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为什么《大学》说:“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时间: 2021-04-20 00:08:24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1次

为什么《大学》说:“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如何理解儒家经典《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是为朱熹《大学章句》。后世一般认为“经”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的。“大学”为据郑玄注为“博学”,即广泛地多多地学习之意。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是一篇中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不仅充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观和伦理观,而且洋溢着古代儒家学者治学修身的颇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具有教育哲学的价值。
(一)教育目的论:教育论与政治论的统一
强调教育与政治的统一,教育直接为政治服务是儒家教育的传统,也是《大学》的基本精神。在《大学》中,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人的培养和完善过程,是一个社会政治伦理从内化到外化的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社会的政治又是一个教育和改造所有人的过程,教化的过程。
在“三纲领”来看,教育的最高目的即是政治的目的,是完成政治的目的,为政治服务。“明明德”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亲民”,即使人自新;就是要“止于至善”,树立最美善的道德境界。就是天下所有的人,每一个人的教育和培养:“明明德”。一旦每个人“明”了其“明德”,则是理想社会自然实现之时,不再需要其他过程来完成。“三纲领”的宗旨即是道德修养与政治施为合谐统一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也是儒家“修己治人”之道的概括,是儒家内圣外王人生哲学的具体化。
(二)教育的实质论:伦理道德教育
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贯串在《大学》教育纲领的始终。在《大学》的体系里,道德对人的生活及价值具有本源的意义。《大学》说:"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因此,伦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既是教育的依据,又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的过程论:修己治人
《大学》所提山的"三纲领"、"八条目"的教育程序,充分体现了儒家学术讲论的根本宗旨:"修己治人"之道。这正是儒家学者批判佛老的核心武器。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修己"与"治人"也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过程,可以说是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相统一的精神在具体的人的培养过程中的体现。"修己"是教育自己,"治人"是教育他人。"修己治人"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政治过程,"修己"是"本",治人是"末","治人"是"修己"过程的自然外化,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而对于所治之人来说,又是一个"修己"的过程。这就是"修己治人"之道的核心。
(四)教育的理念:主体价值的自我教育观
《大学》所阐述的教育范畴,基本属于自我教育的范畴。三大纲领的起点是"明德",这个"明德"是从思孟学派的性善论推衍出来的。朱熹解释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其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由此看来,"明德"即是人天生即具的完美本性。这种"明德",不仅具有人的一切美好品德的根底,而且有使人的所有美好品德发展完善和充分实现的本能。大学教育,就是要使人天生即具的"明德",依靠人的自觉的主观力量,即这个自天而来的"明德"本身而发扬光大。这就要在心性中下存养的工夫,这就是一个从自己开始的自修的过程,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大学》正是由此而提出了一个从自己做起,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为基础的、推己及人以至于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纲领的。
从"八条目"来看,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起点和基础。 “格物”即格除物欲,人虽天性本善,但因后天性受环境物欲的影响,因而会丧失掉部分良知,必须格除物欲才能招致良知而后才能意诚、心正、身修。这说的正是以存心养性为起点的自我教育,最后由内而外,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五)教育认识论
《大学》从“格物”的实际教育着手,到理想境界的“天下平”的实现的过程,在前后连接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环节(即“八条目”)里,实际存在着教育认识过程的三个阶段:
1.认识阶段。《大学》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从认识开始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要使人与整个人类的环境和谐并进、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其中的 “致知”、“知之至”有两层意思:一是“致良知 “,即从心灵深处着手。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大学之道”)矣”“明德”、“修身”就是“本”。 二是“知止”,即了解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予以认同:“止于至善”,即君仁、臣敬、子孝、父慈、友信。也就是说,从理智上认识教育过程的最高目标,具有心理导向的作用,是达到目标的心理保证。
2.情感阶段。“诚意”和“正心”讲的都是道德情感的培养问题。情感是在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产生的,是对事物的态度和意向。《大学》把“诚意”、“正心”放在“格物”、“致知”的自然逻辑过程之后,作为道德教育过程的第二阶段,表明作者已经自觉地认识到情感过程在教育过程中的必然和必需。《大学》把“诚意”作“不自欺欺人”解,把“正心”解释为勿为杂念动情。即“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一句话,要求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智统帅情感,以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
3.力行阶段。《大学》把身体力行,躬身践履作为人的教育过程的完成阶段。因为在儒家学者看来,修身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德治",是为了理想社会的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贯穿着力行的原则,它们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大学》篇关于教育过程的认识论,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把社会的政治过程和要求与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教育过程联系起来,既注意了社会化要求,也基本符合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思想内部矛盾发展转化的过程,是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和理论意义的。总之,《大学》作为一种教育与政治相统一、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教育哲学思想,并没有具体论及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但是,其中蕴含着对师德修养和教学艺术的方法论,值得广大教育者深思和借鉴。

“有所好乐,则不其正”啥意思

“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译:有所喜好,就得不到中正;有所忧患,就得不到中正。(中正:端正,纯正)
大意就是你的喜好会使得你无法公正地做出判断。。。

《大学》中‘修身在其正心’的释义是什么?

“修身在正其心者”,修身首先要修心。修身主要指的是言辞、姿态、仪态等要合乎道德规范。修身就是用一种社会的规范和道德使自己和社会其它角色能够和谐相。心正是在和心不正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大学》列出了四种心不正的状态。所谓“不正”就是不能保持一种客观的、中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是带有成见偏见,带有过分情绪化的自我情感,当然就不能保证中正之心。
四种不正分别是:
一,“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忿懥”就是愤怒甚至勃然大怒。人在极其愤怒的情况下是不清醒的,有人可能会说“愤怒出诗人”。的确,愤怒是可以出诗人。但鲁迅认为,当诗人真正写诗的时候,他一定要等那种愤怒忧愤的心情平静下来,等心灵的愤懑冲撞平息之后,才可以客观中正地去写作,而不是说在愤怒的时候去激情澎湃地写诗。那样可能会出浪漫主义诗人,比如像李白。但是,像杜甫的诗——《三吏》《三别》却不是愤怒时写出的。这就需要通过内心陶养把这种愤怒加以过滤,变成一种中正之气,一种深情冷眼的历史眼光,才能够去更有深度地看待历史,故而杜诗有“诗史”之称。在忿懥愤怒的情况下,要去把握事情的真相,“则不得其正也”。
二,“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人有所恐惧的时候,心也偏了。当一个人畏手畏脚、畏前畏后的时候,他要去做光明磊落的事情是很难的。因为,恐惧尤其是巨大的恐惧会使人丧失基本的判断力。
三,“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如果人有特殊的爱好、偏好,那么在对待事情的时候也不能保持中正之心,也不能够去正确客观有效地去看世界万物。过分地沉醉在某一种喜爱之中,也可能麻痹了自己的神经,掩盖了自己深邃的眼光。
四,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从表面看,这话会让人感到奇怪,因为孟子就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且儒家的文化精神在有些学者看来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大学》居然说,“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的确会给人误解。其实,这个地方的“忧患”是患得患失的意思,不敢去大胆地创新而经常瞻前顾后、忧心忡忡,总是放不下放不开。这里的“忧患”就是与孔子所说的“君子坦荡荡”相对的“小人常戚戚”的“戚戚”,就是一种斤斤计较、左顾右盼的心灵不释然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人当然不能做到心正。
《大学》认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是阻碍心正的四种不良态度。因此,摒弃鲁莽武断和畏手畏脚,不再玩物丧志和患得患失,潜心陶养自己的品格,这样才能正其心修其身。心正最重要的东西是不贪,不在恐惧、忧患、富贵、快乐中使己心抛离了中正之线。在《大学》看来,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深深地影响着心灵发挥其正常的认识功能。因此,所谓正心就是要去掉偏僻、狭隘的私心杂念,摒弃外界干扰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心始终保持一种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状态。
其次,《大学》除了警告心不正,还提出如何去心不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君子“心不在焉”,心不在功名利禄,不在人际关系,不在拉帮结派等小利上,而是在人格塑成、道德修为、道义担当上。这样的人才有公心,才算正心。因此,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广交朋友而不拉小圈子,而小人却拉小圈子,而没有公心。在这个意义上,心正才能身正,反之也只有身正才能心正。
再次,“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修身的根本就在于正其心。只有心正才身正,反过来,也只有身正才心正,它们是互为表里的。也就是说,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不再津津乐道于外在利禄的引诱,而始终处于一种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美好理想而“心不在焉”的精神状态。同时,我们可以知道,人被境转就是凡夫俗子。人被境转是说,人随环境而转,被环境逼迫而不断改变自己,这就是一种凡夫俗子的处事方式,因为他的心在不断地变化。相反,境随人变、境被人转,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只有高风亮节、德高望重的君子才可以恪守自我,转变环境。他不仅通过自己的正心去改变了周边的环境和他人,而且使得整个氛围变得祥和,充满了朝气、正气和生气,并富于人格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可以扭转局势。
总的来说,《大学》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修养品德首先在于端正思想。

1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

2 rn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rnrn3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rn4 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rn rnrn哪位好心人有以上这几句话的解释?如果回答得好的话加分!!!很急的!!跪求!!
《大学》里的:
1.所谓修养自身在于端正心智,如果心中有怨恨,就得不到中正。有所恐惧,就得不到中正;有所喜好,就得不到中正;有所忧患,就得不到中正。(中正:端正,纯正)
2.所谓整治自己的家族在于修养自身品德,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所亲所爱的人往往会偏爱,人们对于自己所厌恶的人往往会偏恶,人们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偏敬,人们对于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会偏护,人们对于自己所轻视的人往往会偏轻。因此喜欢一个人而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而了解他的长处,这样的人天下少有。所以有句俗语这么说:"人们没有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的,没有知道自己禾苗的茁壮的。"这就是说不修养自身品德,就不能够正只好家族。
3.所谓要治理好他国家一定要先管理好他家族的,他的家族不能管教好而能教好别人的,是没有的。所以君子不出家门就受到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孝顺的,所以敬事国君啊;恭顺的,所以谨事长者啊;慈爱的,所以使唤众人啊。
4.如果心思不在应在的地方,那么虽然眼睛在看,却什么也看不见;虽然耳朵在听,却什么也听不见;虽然在吃东西,却品尝不出什么滋味。这就是所谓的修养品德首先在于端正思想。

《大学》中‘修身在其正心’的释义

《礼记。大学》中‘修身在其正心’的释义是什么?
“修身在正其心者”,修身首先要修心。修身主要指的是言辞、姿态、仪态等要合乎道德规范。修身就是用一种社会的规范和道德使自己和社会其它角色能够和谐相。心正是在和心不正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大学》列出了四种心不正的状态。所谓“不正”就是不能保持一种客观的、中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是带有成见偏见,带有过分情绪化的自我情感,当然就不能保证中正之心。
四种不正分别是:
一,“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忿懥”就是愤怒甚至勃然大怒。人在极其愤怒的情况下是不清醒的,有人可能会说“愤怒出诗人”。的确,愤怒是可以出诗人。但鲁迅认为,当诗人真正写诗的时候,他一定要等那种愤怒忧愤的心情平静下来,等心灵的愤懑冲撞平息之后,才可以客观中正地去写作,而不是说在愤怒的时候去激情澎湃地写诗。那样可能会出浪漫主义诗人,比如像李白。但是,像杜甫的诗——《三吏》《三别》却不是愤怒时写出的。这就需要通过内心陶养把这种愤怒加以过滤,变成一种中正之气,一种深情冷眼的历史眼光,才能够去更有深度地看待历史,故而杜诗有“诗史”之称。在忿懥愤怒的情况下,要去把握事情的真相,“则不得其正也”。
二,“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人有所恐惧的时候,心也偏了。当一个人畏手畏脚、畏前畏后的时候,他要去做光明磊落的事情是很难的。因为,恐惧尤其是巨大的恐惧会使人丧失基本的判断力。
三,“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如果人有特殊的爱好、偏好,那么在对待事情的时候也不能保持中正之心,也不能够去正确客观有效地去看世界万物。过分地沉醉在某一种喜爱之中,也可能麻痹了自己的神经,掩盖了自己深邃的眼光。
四,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从表面看,这话会让人感到奇怪,因为孟子就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且儒家的文化精神在有些学者看来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大学》居然说,“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的确会给人误解。其实,这个地方的“忧患”是患得患失的意思,不敢去大胆地创新而经常瞻前顾后、忧心忡忡,总是放不下放不开。这里的“忧患”就是与孔子所说的“君子坦荡荡”相对的“小人常戚戚”的“戚戚”,就是一种斤斤计较、左顾右盼的心灵不释然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人当然不能做到心正。
《大学》认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是阻碍心正的四种不良态度。因此,摒弃鲁莽武断和畏手畏脚,不再玩物丧志和患得患失,潜心陶养自己的品格,这样才能正其心修其身。心正最重要的东西是不贪,不在恐惧、忧患、富贵、快乐中使己心抛离了中正之线。在《大学》看来,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深深地影响着心灵发挥其正常的认识功能。因此,所谓正心就是要去掉偏僻、狭隘的私心杂念,摒弃外界干扰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心始终保持一种中正平和不偏不倚的状态。
其次,《大学》除了警告心不正,还提出如何去心不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君子“心不在焉”,心不在功名利禄,不在人际关系,不在拉帮结派等小利上,而是在人格塑成、道德修为、道义担当上。这样的人才有公心,才算正心。因此,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广交朋友而不拉小圈子,而小人却拉小圈子,而没有公心。在这个意义上,心正才能身正,反之也只有身正才能心正。
再次,“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修身的根本就在于正其心。只有心正才身正,反过来,也只有身正才心正,它们是互为表里的。也就是说,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不再津津乐道于外在利禄的引诱,而始终处于一种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美好理想而“心不在焉”的精神状态。同时,我们可以知道,人被境转就是凡夫俗子。人被境转是说,人随环境而转,被环境逼迫而不断改变自己,这就是一种凡夫俗子的处事方式,因为他的心在不断地变化。相反,境随人变、境被人转,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只有高风亮节、德高望重的君子才可以恪守自我,转变环境。他不仅通过自己的正心去改变了周边的环境和他人,而且使得整个氛围变得祥和,充满了朝气、正气和生气,并富于人格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可以扭转局势。
总的来说,《大学》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修养品德首先在于端正思想。
1.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①懥②,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文章标题: 为什么《大学》说:“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3108.html
文章标签:好乐  大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