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喜蛋文章网
你的位置:首页 > 经典文章 > 文章正文

人性简史-第十章浩劫重生(三)

时间: 2021-04-13 20:51:54 | 作者:爱肤宝 | 来源: 喜蛋文章网 | 编辑: admin | 阅读: 95次

人性简史-第十章浩劫重生(三)

3.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期间,欧洲战火纷飞,英国、法国等传统强国都遭受重创,而美国、日本却趁机大发战争财,迅速崛起为新的世界强国。由于片面强调市场的放任自由,新兴强国经济非理性繁荣的背后也埋藏着巨大危机。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重创了美国经济,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1929年,大萧条严重冲击了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为转移国内矛盾,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1935年10月,墨索里尼入侵埃塞俄比亚,因西方国家的出卖特别是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抵抗了7个月的埃塞俄比亚终因寡不敌众沦陷,助长了意大利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大萧条也重创了日本经济,使得军国主义在危机中迅速抬头。1936年,日本青年军官发动“二二六”兵变,军部实力大大加强。不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当德国了解到《凡尔赛和约》的屈辱条款后,国内的保皇派、民族主义者和前军队将领纷纷“反思”战败原因,质疑条约内容。他们认为德国在“一战”中其实已经取得了很多胜利,后期失败的主要是因为国内犹太人的罢工导致。这些论调和情绪很有市场,导致德国不但没有反思战争责任,反而激起了国民的愤怒和屈辱,德国海军更以自沉舰艇的方式表达对条约内容的不满。大萧条后,德国经济雪上加霜,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民粹主义转向了政治极端主义。阿道夫·希特勒利用这一思潮和各种手段,促使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国第一大党。1933年1月,希特勒在选举中获胜并出任总理,2月又制造国会纵火案,随后通过《授权法》及一系列法西斯法案,至次年8月颁布《国家元首法》,德国建起了集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加紧扩军备战。

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接着,希特勒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为借口,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两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企图把将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史称“慕尼黑阴谋”,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德国更加肆无忌惮,次年便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苏联则对英、法两国更加不信任,出于国家安全考虑,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约定瓜分波兰,德国得到了苏联的中立保证。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17日苏联入侵波兰,10月6日德苏两国占领波兰全境,波兰战役仅一个月便宣告结束,德军“闪电战”威力无穷。1940年5月,德军攻占荷兰,随后进军法国,月底便占领巴黎,比利时投降。法、德签订停战协定,同意德军占领法国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不久,法、意也签署停战协定,约定由德、意军队占领法国大部。

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闪击”波兰后,英、法两国才对德宣战,但直到波兰完全陷落,英、法两国也没有采取军事行动,而只是在外交上谴责德国。法国更是躲在马奇诺防线的背后放空弹,被德国人称为“奇怪的战争”。5月10日清晨,德军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以A、B两个集团军向阿登山区发动进攻,让正向比利时进军的英法联军措施不及,因为那里曾被视为是坦克无法通过的森林密布的崎岖山区。德国装甲部队仅十天就横贯法国大陆,于20日抵达英吉利海峡岸边,将英法联军包围在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地区。27日,比利时军队投降,30多万英法联军开始全部集中向敦刻尔克撤退,而西面的英吉利海峡成为联军绝处逢生的惟一希望。

正当德军从西、南、东三个方向敦刻尔克步步紧逼时,希特勒却突然下令停止前进,这让前线的德军坦克部队将领十分疑惑。这一命令后来引起了很大争论,有人认为这是希特勒独断专行的一个愚蠢命令。英法联军在德军B集团军的压迫下向敦刻尔克撤退,而距离敦刻尔克更近的A集团军却停止了进攻,这使得英法联军有了加强敦刻尔克接附近防御阵地的机会,为部队撤离赢得了时间。

早在德军越过马奇诺防线,英国就已预见到败局并指示海军部制定了代号“发电机行动”的远征军撤退计划,由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全权指挥,在皇家空军掩护下,从法国沿岸的加莱、布伦和敦刻尔克三个港口撤退。5月26日晚6时,英国海军部下令开始撤退行动,然而此时的形势比制定计划时更险恶,原准备使用的法国三个港口只有敦刻尔克一个可以利用,布伦和加莱都已被德军占领。敦刻尔克遭到德军轰炸,4个船坞全部被毁,8公里长的码头被炸成一片废墟,唯一还可以停船的只有一条不足1200米长的由简易木板桩搭起来的东堤,而且只允许8个人同时并排通行。

从敦刻尔克到英国有3条航线,其中Z航线航程最短,仅40海里,但处在德军炮火封锁下,无法使用;X航线距离稍长,55海里,但英军已在航线上布设了多个水雷区,短时期里难以清除,也无法使用;唯一能够使用的就只有航程90海里的Y航线,驶完全程要6小时。虽然没有德军炮火威胁,但遭遇德军空中威胁的危险较大。为此,拉姆齐组建了一个16人的精干指挥班子,来组织这场有史以来最复杂、最危险的海上撤退。其中,韦克沃尔海军少将负责指挥在英吉利海峡的航行,威廉·坦南特海军上校负责指挥港口和海滩登船事宜,杰克·克劳斯汤海军中校则负责指挥最关键的东堤。当晚,首批1312人的后勤部队顺利撤回英国。

撤退刚开始,英国海军部便开始在沿海征用船只,还通过广播呼吁所有拥有船只的人都前往敦刻尔克支援,得到了沿岸居民的积极响应,驳船、货船乃至私人游艇等800余艘船只纷纷出海。

5月27日,德国空军大举出动,对敦刻尔克港区和海滩进行猛烈轰炸,英国空军则从本土出击,全力掩护撤退行动,德军第2航空队被击落23架,损失超过原先10天的总和,英机损失11架。英国海军还抽调1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和26其他舰艇前来支援。由于缺乏小型船舶,无法迅速将人员从海滩接到停泊在近海的大型船只,当天只撤出了7669人。当晚,希特勒取消了此前发布的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德国海军随即从新占领的荷兰和比利时的港口出动,企图趁夜色攻击撤退船只。

此时,英法联军已没有部队可以前往阻截,敦刻尔克危在旦夕。情急之下,蒙哥马利指挥英军第3步兵师分乘600辆军车,在所有军车的减速器上都涂上一层反光油漆,用隐蔽在后挡泥板下的小灯照亮,后一辆车的司机就利用这点亮光紧跟着前一辆车,整个车队关闭大灯,实行严格灯火管制,以出色的机动能力和巧妙策略,乘着夜色悄然行军60公里,成功跳出了德军包围,并在28日凌晨赶在德军前面组织起了坚固防线,保障了敦刻尔克的安全。

5月28日上午,敦刻尔克大雾弥漫,德国空军不顾恶劣天气出动2个轰炸机大队,终因能见度太差而返航。由于港口损毁严重,海滩的作用越来越大,官兵们每50人一组,每组由1名军官和1名水手带领,从海滩下海,登上小船,再乘小船摆渡到离海岸较远的大船。下午,德军继续实施扰乱性空袭,但大部分炸弹都落到海里和空旷地带。因支援的民船越来越多,当天有17804人撤离。

5月29日,英军采取更多措施加快登船速度。特别在东堤,为了克服高达4至5米的潮位差,凡是能够找到的木板、木梁,甚至卡车都一辆接一辆沉在海滩,连成延伸入海的临时栈桥。下午,天气转晴,德国空军大举出击,重点攻击大型船只,击沉了英军3艘驱逐舰和21艘船只,重创了7艘驱逐舰。德军的陆面攻势越来越猛,英法联军所控制的地区日益缩小。尽管英军损失惨重,但因为大量民船的加入,撤退速度大大加快,全天共撤走47310人。

5月30日,敦刻尔克地区大雾再起,不时还有小雨,加上地面上硝烟弥漫,能见度很低,德国空军无法前来攻击。英吉利海峡却一反常态的风平浪静,连小型船只都能够出海接运撤退的官兵。全天撤出53822人,其中近一半是法军。

5月31日,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奉命回国,第1军军长亚历山大接任指挥。为表示决心,他刚到敦刻尔克郊外就焚毁了自己的座车,骑着自行车赶到现场。上午,依旧大雾弥漫,德国空军无法出击,但海上风力开始增强。下午,天气放晴,德国空军再次出动,英军也派出了战斗机掩护。地面上,德军发起了新的攻势,英法联军的后卫部队拼死防守,为撤退赢得了宝贵时间,全天撤回68014人。

6月1日,天气转晴,德国空军全力出动,英国空军也全面出击,击落德机23架,但德机出色阻截了联军撤退,击沉了包括4艘满载官兵的驱逐舰在内的31艘船只,重创11艘,这是英军损失最惨重的一天。在炮火连天的险恶形势下,亚历山大越发临危不惧,在海滩上安了帆布躺椅,神态自若地坐在上面,注视着部队的撤退,这种姿态极大鼓舞了部队情绪,全天又有64429人撤退。

6月2日,由于德军飞机的巨大威胁,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英军停止了白天的撤退,只利用夜间组织撤退。德国空军也改变攻击目标,开始对巴黎进行大规模空袭。夜幕刚降临,大小船只就从英国起航,午夜前便到达敦刻尔克,最后一批英军从东堤登船。当晚,又撤出26256人。

6月3日早晨,亚历山大和坦南特一起巡视了海滩,对英国远征军全部撤退比较满意,当晚两人率各自的参谋人员和最后一批法军26175人一起撤至英国。

6月4日上午9时,德军的装甲部队冲入敦刻尔克市区,海滩上担负最后守卫的约4万法军全数被俘,26175名法军登上英国的“布卡里”号驱逐舰撤走。下午2点,拉姆齐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

从5月26日开始至6月4日结束,敦刻尔克大撤退历时9天,将33.8万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敦刻尔克撤退并不是一次战役,而是一次被德军穷追猛攻的无奈逃亡。但是,这个逃亡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它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

但是,英法联军在撤退中也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阵亡,另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部队撤离时将重型装备全部丢弃,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撤退结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下议院发表演讲:“我们必须极其小心,不要把这次撤退蒙上胜利的色彩,战争不是靠撤退来取胜的。”“我们将战斗到底!”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敦刻尔克撤离后,在自知短期内无法逼使英国投降后,希特勒便将侵略目标转往东方。1930年代后期,斯大林在苏联开展了大清洗运动,杀害和囚禁了数百万人,其中包括大量经验丰富的军官和战略家,导致苏联红军的战斗力减弱,斯大林也因此在国际上声名扫地。“二战”之初,德国和苏联一同侵吞了波兰,双方还展开了大量贸易,苏联提供石油和原料给德国,德国则提供高科技给苏联。苏联甚至一度表示希望加入轴心国,但由于双方在东欧的利益冲突以及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德国最终没有同意。

希特勒此前一直认为俄罗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都属于下等民族,为此他大造舆论,强调苏联政权的残暴,还宣扬红军正准备攻击德国,并制定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德军的“闪电战”攻陷了苏联大片领土,但在12月的莫斯科保卫战中,由于气温骤降,缺乏冬季御寒装备,导致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因无法使用而遭遇重挫。1942年春,由于德军已无力发动全线进攻,希特勒便放弃了再次进攻莫斯科的计划,转而进攻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城市及兵工厂斯大林格勒,这也是通往苏联南方粮食、石油和煤炭等重要经济区的唯一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1942年5月8日,德军在克里米亚发起攻势,不久占领刻赤半岛,俘虏苏军17万人。12日,苏联铁木辛哥元帅指挥西南、南方两个方面军向哈尔科夫发起进攻,起初进展顺利,但17日遭到了德军支援军团的强力反攻,29日苏联数个集团军被围歼,25万人被俘。哈尔科夫战役拉开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序幕,德军暂时处于优势。6月28日,德军左翼突然发起攻击,目标直指顿河上游的沃罗涅日,德军右翼也于30日突破苏军防御,剑指斯大林格勒。7月2日,左翼前锋已逼进沃罗涅日,但希特勒改变计划,决定不占领该城,转而命令左翼也迅速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前进。南面高加索地区,德军的进攻也非常顺利,顿河及顿巴斯盆地均沦陷。

战役初期的顺利推进,使得希特勒再次改变计划,他认为攻占斯大林格勒无需那么多兵力,遂于17日命令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转隶A集团军群,南下支援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为此,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就只剩下了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由于交通等问题,德军的行动有所放慢,苏军很快组建了以铁木辛哥元帅为总司令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双方力量对比,德军仍然占优。

7月17日,苏德会战正式爆发。初期,苏军抵抗不力,斯大林撤销了年迈的铁木辛哥总司令之职,改由64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接任,并将预备队的2个坦克集团军火速调往支援。28日,斯大林发布了第227号命令,规定凡是不服从命令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因缺少兵力支援,德军被迫转入防御,速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落空。

由于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战略意义愈加凸显,希特勒下令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回归B集团军群,支援斯大林格勒。起初,霍特进军神速,但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被迫转入守势。期间,苏军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组为东南、斯大林格勒两个方面军,由华西列夫斯基上将统一指挥,其中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仍由戈尔多夫中将指挥。19日,德军保卢斯和霍特重新发起进攻,保卢斯占领了卡拉奇,霍特也进至斯大林格勒城南的加夫里洛夫卡地域。德军第4航空队还出动2000架次飞机对斯大林格勒进行狂轰滥炸。

面对严峻形势,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再次派兵增援。9月初,朱可夫将3个新锐集团军投入反击,由于准备仓促,多次突击均遭失败,苏军被迫撤至市区,斯大林格勒的外围防御地带已全部丧失。

在高加索方向,利斯特A集团军群所属克莱斯特第1装甲集团军一度逼近苏联最大的产油中心格罗兹尼,但因燃料耗尽未能得手。9月12日,希特勒从东普鲁士飞抵乌克兰的文尼察,召见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上将和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命令他们13日对斯大林格勒发起总攻,并从高加索方向抽调9个师支援第6集团军。次日,17万德军开始攻城,保卢斯第6集团军担当主力,从城北突击。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城南推进,策应保卢斯的主攻。苏军崔可夫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舒米洛夫少将指挥的第64集团军共9万人受命迎战。

14日,德军突破城北,与苏军第62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由于两军贴身紧逼,致使德军的炮兵部队无法使用,在巷战中德军的死伤人数不断增加。15日,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城中的制高点马马耶夫高地,但次日又被苏军夺回,双方还对其他很多重要据点进行了反复争夺。在斯大林格勒的工业区,德军的推进只能用米来衡量。德国的一位军官后来在他的《进军斯大林格勒》写到:“敌我双方为争夺每一座房屋、车间、水塔、铁路路基,甚至为争夺一堵墙、一个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砾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由于城内废墟成片,苏军的狙击手巧妙利用废墟作为掩体,重创了德军。由扬科夫·巴甫洛夫指挥的一个6人小分队占据了城中心的一座公寓楼,进行顽强抵抗,奇迹般地坚守了58天。其中,狙击手Zikan仅凭个人力量就击毙了224个敌人,另一名狙击手也创造了毙敌149人的纪录。后来,这座堡垒被苏联人骄傲地称为“巴甫洛夫大楼”。

对于斯大林和希特勒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已发展成为事关成败的关键一战。斯大林决不允许让这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落入德军之手,他要求苏军拼死坚守,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奋战到底。而对希特勒来说,征服斯大林格勒的精神价值已事关全局。为此,双方都在进一步增兵。

此时,德军的兵力和资源根本不足以维持已达2000英里长的战线,特别是从斯大林格勒沿顿河上溯至沃罗涅日的长达350英里的战线,德国只部署了匈牙利、意大利、罗马利亚3个附庸国的集团军。然而,希特勒深信,只要能迅速攻克斯大林格勒,即可抽出足够的兵力来充实战线。

9月28日,苏军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改称顿河方面军,东南方面军则改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近卫第1集团军扩建为西南方面军。鉴于形势的发展,副最高统帅朱可夫大将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开始奉命秘密拟制反攻计划。

整个10月份,斯大林格勒都一直进行着激烈的巷战,甚至到了“即使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的境地。11月初,德军终于占领了整座城市80%的地区,并将留守的苏军分割成两个狭长的口袋状,但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双方为争夺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都进行了异常惨烈的战斗,双方损失进一步加重。

因苏军此前筹划的大反攻,到11月中旬朱可夫已向斯大林格勒城外的南北两侧秘密集结了110万的兵力,以及15500门火炮和迫击炮,1463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50架飞机。而德军B集团军群共有约100万人,10290门火炮,675辆坦克,1216架飞机,双方力量发生转变。

11月13日,斯大林批准了反攻计划,并亲自取代号为“天王星行动”,与德军中央军群的“火星行动”相呼应。其中,西南方面军从顿河西岸的谢拉莫菲维奇和克利茨卡亚地域桥头阵地实施主攻,突破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防御,直插顿河东岸的卡拉奇;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从斯大林格勒南面向西北突击,突破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防御,与西南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完成对德第6集团军的合围;顿河方面军则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向东南实施辅助性突击,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主攻。

19日,“天王星行动”开始,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在雪中发起了反攻,当天即击溃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次日也在南部转入反攻,歼灭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21日,希特勒下令将曼施泰因元帅的第11集团军扩建为顿河集团军群,并把保卢斯第6集团军、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的集团军都交与他指挥。23日,西南方面军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30日,苏军3个方面军已将德军第6集团军的大部以及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军队共约27万人合围在斯大林格勒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第6集团军其余约5万人被分割在包围圈之外。

当德军得知苏军发起反攻后,希特勒听信了空军司令戈林元帅的补给计划,命令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必须死守斯大林格勒。但是,由于恶劣天气和苏军防空火力,空投计划很快就遭受失败,城内的第6集团军很快遭受到饥饿的威胁,而苏军却在不断缩小对斯大林格勒的包围圈。

30日,希特勒在一次公开演说中表示决不会从斯大林格勒撤退,并再次强调被围困的部队决不能投降,要求曼施泰因杀出一条血路来。12月12日,曼施泰因发起了代号为“冬季风暴”的反攻,但很快被数倍于己的苏军包围,于是他下令保卢斯立即向南突围与第4装甲集团军会合。但保卢斯不想违背希特勒要求坚守的命令,以燃料不足为由拒绝了曼施泰因的突围命令,放弃了最后一次机会。27日,苏军发动了强大反攻,将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逼回了原阵地,并迫使德军放弃了解救被围德军的企图,“冬季风暴”反攻失败。

当时,室外温度已降到零下45摄氏度,伏尔加河面的冰层逐渐变厚,德军第6集团军的空运补更是雪上加霜,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每天都有数千名士兵死于饥饿、严寒和营养失调。但是,保卢斯仍然坚持困守。

1943年1月,苏军发起代号为“木星行动”的新一轮攻势,目标是突破顿河地区的意大利军防线,这次行动使被围困的第6集团军完全失去了增援。1月8日,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中将向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发出最后通牒,敦促其迅速投降。保卢斯电告希特勒,要求准予他相机行事,被驳回。10日,顿河方面军发起进攻,22日,苏军占领了古门拉克机场,第6集团军的空运补给和伤员撤退行动彻底中断了,双方在城中再次爆发了激烈巷战。

保卢斯向希特勒报告说:“部队已不能支持了,继续抵抗已毫无意义,请准允我们投降。”但希特勒认为,德军还可以利用废墟抵抗相当长时间,而且苏军一定会处死投降者,为此他回复说:“投降是不可能的,第6集团军应在斯大林格勒尽到其英勇的责任,直到最后一人为止。”30日,希特勒授予保卢斯德国陆军元帅节杖,说道:“在德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元帅被生俘的。”31日,保卢斯向德国发出最后一份电报:“第6集团军忠于自己的誓言并认识到自己所负的极为重大的使命,为了元首和祖国,坚守自己的岗位,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但是,当苏军攻入德军设在百货商场内的司令部时,保卢斯选择了投降。2月2日,被围困在城北的第11军残部也宣布投降。至此,斯大林格勒会战结束。

战役结束时,德军第6集团军9.1万人被俘,约14万人死亡。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战俘受到严重的虐待导致大量人员死亡。但是,投降的9.1万名战俘中,因大多数本身已经十分虚弱,缺乏医治,之后又被苏军发配各地进行强制劳动,最终只有6000名战俘生还。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军遭遇的最严重失败,不仅终结了德国南方集群自1941年以来保持的攻势局面,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成为“二战”东部战线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是近代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战役,双方伤亡估计约200万人,因双方都无视军事与平民分别而造成的巨大伤亡颇受争议。

诺曼底登陆。在希特勒侵略欧洲之际,轴心国日本也加快向东南亚扩展,企图建立亚太地区的霸权,这严重损害了美英两国的利益。美英两国开始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这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不小,日本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先发制人。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珍珠港,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1月1日,苏联、美国、英国、中国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2年春,德意日同时对美国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扩展到最大规模。6月,美军截获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以一艘航空母舰的代价摧毁日本四艘航空母舰,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转折。

早在德国大规模入侵苏联之初,斯大林就向丘吉尔提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对德国实施战略夹击,因当时英国根本无力组织大规模的战略登陆作战而未能实施。中途岛海战胜利后,苏美、苏英发表联合公报,达成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充分共识。7月,英美伦敦会议,决定于1942年秋在北非登陆,但将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推迟到1943年上半年。此时,斯大林格勒战役已打响,东欧战场形势更加严峻,斯大林强烈要求英美尽快在欧洲发动登陆作战,英国只好仓促派出一支突击部队在法国第厄普登陆,结果遭到惨败。

1943年1月,英美卡萨布兰卡会议,决定上半年在西西里岛登陆。英国以此前登陆失败为由,坚持要求推迟登陆时间,于是会议再次把登陆时间推迟到1943年下半年。实际上,英国是想乘苏德相争坐收渔利,还想借美国的力量恢复战前英国在北非和南欧的势力。在美国的压力下,英国作出妥协,同意成立英美特别计划参谋部,由英国陆军中将摩根担任参谋长,负责制订欧洲登陆计划。

5月,英美召开华盛顿会议决定,来年5月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参谋部开始制定登陆计划,最初选定了康坦丁半岛、加莱和诺曼底3个登陆地点。通过进一步比较,康坦丁半岛地形狭窄,不便于大部队展开,加莱附近无大港口和内陆交通线,不利于登陆后纵深发展。诺曼底虽离英国较远,但德军防御较弱,地形开阔,距离法国北部最大港口瑟堡仅80公里,为此最终选择了诺曼底。

6月底,参谋部开始制定以“霸王”为代号的具体登陆计划,并以“海王”为相关海军行动的代号。7月,摩根将“霸王”计划呈交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期间,美英军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发生政变,墨索里尼政府垮台。9月,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11月底,美、英、中三国签署《开罗宣言》,声明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将坚持对日本作战。苏、美、英三国不久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2月,美国陆军上将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盟军最高司令,英国空军上将泰德担任副总司令。经过激烈争论,英美双方组成联合委员会,继续筹划穿过海峡攻击驻法德军。

1944年1月,艾森豪威尔在诺福克旅馆召开了远征军最高司令部首次会议,盟军终于在争吵中达成一致,美军在诺曼底西侧登陆,目标瑟堡;英军在东侧登陆,目标卡昂东线。为使德军相信登陆地点是加莱,盟军虚构了以多佛为基地、巴顿为总司令的第1集团军群,其编制比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群还大。为避免进攻时间泄露,盟军还将进攻时间定为D日,并以海王星替代全部计划文件。2月,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批准了霸王计划。由于登陆舰艇需求增加,为了准备更充分,委员会决定将登陆日期推迟到6月初,并且将原定同时在法国南部的登陆推迟到8月。

盟军统帅部开始确定具体的日期和时刻,各军兵种根据自身需要提出不同要求,最后决定在高潮与低潮间登陆。由于5个滩头的潮汐不尽相同,又规定了5个不同的登陆时刻(代号H时),D日则安排在满月的日子,空降时间为凌晨1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登陆日期,在6月中只有两组连续3天的日子,最后选定6月5日为D日。

6月5日凌晨1时,盟军正式实施登陆行动,登陆后的英军轻易便击退了仓促应战的德军,并平静度过了6日。7日,希特勒才将西线装甲集群的5个装甲师的指挥权交给隆美尔。起初,隆美尔决心反击,但面对严峻局势,他很快决定先阻止盟军将5个登陆滩头连成完整的大登陆场,其次才是确保卡昂和瑟堡。然而,他的装甲部队还在途中,便遭到盟军的猛烈空袭,根本无法成建制投入作战。在盟军海空军的绝对优势火力攻击下,德军整天都无力发动大规模反击。

当盟军巩固登陆场后,便按计划向内陆发展,美军第1集团军担负主攻,夺取瑟堡。英军第2集团军猛攻卡昂,造成直取巴黎的佯攻假象。隆美尔也调整部署,使用步兵防守卡昂至科蒙一线,抽出装甲部队阻止美军的进攻。但还没等他将新的部署调整好,英军就先发制人发动了攻势,打乱了德军的计划,有力保障美军对瑟堡的攻击。

13日,英军在卡昂与德军遭遇,双方随即激战。英军损失很大,但成功将德军迟滞在卡昂地区,为美军推进创造了条件。16日,美军攻占圣索沃,希特勒要求隆美尔死守瑟堡,但他很清楚已无力坚守,便违背了希特勒的指示,果断命令所有部队迅速向南撤退。18日,美军占领了科汤坦半岛的中部地区,目标直指半岛北部的瑟堡。19日,英吉利海峡风暴突起,滩头人工港的浮动码头解体,沉箱断裂,大量登陆舰、油船、登陆艇等被大风刮沉,近800艘舰艇被抛上陆地,2万辆车辆,10万吨物资无法按计划上陆,盟军损失惨重。

20日,美军推进到瑟堡的近郊。德军在此筑有混凝土野战工事,还利用河流和水渠设置反坦克障碍,在城郊的暗堡里部署了20个炮连。21日,美军为保全港口设施,以广播敦促由德军施利本将军率领的包括勤杂人员在内4个团的守军投降,遭到拒绝后,决定实施强攻。25日,在盟军强大火力的支援下,美军冲入了瑟堡市区,次日施利本投降,但个别据点仍负隅顽抗。美军使用坦克和轰炸机协同进行扫荡,于7月1日迫使德军最后据点投降。至此,美军占领整个科汤坦半岛。

瑟堡虽被占领,却已是一片废墟,堪称德军造成的“历史上最周密、最彻底的破坏。”盟军足足花了3个星期,扫除133枚水雷,打捞20艘沉船,才恢复了瑟堡的吞吐能力,此后成为盟军在欧洲的第二大港,仅次于马赛。

在美军攻占瑟堡的同时,英军蒙哥马利将军指挥的第2集团军也于26日发起代号为“埃普索姆赛马场”的作战,猛攻卡昂,但遭到德军反击。在盟军空军的猛烈轰炸下,英军才稳定了态势。盟军占领卡卢克机场后,双方陷入对峙。

7月1日,盟军宣布“霸王”登陆作战中的“海王”作战计划胜利结束,在诺曼地新设立两个海军基地司令部,一个在瑟堡,一个在朱诺海滩的人工港。盟军已登陆100万人,56.7万吨物资,17.2万部车辆。3日,盟军14个师向登陆场正面约7个师的德军发动猛攻,因沼泽地形和天气影响伤亡较大。6日,巴顿将军率领美军第3集团军踏上欧洲大陆,德军全力迎战,仍无法阻止美军前进。18日,美军伤亡4万人后,攻占了交通枢纽圣洛,德军在诺曼底地区的防线被分割为两段,局面更为不利。

东线的英军对卡昂发动了第二轮攻势。7日,盟军出动460架次重型轰炸机,对卡昂德军据点进行密集轰炸,造成道路极大破坏,以致后续入城推进缓慢,到10日才占领卡昂。18日,英军继续由卡昂向东南推进,以扩大登陆场。为配合英军进攻,盟军出动1700架次重型轰炸机和400架次中型轰炸机,并吸取对卡昂轰炸的教训,炸弹都改用瞬发引信,以减少对道路的破坏。德军采取纵深梯次防御,在有利地形不断组织反冲击,英军伤亡很大,进攻被迫停止。

尽管英军的进攻没有取得预期进展,但盟军已将冈城-考蒙-圣洛-莱索连成一线,形成正面宽150公里,纵深15至35公里的登陆场,巩固了战略主动态势,完成了大规模地面总攻的准备,为收复西欧创造了条件。8月25日,盟军解放巴黎,法国光复,诺曼底登陆战役宣告结束。

诺曼底登陆的成功,源于盟军通过海空军卓有成效的佯动,特别是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伪装部队、严格保密等一系列措施,导致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都对盟军的登陆地点、时间都作出了错误判断,以致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兵力被浪费在加莱地区。盟军还掌握了绝对制空、制海权,投入作战的飞机达13700架,军舰9000艘,是德国飞机、军舰的数十倍,有力保障了的盟军登陆及后期战役的成功。

诺曼底登陆中,盟军先后调集了36个师,总兵力达288万人,双方约有24万人伤亡、被俘,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两栖登陆作战。从此,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德国陷入两面作战的困境,“二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逆转。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召开雅尔塔会议,提出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民主化,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在欧战结束三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月底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布《波茨坦公告》,确定了战后东北亚的秩序。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三天后又向长崎投掷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共造成两市20多万人死亡。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二战”的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共造成军民伤亡约7000余万人,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二战”中,希特勒在德国实行法西斯恐怖统治,建立了大量集中营,以关押政治犯和反对纳粹政权的人,之后演变为屠杀犹太人、吉普赛人和波兰人等纳粹政权眼中低劣民族的恐怖营。纳粹党卫军像恶魔一般对他所占领地区的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很多人死于化学实验、残酷刑罚。据初略统计,“二战”期间欧洲有近600万犹太人被纳粹德国残酷杀害,其中还包括100万儿童,占当时世界上犹太人的三分之一。其中,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集中营,纳粹德国曾在这里屠杀了110多万人。

“二战”彻底打破了几百年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世界历史从欧洲列强主宰的时代逐步过渡到两极格局的时代。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先后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数百个国际条约,为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美苏两大阵营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以及后来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都无可辩驳的证明了,战争的阴影也从未散去过。

实力与地位的错位,以及占据资源的不对等,是人类社会纷争不断的根源,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真正原因。这就好比新兴的实力派与依靠祖上荫德而占据上位的没落贵族之间的矛盾,一个野心勃勃、急于上位,一个拼命死扛、逆势打压,于是矛盾越积越深,战争便不可避免,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莫不如此。

文章标题: 人性简史-第十章浩劫重生(三)
文章地址: http://www.xdqxjxc.cn/jingdianwenzhang/102024.html
文章标签:世界历史  历史  历史人物
Top