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美国文化在中国的影响
美国文化向中国扩张的方式与途径
(1).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进行文化渗透——通过大规模文化产品输出,宣扬美国的娱乐文化、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
目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居世界首位,成为最大的文化输出国,繁杂的美国文化商品超越地域、时空限制,到达五大洲的每个角落。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迪斯尼、CNN(美国有线新闻网)、MTV流行音乐风行全球,好莱坞电影更是深得中国青年人的青睐。
面对美国消费文化,尤其是媒体(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服务等)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已然已经潜移默化地西方化或美国化。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
例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花木兰》是中国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讲述一个女孩特别孝敬父母,代替年迈的父亲从军的英勇故事。其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孝道。而在美国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中,其主题已经变为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孝道的主题居于次要地位。中国一些青少年可能会产生迷惑,主题到底是什么。也许10年、20年后,《花木兰》的传统主题会被“实现自我”的主题所取代;由此推知,如果更多传统题材的文化遗产被西方国家开发利用和篡改,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面临丧失的危险。
(2)借助大众媒介进行文化扩张——.利用网络文化上的垄断地位进行文化渗透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文化霸权,渗透价值观念,扩张文化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文化成为实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强有力的“武器”。美国凭借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国际互联网上到处推销“网络影视”、“网络图片”等思想文化,这些思想文化反映了美国的国家形象、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网民”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人生价值和文化素质,甚至民族的感受和价值判。
面对美国网络文化的强大冲击,中国大部分民众如果过多地接触可能会产生亲近感、信任感,甚至认同和依赖。这种文化侵入不仅会模糊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削弱民族感,甚至使他们成为崇拜美国文化的人。
转贴美国网络文化霸权尤其对中国的青少年影响甚是严重。其影响不仅表现在思想上,还突显在网络语言英语化上。如今在互联网上,主导性的语言是英语,约占90%以上,汉语却占不到1%;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加之美国西方发达国家网点多,上网信息含量大,因而他们的网站成为上网者访问最多的地方。英语成为一种通用的时尚化标准语言,不懂英语几乎难以在网上交流,这激励了中国青少年学习英语的热情,却使他们忽略了汉语的重要性,导致他们驾驭汉语的能力下降。最明显地表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一是提笔忘字,错别字增多;二是字迹潦草,美观度降低,书法被严重忽视;三是对文言文、古代诗词歌赋渐渐失去兴趣,影响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以致汉语面临萎缩的危险。
( 3)利用教育文化交流进行文化渗透——.在中国网罗大批青年人才,培植美国文化代言人
美国针对中国青少年的人才战略:
l 在高校设立奖学金项目,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感激之情,吸引他们毕业后自愿到美国定居或到美国在华的外企工作。如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在清华、北大和复旦等中国一流高校中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自1995年起,美国GE(通用电器)公司一直为北大、清华、复旦和上海交大等四所高校提供奖学金和奖教金,迄今已有近千名师生获得此奖。GE在中国西部地区设立的首个奖学金项目于2002年10月23日在四川大学启动。美国MOTOROLA向中国高等教育的捐款也累计达到1100万元。
l 利用教育优势,放宽美国的留学政策,不断从中国的高等院校乃至中学选拔比较优秀或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学生出国留学,并以高薪、优越条件等吸引其中的突出人才留在国外或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代理人。2000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美国,比例高达78%。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9个百分点。这一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
l 培养在跨国公司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形成美国式的工作理念、生活习惯,成为美国价值标准的所谓的“白领文化”,并逐渐融入相当一批中国青年的生活中,形成一种时尚文化。
三,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
全球化的浪潮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经济发展过程,而且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产生了一种要求所有民族和区域的文化朝着一定方向发展的适应压力,从而促使文化的全球化正在突破国家的、民族的文化壁垒。这里所说的文化全球化,简单来说,就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资源。
全球化势必会促进不同文化的整合,这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强大实力为后盾的文化可能对其他文化产生很强的磁力,无可厚非,这是必然也是事实。但是反对强势文化以自己为标准强迫其他文化实现文化一致性、反对别有用心的强加于人的文化扩张行为。在1991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布什总统就提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体系”。美国文化虽然没有很深的根基,但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通过跨国投资、文化产品出口和强大的传播媒介、互联网等途径传播美国的意识形态,美国政府试图以美国的文化价值观重塑冷战世界。目前全球数据传输和处理量的80%以上起源于美国,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生产和制作,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电视台成了美国电视的转播站,美国电影的放映时间占据了全球电影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这实际上是美国霸权战略中文化战略的体现,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特别是如今,网络由于具有迅速、快捷的特点,打破了文化的时空界限,大量打着美国文化印记的信息由美国飞往世界各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正如阿尔曼·托夫勒在他的《权利的转移》一书中所说的:“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强权人的手中,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
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感受到了来自美国文化霸权的压力,甚至西方其他国家也对此感到忧虑,法国总统希拉克曾说:“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反映出了他对美国文化霸权主义对于本国文化所造成的压力的担忧。而我国在积极融入全球化、寻求人类共同价值的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且美国有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中国并力图瓦解中国人意志与价值观的战略图谋,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华《十条诫令》中提出美国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的精神”,“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传播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电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文化扩张并不是其所标榜的传播文明,而是通过文化侵略来瓦解的意志、控制的思想,最终使丧失自己的“身份和灵魂,从而形成21世纪的殖民地。”而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在我国似乎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邪教组织公开开展反社会活动,部分人怀疑并反对马克思,更令人忧虑的是许多年轻人开始向往西方的生活,并把体现民族个性的传统文化精华抛得无影无踪。
美国文化,现在已经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饮食、影视、服饰、价值观和婚姻等。例如街头,随处可见身穿欧美、日韩嘻哈风格服饰,耳朵上戴着超大式的耳塞,边走边哼;或顶着爆炸头,戴满金属饰品的年青人;肯德基、麦当劳、尊宝批萨等食品吸引了大量的顾客;音像店里,摇滚、嘻哈等流行音乐被放在最显眼的架子上,我们的传统民族音乐被遗忘在了不起眼的地方;电影院里好莱坞大片风头最劲,其惊险的镜头和特技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票房一路飙升;如今的节日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的隆重程度已经赶上了春节。。
尤其是媒体(电影、电视节目、图书、音像制品和网络服务等)冲击着中国文化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文化冲击变得更加明显、更加强烈、更加趋于白热化),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美国化。目前中国在经济、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文化产业不够发达,不能够满足有些青少年衣食住行高标准的需求,使青少年对美国产生崇拜、向往之情。一部分青少年的文化价值重心偏向西方文化,“西化”思想在这些青少年中深受欢迎。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公开性、全球性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十分方便地突破国界和地域限制来推行文化霸权,渗透价值观念,扩张文化影响,
改革开放后,西方餐饮业大量进军中国,冲击了中国的餐饮业,部分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影响最大的是快餐,这种饮食方式符合当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因而肯德基、麦当劳在神洲遍地开花。中国的快餐也就应运而生,一改中国人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面对美国网络文化的强大冲击,中国青少年如果过多地接触可能会产生亲近感、信任感,甚至认同和依赖。这种文化侵入不仅会模糊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削弱民族感,甚至使他们成为崇拜美国文化的人。由于美国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在有关婚姻的问题上种种观念变得更为开放,社会的容忍度明显地增大了,离婚率、一夜情等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理念明显背道而驰。所以我们在吸取外来文化中好的一面的时候也应该时刻警惕自己时刻注意。外来文化冲击使人们出现了求新和崇洋趋势,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抬头,使传统的道德行面临扭曲变形的危机,也使人们的政治意识形态面临挑战。
没有
美国有没有能力统一世界?
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有不确定性!
1、当前的世界领导者美国,有意维护世界秩序,但是无意也无力统一这个世界,并且其鼎盛时期即将过去,它统一世界的可能性最低,所以排在最后。
2、最有可能接替美国领导世界的是中国,中国将成为第一个切实促进人类统一的世界领导者。世界统一绝非易事,敢为天下先的中国将面临着诸多前人没有遇到的困难,克服的难度很大,所以中国实现人类统一的可能性也高。
3、印度之所以排在第三位,是因为印度凭借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将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领导者。由于有了美国和中国的前车之鉴,印度在带领人类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将比前两者容易的多,所以它最终统一世界的可能性最大。
4、如果印度没有完成统一世界的使命,下一个接替的可能是欧盟。那时候的欧盟应该已经完成了欧洲的国家融合,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联合体,其成员国的范围将超出欧洲,西亚、中亚、非洲、美洲的某些国家,也有可能已经加入了欧盟,当然欧盟也可能已经换成其他的名字了。这时候,取代印度领导世界的欧盟,将完成人类统一的神圣使命,所以它是第二个最有可能统一世界的。欧盟若没有完成使命,欧盟将解体或名存实亡,也才给了英国和德国统一世界的机会。
5、欧盟之后,下一个领导世界的国家将是巴西。巴西将有可能在一个时期内成为世界新的领导者,但是由于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先天不足,它完成世界统一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它将是人类统一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过渡期。
6、巴西之后,带领人类的将是复苏的英国,英国凭借其全球化的语言文化,成为人类统一过程中最有可能得到众多国家认同的新的领导者。如果英联邦国家不解体并且继续扩大,它完成人类的统一大业的几率将更高,后面的德国和俄罗斯将没有任何机会。
7、英国如果没有实现目标,再次崛起的德国将成为世界的领袖,和发起两次世界大战不同,德国这次是带领人类实现统一的伟大梦想,德国凭借顽强的其民族意志和为人类的奉献精神,将带领各国人民完成这神圣的历史使命。
8、德国若也没有完成统一,地大物博的俄罗斯将再次走向世界的舞台,有了前苏联的经验和前面国家的实践,俄罗斯将不辜负人类的期望,实现最终的统一。当然,不论前面哪个国家完成了使命,俄罗斯便没有了机会。
不可能,因为还有中国
只要美国想随时都可以
没有
美国为什么要向别国输出自己的文化?中国吸收西方的文化有什么坏处?
不止美国。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文化被传播。这样有利于民族和国家的昌盛。中国历史上对周边国家的影响不也很大吗?吸收西方文化肯定是有坏处的,但是肯定也会有好处。关键是看孰轻孰重,权衡利弊。引进文化被消化才能最终为己所用。中国人其实自古以来都很善于学习别人,中国现在好多东西都是从国外学来的,自古以来就是。这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你想想,美国要不是不断的吸收外来文化,能有今天的强大吗?事实证明,美国并没有在这种学习中迷失自己,反而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样可以形成一种文化控制,中国可以吸收西方文化中号的东西而不是全盘接受,中国文化本身就很优秀,只需包容一下外来文化就好了吧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为什么西方文化会扩张到全世界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
一个是能力或能量的问题。东方文明领先之时,并没有能力大规模扩张,如发现新航路,足迹踏遍全球各个角落,大规模向外移民,在全球各个角落开辟永久性航路、定居点、殖民地等。东方国家从没有达到这个发展水平。西方文明在古代也没有这个能力,只是15世纪后才有。
二是由文明的内在特征决定的,这是更重要的。东方文明并不具有那样的强势,使其它文明受到威胁。一个文明的强势在于其对异质文明的吸引力、影响力、渗透力、改造力、重塑力等,现代西方文明的强势表现在,只要一种异质文明与它接触,就会被它所渗透或重塑。
15世纪之前,西方文明也曾扩张,如希腊化时代、罗马帝国时代,但却没有产生世界性的影响,一是其扩张的范围有限,它还不是世界性的;二是当时的西方文明还不能成为真正的强势文明。或者它只在某些方面有优势,在其它方面可能处于劣势。我们知道,罗马帝国甚至被东方气质的宗教所征服。
那么,西方文明的强势来源于何处呢?按我的初步理解。它的强势来源于两个东西:一个是个人主义精神,它解放个人,拆除或瓦解围堵和压抑个人的文化堡垒或堤坝。非西方文明都是整体主义的,或集体主义的,它千百年精心设计了整个文化机制,围堵和压抑个人。西方文明来了,这个文明创造了一种机制,它在承认个人的合法性,容纳个人,解放个人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秩序。规范个人的欲求使其纳入合法的秩序中。比如民主是对个人权力欲望的承认,法治是对个人权利欲求的承认,市场经济是对个人追求财富的欲求的承认,西方的社会生活方式是对个性解放的欲求的承认。其它文明都将这些个人的东西视为洪水猛兽,极力要压抑它,打击它,不然,就无法过上一种文明的有秩序的生活。但西方文明来了,它将人的欲望、本能、个性表现和发展的欲求释放了出来。在个人内在的欲求与西方文明的外来诱惑夹击下,各种传统文明设置的堤坝便逐渐垮掉了。这才是西方文明真正力量所在。
你可以想一下,一个文明实行婚姻由家长作主,一个文明主张男女恋爱自由,婚姻自主,两者相遇时哪个更有吸引力呢?哪个更符合人的内在欲求呢?类似的,如一个主张君尊臣卑,君为臣纲,一个主张平等民主,两个相遇时哪个会成为胜利者呢?一个要把人作为工具,服务于集体,另一个要求个人成为目的,集体也要服务于个人,保障个人的权利,尊重个性自由,两者相遇会发生什么情景呢?一个文明要求每个人按习俗生活,按他人的方式生活,一个文明允许张扬个性,哪个会更符合人性的要求呢?西方文明的强势在于它会得到人的内在欲求的呼应,也许它更符合人的本性。当一个中国传统京剧与美国大片同时上演时,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包括政治上持反美立场的年轻人会去看美国大片,这是什么原因呢?并没有美国大兵拿枪逼你看,这是大家的自愿选择,这是一个文明本身具有的特质而产生的影响力。
西方文明的强势的另一个根源,在于其创新的理性思维方式。靠着这个,再与它对个人的解放相结合——这使西方社会的个人充分发展,从而使社会机体的每个细胞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个社会也就具有更充沛的能量——创造了其它文明无法比拟的力量。也就是说,使它获得了经济、技术和军事上的巨大优势。这使它具有了扩张的能力,也使其它文明由于要迎接其挑战而不得不学习它,也出于对其强大的羡慕而模仿它。
你所说的“内向”、“外向”问题,是学界许多人都讲的。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很表面的观察,没有说到根本。它没有解释,为何西方“外向”而东方“内向”。这也是一种含混的说法,“内向”、“外向”的含义是什么?有人就肤浅地理解为西方人具有扩张性、侵略性等。其实,每个文明都有侵略性,因为这是人的本能中所具有的因素,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侵略性,由人所组成的集体会将人性中的侵略性放大。只是有的文明侵略性强些,有的弱些。在古代文明中,也许印度文明的侵略性弱一点吧?侵略性最强的可能是伊斯兰文明。亨廷顿认为伊斯兰文明暴力性最强,其次是中华文明。据我对历史的了解,这种说法有道理。所谓暴力性强,意味着这个文明对暴力的约束较弱,使用暴力的底线较低。
可是,人们看到的事实是,西方人真正打遍了全世界。一段时间里,基本上将全世界都变成了他们的殖民地。这是因为他们具有这种能力而不仅是侵略性的问题。我理解,15世纪以后西方人能够扩张到全世界,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的个人主义精神。你可以想一想,他们离开熟悉的土地,远走异乡去谋生,是什么使他们产生了这个动机?他们离开祖国、社区、家庭和家族的庇护,脱离血缘亲情的纽带,长期孤独地漂泊于海洋上,生活在异国他乡,过一种冒险的生活,支持他们那种坚强意志的根基是什么?是个人主义精神,是成熟的个性和人格。正是这一点,使他们的扩张与其它文明的扩张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产生了不同的后果。
为什么西方人几百年的扩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其他文明的扩张却容易被忽略?一个原因在于,西方人的大规模扩张是晚近发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他们扩张后,又退了回去,被他们侵略的国家和民族又恢复了独立,所以就会不断控诉西方人历史上对他们的侵略。而其它一些国家扩张后将其占领的土地永久性地并入其版图,被其侵略的国家或民族如今已经成为其国家的组成部分,所以就不会有人控诉其当初的侵略行为。
你的思考很有价值,但这样的问题无限的深,没有人能够拿出一个终极答案。它需要我们不断思考、讨论,不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也不断修改我们先前的认识。也许没有最终答案,但我们不能放弃思考。
文章标题: 美国有能力整合西方文化吗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