文化区的发展,大致可分作如下 9 个阶段:

公元前 6000 年至公元前 5000 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是中原胚胎的最早孕育时期,其核心地域最初出现在豫中豫东南地区。

公元前 5000 年至公元前 4700 年的仰韶文化早期,是中原胚胎的初现时期,以豫中为核心的中原地区得到初步发展,核心地域范围扩大,扩展至渭河、汾河下游的河谷平原及其邻近地区。

公元前 4700 年至公元前 4000 年的仰韶、半坡文化阶段,是中原胚胎的重组时期,关中地区的半坡类型强势向东发展,形成关中豫西晋南的尖底瓶彩陶钵文化繁荣区,原本兴盛的中原区在西方的挤压下明显向东收缩而发生结构重组。

公元前 4000 年至公元前 3500 年的仰韶庙底沟期阶段,渭河、汾河下游的河谷平原及其邻近地区文化繁荣,向四方辐射扩张,形成黄土高原文化大区,但中原继续保持自身传统并没有消亡。

公元前 3500 年至公元前 2500 年的仰韶文化后期,亦即秦王寨期和庙底沟二期阶段,是中原胚胎挣脱黄土高原大区的重现时期,豫中豫东南地区传统的鼎罐文化在脱下黄土高原的外衣后开始复兴,中原文化区得以恢复并且发展迅速,与西面的关中晋南豫西地区形成对峙。

公元前 2500 年至公元前 2000 年的龙山文化时代,是黄土高原大文化区继庙底沟期之后的第二次整合和再次繁荣期,但同时也是中原胚胎的凸显与稳固时期,以豫中、豫东南为核心的中原与黄土高原的区别愈来愈大,以鼎罐瓮文化为特征的独特性凸显。

公元前 2000 年至公元前 1600 年的夏代,是中原初步形成的婴儿时代。二里头文化西拓进入豫西晋南,最终成为中原舞台的主角。中原的核心区域自此几乎定格在黄土高原南缘和东南缘的河谷及山前平原地带。

公元前 1600 年至公元前 11 世纪的商代,是中原的初次繁荣及拓展时期,中原区扩大,几乎占据黄河中下游流域,进入幼年时代。

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前 771 年的西周,是中原大文化区的形成与巩固时期。西周的分封使得中原继续拓展,影响所及北至燕山,南达长江流域。中原在表层得到大面积的整合。

纵观中原形成与发展的总历程,第一阶段为漫长的孕育时期,约自裴李岗时期至龙山时代;第二阶段为形成时期,约自龙山时代末期至战国时期。第二阶段又可分为 3 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夏代的初现时期,或称婴儿时期,此时的中原初步形成,虽然还不稳定,但已经开始向四方拓展。

第二个时期为商代至西周的积极成长时期,此时的中原至少在表层上为一个空前的整合时期,并积极向四方拓展。

第三个时期为东周的深层次整合期,此时的中原虽然表层似乎分化,但实质上是在结构内融化整合之中。

追溯中原的诞生,仰韶时代属于中原的胚胎孕育和发育时期;龙山时代则是中原的胚胎成熟期,或属临产前状态;夏代大致是中原的婴儿期;商代、西周、东周应是中原的幼年期。中原在商代初定天下,于西周大幅度拓展,入东周则内部积淀充实,之后才有秦汉的一统整合。

夏商周三代先后在中原扮演主角,他们虽族源不同但传承的是中原的一脉文化。至东周,经过文化整合和民族同化,诸多部族于中原逐渐交融于一体,成为一个更大的华夏。自夏代的天下万邦,到商周的分封,再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最终至秦的一统,正是这一历程的政治反映。秦统一最终完成了中原的彻底整合。至此,中原才得以成人和独立。

来源:中华郑文化

文章标题: 春秋以前中原文化区的演进历程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4592.html
文章标签:历史  郑州  郑州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