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04-16 10:52:35 | 作者:爱肤宝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05次
2.欧洲文明分化
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虽有法兰克王国、神圣罗马帝国先后崛起,但欧洲文明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荣光,统一的欧洲也分化为各个小国,各自独立发展,兴衰交替,合纵攻伐,谁也没有能力统合整个欧洲。
基辅罗斯。罗斯人是活动于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的一支,早期为游牧民族,一直受罗马帝国及后来的东罗马帝国统辖。东斯拉夫人部落是后来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三个民族的祖先。8世纪末,东欧平原出现了3个准国家组织,即以基辅为中心的库雅巴、诺夫哥罗德地区的斯拉维亚和东部梁赞地区的阿尔塔尼亚。
862年,诺曼人留里克受诺夫哥罗德贵族的请求,率军前来平息东斯拉夫人的内乱,并自立为王,建立了第一个罗斯王国,建立了留里克王朝。留里克去世后,他的族亲奥列格继位,对周围的斯拉夫部落发动一系列征战,于882年占领第聂伯河中游的基辅城,并将罗斯国的首都从诺夫哥罗德迁到基辅,建立了一个以基辅为中心的大公国,从此基辅罗斯公国进入了稳定发展期。
基辅罗斯稳定后,多次进攻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并于907年之后的数十年迫使东罗马帝国订立了4个商业和约,保障了罗斯人在东罗马帝国的商业特权。斯维亚托斯拉夫在位期间,积极对外扩张,先后攻占了可萨汗国的首都萨克尔,占领了保加利亚的首都普列斯拉大,但不久后又多次被东罗马帝国军队打败,并被迫放弃此前占领的土地。
980年,斯维雅托斯拉夫的幼子弗拉基米尔一世继位,统一了基辅罗斯,堪称罗斯国最有作为的君主,对罗斯国的版图、宗教、文化、法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影响。981年,弗拉基米尔一世率军夺取了波兰的佩列梅什利等城镇,取得一连串胜利。982年打败维亚季奇人,983年征服雅特瓦吉人,984年征服拉基米奇人,985年进攻保加利亚人,并在沿途建立了许多殖民地。此时的弗拉基米尔和他的先辈一样,还是一个典型的异教徒王公,实行一夫多妻制,他娶了差不多800个妻妾。
987年,在东罗马帝国皇帝巴西尔二世的请求下,弗拉基米尔一世帮助镇压了小亚细亚的暴乱。988年,他以援助保加利亚为名进攻东罗马帝国,占领了克里米亚的赫尔松,迫使东罗马帝国与罗斯和谈。弗拉基米尔一世迎娶了巴西尔二世的妹妹安娜公主,并在赫尔松接受洗礼,加入了基督教,成为了罗斯国的第一位基督教君主。随后,罗斯国将占领的赫尔松归还东罗马帝国,安娜公主也返回了基辅罗斯。
回到基辅后,弗拉基米尔一世便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他休弃了信仰异教的妻妾,下令所有基辅市民都在第聂伯河中接受洗礼,同时销毁各地的异教偶像,兴建大教堂、修道院和图书馆等,从此东斯拉夫人的历史便和基督教信仰联系在了一起。罗斯国所信奉的基督教同东罗马帝国一样,属东正教的分支。东正教在基辅罗斯的传播,加速了斯拉夫各部落的统一进程,扩大了罗斯国与东罗马帝国以及西欧等国的文化联系。东罗马帝国衰亡后,罗斯的基辅大公通常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沙皇”的称号也源于东罗马。
内部宗教问题解决之后,弗拉基米尔一世便开始了对外征战,他首先将目标对准了波兰人和佩切涅格人。992年,他用武力迫使波兰人承认了基辅罗斯对加利西亚地区的占领,后来在这里产生了几个重要的公国。他还阻止了佩切涅格人对罗斯南部和西南部的侵扰。在此前后,他把12个儿子都分封到各地,让他们成为半独立的王公,但每年必须向大公缴纳银锭作为贡赋。
在弗拉基米尔的儿子雅罗斯拉夫统治时期,基辅罗斯达到空前繁荣,版图不断扩大,东起喀尔巴阡山,西迄顿河,北起波罗的海南岸,南到黑海草原的鞑靼人领地以北。
11世纪,基辅罗斯境内的大领主势力不断增强,力图摆脱基辅大公的控制。此前被基辅罗斯征服的王公也图谋恢复独立,基辅罗斯开始走向衰败。到12世纪时,基辅大公的统治已名存实亡,国内形成了许多独立的公国。此后,罗斯国家彻底解体,各王公进入混战时代,直到蒙古人的入侵,并最终于1240年被蒙古帝国灭亡。
法兰西卡佩王朝。自《凡尔登条约》签订后,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便一分为三。其中,西法兰克王国传至路易五世后绝嗣。罗贝尔家族在王位的几经更迭中乘势崛起,并逐渐成为西法兰克王国最有权势的贵族和摄政。987年,路易五世死后,神职人员及贵族推举已掌控王国实权的罗贝尔家族的法兰西岛公爵雨果·卡佩为西法兰克国王,加洛林王朝灭亡。卡佩认为,既然加洛林王朝已不复存在,那么西法兰克王国这个国号就不再适用了,便把国号改成“法兰西王国”,从此法兰西王国就取代了西法兰克王国。
卡佩王朝初年,法兰西王国的王权弱小,因无力控制各地的贵族公国,王室名义上领地很大,但直接管理的领地却很小。经过几代国王的持续努力,法兰西的王权得以逐渐加强。1016年,罗贝尔二世合并了勃艮第公国的领地,王室领地扩大了1倍以上。亨利一世继位后,罗贝尔二世的外甥、英格兰诺曼王朝的开创者威廉的权势日益增强,曾举国征伐法兰西,后因威廉意外坠马而结束。1032年,亨利一世将勃艮第分给了他的弟弟罗贝尔·卡佩,这就是后来长期影响法国政坛的勃艮第派。
1136年,路易七世与阿基坦公爵威廉十世之女埃利诺结婚,获得了阿基坦、普瓦都等大片领土,法兰西的领地扩大了3倍。1147年,路易七世因参加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导致法兰西王室入不敷出,遭到了王后埃莉诺的坚决反对,加上两人婚后一直未生下子嗣,最终两人离婚。但是,埃莉诺在改嫁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后,居然五年生了4个儿子,埃莉诺原来的领地阿基坦等也一并落入了英格兰王国安茹王朝的手中,法兰西王国一下丧失了80%以上的领地,从此双方争斗不休,英法世仇越结越深。
1180年,路易七世死后,他15岁的儿子腓力二世,即腓力·奥古斯都成为了法兰西惟一的国王,也是法兰西卡佩王朝第一位强大的君主,对法兰西王国巩固王权和统一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204年,腓力二世攻陷了英格兰所属的加亚尔堡,随后占领了整个诺曼底。1206年,腓力二世与英格兰国王约翰在图阿尔签订和约,约翰被迫放弃罗亚尔以北所有原属英格兰的领地,包括诺曼底、阿基坦、安茹和图赖讷。为夺回失去的领地,约翰与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奥托四世结盟,约定从东西夹击法兰西。1214年,腓力二世在布汶会战中击败了约翰和奥托四世领导的英德联军,几乎统一了卢瓦尔河以北的整个法兰西,从此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日渐衰弱,法兰西取代其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国家。
腓力二世虽然与教会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但他从未受制于罗马教廷。他奉行国家集权化的政策,通过4次大规模的合并领地,打击了威胁王权的贵族势力,使自己成为法兰西王国最大的领主。又通过大力扩展城市自治权,把市政宪章推行到诸侯领地内的城市中去,而获得了小领主和教会的支持,使得大贵族也受到了自己领地内城市的掣肘。腓力二世创建了中央集权的官僚和财税制度,建立了一座方形的城堡,即卢浮宫的前身,还批准建立了巴黎大学。
路易九世在位期间,因积极支持教会发展,曾两次响应参与教皇发动的十字军东征,他于1297年被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封为圣徒,成为唯一被封圣的法兰西君主。“圣路易”也被后世认为是基督教君主的典范,为此后来的法国王室均喜欢用路易作为王位继承人的名字。
到了腓力四世时代,法兰西王国卡佩王朝的权势达到了巅峰。他征服了法国北部唯一独立的诸侯佛兰德斯伯国,迫使佛兰德人于1305年签订了屈辱的割地赔款条约。他还没收了教会和圣骑士团的财产,强征教士的什一税,拘禁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302年,腓力四世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甚至打算废黜教皇,这一系列的反教会行为,标志着法国王权的极端膨胀。
1309年,腓力四世索性将罗马教皇克莱门特五世,强行迁到法国的阿维尼翁,从此历任教皇都屈服于法国国王的权威,史称“阿维尼翁之囚”,罗马教皇的权威对于世俗王权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失去了罗马教廷的庇护后,意大利的贵族和骑士纷纷出逃,各城市的商人和有势平民得以顺利掌权。没有了教皇的权力制约和教会的各种束缚,文艺复兴运动便从14世纪初开始从意大利喷薄而出。
腓力四世死后,法兰西的后续几位国王的统治均乏善可陈,卡佩王朝开始走向衰落。到查理四世执政时,因为他只生了四个女儿,没有留下子嗣,卡佩王室的直系继承人从此中断。查理四世的堂兄、安茹伯爵腓力六世继承王位,从而开始了法兰西历史上的瓦卢瓦王朝。
虽然,法兰西卡佩王朝的直系已经凋零,但自王朝创立者雨果·卡佩开始,其后代便不断开枝散叶,使得卡佩家族的旁系越来越壮大,后来统治法兰西的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奥尔良王朝都是卡佩王朝的旁系。卡佩家族的旁系还统治了西班牙、葡萄牙、卢森堡、意大利、匈牙利、比利时、克罗地亚、波兰、立陶宛、阿尔巴尼亚、希腊、罗马尼亚等12个欧洲国家,其统治疆域之大、成员数量之多,堪称欧洲历史上的最强家族。
英格兰诺曼王朝。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大不列颠岛,最初的土著是凯尔特人,后来罗马人入侵了该地区。由于凯尔特人的反抗,以及日耳曼人从北部迁入大不列颠,罗马人在双重压力下便退出了大不列颠岛,剩下凯尔特人与日耳曼人互相斗争,以日耳曼人的获胜告终,6世纪末,在大不列颠建立了七个国家,史称“七国时代”。829年,七国之一的威塞克斯王国吞并了其他六国,英格兰开启了统一国家的威塞克斯王朝时期。
11世纪中叶,威塞克斯王朝国王哈罗德遭到了来自法兰西诺曼底公国威廉公爵的武力威胁。威廉一直对英格兰虎视眈眈,他一方面派使节游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以获得支持,另一方面又说服邻国丹麦国王与自己结成友好同盟,很快便组成了一个反对哈罗德的欧洲联军。但是,哈罗德后知后觉,毫无准备,以致联军未遇到任何抵抗便在英格兰的海岸登陆了,在通往伦敦的路上也是长驱直入,最终联军直抵伦敦附近的黑斯廷斯。此时,哈罗德才被迫慌乱应战,威廉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取得了黑斯廷斯战役的胜利。1066年,威廉以武力夺取了英格兰的王位,称为“征服者威廉”,史称威廉一世,开启了英格兰的诺曼底王朝时期。
登上英格兰的王位后,威廉进一步加强集权,镇压贵族叛乱。他没收了大部分战败、逃亡贵族的土地,然后分封给自己的亲兵、近臣和诺曼底来的僧侣贵族,以致170个诺曼底的外来者占据了英格兰全部地租的将近一半。他还大量任用诺曼底人充当英格兰教会的高级职位,并把全国1/4的土地赏赐给教会。1086年,威廉在索尔兹伯里召开效忠宣誓大会,要求英格兰所有的领主对他行“臣服礼”。为了明确土地税额和封臣义务,他还组建了专门委员会,像“末日审判”一样,采取严厉手段调查全国的土地、户籍人口、领主和农奴、庄园等情况,编成《土地赋役调查手册》。
威廉死后,威廉二世和亨利一世先后继承王位,维持了英格兰较长时期的和平。1135年,亨利一世死后,因独子早逝,本应由亨利指定的女儿马蒂尔达继承王位,但她的表兄斯蒂芬抢先赶到英格兰继位王位,由此引发了双方旷日持久的王位争夺战,各地贵族趁机扩张自己的势力,英格兰从此陷入混战局面。1153年,马蒂尔达与她的安茹儿子亨利登陆英格兰,几经厮杀与斯蒂芬达成协议,约定由斯蒂芬继续担任国王,死后由亨利继承王位。次年斯蒂芬死去,亨利二世继位,从此金雀花王朝取代了诺曼底王朝。
亨利二世继续加强王权,采用陪审制,提高王室法庭的地位,把大部分司法权力集中于国王手中,推动了英国习惯法的形成,并将征收盾牌钱固定下来。他死后,由他与王后埃莉诺的幼子约翰继位,继续与法兰西作战,丢失了诺曼底、安茹等大片土地。1209年,约翰和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发生冲突,被开除教籍,之后迫于压力,他同意向教廷交纳年贡,激起了臣下的强烈反对。约翰还违反封建惯例,滥征继承金、协助金、盾牌钱等,借故没收直接封臣的地产。他还向城市多方勒索,引起广泛不满。1214年,约翰又在对法兰西的布汶战役中失败,导致了各方矛盾的总爆发。
1215年,地方贵族联合各方反对势力进军伦敦,挟持了英格兰国王约翰。6月15日,在强大压力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贵族才重申对约翰效忠。最后,皇室秘书正式发布了国王与贵族间的协议,即成为最初的大宪章,并将副本抄送至各地,由指定的皇室官员及主教保存。
《大宪章》由序言和63项条款构成,规定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教会享有自由选举教职的权利,全体自由民享有自由权,伦敦及其他各城市享有自治权。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并听取民众的意见。非经同级贵族依法审判,任何自由民不受拘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公权、放逐、伤害搜查和逮捕等。不得强迫骑士和其他拥有土地者服额外的兵役。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国王如有违反,可否决其决定,并可对其采取剥夺土地没收财产等手段予以制裁。甚至规定地方贵族有以武力进行反抗的权利,使得贵族内战取得了合法地位。后来虽经多次修改,但一些基本原则仍被保留下来。
《大宪章》通过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权利,甚至允许通过武力手段限制王权。教皇英诺森三世也训斥大宪章是“以武力及恐惧,强加于国王的无耻条款”,称它破坏了国王的尊严。为此,约翰从一开始便不愿接受大宪章,他在贵族离开伦敦返回各自封地之后,立即宣布废弃大宪章。但是,由于贵族势力的强大,在删改部分极端条款后,约翰的继任者亨利三世不得已再次发出了大宪章。
1258年,由于亨利三世大肆任用外戚,引发了本土贵族的强烈不满,在孟福尔伯爵的领导和发起下,贵族迫使亨利三世签署了一项旨在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约定由贵族组成的“十五人议会”协助国王治理国家,被后世认为是英国议会的起源。从此,英格兰国王与地方贵族的利益平衡便有了法律保障和组织约束,但双方的矛盾并未平息。
1295年,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被迫召集议会,除僧俗贵族外,还有每郡骑士代表2人、每市市民代表2人参加,史称“模范议会”。此后,英格兰议会经常召开,并获得了批准赋税权、立法权等权力。14世纪中叶起,贵族和骑士、市民逐渐分别开会,慢慢演变出上下两院的议会制度。
1337年,爱德华三世在位期间,英格兰和法兰西因为王位继承问题和领土争端爆发了百年战争,到1453年才结束,战争长达116年,是世界上最长的战争之一。
东罗马帝国衰落。圣像破坏运动后,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内部斗争并未结束。867年,东罗马帝国皇帝的宠臣巴西尔一世发动政变,杀掉了弗里吉亚王朝的末代皇帝迈克尔三世,创立了马其顿王朝。但他死后,东罗马帝国很快陷入了内忧外患。
976年,5岁的巴西尔二世继位,由母后菲芳娜和军事贵族尼基弗鲁斯二世共同摄政。巴西尔二世掌权后,东罗马帝国在其统治下恢复了短暂的黄金时期。996年,他严令大领主必须将侵占的村社农民土地悉数归还。1001年,他颁布“代缴法”,规定“富强者”必须对“贫弱者”的缴纳赋税负责,如果“贫弱者”无力缴付,则由“富强者”代缴。此举遭到了大地主的反对,但强化了大地主对所属农奴缴纳赋税的连带责任,保证了国家收入。
稳定内政后,巴西尔二世便将注意力转向西亚,开始反击阿拉伯人的入侵,解除了阿勒颇之围,恢复了东罗马帝国在叙利亚地区的统治。1014年,巴西尔二世在与保加利亚的决战中获胜,俘虏了1.4万名保加利亚士兵,并命令将其中99%的战俘刺瞎,由剩下的1%战俘把他们带回家,以恐吓保加利亚人,巴西尔二世因此被称为“保加利亚人屠夫”。保加利亚沙皇萨缪尔见此惨状,心脏病发作而去世。此后百余年,保加利亚人都臣服于东罗马帝国之下。
1020年,格鲁吉亚与亚美尼亚结盟,再次进攻东罗马帝国管辖的伊伯里亚总督区,巴西尔二世率军反击,吞并了亚美尼亚地区的卡尔斯王国,迫使阿尼王国投降,瓦斯普拉坎王国则主动归附了东罗马帝国。为了惩罚反复无常的亚美尼亚人,巴西尔二命人刺瞎了所有亚美尼亚战俘的眼睛。
巴西尔二世一生都与将士同起同居,被称为“军队之父”。他在位期间,东罗马帝国主宰了亚美尼亚、南意大利,以及整个巴尔干半岛,达到了查士丁尼一世以来从未有过的规模。他死后,帝国因皇权纷争逐渐走向衰落。更为致命的是,皈依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建立的塞尔柱帝国开始以讨伐异教徒的名义,频频攻击已外强中干的东罗马帝国。
1071年,在曼齐克特之战中,塞尔柱帝国获胜,俘获东罗马皇帝罗曼努斯四世,占领了东罗马帝国所属的亚美尼亚及安纳托利亚的部分地区,震惊了整个基督教世界。1081年,阿历克塞一世继位后,对内与军事贵族和解,对外抵抗南意大利诺曼人和塞尔柱突厥人的入侵,并进行了采邑、币制等改革,东罗马帝国重现生机。但是,由于塞尔柱帝国依然强大,阿历克塞一世便请求罗马教皇号召西方各国出兵帮助收复原属东罗马帝国的小亚细亚领地,继而引发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阿历克塞一世趁机扩大自己的地盘,一度消除了塞尔柱帝国的威胁,此后东罗马帝国维持了数十年的平稳期。1176年,以曼努埃尔一世进攻罗姆苏丹国失败为标志,自阿历克塞一世以来,东罗马帝国的中兴局面因频繁发生的宫廷政变而结束,从此跌入了全面衰落的深渊。
1195年,伊萨克二世被他的哥哥阿历克塞三世发动政变废黜并囚禁,伊萨克二世的儿子阿历克塞四世侥幸逃脱,流亡到神圣罗马帝国,并请教皇英诺森三世协助他复位。1202年,阿历克塞四世与十字军统帅约定,十字军进攻君士坦丁堡,帮助阿历克塞四世父子夺回皇位。事成之后,父子两要支付20万马克银币,并承认罗马教皇对东方教会的控制权。此计划正好符合长期受东罗马帝国严厉管制和敲诈的威尼斯人的利益。于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便在阿历克塞四世以及军队的船舰领导人威尼斯总督恩里科·丹都洛的推动下,将进攻目标由埃及变成了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的沿海一面是马尔马拉海上的峻峭陡壁,金角湾沿岸是地势平缓的港湾,但湾口拦上了铁索,陆地一面的城防更是牢固无比。1204年,十字军开始进攻君士坦丁堡。由于威尼斯人此前长期在君士坦丁堡经商,对这里的防御措施了如指掌,便指引十字军绕道而行,从热那亚人移民区砍掉铁索,顺利进入了金角湾,然后用船上的投石机和云梯攻打君士坦丁堡,又纵火焚毁了城墙附近的建筑。东罗马帝国的军队装备很差,又大多都是纪律松懈的雇佣军,很快就被彻底打散,阿历克塞三世出逃,进入色雷斯地区避难。十字军便驻扎君士坦丁堡城外,并按约定向复位的伊萨克二世和阿历克塞四世父子两索取报酬,伊萨克二世只好下令没收皇族的私人财产,并搜刮了城内各教堂的金银珠宝祭器,凑了10万马克白银送给十字军。
然而,此时君士坦丁堡各阶层都对阿历克塞四世招来第四次十字军的做法极为愤怒,以致城中不断发生东罗马的希腊人袭击从西欧外来的拉丁侨民的事件,发生的火灾还导致从奥古斯都广场到提奥多西广场的建筑、艺术精华区全部化为灰烬。火灾过后,拉丁侨民纷纷出城,投入十字军。城中市民将愤怒全部转向皇帝父子,他们把贵族和僧侣赶到圣索非亚大教堂中,宣布废黜皇帝父子,另立阿历克塞三世的女婿阿历克塞五世为帝。市民还冲入皇宫,把伊萨克二世投入监狱,并绞死了阿历克塞四世。
阿历克塞五世上台后立即着手巩固城防,关闭城门,把在城外安营扎寨的十字军拒之门外,同时宣布拒绝履行阿历克塞四世对十字军许下的诺言。为此,十字军开始全面进攻君士坦丁堡。经过4天的战斗,第四次东征的十字军攻入城内,并到处谋杀、强奸、抢掠、破坏了3天。
从古希腊以来,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一直是基督教世界中,与罗马帝国文明一脉相承的唯一城市。这里聚集了近千年积累的无数珍贵艺术品和古代图书手卷,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奇珍异宝,现在这些都成了对财宝如饥似渴的十字军洗劫的对象。目击这场劫难的军队指挥官杰弗里·德维尔阿杜安在其《君士坦丁堡的征服》中写道:“自从世界创造以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获得这么多的战利品。过去的穷汉,现在又富又豪华了。”
事后,威尼斯总督和十字军统帅依据进攻君士坦丁堡前的约定,由6个威尼斯人和6个法兰西人组成的选举团推举了一个新的东罗马帝国(即拉丁帝国)皇帝,获得首都君士坦丁堡的5/8和原东罗马帝国1/4的属地。其余的领土一半分给威尼斯人,另一半按采邑方式分给十字军的将领。
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前夕,许多东罗马帝国的贵族高官纷纷逃离危在旦夕的首都,占领了其他一些小地方,建立了尼西亚帝国等一些小国家。1261年,一支数百人的尼西亚部队混进了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末代皇帝鲍德温二世闻讯后慌忙逃走,迈克尔八世由此恢复了东罗马帝国,并开创了巴列奥略王朝时期。但是,他的继任者也未能抵挡塞尔柱突厥人的入侵,最终奥斯曼帝国于15世纪消灭了东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开始和灭亡的年代被定义为欧洲的黑暗的中世纪。东罗马帝国在近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的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在欧洲,除上述大国以外,1000年,匈牙利大公伊什特万一世在匈牙利推行天主教,并获天主教教皇加冕成为匈牙利第一位国王,匈牙利从此升格为了王国。1130年,意大利的罗杰二世在得到罗马教廷支持后,被正式加冕为西西里国王,开创了诺曼王朝。但是,好景不长,诺曼王朝只存在了60余年便寿终正寝。
全站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