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高中历史书里的神秘摆拍事件

时间: 2021-04-13 22:52:42 | 作者:X博士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115次

高中历史书里的神秘摆拍事件

编辑:素卡 策划:尼古拉

在我们编辑部里,自从Mark写出来三眼月球人这篇文章以后, Mark开始变得骄傲自满;由于Mark的自大,导致最近的文章写得十分的拉胯,也想不出什么好的选题。

Mark痛定思痛,为了找选题,他翻遍微博、知乎等网络平台。

百般搜寻无果之后, 已经被选题逼疯的Mark冲进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中学历史教课书,回到公司告诉大家,一定要从历史教科书里找到一个爆款选题。

格子随后嘲讽道“Mark, 你一定又在整烂活儿了”。

经过Mark的一番查找,细心的Mark有了重大发现,原来中学历史书上的经典历史照,其实都是摆拍出来的。

“TMD,这次有选题了。”

这些照片虽然记录了珍贵的历史转折瞬间,但无一例外的是,这些照片全是摆拍出来的,并非摄影师第一时间抓拍下来的真实场景,都需要现场安排、后期精致打磨。

1944年10月中旬,盟军登陆菲律宾,进一步削弱了日军力量,胜利在即,麦克阿瑟将军在菲律宾南部涉水上岸,英姿勃发。

当美军登陆菲律宾莱特湾(Leyte)时,由于登陆艇无法靠近潜水域,于是麦克阿瑟将军只能下艇涉水。

根据当时的随从人员透露,麦克阿瑟将军对于涉水登岸很生气,但是很快麦克阿瑟将军意识到这张照片对于公众舆论的重要性。

于是在1945年1月9日,美军抵达菲律宾主要岛屿吕宋岛,麦克阿瑟再一次重现了“涉水登陆”。

·吕宋登陆就是复制了莱特登陆

·这几张照片在外网上一直存在着争议

根据后来的资料中,当时摄影师为了拍摄出麦克阿瑟上岸的威风形象,从多个角度拍摄出了数十张照片,最后才选择了一张麦克阿瑟将军涉水走向岸边的照片,以此体现出将军的个人魅力。

1945年4月底,来势汹汹的苏联红军攻入柏林后,一名苏联红军战士将“镰刀锤子”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楼顶。至此,象征着纳粹德国被击败了。

而在《苏联攻克柏林》照片中,只要你看看苏联解体后解密的历史档案,就可得知,苏军攻克柏林这一张照片,是摆拍作品。

当时国会大厦已经被攻克,为了拍摄胜利的场面,苏军战地记者哈尔杰伊要求几名苏联红军士兵摆出照片中的姿势,将红旗插在大厦的制高点。

·当年的底片

哈尔杰伊拍摄无数张照片,有的模糊、有的过暗,他最终从中挑选了那张闻名于世的照片。

注意举旗的士兵下方的那位士兵,在原图里,裸露出的手腕上戴着许多从柏林城里缴获的手表。

1945年2月23日,美军击败日军,占领硫磺岛后插上星条旗的一瞬间,这面旗帜十分的有力而坚定,写满了两个大字“胜利”。

但其实也是摆拍作品,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美军的形象更加显得精神、伟大。

·《父辈们的旗帜》中就有这么关键的一幕

这张硫磺岛上的“摆拍”的照片,迅速占领了美利坚的各大报刊头条。

也正因为美军在硫磺岛的这张照片,消散了笼罩在美国内部的战争阴霾,以此吸引华尔街的大佬们给政府捐款军费,总共280亿美元。

Mark好奇为什么这些照片都是摆拍出来的呢?难道他们不知道照片真实感的珍贵之处吗?

原因十分简单,因为在那个时代,老式的相机没有自动对焦,不能调节光影。

为了得到一张完美的照片,摄像师需要拥有精准的拍摄技巧,比如快门调节的把控、光线的运用。

例如,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826年,由法国摄影师约瑟夫·尼采弗尔·尼佩斯拍摄,曝光时间约为8小时。

·Le Gras的窗外景色

到了1900年,为了提升相机的性能,美国人乔治·劳伦斯建造了当时最大的巨型摄像机,大约900磅重;需要15个人才能移动和操作这个巨型摄像机。

你带着这样一门“重型巨炮”,如何实现快速抓拍?

想象一下,以前的摄影师手中的家伙,不是现在人人都可上手的手机或单反。由于当时的相机技术从各方面来说都不发达,所以很多经典的历史照片只能通过摆拍来呈现。

如果想要迅速捕捉到光辉的一瞬间,除了能亲自记录下光辉且充满巧合的一幕外,也需要拥有一台更加专业、精确、灵巧的摄影机,才能承担记录历史的重任。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哈苏相机的创始人维克多·哈苏,维克多一生致力于改进摄影机的不足之处,以为摄影师提供更可靠的创作工具为目标。

·维克多·哈苏

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再到如今的计算摄影时代,哈苏走过了80年的历程,且一直是传奇的代表。说到哈苏,就不得不提它经久不衰的模块化设计,可以让相机像积木一样易于拆卸组装,彻底提升实用性。

以及它极具颠覆性的中画幅带来的极致画质,可以说是每一位摄影师都想拥有的「梦中情人」。

·中画幅系统带来的色彩过渡表现

哈苏之所以能够一直引领行业,站在最前沿,是源于创始人维克多·哈苏对摄影的热爱。

这就要从维克多年轻的时候说起。青年时期的维克多,热衷于鸟类的摄影。但当时的相机体积大、快门速度慢,捕捉出来的鸟儿照片都十分不理想。

为了拍摄到更清晰的鸟类,维克多花大量时间研究并构思理想的相机,它必须拥有一种反射结构、允许快速调整、有可换镜头、更小、更轻。

到了1940 年,人类正身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水深火热之中。瑞典空军从维克多发表的文章中了解到他先进的相机设计思路,希望维克多仿制一台德国军用相机,用于侦查纳粹德国的军事行动。

而年仅 34 岁的维克多不甘于仿制德国的相机,他充满自信的回复道:「No, not one like that, but a better one(不,但我能做一台更好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皇家空军手持式航拍相机

于是Ross HK-7军用相机诞生了,它集合了设计师维克多所有的心血。

得益于哈苏航空相机的高性能,瑞典军方可以轻易地侦察德军的地面人员,以及大量的军事情报。

二战结束后,人们迎来了珍贵的和平时代。

· 胜利之吻

为了生产更易于操控的便携式相机,哈苏将目标投向了民用,在1948推出了第一台民用相机,哈苏1600F。前面说到的模块化设计就是在这一年创造的,很难想象在数十年前就有如此先进的产品思路。

· 一经推出,好评如潮

后来进入20世纪的中叶,人类逐渐将注意力移向广阔的宇宙。哈苏也凭借着出色的产品思路、优越的影像质量击败了众多相机品牌,得到了一次探索宇宙的机会,成为NASA在准备“阿波罗计划”时唯一的选择。

· 阿波罗11号上使用的哈苏500EL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的鹰号登月仓完成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壮举,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将哈苏太空定制版相机置于胸前,并拍下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

在哈苏与NASA长期的密切合作中,哈苏记录下了大量精美的宇宙照片。1972年,哈苏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极致画质,清晰呈现了人类的家园:地球。

宇航员在拍摄这张照片时,阿波罗 17 号和地球相距 4.5 万公里,地球看起来只有弹珠般的大小,这张照片也有另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蓝色弹珠。

后来,“蓝色弹珠”还一度成为微信的启动图,被数以亿计的人看见,成为哈苏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照片之一。如果将来人类有机会太空旅行,还能看到当年宇航员为减轻返程重量而留在月球上的哈苏相机,作为旅游景点出现。

哈苏不仅记录下了太空景象的宏伟,与此同时,哈苏也记录下了许多传奇名人的经典照片。

1961年,“好莱坞最受欢迎的摄影师”道格拉斯·柯克兰用哈苏记录下了“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的曼妙身姿。

1969年,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最后一张录音室专辑《Abbey Road》在英国首发,这张著名的艾比路照片,也出自哈苏。

当时间过渡到2021年的今天,人类社会出现了更便携的手机。手机,成了人们记录生活、观测生活的首选。

·《围观的历史变化》

穿梭于街道人群中,人们记录,人们又被记录,记录人们的人们又被另一批人记录。

我们不断用手机拍下周围一切认为有价值的信息,AI算法等智能拍照模式又在不断地优化着我们的照片。

当我们习惯于便携的手机拍摄时,有没有可能忽视了一个问题。

摄影的本质,除了自然且真实的记录信息,更重要的是审美的构建。

就像美国宇航员遗留在月球的哈苏相机,它传递回地面的是一张张经典的太空影像。

我们都说经典,但为什么经典?我认为原因有几点,

1、照片真实,记录了一个历史级别的登月事件

2、色彩丰富且自然,能够让人身临其境

3、细节充实,可以让人仔细研究。

例如,那张被称为“地出”(Earthrise)的月球俯瞰地球图,让当时的人们第一次了解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受到了宇宙之美。

·宇航员威廉·安德斯用定制的哈苏500 EL相机拍摄下了“地出”

事实上,哈苏不仅是单纯依靠技术屹立行业80载,也凭借独树一帜的影像美学成为传奇的代名词。比如色彩就是哈苏诠释美的经典方式之一。哈苏作为最早重视色彩科学的相机品牌,通过多年与世界顶级摄影师们进行深度交流,开发出了“哈苏自然色彩解决方案”,让摄影师们即使面对再复杂的拍摄场景,都能做到高水准的“场景还原”。

而这种长达80年的美学积淀,是年轻的计算摄影暂时还比较缺乏的,因为一个独特的美学认知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对大量艺术作品的理解才能形成的。

尽管哈苏已经成为传统摄影的标杆,但是在21世纪的当下,它也在不断地探索移动摄影技术更多的可能性。

为此,哈苏作为行业的“顶流”出道了,与一加手机展开了合作,共同引领移动影像进入下一个全新的时代。就在3月8日的“一加影像沟通会”上,双方正式宣布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正如前面提到,以“最好的技术+独特的审美”来推动摄影的进步是哈苏多年来的进击武器,与此同时也是一加手机在计算摄影时代下对影像的思考。

哈苏和一加希望“能将传统摄影美学与高度智能化的计算摄影结合,形成一套具有极致画质的影像系统”让移动摄影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而这个想象空间显然不能通过单纯的联名来实现,据Mark了解,这次合作是深入手机影像系统的联合研发。通过联合哈苏独特的影像审美,以及一加领先行业的硬件技术、计算摄影优势,双方共同打造了「 一加|哈苏 手机影像系统 」,这个系统有多牛呢?

都知道色彩是哈苏的强项。而这一次,哈苏色彩级别的标准融入到一加手机的影像系统当中,带来“肉眼可见”的影像提升。

为了在手机上重现哈苏色彩,一加和哈苏进行了联合调试。在调试过程中还引入了世界顶级的哈苏大使作为第三方评价视角,进行了数百种复杂场景的色彩优化。最终带来了一加手机上的「哈苏自然色彩优化」。

有了这套全局的色彩解决方案,只需轻松按下一加手机快门,就能获得一张有哈苏色彩观感的手机相片。

比如这张抱猫的少年,你一眼就能从它丰富的色彩中盘道出藏族的文化特色,神秘深邃的房内潜藏各种藏族一切的奥秘,小孩面露微笑,缠绕住一直妄图逃窜的家猫。同样的,玩不明白摄影门道的你可能也在屏幕面露傻笑。

它出自中国唯一的哈苏大使——尹超之手,尹超使用的正是搭载了「 一加|哈苏 手机影像系统 」的一加手机。

不仅对普通用户友好,有哈苏加持的一加手机同样也能成为专业摄影爱好者们手中的利器。除了色彩科学外,双方还共同打造了「哈苏专业模式」,加入了可灵活调整的快门速度、感光度、白平衡等多种参数。还添加了峰值对焦功能,让快速抓拍的体验更加强悍,以后Mark抓拍蜥蜴人,就更方便了。

记得之前有人质疑Mark捕捉大脚怪、三眼星人的经过,甚至强烈批判道⬇️

那么,Mark只要使用上 「哈苏专业模式」这个功能,这些事情通通不在话下。

·就看这老人的细节捕捉,还需要我多解释吗?

除此之外,「哈苏专业模式」可以拍摄12Bit色深RAW格式的照片,可以捕捉高达687亿种颜色,相比常见的 10 位色彩深度,足足提升了 64 倍,做到更细腻的色彩过渡,同时创造了巨大的后期处理空间。

小白、大神通杀错不了了。

哈苏的故事从军事航空到民用的相机,也不过百年,世界也发生了各种变化,但人们对美的追求,却永恒不变。

正在找选题的Mark在街上游荡着,无意看到了一加与哈苏的宣传,转念一想,为什么不入手一台一加手机?下次再在街上找选题时,就一定能拍出更加完美的素材了。

设计/视觉 小李老师
文章标题: 高中历史书里的神秘摆拍事件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2048.html
文章标签:游戏  历史人物  历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