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人性简史-第十章浩劫重生(五)

时间: 2021-04-24 14:51:34 | 作者:爱肤宝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6次

人性简史-第十章浩劫重生(五)

2.中国国民党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由于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清朝的内忧外患更加深重。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朝不败而败,藩属国越南(安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台湾也宣布独立建省。1885年,英国入侵缅甸,不久被迫签订《中英缅甸条约》,缅甸纳入英国势力范围。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大增,强迫清朝藩国琉球改属日本,引发中日甲午海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失去藩属国朝鲜。面对民族危机,满清朝廷只能割地赔款,使得人民日益看清楚了清朝的腐朽统治,一批革命先驱纷纷投身革命,积极探寻救亡图存道路。

中国同盟会。1894年夏,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主张改革被拒绝后,便前往他早年求学的美国檀香山。甲午海战后,孙中山在海外华侨中积极倡议集结团体,共谋救国大计。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首次提出了推翻满清君主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纲领。1895年2月,兴中会总部在香港成立,更加猛烈抨击满清政府的反动统治,指出了当时中国“政治不修,纲维败坏,朝廷则鬻爵卖官,公行贿赂,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盗贼横行,饥馑交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进一步明确了兴中会的反清宗旨。

兴中会成立后,积极策划在广州起义,后因计划泄露,陆皓东被捕牺牲,孙中山流亡国外。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也流亡海外,孙中山曾主动建议两派合作救国,但康有为坚持君主立宪,拒绝合作。1899年,兴中会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宣传革命。1900年,唐才常组编的自立军被镇压,兴中会联络的湘鄂一带会党势力因卷入自立军起事而全部散失。郑士良在惠州起义,转战半月有余,后暴病去世。史坚如在广州谋炸两广总督德寿失败,被捕牺牲。兴中会的领导骨干损伤过半,海外各处机构也纷纷涣散,孙中山因而计划另行组建大的革命联盟。

1903年11月,日本归来的黄兴以庆祝自己30岁生日为名,邀集刘揆一、宋教仁、章士钊等,在长沙彭渊恂家中举行秘密会议,组织反清革命团体华兴会,会员达数百人,主要是知识分子。宗旨为“驱除鞑虏,复兴中华”,方略为湖南发难,各省响应,“直捣幽燕”。1904年11月,陶成章等人回上海与蔡元培商议,以龚宝铨组织的军国民教育会暗杀团为基础,在上海正式成立了光复会。

1905年8月13日,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麴町区富士见楼开会欢迎孙中山。虽正值暑假,但到会者竟达1800余人。后到者因进不去而伫立街边仰望楼上的人,有六七百人之多,欢迎会盛况空前。孙中山作了两小时演说:“现在中国要由我们四万万国民兴起,今天我们是最先兴起的一天,从今后要用尽我们的力量,提起这件改革的事情来,我们放下精神说要中国兴,中国断乎没有不兴的道理。他呼吁抛弃君主制,择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我们中国,把中国建成一个20世纪头等的共和国。”孙中山的演讲,赢得掌声阵阵,经久不息。陈天华欢呼孙中山“是吾四万万人之代表也,是中国英雄中之英雄也!”富士见楼的欢迎会成为组建中国同盟会的动员大会。

8月20日,在东京赤坂区头山满提供的民宅二楼榻榻米房,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宣布合并,正式成立中国革命同盟会,孙中山被一致推举为总理,黄兴任执行部庶务。会议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并决定在国内外建立支部和分会,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成为全国性的革命组织。当然,也有学者研究指出,同盟会并不是兴中会、华兴会和光复会三个团体的联合,而是孙中山在兴中会的基础上另外再组建的一个革命团体。

会章规定,总理是中国同盟会的最高领导人,“总理对于会外,有代表本会之权,对于会内,有执行事务之权,节制执行部各员,得提议于议会,并批驳议案。”中国同盟会下设执行部、评议部和司法部。其中,执行部权力最重,负责组织革命活动,负责人称庶务,总理不能履职时,可代行总理职权。执行部下设庶务科、书记科、会计料、内务科、外务科、调查科,以及由黄兴亲自负责的暗杀部等。评议部议长汪精卫,司法部判事长邓家彦、检事长宋教仁。会议在讨论同盟会会旗及将来的中华民国国旗时,各代表发生了激烈争论,未能形成定案。

中国同盟会确认其政纲为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该纲领后又被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洲汉军人等,如悔司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汉人有为满奴以作汉奸者,亦如之。

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

三、创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四、平均地权。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

以上四条纲领的次序分三期:第一期为军法之治,第二期为约法之治,第三期为宪法之治。俾我国民循序以进,养成自由平等之资格,中华民国之根本,胥于是乎在焉。

中国同盟会将原华兴会机关刊物《二十世纪之支那》改名为《民报》,作为同盟会机关刊物。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编下,由胡汉民、汪精卫等执笔,与由康有为、梁启超执笔的主张保皇的《新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1907年4月,《民报》增刊《天讨》在日本东京发行,由章太炎主编,内容设图画、插画、书檄、附录四栏,其中所刊书檄13篇分别是以四川、河南、安徽、山东、云南5省军政府名义发布的《讨满洲檄》,另有《谕保皇会檄》《谕立宪党》《普告汉人》《广东人对于光复前途之责任》4篇文檄,号召人民“肃行天讨”,宣布革命政策。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联合地方会党在国内先后发动萍浏醴、黄冈、七女湖、钦廉防城、镇南关、云南河口、广州新军等起义,试图推翻清政府,但都没有成功。此外,由于骨干成员多为知识分子,且个性都比较强,中国同盟会刚成立不久,便陷入分裂。孙中山因未经众人商议便收受日本政府资助离开日本,导致光复会退出,同盟会几近分裂。

在起义过程中,同盟会虽力量松散,但其影响总体上呈扩大趋势。8月,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成立,选举陈其美掌庶务,宋教仁掌文事,谭人凤掌交通等。通过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章程》和《宣言》,宣告奉东京本会为主体,认南部分会为友邦。特别反思了同盟会内部出现的分裂倾向,“顾思想如是之发达,人才如是之众多,而势力犹然孱弱,不能战胜政府者,其故何哉?有共同之宗旨,无共同之计划;有切实之人才,无切实之组织也。何以言之,如章太炎、陶成章、刘光汉辈,已入党者也,或主分离,或事攻击,或如客犬,非无共同计划,有以致之乎外此之出主人奴,与夫分援树党,各抱野心者,更不知凡几耳。”

辛亥革命。由中国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其影响下,全国各地的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一样喷涌而出,其中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就在两湖地区形成了气候。为扑灭四川因保路运动引发的人民起义,清朝派出大臣端方率领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致使清军在湖北的防御力量减弱,给革命提供了难得机遇。

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召开联席会议,决定10月6日发动起义,推举蒋翊武为军事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刘公为总理。由于起义准备过于仓促,加上同盟会的重要领导人黄兴、宋教仁等均未能赶到武汉,起义指挥部决定推迟10天,于10月16日在湘鄂两省同时起义。

10月8日下午,新军工程营革命党人熊秉坤接到指挥部传达的指示,约定于10月9日晚以南湖炮队炮声为号举义。由于当局知晓了起义信息,武昌城戒备森严,南湖炮队革命党人未及时接到军事指挥部发炮起义的命令,最终未能打响起义第一炮。9日,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配制炸弹时不慎引起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至,搜去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旗帜等,致使起义计划泄露。湖广总督瑞澄下令关闭四城,到处搜捕革命党人。情急之下,革命党决定立即于9日晚12时发动起义。但是,武昌城内已戒备森严,各标营革命党人无法取得联络,当晚起义的计划落空。驻扎在武昌中和门内的工程营革命党人,虽彻夜未眠,枕戈待旦,但始终未听到传达起义的炮声。

10日晨,指挥部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等革命同志被害,总指挥部领导成员也有的被捕,有的牺牲,有的不得不出走,形势十分紧迫。革命党人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举义求成。在总指挥部瘫痪、革命可能夭折情况下,分布在新军下层的革命党人继续联络,工程营熊秉坤决定借用晚上吃饭的时间分别通知各队代表,于10月10日晚7点由工程营首先鸣枪为号,一举起义。

傍晚,第二排排长陶启胜带护兵2人查铺,发现第五棚正目、共进会支队长金兆龙荷枪实弹,形迹可疑,便上前要夺金兆龙的枪。金兆龙见事已败露,便大声疾呼:“众同志再不动手更待何时!”听闻,共进会会员程定国便向陶启胜开了一枪,陶启胜带伤逃走,死于家中。之后,程定国又开枪打死了队官黄坤荣、司务长张文涛及营主阮荣发,正在暗中巡察的熊秉坤听闻枪声,得知二排士兵已经暴动,于是下楼吹哨笛集合全营队伍正式举事,武昌起义第一枪正式打响。

辛亥革命胜利后,由于熊秉坤是武昌起义工兵第八营的共进会负责人,孙中山便多次从宏观角度提到,熊秉坤为武昌首义放第一枪的同志,于是“熊一枪”之说从此广为流传。而真正打响首义第一枪的程定国却于1916年在党人内争中被贾正魁处死,沉入长江。历史就是这么残酷,真正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程定国不仅被代表了,还未能善终。

按原计划,起义攻占的第一个目标是楚望台军械库。此时,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起义并赶向楚望台。一时间,城内城外的起义人数越来越多,纷纷涌向楚望台军械库。很快,楚望台军械库即被占领,起义军缴获步枪数万支,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抢占楚望台军械库后,由于首义的八营熊炳坤等都是中下级士官,自认没有足够威望来统帅队伍越来越壮大的起义军,便推举平时素有威望的左队队官吴兆麟为革命军临时总指挥,宣布起义军为湖北革命军,发布了不得滥杀、服从命令等十项命令,并决定下一步进攻总督署。

南湖炮队在革命党人李作栋、邓玉麟等发动下,簇拥12门大炮向中和门挺进。各营革命党人和士兵积极投入战斗,并分别在楚望台、蛇山、凤凰山等地修筑炮兵阵地,轰毁总督衙署房屋多间。湖广总督瑞敝带领卫兵,携家小细软,慌忙打穿督署后垣,由文昌门登上“楚豫”号兵舰逃走。

10日深夜,正在保定军咨府军官学校学习的同盟会员何贯中第一时间得知起义发生的情况,立即将同寝室的李济深等同学组织起来,潜出校外,将清军南下的唯一大动脉漕河铁桥炸毁。漕河铁桥被炸,清军南下镇压起义运动的行程被耽搁,有力支援了武昌起义军的后续行动,为革命党人在全国范围内举事赢得了充裕的时间。

武昌首义成功后,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也闻风而动,分别于11日夜、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很快掌控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宣布成立,总指挥吴兆麟的老师、清军协统黎元洪起初不允,后在吴兆麟等人的力促下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在随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5个省纷纷宣布独立。

11月初,宋教仁、居正、刘公等商议,认为军政府成立后,还需有一个根本法类型的法规。众人推举宋教仁起草,很快便草拟了带有三权分立性质的《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规定“鄂州政府以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务委员与议会、法司构成之”。行政权由“都督及其任命之政务委员”行使,立法权属“议会”,司法权则归“法司”。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流亡海外的孙中山回国后,以崇高威望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2月12日,满清权臣袁世凯逼劝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清朝宣告灭亡,结束了20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君主帝制。

武昌起义虽然只是一城之革命,但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压倒腐朽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起义胜利后,中国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武昌起义前后,由于中国同盟会就已陷入分裂,以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的9个成员中只有3个是中国同盟会的成员。有人便认为,武昌起义虽然有中国同盟会的成员参加,但中国同盟会并未起领导作用。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但这也不能否定中国同盟会的巨大作用,正是因为此前同盟会发动的系列起义的巨大影响,才有后来孙中山以压倒性优势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总统。

溥仪退位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便取代了清朝,形成了与南京临时政府南北对峙的另一政权。2月,袁世凯因劝溥仪退位有功,作为交换条件,被南京参议院选举为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8月,在宋教仁的组织下,中国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等联合在北京成立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宋教仁为代理事长。

1913年2月,经国会选举,国民党在南京参议院中获得多数席位,按临时约法,宋教仁将出任内阁总理。孙中山当总统,就是总统制,现在袁世凯当总统,就成了宋教仁当总理的内阁制,袁世凯肯定不干。1913年7月,孙中山因宋教仁遇刺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伐袁世凯,失败后流亡日本。

二次革命的迅速失败,使孙中山深切感受到,国民党内部思想混乱,组织严重不纯,“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涣散”。9月,孙中山逃亡日本,召集部分追随者组建中华革命党,他亲自拟定入党誓约,规定入党者须绝对服从他的领导,无论资格多老,都要重立誓约并加按指印。中华革命党的这种帮会色彩,导致部分老会员退出。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正式召开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华革命党总章》。孙中山就任总理职务,另委任陈其美为总务部长,居正为党务部长,张静江为财政部长,胡汉民为政治部长,许崇智为军务部长。

国民党一大。1916年,孙中山因袁世凯称帝发动护国战争,袁世凯抑郁而终后,又因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发起护法运动,1918年因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遭到失败。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由总理代表全党总揽党务。本部设立总务部、党务部、财务部,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指定居正、谢持、廖仲恺分任三部主任。本部下设总支部、支部、分部。党名加“中国”两字,以区别于原宋教仁改组的国民党。《中国国民党规约》提出:“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凡中华民国成年男女,与本党宗旨相同者,由党员二人介绍,并具自愿书于本党,由本党以给证书,始得为本党党员”。

1920年11月,孙中山依靠陈炯明率领的援闽粤军驱逐了西南的桂系军阀,重回广州,再举护法旗帜。1922年6月,陈炯明部下叶举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此后接受了苏俄的帮助,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3年8月,孙中山派出以蒋介石为首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政治、党务和军事。10月,孙中山聘请苏联派来的鲍罗廷为顾问,指派廖仲恺、李大钊、汪精卫等五人为改组委员,筹备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共产生海内外代表200人,其中包括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林祖涵(林伯渠)、瞿秋白、谭平山等24名共产党员。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大会主席,并指定胡汉民、汪精卫、林森、谢持、李大钊组成大会主席团。大会主旨是改组国民党成为有力量的政党,改组原则是淘汰不纯分子,吸取革命分子。在当选的41名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中,有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等10人是共产党员,同意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明确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国民党的基本政策。

大会在原来的“三民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主张民族自求解放和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列强入侵和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主张把政权放在人民掌握之中,建立民主政治;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反对私有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国民党一大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创立了黄埔军校,即“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由此开始,国民党终于有了自己的革命力量。军校成立后,以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随后,任李济深为教练部主任,叶剑英为教授部副主任,戴季陶、周恩来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1924年5月,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孙中山还典礼上宣布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黄埔军校培养了许多著名指挥官,特别是一至六期培养的军事将领,成为国民政府北伐军以及后来国民党中央军的强有力的“黄埔系”。蒋介石也是自担任校长以后,迅速崛起国民党内的实力派。然而,令国民党没想到的是,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中最为突出的“黄埔三杰”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前两人都是共产党员。

1924年10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合推翻曹锟为总统的北洋直系军阀政权。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扶病到达北京,于1925年3月,因癌症在北京逝世,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愿。

国家的形式统一。孙中山意外去世后,蒋介石虽贵为黄埔校长,但此时他仍处于国民党军政核心的边缘位置,胡汉民、汪精卫和廖仲恺的资历都比他老。8月,国民党财政部长廖仲恺在中央党部门口被枪杀,调查结果出来后,国民党的元老级人物胡汉民和许崇智都被迫出局,蒋介石顺利进入国民党的核心阵营。1926年3月,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宣布广州全城戒严,逮捕舰长李之龙,同时包围苏联顾问及汪精卫等人的住所,汪精卫被迫出走,在武汉组建国民政府。

打倒北洋各派系军阀的统治,实现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孙中山生前心愿和确定的革命目标。蒋介石依靠黄埔军校的强大后盾,在提升和巩固了自身地位后,开始出师北伐。1926年5月,广东革命政府派遣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一部为北伐先遣队,从广东肇庆出发,挺进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

蒋介石是北伐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主要对象是三支北洋军阀部队,即占据湖南、湖北、河南、河北等地的直系吴佩孚,割据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的孙传芳,以及控制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京津地区和山东的奉系张作霖。8月底,北伐军在两湖战场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战役胜利。10月,北伐军进抵武汉,先后占领武汉三镇,全歼吴佩孚部主力。北伐军转向江西战场,于11月消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江西、福建、浙江。1927年3月,攻占安庆、南京。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北伐军从广州打到武汉、上海、南京,打垮两大军阀,取得巨大胜利。

4月,蒋介石将广州临时政府迁至南京,随后发动围剿共产党的“四·一二”政变,武汉汪精卫国民政府也发动“七·一五”政变。在冯玉祥的积极联络下,武汉和南京两个国民党政府计划“合作清党”。但是,由于汪精卫坚持反蒋,蒋介石也寸步不让,不久失去了李宗仁、白崇禧等军阀的支持,加上津浦线的战事失利,蒋介石便以退为进,宣布下野。9月,没有了蒋介石的参与,“宁汉合流”的步伐加快,汪精卫成为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的头号人物,完成了国民党内部派系的形式“统一”。但因国民党内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很快又出现新的分裂。

1928年1月,为巩固在国民党内的政治地位,在各方邀请下,复出主军的蒋介石打出了继续北伐的旗号,冯玉祥、阎锡山等实力派为扩充自身力量,也都有北伐之意。于是,国民党内各派军阀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取得了暂时妥协,开启了针对东北张作霖的二次北伐。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人分别担任第一至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各路大军进展顺利,奉军主力接连溃退。

6月,张作霖在北京撤回奉天途中,被日本关东军预埋在皇姑屯的炸弹炸死。年仅27岁的张学良接掌奉军,开始与国民政府秘密接触,协商统一问题。蒋介石也曾派孔繁蔚与张学良进行过秘密会谈,提出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三个条件:一是东北三省须悬青天白日旗,二是奉军中的孙传芳、张宗昌、褚玉璞所部须接受改编,三是东三省须服从国民政府命令,未取得实质成果。

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急剧变化,蒋介石等已和平接收北京、天津等地,新疆督办杨增新、热河奉军主将汤玉麟也先后宣布易帜,服从“三民主义”。至此,山海关内都悬挂了青天白日旗,仅东北三省仍挂五色旗。由于革命军的兵力占据优势,且士气正盛,冯玉祥、李宗仁便主张乘胜追击并消灭奉军。但是,蒋介石怕兵出山海关会遭到日本人的干涉,重演“济南惨案”,因而持谨慎态度。

张学良则希望国家能尽快统一,他曾说:“我张学良没有统一中国的能力,但我有诚心服从能统一中国的人。”7月初,张学良成立由王树翰、邢士廉等人组成的代表团,赴关内与国民政府磋商易帜事宜。代表团传达了张学良的意见,对易帜、实行“三民主义”皆毫无异议,但外交方面、党务方面、政治分会及暂停对热河军事行动等问题需尽快解决,并初定了易帜日期。

张学良的行动很快遭到了日本的强烈反对。7月,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约见张学良,要求实行《满蒙新五路协定》。张学良答称:“皇姑屯炸弹已将张作霖专车里的所有文件全部毁灭,一切都已无根据。”林久治郎次日再访张学良,转交日本首相田中的信件,反对东北易帜,并要求履行所谓“日张密约”。张学良对日本的警告极为不满,但为避免日本武力干涉,他决定推迟易帜日期,并去电蒋介石:“弟现在实处两难,不易帜无以对我兄,无以对全国。易帜则祸乱立生,无以对三省父老。现奉垣形势,我兄定悉。”8月,张学良与林久治郎在会谈中发生激烈争执,待回到私邸后,张学良仍愤慨说道:“日方欺我太甚,誓必易帜,即死于青天白日旗下,吾亦甘心。”

面对日本的破坏,蒋介石利用美国、英国与日本的矛盾,推动美、英向日本施加压力。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反对日本分割中国的舆论也高涨起来。到11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不得不承认东北易帜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为了不使张学良为难,蒋介石进一步表示除东北外交由中央应付外,同意东北“内政”仍由现职各员负责,概不更动。重大人事,先由张学良请委,然后由中央任命。蒋介石还同意每月拨军饷1000万元给奉军,奉系内部支持易帜的人也越来越多。12月,国民党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并通过了东三省及热河省府委员名单,待易帜后发表。

1928年12月29日,在奉天省府大礼堂里举行了东北易帜典礼,奉天省公署及机关、学校、商店均悬挂青天白日旗,欧美各国领事应邀出席,唯日本领事未到。典礼上,众人先向党国旗、总理遗像行三鞠躬礼,国民政府代表方本仁监誓,张学良宣誓后发表演说,他引述日本“大政奉还”之例,阐述了易帜是谋求国家统一富强之举。典礼结束后,张学良通电全国,“力谋统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蒋介石特致电张学良,对易帜通电表示无任佩慰,“此后修内对外,建设万端,匡济艰难,纳民轨物,愿与诸兄共策之”。至此,北洋军阀全部覆灭,京津、察哈尔、东三省等同时易帜,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国民政府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抗日战争。国民党在实现中国的形式上统一之后,便将主要精力用来围剿中国共产党,迫使其转入农村,日本则加紧了对华侵略。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的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军扶持溥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1935年8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和中共中央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月,中共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并在北平组织了大规模的大学生示威游行,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给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民党造成巨大压力。

1936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联名发出《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次月宣布开始东征抗日。4月,张学良因奉命剿共接连失利,飞抵延安会见周恩来,与中共洽谈联合抗日事宜。9月,中共与张学良正式签订了《抗日救国协定》。10月,为亲自督战剿共,蒋介石带领少数大员由南京飞往西安,严令张学良继续剿共,张学良却多次劝蒋联共抗日,两人不欢而散。

12月11日晚,蒋介石邀请张学良、杨虎城和蒋鼎文、陈诚等参加晚宴,宣布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决定由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剿共任务。会后,张学良、杨虎城决定发动兵谏,逼蒋抗日。12日早上5时,东北军按计划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石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十七路军则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等国民党军政要员,西安事变爆发。

张学良和杨虎城随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一切内战、改组南京政府、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等救国八项主张。当晚,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中常会及联席会议,决议夺去张学良、杨虎城等本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另剿抚并用,一方面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另一方面任命于右任为陕甘宣抚大使。此后数日,苏联及共产国际、南京各大机关、大学校长、新闻机构纷纷发电,谴责张、杨的兵谏行为。22日,宋美龄、宋子文等到达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等谈判。对中共提出的停战撤兵、改组南京政府、释放政治犯、停止剿共等六项条件,杨虎城积极赞同,但张学良不以为然。25日晚,周恩来陈述后,蒋介石基本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26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飞抵南京被软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后在重庆惨遭杀害。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蒋介石停止了“安内攘外”,基本结束了国共两党长达十年的内战,中国共产党获得了合法生存与喘息休整的机会。

1937年2月中旬至7月中旬,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就国共合作抗日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宋子文、顾祝同等进行了多次谈判,因国民党坚持取消共产党的独立性,取消红军,取消革命根据地,未达成协议。7月,日军进攻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15日,中共中央将《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16日,周恩来等在庐山与蒋介石继续谈判,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谈话。

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扬言3个月灭亡中国。由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南京受到直接威胁,国民政府于14日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同蒋介石等在南京举行第五次谈判,蒋介石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月底,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又将在南方活动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分别任命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开赴华中抗日前线。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共同抗日为基础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

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制定了“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的大方针,吸引日本把侵略重点放到山川河流众多的东南地区,利用地形抵消日军装备训练优势,寻机消灭日军有生力量。8月,日军的上海派遣军近50万人以保卫租界为名,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国民政府派出由第三战区司令冯玉祥率领的中央军精锐和大批装备较差的川、滇、桂、粤、湘等内地省份部队70万人,与日军血战三个月之久,粉碎其“三月亡华”战略。11月下旬,国民革命军在伤亡25万人之后,被迫撤退,上海沦陷。民国党政府由南京迁往陪都重庆。但是,由于撤退命令的下达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又发生失误,加上抗战初期军队的训练素质极差,导致撤退演变为溃败。

1937年8月,江阴保卫战拉开序幕,到12月江阴防线失守,前后共历时108日。江阴海战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的一次海军战役。在此次战役中,中国舰队除一部分在烟台自沉外,主力则全数沉在江阴,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最重大的损失。但是,江阴保卫战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

上海失守后,国民党就打算放弃无法固守的南京,但唐生智认为这是国家首都、孙中山陵寝所在,建议固守。之后国民政府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他也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为了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唐生智还准备背水死战,他下令各部队把控制的船只交给司令部,又将下关至浦口的两艘渡轮撤往武汉,还命令第36师封锁从南京城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这一系列“破釜沉舟”式的举措给后来的悲剧性撤退埋下了隐患。但是,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势,唐生智不久便弃城逃亡,日军于12月13日攻占南京。大部分未能过江或者突围的中国士兵流散在南京街头,不少人换上便装躲入南京安全区。

日军进城后,展开了持续数月的大屠杀。特别是对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通过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方式,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12月15日,已放下武器的中国军警人员3000余人被集体押赴汉中门外用机枪密集扫射,负伤未死者亦与死者尸体一同被焚化。晚上,又屠杀鱼雷营的中国平民及已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9000余人,还在宝塔桥一带屠杀3万余人。16日,位于南京安全区内的华侨招待所中躲避的中国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中山码头,日军用机枪射杀后,全部弃尸于长江,毁尸灭迹。17日,中国平民3000余人被日军押至煤炭港下游江边集体射杀。18日夜,日军将从南京城内逃出又被拘捕的中国难民共57418人,除少数已被饿死或打死外,全部用铅丝捆扎,驱集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并对倒卧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以乱刀砍死。事后将所有尸骸浇以煤油焚化,毁尸灭迹。在大方巷难民区内,日军还集体射杀了4000余人。

在此期间,日军第十六师团中岛部队两名少尉军官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在其长官的鼓励下,竟然玩起了“杀人竞赛”。他们从句容杀到汤山,向井敏明杀了89人,野田毅杀了78人,因皆未满100人,于是“竞赛”继续进行。之后,两人在紫金山下相遇,彼此军刀已砍缺了口。野田说杀了105人,向井说杀了106人。因确定不了是谁先杀到100人之数,决定这次比赛不分胜负,又重新比赛看谁杀满150名中国人。这在《东京日日新闻》上图文连载,甚至被称为“皇军的英雄”。日本投降后,两名战犯终以“实为人类蟊贼,文明公敌”的罪名在南京执行枪决。

据后来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在南京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共制造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中国军民累计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日军还强奸了成千上万的妇女,还强迫乱伦行为,估计当时发生的强暴案可能超过20000宗。

1937年底,南京陷落之后,国民党军节节抵抗,节节败退。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临阵脱逃,致使黄河防线失守。1938年2月,日军华北方面军企图南下和华中派遣军会合。国民党军便以徐州为中心与日军展开激战,徐州会战爆发。3月,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命令川军王铭章所部防守滕县,因无援兵,滕县失守,王铭章师长自杀殉国。

在国民党中央军的掩护和策应下,李宗仁命令所属西北军孙连仲第二十六路军在徐州以北的台儿庄与日军反复争夺,最终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毙伤日军1万多人,成为国民党领导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日军精锐第10师团遭到毁灭性打击,精锐第5师团遭到重创。但是,由于日军源源不断增兵,这次胜利没有扭转徐州战场的局势。

日军占领徐州、开封后,蒋介石于6月9日命令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南岸大坝,史称黄河花园口决堤。此举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南下,但是也造成了黄河下游的大规模水灾,导致上百万民众直接死亡或间接因饥荒而死。参与会战的国民革命军分路撤退,粉碎了日军的合围企图,徐州会战结束。

1938年8月,武汉会战爆发,这是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会战,日军达30多万人,中国军队达110万人,日本损失8万人,因病减员8万人,丧失了战略进攻的能力。国民革命军伤亡40万人,其余都安全撤退,桂系军队留在大别山区敌后坚持游击。会战中,薛岳重创日军第106师团,日军阵亡4000人,取得万家岭大捷。10月,在大亚湾登陆的日军占领广州,第七战区司令余汉谋部退至粤北地区。月底,武汉陷落,国民政府的作战中心迁往重庆。

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战线进一步拉长,无力再作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便转入休整,抗日战争于1938年10月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由于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抗日根据地的扩大,日军在其占领区内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线和一些大城市。日军被迫重新调整对华战略,对国民党改为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则采取军事进攻为主,调集重兵开展残酷的“大扫荡”,围剿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1938年11月,日军发布第二次近卫声明,提出“东亚新秩序应由中日共同主导”“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等新主张,并声称只要答应和解,就从华中、华南撤军,华北在名义上属于中国。此后,日本仅用少量的资源,便引诱大量中国人加入了皇协军的队伍,创造出大量的伪军,在经济上也诱惑利益受损的资本家,向他们开放日军占领区的实业投资。国民政府中也开始不断出现“中日和解”的声音。年底,日军发表第三次近卫声明,采用了更为温和的语气,提出将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部分义务分担给中国,并透过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调停,从侧面诱导国民政府和谈,并承诺和谈成功后废除在华不平等条约,归还租界。

日本态度的转变引起了欧美国家的注意,他们希望借此将日本的战火引到苏联,因而也游说国民党政府与日本达成停战协议。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甚至公开投降。12月29日,汪精卫在越南发表“艳电”响应近卫声明,提出与日本“恢复和平”。作为当时中国的二号人物,汪精卫在战争最为紧张之时的叛国行径,严重挫伤了中国的抗战士气。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临时紧急会议,宣布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并撤销其一切职务。5月,汪精卫在上海与日方开展秘密谈判,年底秘密签订《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1940年3月,汪精卫以“还都”的名义,在日军护送下来到南京,组建了日军傀儡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纳粹德国的军事进展超出意料,希特勒的进攻严重侵犯了欧美国家的利益,他们很快便放弃了将法西斯国家力量引向苏联的企图,并一反早先要求中日和谈的态度,支持国民政府进行抗战。

随着汪精卫等投日,几十万敌后的地方军阀部队纷纷投日,也有一部分对国民党政府不满的人投向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成为敌后游击战的重要力量。1940年底,百团大战之后,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华北日军兵力达到47万。为应对共产党的游击战术,日本采用“保甲制”,设立无人区,进行极为野蛮残暴的“三光政策”,甚至使用违反国际法的生化武器作战。面对日军扫荡的压力,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化整为零、保留实力,灵活开展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各种形式的反扫荡斗争。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后,日本的战略重心便从中国转向美国。8日,美国向日本宣战,并呼吁世界各国对日本实施贸易制裁。9日,国民党政府正式向德、意、日宣战。除苏联保持中立外,英国等同盟国也对日本宣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式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国民党政府趁机与英国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并与英、美等国签约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国民党政府的国际地位大幅上升。

珍珠港事件后仅数小时,日军便向香港发起进攻,香港保卫战开始。25日,港督杨慕琦率驻港英军投降,香港沦陷。日本在国内进一步征兵动员,将战场扩大至英、荷、美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夺取当地产量丰富的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派兵向英国远东军进攻,接连攻克英属殖民地,并在暹罗湾发动主力决战,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击沉,标志着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已达顶峰。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开会,通过《开罗宣言》,要求战后日本归还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12月,日军在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收缩战线,日本华北方面军停止向抗日根据地的进攻。

1944年1月起,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对日伪军发起了局部反攻。但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却接连出现了大溃败,先后丧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省的一部。由于物资奇缺,日军发起了豫湘桂会战,以打通中国沿岸航线,取得东南亚的战略物资。日本华北方面军轻易击溃汤恩伯的河南大军,打通了平汉线之河南至武汉段,又在长沙会战中击败薛岳,一路追击至衡阳并破城。在桂柳战役中,日军兵分两路,一路占领广西,打通湘桂铁路,打到贵州独山,另一路从衡阳南下与广州北上的日军打通粤汉铁路,继而顺利打通了大陆交通线,引发全国舆论哗然。

豫湘桂大溃败的同时,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发动了滇西缅北大反攻。1944年5月,由卫立煌指挥的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驻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收复西南失地,成为了日本在中国战败的转折点。1945年2月,英、美、苏三国在克里米亚半岛签订《雅尔塔协定》,约定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对日宣战。美英以牺牲中国的主权,承认外蒙古独立等,换取苏联对日出兵,为此没有邀请中国参会,被称为远东慕尼黑阴谋。国民党军此后在河南、湖南、广西等地,相继转入反攻。

7月,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由于此时美国的原子弹已试验成功,新任总统杜鲁门对于苏联是否参战兴趣不大,所以未邀请苏联参会,引发苏联不满。8月,美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了一枚原子弹,重创了日军气焰。期间,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发动“八月风暴”,苏军所向披靡。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正式签署投降书。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抗日战争结束。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的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而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将近100万。共歼俘日伪军228万人,其中包括1945年受降日军108万人,收编伪军78万人,歼灭日军约44万人。国军作战伤亡322万余人、病亡42万余人,总计损失365万余人。中国平民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战争相关的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从人口损失的角度看,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总数应在5000万人以上。

毋庸置疑,抗日战争的胜利,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中日双方伤亡人数的对比来看,中国为抗日战争付出了惨重代价,总体伤亡人数几乎是日本的八九倍。除了装备落后的原因外,也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军的整体素质明显低于日军。

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伪军人数竟然高达200万人,超过了入侵的日军人数,真乃奇耻大辱!但也有研究认为,中国的正规伪军约为60万人,绝对没有200万人,而且大部分伪军都只是为了活命而被迫服从,抗战期间找不到有任何一支伪军帮助日军作战的记录。很多伪军还偷偷参加了八路军游击队,私下为八路军送情报,藏伤员等。

1945年,日军投降后,国民党便发动了国共内战,即使占据美国大力支援、装备先进和兵力众多等先天优势,也还是在解放战争中一败涂地,很快就被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赶出了大陆,被迫败逃台湾。​​​

文章标题: 人性简史-第十章浩劫重生(五)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3905.html
文章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  历史人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